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Ⅰ”号赶潮流 我国首座漂浮式立轴潮流能电站稳定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8:15
“海能-Ⅰ”号赶潮流 运行态势良好
——哈工程自主研发设计


(2013-08-01)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摘要】我国首座漂浮式立轴潮流能电站稳定运行
    ●“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突破了漂浮式潮流能发电系统集成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采用无人管理、自动控制的方式,设计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的建设综合了多个学科技术,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潜在的商机,对于潮流能发电技术运用、海岛经济发展和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潮流能电站在全球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在“赶潮流”的群体中,我国已经成为“弄潮儿”,相关技术研发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今年4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所主持设计的“海能-Ⅰ”号百千瓦级潮流能电站,开始在浙江省岱山县龟山水道运行,该电站采用总容量为300千瓦的双机组潮流能发电装置和漂浮式立轴水轮机潮流能发电技术,发电容量为世界最大,是我国首座漂浮式立轴潮流能示范电站。近日,记者从哈工程大方面获悉,电站运行近三个月以来,各项测试数据均正常,运行状态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电站整体运行态势良好,可以说“海能-Ⅰ”号电站这一次不仅“赶上了潮流”,还赶对了点,赶上了趟。

    “赶潮流”,设计把好了质量关
    “海能-Ⅰ”号电站项目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漂浮式潮流能发电系统集成设计,高性能立轴可变角水轮机、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叶片、电站浅水大载荷系泊系统、低速直驱永磁发电机的设计,电能稳定变换与控制,以及动态海底电缆设计铺设。在此基础上,哈工程大形成了一整套潮流发电机组设计的理论方法和软件系统,并研制了浮式载体、立轴水轮机、低速发电机、电能变换设备等潮流能电站关键设备。
    该电站的示范运行,实现了通过海底电缆、海上发电装置向岸上电力负荷供电,使电站系统在海上自动运行,为我国在潮流能发电系统的总体设计、核心部件配套、机组安全运行及其优化控制等方面积累了经验。经项目专家组鉴定,该独立型潮流能发电示范系统的设计技术与装置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赶潮流”,研发获得了支持力
    一个设计系统复杂的项目不可能只依靠一所院校的研发能力来完成。“海能-Ⅰ”号电站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研究、系统研制和示范应用,受到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项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支持,两项目分由哈工程大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张亮和韩端峰作为带头人,并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课题验收。该课题最终由哈工程大联合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岱山县高亭船厂共同完成。
    据了解,“海能-Ⅰ”号是哈工程大继已顺利运行的“海明-Ⅰ”号10千瓦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2002年建设的“万向-Ⅰ”号70千瓦漂浮式潮流实验电站、2005年建设的“万向-Ⅱ”号40千瓦座海底式潮流电站后,参与建设的我国第四个潮流能电站。

    “赶潮流”,创新打下了好基础
    据项目研发的主要负责人张亮介绍,“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的运行主要采用无人管理、自动控制的方式,由于前期的研发设计做到了精准、科学和周全,电站在运行期间态势良好,洋流的相关数据也显示正常,可以说“海能-Ⅰ”号已经实现了当初设计所要求的“开放式”管理目标,“不用管”就是最好的管理,最能体现这项技术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漂浮式潮流能电站建设是当今世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哈工程大早在2002年就作为技术牵头单位,研建了我国第一座70千瓦漂浮式潮流能实验电站“万向-Ⅰ”号。在此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工程实验,其此次建成的漂浮式潮流能示范电站,标志着我国潮流能发电技术朝向产业化开发阶段迈出了坚实一步。“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的建设综合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发电机、电控、海上安装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技术创新最新成果,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潜在的商机,对海岛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建立潮流能发电利用技术规范、机组运行与关键操作规程体系提供了验证平台和基础条件,这对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潮流能电站技术、促进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shipol.com.cn/xw/jsdt/270377.htm“海能-Ⅰ”号赶潮流 运行态势良好
——哈工程自主研发设计


