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发展歼20舰载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多图杀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54:36


http://mil.huanqiu.com/mlitaryvision/2012-12/2676398.html



今年,AMF“鹘鹰”中型四代机可能成为我军下一代舰载机的议论引起了网友热议。战机高低搭配也再次被大家提及。我们真的需要制造一种性能够用就行的所谓中型四代舰载机吗?就战后六十年来的战斗机发展历程来看,这恐怕只是一个海市蜃楼,绝不真实,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现代战机性能提高不会再出现千机大会战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二战以后,制空战斗机的战场密度都是处于不断降低的状态。在二战中经常爆发双方在一个战场投入近千架制空战斗机殊死空战的宏大场景,在朝鲜战争中,双方都沿用二战战术投入空战,但是在短暂的实战后,双方不约而同的减少了制空战斗机的投入。

  因为喷气式飞机的爬升率、加速性都远远超越螺旋桨战斗机,导致飞机空战范围的不断扩大,大量急剧爬升俯冲的动作出现,使得飞机需要更大的空间作战,同时飞机机动性的不断提升也使得指挥控制极为困难。

歼-20舰载机的搭载数量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在大多数情况下,航母编队是通过遏制对方侦察机的雷达搜索来实现隐蔽,大航程作战飞机给航母编队带来了比较安全的防御距离,如果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超过敌方岸基飞机的侦察范围,那么航母编队就可以在完全隐蔽的情况下对敌方发动攻击,使其无法预先反应,没有足够的时间组织防御、如果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超过敌方岸基飞机的打击半径,航母编队就可以在敌方的防区外航行和作战,作战风险大幅度下降。      因此,美国固定翼舰载机的发展趋势一直是重量越来越大,航程越来越远,美军先后发展过A-12和NATF隐身舰载机,正是这一作战思想的体现,由于苏联解体,这些高性能的作战飞机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他们缜密的设计思想,完善的设计理念对后来者的中国海军航空兵仍然有启发作用。我们必须明确指出,中国发展大航程重型双发舰载隐身战斗机,是符合世界舰载机发展基本规律的明智选择,是这个时代赋予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光荣使命。   

战机一半成本是航电系统中型机价格无法下降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飞机本身机体部分的价格,在飞行器价格中的因素越来越低,FC-1战斗机机体和发动机总价格在700万美元左右,而航电设备则高达800万美元,航电设备已经成为了飞机价格的主体。一个12吨空重战斗机的机体,并不会比17吨空重的战斗机便宜什么,同等航电配置下,双发战斗机比单发战斗机昂贵的,恐怕也就是多一台发动机的价格了。但是相对于增加一台发动机带来的飞行性能飞跃性提升,这一点代价是完全可以接受,或者说纯粹是微不足道的。

   也许有人提出,可以不要那么好的航电设备来降低价格么?这个恐怕是更不可能的,前面已经提到,制空作战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空情掌握,如果你换装低成本的航电,怎么确保空情掌握?而且现代先进空空导弹射程不断提升,也需要采用先进的AESA雷达利用这个射程,以流星为代表的新一代中距离空空导弹,射程已经超过100公里,那就需要雷达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对100公里距离上的典型目标建立起稳定跟踪,这个要求只有先进的AESA雷达才能实现,只要采用AESA雷达,整个航电系统的成本就不可能太低。至于电子战设备那更是不可能削减的,越战中美国飞行员就宁愿少挂两枚空空导弹也要挂载两个自卫电子战吊舱。

  这样来说,等于是你的中型三代机电子设备必须采用与重型四代机相当的航电设备,除了因为机头直径造成雷达阵面面积较小,没法装载那么多发射/接收单元以外,其他什么成本都省不下来。就算强行发展一款中型四代战斗机,那无非也就是10架歼20的成本,可以换算成12架中型四代机,这个所谓的数量优势在质量优势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需要指出的是,战斗机设计从来没有什么够用就行的说法,对于制空战斗机来说,追求当前技术下能达到的最好性能才是可行的,因为你面对的对手不可能是你一厢情愿所指望压倒的老式战斗机或者攻击机,你必然会跟对方的制空战斗机遭遇。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而且“低档”战斗机遭遇“高档”战斗机不是可能性很小,而是基本上随时会发生。制空战斗机需要有数量,但是必须是以质量为保证。






