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强势政府海量投资”的路数行不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31:39
原标题:吴敬琏:“强势政府海量投资”的路数行不通

满头白发的经济学家吴敬琏今天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指出,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像往常那样通过“强势政府海量投资”的方式来实现高速增长的路数是行不通的。

吴敬琏呼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经济转型。他说,当前社会上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加强政府和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有人认为,强势政府的优点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现在看来这条路是有问题的。

吴敬琏说,就像农作物的产量取决于水、土、肥等多种因素,经济的增长也不能过度依靠单一要素。我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有些发达国家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它们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投资报酬递减规律不像我国表现得这样明显。

他说,我国这些年来经济学上的一个误差是,用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来讨论长期经济,动辄就谈“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企业界也走入这个误区,常用短期需求的分析去考虑问题。如果凯恩斯在世,对此“也会觉得无奈”。

“我们的病是个长期病”,吴敬琏说,短期分析的办法很简单,通过放贷、放松货币、多搞项目,就能够短期把经济拉上去。但一直用短期手段去治病,病情只会加重。

在吴敬琏看来,出路在于深改革。他说,1995年,中央就已痛切地感觉到这一症结,因此在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议时,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主要工作任务,但是这个转变“很不顺利”,以至于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今,宏观经济出现的一个麻烦是,由于依靠投资推动增长,过量发行钞票,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转变,回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体制性障碍的思路上去。

他说,如果不消除体制性障碍,全社会都把GDP增长作为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地方领导自然会运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追求更高的增速。只是一味指责地方领导的“GDP崇拜”和“GDP主义”是肤浅的。在西方国家,没有听说哪一个地方要公布本地GDP,也没有人以此问责市长。

今天,当一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请吴敬琏给民营企业“指引”时,吴敬琏说:你只是站在一个企业主的立场来提问,你没有考虑到你另外一个身份——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主人,你有义务、也有权利把国家搞好。企业家不是旁观者,不能靠别人对国家负责。中央要全面深化改革,而且正在努力,那么支持这些改革、提出一些建议,甚至督促政府往前走,这都是企业家应该做的。他还呼吁民营企业家“不要去结交官府,这不是企业家的正道”。

“在我看来,我们的改革还在波动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完成。”吴敬琏指出,现在有人对于我们能不能顺利开展改革缺乏信心。把先期的改革做得好,就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这位经济学家借用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谈话强调:不改革,死路一条;要想活,就要改革。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6/07/26183958_0.shtml原标题:吴敬琏:“强势政府海量投资”的路数行不通

满头白发的经济学家吴敬琏今天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指出,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像往常那样通过“强势政府海量投资”的方式来实现高速增长的路数是行不通的。

吴敬琏呼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经济转型。他说,当前社会上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加强政府和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有人认为,强势政府的优点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现在看来这条路是有问题的。

吴敬琏说,就像农作物的产量取决于水、土、肥等多种因素,经济的增长也不能过度依靠单一要素。我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有些发达国家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它们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投资报酬递减规律不像我国表现得这样明显。

他说,我国这些年来经济学上的一个误差是,用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来讨论长期经济,动辄就谈“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企业界也走入这个误区,常用短期需求的分析去考虑问题。如果凯恩斯在世,对此“也会觉得无奈”。

“我们的病是个长期病”,吴敬琏说,短期分析的办法很简单,通过放贷、放松货币、多搞项目,就能够短期把经济拉上去。但一直用短期手段去治病,病情只会加重。

在吴敬琏看来,出路在于深改革。他说,1995年,中央就已痛切地感觉到这一症结,因此在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议时,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主要工作任务,但是这个转变“很不顺利”,以至于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今,宏观经济出现的一个麻烦是,由于依靠投资推动增长,过量发行钞票,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转变,回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体制性障碍的思路上去。

他说,如果不消除体制性障碍,全社会都把GDP增长作为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地方领导自然会运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追求更高的增速。只是一味指责地方领导的“GDP崇拜”和“GDP主义”是肤浅的。在西方国家,没有听说哪一个地方要公布本地GDP,也没有人以此问责市长。

