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强我弱古今同,世世长策何其多—读《后出师表》(转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56:00
     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一般容易想到他的《前出师表》。不过,在下认为,《后出师表》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后出师表》说了什么呢?如果去掉那些特殊的时代背景,去掉那些诸葛亮的自我辩解之词的话,就会发现,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战略文献,就是在今天也没有失去现实意义。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已经点出了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残酷性:“汉、贼不两立”。当然这句话是站在蜀汉的立场上说的。但是也准确揭示出了古往今来的一个简单但是往往被很多当局者忽视的事实:但凡想要成就王业的势力,绝对不可能容许一支势力势力和他“两立”。这就是博弈学中的“零和博弈”。其实,中国的古人还有一句更加直白的话来描述这个事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过,在一部中国历史中,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这样的傻瓜。比如,隋末唐初的王世充就曾经傻乎乎地问李世民他王世充到底有什么地方的罪过他了搞得李世民今天要来打他呢,李世民并没有正面回答;宋朝初期南唐的那位著名的词人皇帝也曾经问过赵匡胤相似的问题,赵匡胤的回答就是那个著名的“卧榻”。殊不知,你的存在就是罪过,对手绝对不可能因为你是个傻瓜就放过你,因为一旦傻瓜可能会变聪明,更何况,鬼才知道你是不是在装傻。最后,这两个傻瓜都死在自己的政治对手手中。其他的傻瓜结局也类似
   “王业不偏安”说的想要称霸天下的人绝对不能够呆在一个角落里,绝对不能只是看到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是要注意到天下局势的变化,在必要的时候,就要投身于群雄逐鹿的战斗之中。中国古代列国纷争时代中,只要是只知道闭关自守的政治势力的命运都很类似:一开始的小日子过得都不错,因为别人都在打仗而自己没有;然后呢就开始不太妙了,有些人开始“关照”自己了,这个时候就开始送钱保平安了;最终大boss来了,呜呼完蛋了。这篇文章给出了王朗和刘繇两个例子。其实有个例子更加合适,那就是后来的两宋王朝。宋朝出了开头一段之外,奉行的基本是“送钱保平安”的“偏安”政策。效果一开始也很不错:宋朝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峰,陈寅恪先生就说过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一代”(可能有误)。不过后来的结果就是众所周知了:一开始是辽朝、后来加上了西夏,再后来是更加要命的金朝,最后就是整个世界古代世界的大boss——蒙古帝国。如果查一查地图就知道,当时蒙古帝国几乎是集中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力量来打南宋(想想看西北和云南的回族怎么来的),南宋毫无悬念地挂掉了。
    其实想一想也很简单,你既然不去打别人,那别人的势力当然会越来越大。最后肯定会出现一个能够让你再也不能“偏安”的人物。这个人就算不是今天的张三,也会是明天的李四,终究这个人打到你的家门口。要想改变这种命运,除非你自己变成这个人
    当然,王朗刘繇都不是傻瓜,这两个都是当年的“名士”,有名的文化人,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所谓“论安言计,动引圣人”;至于两宋的文化成就,指出一点就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个都是出在宋代。要说这样聪明的人不懂得“偏安”的下场那可是冤枉他们了,还记得苏洵的《六国论》吗?苏洵很形象地描述了“送钱保平安”的下场——“薪不尽,火不灭”。
    既然这样,为什么这些人还是选择了“偏安”呢?这篇《后出师表》也给出了答案:“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 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明白一点讲就是:道理我当然懂了,不过老兄啊,打仗好累的啊,最最最最关键的是,打仗要死人、要花钱的。让我算一算,哎呀,一座金山都未必够啊,我家里一共只有五十座,这下可就要少掉一座了。这样好了,不跟他比军事、玩政治,跟他比经济,玩消耗。看看谁先完蛋。这多省事、多安全。何必去拼命呢?