歼20甲板起飞距离可以比歼15短90米

  当然也有人会问,中国未来航空母舰也需要舰载隐身战斗机,而歼20战斗机体型过于巨大,重量过大,没法在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那还不是需要中型四代战斗机来顶替这个战力空缺吗?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整个训练体系,已经基于滑跃起飞建立起来了,在其中已经投入了巨大成本,所有飞行人员都是基于滑跃起飞所训练,而蒸汽弹射系统潜力较小,难以使用重型舰载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太可能花费巨大代价抛弃原有的系统用蒸汽弹射系统取代,至于未来的电磁弹射器,使用简单很多,弹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基本不存在无法弹射起飞的问题。至于滑跃起飞,歼20战斗机推重比远远高于苏33战斗机。

  而且静不安定布局和先进的前翼可以产生巨大的升力,弹射起飞需要的距离可以大幅度缩短,苏33可以在195米后点以32.2吨起飞重量起飞,而歼20以其巨大的气动优势在105米前点就可以用相当大重量起飞,并不存在无法滑跃起飞的问题。至于体型过于巨大的问题,就目前国内外分析,歼20战斗机长度在20米左右,小于苏-33战斗机的22米,航母操作上比类似苏33的歼15战斗机更为方便。

歼20在护卫航母的防空战中比中型机有压倒性优势

  同时,航空母舰舰载机本身对截击性能要求相当高,F-4和F-14都是作为航空母舰专用截击机设计的,其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无使用时间限制,就是为了从起飞开始就全加力尽快赶到拦截点拦截敌机,美国现役航母削弱了截击能力是因为苏联解体再也没有重大海空威胁,但是我国面对的军事环境更加复杂,拦截能力还是非常重要。歼20的拦截性能相对于中型四代机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对于提高航空母舰编队防空能力有着巨大的增强效果。








  F-35是攻击机空战能力只以自卫为标准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无论空战技战术怎么发展,空军的对地支援任务总是需要继续发展的,而当前随着空地一体化作战的不断推进,对地攻击作战需要数量较多的作战飞机来应对不断增加的支援需求。F-35战斗机,从项目选型时期就亮明了招牌,联合攻击战斗机,攻击是第一使命,而空战能力以自卫为标准,也是不打算投入制空作战的,这个任务会被交给F-22战斗机。

  中型机与重型机之间的飞行性能差距无法用导弹弥补(那未来的舰载无人战斗机呢)

  速度不光是在截击中体现,在其他作战中也是不可取代的优势,根据《铝与火的教训》一文的介绍,在越南战争中米格-21的恐怖优势是地面引导和高速性能的完美结合,在一个战例中“1968年2月,2架F-102为加油机护航飞行,长机赫然发现1枚未爆的空空导弹插在僚机的尾部!显然,在浑然不觉的转台下,它们遭到了袭击。这两架飞机连忙返回泰国的基地,途中,袭击它们的杀手米格21出现了,米格再次攻击,迫使僚机坠毁。这个例子看似离奇,但在越战中却屡见不鲜,许多美军军机都是这样被米格21掠袭下来的,而米格21高达2马赫的速度却让美机连复仇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战斗机超音速性能的充分体现。

  而新一代的制空战斗机,也是人类历史上超音速性能最好的一批,而F-22更是空前的超音速怪物,可以在高速下有相当的机动能力,还可以以1.45马赫速度巡航飞行,中国的歼20战斗机也是基于高空高速思路发展的新一代制空战斗机。

  同样的道理,爬升率对于制空战斗机也是非常重要的,有足够的爬升率才能夺取有利的空战占位,而爬升率是对于推重比最为敏感的飞行性能,F-35和F-22处于同一高度开始爬升占位,F-22每一秒至少能比F-35多100米高度,始终保持占位优势,从容选择攻击时机。

