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的文献资料库中对美帝预警机的探测能力的表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14:44
E3预警机对战斗机级别目标下视能力大约370-400km(目标中低空)
对1平米以下的低空小目标,探测距离在270-300km
对中高空的大型目标(B52级别)探测距离在660km以上(目标高度几km以上)

雷达载机飞行高度9000-10000米

在TG的做的外军预警机探测能力的数据表里面,这个美国是最强。数据都是取自95年之后的。

04年的某文献中,提到过当时对某机载预警雷达的指标估算。预计是对5m^2目标,
下视探测400km探测距离(和上述美国E3的要求类似)。
载机高度也是万米左右。

现在来看,应该是该预警机雷达,试飞阶段对下视探测做技术优化后,探测距离超过了预期。
这个模式下,下视中地面会有杂波干扰。一般要求,目标还要有10db的强度,才能从丘陵高山的表面地形产生的回波中检测出来E3预警机对战斗机级别目标下视能力大约370-400km(目标中低空)
对1平米以下的低空小目标,探测距离在270-300km
对中高空的大型目标(B52级别)探测距离在660km以上(目标高度几km以上)

雷达载机飞行高度9000-10000米

在TG的做的外军预警机探测能力的数据表里面,这个美国是最强。数据都是取自95年之后的。

04年的某文献中,提到过当时对某机载预警雷达的指标估算。预计是对5m^2目标,
下视探测400km探测距离(和上述美国E3的要求类似)。
载机高度也是万米左右。

现在来看,应该是该预警机雷达,试飞阶段对下视探测做技术优化后,探测距离超过了预期。
这个模式下,下视中地面会有杂波干扰。一般要求,目标还要有10db的强度,才能从丘陵高山的表面地形产生的回波中检测出来
楼主才是做学问的。
2013-1-19 14:35 上传


高亮部分为载机高度和目标高度,以及理论的直视视界。
当本机载机为9000米高度,对海平面高度的目标的直视视界为
130×(√9+√0)=390km
实际中一般低空的高度定义为100-1000米,100m已经是超低空了,不安全也没必要。
所以一般目标的取值至少应该500m-1000m高度之间。
那么实际按0.5km的高度来算,理论的预警机直视的视界应该为
130×(√9+√0.5)=481km

也就是说美国E3对这样的目标,只有370-400km的探测距离。
而空警2000,则可以达到470km的探测距离(接近理论极限)

这个应该是和雷达类型,以及现在雷达技术的进步有关。
E3毕竟是70-80年代的技术为主。
喜欢楼主这类风格的帖子,以数据和资料说话。
这个才是以事实说话啊
看到那些字母公式啥的就头疼,活该我不是干这行的
为什么非要和E-3比?那都是7、80年代的老东西了。
喜欢楼主这类风格的帖
求科普:文中有效地球半径和地球半径区别
很好,支持理性分析。
为什么非要和E-3比?那都是7、80年代的老东西了。
霉帝的主力预警机,也是除空警外最先进的在役预警机,不和它比,那你说和哪个比?
为什么非要和E-3比?那都是7、80年代的老东西了。
机壳子是老,里面东西可是几次三番升级的。在西方仍是绝对主力。有什么丟份儿的?
感谢科普
问题在于,
4代机利用被动探测也许可以避开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虽然这种局面下4代机也未必可以攻击
还有对纸飞机有多远的探测距离?
结论上来说,
预警机+3代机与超巡的4代机交战
也许需要冲压弹
别以为E-3是70年代设计生产的,就以为机上的雷达设备都是那时候一直用到现在的,上面不少设备都是新世纪才出来的!
就像新35自行高炮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人说,和人家几十年前的出来的东西比有意思么?
用数据说话,有理有据,甚得吾心
有确切数据的机机,当然好比较,E3服役也较久了。较新的,或者一些国产要保密的,如E767,E737,KJ2000,很难说谁比谁更强,因为都没有确切的数据。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3-1-19 14:51
高亮部分为载机高度和目标高度,以及理论的直视视界。
当本机载机为9000米高度,对海平面高度的目标的直 ...
……你这论文计算的是雷达直射理论上能够看多远的计算模型,可不等于哪个雷达就能看这么远,或者说只能看这么远。
ShadowSnake 发表于 2013-1-19 16:45
机壳子是老,里面东西可是几次三番升级的。在西方仍是绝对主力。有什么丟份儿的?
有些人就是这样。
拿我们现役的和美帝现役的比,他会和你说人家那是多少年前的。
拿我们在研的和美帝现役的比,他会和你说人家那是现役的。
怎么比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比出的结果必须是我们不行他才认为是对的。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3-1-19 14:51
高亮部分为载机高度和目标高度,以及理论的直视视界。
当本机载机为9000米高度,对海平面高度的目标的直 ...
喜欢楼主这样用数据分析说话的帖子。
顺便请教下:有人说KJ2000可以兼顾对地(也许说的是超低空)的探测,相比现役其他预警机领先一代,这个能科普下吗?
lizyu 发表于 2013-1-19 20:45
……你这论文计算的是雷达直射理论上能够看多远的计算模型,可不等于哪个雷达就能看这么远,或者说只能看 ...
这个图说的是雷达的直视距离最大距离的计算。