今天,当一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请吴敬琏给民营企业“指引”时,吴敬琏说:你只是站在一个企业主的立场来提问,你没有考虑到你另外一个身份——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主人,你有义务、也有权利把国家搞好。企业家不是旁观者,不能靠别人对国家负责。中央要全面深化改革,而且正在努力,那么支持这些改革、提出一些建议,甚至督促政府往前走,这都是企业家应该做的。他还呼吁民营企业家“不要去结交官府,这不是企业家的正道”。

“在我看来,我们的改革还在波动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完成。”吴敬琏指出,现在有人对于我们能不能顺利开展改革缺乏信心。把先期的改革做得好,就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这位经济学家借用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谈话强调:不改革,死路一条;要想活,就要改革。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6/07/26183958_0.shtml
说了一堆没用的废话。谁都知道改革。具体方法拿不出来当毛的专家。在经济增长困难的时候又跳出来马后炮。砖家本质无疑。
说了一堆没用的废话。谁都知道改革。具体方法拿不出来当毛的专家。在经济增长困难的时候又跳出来马后炮。砖家本质无疑。
吴还是很健谈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他还呼吁民营企业家“不要去结交官府,这不是企业家的正道”。

================================================

哈哈哈,还是现实主义一点吧

我感觉除了继续放水还真没好法子。等有风声了赶快去买股票买楼

  新建产能屡禁不止,而未来市场消化能力却不容乐观

  “眼下,水泥产能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无处不过剩。就算未来三五年不再新增产能,恐怕也还是缓解不过来。”跟水泥打了几十年交道的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说,产能过剩问题从未如此令他担心。

  水泥行业的第一次产能过剩发生在1994年。雷前治称其为非常积极的一次过剩:“那次是立窑过剩,立窑是落后产能,借助那次过剩,先进技术新型干法水泥很快取代了立窑,行业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化危为机、转型升级。”

  第二次产能过剩出现在2004年。当时是区域性产能过剩,主要爆发在长三角地区。依靠大企业的兼并重组,部分落后产能被关停,产业集中度得以提高,经济秩序逐渐恢复,加之山东福建等地还在高速发展,产能过剩压力暂时得到了缓解。

  但眼下这轮产能过剩,可不像前两轮那么好“应付”。

  首先,这次是全面过剩,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如果不赶紧刹车,西藏马上也要过剩了。”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告诉记者。

  其次,落后水泥生产技术已经基本被淘汰,这次连新型干法水泥产能都过剩了。“2012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的实际产能已达30亿吨,产能富余程度超过30%。”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星太说,“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5%左右是合理的,低于80%就不正常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未来市场消化能力已经不容乐观。伴随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阶段,高投资拉动下的水泥需求高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经不敢指望靠未来发展消化产能。”李叶青说,中国水泥消费量30多年来一直在增长,产能过剩往往可以依靠时间来化解。但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受经济增速影响,水泥需求是有拐点的,亚洲地区国家拐点值偏高,大都发生在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在20吨左右的时候。目前我国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接近18吨,今年预计要再增加1.6吨左右,离拐点已经很近了。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水泥产能扩张仍然如火如荼。早在2009年,国务院第三十八号文就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然而,一纸禁令反而引发了扩张热潮。为赶上“最后一班车”突击建水泥厂的情况比比皆是,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了623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7.07亿吨。比38号文出台时核定的418条在建生产线多建了205条,多增熟料产能近3亿吨。

  行业发布产能过剩预警信息,说明投资回报率难保,论理投资当应声下降,为什么水泥产能反而加速扩张呢?

