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创,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请找大狼查水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1:35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里,有着这么一个经典论断:专制政体最危险的关头,恰恰是它试图变好的时候。原因不外乎两点:

好与坏是相对的,“试图变好”往往会让人无比深切地感受到过去是多么坏(以及现在依旧坏的难以忍受);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北韩,我们很难想象,如果金氏政权选择了哪怕最低限度的变革,逐渐了解了真相的当地民众究竟会做些什么。

以专制政体而言,“试图变好”几乎必然意味着管制力的减退,考虑到变革常常伴随着动荡(利益格局的解构与重塑将在两方面带来冲击:既得利益阶层势必全力抵制或者至少拖延变革,而变革潜在的获益者自然会更多地抱怨变革力度过小、速度过慢),这无疑是极为危险的;没有了“革*命恐怖主义”,没有了“**形态纪律”,没有了契卡/格别乌/克格勃/古拉格/古铁热得斯……貌似强悍凶暴**邪恶帝国不过沙丘上的城堡,根本不堪一击。
于是托克维尔有了这样的推论:

改革要趁早,积重难返的时候才想到改革只会死得更快(所谓“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
改革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那样的话极有可能转变为灾难性的革*命),但必须具有起码的力度与速度;否则一方面不足以消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更会将政治权威置于无止境的攻击之中(因为截然相反的理由,反对改革者与鼓吹改革者均视政府为敌,从而令其一切潜在盟友),昔年的清廷便是这一悲剧的最好写照。

问题在于……托克维尔的经典论断真的只有一种解读吗?如果已经积重难返了呢(或者至少当前之政府如此认为)?如果具有必要力度与速度的改革被认为首先将对政治权威本身造成难以容忍的冲击呢?
路易十五有云:“在我死后,那管它洪水滔天。”倘若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将自利理性做最大限度推演,又将得到何种结论呢?

1、积重难返之时“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而等死显然比找死强,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2、彻底的改革不可接受而不彻底的改革只会将政府至于被攻击的漩涡之中,那么显然不改革才是上策;
3、至于上述做法的最终后果将会何等恐怖……在我死后,那管它洪水滔天”。

以此作为出发点,单纯的“不改革”显然是不够的:
首先,有必要在既得利益阶层或者至少政府内部凝聚“必要共识”(如前所述,这是极为消极阴暗的思维方式,那么存在不同意见并非不可理解;另一方面,既得利益阶层乃至政府内部同样有着利益分配差异,试图借助变革上位者自然不在少数),于是相应的利诱(不言而喻,这有可能意味着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毕竟非既得利益阶层将因此受到进一步挤压)、威胁(既然改革是找死,那么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反正至少眼前的好处还是大大的)乃至清洗(严峻的斗争形势下,“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无疑是最危险的)势必将被提上日程。

其次,既然选择了“不改革”这条路,那么改革支持者尤其是自诩非既得利益阶层代言人的改革支持者无疑便成为了政府的不共戴天之敌,必须加以无情打压;至于打压的具体方式,从污名化(动摇其社会号召力)、物理隔离(剥夺其发言权并施以惩戒)直至肉体消灭(此时惩戒已非主要目的,向其他“不合作者”示以“死之恐怖”与“制压之决意”方为核心宗旨)可以有很多很多。

再次,为了保证上述措施得以贯彻,极权社会或许过于僵硬(可能的反弹也太强烈,直接逼出革*命的话就适得其反了),但威权社会无疑需要进一步加强;“**形态纪律”更是不可退让的生命线,对此的任何质疑都必须承受最严厉打击。

ps:版权属大狼,查水表请找他。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里,有着这么一个经典论断:专制政体最危险的关头,恰恰是它试图变好的时候。原因不外乎两点:

好与坏是相对的,“试图变好”往往会让人无比深切地感受到过去是多么坏(以及现在依旧坏的难以忍受);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北韩,我们很难想象,如果金氏政权选择了哪怕最低限度的变革,逐渐了解了真相的当地民众究竟会做些什么。

以专制政体而言,“试图变好”几乎必然意味着管制力的减退,考虑到变革常常伴随着动荡(利益格局的解构与重塑将在两方面带来冲击:既得利益阶层势必全力抵制或者至少拖延变革,而变革潜在的获益者自然会更多地抱怨变革力度过小、速度过慢),这无疑是极为危险的;没有了“革*命恐怖主义”,没有了“**形态纪律”,没有了契卡/格别乌/克格勃/古拉格/古铁热得斯……貌似强悍凶暴**邪恶帝国不过沙丘上的城堡,根本不堪一击。
于是托克维尔有了这样的推论:

改革要趁早,积重难返的时候才想到改革只会死得更快(所谓“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
改革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那样的话极有可能转变为灾难性的革*命),但必须具有起码的力度与速度;否则一方面不足以消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更会将政治权威置于无止境的攻击之中(因为截然相反的理由,反对改革者与鼓吹改革者均视政府为敌,从而令其一切潜在盟友),昔年的清廷便是这一悲剧的最好写照。

问题在于……托克维尔的经典论断真的只有一种解读吗?如果已经积重难返了呢(或者至少当前之政府如此认为)?如果具有必要力度与速度的改革被认为首先将对政治权威本身造成难以容忍的冲击呢?
路易十五有云:“在我死后,那管它洪水滔天。”倘若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将自利理性做最大限度推演,又将得到何种结论呢?

1、积重难返之时“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而等死显然比找死强,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2、彻底的改革不可接受而不彻底的改革只会将政府至于被攻击的漩涡之中,那么显然不改革才是上策;
3、至于上述做法的最终后果将会何等恐怖……在我死后,那管它洪水滔天”。

以此作为出发点,单纯的“不改革”显然是不够的:
首先,有必要在既得利益阶层或者至少政府内部凝聚“必要共识”(如前所述,这是极为消极阴暗的思维方式,那么存在不同意见并非不可理解;另一方面,既得利益阶层乃至政府内部同样有着利益分配差异,试图借助变革上位者自然不在少数),于是相应的利诱(不言而喻,这有可能意味着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毕竟非既得利益阶层将因此受到进一步挤压)、威胁(既然改革是找死,那么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反正至少眼前的好处还是大大的)乃至清洗(严峻的斗争形势下,“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无疑是最危险的)势必将被提上日程。

其次,既然选择了“不改革”这条路,那么改革支持者尤其是自诩非既得利益阶层代言人的改革支持者无疑便成为了政府的不共戴天之敌,必须加以无情打压;至于打压的具体方式,从污名化(动摇其社会号召力)、物理隔离(剥夺其发言权并施以惩戒)直至肉体消灭(此时惩戒已非主要目的,向其他“不合作者”示以“死之恐怖”与“制压之决意”方为核心宗旨)可以有很多很多。

再次,为了保证上述措施得以贯彻,极权社会或许过于僵硬(可能的反弹也太强烈,直接逼出革*命的话就适得其反了),但威权社会无疑需要进一步加强;“**形态纪律”更是不可退让的生命线,对此的任何质疑都必须承受最严厉打击。

ps:版权属大狼,查水表请找他。
托克维尔本来就是那种害怕革命会触及自身利益,要通过"改革"尽可能保全的意思。
zitzewitz 发表于 2013-9-19 10:18
托克维尔本来就是那种害怕革命会触及自身利益,要通过"改革"尽可能保全的意思。
和夏多布里昂这种极端保皇派比起来,托克维尔还算是共和派吧
和夏多布里昂这种极端保皇派比起来,托克维尔还算是共和派吧
我没说托不是啊。
那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贵族(而且是有决策权有独立思想的贵族)是必须的,防止独裁者关键时候做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