徐芑南:“蛟龙”号总设计师专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43:37
徐芑南:“蛟龙”号总设计师专访
(2013-10-16)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11年前,时年66岁、已经退休的徐芑南被请回国挂帅研制“蛟龙”
   
    最希望丰富海底资源能开采应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日前刚刚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在长达113天的太平洋远航作业中,“蛟龙”表现堪称完美。
    就在“蛟龙”下五洋捉鳖的时候,一位老人正默默地关注着“蛟龙”号的一举一动,他就是“蛟龙”号的总设计师徐芑南。日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这位老人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深海锰结核能被开采上来并应用到社会生产中,“我还希望能够看到热液硫化物开采出来。”
    今年77岁的徐芑南同大海打了55年的交道。1953年,徐芑南心怀报国梦如愿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5年后,他被分配到船舶研究所,被安排做潜艇模型的水动力试验,后来又承担了水下潜艇结构的研发任务。此时,他的深潜梦油然而升。
    1992年,徐芑南所在的中船重工702所向国家科委提出研制6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深潜器的建议,谁知这一梦想一搁就是10年。1996年,花甲之年的他带着遗憾退休了。
    “7000米的载人深潜器项目被正式列入863专项,邀您老回国主持这项研究工作!”2002年6月11日,正在美国治病的徐芑南接到了一个从国内打来的远洋电话。尽管远在大洋彼岸颐养天年,尽管饱受心脏病等病痛的折磨,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他的回答简短有力。
    随后,科技部破例任命已经66岁的徐芑南担任该项目总设计师,“蛟龙号”承载着一代深潜人的梦想向着超越世界同类水平的深度前行。
    2009年,“蛟龙”号首次海试,徐芑南亲自带领团队在“母船”上指导。之后,“蛟龙”号都在以每年2000米的速度持续向海洋深处推进––2010年,下潜突破3000米;2011年,成功突破5000米;2012年6月30日9时56分,“蛟龙”号潜至7062.68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最大的潜深……
    每次听到喜讯,老人总是欣慰一笑。
    由于受病痛困扰,他不能亲身和它分享有些遗憾,但徐芑南依旧豁达。因为,数十年的载人深潜梦已经实现。
   
    谈梦想:肯定能看到深海锰结核开采上来
    南方日报:“蛟龙”号刚刚完成了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任务回到祖国,这次航次取得了哪些成果?
    徐芑南:6月10日至9月19日,“蛟龙”号进行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经历了3个多月共三个航段的运行。第一航段在我国的南海东北部的冷泉区和海山区,最大的深度在3500米;第二航段在东北太平洋,我国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最大深度在5300米;第三航段在西北太平洋,我国的富钴结壳勘探申请区,最大深度4600米。
    来自全国9个科研院所的10名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科学家乘坐“蛟龙”号先后深入进行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探索,取得了蜘蛛蟹、珊瑚、海参等71种、360个珍贵的海底生物样本以及大量的高清摄像资料,这些成果相当于之前20年来的采集量总和,还取得了161块结核和地壳的样本、32块碳酸盐岩石和180公斤沉积物等样品。
   
    南方日报:所谓“试验性应用航次”,其“试验性”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徐芑南:国家海洋局从今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开展试验性应用,实现向应用化道路过渡。其中将对锰结核、地壳、热液硫化物进行调研,最终目的是要开采深海锰结核和热液硫化物。为此,我们首先要调查清楚,比如矿产资源在哪里、生态环境怎么样、什么地方开采比较合适、怎么开采才能不破坏环境,只有把这些调查清楚,才能进入正式开采阶段。我们每年都会安排不同的航次进行调查,为下一阶段开采打好基础。
   
    南方日报:近年来,“蛟龙”号下海深潜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倾注了您的心血。我特别想知道2002年国内邀请已经退休的您回国主持载人深潜器项目大局时,您内心的感受?
    徐芑南:你要知道,这是我的梦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就开始接触锰结核开采方面的工作,之后对海下5300米锰结核开采的调查设备也做过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年龄到了,国家又无此计划,我就退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叫我,我就很高兴地回来了。
   
