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简述及其一些认识论的意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0 06:10:11


熊猫说我最近不发帖,好吧,那我就发帖。
课程作业,凌晨开写,写到三点,第二天又写了两个小时。里面有错别字等,加之水平太低,只求这次发帖,还望大家见笑并见谅!
另,转载请标明出处。说明:脚注无法粘贴过来,就这么看看吧。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简述
                                               及其一些认识论的意义和局限

[摘要]  本文以对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的简要总结为基础,试图找到“症候阅读法”的一些认识论意义和局限,重新认识“症候阅读法”的重要理论地位。

[关键字]  症候阅读法  认识论的意义  认识论的局限

一、关于“症候阅读法”
“症候阅读法”是阿尔都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涵大致可以表述为:“就是在同一运动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另一篇文章作为必然的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 同时,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阅读古典政治经济学学家的著作的时候读出了许多空白和隐藏的内容,而我们从马克思的著作中也应当读出这些空白和隐藏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才是真正关键和重要的,这些内容是实质性的理论突破和认识论跨越。国内学者对此也有做过总结。张一兵教授认为:“他提出,在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时,不仅要看到马克思写下的文字,还要注意依据各种症结(空白、无和沉默)来把握马克思的问题式(深层理论框架)。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捕捉到文本中的隐形话语。” 雷颐教授将症候阅读法总结为:“就是在阅读中,把所读的文章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要理解一本著作的精神实质,不能单凭感性直观把原文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简单地满足于字面上的比较对照,而是要把原文当做一个有机整体,深入分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联系,从字里行间去把握它的内在联系,并且要特别注意文种那些无意中出现的疏漏和缺失。这种阅读方法与精神分析方法一脉相承,不仅看得见的东西,即书本上的白纸黑字都是不值得相信的‘表面文章’,而真实的东西往往是‘不可见的’,往往表现为‘匮乏’和‘缺席’,必须从作者的文本的‘症候’入手,从字里行间读出空白、犹豫与沉默。” 可见,症候阅读法是一种阿尔都塞十分提倡的阅读方法,并且是他阅读《资本论》中的阅读方式——至少他认为自己是这样阅读的。
但是,还有一点比较特别,那就是为什么这种阅读是“症候”地阅读呢?据张一兵教授考证:“symptomatic直译为症候或征候,但该词在阿尔都塞这里的讨论语境中主要是指一种阅读方法或解读方法,虽然他少用symptomatic reading一词,人们一般还是将symptomatic意译为‘症候阅读’或‘症候阅读法’。” 所谓“症候”或“征候”,一般是指病症或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症候阅读法的直接理解当然就是透过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深层次东西。症候阅读法之所以是特别的,就在于其立场在于,在认识论或者形而上学上,其怀疑直接阅读的有效性,即文字表明所表达的意义并非完全的内容,许多是被隐藏的。这一点很关键,其重要意义将稍后再谈。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特别有以下几个原因:
1.理论历史的原因。这是必须要谈的,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现在解读阿尔都塞的活动本身同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或者马克思阅读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著作在普遍意义上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所处的理论的历史不同,因而,必须把握理论历史的意义。 阿尔都塞面对的是苏共二十大的影响和当时马克思主义研究界的人本主义争论。 阿尔都塞反对将马克思主义 解读为经济决定论(有些时候也被理解为历史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形态)或者人本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多元决定论,社会历史是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本主义思想自身是理论和历史的后退,是对黑格尔主义的阐发,其思想深度甚至不如黑格尔的思想。青年马克思到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上的断裂,也就是说,马克思的思想发生过巨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向,即使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作品中会存在诸多旧词汇,但实质上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这些深刻而在当时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回应了理论界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而阿尔都塞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些观点,就在于他坚持了症候阅读法,读出了其他人没有读出的东西,毕竟对于理论家而言,大家共同的对象都是马克思等人的著作,这本身就涉及到阅读问题。
2.阿尔都塞对阅读的深刻认识。在阿尔都塞看来,人们的阅读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些自以为无辜的阅读方式其实都是有罪的,也就是说,其实都是有读者先天的理论背景或者理论立场所影响的,人们的阅读都是戴着有色眼镜进行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对于阅读活动本身是很少有人真正进行反思的,而人们在阅读或者写作的时候,往往会犯的毛病就是找到支持自己立场或者观点的材料或文本证据;同时,即使人们可以做到十分客观,但是,也无法抛开自我理论背景的影响。
3.马克思的启发。阿尔都塞认为,是马克思“在世界上第一次用想象与真实的差别理论把阅读的本质同历史的本质联系起来” 。在阿尔都塞之前,人们总是注重马克思的观点而并不去反思马克思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写作与阅读方式,而阿尔都塞自觉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正是从马克思那里得到启发,他才看到症候阅读法的重要与特别。
要理解症候阅读法还必须看到症候阅读法同问题式的关系。所谓问题式,就是在阿尔都塞那里,他认为每个思想家或思想都有一个总问题结构,这个结构决定着思想家或思想的现实化。这个总问题结构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思想家的核心立场或者关键视阈,脱离了它,我们可能看到的是一个破碎甚至自相矛盾的理论表述过程。很明显,症候阅读法某种程度上是在坚持问题式的前提下,将这种对总问题结构的信念运用到阅读之上,用连续和统一的背景贯穿整个思想脉络。

