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所:致力成为“中国创造”推动者(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8:22:31
708所:致力成为“中国创造”推动者
(2013-05-29)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708所世界首创的喷水推进组合体
装用708所喷水推进组合体的挖泥船
采用708所混流式喷水推进装置的中油应急201高速搜救船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3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上,展商中出现了一张鲜见的面孔,她就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一个传统的总体船舶研究院所,以一个为游艇、游船等中小型水面船舶提供快速动力系统的供应商的姿态出现在这个新兴领域,显得十分打眼。
    据七○八所业务负责人介绍,此举是基于该所自身转型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化布局的需要。此次,该所携喷水推进系统、多套模拟喷水推进系统参展,充分展示出其转型发展、“深耕”新市场的决心。

    转型要积聚基础研究的“实力”
    近年来航运市场的举步维艰不仅将船舶市场拖入了冰冷的泥潭,还为国际船市的复苏与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在此背景下,船东不仅对在建新船百般“挑剔”,对未来可能订造的新船型也提出了包括节能、环保、安全以及人性化设计等在内的诸多要求,这在给造船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使处于产业链条上游的船舶设计院所面临着诸多挑战。
    “不革新设计思路,无疑是死路一条;不谋求转型发展,注定是坐以待毙。”七○八所老早就体会到了市场的“寒冷”,而且初步萌生了转型发展的意识。
    今年年初,中船集团公司作出了“推进全面调整转型,全力打造六大产业板块”的战略部署。借着这股东风,七○八所全面梳理了自身的业务结构和潜在能力,将提升的重点放在基础研究、船型开发、国际合作、厂所联合以及人才储备等领域,并把基础研究作为实现全面转型的根基,放在了首要位置。
    “如果将整个船型的开发过程比作参天大树,那么,基础研究就是树根,虽然无法展现出枝繁叶茂的壮丽景观,也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关注,但它是整棵大树生命的起源地和养分的供给地这一事实不容置疑。即便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的今天,各科研院所也仍在强调基础研究,因为其完全可以为精益求精的船舶设计以及适度多元化的转型发展提供‘养料’。”七○八所所长邢文华形象地向记者阐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提起基础研究,七○八所以往做得并不逊色。自创建以来,他们就十分重视基础研究,致力水池等硬件建设和数据积累,并将之与船型开发紧密结合,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多型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船。然而,放在全面转型的当下,仅仅依靠这些支撑未来的跨越式发展,显然还远远不够。
    “通过到国外购买设计图纸,我们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订单及回报,但如果拿不到原始的开发数据,在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船东要求对相关船型进行改进时,我们的工作就会难以推进,并重新回到购买图纸的老路。”根基的“空洞”使得七○八所的发展长期处于被动,也让邢文华忧心忡忡。
    “更为重要的是,基础研究受制于人,也就在利润争夺中失去了含金量最高的部分。这就是七○八所为什么把推进基础研究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的根本,也是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抓手。”邢文华表示,“基础研究的成效很难立竿见影,但岁月最终会证明它那无可替代的价值。”
    为实现在军品领域的突破,七○八所先后深入开展了舰船装备体系化研究,提升总体和系统的顶层设计能力,利用军工保障条件建设形成的先进设计手段和试验验证手段,突破了一批新型舰船设计技术、结构设计技术、新型装备装舰技术等关键技术,在舰船研制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研制了一批军队急需的新一代水面舰船;同时,还积极围绕新船型开发、特种作业系统集成、新型舰船研发设计等,创造性地开展了前瞻性和预先研究。面对风云突变且绿色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民船市场,七○八所坚持稳中有进的战略,在巩固并扩大船舶设计优势的基础上,大胆探求三大主流船型的性能边际,努力向超大型油船(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冰区运输船、科学考察船、政府公务船等方面拓展,打造专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重视基础研究,转型就容易失去“重心”。七○八所的坚持,为全面转型开了个好头。