  F-22和F35的对抗中如此,而在歼20和中型四代机的对抗中也是如此。在这种对抗中,就算中型方投入较多数量的战斗机,也将在重型战斗机绝对性的飞行性能优势中被彻底抵消。即使在大离轴角发射的导弹大行其道的今天,推重比对于空战的影响已经下降,但如此巨大的差异已经让导弹无法弥补飞行性能上的不足了。



海湾战争美军只投入20架制空战机掩护数百架攻击机

  所以在朝鲜战争后,喷气式飞机的作战,一个战场基本上双方只会投入两三个中队级别的制空战斗机。而在越南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也证明,让飞行员掌握瞬息万变的空情比在战区堆砌制空战斗机数量更为有效。指挥所通过大型雷达有效引导战斗机占据有利攻击位置最为关键。

  随着机动性大幅度提高同时配有先进雷达和导弹的F-15战斗机的服役,战场制空战斗机的密度进一步下降。在贝卡谷地的战斗中,以色列基本只在战场上空保持12架战斗机巡逻,到了海湾战争中则又进了一步,多国部队的制空力量基本只有20架F-15组成的鹰墙,负责掩护数百架攻击机攻击,控制数万平方公里的空域。



掌握空情的制空战机将在空战中占据绝对优势

  越南战争中的米格21和贝卡谷地的F-15向我们解释了空情掌握的巨大价值,在地面雷达网的引导下,米格21和F-15绕开敌方战斗机火控雷达狭小的扫描区域,从敌战斗机后方发起掠袭,具有惊人的杀伤效果,在越南战争中米格21在有一段时期甚至创造了12:1的惊人交换比,而F-15在贝卡谷地创造的82:0的奇迹,都是来源于自身不对称的信息优势。

  战斗机的世界里没有够用就行只追求最优秀性能

  在四代机的对抗中,空情掌握能力的影响将更为巨大,面对隐身飞机,机载火控雷达战术作用极度弱化,同时电子战能力迅速提升,也就必需要四代机平时关闭雷达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必须依靠预警机和大型地面雷达站掌握空情抢占有利空战位置。从朝鲜战争以来的经验来看,制空战斗机的使用,贯彻的原则,是列宁的一句话:“宁可少些,也要好些”。我国生产300到400架歼20战斗机,本身就足以满足制空作战的需求,而投入所谓的中型制空战斗机,却反而会影响战场空情,复杂指挥,反过来降低制空作战的效率。




控制相同空域中型机需要比重型机数量多4倍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推重比的限制,中型四代战斗机缺乏足够的速度、爬升率和加速性,导致该机很难适应制空作战。制空作战对飞机性能的要求最为全面,飞行性能的差异将带来制空作战效果的巨大差异,以速度为例,F-22可以以1.45倍音速速度出击,攻击580公里外的空中目标,从松开刹车到抵达作战位置耗时约25分钟,而中型四代战斗机不开加力的话只能采用高亚音速飞行,25分钟时间到达的截击位置只有300公里左右等于是该机防空任务时候能覆盖的区域只有F-22的四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控制同样空域需要四倍于F-22的飞机,这就让数量优势成为泡影,后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四倍的飞机数量,还需要部署四倍的机场来确保覆盖,需要四倍的飞行员,四倍的地勤人员,四倍的后勤支援,反应到战时紧张的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压力就要以几何级数放大。

我国在成功研制出歼-15重型舰载机之后,已经基本掌握了重型舰载机的关键技术,但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歼-15相对于美军的F-35C舰载机已经相差一代,我国第二代舰载战斗机必须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水平,在作战能力上,要能够与F-22和F-35战机进行有效对抗,对国外典型的三代改进型战斗机,如F/A-18E/F、F-15K、F-15SG、台风战机等保持全面优势。按照通用化和减少成本的考虑,在歼-20战斗机基础上发展一种重型舰载战斗机,是非常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正确选择;同时,在该机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歼轰-20双座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以及歼电-20高性能隐身电子战飞机,走系列化发展之路。   

  必须指出,发展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将确立中国在世界舰载机技术上的优势地位,由于F-35C具有先天技术缺陷,在歼-20舰载型战斗机面前,F-35C在空战能力上将处于明显劣势,这将是美国自1944年以来,首次出现对手的舰载战斗机优于美方的情况,这将让美军难以接受,美军很可能将加速新一代(美称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在美军NATF计划下马之后,中国的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它将开创人类舰载飞机发展的一个先例,成为世界舰载机发展的伟大里程碑。   

  总之,中国发展歼-20舰载型战斗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这种基于歼-20战机基础上的跨时代舰载机呼啸升空。


机头下的玻璃窗是??

