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的十大抗日名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42:16
<P>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对杜聿明有些神化。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gt;&gt;&gt;全文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投票之初,张灵甫曾排在第四位,现在掉到第九,这个位置基本上是合适的。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排名第十我感觉不够公正,至少应排在张灵甫前头 。</P><P>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对杜聿明有些神化。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gt;&gt;&gt;全文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投票之初,张灵甫曾排在第四位,现在掉到第九,这个位置基本上是合适的。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排名第十我感觉不够公正,至少应排在张灵甫前头 。</P>
看了这些有些人又要不爽了。
<P>一半都投了GCD</P>[em05][em05][em05]
薛岳是公认第一名将。战功最大。张自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李宗仁打破了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后期负闲,没得到施展。戴安澜只是师级干部,王耀武是集团领导,比差了吧?
姓名 年龄 籍贯 牺牲日期 军衔 职位 战役/殉国地点 追赠
  陈安宝 46 浙江黄岩 1939/05/06 少将 29军军长兼79师师长(保定军校三期) 南昌会战,南昌 陆军上将
  唐淮源 57 云南江川 1941/05/12 中将 3军军长(云南讲武堂) 中条山 陆军上将
  章亮基 48 湖南长沙 1941/08 中将 18军副军长,第九战区中将军法执行总监(保定陆军军官学校3期) 江西宜春
  王铭章 45 四川新都 1938/03/17 中将 22集团军122师师长(四川陆军军校第三期) 山东滕县 陆军上将
  饶国华 33 四川资阳 1937/11/30 中将 21军145师师长 安徽广德 陆军上将
  赵登禹 39 山东荷泽 1937/07/28 中将 132师师长 北平南苑 陆军上将,革命烈士(毛泽东签署)
  佟麟阁 45 河北高阳 1937/07/28 中将 29军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 北平南苑 陆军上将
  郝梦龄 39 河北藁城 1937 /10/16 中将 2战区中央兵团前敌总指挥兼9军军长(保定军校第六期) 忻口会战,南怀化高地 陆军上将
  唐聚五 47 黑龙江双城(满) 1939/0519 中将 东北游击总司令(东北讲武堂) 河北迁安平台山 陆军上将
  张自忠 49 山东临清 1940/05/16 中将 5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兼33集团军总司令 武汉会战,于湖北宜城 陆军上将
  李家钰 54 四川蒲江 1944/0521 中将 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四川陆军军官学校三期) 豫中会战,于豫西陕县 陆军上将
  方叔洪 27 山东厉城 1938/六月 中将 51军114师师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台儿庄会战,山东蒙阳冯家场
  冯安邦 53 山东无棣 1938/11/03日 中将 第二集团军42军军长 在襄阳遭日机轰炸身亡
  武士敏 49 河北怀安 1941/09/29 中将 98军军长 中条山战役,中条山
  庞汉桢 38 广西靖西 1937/10/23 少将 第七军170师510旅旅长(广西陆军讲武堂,中央军校南宁分校) 淞沪抗战/陈家行 陆军中将
  彭士量 39 湖南浏阳 1943/11/15 少将 73军五师师长(黄埔4期,陆大11期) 常德会战、石门 陆军中将
  郑作民 38 湖南新田 1940/02/03 少将 2军中将副军长兼9师师长(黄埔一期) 广西上林 陆军中将
  刘震东 45 山东沂水 1938/02/28 少将 5战区高参兼2路游击司令(东北讲武堂) 山东莒县 陆军中将
  秦 霖 37 广西桂林 1937/10/23 少将 7军171师511旅旅长(广西讲武堂) 上海南翔 陆军中将
  孙明瑾 38 江苏宿迁 1943/12/01 少将 第九战区第十军预十师师长(黄埔6期,陆大14期,陆大研究院) 常德会战、常德赵家桥 陆军中将
  石作衡 36 山西浑源 1941/09/06 少将 43军70师师长(山西陆军学生兵团,南京高级军校) 条山战役,山西绛县 陆军中将
  钟 毅 40 广西扶绥 1940/05/09 少将 84军173师师长(韶关讲武堂) 随枣会战,枣阳 陆军中将
  刘桂五 36 辽宁朝阳 1938/04/22 少将 骑兵6师师长 内蒙古百灵庙 陆军中将,革命烈士
  姜玉贞 44 山东荷泽 1937/10/11 少将 66师196旅旅长, 山西忻口会战,原平 陆军中将
  戴安澜 38 安徽无为 1942/0526 少将 5军200师师长黄埔军校第三期 缅甸战场,缅甸北部阵亡 陆军中将
  王甲本 43 云南富源 1944/09/07 少将 79军军长云南讲武堂 湖南东安山水铺阵亡 陆军中将
  夏国璋 43 广西容县 1937/11/21 少将 七军172师副师长保定军校第九期 于吴兴阵亡 陆军中将
  刘家麒 43 湖北武昌 1937/10/16 少将 第九军54师师长保定陆军军校 忻口会战,阵亡 陆军中将
  寸性奇 46 云南腾冲 1941/05/13 少将 第三军12师师长(云南讲武堂) 夏县自杀 陆军中将
  赖传湘 37 江西南康 09/24 少将 第九军190师副师长(黄埔军校第四期 第二次长沙会战,于长沙阵亡 陆军中将
  郑廷珍 44 河南柘城 1937/10/16 少将 25路军独立5旅旅长。 忻口会战,山西忻口南怀化 陆军中将
  赵锡章 37 河北河间 1938/02/21 少将 70师215旅旅长(保定军校九期) 忻口会战,于山西隰县 陆军中将
  齐学启 45 湖南宁乡 1945/05/13 少将 新3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美国诺维琪军校肄业) 御光战俘营 陆军中将
  王凤山 38 山西五台 1942/06/28 少将 34军暂编45师师长(北方陆军军校一期) 于山西临汾 陆军中将
  罗芳珪 31 湖南衡东 1938/04/06 上校 13军89师529团团长(黄埔四期) 台儿庄会战,南口 陆军中将
  谢晋元 36 广东焦岭 1941/04/24 少将 陆军88师262旅524团团长(黄埔4期) 沪西胶州路孤军营 陆军少将,革命烈士
  毛岱钧 36 湖南湘潭 1938/09/02 上校 陆军预备第9师35团团长 九江战役,庐山脚下 陆军少将
张自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国军伤亡是很惨重的,一方面部队素质差,另一方面正面和日军交锋
[B]以下是引用[I]dewey01[/I]在2005-4-16 14:56:00的发言:[/B][BR]国军伤亡是很惨重的,一方面部队素质差,另一方面正面和日军交锋