二、“症候阅读法”的一些认识论意义
由上简单概括可以看出,症候阅读法由阅读行为出发,实际涉及的范围却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许多基本问题都会涌现出来。既然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认识过程,那么症候阅读法又有着何种认识论意义呢?
1.在理解症候阅读法之前,我们首先应当简单回顾一下我们的认识论问题。最简单而且也是最难回答的认识论问题是“我们何以能够认识”。无论霍布斯的内在主义 观点,还是洛克修正基础上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的结合 ,又或是贝克莱和休谟的彻底的经验主义,还是笛卡尔等人的先验知识,似乎都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康德将经验主义和先验论综合,为我们的认识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框架。这一思路经历了某些困难 而导致了认识论本体化,即发展出了黑格尔式的辩证法,但这只是一种回避,因为经过辩证法的多种解释,我们已经将这个问题由提问和怀疑转变为了接受。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简单但是却仍然无法真正进一步突破。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给我们的认知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考验,我们一夜之间仿佛很难再去认识什么直接的东西。而休谟问题和盖梯尔问题又让我们对知识的真理性提出了质疑。正如语言哲学的妥协,哲学的研究对象仿佛只剩下了语言。而语言哲学的经验主义倾向又让其面临困境而很快成为过去式。这样,认识论最基本的问题似乎已经不可解决,我们甚至连知识都不能定义,那么,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没错,我们至少还剩下了文本 。即使可以反驳,这些文本作为二手的认识材料或者知识的现实化,必然面临上述问题,但是,作为对思想家的研究而言,或者仅仅将这些材料作为解读对象,那么它们其实又是第一手的认识材料或者知识。这样问题就是,这些文本究竟在说明哪些问题?所以,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的价值也就体现了。
仅就对文本的阅读而言,症候阅读法最直接的特点就是否定直接阅读,这一点如此重要,因为直接阅读就是将文本视为二手的认识材料,直接阅读的信念就是从文字中可以直接阅读出作者的意图,暂且不谈能不能阅读出作者的意图,必须承认作者的意图是作者对于直接经验的认识:当然,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直接经验可能是直接的外在事物,也可能是作者阅读的其他作者的作品——如果作者接触的是外在事物,那么读者如果不坚持症候阅读法,那么必然是将作者的意图视为二手资料;无论作者有没有坚持症候阅读法去阅读其他作者的的作品,总会有第一个作者面临的是外在事物,那么经过多个作者的理解,到了读者所接触的作者,如果读者对接触到的这个作者没有进行症候阅读,那么读者接触的这个作者的意图其实也是二手的。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直接阅读在其开始,同症候阅读法一样,都是面临同样地对象,只要不进行阅读,那么文本就是第一手的,只是直接阅读的实质是将文本还原为了二手经验而必须面临上面所说的那些认识论和知识论问题,而症候阅读法至少仍然坚持文本作为一手资料的地位。
2.症候阅读法某种程度上可以正视他心难题。我们如何认识他人的心灵绝对是形而上学史上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主体同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此之复杂,各种理论解释都有缺陷,而这个问题同同一性问题结合后会演变为一个极端的论断:我们甚至难以认识上一秒中的自己。这种主体交互性所带来的影响在生活中不被人发觉,因为我们很好地同他人进行了交流。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误会又是怎么来的呢?而热恋中的情侣在发生矛盾时一方总会以“你不了解我”的口吻来评价另一方。而又回到阅读的问题上来,又有谁能大胆地说我读懂了《资本论》,我读懂了《红楼梦》呢?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当作品形成之后就脱离了作者而独立存在,但并不能否认作品作为中介所反映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互主体性问题。直接阅读法所追求的就是文本自身的意思,往往忽视作品背后所隐含着的作者的因素,这在无意中就回避了他信难题;而症候阅读法明显是站在了作者的立场之上思考问题,试图读出作者的深意,这本身就是直面他心难题。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因为不去了解作者或者站在其立场之上思考根本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读懂作品,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面对以期求最大限度读懂作品。
3.症候阅读法体现了不同认识对象的界限。认识活动本身应当是连续的,但是这种连续是一种相对性的联系,这种相对性体现在思想或者思想家身上就是一种界限,或者说是思想或者思想家之间的区别。每个真正的思想家或者真正的思想之间都会有区别,但是有的时候人们的阅读往往会忽视本质区别而只重视简单的和表面的区别以至于将两个思想家混淆。这的确可以反映出某种连续性,但是,这在另一种程度上也抹杀了两者之间的界限——虽然这个界限有时候确实是模糊的,并且在还原的意义上而言是不存在的,但是,换相反的角度看,这个界限是存在的,在思想的整体性上看,这个界限必须存在,否则人类认识和知识则没有区别。对于阿尔都塞而言,他最反对的观点之一就是将马克思进行黑格尔式的解读,甚至将马克思视为黑格尔的理论补充和注脚。两者的界限在阿尔都塞看来是明显的,因为两者的问题式是不一样的。
4.症候阅读法一定程度上坚持了认识论的非本体论化。认识论的本体论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以黑格尔主义为代表,往往表现为两个特点:第一,以观念的历史代替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这种历史主义的形态是观念史而非历史本身;第二,实际上是消解了认识论,进而也就回避了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在形式上它的确完满地解决了认识论的种种问题,但是,却走向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形而上学。以观念出发,将观念绝对化,并创造一个绝对观念的概念,以这个概念的历史作为认识的历史直至作为历史本身,这在解释上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个体系以一个实体统摄了整体与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简单与复杂的结合,然而,这种方式也仅仅是在解释上有力度,而到了现实中,它就是“事后诸葛亮”,任何具体认识与预言需要的都不再是哲学上的辩证原则或者虚幻的骨架——真正的内容才是关键,必须是现实的骨架与肉体的结合。正如阿尔都塞发现的那样:“在黑格尔的著作中,最终在历史的基础上,集中了在一系列叙述中说话的一种声音(Le Logos)的一切互相补充的宗教神话;黑格尔著作中所包含的绝对真理的神话;听这些叙述的耳朵的神话,读这些叙述的眼睛的神话。” 这些神话所构造的形而上学或者说这些形而上学所创造的神话,都只是打着理性的幌子,而带有深深的宗教(基督教)信仰的背景。 症候阅读法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将问题保留在了认识论的层面之上,并做最大限度的努力。这种努力究竟能不能成功是另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态度带给我们的则是全新的理论语境,这是对新的历史的回应:黑格尔主义在历史上的确是哲学上和认识史上的飞跃,然而,历史在变化,这种飞跃到了阿尔都塞的时代则不能反映历史的某些方面,那么为什么不重新将问题直面,继续在认识论的层面上找到可能的前进之路呢?