    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有没有这样根本就没有经过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就做成了大boss或者是在大boss的眼皮子底下保住了平安呢?《后出师表》给出了两个古代的例子: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他是“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一个是当时的曹操,他是“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 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那古今中外有没有别的例子呢?据笔者记忆所及,结果是——根本没有!中国古代史就不列了,看看外国的:
    古希腊——马拉松战役;
    古罗马——被汉尼拔搞得差点亡国(执政官死了五个);
    英国——和西班牙打到死去活来;
    法国——八次宗教战争,有名的“三亨利”全都死于暗杀;
    俄国——和瑞典打了二十年(大北方战争);
    普鲁士——菲特烈大帝差点被奥、法、俄联军给逼死,后来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彻底打败;
    日本——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美国——说起来,美国的条件最好,但是也经过了残酷的太平洋战争(欧洲战争有点捡便宜的嫌疑)。
    这个表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任何一个国家或政权,不论你的条件多么好,不论你多么有钱,要想变成大boss,要想生存下去(对于大国来说这是一回事),必须经过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修罗场的磨炼,没有例外。
    《后出师表》还提到了一种更加残酷和难以选择的情况:假如你的实力比不上对手,该怎么办呢?
作者同样给出了答案:“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现在老百姓和军队都很穷困,但是激烈的军事、政治斗争又不可能避免,那样的话回避斗争和奋起斗争的的代价其实是一样的。以自己的居于劣势的经济势力任凭敌人攻击,那是样的话肯定会失败,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和敌人战斗,决不能退缩不战。作者在这段话中特别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回避敌人和与敌人抗争的代价问题。作者的回答是,代价相同。他是在针对什么人呢?毫无疑问,即使那些认为打仗会影响经济、会造成损失的那些人。
     在抗日战争中也有这种人,那就是“亡国论”者。这种人在1931年之前其实一直占据着主流观点,他们认为中国的实力远远弱于日本,所以绝对不能和日本对抗。结果是,从918开始到八一三,中国政府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就没有做出什么真心实意的反击。最终的结果是,日本的实力随着侵略中国步伐的加过越来越强,最终日本用于中国战场的弹药都是产于东北。话句话说,日本在使用从中国获得的资源侵略中国。所以,《后出师表》的作者其实还少说了一点,那就是居于强势的一方可以从对手的退缩中获得战略、战术、物资、心理等等各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得对手更加不可能击败自己。因此,想要竭力和对手避免冲突埋头发展经济,企图最后用经济力量击败对手的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敌人彻底击败。
    《后出师表》的核心其实只有四个字“敢于战斗”,无论自己处于优势和劣势都要这样。特别是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更要这样,因为对于弱者来说,这是有效削弱强大对手的唯一办法。倘若不敢这样做,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将来一个不可知的时刻不经战斗变得强大起来,这样的国家这能失败。抗战时期的蒋介石政权已经用自己的历史准确无误证明了这一点。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原文来源西西河论坛——新兵营地。

