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和霍去病,谁的军功更大?谁的军事才能更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5:45
卫青、霍去病,这对舅舅外甥号称汉朝帝国双臂。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卫青的
在他的军旅生涯中,“龙城打劫”“收复河套”“漠北大战”应该是最具代表的战役了
首先,龙城打劫首次打破了汉代立国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其次,收复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最后,漠北大战,消灭匈奴主力。
应该说这三次战役,意义非凡,但是从最后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大司马来看,他们应该是不分伯仲的。
可事实上有个问题,最后漠北大战武帝本想用霍去病做主力的,只是“碰巧”被卫青碰到而已,由此我们应该能看出武帝更倚重霍去病。

我对霍去病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杀首级不少,那么请问他们两个谁的军功大?谁的军事才能更高?卫青、霍去病,这对舅舅外甥号称汉朝帝国双臂。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卫青的
在他的军旅生涯中,“龙城打劫”“收复河套”“漠北大战”应该是最具代表的战役了
首先,龙城打劫首次打破了汉代立国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其次,收复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最后,漠北大战,消灭匈奴主力。
应该说这三次战役,意义非凡,但是从最后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大司马来看,他们应该是不分伯仲的。
可事实上有个问题,最后漠北大战武帝本想用霍去病做主力的,只是“碰巧”被卫青碰到而已,由此我们应该能看出武帝更倚重霍去病。

我对霍去病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杀首级不少,那么请问他们两个谁的军功大?谁的军事才能更高?
卫青吧。霍去病少年得志,顺风顺水了一些。
汉武帝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势力过大。
不管怎样,这两个人都是西汉名将,大汉的骄傲,为我大汉赢得了无上的荣耀。
冠军侯的啦
艰苦的局面是卫青打破的,霍去病的崛起离不开卫青奠定的基础!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3-4-22 19:12
艰苦的局面是卫青打破的,霍去病的崛起离不开卫青奠定的基础!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确实功不可没
不过最后武帝为什么会冷落卫青(当然卫青的俘虏数远比不上霍去病)?
很好奇的啊

是因为怕卫青外戚专权吗?可霍去病也是太外甥呢。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3-4-22 19:04
冠军侯的啦
为什么是冠军侯?
我觉得我上面说的卫青主持的三次战役都的意义都是霍去病无法比拟的
虽然最后一次是偶然碰到的,但是最后消灭匈奴大单于功不可没吧?

霍去病最有意义的一次战役也就是打通河西走廊,方便了中原与西域的连续。
但是比起卫青“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接触长安威胁”是不能比的吧?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4-22 20:55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确实功不可没
不过最后武帝为什么会冷落卫青(当然卫青的俘虏数远比不上霍去病)? ...
一面是越来越老朽谨慎的卫青一面是年轻英武胆气非凡又有超强的指挥能力的霍去病要你是刘彻你会喜欢谁?很明显嘛!再说卫青久居军中势必会使刘彻疑虑,用年轻的霍去病制衡卫青是最基本的帝王之道!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4-22 20:58
为什么是冠军侯?
我觉得我上面说的卫青主持的三次战役都的意义都是霍去病无法比拟的
虽然最后一次是偶 ...
河西走廊战略要地,有了这地方汉朝战略上攻势局面了。第二灭了匈奴啊,马踏匈奴,封狼 居胥千古佳话啊。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4-22 20:58
为什么是冠军侯?
我觉得我上面说的卫青主持的三次战役都的意义都是霍去病无法比拟的
虽然最后一次是偶 ...
冠军侯远程奔袭能力也比他舅舅大,他打的仗难度更高。野史记载冠军侯远程奔袭河西之后,卫感叹就他那傻小子能干的出。霍去病难度高战果大。能力在他舅舅之上。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3-4-22 21:13
一面是越来越老朽谨慎的卫青一面是年轻英武胆气非凡又有超强的指挥能力的霍去病要你是刘彻你会喜欢谁?很 ...
闹到最后还是霍去病那派出了权倾一时的,还好不是奸臣,不然西汉就惨了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3-4-22 23:18
冠军侯远程奔袭能力也比他舅舅大,他打的仗难度更高。野史记载冠军侯远程奔袭河西之后,卫感叹就他那傻小 ...