三、“症候阅读法”的认识论局限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本解读的全新观点,在认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症候阅读法同样也有认识论上的局限,这些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不过,假使我的理解或者说对阿尔都塞的解读也遵循了症候阅读法的话,那么,看到症候阅读法本身的局限在某种程度上同样也是症候阅读法自身的一种成功。
1.症候阅读法的认识论基础并不稳固。症候阅读法深受拉康精神分析思想的影响,试图读出深层次的空白和沉默。精神分析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区别于还原论视野和经验主义其他方法的重要认识论方法。然而,拉康式的解读能不能真正适用于文本解读是值得怀疑的,虽然拉康将语言的象征意义和语言背后的真实层面划定了许多大的原则,而且这些原则是很好的框架,但是在具体解读心理状态的时候,他的方法和康德有些类似,那就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设想,并且添加某些思辨的因素——这似乎是精神分析的通病,因为越是这样,那么他信难题就越强;同样,波普尔主义者也会以自己证伪的方式宣布这些既不是科学也不是知识。这是一种程度很强的反驳。当然,同样可以为阿尔都塞这样辩护:阿尔都塞坚持的恰恰是拉康的大原则,这些大原则应当是共识性的,也就是说应当都承认语言背后存在某些深意。但是,阿尔都塞同样也无法给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式让我们真正进行症候阅读,这是一种程度较弱的反驳——当然,阿尔都塞会诉诸问题式,以思想家的总问题让我们进行症候阅读,但是,这种方式同样有问题,这在下一点将谈到。
以上表明,强和弱的两种反驳都是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必须要面对的。因为症候阅读法即使可以正视他心问题,但是却无法真正回应这个难题的各种变体或者相关延伸问题所带来的责难。
2.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所依托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有问题。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是思想家的思想的整体所能体现出的一种整体性的理论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思想家的思想才能找到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于是,问题来了,为何阿尔都塞看到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就是这个思想家实际上具有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为何同阿尔都塞持相反观点或者阿尔都塞所反对的人阅读出的恰恰不是呢?通过症候阅读法,难道必然可以读出完全一致的被隐藏的空白?因而,问题式或则总问题结构本身就可能造成一种认识论虚设或者学术话语霸权,因为,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似乎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具有某些相同的形而上学意义。
另一方面,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实质上是将文本过分客观化,很容易将原作者的主观因素消解掉,因为问题式或总问题结构属于解读者而并不一定属于原作者,这种方式的信念就是将思想家的思想客观化,但具体的解释实际上却是容易导致解读的主观化。这一点,同样是阿尔都塞整个结构主义倾向面临的问题。
3.由第2点引申来看,症候阅读法在认识论上并不彻底,而是将问题复杂化了。形而上学上的认识论的诸多难题往往都有着最简单的表述,是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相对应的,应当坚持最简单的原则来应对认识论难题。黑格尔主义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看到了二元论或者多元论 的弊端,坚持了一元论,更具体的说是观念的一元论。只有一个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实体会避免随时可能遇到的无限后退难题,并且真正使问题的基础简单。 然而,症候阅读法凭空出现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无意中变成了一个实体性的概念,多这样一个概念,阿尔都塞就会面临很多责难,正如第2点所说的那样。也就是说,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在认识论上并不彻底,而是将问题引入了一些不必要的复杂处境中。阿尔都塞所推崇的马克思很明显不是这样的,两人虽然都看到了黑格尔主义以观念为实体带来的问题,但是,马克思所立足的物质实体就是社会现实 ,而阿尔都塞背后还有一个结构,一个可能被神话的结构,一个可能被实体化解读的结构。某种程度上,阿尔都塞可能处于黑格尔和马克思之间,对于黑格尔他的确有理论上的进步,但是较于马克思,他则还有一定距离。
反驳者可能会说,仅就症候阅读法而言,既然其对象只是思想或者文本,那么阿尔都塞似乎应该不应遭受这种责难,但是,马克思同样也会面对思想或者文本,他同样能够立足社会现实这一实体——如果退一步讲,阿尔都塞或许并没有真正做到自己所宣扬的症候阅读,真正做到的是马克思。