     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一般容易想到他的《前出师表》。不过,在下认为,《后出师表》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后出师表》说了什么呢?如果去掉那些特殊的时代背景,去掉那些诸葛亮的自我辩解之词的话,就会发现,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战略文献,就是在今天也没有失去现实意义。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已经点出了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残酷性:“汉、贼不两立”。当然这句话是站在蜀汉的立场上说的。但是也准确揭示出了古往今来的一个简单但是往往被很多当局者忽视的事实:但凡想要成就王业的势力,绝对不可能容许一支势力势力和他“两立”。这就是博弈学中的“零和博弈”。其实,中国的古人还有一句更加直白的话来描述这个事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过,在一部中国历史中,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这样的傻瓜。比如,隋末唐初的王世充就曾经傻乎乎地问李世民他王世充到底有什么地方的罪过他了搞得李世民今天要来打他呢,李世民并没有正面回答;宋朝初期南唐的那位著名的词人皇帝也曾经问过赵匡胤相似的问题,赵匡胤的回答就是那个著名的“卧榻”。殊不知,你的存在就是罪过,对手绝对不可能因为你是个傻瓜就放过你,因为一旦傻瓜可能会变聪明,更何况,鬼才知道你是不是在装傻。最后,这两个傻瓜都死在自己的政治对手手中。其他的傻瓜结局也类似
   “王业不偏安”说的想要称霸天下的人绝对不能够呆在一个角落里,绝对不能只是看到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是要注意到天下局势的变化,在必要的时候,就要投身于群雄逐鹿的战斗之中。中国古代列国纷争时代中,只要是只知道闭关自守的政治势力的命运都很类似:一开始的小日子过得都不错,因为别人都在打仗而自己没有;然后呢就开始不太妙了,有些人开始“关照”自己了,这个时候就开始送钱保平安了;最终大boss来了,呜呼完蛋了。这篇文章给出了王朗和刘繇两个例子。其实有个例子更加合适,那就是后来的两宋王朝。宋朝出了开头一段之外,奉行的基本是“送钱保平安”的“偏安”政策。效果一开始也很不错:宋朝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峰,陈寅恪先生就说过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一代”(可能有误)。不过后来的结果就是众所周知了:一开始是辽朝、后来加上了西夏,再后来是更加要命的金朝,最后就是整个世界古代世界的大boss——蒙古帝国。如果查一查地图就知道,当时蒙古帝国几乎是集中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力量来打南宋(想想看西北和云南的回族怎么来的),南宋毫无悬念地挂掉了。
    其实想一想也很简单,你既然不去打别人,那别人的势力当然会越来越大。最后肯定会出现一个能够让你再也不能“偏安”的人物。这个人就算不是今天的张三,也会是明天的李四,终究这个人打到你的家门口。要想改变这种命运,除非你自己变成这个人
    当然,王朗刘繇都不是傻瓜,这两个都是当年的“名士”,有名的文化人,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所谓“论安言计,动引圣人”;至于两宋的文化成就,指出一点就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个都是出在宋代。要说这样聪明的人不懂得“偏安”的下场那可是冤枉他们了,还记得苏洵的《六国论》吗?苏洵很形象地描述了“送钱保平安”的下场——“薪不尽,火不灭”。
    既然这样,为什么这些人还是选择了“偏安”呢?这篇《后出师表》也给出了答案:“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 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明白一点讲就是:道理我当然懂了,不过老兄啊,打仗好累的啊,最最最最关键的是,打仗要死人、要花钱的。让我算一算,哎呀,一座金山都未必够啊,我家里一共只有五十座,这下可就要少掉一座了。这样好了,不跟他比军事、玩政治,跟他比经济,玩消耗。看看谁先完蛋。这多省事、多安全。何必去拼命呢?
    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有没有这样根本就没有经过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就做成了大boss或者是在大boss的眼皮子底下保住了平安呢?《后出师表》给出了两个古代的例子: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他是“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一个是当时的曹操,他是“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 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那古今中外有没有别的例子呢?据笔者记忆所及,结果是——根本没有!中国古代史就不列了,看看外国的:
    古希腊——马拉松战役;
    古罗马——被汉尼拔搞得差点亡国(执政官死了五个);
    英国——和西班牙打到死去活来;
    法国——八次宗教战争,有名的“三亨利”全都死于暗杀;
    俄国——和瑞典打了二十年(大北方战争);
    普鲁士——菲特烈大帝差点被奥、法、俄联军给逼死,后来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彻底打败;
    日本——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美国——说起来,美国的条件最好,但是也经过了残酷的太平洋战争(欧洲战争有点捡便宜的嫌疑)。
    这个表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任何一个国家或政权,不论你的条件多么好,不论你多么有钱,要想变成大boss,要想生存下去(对于大国来说这是一回事),必须经过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修罗场的磨炼,没有例外。
    《后出师表》还提到了一种更加残酷和难以选择的情况:假如你的实力比不上对手,该怎么办呢?
作者同样给出了答案:“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现在老百姓和军队都很穷困,但是激烈的军事、政治斗争又不可能避免,那样的话回避斗争和奋起斗争的的代价其实是一样的。以自己的居于劣势的经济势力任凭敌人攻击,那是样的话肯定会失败,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和敌人战斗,决不能退缩不战。作者在这段话中特别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回避敌人和与敌人抗争的代价问题。作者的回答是,代价相同。他是在针对什么人呢?毫无疑问,即使那些认为打仗会影响经济、会造成损失的那些人。
     在抗日战争中也有这种人,那就是“亡国论”者。这种人在1931年之前其实一直占据着主流观点,他们认为中国的实力远远弱于日本,所以绝对不能和日本对抗。结果是,从918开始到八一三,中国政府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就没有做出什么真心实意的反击。最终的结果是,日本的实力随着侵略中国步伐的加过越来越强,最终日本用于中国战场的弹药都是产于东北。话句话说,日本在使用从中国获得的资源侵略中国。所以,《后出师表》的作者其实还少说了一点,那就是居于强势的一方可以从对手的退缩中获得战略、战术、物资、心理等等各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得对手更加不可能击败自己。因此,想要竭力和对手避免冲突埋头发展经济,企图最后用经济力量击败对手的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敌人彻底击败。
    《后出师表》的核心其实只有四个字“敢于战斗”,无论自己处于优势和劣势都要这样。特别是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更要这样,因为对于弱者来说,这是有效削弱强大对手的唯一办法。倘若不敢这样做,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将来一个不可知的时刻不经战斗变得强大起来,这样的国家这能失败。抗战时期的蒋介石政权已经用自己的历史准确无误证明了这一点。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原文来源西西河论坛——新兵营地。