虽是如此但是没有卫青前期对匈奴的打击使汉军军心、作战技能及其强大而匈奴实力则被一再消弱,霍去病在能也不可能横扫匈奴,卫青奠定了汉对匈奴的战略优势而霍去病则是将优势发扬光大!各有千秋!
“捕虏,虏言单于东,乃更令去病出代郡,令青出定襄”,此意不当为很多人译的变更命令俱更换霍去病,卫青的出击地点。
而是应该为闻匈奴单于在东,命“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约轻赍,绝大幕”从代郡和右北平出击,深入追击匈奴单于
因此不能说这是轻卫青,重霍去病的象征。卫青和伊稚斜单于交战,单于往西北走逐,霍去病出击代郡击东的做法,显然是为了迫使伊稚斜单于走逐西来。
好会合卫青从定襄出击的汉军共歼匈奴单于帐。霍去病寻获不到匈奴单于,遂深入匈奴,追击左贤王部。
如果此战定义为寻找匈奴主力决战,显然根本不会是设想只依靠定襄,代郡其中一路就能歼灭匈奴。“咸约绝幕”说的便是如此,约期渡沙漠寻战单于。
而此战卫青失利,坐失单于走逃。此战后才是卫青失势,霍去病得势的标志。
卫青的定襄一路,会匈奴单于,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卫青失匈奴单于走逃,校尉俱无功,而卫青为进大司马,显然还是极度荣宠。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3-4-23 09:48
虽是如此但是没有卫青前期对匈奴的打击使汉军军心、作战技能及其强大而匈奴实力则被一再消弱,霍去病在 ...


他俩一般一块并列,非要说功劳吗。还是冠军侯大一点点,毕竟匈奴是他灭掉的。卫的苦劳要多,没法就差临门一脚了。他没抓住,冠军侯运气比他好。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3-4-23 09:48
虽是如此但是没有卫青前期对匈奴的打击使汉军军心、作战技能及其强大而匈奴实力则被一再消弱,霍去病在 ...


他俩一般一块并列,非要说功劳吗。还是冠军侯大一点点,毕竟匈奴是他灭掉的。卫的苦劳要多,没法就差临门一脚了。他没抓住,冠军侯运气比他好。
汉武帝后来越来越好大喜功,,霍去病奔袭千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威慑力十足,,卫青老成持重,,不肯冒险,,慢慢的汉武帝已经轻敌了,,当然不喜欢了。。而且,卫青权利太大,打仗成本太高,妹妹是皇后,媳妇是皇帝姐姐,,,外甥是太子,,,汉武帝要是能放心他才怪。。。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3-4-23 14:08
他俩一般一块并列,非要说功劳吗。还是冠军侯大一点点,毕竟匈奴是他灭掉的。卫的苦劳要多,没法就差临 ...
这也确实没法硬比较,那就看看打胜仗得到的赏赐高吧
这个命题好像意义不大。应该说,两人的打法不同,和性格不同有关系。卫青为人持重,和他小时候给人当骑奴受人歧视有关系,所以他的指挥稳重,同时他又是汉军骑兵战术的创始人,开了汉军骑兵对阵匈奴骑兵取胜的先河。霍去病则是在蜜罐里面长大的,所以性格张扬,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和约束,同时他又是站在卫青的基础上创造了骑兵机动作战的战术典范,甚至超过了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所以霍去病在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的光芒似乎盖过了卫青。在漠北之战中,如果是霍去病的骑兵遇到匈奴主力的埋伏,还真不好说会怎样,也恰恰是卫青以防御后反击的战术拖住了匈奴主力,才让霍去病的5万大军在漠北纵横千里,打到狼居胥山。因此,卫青是开拓者,霍去病是发扬者。
有言无书 发表于 2013-4-23 15:07
汉武帝后来越来越好大喜功,,霍去病奔袭千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威慑力十足,,卫青老成持重,,不肯冒 ...
对头,卫青后来的关系太复杂了,刘彻对其有了忌惮,当然以卫青的性格是不会干出啥出格事但是作为皇帝刘彻心里是犯嘀咕的,分权制衡最简单的办法!
kld737 发表于 2013-4-23 15:21
这也确实没法硬比较,那就看看打胜仗得到的赏赐高吧
官职吗卫青大一点,霍去病的封户多一些。
卫青最大的官 大司马大将军 长平侯。
霍去病最大的官 大司马骠骑将军 冠军侯 。
长平侯和冠军侯都是汉朝最高爵位列侯,没有高下之分
不过根据<史记>记载,霍去病的封户比卫青多一点,卫青的封户总共是
元朔元年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益封青三千户
元朔五年,天子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户。”
卫帅军中拜为大将军那年,也即公元前124年,卫青三子在襁褓中被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户。
所以根据《史记》卫帅的封户数为3800 3000 6000=12800
再加上他三个儿子的封户3900,总数为16700
霍去病几次军功累积是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嫖姚校尉霍去病以千六百户封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益封二千户
元狩二年夏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益封五千户
元狩二年秋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益封千七百户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益封五千八百户
1600 2000 5000 1700 5800=16100
卫青的官比霍去病大一点,汉朝武制等级第一为大将军,第二为骠骑将军,第三为车骑将军,第四为卫将军,再往下就是前、后、左、右将军以及杂号将军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3-4-23 18:39
官职吗卫青大一点,霍去病的封户多一些。
卫青最大的官 大司马大将军 长平侯。
霍去病最大的官 大司马骠 ...
太厉害了,这回一比就知道了,立了多大的战功就会得到多大的奖赏,一目了然。
其实后来的陈汤也不错
kld737 发表于 2013-4-23 18:46
太厉害了,这回一比就知道了,立了多大的战功就会得到多大的奖赏,一目了然。
不好说啊。毕竟卫青地位摆在那不可能把他官位封低了。就好像粟裕没有当元帅,一样。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卫青虽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静,出其不意的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近千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略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漠北之战被列入‘中国历史十大战役’,也是卫青以弱胜强,正奇兼善的代表之作,共歼敌一万九千余人。彻底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之再无能力南下窥视汉朝。自此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庭”。而汉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14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