四、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对于认识论具有重要影响,其认识论意义与认识论局限共存,这其中有认识论难题的背景,同时,作为一种文本解读乃至认识论的方式,“症候阅读法”具有具备重要的理论地位。

参考文献: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赵京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夏莹:《何为马克思的“现实”?》,待发表;
张一兵:《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载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雷颐:《“症候阅读法”与“切与人事”》,载于书摘2007年第9期。




熊猫说我最近不发帖,好吧,那我就发帖。
课程作业,凌晨开写,写到三点,第二天又写了两个小时。里面有错别字等,加之水平太低,只求这次发帖,还望大家见笑并见谅!
另,转载请标明出处。说明:脚注无法粘贴过来,就这么看看吧。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简述
                                               及其一些认识论的意义和局限

[摘要]  本文以对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的简要总结为基础,试图找到“症候阅读法”的一些认识论意义和局限,重新认识“症候阅读法”的重要理论地位。

[关键字]  症候阅读法  认识论的意义  认识论的局限

一、关于“症候阅读法”
“症候阅读法”是阿尔都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涵大致可以表述为:“就是在同一运动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另一篇文章作为必然的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 同时,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阅读古典政治经济学学家的著作的时候读出了许多空白和隐藏的内容,而我们从马克思的著作中也应当读出这些空白和隐藏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才是真正关键和重要的,这些内容是实质性的理论突破和认识论跨越。国内学者对此也有做过总结。张一兵教授认为:“他提出,在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时,不仅要看到马克思写下的文字,还要注意依据各种症结(空白、无和沉默)来把握马克思的问题式(深层理论框架)。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捕捉到文本中的隐形话语。” 雷颐教授将症候阅读法总结为:“就是在阅读中,把所读的文章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要理解一本著作的精神实质,不能单凭感性直观把原文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简单地满足于字面上的比较对照,而是要把原文当做一个有机整体,深入分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联系,从字里行间去把握它的内在联系,并且要特别注意文种那些无意中出现的疏漏和缺失。这种阅读方法与精神分析方法一脉相承,不仅看得见的东西,即书本上的白纸黑字都是不值得相信的‘表面文章’,而真实的东西往往是‘不可见的’,往往表现为‘匮乏’和‘缺席’,必须从作者的文本的‘症候’入手,从字里行间读出空白、犹豫与沉默。” 可见,症候阅读法是一种阿尔都塞十分提倡的阅读方法,并且是他阅读《资本论》中的阅读方式——至少他认为自己是这样阅读的。
但是,还有一点比较特别,那就是为什么这种阅读是“症候”地阅读呢?据张一兵教授考证:“symptomatic直译为症候或征候,但该词在阿尔都塞这里的讨论语境中主要是指一种阅读方法或解读方法,虽然他少用symptomatic reading一词,人们一般还是将symptomatic意译为‘症候阅读’或‘症候阅读法’。” 所谓“症候”或“征候”,一般是指病症或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症候阅读法的直接理解当然就是透过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深层次东西。症候阅读法之所以是特别的,就在于其立场在于,在认识论或者形而上学上,其怀疑直接阅读的有效性,即文字表明所表达的意义并非完全的内容,许多是被隐藏的。这一点很关键,其重要意义将稍后再谈。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特别有以下几个原因:
1.理论历史的原因。这是必须要谈的,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现在解读阿尔都塞的活动本身同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或者马克思阅读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著作在普遍意义上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所处的理论的历史不同,因而,必须把握理论历史的意义。 阿尔都塞面对的是苏共二十大的影响和当时马克思主义研究界的人本主义争论。 阿尔都塞反对将马克思主义 解读为经济决定论(有些时候也被理解为历史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形态)或者人本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多元决定论,社会历史是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本主义思想自身是理论和历史的后退,是对黑格尔主义的阐发,其思想深度甚至不如黑格尔的思想。青年马克思到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上的断裂,也就是说,马克思的思想发生过巨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向,即使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作品中会存在诸多旧词汇,但实质上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这些深刻而在当时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回应了理论界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而阿尔都塞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些观点,就在于他坚持了症候阅读法,读出了其他人没有读出的东西,毕竟对于理论家而言,大家共同的对象都是马克思等人的著作,这本身就涉及到阅读问题。
2.阿尔都塞对阅读的深刻认识。在阿尔都塞看来,人们的阅读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些自以为无辜的阅读方式其实都是有罪的,也就是说,其实都是有读者先天的理论背景或者理论立场所影响的,人们的阅读都是戴着有色眼镜进行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对于阅读活动本身是很少有人真正进行反思的,而人们在阅读或者写作的时候,往往会犯的毛病就是找到支持自己立场或者观点的材料或文本证据;同时,即使人们可以做到十分客观,但是,也无法抛开自我理论背景的影响。
3.马克思的启发。阿尔都塞认为,是马克思“在世界上第一次用想象与真实的差别理论把阅读的本质同历史的本质联系起来” 。在阿尔都塞之前,人们总是注重马克思的观点而并不去反思马克思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写作与阅读方式,而阿尔都塞自觉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正是从马克思那里得到启发,他才看到症候阅读法的重要与特别。
要理解症候阅读法还必须看到症候阅读法同问题式的关系。所谓问题式,就是在阿尔都塞那里,他认为每个思想家或思想都有一个总问题结构,这个结构决定着思想家或思想的现实化。这个总问题结构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思想家的核心立场或者关键视阈,脱离了它,我们可能看到的是一个破碎甚至自相矛盾的理论表述过程。很明显,症候阅读法某种程度上是在坚持问题式的前提下,将这种对总问题结构的信念运用到阅读之上,用连续和统一的背景贯穿整个思想脉络。