F-35战机采取推力最大发动机机动性仍偏低

  在制空作战中,单台大推力发动机或者两台中等推力发动机的中型四代机,对比两台大推力发动机的重型四代机,都有着天然的劣势。如果中型四代机价格低廉到足以形成相当规模数量,那其飞行性能在加速性和爬升率上都比不了于F-15和苏-27这样的重型制空三代机。

  F-35采用的F-135型发动机已经是人类历史上推力最大的战斗机用发动机,推力达到了178千牛(折合18.2吨),但是F-35A空重达到了13170千克,内载燃料8382千克,空战状态下重量(空重+一半燃料重量+武器重量+人员重量)预计将达到17900千克以上,推重比只能勉强达到1.01,在三代机中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作为对比,F-22战机空战状态推比接近1.4,F-15推比也在1.3以上。受到推重比影响,该机的爬升率和加速性能都类似于F/A-18,远劣于F-16,最大飞行速度只有1.6倍音速。同时,该机的机翼面积只有42.70平方米,空战状态的翼载荷高达419千克/平方米,相对应F-15的翼载荷只有318千克/平方米,F-35的翼载荷在三代机中仅仅略优于使用可变后掠翼的F-14。

中国发动机落后于美国中型四代机机动性相当堪忧

  在和三代机的对抗中,该机可以凭借先进的航电和隐身能力取得优势,但是在制空作战中面对F-22或者歼20这样真正的四代制空战斗机,其还会有什么优势吗?中国设计的四代机也必然会面对这个问题,如果基于前述两种发动机设计,在中国复合材料技术落后于美国,不能像F-35那样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减重,也受到价格限制不能像F-22和歼20那样大量采用钛合金减重的情况下。

  使用单台WS-15的战斗机在保证足够内油的情况下,其空机重量很难压缩到12吨以内,而WS15发动机的推力只有16吨,虽然与F-135相比涵道比较小,在高速性能上有优势,但是其推重比的劣势也一如既往的继承了下来,在确保基本的航程需求的情况下,该机至少需要6吨内油,所以空战重量将至少达到15.5吨(12吨空重+3吨内油+0.5吨武器和人员),推重比只有1.03,基本上来说不要指望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较好的爬升加速能力,这样的飞机在与具有真正4S特性的战斗机的对抗中,生存力相当堪忧。


http://mil.huanqiu.com/mlitaryvision/2012-12/2676398.html



今年,AMF“鹘鹰”中型四代机可能成为我军下一代舰载机的议论引起了网友热议。战机高低搭配也再次被大家提及。我们真的需要制造一种性能够用就行的所谓中型四代舰载机吗?就战后六十年来的战斗机发展历程来看,这恐怕只是一个海市蜃楼,绝不真实,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现代战机性能提高不会再出现千机大会战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二战以后,制空战斗机的战场密度都是处于不断降低的状态。在二战中经常爆发双方在一个战场投入近千架制空战斗机殊死空战的宏大场景,在朝鲜战争中,双方都沿用二战战术投入空战,但是在短暂的实战后,双方不约而同的减少了制空战斗机的投入。

  因为喷气式飞机的爬升率、加速性都远远超越螺旋桨战斗机,导致飞机空战范围的不断扩大,大量急剧爬升俯冲的动作出现,使得飞机需要更大的空间作战,同时飞机机动性的不断提升也使得指挥控制极为困难。