无论用上了多少智计,战斗始终都是残酷的修罗场,胜利最终都要靠着血火手段来完成。和平不过是美好的幻术,争斗才是生物圈的日常。
为作者鼓掌叫好,大国荣誉是用适时的勇气和必要的牺牲铸造的,苟偏安日久,士民皆耽于安乐,则兵锈马肥,愈不能战。
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方,信见信。------《司马法》之《仁本》篇


文章存在硬伤。诸葛亮对北伐的无奈用“宁知不可而为之”就可以概括,前后出师表写的再慷慨激昂也掩盖不了魏蜀之间实力日益拉大、蜀国内部外来者与本土豪强之间矛盾日深而诸葛亮无力彻底解决的史实。用这种非常情况下的对策来否定“长策”的合理性并借古喻今,说明作者对历史和现实认识都存在不清。老成谋国是几千年来激烈政治军事斗争的结论,从刘邦到李渊到朱元璋,都曾经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选择暂时隐忍、避敌锋芒的策略最终实现霸业,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更是被我朝太祖直接山寨作为国策。放着成功的例子不学,去学最终失败的诸葛亮北伐,准备当个悲情英雄么?看《三国演义》看多了吧。


文章存在硬伤。诸葛亮对北伐的无奈用“宁知不可而为之”就可以概括,前后出师表写的再慷慨激昂也掩盖不了魏蜀之间实力日益拉大、蜀国内部外来者与本土豪强之间矛盾日深而诸葛亮无力彻底解决的史实。用这种非常情况下的对策来否定“长策”的合理性并借古喻今,说明作者对历史和现实认识都存在不清。老成谋国是几千年来激烈政治军事斗争的结论,从刘邦到李渊到朱元璋,都曾经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选择暂时隐忍、避敌锋芒的策略最终实现霸业,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更是被我朝太祖直接山寨作为国策。放着成功的例子不学,去学最终失败的诸葛亮北伐,准备当个悲情英雄么?看《三国演义》看多了吧。
是的,在实力不如对手,特别是差距较大时,暂时隐忍才为上策,不然如菲猴一般明知实力不济却一味争勇斗狠,死是会很难看。
战国争霸和三国争雄,你不出兵对阵就是和平状态,相互之间的影响力就几乎没有。