    转型要在超前研发上“发力”
    船舶工业发展的前途,系于节能环保新船型的研发上。
    “在当前开发新船型之时,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敢不敢投资订造这种船?”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七○八所2013年度第一次行政工作会上,邢文华向自己和七○八所科研人员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也间接提出了新时期衡量船型开发工作成败的标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自己都不十分满意的船型设计拿给船东,希望他们认可并下单订造,不仅是对船东的不负责,也是对七○八所品牌的不负责任,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在转型过程中向其他领域的拓展。”邢文华表示,转型必须强化已有产品和信誉优势,也就是说,七○八所必须在现有的具备发展基础的领域树立市场信誉,才能为进军新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船型开发作为七○八所“主业中的主业”,必须成为全面转型中的“样板工程”,这是该所针对转型提出的思路,也就是说,必须从普通船型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必须在超前研发上“发力”,以科技引领市场并最终创造市场。
    通过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合作,七○八所开发的31.8万载重吨VLCC于今年年初瓜熟蒂落,并承接到批量订单,正式吹响了其船型开发转型发展的号角。
    “此外,我们开发的1.6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目前也基本确定了性能及基本船型方案,具备了承接订单的各项技术条件。”邢文华介绍,七○八所在该型集装箱船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调整思路,从市场的需求趋势着眼,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将节能、安全、环保的理念注入该型船的“基因”中。
    针对我国南海、东海维权执法对海监船、海关缉私船、渔政船等政府公务船的强烈市场需求,七○八所在中船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拿出优异的设计方案,协同相关船厂,全力争抢订单,成绩斐然。去年,该所共获得渔政船、海监船、海关缉私船等6型39艘船设计订单,在为中船集团公司相关船厂带来超过42亿元建造订单的同时,再次确立了自身在公务船设计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基于对我国冰区科学考察船的换代需求,七○八所重点就极地破冰船型和全回转电力推进船型的总体性能和综合布置开展了前期研究,全面掌握冰区船型的设计特点,为今后的接单工作扫清了道路。
    “目前,我们还在积极对游艇以及邮轮市场开展调研,从带动动力设备集成发展的思路出发,有的放矢地切入该领域,有备而战。”邢文华告诉记者,七○八所此次积极参加2013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既是为了助力喷水推进装备尽快实现产业化,也是为今后将部分业务转入该领域打好品牌基础。