  “很多投机性资本进入是一个原因。水泥消费量波动很大,高的时候建一个水泥厂1年就能收回自投资金,很多进入者是想赚一笔就走。”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由于地方政府部门不严格执行38号文,不断批新线,一些投机者打起了歪主意,干脆‘种’起水泥厂来——建水泥厂坐等大企业收购。”

  缓解产能过剩,就要排除非市场因素的干扰,鼓励市场公平竞争

  在我国,水泥是完全市场竞争行业,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应当放手交由市场去解决。可现实情况是,通过市场竞争抑制产能过剩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非市场因素的干扰——政府不该出手的地方手伸得太长,该出手的地方却没有出手。

  首先,有些新增产能完全是地方政府造成的。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给土地给优惠,甚至以给煤矿为诱饵吸引企业建水泥厂。有的地方政府则以处理城市垃圾为名建水泥厂,但批建的水泥厂却并不具备垃圾处理技术。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政府找到我们投资建水泥厂,虽然我们明知道产能已经过剩,也还是得建。不然指标被别人抢了,打起价格战来我们伤得更重。”

  其次,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够严格,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水泥价值低,长途运输划不来,是卖不远的“短腿”产品,靠“走出去”消化产能的路走不通。“而且我国水泥价格太低,国外一吨至少卖100多欧元,而我国只能卖两三百元人民币,出口到哪里都会有倾销嫌疑,所以水泥实际出口量很小。而且世界一半以上的水泥消费量都在中国,其他国家水泥年消费量多的也就几千万吨,对我国近10亿吨的过剩产能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雷前治说。

  而下游建筑标准比较低,高标号水泥和特种水泥等高端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并不高,靠技术创新实现优胜劣汰的路也举步维艰。

  这样一来,水泥行业只有通过成本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但市场优胜劣汰的基础是公平竞争,这一点恰恰是我国水泥市场欠缺的。比如一些小水泥厂无序开垦矿山、不按规定复垦、粉尘直接排空,基本没有环保投入,其生产成本反而低于正规大企业,政府部门监管又不够严厉,致使行业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中。

  此外,行业还鼓励企业靠兼并重组关停部分产能。雷前治说:“除了可以减产能外,兼并重组还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大中小相结合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国外水泥企业总共不到1000家,前十强能占六七成市场,而我国水泥企业超过3000家,前十家只能占1/3左右市场份额,提高产业集中度还有很大空间。

  然而,这条路同样受到了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关停落后产能会影响当地政府税收,常常遇到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

  因此,更多的企业还是通过限产来暂时缓解产能过剩压力。“2010年长三角减排限电,当地水泥厂被迫减产,没想到产量下降使利润有了保障,企业效益反而提高了。之后,市场如果不好,一些大企业就会主动限产保价,以防止价格战导致全行业亏损的尴尬局面。”雷前治说。

  但企业自发限产保价最怕有人搅局。如果有企业趁机降价扩产,那自觉限产保价的企业就吃了亏,价格战随时一触即发。因此,日本水泥行业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限产的,即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协商进行“末位淘汰”,谁的窑落后就淘汰谁,然后由未被淘汰的企业补贴被淘汰企业的员工。“但中国目前不太能借鉴这个办法,因为相关法规还不健全,这样做可能会涉嫌垄断。”雷前治说。

  要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同时强化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管

  产能过剩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市场而不是政府来解决。但目前水泥产能过剩有地方政府推波助澜的因素,也有职能部门执法不严的因素。因此,要想建立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市场长效机制,关键还在政府部门。

  “首先,要坚决遏制新增产能。”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刘作毅说,“水泥现在是全面性过剩,完全可以一刀切,彻底禁止新增产能。各级政府一定不能再为招商引资而催生水泥厂了。也只有政府部门严格把关,才能消除‘种’水泥厂这种造成巨大浪费的投机行为。”崔星太也表示:“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国发2009(38)号文的执行、监督、检查力度,不以任何理由审批新的生产能力,对已批未建的水泥生产线收回批文,不允许再建。”

  对既有产能,政府部门则要转变监管方式,尽量避免行政干涉,而是采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加强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管来保障公平竞争,为市场优胜劣汰建立制度环境。

  李叶青建议,应及时调整落后产能标准:“落后产能不能完全以生产线大小或新旧为标准,而是要以生产线的技术工艺水平、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标准。以往用大小作为落后产能的标准,企业为了摘掉落后产能帽子而不断扩张规模,产能反而越淘汰越多。”