当今世界,说小叫地球村,说紧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开战并不意味着导弹横飞,其实是更加凶险。废一大国而兵不血刃,单从军事领域的争胜好胜已经不能够解决大问题了。
后出师表是伪作,在诸葛亮时代,由于诸葛亮对吴魏发动的经济战,实际两国经济体系已经崩溃,诸葛亮的北伐只是试探,魏国的经济崩坏层度导致后诸葛亮时代,魏国一系列的暴力事件,诸葛亮的杯具不是所谓后人编造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是他知道自己可行,但是老天有时候是很公平的,诸葛亮用那个时代有着超越历史的经济视角去谋划天下,但是上天没给诸葛亮时间去完成,他用经济手段引起的魏国事变全都是在他死后发生,而他的后继者并不懂这种手段,白白等到司马昭时代魏国开始休养生息并回复经济体系
其实想一想也很简单,你既然不去打别人,那别人的势力当然会越来越大。最后肯定会出现一个能够让你再也不能“偏安”的人物。这个人就算不是今天的张三,也会是明天的李四,终究这个人打到你的家门口。要想改变这种命运,除非你自己变成这个人。


lvchunyou 发表于 2013-2-17 15:51
战国争霸和三国争雄,你不出兵对阵就是和平状态,相互之间的影响力就几乎没有。

当今世界,说小叫地球村 ...
吴魏两国的经济在诸葛亮时期的那种崩坏状态,实际是诸葛亮造成的,特别是魏国的整个金融体系被破坏,比索罗斯搞泰国还恐怖
fatelight 发表于 2013-2-17 16:03
吴魏两国的经济在诸葛亮时期的那种崩坏状态,实际是诸葛亮造成的,特别是魏国的整个金融体系被破坏,比索 ...
详细谈谈嘛
后出师表是伪作,在诸葛亮时代,由于诸葛亮对吴魏发动的经济战,实际两国经济体系已经崩溃,诸葛亮的北伐只 ...
牛人,具体说说,或者那本书介绍的?我比较感兴趣!
不是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吗?听说是后世伪作。

17868104 发表于 2013-2-17 19:29 不是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吗?听说是后世伪作。
后出师表非伪作!我记得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曾有说,诸葛恪在一次奏表中曾说其叔诸葛亮再次上书后主伐魏之事,裴认为当指后出师表。前几年看三国志得时候大概记得,书在家里,我在外面,原文我现在不好找,以后有机会我再查一下。各位谁还有裴松之注的三国志可以翻一下看看,大概就在诸葛亮或者诸葛谨诸葛恪传下所作的注。
17868104 发表于 2013-2-17 19:29 不是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吗?听说是后世伪作。
后出师表非伪作!我记得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曾有说,诸葛恪在一次奏表中曾说其叔诸葛亮再次上书后主伐魏之事,裴认为当指后出师表。前几年看三国志得时候大概记得,书在家里,我在外面,原文我现在不好找,以后有机会我再查一下。各位谁还有裴松之注的三国志可以翻一下看看,大概就在诸葛亮或者诸葛谨诸葛恪传下所作的注。
陈寿认为诸葛亮颇具战略眼光,然战术策略稍逊一筹,也就是说治国能力大于统兵能力,可以一生伐魏,干的不是长项。三国志大概有这样的话:器能理政,可匹管、萧,然无城父、韩信之将才出征,故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非不及!(大意如此吧)
yfwghost 发表于 2013-2-17 21:46
后出师表非伪作!我记得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曾有说,诸葛恪在一次奏表中曾说其叔诸葛亮再次上书后主伐魏之事, ...
这就是了,并不是【伪作】,而是托作,诸葛恪没有叔叔名气大,他想北伐,就拿出了叔叔名气,一般认为这个后出师表是诸葛恪写的
非黑非白 发表于 2013-2-17 19:21
牛人,具体说说,或者那本书介绍的?我比较感兴趣!
就对照三国志,仔细看同时期另外两国人物传记就行了,诸葛亮在世时期用蜀锦这一通货搞乱另外两国经济,我是看一个美国探索频道某个节目,国外一些分析的,认为诸葛亮是最早认识到【经济】这一武器的贤者,我看完那档节目,立刻回去翻三国志,觉得这种思维也是有道理的
陈寿认为诸葛亮颇具战略眼光,然战术策略稍逊一筹,也就是说治国能力大于统兵能力,可以一生伐魏,干的不是 ...
诸葛亮的统兵能力至少超过司马懿。
后出师表是伪作,在诸葛亮时代,由于诸葛亮对吴魏发动的经济战,实际两国经济体系已经崩溃,诸葛亮的北伐只 ...
说伪作 别的不说了 就这文笔见识气魄 谁能找个写的出来的人?
不在那个时空位置便不会有那种气质 这些是不可仿效的
毛泽东的诗词也有人说是伪作 可是谁又能伪的出来?李白也不行 不是水平不高 而是个人人生不可复制 心境不可复制