       大虾所说的部队素质差,这个观点我不这样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规部队的素质并不差,阵地战方面就比八路军和新四军强很多,在某些战场上甚至比日军还要好,比如长沙会战、台儿庄战役,都是可圈可点的经典战役!再有就是正规部队也较为严明,不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抓壮丁的现象大多出现在地方部队,中央军的兵源主要还是靠从各地兵站征发。
       至于为什么国民党部队伤亡惨重,个人认为:正面战场形式势与敌后根据地不同,在敌后根据地鬼子的进攻多以大队至联队规模的清剿战为主,再加上战场多在山地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所以我们的子弟兵们也相对的多采取袭扰、伏击等战法并且能在某一方向上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进行歼灭战。反观正面战场几乎清一色的大兵团作战,鬼子往往集中数个师团的兵力(鬼子的一类师团编制都很大,据我所知一般满员师团均在25000人向上)进行作战,在进攻时鬼子习惯分两路(或更多)齐头并进,这就造成了国民党部队在防御作战时有一个很大的正面,把本来处于优势的兵力分散到这个大大的防御正面上去,也就没什么优势可言了,再加上国民党的中高级军官都是科班出身,理论有余而灵活不足,我想这就是主要原因了。 还有就是火力不足,大规模作战时优势的火力配置是很重要的,可是看来那时候的堂堂国军火力也是差强人意。再有就是不排除军官的个人心理问题,这个不用多讲很简单大家可以想明白的。
       呵呵 以上是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拍砖!!
[B]以下是引用[I]swbx[/I]在2005-2-24 17:46:00的发言:[/B][BR]薛岳是公认第一名将。战功最大。张自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李宗仁打破了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后期负闲,没得到施展。戴安澜只是师级干部,王耀武是集团领导,比差了吧?

纵观抗日战争,身后得到国共双方那么多大人物的题词的国军师级干部,除了戴老英雄前辈,也没有几个了吧!!!神州大地上也有那么一个安澜县吧!!!
为国捐躯者,皆为我中华民族之英雄!
[B]以下是引用[I]pengdong[/I]在2005-4-17 14:27:00的发言:[/B][BR]为国捐躯者,皆为我中华民族之英雄!
[B]以下是引用[I]pengdong[/I]在2005-4-17 14:27:00的发言:[/B][BR]为国捐躯者,皆为我中华民族之英雄!

说的好,中国人不止是共产党的就是中国人。
**************我呢?
楼上的名字好,不过有李宗仁将军在,您还是歇歇吧[em01][em01][em01]
[B]以下是引用[I]pengdong[/I]在2005-4-17 14:27:00的发言:[/B][BR]为国捐躯者,皆为我中华民族之英雄!


[em17]
[B]以下是引用[I]cy1222[/I]在2005-2-22 13:26:00的发言:[/B][BR]看了这些有些人又要不爽了。

谁会不爽呢,我们光荣而伟大的党历来是承认这些抗日英雄的爱国行为的。
不好意思,张自忠——西北军,李宗仁——桂系,傅作义——西北军。
都和国民党军拉不上关系,请勿乱扯亲戚关系。
以下是引用pengdong在2005-4-17 14:27:00的发言:
为国捐躯者,皆为我中华民族之英雄!
我的观点:
1.薛岳
2.李宗仁
3.卫立煌
4.张自忠
5.孙立人
6.王耀武
7.宋希廉
8.孙连仲
9.蔡廷锴
10.方先觉
[B]以下是引用[I]pengdong[/I]在2005-4-17 14:27:00的发言:[/B][BR]为国捐躯者,皆为我中华民族之英雄!

赞!!!!!!
[quote][B]以下是引用[I]民工甲[/I]在2005-8-4 16:42:00的发言:[/B][BR]!
卫立煌很强悍的!
当时“缴匪”战功赫赫,仅仅一个团长(印象中,反正不是很大)而已,蒋将一个县命名为立煌县,当时除了中山县(市),唯一一个!!
这家伙后来跟gcd不错,抗日时候就合作,后来居然跑回来,gcd还给个官做,看来抗日的时候给gcd的帮助不少。
不过那辽沈战役就~~~~~
于抗日有功,就是于中华有功,不管他姓共还是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