另外霍去病是跟着卫青出来干革命的,
卫青霍去病都做过最大的官是大司马
霍去病死在卫青前面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3-4-23 19:18
不好说啊。毕竟卫青地位摆在那不可能把他官位封低了。就好像粟裕没有当元帅,一样。
霍去病是少年英雄,所以后世比较喜欢他的较多些,但是从全局来看还是卫青,就军功来说,龙城之战霍去病那时还没有参加,而这战在对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kld737 发表于 2013-4-23 19:30
霍去病是少年英雄,所以后世比较喜欢他的较多些,但是从全局来看还是卫青,就军功来说,龙城之战霍去病那 ...
其实是似的早,而且比较完美的军人。后世比较崇拜,类似巴顿就是来打仗的。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3-4-23 18:39
官职吗卫青大一点,霍去病的封户多一些。
卫青最大的官 大司马大将军 长平侯。
霍去病最大的官 大司马骠 ...
拜服
牛人啊,受教了。
苟为武帝,当使青为帅,去病为将。
霍去病出场的时候,匈奴实力以及受到卫青很大打击了,而之前卫青是在条件更难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汉朝跟秦国一样是尚首,论军功自然是霍去病更大。
论军事能力只能说卫青更稳重,霍去病更冒险。鉴于当时对匈奴情报工作的垃圾状况,还是稳重一点保险。
话说这两人充其量是给匈奴沉重打击,离灭还差得远呢。
就没人出来同情一下李广吗?
这老头儿精神可嘉,但真的是生不逢时,太可惜了……
卫青应该更胜一筹!
就没人出来同情一下李广吗?  这老头儿精神可嘉,但真的是生不逢时,太可惜了……
我刚想说李家众将的结局整个一悲剧,真的很可惜。卫青和霍去病我更喜欢卫青
第三帝国国防军1 发表于 2013-4-23 19:18
不好说啊。毕竟卫青地位摆在那不可能把他官位封低了。就好像粟裕没有当元帅,一样。
武帝一朝没有这回事。张骞下狱,李广自杀,公孙敖赎为庶人,看各将的命运,基本不存在因为官职和地位而不敢问罪的问题。
如非汉武帝宠信,就元狩四年一战纵匈奴单于遁走,卫青就可以如马邑纵敌一样的问罪了。不罪反功,这是因为恩宠而不是什么地位问题。
而且汉军没有在军中素有威信有影响的说法,汉武帝想拿下谁就拿下谁。
段干木 发表于 2013-4-25 09:27
武帝一朝没有这回事。张骞下狱,李广自杀,公孙敖赎为庶人,看各将的命运,基本不存在因为官职和地位而不 ...
击溃单于主力,单于几乎单骑亡命。到你嘴里就成了大败,放走单于。
冰冰冷有点苦 发表于 2013-4-26 16:21
击溃单于主力,单于几乎单骑亡命。到你嘴里就成了大败,放走单于。
击溃单于主力?
对于汉武帝来说,走敌无功者问罪者有王恢,后期不至赎为废人的有张骞。
此元狩四年一战,卫青一路走敌单于,前将军李广后期不至问罪自杀。
能不功过相抵,还进卫青衔,已经是出乎几十年汉武帝的作为了。
公孙敖曾经以因杅将军出击匈奴,至余吾,亡士多,下吏,当斩。
元狩四年一战“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汉马死者十余万匹”,元狩四年一战没有因亡士多而论罪,也可谓是异常了。
根本不知道汉武帝治诸将是如何无情理,就不知道卫青和霍去病如何受荣宠。
也不明白为什么说认为卫青是有过而得功,按汉武帝无常的性格,如非卫青,是其余诸将的话,
走单于早就是下狱论死的罪了。
看谥号,卫青是单谥.长平烈侯,
霍是双谥,冠军景桓侯.
就封侯的户数来看.如果不算上卫青的三个儿子的荫封,是比霍去病少不少的.
从史记里看最终的战绩统计,卫青总共斩获是5万多不到6万.霍去病是11万的.
最近看<资治通鉴>里卫太子的那一段,想如果霍去病当时还在的话,恐怕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