二、“症候阅读法”的一些认识论意义
由上简单概括可以看出,症候阅读法由阅读行为出发,实际涉及的范围却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许多基本问题都会涌现出来。既然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认识过程,那么症候阅读法又有着何种认识论意义呢?
1.在理解症候阅读法之前,我们首先应当简单回顾一下我们的认识论问题。最简单而且也是最难回答的认识论问题是“我们何以能够认识”。无论霍布斯的内在主义 观点,还是洛克修正基础上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的结合 ,又或是贝克莱和休谟的彻底的经验主义,还是笛卡尔等人的先验知识,似乎都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康德将经验主义和先验论综合,为我们的认识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框架。这一思路经历了某些困难 而导致了认识论本体化,即发展出了黑格尔式的辩证法,但这只是一种回避,因为经过辩证法的多种解释,我们已经将这个问题由提问和怀疑转变为了接受。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简单但是却仍然无法真正进一步突破。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给我们的认知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考验,我们一夜之间仿佛很难再去认识什么直接的东西。而休谟问题和盖梯尔问题又让我们对知识的真理性提出了质疑。正如语言哲学的妥协,哲学的研究对象仿佛只剩下了语言。而语言哲学的经验主义倾向又让其面临困境而很快成为过去式。这样,认识论最基本的问题似乎已经不可解决,我们甚至连知识都不能定义,那么,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没错,我们至少还剩下了文本 。即使可以反驳,这些文本作为二手的认识材料或者知识的现实化,必然面临上述问题,但是,作为对思想家的研究而言,或者仅仅将这些材料作为解读对象,那么它们其实又是第一手的认识材料或者知识。这样问题就是,这些文本究竟在说明哪些问题?所以,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的价值也就体现了。
仅就对文本的阅读而言,症候阅读法最直接的特点就是否定直接阅读,这一点如此重要,因为直接阅读就是将文本视为二手的认识材料,直接阅读的信念就是从文字中可以直接阅读出作者的意图,暂且不谈能不能阅读出作者的意图,必须承认作者的意图是作者对于直接经验的认识:当然,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直接经验可能是直接的外在事物,也可能是作者阅读的其他作者的作品——如果作者接触的是外在事物,那么读者如果不坚持症候阅读法,那么必然是将作者的意图视为二手资料;无论作者有没有坚持症候阅读法去阅读其他作者的的作品,总会有第一个作者面临的是外在事物,那么经过多个作者的理解,到了读者所接触的作者,如果读者对接触到的这个作者没有进行症候阅读,那么读者接触的这个作者的意图其实也是二手的。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直接阅读在其开始,同症候阅读法一样,都是面临同样地对象,只要不进行阅读,那么文本就是第一手的,只是直接阅读的实质是将文本还原为了二手经验而必须面临上面所说的那些认识论和知识论问题,而症候阅读法至少仍然坚持文本作为一手资料的地位。
