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王朝论”的翻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30:59


胡文辉
  学者,现居广州。著有《广风月谈》、《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陈寅恪诗笺释》、《现代学林点将录》等。
  美国的中国历史研究领域,近十余年兴起了一个“新清史”潮流,近期颇引起中国史学界的回应。刘凤云、刘文鹏编纂的《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的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汇辑了有关的论战文章,刘凤云执笔的《前言》,等于是整部文集的提要。总得说来,文集的编辑很不错,但双方论争的具体内容,却未必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争论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简单的,无非就是:清朝是汉族本位的呢,还是满族本位的呢?在我看,双方都不见得高明:华人史家多强调清朝的汉族本位(所谓“汉化”),可说是意料之中的,透露出一种民族主义的“保守”倾向;而美国汉学家一方,则强调清朝的满族本位(所谓“满族认同”),又有点过犹不及,显出一种专门家式的大惊小怪。华人史家大体只是发挥传统的思路和观念,可不置论;而作为“新清史”的鼓吹者,美国汉学家们在后现代史学的背景下,祭出了一点新概念,但提出的其实仍是旧问题———回荡着魏特夫的幽灵。(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我在《现代学林点将录》魏特夫一则,曾这样评述其《中国社会史:辽》:“其贡献在借用人类学的‘涵化’(acculturation)概念解释辽(契丹)的中国化过程,强调其政治社会的二重性特征,称之为‘征服王朝’(D ieE robererdynastie);同时梳理此后金、元、清等外来政权的制度特色,对于亚洲内陆文明与中原文明皆有新颖的宏观认识。……盖中国史家自华夏本位出发,每强调外来民族与本土社会的融合;而征服王朝模式则自边疆本位出发,强调外来民族与本土社会的冲突,正可补充国人视角的局限。”并在注释中补充:“对于北部边疆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历史关系,本土史家如陈垣、冯承钧、姚从吾,皆强调前者为后者所同化(陈《元西域人华化考》、冯《唐代华化蕃胡考》皆称‘华化’,而姚《契丹汉化的分析》、《女真汉化的分析》则称为‘汉化’),即重在文化方面;而外域汉学家如拉铁摩尔、魏特夫,则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征服,即重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恰成意味深刻的对照。……据唐德刚回忆,胡适与魏特夫曾有不愉快的争辩,‘胡氏认为中国历史上蛮夷”华化“(Sinicization;Sinification)是自动的、自然的和逐渐形成的。魏氏则认为蛮夷是拼死抗拒”华化“,毫不妥协;契丹史上便有明证。’文化心态最开放的胡适尚且如是,一般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自可想见。”
  
    这样看来,所谓“新清史”的理论内涵,不就是魏特夫“征服王朝论”的翻版吗?只不过魏特夫立足的领域是辽史(契丹),而“新清史”立足的领域是清史(满族),如此而已。
  
    更有意味的是,胡适与魏特夫式的争论,在中国史的其他领域也屡见不鲜:六十年代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刊行英译本,牟复礼即批评陈垣片面地关注西域人所受的汉化影响,忽略汉人的胡化倾向;而针对牟复礼的意见,寓美的华裔汉学家杨联陞随之又作了反批评(参殷小平《再谈陈垣先生与元代基督教史研究》,见《陈垣与岭南:纪念陈垣先生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七十年代陶晋生在美国出版《十二世纪中国女真汉化研究》一书,借用人类学的“同化”、“涵化”概念,探讨了女真人的汉化过程;而西方汉学家则倾向于质疑其说,尤其杜奈尔指陶氏简单地套用了“同化”概念,无法证明其女真人汉化的结论,并反对将作为征服者的女真人视作汉民族的从属族群(参徐凯《关于15-17世纪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以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为视角》,见《清朝的国家认同》)。

    可见,不论是辽史领域,还是金史、元史,华人学者多突出汉族本位方面,重点研究北方民族的“华化”或“汉化”,而西方汉学家则反之,多突出北方民族本位,重点研究北方民族对“同化”的抗拒。这几乎可以视为同一争论在不同的断代史领域的重演。由此可见,新近兴起的“新清史”潮流在内涵上不过是新瓶旧酒,“新清史”,何“新”之有?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作为这一论争最主要的始作俑者,清史专家罗友枝在《再观清代———论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一文中只提到拉铁摩尔,却没有提到魏特夫———而魏特夫对契丹人的“同化”或反“同化”的分析,本来是更为透彻的。也不仅是罗友枝,我翻遍这部文集的脚注,似乎只有一处涉及魏氏,而且只是提及其《东方专制主义》一书,跟“新清史”争鸣最为切题的《中国社会史:辽》反倒未见踪迹。众所周知,今日美国汉学的主流,是由费正清、史华慈一系奠定并传承下来的,而魏特夫跟他们在政治、人事及学术上都有过节(参《现代学林点将录》魏特夫一则);因此我很怀疑,这是有意识的回避,暴露出美国汉学界的门户之见。