(2013-08-01)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摘要】我国首座漂浮式立轴潮流能电站稳定运行
    ●“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突破了漂浮式潮流能发电系统集成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采用无人管理、自动控制的方式,设计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的建设综合了多个学科技术,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潜在的商机,对于潮流能发电技术运用、海岛经济发展和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潮流能电站在全球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在“赶潮流”的群体中,我国已经成为“弄潮儿”,相关技术研发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今年4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所主持设计的“海能-Ⅰ”号百千瓦级潮流能电站,开始在浙江省岱山县龟山水道运行,该电站采用总容量为300千瓦的双机组潮流能发电装置和漂浮式立轴水轮机潮流能发电技术,发电容量为世界最大,是我国首座漂浮式立轴潮流能示范电站。近日,记者从哈工程大方面获悉,电站运行近三个月以来,各项测试数据均正常,运行状态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电站整体运行态势良好,可以说“海能-Ⅰ”号电站这一次不仅“赶上了潮流”,还赶对了点,赶上了趟。

    “赶潮流”,设计把好了质量关
    “海能-Ⅰ”号电站项目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漂浮式潮流能发电系统集成设计,高性能立轴可变角水轮机、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叶片、电站浅水大载荷系泊系统、低速直驱永磁发电机的设计,电能稳定变换与控制,以及动态海底电缆设计铺设。在此基础上,哈工程大形成了一整套潮流发电机组设计的理论方法和软件系统,并研制了浮式载体、立轴水轮机、低速发电机、电能变换设备等潮流能电站关键设备。
    该电站的示范运行,实现了通过海底电缆、海上发电装置向岸上电力负荷供电,使电站系统在海上自动运行,为我国在潮流能发电系统的总体设计、核心部件配套、机组安全运行及其优化控制等方面积累了经验。经项目专家组鉴定,该独立型潮流能发电示范系统的设计技术与装置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赶潮流”,研发获得了支持力
    一个设计系统复杂的项目不可能只依靠一所院校的研发能力来完成。“海能-Ⅰ”号电站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研究、系统研制和示范应用,受到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项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支持,两项目分由哈工程大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张亮和韩端峰作为带头人,并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课题验收。该课题最终由哈工程大联合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岱山县高亭船厂共同完成。
    据了解,“海能-Ⅰ”号是哈工程大继已顺利运行的“海明-Ⅰ”号10千瓦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2002年建设的“万向-Ⅰ”号70千瓦漂浮式潮流实验电站、2005年建设的“万向-Ⅱ”号40千瓦座海底式潮流电站后,参与建设的我国第四个潮流能电站。

    “赶潮流”,创新打下了好基础
    据项目研发的主要负责人张亮介绍,“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的运行主要采用无人管理、自动控制的方式,由于前期的研发设计做到了精准、科学和周全,电站在运行期间态势良好,洋流的相关数据也显示正常,可以说“海能-Ⅰ”号已经实现了当初设计所要求的“开放式”管理目标,“不用管”就是最好的管理,最能体现这项技术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漂浮式潮流能电站建设是当今世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哈工程大早在2002年就作为技术牵头单位,研建了我国第一座70千瓦漂浮式潮流能实验电站“万向-Ⅰ”号。在此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工程实验,其此次建成的漂浮式潮流能示范电站,标志着我国潮流能发电技术朝向产业化开发阶段迈出了坚实一步。“海能-Ⅰ”号潮流能电站的建设综合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发电机、电控、海上安装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技术创新最新成果,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潜在的商机,对海岛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建立潮流能发电利用技术规范、机组运行与关键操作规程体系提供了验证平台和基础条件,这对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潮流能电站技术、促进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shipol.com.cn/xw/jsdt/270377.htm
百千瓦级,还是太小了
据说洛马要在三亚安装一套这样的发电装置,批准的人是不是脑残或者有内鬼的嫌疑?
科技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