2.症候阅读法某种程度上可以正视他心难题。我们如何认识他人的心灵绝对是形而上学史上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主体同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此之复杂,各种理论解释都有缺陷,而这个问题同同一性问题结合后会演变为一个极端的论断:我们甚至难以认识上一秒中的自己。这种主体交互性所带来的影响在生活中不被人发觉,因为我们很好地同他人进行了交流。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误会又是怎么来的呢?而热恋中的情侣在发生矛盾时一方总会以“你不了解我”的口吻来评价另一方。而又回到阅读的问题上来,又有谁能大胆地说我读懂了《资本论》,我读懂了《红楼梦》呢?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当作品形成之后就脱离了作者而独立存在,但并不能否认作品作为中介所反映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互主体性问题。直接阅读法所追求的就是文本自身的意思,往往忽视作品背后所隐含着的作者的因素,这在无意中就回避了他信难题;而症候阅读法明显是站在了作者的立场之上思考问题,试图读出作者的深意,这本身就是直面他心难题。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因为不去了解作者或者站在其立场之上思考根本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读懂作品,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面对以期求最大限度读懂作品。
3.症候阅读法体现了不同认识对象的界限。认识活动本身应当是连续的,但是这种连续是一种相对性的联系,这种相对性体现在思想或者思想家身上就是一种界限,或者说是思想或者思想家之间的区别。每个真正的思想家或者真正的思想之间都会有区别,但是有的时候人们的阅读往往会忽视本质区别而只重视简单的和表面的区别以至于将两个思想家混淆。这的确可以反映出某种连续性,但是,这在另一种程度上也抹杀了两者之间的界限——虽然这个界限有时候确实是模糊的,并且在还原的意义上而言是不存在的,但是,换相反的角度看,这个界限是存在的,在思想的整体性上看,这个界限必须存在,否则人类认识和知识则没有区别。对于阿尔都塞而言,他最反对的观点之一就是将马克思进行黑格尔式的解读,甚至将马克思视为黑格尔的理论补充和注脚。两者的界限在阿尔都塞看来是明显的,因为两者的问题式是不一样的。
4.症候阅读法一定程度上坚持了认识论的非本体论化。认识论的本体论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以黑格尔主义为代表,往往表现为两个特点:第一,以观念的历史代替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这种历史主义的形态是观念史而非历史本身;第二,实际上是消解了认识论,进而也就回避了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在形式上它的确完满地解决了认识论的种种问题,但是,却走向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形而上学。以观念出发,将观念绝对化,并创造一个绝对观念的概念,以这个概念的历史作为认识的历史直至作为历史本身,这在解释上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个体系以一个实体统摄了整体与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简单与复杂的结合,然而,这种方式也仅仅是在解释上有力度,而到了现实中,它就是“事后诸葛亮”,任何具体认识与预言需要的都不再是哲学上的辩证原则或者虚幻的骨架——真正的内容才是关键,必须是现实的骨架与肉体的结合。正如阿尔都塞发现的那样:“在黑格尔的著作中,最终在历史的基础上,集中了在一系列叙述中说话的一种声音(Le Logos)的一切互相补充的宗教神话;黑格尔著作中所包含的绝对真理的神话;听这些叙述的耳朵的神话,读这些叙述的眼睛的神话。” 这些神话所构造的形而上学或者说这些形而上学所创造的神话,都只是打着理性的幌子,而带有深深的宗教(基督教)信仰的背景。 症候阅读法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将问题保留在了认识论的层面之上,并做最大限度的努力。这种努力究竟能不能成功是另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态度带给我们的则是全新的理论语境,这是对新的历史的回应:黑格尔主义在历史上的确是哲学上和认识史上的飞跃,然而,历史在变化,这种飞跃到了阿尔都塞的时代则不能反映历史的某些方面,那么为什么不重新将问题直面,继续在认识论的层面上找到可能的前进之路呢?

