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警示录 ——一个汽车兵眼中的对越自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4:29:57
注:原文转发,汽车兵眼中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很有启发


原文题目: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警示录

即将参加实战的军人必读。阅读此文,汲取我们参战的深刻教训,最大限度地避免大约一周时间进入战场状态的适应期,4个兵可变为5个兵,4个连可变为5个连。否则,在一周调整适应期内,4个兵折损成3个兵,4个连折损成3个连(以我们司机班为例,8台车人为折损2台,以此为参照)。

在损失后的3个与可变后的5个之间相差2个,假如以4为基数,消除了一周的适应期,可增加五成的战斗力。据此推理,4个兵又可变为6个兵,4个连又可变为6个连。【警示1.消除心理适应期可添五成战斗力。】由此足见消除参战适应期之万分重要。牺牲多少生命,损失多少装备,换此深刻教训,万万不可忘记。


70年代末,当时的越南黎笋集团,悍然破坏由越共胡志明主席亲手培植起来的,兄弟般的中越关系,频频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毁我村舍,炸我边民,驱我华侨。在忍无可忍的情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奉命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自卫还击作战。【警示2.为什么只使用陆军,采用人海战术,造成不少伤亡﹖】那时,我在五十四军一六二师直属某分队某连司机班当战士。我作为汽车兵,亲历了这场战火。



那时,涉世未深,处事懵懂,整天被单调枯燥的军营生活,紧箍得有些腻烦。【警示3.文化生活要丰富,学知识氛围要浓厚,不然拴不住人心。】一听说要打仗,心想:这下可以转悠几个省,甚至还能出国走一遭,多新鲜的事啊!此时,心里还是有美感的。

战前动员开始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各级首长的动员讲话中,都提到这样一件事:真对越军的频繁挑衅行为,一位将军怒拍桌子—— “不打这一仗,就出不了这口气!”我也被这位将军的冲天大怒所感染,又因我平时爱读、爱抄报纸,所以,我写的决心书、请战书,最生动最有味道。【警示4.决心书和请战书,内务和队列,是绿叶,只有结出能实战的果子后,绿叶才有价值。】我们连的一位干部看后,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这是我的文笔,第一次得到别人的称赞。

战前动员时,连里一再强调,个人的贵重物品,可以寄回家。但决不允许,在给家人写信时,透露出要出征打仗的信息。【警示5.必须封闭每一个泄露信息的渠道。2月17日总攻的情报,越南竟通过日本获取。】当时,我把身上仅有的从每月6元津贴中节省下来的50元钱,寄给了远在乡下的母亲。

连里的准备更是繁忙。我们汽车兵,把本属于某军区的车牌号,更变为某边防军区的车牌号。连里把几十头生猪,大大小小一齐宰光,所有的猪肉,都用柴火熏烧,以防腐烂。在后来战场上吃到这些肉时,烟熏味十分明显。

万事具备后,部队奉命出征了。我们汽车兵把汽车和拖挂的火炮,一起固定在火车平板上,用三角木死死卡紧汽车和火炮的轮胎。每台车上的军绿色长扁形水桶都储满了水,以备急用。

按照规定,驾驶员可以坐在汽车驾驶室里看车,其余人员一律坐“闷罐”(货车)车厢。【警示6.车厢内战士们解手时,用蓆子围住一个盛有灰土的洗脸盆方便,十分简陋,必须改进。】我暗暗欣喜,自己还能看山看水。我把匣盒形的外面罩着黑皮套子的收音机挂在车窗边,听着优美的歌曲,在“铿锵、铿锵”有节奏的车轮旋律中从河南安阳出发,不分昼夜地向前线疾驶。

军列接近边境线,当平生第一次看到,迎面驶来的军列上,载有身上裹着雪白纱布的众多伤兵时,心头骤然一顿:“啊,这就是被枪弹击中的伤兵?”此时,观赏大好河山的愉悦顷然消失。

在五天四夜的行驶中,不知换了多少回机车车头,每一次更换后,列车都像新手开汽车起步时,离合器和油门配合不好一样。随着一阵“哐—哐、哐、哐”的撞击声,把军列抖得一颠一冲的。当时我想:这机车师傅怎么不会起步呢?结果军列到达终点站——广西凭祥火车站时,大多数车辆固定轮胎的三角木都被冲颠得松开了。【警示7.鉄路军代表干什么去啦,为什么不及时和铁路方面协调?我们固定的车辆火炮跑一万公里也没问题,但经不住这样象拉煤炭、拉猪牛一样的猛冲,结果不出两千公里就不行了。要知道这是神圣的去打仗,去流血的军列啊!】幸好到了目的地,如果再继续行进,汽车很可能会从列车上掉下来。

快到前线时,不但三角木被冲得松开了,木制的火车平板,也差点着了火。由于火车车轮上的一对刹车片,在行进中没有完全松开,长时间摩擦轮毂喷射出的火星铁屑,溅向火车平板,导致车轮上部的木制平板被烧着。【警示8.在木制平板火车上要注意防火。】幸好有事先准备的水桶,要不然很可能会发生火灾。

到达边境线后,我们的第一感觉是热。2月份,在北方冷得穿棉衣,而在这里却是另一种天地。我们感觉白天蒸热得浑身无力气,自己感叹:“还打什么仗啊,光热都受不了啦。”【警示9.要经常组织跨区域演习训练,以适应各类气候环境。】而奇怪的是晚上冷,睡觉得盖棉大衣。

一天中午,我和炊事班几个年轻的战友,在距敌方一河之隔的对岸做野炊准备。刚支好锅,一位副师长快步走过来,指令到:“赶快做饭,一会儿敌机会来轰炸!”“轰炸”是什么后果?我们心里甚感忐忑。做好饭后,我们狼吞虎咽,刚吃几口,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我们几个战友被震吓得碗筷一扔,趴在地上。后来才知道,那是我方的炮群在距河边不远的丛林里发出的吼叫。

2月17日凌晨全线总攻开始。那天幸好我在站岗,目睹了这壮观的一幕。千百门火炮一起怒吼,炮弹穿梭着像一丝丝红线一样,织满了整个天空,把黎明前的夜色染成一片红光。

总攻开始以后,一六二师作为广西战区的预备队,在凉山和高平两个战区之间往来运动。一个圆月高悬的夜晚,在向凉山进发的途中,我看见一个山洼里有一片水光,心想:“几天没洗脸了,下去清醒一下。”我就急忙跑下去,捧起水就往脸上抹,洗罢脸后,脸上的腥臭气味几天都没有下去。原来,这滩水是牦牛平时洗澡用的生满细细小虫的浑浊的黄泥水。【警示10.处在裸露的土山土岗地带的坑塘水,大多是不能使用的浑泥水。】因晚上有月光映照,只看到亮光,而看不到浑水。

在机动开进中,我们把车辆用长满绿叶的树枝伪装起来,成百上千辆军车组成的车队在山间野地呼啸而过,真是威风凛凛,军威浩荡。

此时,总攻开始后的一线鏖战正酣。18日夜间,我们在水口关宿营时,一位中等个头,身背步枪正在值勤的民兵排长,向我们讲述17日早上一线部队撕口子的景状﹕“我军炮火猛轰时,越军即刻逃进山洞里,伤亡有限。等炮火一停,我军步兵开始集团冲锋时,越军一下子从山洞里冒出来,向我们猛烈射击,伤亡较大,【警示11.战时,应成立一个蓝军司令部,针对你的部署进行逆向反部署,知己知彼,把红蓝两个方案汇合在一起,才是一个较完备的作战部署。】连民兵都牺牲不少,活着的民兵都是滚着下来的。”(当时广西全区停工停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青壮年,都作为民兵配属一线部队,抬单架﹑送弹药。)我们听后,才知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战场。

                     二



总攻开始后的第3天,即2月19日下午,我们在两个战区之往来飘忽运动时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开进高平战区。这一下,可真是要进入战区了。当时我们想,一越过中越边境线几个月时间别想再回来;说不定,也永远回不来了。

车队驶过龙州水口关大桥,在向越南高平方向开进的公路上,往前,看到公路军车疾驶,扬起的浓雾一样的尘烟;往下,看到路面上凸凹不平的累累弹坑;往远,看到野地上堆放的一辆辆被火箭筒击中燃烧后,只剩下黑色钢架的汽车。【警示12.干部们为了避免年轻的司机怯怵,安慰我们说,这是咱自己烧坏的。其实,没经过实战砺练,安慰也不起作用。】此时,整个神经绷得紧紧的,连呼吸都感到急促。

在整个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开进和休整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界限,每时每刻都处在紧急的氛围中。以至于我们没有刷过一次碗,吃完饭用纸一擦就塞进挎包;【警示13.战场上没有条件洗碗筷,应配消毒性的搽纸和袋子。】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被包挂在车窗两边从来没有解开过。

因不能睡眠,眼熬得通红。极度的疲惫,反而校正好了我在安阳营房整夜睡不着的失眠症。那时候,只要车一停,上下眼皮一合,即刻就会入睡。一次小睡醒来,大吃一惊:前面的车队不知什么时候开走了。顿时,慌了手脚,驾着车用力把油门踏板压到底猛追。我醒后,也顾不得叫喊后边的司机,后边的司机,也不知道啥时醒来后,也在一窝蜂的追赶车队。如果赶不上部队,误入越军阵地,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部队规定的方向标志是,一左二右三向前,用旗帜、树枝、石块儿、数字标示都行。但由于各参战部队,分别使用什么样的标志物,也没有事先说清楚。【警示14.每个分队使用什么标志物,不能光干部知道,每一个士兵也必须知晓。】所以看到岔路口的标志,也无法确定前进方向。只得凭感觉,选择宽一些,车辙多的道路行驶。

正在飞速追赶中,突然遇到一大群鸭子在公路上“嘎嘎”叫着奔跑。此刻,我只得猛命地咬着牙冲着鸭群飞驶而过。追上部队后,连长警示我:“你拉着全连的给养,别的车掉队了,你的车千万不能掉队啊!”