我用来告诉大家,470km的概念。是指对什么类型的目标。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3-1-19 20:24
有确切数据的机机,当然好比较,E3服役也较久了。较新的,或者一些国产要保密的,如E767,E737,KJ2000,很难 ...
你没看明白和搞懂一件事。
一般大家讨论的预警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
就是指9-10km高度,对1km高度的低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
这个距离理论最大值就是480-540km左右
这个距离就是最贴近实战使用的。
因为地面的杂波干扰。实际一般预警机雷达也就只能探测到370-400km的距离。
这个距离,实际就是9km巡航高度,对几乎0高度的目标探测距离(为啥,你自己想)
我们依靠有源预警雷达的体制和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
突破了400km的限制(因为地球曲率的存在,要看最远距离的低空的飞行物,必须先解决
400km处地面杂波的背景噪声干扰问题),接近了480km的理论极限。
如果你真明白的话。别人在这个数据上,只能无限接近。超越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KJ2000已经是最强之一。这是明确的了。
关键是其他机这方面的公开指标。仍在400km上下。
这才有意思。

我认为,美帝其实也有我们现在的水平。但美帝自己的还没入役。
给盟国提供的都是缩水版。所以说第一也差不多
深感庆幸的是,有王院士这类高人在,不知美国那些先进的预警机的技术参数的神话还能维持多久。
一有公式,偶就干瞪眼。。。然后,就木有然后了
土鸡确实是喜欢科普也会科普的专业人士啊
楼主的贴子回回都是让我深感受教,相比较某鱼和某字母人士来说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3-1-19 21:55
你没看明白和搞懂一件事。
一般大家讨论的预警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
就是指9-10km高度,对1km高度的低空 ...
楼主别费力气和他解释什么了,看看他在跟KJ-2000有关的贴子中的所言所为真不值得。
楼主才是做学问的。
喜欢看土鸡好文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3-1-19 21:55
你没看明白和搞懂一件事。
一般大家讨论的预警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
就是指9-10km高度,对1km高度的低空 ...
你能提供的也就是理论方面的东西。纸面上的东西谁都好说,歼9也有双25,直到现在还是纸面上。

关键是其他机这方面的公开指标。仍在400km上下----对的,那是人家老老实实地告诉你是对低空战斗机目标是这个数,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CCTV13公布的数据并没有说明这个雷达工作的工况。同时你也没任何数据或事实证明这个所谓的第一,公开的就一个干巴巴的470。

当然KJ2000是最强之一这肯定是的,个人认为至少在第二,超过毛熊,能不能超过美帝,目前无过硬的证据。
数据说话,先顶一个。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3-1-19 21:38
这个图说的是雷达的直视距离最大距离的计算。

我用来告诉大家,470km的概念。是指对什么类型的目标。


……你应该是理解错了文章的内容了。没有任何预警机是按照1000米高度算探测距离的。那个470也根本不是你想的哪个情况。如按照你提供的算法,E-3A对7000米高度的目标探测距离得是多少?