三、“症候阅读法”的认识论局限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本解读的全新观点,在认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症候阅读法同样也有认识论上的局限,这些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不过,假使我的理解或者说对阿尔都塞的解读也遵循了症候阅读法的话,那么,看到症候阅读法本身的局限在某种程度上同样也是症候阅读法自身的一种成功。
1.症候阅读法的认识论基础并不稳固。症候阅读法深受拉康精神分析思想的影响,试图读出深层次的空白和沉默。精神分析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区别于还原论视野和经验主义其他方法的重要认识论方法。然而,拉康式的解读能不能真正适用于文本解读是值得怀疑的,虽然拉康将语言的象征意义和语言背后的真实层面划定了许多大的原则,而且这些原则是很好的框架,但是在具体解读心理状态的时候,他的方法和康德有些类似,那就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设想,并且添加某些思辨的因素——这似乎是精神分析的通病,因为越是这样,那么他信难题就越强;同样,波普尔主义者也会以自己证伪的方式宣布这些既不是科学也不是知识。这是一种程度很强的反驳。当然,同样可以为阿尔都塞这样辩护:阿尔都塞坚持的恰恰是拉康的大原则,这些大原则应当是共识性的,也就是说应当都承认语言背后存在某些深意。但是,阿尔都塞同样也无法给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式让我们真正进行症候阅读,这是一种程度较弱的反驳——当然,阿尔都塞会诉诸问题式,以思想家的总问题让我们进行症候阅读,但是,这种方式同样有问题,这在下一点将谈到。
以上表明,强和弱的两种反驳都是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必须要面对的。因为症候阅读法即使可以正视他心问题,但是却无法真正回应这个难题的各种变体或者相关延伸问题所带来的责难。
2.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所依托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有问题。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是思想家的思想的整体所能体现出的一种整体性的理论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思想家的思想才能找到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于是,问题来了,为何阿尔都塞看到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就是这个思想家实际上具有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为何同阿尔都塞持相反观点或者阿尔都塞所反对的人阅读出的恰恰不是呢?通过症候阅读法,难道必然可以读出完全一致的被隐藏的空白?因而,问题式或则总问题结构本身就可能造成一种认识论虚设或者学术话语霸权,因为,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似乎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具有某些相同的形而上学意义。
另一方面,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实质上是将文本过分客观化,很容易将原作者的主观因素消解掉,因为问题式或总问题结构属于解读者而并不一定属于原作者,这种方式的信念就是将思想家的思想客观化,但具体的解释实际上却是容易导致解读的主观化。这一点,同样是阿尔都塞整个结构主义倾向面临的问题。
3.由第2点引申来看,症候阅读法在认识论上并不彻底,而是将问题复杂化了。形而上学上的认识论的诸多难题往往都有着最简单的表述,是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相对应的,应当坚持最简单的原则来应对认识论难题。黑格尔主义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看到了二元论或者多元论 的弊端,坚持了一元论,更具体的说是观念的一元论。只有一个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实体会避免随时可能遇到的无限后退难题,并且真正使问题的基础简单。 然而,症候阅读法凭空出现的问题式或者总问题结构无意中变成了一个实体性的概念,多这样一个概念,阿尔都塞就会面临很多责难,正如第2点所说的那样。也就是说,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在认识论上并不彻底,而是将问题引入了一些不必要的复杂处境中。阿尔都塞所推崇的马克思很明显不是这样的,两人虽然都看到了黑格尔主义以观念为实体带来的问题,但是,马克思所立足的物质实体就是社会现实 ,而阿尔都塞背后还有一个结构,一个可能被神话的结构,一个可能被实体化解读的结构。某种程度上,阿尔都塞可能处于黑格尔和马克思之间,对于黑格尔他的确有理论上的进步,但是较于马克思,他则还有一定距离。
反驳者可能会说,仅就症候阅读法而言,既然其对象只是思想或者文本,那么阿尔都塞似乎应该不应遭受这种责难,但是,马克思同样也会面对思想或者文本,他同样能够立足社会现实这一实体——如果退一步讲,阿尔都塞或许并没有真正做到自己所宣扬的症候阅读,真正做到的是马克思。