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们在距越军一河之隔的一片山坳田地上布置完毕后,极度的疲惫使全连一百多人竟倒头入睡,连通讯员都睡着了。唯一不能睡、不敢睡的,我们可爱的连长,望着黑沉沉夜色里大睡的战士,顿时急得眼泪横流﹕“天哪!刚才听说兄弟部队一个在夜暗里,靠着大树站岗的哨兵,被偷摸上来的越南特工用大刀砍去了脑袋。此时我们连岗哨还未来得及布置,若敌人摸上来可咋办啊!”【警示15.在人人极度疲惫的战场上,必须专门安排若干人轮换睡觉,以确保值勤的需要。】万幸的是,当夜敌人没有“光顾”我们的阵地。

在整个战区我们所要经过的绵延崎岖的山路两旁,敌方分布在山崖,沟边,草丛,树林的单兵或多人的火力点,随时向我们开进的部队袭击。

我们在复和县的一条河畔受阻时,越军在高山半腰中设立的一个山洞火力点,向我们受阻的车队疯狂扫射。由于山势太陡攀不上去,我军就用大炮直轰山洞口。只看到大炮稍一间歇,一群敌人就迅疾搬动石块重新垒好洞口前的阵地,架起机枪就向我们扫射。【警示16.能不能研制穿洞炮弹,一炮解决之。】“哒哒哒”一梭子下来,我车旁边的几个步兵战友当场被击伤,脖颈和胸部鲜血直流。

在后来的开进中,针对敌人隐蔽火力点,专门封锁公路,专打车队,专打司机驾驶位置的特点,我们在车头顶上架起了机枪,并安排两三个手拿冲锋枪的战士趴在车厢前头,随时迎敌。紧张的气氛,使我们驾驶员在强行通过火力点时,端着方向盘的双手时不时就发生颤抖。

从和平时期的军营环境、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中,一下子跌入瞬间发生生死转换的战场,很多士兵不适应这急促的心理转变。正常的头脑发懵,正常的心理打乱,造成优良的技能、战术难以正常发挥出来。【警示17.汽车兵、坦克兵,没有进入状态会翻车掉沟,其他兵种如驾驶飞机、控制导弹的人员,若出现这种状况,后果可想而知。】

战场上山路狭险曲弯,夜间行进又不准开大灯,只许开微亮的小灯。导致大量因操作失误而翻车、掉沟的事故发生。亲眼看到很多坦克、汽车,斜躺在路边深沟里,仰卧在山涧深壑中,失去战斗力。战场上所有枪支都打开了保险,因慌乱发生枪走火的事故,也是甚多。【警示18.那时从未有,在压上实弹,打开保险的情况下生活训练的经历。可研制一种光发音,不会爆炸的子弹作打开保险训练。】

一天夜里,某连五班的全班战士在越南高平市郊的阵地上,围坐在一起开班务会。突然一阵炸响,一位战友的枪走火,击中了对面一位战友腰上挂着的手榴弹。这位战友当场牺牲。另外,紧挨着他的两个战友,也身负重伤。如果不是当天晚上大家都身裹棉大衣,伤亡会更大。

事后我们首长向师部报告说,是遭遇了越军特工的偷袭。当时我想:“战场上也能说瞎话吗?”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给牺牲的战友申报烈士。战后,这位牺牲战友的妹妹又替补他参了军。

在越南复和县遭遇袭击时,某连二班一名大个子战士用架在汽车驾驶室顶部的机枪,向越军火力点还击。上级已命令停止射击,这位战友慌乱中,忘记了松开扣着扳机的双手,随着机枪从高到低平放下来,子弹“乒乒乓乓”地打在前车汽车驾驶室的顶部,驾驶室被击穿几个洞,幸好没伤着人。

一天晚上,我们一位首长到师部开会,途径某步兵团阵地时,因每天口令的变换没有及时对接一致,步兵战友的岗哨,不由分说地将他扣下,并送往团部。这位首长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身份和事由后,还是不放人。后来他们向师里打电话问询得到证实后,才放了人。【警示19.阵地与阵地之间的岗哨要及时沟通和联系,确保我方人员自由行动。】此事,让这位首长十分气恼。

一位团级首长在解手时,发现身边的草丛下藏着一个随时准备打伏击的越南兵,他即刻就把这个越兵俘虏了起来。我们连一个干部也套用这位首长的做法,在组织搜山时,慌忙对着一块长满毛茸茸绿草的大石头,猛喊:“诺布松空叶!诺布松空叶!”(越南语:缴枪不杀)喊了一阵子,没见动静。战士们逼近一看,原来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大石头。【警示20.对每一相似物观察仔细再处置,不可杯弓蛇影。】
   在战役的最初阶段,师某步兵团的一位营级干部,带领部队开进至一处三面环山的稻田时,遭敌一个加强排的伏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这位干部惊慌失措,自认为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带着几个战士撤出了战场。首长是部队的灵魂,由于“灵魂出窍”,结果造成伤亡101人的重大损失。后来,这位营级干部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警示21.干部没有进入状态危害更大。】

当时,我们议论到此事,突发奇想:是不是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再设置一个科目---遭敌伏击时,怎样迅速突围,反败为胜。【警示22.专门进行反突围训练。】

当时部队从东北调来大量油脂性的肉罐头,很多士兵一吃就闹肚子。我们连的一个战士,夜间在草丛里拉肚子拉得连话都不想说。我们司机班副班长站岗时,发现草丛里有动静,忙喊口令。此时,他也顾不上回应。紧急中,这位副班长赶紧用手指压紧扳机就要开枪。在这千钧一发的当口,这位战友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是我啊!”副班长气得大声喊道:“好你个---你差点被我打倒,你咋不回口令啊!”【警示23.生病时咬着牙也要回口令,绝不可把战场当儿戏。】

某连司机班和我一起入伍的一位老乡,在刚进战区时的夜间开进中,一慌神,就将主车连着拖挂的火炮一下子翻进了山沟。后因炮管撑住了山坡,使主车和火炮没有坠入深壑之中。发生事故后,连里让炮班的战士留下看护车辆,大家谁都不愿意留下。异国天黑的战场,留下来,就像是往老虎嘴里扔。【警示24.我可爱的老乡一个错乱的驾驶操作,差一点导致一个炮班的报销。因时间短,敌人还没有发现。】后来连里下死命令,才安排好守卫的战士。

某连司机班有一位平时,最聪明最机灵的战友,反而在战场上像换了一个人似地。在一次从山间阵地上紧急疏散时,这位战友从车旁的“猫耳洞”里仓忙跳出,慌乱中扣动了手中冲锋枪的扳机,随着一阵“啪啪”声,他竟用自己的冲锋枪,击穿了“猫耳洞”前自己汽车的发动机,缸体上当即被击穿几个洞。后来连长调用修理所的拖车把打坏的汽车拖走,才得以疏散。

刚上战场,就捅出这么大的娄子。这位战友的心理上一下子蒙上重重的阴云,心绪开始紊乱。夜间修完车用汽油洗手时,他又在慌忙中把装有汽油的油管猛提,汽油一下子“蹿”到马灯上,燃起了一片大火。几个正在用汽油洗手的战友,双手烧得鼓起了大泡。【警示25.千万记住这是点着火的马灯,不是营房里的电灯泡。】使得临时给他帮忙修车的我的驾驶副手,也不得不离开我,回到后方野战医院医治。

再一再二的犯懵闯祸,使这位战友的心理完全失控。在向纵深开进途中,他被脑海中突然产生的幻觉所惊吓,很宽的大路,竟开着拖有火炮的汽车,神使鬼差地,一下子往路边沟里栽去。这位战友平时与战时行为反差极大的现象,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参战士兵心态极不适应的状况。                  

                     (待续)注:原文转发,汽车兵眼中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很有启发


原文题目: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警示录

即将参加实战的军人必读。阅读此文,汲取我们参战的深刻教训,最大限度地避免大约一周时间进入战场状态的适应期,4个兵可变为5个兵,4个连可变为5个连。否则,在一周调整适应期内,4个兵折损成3个兵,4个连折损成3个连(以我们司机班为例,8台车人为折损2台,以此为参照)。

在损失后的3个与可变后的5个之间相差2个,假如以4为基数,消除了一周的适应期,可增加五成的战斗力。据此推理,4个兵又可变为6个兵,4个连又可变为6个连。【警示1.消除心理适应期可添五成战斗力。】由此足见消除参战适应期之万分重要。牺牲多少生命,损失多少装备,换此深刻教训,万万不可忘记。


70年代末,当时的越南黎笋集团,悍然破坏由越共胡志明主席亲手培植起来的,兄弟般的中越关系,频频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毁我村舍,炸我边民,驱我华侨。在忍无可忍的情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奉命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自卫还击作战。【警示2.为什么只使用陆军,采用人海战术,造成不少伤亡﹖】那时,我在五十四军一六二师直属某分队某连司机班当战士。我作为汽车兵,亲历了这场战火。



那时,涉世未深,处事懵懂,整天被单调枯燥的军营生活,紧箍得有些腻烦。【警示3.文化生活要丰富,学知识氛围要浓厚,不然拴不住人心。】一听说要打仗,心想:这下可以转悠几个省,甚至还能出国走一遭,多新鲜的事啊!此时,心里还是有美感的。

战前动员开始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各级首长的动员讲话中,都提到这样一件事:真对越军的频繁挑衅行为,一位将军怒拍桌子—— “不打这一仗,就出不了这口气!”我也被这位将军的冲天大怒所感染,又因我平时爱读、爱抄报纸,所以,我写的决心书、请战书,最生动最有味道。【警示4.决心书和请战书,内务和队列,是绿叶,只有结出能实战的果子后,绿叶才有价值。】我们连的一位干部看后,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这是我的文笔,第一次得到别人的称赞。