    转型要向多元方向“借力”
    转型过程中,为了支撑多元业务发展,七○八所还向多元方向“借力”,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以此推动全面转型的步伐。
    在船舶研究设计院所及造船企业中,如何进军海洋工程领域并尽快抢到新“蛋糕”,是一个持续了好几年的热门话题。不过,由于海洋工程极为个性化且设计及建造的要求极其严格,绝大部分船舶科研院所及造船企业被无情地挡在了中、高端海工产品门槛之外。
    在进军海工领域的道路上,七○八所可谓“插队”成功的一员。其设计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已于去年5月9日正式在我国南海开钻;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物探船于近日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验收,填补了12缆物探船国内自主设计的空白,并开发出了16缆物探船,一举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尽管如此,我们离转型发展的要求还很远。”邢文华告诉记者,目前,在高端海工产品的基础设计领域,七○八所设计经验不足和基础数据缺失的现状,极大地阻碍了其“走出去”的速度。
    事实上,七○八所“插队”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跻身该领域,而是进入国际主流海工产品开发院所的行列。邢文华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他们会积极挖潜、建立海工研发体系;另一方面,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尽快补齐自身短板,为中船集团公司海工板块的发展与成熟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已成为七○八所的统一认识,但如何推进才能尽量减少风险并实现互利共赢,才是该所最直接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自身短板和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与那些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国际公司开展合作。”邢文华介绍,七○八所一方面积极致力梳理自身的海工设计流程,寻找自身的短板;另一方面积极调查国际各类海工设计公司、海外用工环境及专利保护背景,辨明对方公司的真实实力,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互利共赢。
    据透露,在中船集团公司与SBM公司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七○八所目前正扎实地推进与SBM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领域的合作,积极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深度上学习该公司的先进经验,逐步夯实开发设计国际海工项目的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其还积极与钻井系统设备集成商开展合作,加强与国民油井公司(NOV)等的技术交流,全面掌握深水钻井系统的配置与设计技术,在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快速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此外,七○八所基于喷水推进装备大型化、产业化的需要,还将与国外知名的喷水推进公司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提升该产品的民用市场份额。
    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能够带来超预期的发展效果,七○八所深谙此理。通过厂所携手的形式,不仅能将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有助于相关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也有助于相关企业实现破局及多元化发展。
    七○八所与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一道,以公务船、特种装备为突破口,一方面充分发挥该所总体资源设计的集成优势,另一方面重点开展中速机推进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合作,协助企业获得了大量订单;与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的合作则重在积极推动相关船舶与海洋工程更多地选用中船集团公司配套企业生产的各类设备,并共同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设备;与中船九江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九江地区配套企业合作发展工作组,并形成了一套集产品研发、信息沟通、设计选型、市场推介于一体的合作模式,积极对外推介相关压载水处理系统。结合国际船舶市场对节能及环保的严格要求,七○八所正紧锣密鼓地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就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还加强了在动力系统集成和海工电站方面的合作,为持续谋求适度多元化发展打好基础。
    “七○八所是中船集团公司旗下的总体船舶研究设计所,是技术孵化器和技术智库,充分发挥这个作用,有利于实现相关企业与自身的转型发展。”邢文华告诉记者,积极发挥该所技术储备的潜力,以总体所“总体牵引、系统抓总”的优势与各具特色的船厂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将能够实现在相关产品的市场开拓上取得突破,也将助推中船集团公司六大产业板块的持续发展,进而为中船集团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力。
    “成就别人,就是成全自己。”邢文华说。的确,度人度己,转型就需要这种“境界”。七○八所把转型的着眼点,放在了成为“中国创造”推动者的长远目标上。

来源:中国船舶报




http://www.shipol.com.cn/qyfc/263435.htm
708所:致力成为“中国创造”推动者(2013-05-29)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708所世界首创的喷水推进组合体 装用708所喷水推进组合体的挖泥船 采用708所混流式喷水推进装置的中油应急201高速搜救船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3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上,展商中出现了一张鲜见的面孔,她就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一个传统的总体船舶研究院所,以一个为游艇、游船等中小型水面船舶提供快速动力系统的供应商的姿态出现在这个新兴领域,显得十分打眼。
    据七○八所业务负责人介绍,此举是基于该所自身转型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化布局的需要。此次,该所携喷水推进系统、多套模拟喷水推进系统参展,充分展示出其转型发展、“深耕”新市场的决心。