四、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对于认识论具有重要影响,其认识论意义与认识论局限共存,这其中有认识论难题的背景,同时,作为一种文本解读乃至认识论的方式,“症候阅读法”具有具备重要的理论地位。

参考文献:
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赵京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夏莹:《何为马克思的“现实”?》,待发表;
张一兵:《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载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雷颐:《“症候阅读法”与“切与人事”》,载于书摘2007年第9期。


@3483365  求丽丽挽尊。
不明觉厉
过来挽尊,八过是挽俺智商的尊严~-_-#
收楼主托付,过来挽尊
荣誉证书 发表于 2013-7-29 10:57
过来挽尊,八过是挽俺智商的尊严~-_-#
你是最有德性的马甲了~
3483365 发表于 2013-7-29 11:09
收楼主托付,过来挽尊
丽丽,你对我实在是太好了!
星夜问天 发表于 2013-7-29 11:21
你是最有德性的马甲了~
俺正在把节操一点一点捡回来~~~
需要静下心来看的文章。
好文章啊!就是有点曲高和寡...
荣誉证书 发表于 2013-7-29 23:11
俺正在把节操一点一点捡回来~~~
你的节操比老骚和熊猫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民宅 发表于 2013-7-30 00:03
好文章啊!就是有点曲高和寡...
其实,就是五个多小时扯出来的。。。。
quzhc 发表于 2013-7-29 23:49
需要静下心来看的文章。
其实,写得挺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