    南方日报:其实就是梦想让您放弃在国外的治疗、66岁还回国挑起载人深潜器研制的大梁。您能不能具体说说您的海洋梦是什么?
    徐芑南:我的海洋梦最终现实了。我马上78岁了,我最希望看到锰结核能够开采上来,源源不断地从海底运上来,然后应用到我国的社会生产中。这是我第一个梦想,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应该可以看到的。如果身体好一些的话,我还希望能够看到热液硫化物开采出来。
    现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和国家海洋局已经在筹划如何开采锰结核。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探测,调查清楚后,就要研制装备投入开采。我相信我能看到锰结核的开采。
   
    忆历程:载人深潜器研制曾被搁置10年
    南方日报:可以说,海洋以及丰富海底资源是您梦想所系,而“蛟龙”号就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工具。我们知道,其研发过程也几经变化。
    徐芑南:是的。1991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立,当年他们就提出要研制中国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第二年,我所在的702所也提出研制6000米级载人深潜器。可是,这些计划都搁浅了。
   
    南方日报:为什么?
    徐芑南: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家对深潜器的需求不强烈、研制投资过大等原因。直到2002年,7000米载人深潜器才正式批准立项。
   
    南方日报:为什么又从6000米升级为7000米?
    徐芑南:到了上世纪末,随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海底调查研究工作方面的深入,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001年年初,时任工程院院长、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在听取有关汇报的时候,指出要敢于创新,研制超越世界水平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同年6月,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亲自到702所视察,启动了这项任务的日程表。12月,在科技部863计划自主化领域专家组的主持下,702所、中国大洋协会、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船重工701所共同编写完成了7000米载人深潜器的总体方案。
    2002年6月11日,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深潜器列入国家863计划重要专项,研制目标瞄准国际深海探测领域的领先水平。从此,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终于应“用”而生。
   
    南方日报:“蛟龙”号之前,我国研制的载人深潜器最大潜深是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徐芑南:的确如此。当时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料很匮乏,国外的技术垄断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深海高科技领域的一次跨越式发展,而载人深潜器的技术涉及到很多知识领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在坚持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依靠实践检验来实现自主创新。
    载人深潜是一项高风险、高挑战的大型科技工程,下潜到7000米深度的海里,高压、密封、腐蚀、绝缘等等问题都需要一一突破,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
   
    南方日报:比如说?
    徐芑南:在7000米海底,“蛟龙”号的耐压载人舱外壳需要承受的总压力约12万吨。举个例子,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的总重量大概在1万多吨,也就是说,“蛟龙”号在潜入7000米海底的时候,载人舱外壳表面承受着相当于10个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我们考虑到,高强度钛合金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是最理想的材料。可在“蛟龙”号之前,这种材料尚未在我国的大型深海工程中使用过,没有规范也没有标准。所以在我们科研人员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下,突破了超大潜艇结构设计和密封技术,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超大潜艇载人深潜器设计体系和准则,这套准则目前已经被中国船级社采纳,作为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检验规范。
   
    叹遗憾:患心脏病 不能随“蛟龙”下潜
    南方日报:在“蛟龙”号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总设计师,有没有让您特别难忘的时刻?
    徐芑南:2012年6月24日,我们在7000米海试中通过先进的水声通信,实现了与“天宫一号”航天员的海天通话,我们共同祝贺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取得的新成就,也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得以实现,这一刻让我印象深刻,也倍感自豪。
   
    南方日报:您有什么遗憾呢?
    徐芑南:要说遗憾也有一点,就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没能随“蛟龙”号下潜,亲自看看海下7000米是什么样子。
   