    如此说来,这就是又一个美国汉学史上李代桃僵的例子。我曾就英国人方德万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7月版)写过一篇书评,里面有一段话:在史迪威问题上,在抗战问题上,在国共问题上,我想方德万要比费正清更接近实情,“院外援华集团”要比号称“中国通”的外交官们更接近实情,右派要比左派更接近实情。从费正清到方德万,可见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史学的钟摆经历了从右向左、再从左向右的轮回,历史似乎还是公平的。可是不要忘了,方德万仍是费正清学术群体中涌现的中国学家,这就意味着,以费正清为标志的中国现代史编纂体系,虽已悄然转向了对立的右翼立场,但他们依然占据着学术界的主导地位,而更为“正确”的右派们却早就湮没无闻了。……说穿了,在很多时候,学问也跟政治一样是胜者为王的。谁抢占了学术山头,似乎谁就垄断了历史的话语权。“(《史迪威问题与中国现代史的修正》,《南方周末》2008年1月31日)同样的,在北方民族史问题上,”正确“的魏特夫也湮没无闻了,被美国汉学界遗忘了———要么是有意的忽略,即集体封杀;要么是无意的遗忘,即数典忘祖。

    还应当提一下,活跃在晚清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早就对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的冲突性关系作过学术讨论,并已注意到北方民族既“同化”又“异化”的“两重性”特征(《汉学菁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影响力》第二十一章“古代中国的鞑靼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版)。他比拉铁摩尔、魏特夫还要早得多。但其论著不可能符合现代式的专业规范,在汉学界,他恐怕也被遗忘得更为彻底。

http://news.gd.sina.com.cn/news/20120408/1272429.html

胡文辉
  学者,现居广州。著有《广风月谈》、《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陈寅恪诗笺释》、《现代学林点将录》等。
  美国的中国历史研究领域,近十余年兴起了一个“新清史”潮流,近期颇引起中国史学界的回应。刘凤云、刘文鹏编纂的《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的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汇辑了有关的论战文章,刘凤云执笔的《前言》,等于是整部文集的提要。总得说来,文集的编辑很不错,但双方论争的具体内容,却未必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争论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简单的,无非就是:清朝是汉族本位的呢,还是满族本位的呢?在我看,双方都不见得高明:华人史家多强调清朝的汉族本位(所谓“汉化”),可说是意料之中的,透露出一种民族主义的“保守”倾向;而美国汉学家一方,则强调清朝的满族本位(所谓“满族认同”),又有点过犹不及,显出一种专门家式的大惊小怪。华人史家大体只是发挥传统的思路和观念,可不置论;而作为“新清史”的鼓吹者,美国汉学家们在后现代史学的背景下,祭出了一点新概念,但提出的其实仍是旧问题———回荡着魏特夫的幽灵。(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我在《现代学林点将录》魏特夫一则,曾这样评述其《中国社会史:辽》:“其贡献在借用人类学的‘涵化’(acculturation)概念解释辽(契丹)的中国化过程,强调其政治社会的二重性特征,称之为‘征服王朝’(D ieE robererdynastie);同时梳理此后金、元、清等外来政权的制度特色,对于亚洲内陆文明与中原文明皆有新颖的宏观认识。……盖中国史家自华夏本位出发,每强调外来民族与本土社会的融合;而征服王朝模式则自边疆本位出发,强调外来民族与本土社会的冲突,正可补充国人视角的局限。”并在注释中补充:“对于北部边疆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历史关系,本土史家如陈垣、冯承钧、姚从吾,皆强调前者为后者所同化(陈《元西域人华化考》、冯《唐代华化蕃胡考》皆称‘华化’,而姚《契丹汉化的分析》、《女真汉化的分析》则称为‘汉化’),即重在文化方面;而外域汉学家如拉铁摩尔、魏特夫,则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征服,即重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恰成意味深刻的对照。……据唐德刚回忆,胡适与魏特夫曾有不愉快的争辩,‘胡氏认为中国历史上蛮夷”华化“(Sinicization;Sinification)是自动的、自然的和逐渐形成的。魏氏则认为蛮夷是拼死抗拒”华化“,毫不妥协;契丹史上便有明证。’文化心态最开放的胡适尚且如是,一般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自可想见。”
  