歼-20舰载机的搭载数量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在大多数情况下,航母编队是通过遏制对方侦察机的雷达搜索来实现隐蔽,大航程作战飞机给航母编队带来了比较安全的防御距离,如果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超过敌方岸基飞机的侦察范围,那么航母编队就可以在完全隐蔽的情况下对敌方发动攻击,使其无法预先反应,没有足够的时间组织防御、如果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超过敌方岸基飞机的打击半径,航母编队就可以在敌方的防区外航行和作战,作战风险大幅度下降。      因此,美国固定翼舰载机的发展趋势一直是重量越来越大,航程越来越远,美军先后发展过A-12和NATF隐身舰载机,正是这一作战思想的体现,由于苏联解体,这些高性能的作战飞机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他们缜密的设计思想,完善的设计理念对后来者的中国海军航空兵仍然有启发作用。我们必须明确指出,中国发展大航程重型双发舰载隐身战斗机,是符合世界舰载机发展基本规律的明智选择,是这个时代赋予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光荣使命。   

战机一半成本是航电系统中型机价格无法下降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飞机本身机体部分的价格,在飞行器价格中的因素越来越低,FC-1战斗机机体和发动机总价格在700万美元左右,而航电设备则高达800万美元,航电设备已经成为了飞机价格的主体。一个12吨空重战斗机的机体,并不会比17吨空重的战斗机便宜什么,同等航电配置下,双发战斗机比单发战斗机昂贵的,恐怕也就是多一台发动机的价格了。但是相对于增加一台发动机带来的飞行性能飞跃性提升,这一点代价是完全可以接受,或者说纯粹是微不足道的。

   也许有人提出,可以不要那么好的航电设备来降低价格么?这个恐怕是更不可能的,前面已经提到,制空作战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空情掌握,如果你换装低成本的航电,怎么确保空情掌握?而且现代先进空空导弹射程不断提升,也需要采用先进的AESA雷达利用这个射程,以流星为代表的新一代中距离空空导弹,射程已经超过100公里,那就需要雷达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对100公里距离上的典型目标建立起稳定跟踪,这个要求只有先进的AESA雷达才能实现,只要采用AESA雷达,整个航电系统的成本就不可能太低。至于电子战设备那更是不可能削减的,越战中美国飞行员就宁愿少挂两枚空空导弹也要挂载两个自卫电子战吊舱。

  这样来说,等于是你的中型三代机电子设备必须采用与重型四代机相当的航电设备,除了因为机头直径造成雷达阵面面积较小,没法装载那么多发射/接收单元以外,其他什么成本都省不下来。就算强行发展一款中型四代战斗机,那无非也就是10架歼20的成本,可以换算成12架中型四代机,这个所谓的数量优势在质量优势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需要指出的是,战斗机设计从来没有什么够用就行的说法,对于制空战斗机来说,追求当前技术下能达到的最好性能才是可行的,因为你面对的对手不可能是你一厢情愿所指望压倒的老式战斗机或者攻击机,你必然会跟对方的制空战斗机遭遇。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而且“低档”战斗机遭遇“高档”战斗机不是可能性很小,而是基本上随时会发生。制空战斗机需要有数量,但是必须是以质量为保证。






歼20甲板起飞距离可以比歼15短90米

  当然也有人会问,中国未来航空母舰也需要舰载隐身战斗机,而歼20战斗机体型过于巨大,重量过大,没法在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那还不是需要中型四代战斗机来顶替这个战力空缺吗?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整个训练体系,已经基于滑跃起飞建立起来了,在其中已经投入了巨大成本,所有飞行人员都是基于滑跃起飞所训练,而蒸汽弹射系统潜力较小,难以使用重型舰载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太可能花费巨大代价抛弃原有的系统用蒸汽弹射系统取代,至于未来的电磁弹射器,使用简单很多,弹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基本不存在无法弹射起飞的问题。至于滑跃起飞,歼20战斗机推重比远远高于苏33战斗机。

  而且静不安定布局和先进的前翼可以产生巨大的升力,弹射起飞需要的距离可以大幅度缩短,苏33可以在195米后点以32.2吨起飞重量起飞,而歼20以其巨大的气动优势在105米前点就可以用相当大重量起飞,并不存在无法滑跃起飞的问题。至于体型过于巨大的问题,就目前国内外分析,歼20战斗机长度在20米左右,小于苏-33战斗机的22米,航母操作上比类似苏33的歼15战斗机更为方便。