    转型要积聚基础研究的“实力”
    近年来航运市场的举步维艰不仅将船舶市场拖入了冰冷的泥潭,还为国际船市的复苏与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在此背景下,船东不仅对在建新船百般“挑剔”,对未来可能订造的新船型也提出了包括节能、环保、安全以及人性化设计等在内的诸多要求,这在给造船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使处于产业链条上游的船舶设计院所面临着诸多挑战。
    “不革新设计思路,无疑是死路一条;不谋求转型发展,注定是坐以待毙。”七○八所老早就体会到了市场的“寒冷”,而且初步萌生了转型发展的意识。
    今年年初,中船集团公司作出了“推进全面调整转型,全力打造六大产业板块”的战略部署。借着这股东风,七○八所全面梳理了自身的业务结构和潜在能力,将提升的重点放在基础研究、船型开发、国际合作、厂所联合以及人才储备等领域,并把基础研究作为实现全面转型的根基,放在了首要位置。
    “如果将整个船型的开发过程比作参天大树,那么,基础研究就是树根,虽然无法展现出枝繁叶茂的壮丽景观,也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关注,但它是整棵大树生命的起源地和养分的供给地这一事实不容置疑。即便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的今天,各科研院所也仍在强调基础研究,因为其完全可以为精益求精的船舶设计以及适度多元化的转型发展提供‘养料’。”七○八所所长邢文华形象地向记者阐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提起基础研究,七○八所以往做得并不逊色。自创建以来,他们就十分重视基础研究,致力水池等硬件建设和数据积累,并将之与船型开发紧密结合,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多型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船。然而,放在全面转型的当下,仅仅依靠这些支撑未来的跨越式发展,显然还远远不够。
    “通过到国外购买设计图纸,我们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订单及回报,但如果拿不到原始的开发数据,在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船东要求对相关船型进行改进时,我们的工作就会难以推进,并重新回到购买图纸的老路。”根基的“空洞”使得七○八所的发展长期处于被动,也让邢文华忧心忡忡。
    “更为重要的是,基础研究受制于人,也就在利润争夺中失去了含金量最高的部分。这就是七○八所为什么把推进基础研究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的根本,也是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抓手。”邢文华表示,“基础研究的成效很难立竿见影,但岁月最终会证明它那无可替代的价值。”
    为实现在军品领域的突破,七○八所先后深入开展了舰船装备体系化研究,提升总体和系统的顶层设计能力,利用军工保障条件建设形成的先进设计手段和试验验证手段,突破了一批新型舰船设计技术、结构设计技术、新型装备装舰技术等关键技术,在舰船研制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研制了一批军队急需的新一代水面舰船;同时,还积极围绕新船型开发、特种作业系统集成、新型舰船研发设计等,创造性地开展了前瞻性和预先研究。面对风云突变且绿色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民船市场,七○八所坚持稳中有进的战略,在巩固并扩大船舶设计优势的基础上,大胆探求三大主流船型的性能边际,努力向超大型油船(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冰区运输船、科学考察船、政府公务船等方面拓展,打造专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重视基础研究,转型就容易失去“重心”。七○八所的坚持,为全面转型开了个好头。

    转型要在超前研发上“发力”
    船舶工业发展的前途,系于节能环保新船型的研发上。
    “在当前开发新船型之时,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敢不敢投资订造这种船?”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七○八所2013年度第一次行政工作会上,邢文华向自己和七○八所科研人员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也间接提出了新时期衡量船型开发工作成败的标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自己都不十分满意的船型设计拿给船东,希望他们认可并下单订造,不仅是对船东的不负责,也是对七○八所品牌的不负责任,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在转型过程中向其他领域的拓展。”邢文华表示,转型必须强化已有产品和信誉优势,也就是说,七○八所必须在现有的具备发展基础的领域树立市场信誉,才能为进军新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船型开发作为七○八所“主业中的主业”,必须成为全面转型中的“样板工程”,这是该所针对转型提出的思路,也就是说,必须从普通船型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必须在超前研发上“发力”,以科技引领市场并最终创造市场。
    通过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合作,七○八所开发的31.8万载重吨VLCC于今年年初瓜熟蒂落,并承接到批量订单,正式吹响了其船型开发转型发展的号角。
    “此外,我们开发的1.6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目前也基本确定了性能及基本船型方案,具备了承接订单的各项技术条件。”邢文华介绍,七○八所在该型集装箱船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调整思路,从市场的需求趋势着眼,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将节能、安全、环保的理念注入该型船的“基因”中。
    针对我国南海、东海维权执法对海监船、海关缉私船、渔政船等政府公务船的强烈市场需求,七○八所在中船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拿出优异的设计方案,协同相关船厂,全力争抢订单,成绩斐然。去年,该所共获得渔政船、海监船、海关缉私船等6型39艘船设计订单,在为中船集团公司相关船厂带来超过42亿元建造订单的同时,再次确立了自身在公务船设计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基于对我国冰区科学考察船的换代需求,七○八所重点就极地破冰船型和全回转电力推进船型的总体性能和综合布置开展了前期研究,全面掌握冰区船型的设计特点,为今后的接单工作扫清了道路。
    “目前,我们还在积极对游艇以及邮轮市场开展调研,从带动动力设备集成发展的思路出发,有的放矢地切入该领域,有备而战。”邢文华告诉记者,七○八所此次积极参加2013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既是为了助力喷水推进装备尽快实现产业化,也是为今后将部分业务转入该领域打好品牌基础。