战前动员时,连里一再强调,个人的贵重物品,可以寄回家。但决不允许,在给家人写信时,透露出要出征打仗的信息。【警示5.必须封闭每一个泄露信息的渠道。2月17日总攻的情报,越南竟通过日本获取。】当时,我把身上仅有的从每月6元津贴中节省下来的50元钱,寄给了远在乡下的母亲。

连里的准备更是繁忙。我们汽车兵,把本属于某军区的车牌号,更变为某边防军区的车牌号。连里把几十头生猪,大大小小一齐宰光,所有的猪肉,都用柴火熏烧,以防腐烂。在后来战场上吃到这些肉时,烟熏味十分明显。

万事具备后,部队奉命出征了。我们汽车兵把汽车和拖挂的火炮,一起固定在火车平板上,用三角木死死卡紧汽车和火炮的轮胎。每台车上的军绿色长扁形水桶都储满了水,以备急用。

按照规定,驾驶员可以坐在汽车驾驶室里看车,其余人员一律坐“闷罐”(货车)车厢。【警示6.车厢内战士们解手时,用蓆子围住一个盛有灰土的洗脸盆方便,十分简陋,必须改进。】我暗暗欣喜,自己还能看山看水。我把匣盒形的外面罩着黑皮套子的收音机挂在车窗边,听着优美的歌曲,在“铿锵、铿锵”有节奏的车轮旋律中从河南安阳出发,不分昼夜地向前线疾驶。

军列接近边境线,当平生第一次看到,迎面驶来的军列上,载有身上裹着雪白纱布的众多伤兵时,心头骤然一顿:“啊,这就是被枪弹击中的伤兵?”此时,观赏大好河山的愉悦顷然消失。

在五天四夜的行驶中,不知换了多少回机车车头,每一次更换后,列车都像新手开汽车起步时,离合器和油门配合不好一样。随着一阵“哐—哐、哐、哐”的撞击声,把军列抖得一颠一冲的。当时我想:这机车师傅怎么不会起步呢?结果军列到达终点站——广西凭祥火车站时,大多数车辆固定轮胎的三角木都被冲颠得松开了。【警示7.鉄路军代表干什么去啦,为什么不及时和铁路方面协调?我们固定的车辆火炮跑一万公里也没问题,但经不住这样象拉煤炭、拉猪牛一样的猛冲,结果不出两千公里就不行了。要知道这是神圣的去打仗,去流血的军列啊!】幸好到了目的地,如果再继续行进,汽车很可能会从列车上掉下来。

快到前线时,不但三角木被冲得松开了,木制的火车平板,也差点着了火。由于火车车轮上的一对刹车片,在行进中没有完全松开,长时间摩擦轮毂喷射出的火星铁屑,溅向火车平板,导致车轮上部的木制平板被烧着。【警示8.在木制平板火车上要注意防火。】幸好有事先准备的水桶,要不然很可能会发生火灾。

到达边境线后,我们的第一感觉是热。2月份,在北方冷得穿棉衣,而在这里却是另一种天地。我们感觉白天蒸热得浑身无力气,自己感叹:“还打什么仗啊,光热都受不了啦。”【警示9.要经常组织跨区域演习训练,以适应各类气候环境。】而奇怪的是晚上冷,睡觉得盖棉大衣。

一天中午,我和炊事班几个年轻的战友,在距敌方一河之隔的对岸做野炊准备。刚支好锅,一位副师长快步走过来,指令到:“赶快做饭,一会儿敌机会来轰炸!”“轰炸”是什么后果?我们心里甚感忐忑。做好饭后,我们狼吞虎咽,刚吃几口,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我们几个战友被震吓得碗筷一扔,趴在地上。后来才知道,那是我方的炮群在距河边不远的丛林里发出的吼叫。

2月17日凌晨全线总攻开始。那天幸好我在站岗,目睹了这壮观的一幕。千百门火炮一起怒吼,炮弹穿梭着像一丝丝红线一样,织满了整个天空,把黎明前的夜色染成一片红光。

总攻开始以后,一六二师作为广西战区的预备队,在凉山和高平两个战区之间往来运动。一个圆月高悬的夜晚,在向凉山进发的途中,我看见一个山洼里有一片水光,心想:“几天没洗脸了,下去清醒一下。”我就急忙跑下去,捧起水就往脸上抹,洗罢脸后,脸上的腥臭气味几天都没有下去。原来,这滩水是牦牛平时洗澡用的生满细细小虫的浑浊的黄泥水。【警示10.处在裸露的土山土岗地带的坑塘水,大多是不能使用的浑泥水。】因晚上有月光映照,只看到亮光,而看不到浑水。

在机动开进中,我们把车辆用长满绿叶的树枝伪装起来,成百上千辆军车组成的车队在山间野地呼啸而过,真是威风凛凛,军威浩荡。

此时,总攻开始后的一线鏖战正酣。18日夜间,我们在水口关宿营时,一位中等个头,身背步枪正在值勤的民兵排长,向我们讲述17日早上一线部队撕口子的景状﹕“我军炮火猛轰时,越军即刻逃进山洞里,伤亡有限。等炮火一停,我军步兵开始集团冲锋时,越军一下子从山洞里冒出来,向我们猛烈射击,伤亡较大,【警示11.战时,应成立一个蓝军司令部,针对你的部署进行逆向反部署,知己知彼,把红蓝两个方案汇合在一起,才是一个较完备的作战部署。】连民兵都牺牲不少,活着的民兵都是滚着下来的。”(当时广西全区停工停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青壮年,都作为民兵配属一线部队,抬单架﹑送弹药。)我们听后,才知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战场。

                     二



总攻开始后的第3天,即2月19日下午,我们在两个战区之往来飘忽运动时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开进高平战区。这一下,可真是要进入战区了。当时我们想,一越过中越边境线几个月时间别想再回来;说不定,也永远回不来了。

车队驶过龙州水口关大桥,在向越南高平方向开进的公路上,往前,看到公路军车疾驶,扬起的浓雾一样的尘烟;往下,看到路面上凸凹不平的累累弹坑;往远,看到野地上堆放的一辆辆被火箭筒击中燃烧后,只剩下黑色钢架的汽车。【警示12.干部们为了避免年轻的司机怯怵,安慰我们说,这是咱自己烧坏的。其实,没经过实战砺练,安慰也不起作用。】此时,整个神经绷得紧紧的,连呼吸都感到急促。

在整个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开进和休整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界限,每时每刻都处在紧急的氛围中。以至于我们没有刷过一次碗,吃完饭用纸一擦就塞进挎包;【警示13.战场上没有条件洗碗筷,应配消毒性的搽纸和袋子。】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被包挂在车窗两边从来没有解开过。

因不能睡眠,眼熬得通红。极度的疲惫,反而校正好了我在安阳营房整夜睡不着的失眠症。那时候,只要车一停,上下眼皮一合,即刻就会入睡。一次小睡醒来,大吃一惊:前面的车队不知什么时候开走了。顿时,慌了手脚,驾着车用力把油门踏板压到底猛追。我醒后,也顾不得叫喊后边的司机,后边的司机,也不知道啥时醒来后,也在一窝蜂的追赶车队。如果赶不上部队,误入越军阵地,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部队规定的方向标志是,一左二右三向前,用旗帜、树枝、石块儿、数字标示都行。但由于各参战部队,分别使用什么样的标志物,也没有事先说清楚。【警示14.每个分队使用什么标志物,不能光干部知道,每一个士兵也必须知晓。】所以看到岔路口的标志,也无法确定前进方向。只得凭感觉,选择宽一些,车辙多的道路行驶。

正在飞速追赶中,突然遇到一大群鸭子在公路上“嘎嘎”叫着奔跑。此刻,我只得猛命地咬着牙冲着鸭群飞驶而过。追上部队后,连长警示我:“你拉着全连的给养,别的车掉队了,你的车千万不能掉队啊!”

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们在距越军一河之隔的一片山坳田地上布置完毕后,极度的疲惫使全连一百多人竟倒头入睡,连通讯员都睡着了。唯一不能睡、不敢睡的,我们可爱的连长,望着黑沉沉夜色里大睡的战士,顿时急得眼泪横流﹕“天哪!刚才听说兄弟部队一个在夜暗里,靠着大树站岗的哨兵,被偷摸上来的越南特工用大刀砍去了脑袋。此时我们连岗哨还未来得及布置,若敌人摸上来可咋办啊!”【警示15.在人人极度疲惫的战场上,必须专门安排若干人轮换睡觉,以确保值勤的需要。】万幸的是,当夜敌人没有“光顾”我们的阵地。

在整个战区我们所要经过的绵延崎岖的山路两旁,敌方分布在山崖,沟边,草丛,树林的单兵或多人的火力点,随时向我们开进的部队袭击。

我们在复和县的一条河畔受阻时,越军在高山半腰中设立的一个山洞火力点,向我们受阻的车队疯狂扫射。由于山势太陡攀不上去,我军就用大炮直轰山洞口。只看到大炮稍一间歇,一群敌人就迅疾搬动石块重新垒好洞口前的阵地,架起机枪就向我们扫射。【警示16.能不能研制穿洞炮弹,一炮解决之。】“哒哒哒”一梭子下来,我车旁边的几个步兵战友当场被击伤,脖颈和胸部鲜血直流。

在后来的开进中,针对敌人隐蔽火力点,专门封锁公路,专打车队,专打司机驾驶位置的特点,我们在车头顶上架起了机枪,并安排两三个手拿冲锋枪的战士趴在车厢前头,随时迎敌。紧张的气氛,使我们驾驶员在强行通过火力点时,端着方向盘的双手时不时就发生颤抖。