  刘作毅则建议政府部门要严格执法,坚决关停不合规企业。“政府部门要坚决依法惩处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不达标,或者偷税漏税、违法用工的企业,这样才能保障公平竞争。”刘作毅说,“把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都淘汰掉,水泥产能也就不过剩了。”

  崔星太还建议适当提高建筑质量标准,引导水泥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希望能鼓励社会使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逐步增加特种水泥和制品使用量,以鼓励水泥企业发展高端产品,令落后产能失去市场。这样还可以延长建筑寿命,利国利民。”

  “总之,化解产能过剩,关键在于要真正下决心遏制新增产能,而不要等到全行业亏损、大伤元气了才如梦初醒。”雷前治说,“各水泥企业也要意识到,我们离水泥市场消费量拐点越来越近,如果不抓紧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而为追求眼前利益打价格战,企业终将自食其果!”

图为国内一大型玻璃生产企业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刘宝亮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3中国玻璃行业年会暨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会长陈国庆指出:“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玻璃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如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
    自2006年,国家多个部委多次发文遏制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个种原因包括一些企业对市场需求的过高预期,对资源、能源和环境刚性约束缺乏足够认识,还包括平板玻璃项目多年来一直执行地方“备案制”,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和吸引投资,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文件和产业政策,在总量上形成“失控”。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接近40%

    根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74条,其中在产213条,在产生产线的产能为8.8亿重量箱,包括浮法、压延、平拉等平板玻璃总产能12亿重量箱。2012年全年平板玻璃产量7.6亿重量箱,销量7.22亿重量箱,产销量连续20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国内玻璃行业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据粗略统计,生产能力已超出市场需求近40%,产能利用率只有63%。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在经历了2012年的亏损后,今年以来,玻璃企业的库存量明显低于往年和正常水平,再加上市场需求开始增大,使得玻璃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平板玻璃行业产能又开始增长。
    据统计,一季度,国内有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截止到3月底,浮法玻璃在产产能为8.25亿重量箱,同比提高11.5%,同时总产能已达到10.32亿重量箱。而4月份,陕西台玻、包头晶牛、秦皇岛弘耀等玻璃企业仍有生产线计划点火,玻璃后市供应压力不减,对价格形成压制。
    据相关机构统计,今年国内将有1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新增产能6000万重量箱。而根据预测,即使到2015年,我国平板玻璃需求量也只有约7.5亿重量箱。
    我国的玻璃下游市场主要由建筑业、汽车行业和出口等组成,分别占玻璃消费总量的75%、10%和5%。进入2011年以后,新增产能连续释放,在房地产萎缩和国家抽紧银根等多重压力下,平板玻璃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企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下降,多数企业出现亏损或面临亏损。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特点是存量大、增量快、布局不合理以及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的结构性过剩。如不予以有效化解,不仅将导致行业、企业效益不断下滑,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影响和制约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陈国庆强调说。