    南方日报:我记得您曾参加过远洋海试。
    徐芑南:海试我参加过,是“蛟龙”号第一次海试下潜1000米的时候。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经验,而我出海经验比较丰富,于是便随母船出海了,但没有下去。不过也没关系,只要“蛟龙”号成功了,锰结核开采出来了,我的梦想就实现了。




http://www.shipol.com.cn/rwpd/276905.htm徐芑南:“蛟龙”号总设计师专访(2013-10-16)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11年前,时年66岁、已经退休的徐芑南被请回国挂帅研制“蛟龙”   
    最希望丰富海底资源能开采应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日前刚刚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在长达113天的太平洋远航作业中,“蛟龙”表现堪称完美。
    就在“蛟龙”下五洋捉鳖的时候,一位老人正默默地关注着“蛟龙”号的一举一动,他就是“蛟龙”号的总设计师徐芑南。日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这位老人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深海锰结核能被开采上来并应用到社会生产中,“我还希望能够看到热液硫化物开采出来。”
    今年77岁的徐芑南同大海打了55年的交道。1953年,徐芑南心怀报国梦如愿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5年后,他被分配到船舶研究所,被安排做潜艇模型的水动力试验,后来又承担了水下潜艇结构的研发任务。此时,他的深潜梦油然而升。
    1992年,徐芑南所在的中船重工702所向国家科委提出研制6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深潜器的建议,谁知这一梦想一搁就是10年。1996年,花甲之年的他带着遗憾退休了。
    “7000米的载人深潜器项目被正式列入863专项,邀您老回国主持这项研究工作!”2002年6月11日,正在美国治病的徐芑南接到了一个从国内打来的远洋电话。尽管远在大洋彼岸颐养天年,尽管饱受心脏病等病痛的折磨,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他的回答简短有力。
    随后,科技部破例任命已经66岁的徐芑南担任该项目总设计师,“蛟龙号”承载着一代深潜人的梦想向着超越世界同类水平的深度前行。
    2009年,“蛟龙”号首次海试,徐芑南亲自带领团队在“母船”上指导。之后,“蛟龙”号都在以每年2000米的速度持续向海洋深处推进––2010年,下潜突破3000米;2011年,成功突破5000米;2012年6月30日9时56分,“蛟龙”号潜至7062.68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最大的潜深……
    每次听到喜讯,老人总是欣慰一笑。
    由于受病痛困扰,他不能亲身和它分享有些遗憾,但徐芑南依旧豁达。因为,数十年的载人深潜梦已经实现。
   
    谈梦想:肯定能看到深海锰结核开采上来
    南方日报:“蛟龙”号刚刚完成了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任务回到祖国,这次航次取得了哪些成果?
    徐芑南:6月10日至9月19日,“蛟龙”号进行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经历了3个多月共三个航段的运行。第一航段在我国的南海东北部的冷泉区和海山区,最大的深度在3500米;第二航段在东北太平洋,我国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最大深度在5300米;第三航段在西北太平洋,我国的富钴结壳勘探申请区,最大深度4600米。
    来自全国9个科研院所的10名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科学家乘坐“蛟龙”号先后深入进行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探索,取得了蜘蛛蟹、珊瑚、海参等71种、360个珍贵的海底生物样本以及大量的高清摄像资料,这些成果相当于之前20年来的采集量总和,还取得了161块结核和地壳的样本、32块碳酸盐岩石和180公斤沉积物等样品。
   
    南方日报:所谓“试验性应用航次”,其“试验性”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徐芑南:国家海洋局从今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开展试验性应用,实现向应用化道路过渡。其中将对锰结核、地壳、热液硫化物进行调研,最终目的是要开采深海锰结核和热液硫化物。为此,我们首先要调查清楚,比如矿产资源在哪里、生态环境怎么样、什么地方开采比较合适、怎么开采才能不破坏环境,只有把这些调查清楚,才能进入正式开采阶段。我们每年都会安排不同的航次进行调查,为下一阶段开采打好基础。
   
    南方日报:近年来,“蛟龙”号下海深潜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倾注了您的心血。我特别想知道2002年国内邀请已经退休的您回国主持载人深潜器项目大局时,您内心的感受?
    徐芑南:你要知道,这是我的梦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就开始接触锰结核开采方面的工作,之后对海下5300米锰结核开采的调查设备也做过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年龄到了,国家又无此计划,我就退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叫我,我就很高兴地回来了。
   