从和平时期的军营环境、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中,一下子跌入瞬间发生生死转换的战场,很多士兵不适应这急促的心理转变。正常的头脑发懵,正常的心理打乱,造成优良的技能、战术难以正常发挥出来。【警示17.汽车兵、坦克兵,没有进入状态会翻车掉沟,其他兵种如驾驶飞机、控制导弹的人员,若出现这种状况,后果可想而知。】

战场上山路狭险曲弯,夜间行进又不准开大灯,只许开微亮的小灯。导致大量因操作失误而翻车、掉沟的事故发生。亲眼看到很多坦克、汽车,斜躺在路边深沟里,仰卧在山涧深壑中,失去战斗力。战场上所有枪支都打开了保险,因慌乱发生枪走火的事故,也是甚多。【警示18.那时从未有,在压上实弹,打开保险的情况下生活训练的经历。可研制一种光发音,不会爆炸的子弹作打开保险训练。】

一天夜里,某连五班的全班战士在越南高平市郊的阵地上,围坐在一起开班务会。突然一阵炸响,一位战友的枪走火,击中了对面一位战友腰上挂着的手榴弹。这位战友当场牺牲。另外,紧挨着他的两个战友,也身负重伤。如果不是当天晚上大家都身裹棉大衣,伤亡会更大。

事后我们首长向师部报告说,是遭遇了越军特工的偷袭。当时我想:“战场上也能说瞎话吗?”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给牺牲的战友申报烈士。战后,这位牺牲战友的妹妹又替补他参了军。

在越南复和县遭遇袭击时,某连二班一名大个子战士用架在汽车驾驶室顶部的机枪,向越军火力点还击。上级已命令停止射击,这位战友慌乱中,忘记了松开扣着扳机的双手,随着机枪从高到低平放下来,子弹“乒乒乓乓”地打在前车汽车驾驶室的顶部,驾驶室被击穿几个洞,幸好没伤着人。

一天晚上,我们一位首长到师部开会,途径某步兵团阵地时,因每天口令的变换没有及时对接一致,步兵战友的岗哨,不由分说地将他扣下,并送往团部。这位首长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身份和事由后,还是不放人。后来他们向师里打电话问询得到证实后,才放了人。【警示19.阵地与阵地之间的岗哨要及时沟通和联系,确保我方人员自由行动。】此事,让这位首长十分气恼。

一位团级首长在解手时,发现身边的草丛下藏着一个随时准备打伏击的越南兵,他即刻就把这个越兵俘虏了起来。我们连一个干部也套用这位首长的做法,在组织搜山时,慌忙对着一块长满毛茸茸绿草的大石头,猛喊:“诺布松空叶!诺布松空叶!”(越南语:缴枪不杀)喊了一阵子,没见动静。战士们逼近一看,原来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大石头。【警示20.对每一相似物观察仔细再处置,不可杯弓蛇影。】
   在战役的最初阶段,师某步兵团的一位营级干部,带领部队开进至一处三面环山的稻田时,遭敌一个加强排的伏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这位干部惊慌失措,自认为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带着几个战士撤出了战场。首长是部队的灵魂,由于“灵魂出窍”,结果造成伤亡101人的重大损失。后来,这位营级干部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警示21.干部没有进入状态危害更大。】

当时,我们议论到此事,突发奇想:是不是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再设置一个科目---遭敌伏击时,怎样迅速突围,反败为胜。【警示22.专门进行反突围训练。】

当时部队从东北调来大量油脂性的肉罐头,很多士兵一吃就闹肚子。我们连的一个战士,夜间在草丛里拉肚子拉得连话都不想说。我们司机班副班长站岗时,发现草丛里有动静,忙喊口令。此时,他也顾不上回应。紧急中,这位副班长赶紧用手指压紧扳机就要开枪。在这千钧一发的当口,这位战友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是我啊!”副班长气得大声喊道:“好你个---你差点被我打倒,你咋不回口令啊!”【警示23.生病时咬着牙也要回口令,绝不可把战场当儿戏。】

某连司机班和我一起入伍的一位老乡,在刚进战区时的夜间开进中,一慌神,就将主车连着拖挂的火炮一下子翻进了山沟。后因炮管撑住了山坡,使主车和火炮没有坠入深壑之中。发生事故后,连里让炮班的战士留下看护车辆,大家谁都不愿意留下。异国天黑的战场,留下来,就像是往老虎嘴里扔。【警示24.我可爱的老乡一个错乱的驾驶操作,差一点导致一个炮班的报销。因时间短,敌人还没有发现。】后来连里下死命令,才安排好守卫的战士。

某连司机班有一位平时,最聪明最机灵的战友,反而在战场上像换了一个人似地。在一次从山间阵地上紧急疏散时,这位战友从车旁的“猫耳洞”里仓忙跳出,慌乱中扣动了手中冲锋枪的扳机,随着一阵“啪啪”声,他竟用自己的冲锋枪,击穿了“猫耳洞”前自己汽车的发动机,缸体上当即被击穿几个洞。后来连长调用修理所的拖车把打坏的汽车拖走,才得以疏散。

刚上战场,就捅出这么大的娄子。这位战友的心理上一下子蒙上重重的阴云,心绪开始紊乱。夜间修完车用汽油洗手时,他又在慌忙中把装有汽油的油管猛提,汽油一下子“蹿”到马灯上,燃起了一片大火。几个正在用汽油洗手的战友,双手烧得鼓起了大泡。【警示25.千万记住这是点着火的马灯,不是营房里的电灯泡。】使得临时给他帮忙修车的我的驾驶副手,也不得不离开我,回到后方野战医院医治。

再一再二的犯懵闯祸,使这位战友的心理完全失控。在向纵深开进途中,他被脑海中突然产生的幻觉所惊吓,很宽的大路,竟开着拖有火炮的汽车,神使鬼差地,一下子往路边沟里栽去。这位战友平时与战时行为反差极大的现象,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参战士兵心态极不适应的状况。                  

                     (待续)


随着战事的推进,时不时可以看到敌我双方阵亡的尸体,时不时可以看到山坡上、路旁、沟边、稻田里,散乱地分布着一条条肢腿,一根根胳膊,一块块残脚,一缕缕肉丝,一滴滴鲜血……这样耳濡目染大约经历了一星期以后,我们才逐渐从懵茫中清醒过来。

看到倒下的太多了,看到血腥太多了。生者在奋力搏击,死者静静地躺在那里。渐感生与死的转换,又是那么地寻常和自然。最初看到鲜血和尸体就头皮发麻的惧怯情绪,顿然消失。失衡的心态,归于平静和淡定。

一次,我和炊事班的几个战友在河边烧饭时,发现河面上飘下来几具我军阵亡战士的尸体,【警示26.能不能战时在衣服上印上部队番号,由于这些尸体不知是那个部队的,无法送达。他们的部队也无法知道自己战士的去向。】我们奓着胆子,把他们移向后方。

一天傍晚,各参战部队接到集结的命令,各种装备车辆迅速收拢在一片狭窄的山坳里。因没地方停车,我把汽车停在一片用碎青灰石子掩盖过的“小土包”上,晚上下车小解,一踩地面,脚下是软乎乎的,用电灯一照,发现原来碎石子下面掩埋着敌方的几具尸体。但这时半点的畏惧情绪也没有,只是尸体的气味,让人熏得坐在驾驶室里一夜不想吃一口东西。【警示27.再难闻,为了保持体力也必须坚定地把食物吃下去。】

面对别人的死亡能从容对之,面临自己的惊险,也能淡然处之。一天上午,我们在广渊阵地上检查车辆,当我在擦拭脚踏板旁边的硬壳黑色电瓶时,听见“咣”的一声,只见一块半个拳头大小的炮弹皮,不知从哪里飞过来,擦着我的耳朵应声砸在电瓶上。当即把比头颅硬得多的电瓶壳,砸出了一个大洞,电瓶水即刻泄露出来。如果那块炮弹皮稍偏一点,脑袋会是什么样子?【警示28.炊事班的战友告诉我,那是我方的一发炮弹,在向敌方射击时没有穿过山口,却射在山口边的岩石上,炮弹皮反弹回来砸向汽车电瓶。炮兵射界定错多么危险!】但此时,没有一点恐惧,只是把那块炮弹皮往工具箱一扔,从容地继续检修车辆。

心态适应以后,主动出击,主动迎战的意识增强。一次开进中遭遇火力点袭击,我们急忙下车趴在路沟里,端着冲锋枪,瞄着山腰间的山洞火力点。心想:“这一次,说什么也要亲手打一枪,不放一枪,咋叫上过战场?”以一个清醒战斗者的心态,把扳机扣得紧紧地就要射击。结果连长下令:“不看准敌人,不准乱开枪!”【警示29.不让大家射击,可让一个人打一梭子,解解恨啊!】此时,敌人似乎被我们的阵势吓蔫了,没敢动静。

心理调整过后,再危急的事件,也能神色镇定地予以化解。在一次紧急疏散中,我驾驶的东风240越野车犯了一个惯有的毛病,在炎热的天气中猛一停车,会造成化油器渗油导致熄火。【警示30.东风厂的师傅们:再不能因制造缺陷,让士兵在战场上遭到严重危机啊!】我的车堵在路中间,使整个阵地上各部队疏散车辆受阻。由于建制被打乱,分分秒秒又十万火急,只见兄弟部队一位穿着四个兜的陌生首长,指着我的车大声嚷喊:“把这台车推进沟里!把这台车推进沟里!”这时,我没有丝毫的怯怕,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立即下车将摇把往发动机上一插,咬紧牙关,一阵猛摇把汽车发动着,避免了我们连的重大损失。

由于70年代末,军队军费有限,所有装备汽车的电瓶,绝大多数的储存电量,只能够手摇启动汽车,不能打马达(启动机)。我的电瓶偶尔也可以带动起动机,但在这关键时刻,无十分把握,所以只能下车猛摇。【警示31.现在的汽车兵无法想象,战场上绝大多数的汽车都不能打马达。下去摇车,那不是给擅打袭击的敌人当活靶子!】