歼20在护卫航母的防空战中比中型机有压倒性优势

  同时,航空母舰舰载机本身对截击性能要求相当高,F-4和F-14都是作为航空母舰专用截击机设计的,其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无使用时间限制,就是为了从起飞开始就全加力尽快赶到拦截点拦截敌机,美国现役航母削弱了截击能力是因为苏联解体再也没有重大海空威胁,但是我国面对的军事环境更加复杂,拦截能力还是非常重要。歼20的拦截性能相对于中型四代机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对于提高航空母舰编队防空能力有着巨大的增强效果。








  F-35是攻击机空战能力只以自卫为标准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无论空战技战术怎么发展,空军的对地支援任务总是需要继续发展的,而当前随着空地一体化作战的不断推进,对地攻击作战需要数量较多的作战飞机来应对不断增加的支援需求。F-35战斗机,从项目选型时期就亮明了招牌,联合攻击战斗机,攻击是第一使命,而空战能力以自卫为标准,也是不打算投入制空作战的,这个任务会被交给F-22战斗机。

  中型机与重型机之间的飞行性能差距无法用导弹弥补(那未来的舰载无人战斗机呢)

  速度不光是在截击中体现,在其他作战中也是不可取代的优势,根据《铝与火的教训》一文的介绍,在越南战争中米格-21的恐怖优势是地面引导和高速性能的完美结合,在一个战例中“1968年2月,2架F-102为加油机护航飞行,长机赫然发现1枚未爆的空空导弹插在僚机的尾部!显然,在浑然不觉的转台下,它们遭到了袭击。这两架飞机连忙返回泰国的基地,途中,袭击它们的杀手米格21出现了,米格再次攻击,迫使僚机坠毁。这个例子看似离奇,但在越战中却屡见不鲜,许多美军军机都是这样被米格21掠袭下来的,而米格21高达2马赫的速度却让美机连复仇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战斗机超音速性能的充分体现。

  而新一代的制空战斗机,也是人类历史上超音速性能最好的一批,而F-22更是空前的超音速怪物,可以在高速下有相当的机动能力,还可以以1.45马赫速度巡航飞行,中国的歼20战斗机也是基于高空高速思路发展的新一代制空战斗机。

  同样的道理,爬升率对于制空战斗机也是非常重要的,有足够的爬升率才能夺取有利的空战占位,而爬升率是对于推重比最为敏感的飞行性能,F-35和F-22处于同一高度开始爬升占位,F-22每一秒至少能比F-35多100米高度,始终保持占位优势,从容选择攻击时机。

  F-22和F35的对抗中如此,而在歼20和中型四代机的对抗中也是如此。在这种对抗中,就算中型方投入较多数量的战斗机,也将在重型战斗机绝对性的飞行性能优势中被彻底抵消。即使在大离轴角发射的导弹大行其道的今天,推重比对于空战的影响已经下降,但如此巨大的差异已经让导弹无法弥补飞行性能上的不足了。



海湾战争美军只投入20架制空战机掩护数百架攻击机

  所以在朝鲜战争后,喷气式飞机的作战,一个战场基本上双方只会投入两三个中队级别的制空战斗机。而在越南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也证明,让飞行员掌握瞬息万变的空情比在战区堆砌制空战斗机数量更为有效。指挥所通过大型雷达有效引导战斗机占据有利攻击位置最为关键。

  随着机动性大幅度提高同时配有先进雷达和导弹的F-15战斗机的服役,战场制空战斗机的密度进一步下降。在贝卡谷地的战斗中,以色列基本只在战场上空保持12架战斗机巡逻,到了海湾战争中则又进了一步,多国部队的制空力量基本只有20架F-15组成的鹰墙,负责掩护数百架攻击机攻击,控制数万平方公里的空域。