……不考虑反射强度,不考虑雷达性能,怎么可能光靠直射距离当依据?按照你提供文章是算法,是不是载机飞行高度由8KM提高到11KM,雷达探测距离自然就随高度增加啊?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3-1-19 21:38
这个图说的是雷达的直视距离最大距离的计算。

我用来告诉大家,470km的概念。是指对什么类型的目标。


……你应该是理解错了文章的内容了。没有任何预警机是按照1000米高度算探测距离的。那个470也根本不是你想的哪个情况。如按照你提供的算法,E-3A对7000米高度的目标探测距离得是多少?

……不考虑反射强度,不考虑雷达性能,怎么可能光靠直射距离当依据?按照你提供文章是算法,是不是载机飞行高度由8KM提高到11KM,雷达探测距离自然就随高度增加啊?
lz一贯用论文数据说话,不愧是科普帝

三W刀卡木 发表于 2013-1-19 16:30
霉帝的主力预警机,也是除空警外最先进的在役预警机,不和它比,那你说和哪个比?


美国在2000年后对E-3C实施RSIP升级计画,其主要目的为要求探测低rcs目标而提出"再平衡"观念,其对rcs为0.5米平方探测距离达540km,型号为E-3c block35/45,预计服役至2025
目前所说超越E-3应该是指还没升级前的E-3(当然KJ-2000对升级后的E-3还是有一些优势,例如其基于电子扫描所带来的资讯更新率就是E-3系列永远无法比拟的)

这边要注意所谓"对rcs为0.5米平方540KM探距"是指假如预警机所在高度根据地球半径计算对地平面最远只能探测到540km,那只要你rcs为0.5米平方的木鳔只要一跃出地平线就会被抓到
原文:
 RSIP計畫是美國E-3預警機自1981年服役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改良。波音公司與諾斯若普‧格魯曼公司是在1994年取得這項價值八億美金的改良工程,預計要改良33架現役的E-3預警機,包括北約的18套,英國的八套,美國的四套,並可能日後繼續再追加11套。

  這不是E-3預警機第一次接受改良,但是之前的改良大多專注在預警機的次系統上,例如:資料鍵、電戰支援設備、人員操作平台…然而其核心APY-2雷達自從服役以來,就一直沒有大幅更動。這次RSIP改良計畫,則將把APY-2雷達脫胎換骨一番。

  近十年來,雷達遭遇的最大危機就是『匿蹤科技』。

  那美國有什麼好怕的呢?答案是匿蹤巡弋飛彈。要設計一個匿蹤能力的彈體容易得多,事實上,在1974年,美國自己還完全沒有掌握匿蹤科技時,設計出來的AGM-86空射巡弋飛彈正面就只有0.1平方公尺的最小RCS值。而近年來法國的Apache、德國與瑞典合作的KEPD50金牛座….等匿蹤巡弋飛彈,都利用匿蹤原理,採用多邊形彈體將雷達波大角度反射以減少RCS。雖然,這些武器仍然是由美國的盟國發展,但是美國仍然在憂慮在世界軍火市場的激烈競爭下,總有一天這些武器會被不擇手段推銷的軍火商賣到未來的敵人手上,則美國海外作戰的軍隊可能就會被這些武器攻擊。

  匿蹤巡弋飛彈的RCS雖然比傳統飛機目標小上十到一百倍,但其實仍然不能跟美國的匿蹤戰機相提並論。因為這些飛彈受限於發射載具的空間,不可能設計成像B-2轟炸機一樣大角度飛翼,也不可能包上昂貴的匿蹤蒙皮。美國相信,其RCS仍然在0.1到1平方公尺之間,而匿蹤戰機的RCS則在0.001到0.01平方公尺之間。
所以巡弋飛彈要匿蹤還有另外一個前提:超低空飛行。美國的匿蹤戰機是不採取低空飛行的,因為高空飛行的低阻力可以彌補匿蹤設計損失的航程。然而,雷達能不能偵測目標,除了跟目標的RCS有關,也跟背景的雜訊強度有關。在高空飛行時,背景雜訊最低,所以飛機光點很容易被分離出來,故只有藝高人膽大的匿蹤戰機才敢在高空飛行。