整个反击战期间,我们班8台车在悬崖峭壁间的战场公路上行驶400多公里,大多不是掉过沟,就是抛过锚。(由于保养、检查不细致,没有出现问题的很少。有一台车,竟出现固定钢板的骑马盘螺丝跑掉的情况。)只有两台车较为圆满,一台是我的车,一台是班长的车。【警示32.一处不到位的检查保养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上战场初期,我开的是单车,撤回时,变成了拖车。我们首长指定让我开的炊事车,拖回一门缴获敌方的四轮炮(实际还是我国支援越南的)。战后我们汽车兵,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安全进去,安全出来,就能立功。我们司机班1 0个人,唯有我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虽经战场上的各种磨难,但我们全连的所有车辆、火炮,最终还是完整地撤回了国内。

步兵战友(他们体会,也是一周后才真正进入状态)心态调整过后,更是威力无比。师四八五团二营,有一个和前面提到的遭伏击后营干部丢下部队,造成重大伤亡相反的战例。该营六连在穿插进击至高平市郊的同厄村时,遭遇越军一个加强连的突然伏击。面对瞬间出现伤亡、巨石压顶的惨烈,连长指导员带领全连150多名官兵,即刻爆发出猛虎般决死撕咬、决死反扑的勇气,狠命反击,终于反败为胜。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以牺牲20人、负伤50多人的代价,歼敌160余人,取得了消灭伏击之敌的胜利。该连被广州军区授予“突击英雄连”光荣称号,涌现出了两个被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战斗英雄”——排长王息坤和班长潘细腊。【警示33.战场法则﹕狭路相逢勇者胜。豁出去的气势越大,生存的希望越大,胜利的把握越大。】

该团三营七连,也被广州军区授予“突击英雄连”光荣称号。四八五团是有名的夜老虎团,该团在为期一个月的自卫还击作战中,战功显赫,打出了军威,荣立集体一等功。这是广西战区唯一获此殊荣的英雄团队。四八五团这种绝处逢生、顽强不屈的战斗作风,不是一朝一日培养出来的,是经过几代传承和平时养成的结果。【警示34.一支部队初创时形成的传统作风,可以影响很多代,关键在后人能不能时时激活和发扬。】这种战斗作风是我军的军魂所在,十分可贵。

当时的五十四军韩怀智军长亲临一六二师,在越南高平前线指挥作战。他和李九龙师长在为期一个月的作战中,一起徒步翻山越壑,置身在险象环生的战场一线。在一次行进中,遭到3个越南女兵(一个副连长带两个兵)的偷袭,护卫首长的一位五班长当场牺牲。后来师侦察连和警卫连的战士,把3个越军予以击毙。军师一号首长和战士们同甘苦、共生死的战斗作风,给一线官兵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十分令人钦佩。

一六二师在对越南高平方向之敌的作战中,起到了灭火队的作用,遇难必破,遇坚必摧,给越军以致命性的惩罚,取得了“五战五捷”自卫还击、保卫边境的重大胜利。战后,李九龙师长参加了中央军委组织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英模报告团”,向全国人民汇报一六二师的战功。



在战场上,每时每刻都像过春节一样,到处炸响不断。有单调沉重的炮弹落地声,有冷枪的啾啾声,有连续清脆的啪啪声。声音有远的,有近的,有宏大的,有细微的。置身整个战场,把人们搅得心神难宁。

在整个自卫还击战场上,倒是听不到飞机轰鸣和飞机投弹的声响。因为我们准备应战的飞机,比越军多好几倍,所以越军不敢使用飞机。很不解的是,我们为什么不动用战机,直接轰炸敌军成建制部队及重要军事设施呢?

战时有一怪,枪支抢着爱。平时班长让谁保管枪支,谁都不乐意。因为天天得擦拭,一旦生锈,就得挨批评。【警示35.把平时当战时,才能抢着保管和搽拭。】可在战场上则相反,谁都抢着拿枪。最抢手的是冲锋枪,带刺刀的自动步枪,也不讨人喜欢。连平时挎着五四手枪很神气的连队干部,都提着冲锋枪。因为冲锋枪火力大,随时都可连射30发子弹。

战前动员时,各级一再强调要爱护越南人民的一草一木,像在国内一样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战争初期的开进中,我们的确看到公路两旁的甘蔗地里,齐刷刷的甘蔗无一根损坏。

我们在越南高平市看到,满眼都是我国支援越南的物资。民舍里的缝纫机﹑大米袋,甚至连勺子、盆子、茶瓶,都是中国制造;大街上丢弃的自行车,是上海牌的;公路上停放的汽车,是解放牌的;阵地上丢弃的冲锋枪、火箭筒、火炮,也都是中国制造。

我在高平市大街上,看到一辆完整无损的解放牌汽车的脚踏板上,放着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定时炸药。越军仓皇逃走时,没来得及引爆炸毁车辆。

看到这些,我们很是感慨:我们对越南多年的支援,竟换来了他们的以怨报德,中国难道成了南郭先生吗?面对这些,要求参战士兵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警示36.这是纸上谈兵的典型一例。部队越过边境到一个国家惩罚敌人,还要带着框框,谁能做得到。】在这里就很不好把握。所以,我们认为惩罚越南,不仅是军事打击,而且是全面性的。一切重要物资都应全部运回国内,运不走的物资,以及重要军事设施、仓库、桥梁都应给予摧毁。

战争初期,越军知道我们会爱护越南老百姓。所以他们就乔装打扮,化装成老头、老婆,袭击我军。到后来,遇见了真正的老太婆村民、市民也难辩真伪。此时,会发生个别误伤的现象。

一次,我们在广渊阵地上看到一个门窗紧闭的小屋里,倒着3具越南老百姓的尸体,很是纳闷:怎么会死在自己屋里呢?后来得知,这是被越军杀害的华侨。这才明白,为什么战前大批华侨,涌向中越边境,逃往我方。

我们攻占的越南高平市,几乎是空城,只看到到处冒烟,却看不到一个人。整个城市的人,都逃往山里,偶尔看到一两个越南人在从容地担水,干活。我们不解: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儿?竟和我们互不干扰,相安无事。有人说,这些人是华侨,知道不会伤害他们。但到底是不是,谁弄得清楚?反正你只要不跑,不动武,不袭击,我们也不理他。【警示37.这样没有敌意的平民,绝不能伤害。】

晚上宿营时,上级要求每人必须挖一个“猫耳洞”。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处田边坡塄十分坚硬的土质。用挖工事的小铁铲,根本挖不动,就改用起子凿,用劲儿凿一下,才掉下来一丁点儿土。这样下去挖一夜,也弄不好,后来索性就不挖了。心想:“听天由命吧。”

在阵地上不能乱走动。要往阵地四周活动,必须顺着别人的脚印走,以防地雷和“足签”。一次我和一位连干部在阵地上转悠,发现一个长方形,一米多高的木板堆。仔细一看,原来是“足签”——越军在两个手掌大小的木板上,钉一个像鱼钩一样的铁刺,脚一踩上去,就被扎住。因我们所有参战士兵,都穿有脚板下面有一层钢板的特制胶鞋。所以,踩上去也没事儿。越军知道这一情况后,就把“足签”堆在山上,没有派上用场。

在越南前线,我们作为士兵,既听不到战况情况通报传达,也看不到各类媒体的报道。只有在行进的间隙,挤点空余时间,打开自己携带的收音机了解战况。由于身处越南境地,我国电台的声音,一点也收不到,只能听到越南电台的汉语广播。他们谎称:越军今天,又重创了我军什么部队,歼灭了多少人,多少人被他们俘虏。还搞一些假录音,不停地播放,谎说:我是某军某师的医生,我已投诚越南,肆意编造一些,蛊惑人、动摇军心的胡话。【警示38.战场通报必须及时传达到最底层的士兵,以鼓舞士气。】

给我当副手的一位战友,在烧伤后赴野战医院治疗时,乘坐一辆拉有俘虏的汽车。那个越南俘虏在南宁留过学懂汉语,这位战友和那个俘虏兵聊了起来。问他:“你怎样看待这场战争?”“我认为你们是侵略。”“那黎笋在越南人心中,是啥样子?”“黎笋在越南人心中威望很高。”看来这个俘虏兵是个好战分子,相当顽固。他只字不提当时黎笋集团穷兵黩武,称霸东南亚,武装侵占柬埔寨,又大肆侵扰中越边境,挑起战火的罪恶事实。

我们平时开汽车时,车胎扎破了就得赶紧换轮胎。战场上可不能这样,扎破了也不敢停。若停下来,一是可能遭到伏击,二是耽误了战事或耽误了抢救伤员。我亲眼看到,一台从前线下来的救护车,一只车胎被扎破,光着车轮钢圈,一溜烟地往后方飞驰。【警示39.这样短途可以,时间一长钢圈会磨红,导致汽车燃烧。】

在整个战斗期间,我和炊事班的战友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我既是驾驶员,又是炊事员。每到一地,只要检修好车辆,余下的时间就帮助炊事班搞伙食供应。因那时一个月的后勤供应,全是自带自筹。有时烧好一锅饭,没吃一口,就在紧急撤离时把锅一掀就扔掉了。所以,连里的食品还是紧缺的。连里干部指示炊事班,先尽着发醭的面包分給大家吃,把好的食品留着备用。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吃长着緑醭的食品。