fatelight 发表于 2013-2-23 17:38
这就是了,并不是【伪作】,而是托作,诸葛恪没有叔叔名气大,他想北伐,就拿出了叔叔名气,一般认为这个 ...


这个托作说也一样是没有证据的猜测罢了,不足定论。
诸葛恪也没有类似文笔气质的作品可以对比。
事实上文科有文科的玩法,玩文科时候需要文科思维方式,文科往往不会有定论 ,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感悟迥异 ,境界立判。

fatelight 发表于 2013-2-23 17:38
这就是了,并不是【伪作】,而是托作,诸葛恪没有叔叔名气大,他想北伐,就拿出了叔叔名气,一般认为这个 ...


这个托作说也一样是没有证据的猜测罢了,不足定论。
诸葛恪也没有类似文笔气质的作品可以对比。
事实上文科有文科的玩法,玩文科时候需要文科思维方式,文科往往不会有定论 ,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感悟迥异 ,境界立判。
yfwghost 发表于 2013-2-17 21:46
后出师表非伪作!我记得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曾有说,诸葛恪在一次奏表中曾说其叔诸葛亮再次上书后主伐魏之事, ...
《后出师表》的伪作说,针对的就是诸葛恪,因为当时他的确很有可能伪造他叔叔的文章,为其发动吴国军队北伐制造声势……
苟偏安日久,士民皆耽于安乐,则兵锈马肥,愈不能战。
不管是不是诸葛亮写的,文章不错啊
sailormoons 发表于 2013-2-23 23:37
这个托作说也一样是没有证据的猜测罢了,不足定论。
诸葛恪也没有类似文笔气质的作品可以对比。
事实 ...
说是托作正是因为此作和诸葛恪一贯的文笔十分接近,而和诸葛亮的文路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诸葛亮从来没写过后出师表那种风格
sailormoons 发表于 2013-2-23 23:28
说伪作 别的不说了 就这文笔见识气魄 谁能找个写的出来的人?
不在那个时空位置便不会有那种气质 这些是 ...
就是这个文笔的问题,后出师表和诸葛亮本人的文笔格格不入,而和诸葛恪的一些文章则十分相似,那种悲怆的笔法是诸葛恪一贯的文路
fatelight 发表于 2013-2-24 20:08
就是这个文笔的问题,后出师表和诸葛亮本人的文笔格格不入,而和诸葛恪的一些文章则十分相似,那种悲怆的 ...
这个东西,就是见仁见智了。文科就这样,可能永远也没有个定论。
猪哥亮执行了自己脑补的策略了么?
——木有!
大秦猛士 发表于 2013-2-23 21:26
诸葛亮的统兵能力至少超过司马懿。
太假啦,三国时代统兵之将,一是曹操,二就是司马懿啦。 蜀国诸葛亮历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出其不意之外,其余历次都根本未能对魏国在雍凉二州的存在构成有效威胁。
多情狙击手 发表于 2013-2-24 22:52
太假啦,三国时代统兵之将,一是曹操,二就是司马懿啦。 蜀国诸葛亮历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出其不意之外,其 ...
无论是吴国对淮南的觊觎,还是蜀国一次比一次废材的北伐,都很难对魏国
构成切实有效的威胁。