掌握空情的制空战机将在空战中占据绝对优势

  越南战争中的米格21和贝卡谷地的F-15向我们解释了空情掌握的巨大价值,在地面雷达网的引导下,米格21和F-15绕开敌方战斗机火控雷达狭小的扫描区域,从敌战斗机后方发起掠袭,具有惊人的杀伤效果,在越南战争中米格21在有一段时期甚至创造了12:1的惊人交换比,而F-15在贝卡谷地创造的82:0的奇迹,都是来源于自身不对称的信息优势。

  战斗机的世界里没有够用就行只追求最优秀性能

  在四代机的对抗中,空情掌握能力的影响将更为巨大,面对隐身飞机,机载火控雷达战术作用极度弱化,同时电子战能力迅速提升,也就必需要四代机平时关闭雷达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必须依靠预警机和大型地面雷达站掌握空情抢占有利空战位置。从朝鲜战争以来的经验来看,制空战斗机的使用,贯彻的原则,是列宁的一句话:“宁可少些,也要好些”。我国生产300到400架歼20战斗机,本身就足以满足制空作战的需求,而投入所谓的中型制空战斗机,却反而会影响战场空情,复杂指挥,反过来降低制空作战的效率。




控制相同空域中型机需要比重型机数量多4倍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推重比的限制,中型四代战斗机缺乏足够的速度、爬升率和加速性,导致该机很难适应制空作战。制空作战对飞机性能的要求最为全面,飞行性能的差异将带来制空作战效果的巨大差异,以速度为例,F-22可以以1.45倍音速速度出击,攻击580公里外的空中目标,从松开刹车到抵达作战位置耗时约25分钟,而中型四代战斗机不开加力的话只能采用高亚音速飞行,25分钟时间到达的截击位置只有300公里左右等于是该机防空任务时候能覆盖的区域只有F-22的四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控制同样空域需要四倍于F-22的飞机,这就让数量优势成为泡影,后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四倍的飞机数量,还需要部署四倍的机场来确保覆盖,需要四倍的飞行员,四倍的地勤人员,四倍的后勤支援,反应到战时紧张的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压力就要以几何级数放大。

我国在成功研制出歼-15重型舰载机之后,已经基本掌握了重型舰载机的关键技术,但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歼-15相对于美军的F-35C舰载机已经相差一代,我国第二代舰载战斗机必须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水平,在作战能力上,要能够与F-22和F-35战机进行有效对抗,对国外典型的三代改进型战斗机,如F/A-18E/F、F-15K、F-15SG、台风战机等保持全面优势。按照通用化和减少成本的考虑,在歼-20战斗机基础上发展一种重型舰载战斗机,是非常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正确选择;同时,在该机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歼轰-20双座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以及歼电-20高性能隐身电子战飞机,走系列化发展之路。   

  必须指出,发展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将确立中国在世界舰载机技术上的优势地位,由于F-35C具有先天技术缺陷,在歼-20舰载型战斗机面前,F-35C在空战能力上将处于明显劣势,这将是美国自1944年以来,首次出现对手的舰载战斗机优于美方的情况,这将让美军难以接受,美军很可能将加速新一代(美称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在美军NATF计划下马之后,中国的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它将开创人类舰载飞机发展的一个先例,成为世界舰载机发展的伟大里程碑。   

  总之,中国发展歼-20舰载型战斗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这种基于歼-20战机基础上的跨时代舰载机呼啸升空。


机头下的玻璃窗是??

F-35战机采取推力最大发动机机动性仍偏低

  在制空作战中,单台大推力发动机或者两台中等推力发动机的中型四代机,对比两台大推力发动机的重型四代机,都有着天然的劣势。如果中型四代机价格低廉到足以形成相当规模数量,那其飞行性能在加速性和爬升率上都比不了于F-15和苏-27这样的重型制空三代机。