一次,我们几个战友听说前面攻占了一个越军建制团的后勤仓库,就拎着麻袋,跑过去寻找食品。在仓库里,我看到步兵战友们在争先恐后地往麻袋里装核桃。我疑惑地问他们:“这核桃,咋不和我们中国的一个样呢?”那位不知名的战友,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嗔怪道:“咦,你这个兵,越南的核桃咋能和咱中国的一个样!”我一听信以为真,忙用石块,砸开一个一尝怪香的,就动手连三赶四地往麻袋里装。当我们几个气喘吁吁地把核桃背回阵地后,老广们一看,瞪大了眼睛:“那是桐油籽,一吃就会拉肚子,赶快埋掉,一个也不能吃。”

战场上油料供应万分重要。大部分路段,部队进攻到哪里,广州军区就组织后勤部队把油料送到哪里。有些路段不知啥时铺设了输由管道,我们汽车兵可以随时随地加油。可一旦脱离没有输油管道的干线公路,那时我们才掂量出,一升汽油,一瓶汽油,在战场上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警示40.关键时刻,有一升油,就能冲出敌人封锁线﹔缺一升油,就会遭到损失。】

在开阔地带使用坦克,相互掩护可以发挥最大威力。但在越南狭窄崎岖的盘山公路上使用坦克,很易遭敌方袭击。我们看到很多坦克,遭敌袭击后,几十吨的钢铁瘫痪在公路上无法挪动,极大地影响了后续部队的开进速度。【警示41.战前要有,迅速把打坏的坦克移出逼窄公路的预案。】

在一次开进中,越军的一个火力点,向一辆师首长乘坐的吉普车突然开火。在这紧急关头,也在行进中的一辆坦克看到后,加速猛冲过去,用坦克的钢甲,保护住了首长的安全。在整个战斗期间,越军见到吉普车就打。所以,所有参战部队的吉普车,都是空着开进,各级首长行动时,要么徒步,要么乘卡车。

越军很多分散的火力点,隐蔽在公路两侧,最擅长打单车或小股车队。师直一辆电影放映车,在由前线往后方转运伤员的途中,遭火力点袭击,司机腿部被击伤,车厢里的一位女干部(电影组长)当场牺牲。带车的一个连级干部和另外一位女兵,慌忙搀起受伤的司机躲进大山里。后来师里组织大规模搜山时,才找到他们。几个越军发现车上没人,就从山上下来,打开油箱盖,将汽车烧毁。

在向高平方向开进途中,由于山道狭窄,各参战部队从前方下来送伤员的车辆,和奉命向前方开进的车辆,都拥堵在公路上,致使前方的车辆下不来,后方的车辆上不去。面对此状,一位副师长当即站出来,高声大喊:“我是一六二师的副师长---,在这里谁比我的职务高,那你说话。如果没有我的职务高,那大家听我的。”在这位副师长亲自疏通协调下,道路才得以畅通。因那时没有军衔,各参战部队隶属不同,但都有任务,都有命令,谁也不让谁,谁也不听谁的。【警示42.现在若只看军衔,象这样混乱的战场上,给敌方假冒我指挥官,乱指挥提供了机会。】

整个自卫反击战进行到第18天时,突然接到命令,部队开始撤军。我们感到很意外,这么短时间就不打啦。70年代苏联在我国北方陈兵百万,况且苏联和越南签有军事互助条约【警示43.现在的日美合作指针和那时多么相似,其时都是吓唬懦弱者的纸老虎】,当时宣布撤军,可能是先稳住苏联。

3月5日新华社宣布撤军以后,又打了11天,我国才正式宣告3月16日零时,中国最后一名军人的脚后跟,离开越南国土。我们开始回撤时,不知咋回事,战场上也有似是而非的谣传【警示44.任何时候不确切的信息,千万不可相信】,说是苏联过来了3个机械化师,在后面追我们。我们汽车兵常常很踩油门,尽量提高车速,心想别让他们追上了。其实,根本没有那回事。





我们凯旋撤回到广西后,在广西扶绥县休整一个月。那时,广西边境的老百姓,像迎接亲人一样对待我们,给我们送鸡、送水果、打扫房舍,抢着安顿参战的解放军。我印象最深的是,比我们年龄还大的姑娘们,见了我们就喊“叔叔、叔叔”,喊得我们很是不好意思。

在休整期间,中央慰问团派八一电影制片厂“闪闪红星”剧组,和广西“刘三姐”歌舞团,专程到一六二师慰问。在师直组织的悼念烈士的活动中,我在一个山林里,看见了电影演员刘江——真是一个活脱脱的“胡汉三”。女兵们更是崇拜明星。扮演潘冬子的演员当时身体不适,但她们硬是拉着他,不停地拍照留影。

那时,国家还不富裕,政策规定,牺牲一个士兵发放抚恤金300元。【警示45.那时军、政都风气正,大家毫无怨言。现在有说30万,可矿难赔50万,高铁90万,到时大家会说,为祖国而战的还不如……象79年牺牲数千近万,要是这样发抚恤金,得靠全国各级财政数年不花一分的积累。】中央慰问团发给我们的慰问品是——每人一支天津生产的带盒子的圆珠笔,和一条上海生产的绣有“自卫反击保卫边疆”八个大字的锦绣枕巾。

那场战争,正值中华民族的传统春节,所有参战士兵的家人,在春节期间,食肉不香,食糖不甜,似乎在天天倚门朝南张望,挂念亲人的安危。

我记得我们从前线撤回经过第一个大的兵站——湖南衡阳火车站时,成千上万黑压压的士兵家属,从全国各地,闻讯赶到火车站。他们并不知道当兵的亲人此时在不在火车上,只是一个劲儿地在军列两旁挤着,望着,找着,那焦虑的眼神,那期待的表情,那满身尘土的身影,令人终身难忘。儿行千里父母忧,何况又是赴千里之外的战场。当然,他们找到的几乎没有。因为有纪律,开进和撤回,绝不允许告诉家人。

【警示46.战争,意味着多少亲人将失去亲人。】此时,我仿佛看见在春节期间,佝偻着孱弱腰身的外婆倚靠在黑旧的门框边,呼唤着我的乳名的情景。那柔弱的唤声,声声裂肺。

部队回到安阳后,整个安阳沸腾了。安阳市人民在红旗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集会,迎接凯旋归来的英雄部队。

随后师里召开总结大会,当时的武汉军区政委王平亲临大会,祝贺我们取得的胜利。他说的三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你们参战取得了胜利,我没有打仗,我向你们学习。”李九龙师长非常客观地讲到:“我们虽然有很大的战绩,但这比不上解放战争,没有整团整师地围歼敌人,对于分散在丛山中的敌军,我们常常用炮火搜山,用集群炮火,一片一片地轰炸。”可见消灭一个敌人,成本有多大。李师长讲到战场上他比较恼火的事﹕“下面乱报遭火力点袭击,干扰师里决策。什么叫火力点?一两个人躲在那里,扔颗手榴弹,打几梭子枪,不叫火力点;有一群人,有各种轻重火力配备,才叫火力点。”在李师长眼里,小小不然应忽略不记。

在全师召开的三等功以上立功人员表彰大会上,李九龙师长在师礼堂大门口亲自迎接我们,并与我们一一握手。很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忘记和李九龙师长(后来任五十四军军长、济南军区司令员)握过手的喜悦。我们当时都认为,五十四军属于全军最厉害的部队之一,一六二师是五十四军最厉害的猛虎师。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感到非常自豪。

30多年来,没有忘记英雄部队对我的熏陶培育,没有忘记那场战火对我的磨练淬砺,以坚韧拼搏的精神,从不懈怠地一路求索,由那时握方向盘的司机,变为现在能操笔杆舞墨的“文人”。

本文记下诸多参战部队出现的“蹩脚”事例,意在让人们看到后,得以警示、警醒。参战后,我们最大的感触是:【警示47】不经过从四面八方,时刻受到袭击,时刻面临生与死瞬间转换的实战淬火磨砺和心理校正的士兵,不是真正的士兵。怎样使和平时期的军人,迅速转变为能够实战的军人,都是任何时期军事训练中的重大课题。

对此,本人结合自己在战时的心理转变体会,支上五招:

【警示48】实弹震慑法。将战士藏在各种掩体或山洞里,在绝对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真枪、真炮对其猛烈轰击。

【警示49】尸体熏染法。组织战士亲手操作一下,火葬场火化尸体的全道工序。

【警示50】反面启迪法。让战士多看一些,一周内因心理未调整到位,造成恶果的战例。

【警示51】英雄激励法。人人从内心深处,迸发出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那样,气吞山河的冲天杀气。

【警示52】猎手心态法。战场上,敌我双方是豺狼与猎手的关系。在豺狼张开大口,扑向你的时刻,怯怕畏缩者---狼吃,决死捕杀者---吃狼。

我们深切感到,部队在战争初期一个星期的心态调整期内,由于士兵没有真正进入状态,导致车辆、坦克,及各种装备的重大损失,人员的重大伤亡。甚至出现一些,还未开一枪,就被俘虏的情况。仅17、18日开战两天,全线伤亡竟达4000人,个别连队伤亡竟达到90﹪。这一状况,使中央军委极为震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旦遇有战事,坚决避免因心理不适应,造成失利的事件再次发生,使部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一晃30年过去了,时过境迁,物换星移。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衷心祝愿两国人民,倍加珍视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与胡志明主席共同缔造培育的中越两国手足般的友谊,永远和睦相处,告别战争。

﹡﹡﹡﹡﹡﹡﹡﹡﹡﹡﹡﹡



南疆忠魂英灵长存。20多万参战军人,伤亡2万多,占十分之一。

呼吁各地的乡长﹑县长﹑市长们,要善待南疆山坡边墓碑下的人,让墓上的尘土得以清扫,让墓边的杂草得以薅除﹔更要善待从生死淬砺的战火中走出来的人,让他们生病时有打针﹑吃药的钱,遇到困难时锅里有把米,灶里有爿柴。

善待老兵,就是尊重现在的军人,就是关注我们的长城。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建国后30年的和平,自卫反击战打出了改革开放30年的和平。可以说,【警示53】和平,是历代军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每当看到参加过南疆战斗的老兵们,打着长长的红色横幅,在政府大门前恳求得到优抚的无助表情,每一个当年的战火亲历者都心酸不已。难道把少修一座广场,少建一幢豪华办公楼,少坐一辆进口轿车,少讲一场排场阔气的钱,用在他们身上不值得吗?(若性情刚烈、一身正气的广西战区总司令许世友和济南军区司令员李九龙在世,肯定会勃然大怒﹕个别不顾长城,不顾国家,不顾民族,满脑壳官帽子思想,满脑壳既得利益的长们,立即枪毙!遗憾的是,他们两个撇下自己的士兵,早早地先走了……)

令人欣慰的是,各级政府已经开始行动。

在豺狼觊觎﹑四面围堵的今天,若没有钢鉄长城,一切成果都会归零  。

【警示54】 让昨天的军人不再心酸,今天的军人明天后天,才不会心酸。

唯有此,长城永固,华夏复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c73598101018f7d.html
54军是吗?