  然而,在低空飛行時,地面反射的雜訊形成良好的掩護。或許有人會問:『都卜勒雷達不是可以濾除地面雜訊嗎?』。沒錯,目前的雷達都用都卜勒原理,使其可以在低空環境偵測目標,但是,其只能『相對濾除』雜訊,不能把雜訊『絕對濾除』掉。 這就使巡弋飛彈有了可趁之機,在地形複雜地區,例如科索夫的山區,地面雜訊非常的強,所以雷達一定要大開都卜勒濾波,使眼力衰減。在高空,巡弋飛彈的RCS不足以讓雷達看不到,但在低空環境,這個RCS值就足以讓這些『近視』的雷達視若無睹。故巡弋飛彈的低空飛行能力,搭配匿蹤彈體,就成為彈道飛彈之外,美國最害怕的敵人。

  其實原本超低空飛行的導航系統也是美俄巡弋飛彈才獨有的能力,但是軍用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種地貌追沿系統甚至有歐洲國家已經可以做出套件出來賣,不管你的飛彈怎麼作,插進去就變成巡弋飛彈。因此美國自豪的訊息掌握能力,將無法完全掌握飛彈的行蹤。於是就產生了RSIP計畫。

  在雷達界有所謂的『再平衡』(Rebalance)概念。就是因應匿蹤科技縮短雷達的偵測距離,雷達也應該提昇性能去抵銷匿蹤科技的功用。這是因為雷達真測距離並不是越遠就一定越好,以一架40000呎高空巡弋的預警機為例,它所看到的地平線距離就是450公里左右,超過這個距離就會被地球曲度影響而失去意義,所以雷達設計只要能達到這個偵測距離就夠了,過大的功率只是增加無謂的成本。然而當匿蹤設計縮短這個偵測距離到160公里,甚至更短後,預警機雷達就需要增加其靈敏度,讓其偵測匿蹤目標的距離重新推回到450公里,『平衡』匿蹤科技的影響。

  之前介紹過新興的反匿蹤雷達,例如被動雷達、多基雷達…。但這些非傳統雷達都有一些副作用,其或許解決了雷達偵測匿蹤目標的問題,但卻衍生出精度不足以導引攻擊,價格上升,實作困難…等問題,使其戰術上的價值相當有限。因此美國不用這些新科技對付匿蹤巡弋飛彈,而將現有的E-3雷達進行改良。

  RSIP計畫主要是採用所謂的脈衝壓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將長而低功率的脈衝壓縮成極短的強脈衝。以往採用這種技術的雷達主要是著眼於其脈衝短,距離解析度就高;敵人電子截收與反制的可能也減小。RSIP計畫預計可以將E-3雷達的距離精度增為六倍,使得預警機有接近射控所需的精確度指引戰機發射AMRAAM飛彈攻擊巡弋飛彈。

  另外,尖峰功率上升,使雷達回波也增強,但值得注意的是,雷達功率越強,目標反射越強,地面反射也是越強,所以巡弋飛彈還是可以利用地面雜訊掩護。然而,由於距離解析度提高,雷達可以將回波依據距離軸分成更多更細的小範圍,運用高速運算器進行的數位都卜勒處理不像傳統的都卜勒處理是『全盤通殺』,一個地方的雜訊會讓整個靈敏度降低。現代高速複利葉運算可以針對一個個小格子的回波進行頻譜分析,精確地分離每一點的地形雜訊。故脈衝壓縮增加距離精度,新的訊號處理器增加濾波的的精確性,雷達整體的偵測性能就可以提昇。RSIP計畫將使E-3雷達的偵測能力提高十倍,偵測距離增加70%到100%。也就是說,可以在540公里外低空偵測到RCS只有0.5平方公尺的巡弋飛彈目標,正好將E-3的偵測距離推回到沒有匿蹤科技的水準。


三W刀卡木 发表于 2013-1-19 16:30
霉帝的主力预警机,也是除空警外最先进的在役预警机,不和它比,那你说和哪个比?