高端产品是“蓝海”,技术创新是突破口

    专家指出,在当前浮法玻璃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不能再走规模扩张的老路。我国平板玻璃总量已经很大,约占世界总量的60%,但价值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企业发展应由规模扩张转向品种质量,改变片面追求规模、数量的粗放发展模式,积极寻求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虽然我国玻璃产量一直位居全球前列,但在高端产品方面还面临着无法突破的难关。我们生产的玻璃都是一些日用型的,技术含量很低,在一些平板玻璃、折叠玻璃生产和高效率回收利用等方面,都无法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依然需要美国和韩国等国的技术支持。”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主任赵岩说。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普通浮法玻璃过剩,但同时存在结构性缺口,一些电子玻璃、汽车玻璃、高档建筑玻璃等还需进口;优质浮法比率偏低,仅为三成;玻璃深加工率仅为40%,而世界平均水平约55%,发达国家达65%~85%;加工后的增值率我国仅为原片的2.5倍,发达国家为5倍。
    “从总体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浮法玻璃技术在产品质量、品种结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仍存有不小的差距,优化存量的任务也日渐繁重。全行业对加快创新、提升浮法玻璃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有着巨大的需求和迫切的愿望。面对现状,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是唯一的选择。”陈国庆说。
    据他介绍,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正在组织开展“第二代浮法玻璃技术创新研发”,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玻璃工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总体竞争能力和水平,最终超越和引领世界玻璃工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遏制产能过剩还需形成真正共识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坦言:“玻璃业产能过剩的根源是行业里没有形成攻坚力量,在遏制产能过剩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有的为难,有的等待,有的找窍门,一些企业只顾近期和目前自身利益,置行业利益与发展于不顾。”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为规范平板玻璃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国家曾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如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及《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等。
    业内人士指出,上述相关政策和措施,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玻璃行业“发展无序、产能过剩”问题也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行业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切实转变,行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靠增加投资、扩张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窄;二是由于一些企业对市场需求的过高预期,对资本逐利的过度追求,对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过高评价,对资源、能源和环境刚性约束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缺乏足够认识;三是企业分散,行业集中度差,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足够储备,造成产品“同质化”;四是平板玻璃项目多年来一直执行地方“备案制”,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和吸引投资,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文件和产业政策,在总量上形成“失控”。
    新形势下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呢?陈国庆认为,要按照《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规模、能耗、物耗、环保、质量等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运用关停、更新、改造、搬迁等方式,逐省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对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节能减排等要求的企业,提请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惩罚性电价等有效措施,做到有保有压。他透露,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目前正在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A股铝业巨头中国铝业昨日发布公告称,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本着效益最大化原则,公司决定从公告之日起,公司部分电解铝生产线实行弹性生产,涉及暂时关停电解铝产能约38万吨。与中国铝业一样宣布减产的还有云南铝业、鑫恒集团等多家铝业公司。

  关停38万吨产能为那般?

  我国氧化铝、电解铝过剩已是不争事实。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电解铝产能达2600万吨,实际产量为2027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8%,而这已经是2008年来电解铝产能利用率最高的一年。统计还显示,今年4月份电解铝产量为170.7万吨,同比增加9.96%。

  我的有色网分析师李旬表示,产量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部分冶炼厂新增产能投放,如陕西铜川铝业、东方希望、新疆其亚等。而自2011年8月以来,电解铝的销售价格便开始低于成本出现倒挂。2012年,全国电解铝平均售价为15636元/吨,平均生产成本为16200元/吨。今年一季度,铝价再度下挫,目前价格已经跌破150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铝价格的下滑直接导致企业的亏损。数据显示,2012年,281家规模以上铝冶炼企业中,亏损企业达到89家,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增加28家;铝冶炼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13.5亿元,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中亏损企业亏损额的35.4%。龙头企业中国铝业2012年巨亏近百亿元。

  “在我们看来,中铝减产自救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主要是目前市场对于电解铝的新建热情仍在持续。”华南一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负责人称。“仅今年上半年,已投产和待投产的电解铝产能约200万吨,折月新增供应逾17万吨,远高于减产影响的过剩量的减值。”