    这样看来,所谓“新清史”的理论内涵,不就是魏特夫“征服王朝论”的翻版吗?只不过魏特夫立足的领域是辽史(契丹),而“新清史”立足的领域是清史(满族),如此而已。
  
    更有意味的是,胡适与魏特夫式的争论,在中国史的其他领域也屡见不鲜:六十年代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刊行英译本,牟复礼即批评陈垣片面地关注西域人所受的汉化影响,忽略汉人的胡化倾向;而针对牟复礼的意见,寓美的华裔汉学家杨联陞随之又作了反批评(参殷小平《再谈陈垣先生与元代基督教史研究》,见《陈垣与岭南:纪念陈垣先生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七十年代陶晋生在美国出版《十二世纪中国女真汉化研究》一书,借用人类学的“同化”、“涵化”概念,探讨了女真人的汉化过程;而西方汉学家则倾向于质疑其说,尤其杜奈尔指陶氏简单地套用了“同化”概念,无法证明其女真人汉化的结论,并反对将作为征服者的女真人视作汉民族的从属族群(参徐凯《关于15-17世纪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以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为视角》,见《清朝的国家认同》)。

    可见,不论是辽史领域,还是金史、元史,华人学者多突出汉族本位方面,重点研究北方民族的“华化”或“汉化”,而西方汉学家则反之,多突出北方民族本位,重点研究北方民族对“同化”的抗拒。这几乎可以视为同一争论在不同的断代史领域的重演。由此可见,新近兴起的“新清史”潮流在内涵上不过是新瓶旧酒,“新清史”,何“新”之有?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作为这一论争最主要的始作俑者,清史专家罗友枝在《再观清代———论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一文中只提到拉铁摩尔,却没有提到魏特夫———而魏特夫对契丹人的“同化”或反“同化”的分析,本来是更为透彻的。也不仅是罗友枝,我翻遍这部文集的脚注,似乎只有一处涉及魏氏,而且只是提及其《东方专制主义》一书,跟“新清史”争鸣最为切题的《中国社会史:辽》反倒未见踪迹。众所周知,今日美国汉学的主流,是由费正清、史华慈一系奠定并传承下来的,而魏特夫跟他们在政治、人事及学术上都有过节(参《现代学林点将录》魏特夫一则);因此我很怀疑,这是有意识的回避,暴露出美国汉学界的门户之见。

    如此说来,这就是又一个美国汉学史上李代桃僵的例子。我曾就英国人方德万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7月版)写过一篇书评,里面有一段话:在史迪威问题上,在抗战问题上,在国共问题上,我想方德万要比费正清更接近实情,“院外援华集团”要比号称“中国通”的外交官们更接近实情,右派要比左派更接近实情。从费正清到方德万,可见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史学的钟摆经历了从右向左、再从左向右的轮回,历史似乎还是公平的。可是不要忘了,方德万仍是费正清学术群体中涌现的中国学家,这就意味着,以费正清为标志的中国现代史编纂体系,虽已悄然转向了对立的右翼立场,但他们依然占据着学术界的主导地位,而更为“正确”的右派们却早就湮没无闻了。……说穿了,在很多时候,学问也跟政治一样是胜者为王的。谁抢占了学术山头,似乎谁就垄断了历史的话语权。“(《史迪威问题与中国现代史的修正》,《南方周末》2008年1月31日)同样的,在北方民族史问题上,”正确“的魏特夫也湮没无闻了,被美国汉学界遗忘了———要么是有意的忽略,即集体封杀;要么是无意的遗忘,即数典忘祖。

    还应当提一下,活跃在晚清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早就对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的冲突性关系作过学术讨论,并已注意到北方民族既“同化”又“异化”的“两重性”特征(《汉学菁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影响力》第二十一章“古代中国的鞑靼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版)。他比拉铁摩尔、魏特夫还要早得多。但其论著不可能符合现代式的专业规范,在汉学界,他恐怕也被遗忘得更为彻底。

http://news.gd.sina.com.cn/news/20120408/1272429.html
话说楼主也是每月都要来一篇或者几篇这种文章。


真的能领钱吗?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3-9-21 21:14
话说楼主也是每月都要来一篇或者几篇这种文章。
看看倒也挺有意思的。提钱就俗了。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3-9-21 21:26
看看倒也挺有意思的。提钱就俗了。


关键是每月不来几次,楼主就过不去。


什么猫猫狗狗的文章他都转。要是没啥奖励,实在是说不过去。


其实楼主这种现象恰恰说明楼主极度的不自信,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外在表现完全是南辕北辙。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3-9-21 21:26
看看倒也挺有意思的。提钱就俗了。


关键是每月不来几次,楼主就过不去。


什么猫猫狗狗的文章他都转。要是没啥奖励,实在是说不过去。


其实楼主这种现象恰恰说明楼主极度的不自信,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外在表现完全是南辕北辙。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3-9-21 21:29
关键是每月不来几次,楼主就过不去。
那不一定跟钱有关。也可能是好事者呢。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学术辩论的。看文明人吵架,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