读读三国志,就不难发现,三国时代的最大规模的决战既不是官渡之战,也不是赤壁之战,
而是后期的淮南三叛。
多情狙击手 发表于 2013-2-24 22:52
太假啦,三国时代统兵之将,一是曹操,二就是司马懿啦。 蜀国诸葛亮历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出其不意之外,其 ...
如果说以优势兵力据守险要对抗敌人劣势兵力就是厉害,那司马懿确实厉害。
实力对比差距太大了,纵然取得一两场胜利,以改变不了整体的战略劣势。
诸葛亮能做到那一步已经不错了。蜀国的悲剧主要就是刘备得势的时间太晚了,夷陵之败,刘备已经是一把年纪了。没有了东山再起的雄心与精力了。
其实刘备一生,屡屡东山再起,其毅力与韧性三国无人可比。夷陵之败,刘备要是再年轻十岁,蜀汉的国运仍大有可为。
有后出师表,不知道有没有后入师表
文章很犀利, 但是 斗争也要辩证地看吧~

尤其是 对手有明显的 战略失误的时候,可以大力发展经济,

当发现 已经不能 和平地猫着的时候, 就得 勇于担当,扩军 备战!我们现在估计就处于 扩军备战的时候了·~~ 领导人 认清形势 下定决心,要跟美帝干了~
前后出师表皆不臣之作。总结起来就是:
前出师表:哥几个看在你爹份儿上给你面子,你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别给脸不要脸!
后出师表:怎么干我和你爹都商量好了,都是你坏了老子的大计,你这么下去被人弄死了我可不负责任!

sailormoons 发表于 2013-2-23 23:28
说伪作 别的不说了 就这文笔见识气魄 谁能找个写的出来的人?
不在那个时空位置便不会有那种气质 这些是 ...


啥“文笔见识气魄”呀?
论文笔,跟前出师表比比,根本没有前出师表里的恭敬、严谨、有根有据。
充满了咄咄逼人的什么“此臣之未解”,冒失怨望,跟皇帝玩儿吐槽,这还是轻的,居然跟皇帝报上的人名还有不为人知的主儿,跟前表里的史实确凿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论伪作,除了《陋室铭》外,这个做得最粗糙不堪。
sailormoons 发表于 2013-2-23 23:28
说伪作 别的不说了 就这文笔见识气魄 谁能找个写的出来的人?
不在那个时空位置便不会有那种气质 这些是 ...


啥“文笔见识气魄”呀?
论文笔,跟前出师表比比,根本没有前出师表里的恭敬、严谨、有根有据。
充满了咄咄逼人的什么“此臣之未解”,冒失怨望,跟皇帝玩儿吐槽,这还是轻的,居然跟皇帝报上的人名还有不为人知的主儿,跟前表里的史实确凿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论伪作,除了《陋室铭》外,这个做得最粗糙不堪。
现在有人怀疑《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所写,只有《前出师表》才是他本人写的。不过,其内容还符合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那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传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引咎责躬,厉兵讲武,当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之时,他上此表请求再次伐魏。因为他第一次北伐时有一篇《出师表》,因此这一次的被称为《后出师表》。这篇《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亮所写?历来看法不一。

  东晋的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当然认为它是可靠的。但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 》引这篇《表》时却注明:“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他持论谨慎,不言其非,也不言其是,不过,他客观记述的情况,却能启发人们去怀疑《后表》的真伪。所以,清人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中就怀疑《后表》是后人伪撰的,他认为,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欠考虑,陈寿《三国志》不载此文“极有卓见”。

  经研究,部分史学者认为此文(《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写,而是后人伪托诸葛亮之名所写。(虽然大多数人仍认为此文确是诸葛亮所写。)