  对于此次中铝作出的减产决定,新湖期货分析师许红萍则表示,中国铝业关停的38万吨电解铝,对国内市场来说,占比仅1%,影响甚微。就公司层面来看,此次关停的产能占公司整体产能的9%,可以有效降低公司成本,缓解亏损压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字号:大 中 小
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前路漫漫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3-06-06 21:29  打印 |  转发 |  评论
  “中国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绝不是简单地熬过一个寒冬,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徐匡迪院士近日在第5届宝钢学术年会上作了这样的判断。
  钢铁业已成为中国过剩产业的典型。有机构估计,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平稳着陆,钢铁业过剩的年产能将达到2亿~3亿吨。治理钢铁过剩已经历几轮淘汰落后,但成效不明显,有些地区甚至出现越减越多的现象。不少专家认为,治理过剩必须转换思路,寻找更有效的路径。
  治理至少要5~10年
  在宝钢学术年会上,宝钢人士向徐匡迪请教:“欧盟治理钢铁产能过剩用了20年,我们中国要用几年?”
  徐匡迪说:“估计至少也要5~10年。因为政策调整和企业重组,都需要时间。治理过剩,肯定是一个漫长过程。”在一些专家的眼里,钢铁业遭遇产能过剩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是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历程中都碰到过的棘手难题。
  记者请教了相关的钢铁史专家,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欧和日本都经历了一个近30年的钢铁工业黄金期,产量增加,技术进步,设备大型化。但8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代表,钢铁业产能过剩,钢企倒闭。美国钢铁年产能从1.8亿吨降至7000万~8000万吨,从业人员从50万人降至不到20万人。传统钢铁工业地带成为“锈带”,甚至出现了象征性售价“1美元”的别墅。
  根据欧盟的相关研究,通常经济高速增长后,钢铁工业产能会出现严重过剩。欧盟对于粗钢的过剩问题进行调整,前后花了近20年的时间。
  发展的粗放与无序造成过剩
  钢铁过剩,有历史样本,有国际样本。但业内和学术界还是在寻找中国钢铁业过剩的更个性、更内在的原因。
  有一点是业内大部分专家都认同的:中国钢铁业最近30年来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在原材料这个制造业“粮食”上起到了支撑作用。但其发展的粗放与无序,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徐匡迪等专家的分析,中国钢铁过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外部原因,受国内经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影响,就算是在2008年至2010年这个全球金融危机的高影响期,中国钢铁新增产能近3亿吨;受地方政府GDP和税收收入目标体系的影响和地方维护社会稳定的影响,钢铁产能也是只增不减。
  另一个是内部原因,钢铁企业只有保持产量,维持企业的流动性,才能具备一系列的支付功能,包括还贷和人力、成本上的支出。银行借贷,也要看企业的现金收入,才能“借新还旧”,设法维持。这可能回答了业内一个普遍的疑惑:为何钢企亏损,却是越亏越增产,不减产、不去产能化呢?
  在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看来,钢铁业的调整周期漫长一点,“并不是一件坏事”,能有足够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在他的记忆中,以前钢铁业每一次的市场调整,都是因为时间太短,企业还没来得及作应对的准备,就被市场“裹挟而去”。中国钢铁业长期就是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成长的。现在,真正的新环境开始出现。
  只淘汰落后难治产能过剩
  过剩是一个老问题,治过剩也是一轮接一轮。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局部甚至更严重了。
  据业内一些专家的意见,以往淘汰落后的思路,在去落后产能上立了功劳,但在进一步遏制产能过剩上难起作用。据相关的统计,目前在高炉领域,40%已是领先水平;24%是先进水平;29%是一般水平,落后高炉基本都已淘汰;在转炉上,56%都是领先和先进水平。有的地区甚至在淘汰落后的过程中拆小建大,堂而皇之地扩大产能。
  徐匡迪等专家认为,目前钢铁业受到市场供大于求及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多数钢企处于亏损或成本运行状态。中国治理钢铁过剩,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自己过剩的内在原因,找准有效路径,一步步耐心地落实。
  据了解,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研究治理产能过剩行业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我的钢铁网”总裁朱军红等研究人士认为,国家应更多地运用环保执法、准入、税收调节及信贷等法制化和市场化手段来治过剩,同时对降产能的企业进行一定的资助,帮助安排再就业等后续社会调整。宝钢等主流钢企也在思考根本性的转型之道。徐乐江说,今后先进的钢企应完成“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三大转型。
大家都在憋着三中全会,赌房地产业开闸呢,温相的经济导师林毅夫还再鼓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呢
这不是改不改革的问题,而是要怎么改
“中央要全面深化改革,而且正在努力,那么支持这些改革、提出一些建议,甚至督促政府往前走,这都是企业家应该做的。”
不就是指望大资本家当家吗?先让国际上的资本家赢我们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