乱弹琴!没有多少是真货!
发现河面上飘下来几具我军阵亡战士的尸体,【警示26.能不能战时在衣服上印上部队番号???
楼主不是当兵的吗?自己衣服内部没写字啊!
军列接近边境线,当平生第一次看到,迎面驶来的军列上,载有身上裹着雪白纱布的众多伤兵时,???
还没有开战,哪来的一车伤兵啊????
当时广西全区停工停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青壮年,都作为民兵配属一线部队,抬单架﹑送弹药。)我们听后,才知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战场。

造谣!我是广西的,绝对没有那种事情!

在阵地上不能乱走动。要往阵地四周活动,必须顺着别人的脚印走,以防地雷和“足签”。一次我和一位连干部在阵地上转悠,发现一个长方形,一米多高的木板堆。仔细一看,原来是“足签”——越军在两个手掌大小的木板上,钉一个像鱼钩一样的铁刺,脚一踩上去,就被扎住。因我们所有参战士兵,都穿有脚板下面有一层钢板的特制胶鞋。所以,踩上去也没事儿。越军知道这一情况后,就把“足签”堆在山上,没有派上用场。

哪个打越南的解放军战士穿过???

乱弹琴!没有多少是真货!
发现河面上飘下来几具我军阵亡战士的尸体,【警示26.能不能战时在衣服上印上部队番号???
楼主不是当兵的吗?自己衣服内部没写字啊!
军列接近边境线,当平生第一次看到,迎面驶来的军列上,载有身上裹着雪白纱布的众多伤兵时,???
还没有开战,哪来的一车伤兵啊????
当时广西全区停工停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青壮年,都作为民兵配属一线部队,抬单架﹑送弹药。)我们听后,才知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战场。

造谣!我是广西的,绝对没有那种事情!

在阵地上不能乱走动。要往阵地四周活动,必须顺着别人的脚印走,以防地雷和“足签”。一次我和一位连干部在阵地上转悠,发现一个长方形,一米多高的木板堆。仔细一看,原来是“足签”——越军在两个手掌大小的木板上,钉一个像鱼钩一样的铁刺,脚一踩上去,就被扎住。因我们所有参战士兵,都穿有脚板下面有一层钢板的特制胶鞋。所以,踩上去也没事儿。越军知道这一情况后,就把“足签”堆在山上,没有派上用场。

哪个打越南的解放军战士穿过???
2月17日进攻发起之前,作者就能看到整列的伤兵列车,还真是不容易啊。
还想出动空军!越南的防空力量什么样,中国自己最清楚,中国空军那时什么操行,中国自己心里最有数。


总攻开始以后,一六二师作为广西战区的预备队,在凉山和高平两个战区之间往来运动。“一个圆月高悬的夜晚”

农历二十一圆月也高悬?三体来的?

总攻开始以后,一六二师作为广西战区的预备队,在凉山和高平两个战区之间往来运动。“一个圆月高悬的夜晚”

农历二十一圆月也高悬?三体来的?
这作者真去过越南战场?
这东西转发500次了吗?-_-
乱弹琴!没有多少是真货! 发现河面上飘下来几具我军阵亡战士的尸体,【警示26.能不能战时在衣服上印上部 ...
到底谁在乱弹琴?把文章仔细读完再说话!

snowface 发表于 2013-10-6 11:39
到底谁在乱弹琴?把文章仔细读完再说话!


就是乱弹琴,说白就是把网上的东西都抄一部分弄出来的,然后夹带私货
snowface 发表于 2013-10-6 11:39
到底谁在乱弹琴?把文章仔细读完再说话!


就是乱弹琴,说白就是把网上的东西都抄一部分弄出来的,然后夹带私货
这作者真去过越南战场?
虽然很多内容自相矛盾,观点也未必站得住脚,但作者透露出的一些细节却是任何书上都看不到的。人总容易看到别人缺点,如果这篇文章一点毛病也没有,我倒不相信它是一个汽车兵写出来的了
这作者真去过越南战场?
所以看文章要多看人家长处,要从一堆杂乱的信息里找出有用的东西
就是乱弹琴,说白就是把网上的东西都抄一部分弄出来的,然后夹带私货
可是里面的一些内容却是任何网页和书本上都找不到的。比如某战士被战友击中腰间手榴弹身亡,他妹妹妹顶替他当兵的事情。这个兵是许昌人,他妹妹在炮团是个护士。相信作者至少是个知情者
snowface 发表于 2013-10-6 12:39
可是里面的一些内容却是任何网页和书本上都找不到的。比如某战士被战友击中腰间手榴弹身亡,他妹妹妹顶替 ...
这内容你要多少,我给你编多少,还有这编的实在是蹩脚
dada2001225 发表于 2013-10-6 09:19
乱弹琴!没有多少是真货!
发现河面上飘下来几具我军阵亡战士的尸体,【警示26.能不能战时在衣服上印上部 ...
老兵称之的“钢板鞋”参战部队都是配发了的。里边不一定是钢板,但确是防滑防刺的。
有的纯属扯淡,如:
火车车头与各车厢的对接,靠的就是轻微对撞,使挂钩连接,没动静才怪了
军帽、军服、外腰带都要求注明个人血型、姓名、部职别,没有才怪(特殊任务除外)
普遍装备防刺胶鞋应该是轮战期间的事
野外生存、敌国作战,千万不能贸然饮用死水(见过一个广西老兵,他说取水时要先观察水中是否有死鱼死蛙,长流水的话危险不大,他个人的经验是带一支牙膏,能解渴--这个比较强悍)

槽点较多,估计是作者记忆模糊了,这个不奇怪
这个作者确定越南有耗牛咩?
哎,铁军也锈了
闲汉牛二 发表于 2013-10-6 13:32
有的纯属扯淡,如:
火车车头与各车厢的对接,靠的就是轻微对撞,使挂钩连接,没动静才怪了
军帽、军服、 ...
79年期间参战部队普遍装备防刺防滑鞋了,参见徐平的《难忘的红领章》,很多老兵回忆中也能看到:

风牌的《橡胶林的回忆》——“钢板鞋是战前上级专门为参战部队临时配发的“防刺胶鞋”,为了克服战斗中敌方防步兵障碍对步兵的伤害,它的底部装有一层钢板,比一般的胶鞋要重许多,战士们俗称它为“钢板鞋”。该鞋的底部结实,但弯曲和柔韧度并不好,影响了起跳的准确性。”

谢志熙的《代乃阻击战回忆录》——“在出发前部队要求每个干部战士一律剃成光头,同时配发了布质的新军装一套,原有的作战胶鞋换成了带有钢质夹层的胶底鞋。每个班还配备了用于丛林砍伐的砍刀4—5把。个人前后物资立即打包,其中前运物资只要求带布质外套军装一套,内衣裤一套,胶鞋一双,以及学习用具等。其他物品都一律作为后运物资打包留在四川营地。”

gxnnjy 发表于 2013-10-6 12:53 这内容你要多少,我给你编多少,还有这编的实在是蹩脚
有些事情你就是编不出来,炮团被击中手榴弹死的这个兵是许昌人
gxnnjy 发表于 2013-10-6 12:53 这内容你要多少,我给你编多少,还有这编的实在是蹩脚
有些事情你就是编不出来,炮团被击中手榴弹死的这个兵是许昌人
hhffcc 发表于 2013-10-6 09:31
2月17日进攻发起之前,作者就能看到整列的伤兵列车,还真是不容易啊。
是的,我也注意到这点

闲汉牛二 发表于 2013-10-6 13:32 有的纯属扯淡,如: 火车车头与各车厢的对接,靠的就是轻微对撞,使挂钩连接,没动静才怪了 军帽、军服、 ...
这货说是炮团的司机,写得内容驴头不对马嘴.,但里面的细节又确有其事。比如对李九龙的一些描述,还有就是那个被战友击中手榴弹炸死的那个许昌兵,前年去安阳时还和她妹妹一起吃饭了。这些事绝对不可能写进师史里去,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闲汉牛二 发表于 2013-10-6 13:32 有的纯属扯淡,如: 火车车头与各车厢的对接,靠的就是轻微对撞,使挂钩连接,没动静才怪了 军帽、军服、 ...
这货说是炮团的司机,写得内容驴头不对马嘴.,但里面的细节又确有其事。比如对李九龙的一些描述,还有就是那个被战友击中手榴弹炸死的那个许昌兵,前年去安阳时还和她妹妹一起吃饭了。这些事绝对不可能写进师史里去,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79年阵亡抚恤金是低,但安排家里人工作,现在不安排了
79年阵亡抚恤金是低,但安排家里人工作,现在不安排了
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是铁饭碗,现在安排个工作能干什么?还不如自己去打工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10-6 13:42 79年期间参战部队普遍装备防刺防滑鞋了,参见徐平的《难忘的红领章》,很多老兵回忆中也能看到: 风牌 ...
我觉得这片文章写得感受比较真实,一些细节也很真实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10-6 13:42 79年期间参战部队普遍装备防刺防滑鞋了,参见徐平的《难忘的红领章》,很多老兵回忆中也能看到: 风牌 ...
我觉得这片文章写得感受比较真实,一些细节也很真实
snowface 发表于 2013-10-6 15:04
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是铁饭碗,现在安排个工作能干什么?还不如自己去打工
当时是铁饭碗,90年代下岗都没有波及到他们
【警示15.在人人极度疲惫的战场上,必须专门安排若干人轮换睡觉,以确保值勤的需要。】,你就是小区、酒店的保安岗,他也有个轮岗制度啊,正规军会不知道宿营时要放警戒哨?
一场双方都不愿意提的战争。
snowface 发表于 2013-10-6 14:44
有些事情你就是编不出来,炮团被击中手榴弹死的这个兵是许昌人
手榴弹炸药是钝感的,不是靠枪弹射击就能能够激发的,你去看看央视弹药销货过程
gxnnjy 发表于 2013-10-6 18:27
手榴弹炸药是钝感的,不是靠枪弹射击就能能够激发的,你去看看央视弹药销货过程
你弄一个试试
snowface 发表于 2013-10-6 18:28
你弄一个试试