美国在2000年后对E-3C实施RSIP升级计画,其主要目的为要求探测低rcs目标而提出"再平衡"观念,其对rcs为0.5米平方探测距离达540km,型号为E-3c block35/45,预计服役至2025
目前所说超越E-3应该是指还没升级前的E-3(当然KJ-2000对升级后的E-3还是有一些优势,例如其基于电子扫描所带来的资讯更新率就是E-3系列永远无法比拟的)

这边要注意所谓"对rcs为0.5米平方540KM探距"是指假如预警机所在高度根据地球半径计算对地平面最远只能探测到540km,那只要你rcs为0.5米平方的木鳔只要一跃出地平线就会被抓到
原文:
 RSIP計畫是美國E-3預警機自1981年服役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改良。波音公司與諾斯若普‧格魯曼公司是在1994年取得這項價值八億美金的改良工程,預計要改良33架現役的E-3預警機,包括北約的18套,英國的八套,美國的四套,並可能日後繼續再追加11套。

  這不是E-3預警機第一次接受改良,但是之前的改良大多專注在預警機的次系統上,例如:資料鍵、電戰支援設備、人員操作平台…然而其核心APY-2雷達自從服役以來,就一直沒有大幅更動。這次RSIP改良計畫,則將把APY-2雷達脫胎換骨一番。

  近十年來,雷達遭遇的最大危機就是『匿蹤科技』。

  那美國有什麼好怕的呢?答案是匿蹤巡弋飛彈。要設計一個匿蹤能力的彈體容易得多,事實上,在1974年,美國自己還完全沒有掌握匿蹤科技時,設計出來的AGM-86空射巡弋飛彈正面就只有0.1平方公尺的最小RCS值。而近年來法國的Apache、德國與瑞典合作的KEPD50金牛座….等匿蹤巡弋飛彈,都利用匿蹤原理,採用多邊形彈體將雷達波大角度反射以減少RCS。雖然,這些武器仍然是由美國的盟國發展,但是美國仍然在憂慮在世界軍火市場的激烈競爭下,總有一天這些武器會被不擇手段推銷的軍火商賣到未來的敵人手上,則美國海外作戰的軍隊可能就會被這些武器攻擊。

  匿蹤巡弋飛彈的RCS雖然比傳統飛機目標小上十到一百倍,但其實仍然不能跟美國的匿蹤戰機相提並論。因為這些飛彈受限於發射載具的空間,不可能設計成像B-2轟炸機一樣大角度飛翼,也不可能包上昂貴的匿蹤蒙皮。美國相信,其RCS仍然在0.1到1平方公尺之間,而匿蹤戰機的RCS則在0.001到0.01平方公尺之間。
所以巡弋飛彈要匿蹤還有另外一個前提:超低空飛行。美國的匿蹤戰機是不採取低空飛行的,因為高空飛行的低阻力可以彌補匿蹤設計損失的航程。然而,雷達能不能偵測目標,除了跟目標的RCS有關,也跟背景的雜訊強度有關。在高空飛行時,背景雜訊最低,所以飛機光點很容易被分離出來,故只有藝高人膽大的匿蹤戰機才敢在高空飛行。

  然而,在低空飛行時,地面反射的雜訊形成良好的掩護。或許有人會問:『都卜勒雷達不是可以濾除地面雜訊嗎?』。沒錯,目前的雷達都用都卜勒原理,使其可以在低空環境偵測目標,但是,其只能『相對濾除』雜訊,不能把雜訊『絕對濾除』掉。 這就使巡弋飛彈有了可趁之機,在地形複雜地區,例如科索夫的山區,地面雜訊非常的強,所以雷達一定要大開都卜勒濾波,使眼力衰減。在高空,巡弋飛彈的RCS不足以讓雷達看不到,但在低空環境,這個RCS值就足以讓這些『近視』的雷達視若無睹。故巡弋飛彈的低空飛行能力,搭配匿蹤彈體,就成為彈道飛彈之外,美國最害怕的敵人。

  其實原本超低空飛行的導航系統也是美俄巡弋飛彈才獨有的能力,但是軍用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種地貌追沿系統甚至有歐洲國家已經可以做出套件出來賣,不管你的飛彈怎麼作,插進去就變成巡弋飛彈。因此美國自豪的訊息掌握能力,將無法完全掌握飛彈的行蹤。於是就產生了RSIP計畫。