    转型要向多元方向“借力”
    转型过程中,为了支撑多元业务发展,七○八所还向多元方向“借力”,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以此推动全面转型的步伐。
    在船舶研究设计院所及造船企业中,如何进军海洋工程领域并尽快抢到新“蛋糕”,是一个持续了好几年的热门话题。不过,由于海洋工程极为个性化且设计及建造的要求极其严格,绝大部分船舶科研院所及造船企业被无情地挡在了中、高端海工产品门槛之外。
    在进军海工领域的道路上,七○八所可谓“插队”成功的一员。其设计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已于去年5月9日正式在我国南海开钻;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物探船于近日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验收,填补了12缆物探船国内自主设计的空白,并开发出了16缆物探船,一举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尽管如此,我们离转型发展的要求还很远。”邢文华告诉记者,目前,在高端海工产品的基础设计领域,七○八所设计经验不足和基础数据缺失的现状,极大地阻碍了其“走出去”的速度。
    事实上,七○八所“插队”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跻身该领域,而是进入国际主流海工产品开发院所的行列。邢文华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他们会积极挖潜、建立海工研发体系;另一方面,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尽快补齐自身短板,为中船集团公司海工板块的发展与成熟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已成为七○八所的统一认识,但如何推进才能尽量减少风险并实现互利共赢,才是该所最直接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自身短板和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与那些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国际公司开展合作。”邢文华介绍,七○八所一方面积极致力梳理自身的海工设计流程,寻找自身的短板;另一方面积极调查国际各类海工设计公司、海外用工环境及专利保护背景,辨明对方公司的真实实力,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互利共赢。
    据透露,在中船集团公司与SBM公司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七○八所目前正扎实地推进与SBM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领域的合作,积极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深度上学习该公司的先进经验,逐步夯实开发设计国际海工项目的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其还积极与钻井系统设备集成商开展合作,加强与国民油井公司(NOV)等的技术交流,全面掌握深水钻井系统的配置与设计技术,在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快速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此外,七○八所基于喷水推进装备大型化、产业化的需要,还将与国外知名的喷水推进公司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提升该产品的民用市场份额。
    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能够带来超预期的发展效果,七○八所深谙此理。通过厂所携手的形式,不仅能将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有助于相关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也有助于相关企业实现破局及多元化发展。
    七○八所与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一道,以公务船、特种装备为突破口,一方面充分发挥该所总体资源设计的集成优势,另一方面重点开展中速机推进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合作,协助企业获得了大量订单;与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的合作则重在积极推动相关船舶与海洋工程更多地选用中船集团公司配套企业生产的各类设备,并共同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设备;与中船九江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九江地区配套企业合作发展工作组,并形成了一套集产品研发、信息沟通、设计选型、市场推介于一体的合作模式,积极对外推介相关压载水处理系统。结合国际船舶市场对节能及环保的严格要求,七○八所正紧锣密鼓地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就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还加强了在动力系统集成和海工电站方面的合作,为持续谋求适度多元化发展打好基础。
    “七○八所是中船集团公司旗下的总体船舶研究设计所,是技术孵化器和技术智库,充分发挥这个作用,有利于实现相关企业与自身的转型发展。”邢文华告诉记者,积极发挥该所技术储备的潜力,以总体所“总体牵引、系统抓总”的优势与各具特色的船厂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将能够实现在相关产品的市场开拓上取得突破,也将助推中船集团公司六大产业板块的持续发展,进而为中船集团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力。
    “成就别人,就是成全自己。”邢文华说。的确,度人度己,转型就需要这种“境界”。七○八所把转型的着眼点,放在了成为“中国创造”推动者的长远目标上。

来源:中国船舶报



http://www.shipol.com.cn/qyfc/263435.htm
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什么,求解毒
708所在哪里?昆明??
hdnbow1 发表于 2013-5-31 12:53
708所在哪里?昆明??
708所在上海
求大神科普,喷水推进的优点在哪些?缺点呢?能否取代以后船舶潜艇的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