  《后出师表》的作者史学界有争议。不过较多历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非诸葛亮所做,因为,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写的十分恳切,在第一次北伐曹魏失败后,诸葛亮自己也承担起责任,自贬三级.然而《后出师表》的语气写的好像是为自己的战争失败做狡辩的,说了很多理由,姑且不论对错,它不符合诸葛亮的风格.诸葛亮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不会说诸如“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类逃避责任的话.我觉得最有可能是晋朝人所作.当然这个人写《后出师表》时,陈寿已经去世,因为陈寿的《三国志》里都没有提到《后出师表》,但有提到诸葛亮所做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

  近年有人提出,《后出师表》应是诸葛亮所写。因为张俨与诸葛亮同时稍后,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很熟悉,如果《后出师表》为人伪撰,张俨不会不加辨别就把它收进《默记》。至于陈寿,因为不敢犯司马氏之讳,所以不敢把骂他们为魏贼的《后出师表》收入《三国志》本文。

  但较多的人恐怕还是认为《后出师表》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比较而言,这一种意见理由充分一些。

  《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除南阳、乌巢、潼关几次遇险史书有记载,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又比如,《后表》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这或者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或诸葛亮误记,但有一件事却不可能误记,即赵云之死。赵云是建兴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虽然失利,但未大败,更不至于丧生,他还被贬为镇军将军,这是退军以后的事。这是《三国志·赵云传》和注引《云别传》明确记载的。但上于建兴六年(228)十一月的《后表》却说赵云和另外七十多名战将都已经死了。这个明显的漏洞很难作别的解释。

  更主要的是,《后出师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诸葛亮之手。《表》是上给后主的。诸葛亮这时尽管揽蜀汉大权于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后主窝囊无能,但后主毕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刘备临终之重托,因此,他对后主一向是恭谨的,虽时时苦心劝谏,但措辞总是诚恳委婉,《前出师表》就是这样。不像这篇《后表》,开头就直说后主无能,当面指问:“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不是臣下对君主的口气,更不像诸葛亮说的话。

  诸葛亮一向有胆略,有抱负,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未出茅庐,他就自比管仲、乐毅,刘备请他出山,正是势单力孤,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却在这时为刘备画出了据荆州、取益州,以成帝业的宏伟蓝图。就在上《后出师表》的同一年,他上《前出师表》,先主崩殂,益州疲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仍相信,只要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而他率军北伐,也有决心“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不到一年,在《后出师表》中,这一切全不见了,消沉、沮丧,列举的六条不解,都是对北伐缺乏信心。“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北伐全然是无可奈何的。“凡事如是,难可逆料”,只有尽力而为,“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对前途悲观渺茫。这不是《前出师表》中那个诸葛亮的精神状态。

  不像是诸葛亮写的,张俨为什么又收进《默记》呢?其实,张俨并不是一个严肃严谨的史学家,他只是一个周于礼仪、搞搞外交的人物,他的身份,他“博闻多识”的特点,使他能接触到很多别人不易见到的材料,但又不可能严格加以甄别。《后出师表》可能就是未加甄别就收入进去的一种。

  不过,《后出师表》有一处却很可取,就是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后出师表》的全部价值也就在此。罗贯中把《后出师表》写入《三国演义》,大约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抓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光彩夺目,为世代人们景仰的艺术典型。

fatelight 发表于 2013-2-23 17:43
就对照三国志,仔细看同时期另外两国人物传记就行了,诸葛亮在世时期用蜀锦这一通货搞乱另外两国经济,我 ...


经济战的思想,怎么都不能说诸葛亮是第一个吧,可以看看《管子.轻重戊》,其中就已有明确的经济战思想了吧。

至于诸葛亮的经济战,孔明既然自比管乐,不可能没研究过管仲的"轻重术"。
fatelight 发表于 2013-2-23 17:43
就对照三国志,仔细看同时期另外两国人物传记就行了,诸葛亮在世时期用蜀锦这一通货搞乱另外两国经济,我 ...


经济战的思想,怎么都不能说诸葛亮是第一个吧,可以看看《管子.轻重戊》,其中就已有明确的经济战思想了吧。

至于诸葛亮的经济战,孔明既然自比管乐,不可能没研究过管仲的"轻重术"。
出师表确实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生风范
出师表确实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生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