  F-35采用的F-135型发动机已经是人类历史上推力最大的战斗机用发动机,推力达到了178千牛(折合18.2吨),但是F-35A空重达到了13170千克,内载燃料8382千克,空战状态下重量(空重+一半燃料重量+武器重量+人员重量)预计将达到17900千克以上,推重比只能勉强达到1.01,在三代机中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作为对比,F-22战机空战状态推比接近1.4,F-15推比也在1.3以上。受到推重比影响,该机的爬升率和加速性能都类似于F/A-18,远劣于F-16,最大飞行速度只有1.6倍音速。同时,该机的机翼面积只有42.70平方米,空战状态的翼载荷高达419千克/平方米,相对应F-15的翼载荷只有318千克/平方米,F-35的翼载荷在三代机中仅仅略优于使用可变后掠翼的F-14。

中国发动机落后于美国中型四代机机动性相当堪忧

  在和三代机的对抗中,该机可以凭借先进的航电和隐身能力取得优势,但是在制空作战中面对F-22或者歼20这样真正的四代制空战斗机,其还会有什么优势吗?中国设计的四代机也必然会面对这个问题,如果基于前述两种发动机设计,在中国复合材料技术落后于美国,不能像F-35那样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减重,也受到价格限制不能像F-22和歼20那样大量采用钛合金减重的情况下。

  使用单台WS-15的战斗机在保证足够内油的情况下,其空机重量很难压缩到12吨以内,而WS15发动机的推力只有16吨,虽然与F-135相比涵道比较小,在高速性能上有优势,但是其推重比的劣势也一如既往的继承了下来,在确保基本的航程需求的情况下,该机至少需要6吨内油,所以空战重量将至少达到15.5吨(12吨空重+3吨内油+0.5吨武器和人员),推重比只有1.03,基本上来说不要指望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较好的爬升加速能力,这样的飞机在与具有真正4S特性的战斗机的对抗中,生存力相当堪忧。
舰载4代机, 比部署国内的空军4代机更接近对抗和实战. 所以应该尽量用最好的
涉及到各个厂家的生意问题不想多说,军方会自行考虑
楼主去空版看看吧。本版也转过。 此文早就被拍的体无完肤了。就不要再转这种垃圾文了。
楼主去空版看看吧。本版也转过。 此文早就被拍的体无完肤了。就不要再转这种垃圾文了。
楼主去空版看看吧。本版也转过。 此文早就被拍的体无完肤了。就不要再转这种垃圾文了。
如此好文,  怎么垃圾

fifa8888 发表于 2012-12-17 08:54
如此好文,  怎么垃圾


舰载机首要的是上的了航母,否则就不是舰载机。此文中论证过一句起飞和着舰的可能性了吗?第一张照片那个角度着舰,屁股会被拍扁的。 此文作者在超大自以为是,被空版禁过言。 611自己都实际上放弃了,你就不要在来抬轿子了。 别浪费了04年的ID。
http://lt.cjdby.net/thread-1487471-1-2.html 自己去仔细看看好了。
fifa8888 发表于 2012-12-17 08:54
如此好文,  怎么垃圾


舰载机首要的是上的了航母,否则就不是舰载机。此文中论证过一句起飞和着舰的可能性了吗?第一张照片那个角度着舰,屁股会被拍扁的。 此文作者在超大自以为是,被空版禁过言。 611自己都实际上放弃了,你就不要在来抬轿子了。 别浪费了04年的ID。
http://lt.cjdby.net/thread-1487471-1-2.html 自己去仔细看看好了。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2-12-17 09:05
舰载机首要的是上的了航母,否则就不是舰载机。此文中论证过一句起飞和着舰的可能性了吗?第一张照片那 ...
那个贴子说的不在点

fifa8888 发表于 2012-12-17 21:17
那个贴子说的不在点


怎么不在点?
你也去反驳吧,去仔细爬爬楼,别光盯着主贴的内容。那里的人,谁都比你专业。可以去找TSQ仔细问问。
fifa8888 发表于 2012-12-17 21:17
那个贴子说的不在点


怎么不在点?
你也去反驳吧,去仔细爬爬楼,别光盯着主贴的内容。那里的人,谁都比你专业。可以去找TSQ仔细问问。
LZ的本意应该是把沈霍伊的财路都堵死
要是31上舰了 在此基础上想重型发展 变成41 到时候J20就可能危险了
楼主这是在提成飞居安思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