    南方日报:其实就是梦想让您放弃在国外的治疗、66岁还回国挑起载人深潜器研制的大梁。您能不能具体说说您的海洋梦是什么?
    徐芑南:我的海洋梦最终现实了。我马上78岁了,我最希望看到锰结核能够开采上来,源源不断地从海底运上来,然后应用到我国的社会生产中。这是我第一个梦想,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应该可以看到的。如果身体好一些的话,我还希望能够看到热液硫化物开采出来。
    现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和国家海洋局已经在筹划如何开采锰结核。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探测,调查清楚后,就要研制装备投入开采。我相信我能看到锰结核的开采。
   
    忆历程:载人深潜器研制曾被搁置10年
    南方日报:可以说,海洋以及丰富海底资源是您梦想所系,而“蛟龙”号就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工具。我们知道,其研发过程也几经变化。
    徐芑南:是的。1991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立,当年他们就提出要研制中国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第二年,我所在的702所也提出研制6000米级载人深潜器。可是,这些计划都搁浅了。
   
    南方日报:为什么?
    徐芑南: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家对深潜器的需求不强烈、研制投资过大等原因。直到2002年,7000米载人深潜器才正式批准立项。
   
    南方日报:为什么又从6000米升级为7000米?
    徐芑南:到了上世纪末,随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海底调查研究工作方面的深入,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001年年初,时任工程院院长、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在听取有关汇报的时候,指出要敢于创新,研制超越世界水平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同年6月,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亲自到702所视察,启动了这项任务的日程表。12月,在科技部863计划自主化领域专家组的主持下,702所、中国大洋协会、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船重工701所共同编写完成了7000米载人深潜器的总体方案。
    2002年6月11日,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深潜器列入国家863计划重要专项,研制目标瞄准国际深海探测领域的领先水平。从此,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终于应“用”而生。
   
    南方日报:“蛟龙”号之前,我国研制的载人深潜器最大潜深是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徐芑南:的确如此。当时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料很匮乏,国外的技术垄断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深海高科技领域的一次跨越式发展,而载人深潜器的技术涉及到很多知识领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在坚持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依靠实践检验来实现自主创新。
    载人深潜是一项高风险、高挑战的大型科技工程,下潜到7000米深度的海里,高压、密封、腐蚀、绝缘等等问题都需要一一突破,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
   
    南方日报:比如说?
    徐芑南:在7000米海底,“蛟龙”号的耐压载人舱外壳需要承受的总压力约12万吨。举个例子,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的总重量大概在1万多吨,也就是说,“蛟龙”号在潜入7000米海底的时候,载人舱外壳表面承受着相当于10个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我们考虑到,高强度钛合金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是最理想的材料。可在“蛟龙”号之前,这种材料尚未在我国的大型深海工程中使用过,没有规范也没有标准。所以在我们科研人员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下,突破了超大潜艇结构设计和密封技术,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超大潜艇载人深潜器设计体系和准则,这套准则目前已经被中国船级社采纳,作为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检验规范。
   
    叹遗憾:患心脏病 不能随“蛟龙”下潜
    南方日报:在“蛟龙”号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总设计师,有没有让您特别难忘的时刻?
    徐芑南:2012年6月24日,我们在7000米海试中通过先进的水声通信,实现了与“天宫一号”航天员的海天通话,我们共同祝贺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取得的新成就,也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得以实现,这一刻让我印象深刻,也倍感自豪。
   
    南方日报:您有什么遗憾呢?
    徐芑南:要说遗憾也有一点,就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没能随“蛟龙”号下潜,亲自看看海下7000米是什么样子。
   
    南方日报:我记得您曾参加过远洋海试。
    徐芑南:海试我参加过,是“蛟龙”号第一次海试下潜1000米的时候。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经验,而我出海经验比较丰富,于是便随母船出海了,但没有下去。不过也没关系,只要“蛟龙”号成功了,锰结核开采出来了,我的梦想就实现了。




http://www.shipol.com.cn/rwpd/276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