你找的出手榴弹被枪弹引爆的例证出来?别拿你这篇错漏百出的文章做例证啊
沈听雪 发表于 2013-10-6 12:55
老兵称之的“钢板鞋”参战部队都是配发了的。里边不一定是钢板,但确是防滑防刺的。
应该是钢板,反击战结束没几天,解放军报专门介绍过,当时我看到介绍啦
本文夹带的私货……实在是不想评论……
kou 发表于 2013-10-6 18:51
应该是钢板,反击战结束没几天,解放军报专门介绍过,当时我看到介绍啦
有老兵拆开过,是鞋底中高压加装了24层细帆布鞋垫。
有点像地摊文学。
中华海帝 发表于 2013-10-6 19:10
本文夹带的私货……实在是不想评论……
原文转发,一个字没给人家动,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吧。看文章要多看人家长处,要善于从一堆杂乱的信息里找出有用的东西。
保管员 发表于 2013-10-6 13:39
哎,铁军也锈了

你对铁军了解多少?就说铁军生锈了?{:soso_e113:}
很多内容还是对头的
行云无际 发表于 2013-10-6 22:47
很多内容还是对头的
这一篇绝对不是地摊文学

从安阳出发



徐贵祥



一九七八年冬,一列火车把我们上千名新兵拉到安阳南站,然后转乘卡车,在风雪中穿城而过,抵达北兵营,从此就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营房西边是海军滑翔学校的机场,跑道北边,有很大一块草地,那就是我们的野外训练场。从训练场往西看,视野十分开阔,远处的地平线是纱厂的厂房、钢厂的烟囱,再往西,就是天穹和太行山。

这个训练场是我人生的重要一站,以后我写的几部当代军事题材的小说《弹道无痕》《仰角》和《明天战争》,里面有很多场景都是来自于此——此为后话。

安阳是个好地方,这是我参军来到安阳的第一印象。我们这批新兵来到安阳,恰逢春节将至,地方政府在安阳剧场连续搞了几场慰问演出。我看的那场戏是曲剧《陈三两》,讲的一个惩恶扬善的传统故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曲剧,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河南文化。

坦率地说,那年头我之所以参军,是因为想当军官。一九七九年初春部队到前线参战,我积极得要命,摩拳擦掌地抱着冲锋枪,老是想朝谁打一梭子,以至于有些老兵非常讨厌我,怕我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很快,我在我们那批新兵当中第一个立了三等功。从前线回来,我被抽调到团报道组写新闻稿,不久又作为骨干选送到团教导队,入伍八个月后即当了班长,这在同年兵中又是第一个。感觉中,四个兜军官服就在前方的路口等着我。虽然我只是个班长,但是在组织训练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给我的手下大谈连营战术和炮兵群指挥了,我已经把自己当作未来的炮兵团团长了。

然而,就在我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个政策下来,今后将不再从士兵中直接提升军官。我一下子蔫了,再也没有过去那种趾高气扬的感觉了。有时候望着眼前挂在房檐的冰凌和远处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苍凉,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我在那里开始写诗,对着苍天和大地默默地抒情。

有一次训练间隙,眺望夕阳余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悲壮油然而生,忽然从心底升起一缕旋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进入到忘我的状态,唱着走着,从营房北门一直走到韩王渡。在我最不得志的时候,就是《国际歌》在燃烧着我。我相信我的歌声至今也没有消失,它们一定被北兵营训练场那片草地收留并珍藏。

就在那天,我坚定了信念,不气馁、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坚持下去。那段时间,我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咬紧牙关,操枪弄炮,把我的那个班带得虎虎生威。年底,我的班成为全连战术基准班、全团队列示范班。翌年春天,我被推荐报考军区炮兵大队,一年后终于被提升为排长,回到原部队任职。

我当排长的时候23岁,做过一件很幼稚的事情。记得那是一九八二年夏天,我刚领到第一套四个兜干部服,就迫不及待地穿上,请假到汤阴拜谒岳飞。因为穿着军装不便烧香磕头,我就写了一个纸条,大意是:我也很想“乃文乃武”,可是我现在职务太低,写作还老是遭到退稿。我希望得到岳大元帅的帮助。乘人不注意,我把这张纸条塞到一个亭子的砖缝里。

也不知道岳大元帅是否注意到我的纸条,但这样做后,我的心里底气足了许多。几个月后,我被调到师政治部当干事,并且于第二年在当时很有影响的《飞天》杂志上发表了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相识在早晨》,从此拉开了军旅文学创作的序幕。2010年中国作协组织中国作家看河南,我重返汤阴,对随行的记者说了这个故事,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寻找那张纸条,可惜没有找到。

也是那个夏天,因为连长参加整党学习,我一度代理连长,和指导员王道聚带领连队为安阳市人民公园修建人工湖。那时候年轻,不知道什么叫累,我和一名大个子武汉兵轮流执掌一辆板车,像牛一样地起早贪黑。安阳市人民公园那个军民共建湖,里面不知道有我多少汗水。我十年前回安阳,还特地去人民公园转转,回忆我的连队我的兵,很有感慨。

那个时候,好像是个文艺复兴的时代,各种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年轻人最时髦的话题就是文学艺术。记忆中的安阳工人文化宫是很红火的,阅览室里有全国省以上的报纸和各类文学期刊。文化宫的外面,马路两边的灯箱里经常展览书法美术作品。给我的感觉,安阳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当代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

一九八四年,我所在的部队再次到前线执行任务,战斗间隙,在热带丛林十分艰苦的环境里,我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常常夜不能寐奋笔疾书。一年多的时间内,我一共写过六部中篇小说。那时候,侦察大队的同志都知道我是个作家,大家随时准备祝贺大作发表,我也随时准备一鸣惊人,但我很快失望了,投稿后几乎全都石沉大海。每周,麻栗坡邮局的冯大爹挑着沉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来到前线,都会引起我无限的期待。起初,通信员赖四毛发现有我的大宗包裹,就会欢天喜地地冲进连部嚷嚷:指导员,你的作品发表了。可是每次打开,都是退稿,搞得我无地自容。后来,我找赖四毛郑重其事地谈了一次话,以后但凡有我的大宗包裹,先藏起来,等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再交给我。

一九八五年冬天,部队已经回到安阳半年了,有一天我到通信员和文书合住的宿舍检查卫生,发现赖四毛的床下藏着一堆脏乎乎的东西。我问这是什么东西,赖四毛鬼鬼祟祟地说,指导员,是你的退稿,我把它藏起来了。我掂掂包裹,很大很沉,心里疑惑,我哪里会有这么大的退稿啊?我让赖四毛把包裹打开,眼前顿时一亮,原来是十本崭新的《小说林》杂志,打开封面一看,眼前更亮,我的中篇小说《征服》赫然出现在头条上。这次成功就像打开了闸门,此后不久,就接到《清明》《莽原》等文学刊物的通知,六部中篇小说,有四部早在半年前就发表了。那年头能领到近千元的稿费,可谓是巨款,我请本部的文友到安阳老街江南包子馆大吃一顿。这以后,我的文学创作事业就进入到良性循环状态,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在安阳,我结识了一大批文学朋友,比如黄京湘、梁广民、朱冀濮、朱江华、郭亚平等人,并开展了各项文学活动,有声有色,影响很大。我和朱江华联合创作的摄影小说《血源》,在全国摄影小说大奖赛中获得进步奖。那个时期,安阳市差不多成了全国摄影小说的第二个根据地。安阳文联主办的文学杂志《洹水》和《安阳日报》副刊,也是我发表作品的主要阵地之一,给我很大的鼓励,这是我至今难忘的。一九八七年建军节,我同《安阳日报》副刊编辑马金声策划,搞了一个军事专版,整整一版发表的都是驻军作者的文章。现在想来,安阳文艺界和新闻界对驻军的文化事业,支持很大。

我是一九九四年在安阳驻军某部宣传科长位置上调到北京的,事实上,这些年我和安阳文学界的联系始终没有中断过,安阳本土作家郭亚平编剧的两部电视剧《兵变1938》和《滇西1944》,我都参与策划了,我还随时准备同亚平兄进一步合作,为弘扬古城文化,彰显红旗渠精神,尽一分努力。

转眼之间,三十多年过去了,从我当新兵开始,步步成长,安阳可以说是我事业进步的重要起点。如今再回安阳,漫步在洹河岸边,安阳桥头,北兵营外,青春的光芒依然在我眼前照耀。(2012.2.20《安阳日报》约稿)

http://blog.qq.com/qzone/622008607/1330652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