  在雷達界有所謂的『再平衡』(Rebalance)概念。就是因應匿蹤科技縮短雷達的偵測距離,雷達也應該提昇性能去抵銷匿蹤科技的功用。這是因為雷達真測距離並不是越遠就一定越好,以一架40000呎高空巡弋的預警機為例,它所看到的地平線距離就是450公里左右,超過這個距離就會被地球曲度影響而失去意義,所以雷達設計只要能達到這個偵測距離就夠了,過大的功率只是增加無謂的成本。然而當匿蹤設計縮短這個偵測距離到160公里,甚至更短後,預警機雷達就需要增加其靈敏度,讓其偵測匿蹤目標的距離重新推回到450公里,『平衡』匿蹤科技的影響。

  之前介紹過新興的反匿蹤雷達,例如被動雷達、多基雷達…。但這些非傳統雷達都有一些副作用,其或許解決了雷達偵測匿蹤目標的問題,但卻衍生出精度不足以導引攻擊,價格上升,實作困難…等問題,使其戰術上的價值相當有限。因此美國不用這些新科技對付匿蹤巡弋飛彈,而將現有的E-3雷達進行改良。

  RSIP計畫主要是採用所謂的脈衝壓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將長而低功率的脈衝壓縮成極短的強脈衝。以往採用這種技術的雷達主要是著眼於其脈衝短,距離解析度就高;敵人電子截收與反制的可能也減小。RSIP計畫預計可以將E-3雷達的距離精度增為六倍,使得預警機有接近射控所需的精確度指引戰機發射AMRAAM飛彈攻擊巡弋飛彈。

  另外,尖峰功率上升,使雷達回波也增強,但值得注意的是,雷達功率越強,目標反射越強,地面反射也是越強,所以巡弋飛彈還是可以利用地面雜訊掩護。然而,由於距離解析度提高,雷達可以將回波依據距離軸分成更多更細的小範圍,運用高速運算器進行的數位都卜勒處理不像傳統的都卜勒處理是『全盤通殺』,一個地方的雜訊會讓整個靈敏度降低。現代高速複利葉運算可以針對一個個小格子的回波進行頻譜分析,精確地分離每一點的地形雜訊。故脈衝壓縮增加距離精度,新的訊號處理器增加濾波的的精確性,雷達整體的偵測性能就可以提昇。RSIP計畫將使E-3雷達的偵測能力提高十倍,偵測距離增加70%到100%。也就是說,可以在540公里外低空偵測到RCS只有0.5平方公尺的巡弋飛彈目標,正好將E-3的偵測距離推回到沒有匿蹤科技的水準。

lizyu 发表于 2013-1-19 22:54
……你应该是理解错了文章的内容了。没有任何预警机是按照1000米高度算探测距离的。那个470也根本不是你 ...
我没理解错。
E3A对7000M高度的B52级别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在660km以上。

我是综合了n份资料的信息说的。这里给出的是图,可只有不相干的一份。

你先看清楚文章里面的算法是什么。这个是理论视界,和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是两码事。

我分析的是国家,引用的E3/A50/KJ2000是什么数据进行的对比。
是平台在9000m对低空大约1000m高度的战斗机的探测距离。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3-1-19 22:50
你能提供的也就是理论方面的东西。纸面上的东西谁都好说,歼9也有双25,直到现在还是纸面上。

关键是其 ...
很简单,国内讨论预警机探测距离的文献。大多都不讨论,其他模式下的最大探测距离。
预警机要想看得非常远,前提是平台要飞到足够的高度。

但现在平台一般只能飞到10公里左右的高度,实用的探测距离受地球的天然限制太大。

长远来看,高空平台是必须的。
中华土鸡 发表于 2013-1-19 23:08
我没理解错。
E3A对7000M高度的B52级别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在660km以上。
土鸡大大,所以KJ2000对飞在6000~7000公尺战斗机目标(RCS为3~5米平方)探距大概多大?
另外假如用B-52 rcs在用雷达测距公式回推不是在7000m处rcs为5米平方的目标探距也大概是300~400公里吗...?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3-1-19 22:50
你能提供的也就是理论方面的东西。纸面上的东西谁都好说,歼9也有双25,直到现在还是纸面上。

关键是其 ...
你的执着和坚持很让人钦佩。我这话不贬不褒,得罪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