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日本经济:中日若打经济战 中国损失更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03:08
真实的日本经济:中日若打经济战 中国损失更大


2012年12月03日 来源:时代周报




最近的中国媒体上,频频出现唱衰日本经济的文章。比如,11月25日,有国内媒体发表一位驻日本记者的报道《电子巨头日益没落,破产公司不断增加—人才匮乏使日本经济持续下滑》,文章特别指出,“尤其是因为中日关系恶化,游客减少,面向外国人的销售额同比减少4.4%,时隔8个月再次出现负增长。”又比如,11月27日,《中国企业报》报道称“丰田中国更名中国丰田自救”,“其背景是,紧张的中日局势,间接导致国内日系车销量集体受困,所有在华日系车品牌无一幸免,整体销量下滑超过50%。”中广网则说,更名也不代表丰田变成中国企业,它“还需拿出真本事”—这些报道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在中国的丰田整车合资工厂,其实都是中国国有资本出资50%。而且,据《日经新闻》报道,被认为有中国政府背景的基金“OD05 Omunibus”在2011年成为丰田汽车排名前十的大股东。此外,OD05基金同时还是本田、日产汽车等多家日本企业的大股东。

事实上,中日关系紧张,我们很难断言哪方经济受到的影响更大。很多人的盲目乐观与“自信”,可能基于两个原因:首先,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其次,对日本经济的真实情况有点无知。

为日本著名的财团—三井工作了12年的中国人白益民坦言,如果中日打经济仗,基本上是中国的损失会更大,因为我们经济很多方面是依赖于日本。反过来,日本并不完全依赖于中国,它在全球市场包括传统的市场像美国、欧洲、加拿大还有澳大利亚以及新兴市场有很多的产业,实际上并不完全依赖于中国的市场。曾经出版《三井帝国在行动》一书的白益民还指出,在日本,包括索尼、松下都是小玩闹的公司,真正那种日本的“央企”实际是不做具体产品的,是做装备制造、金融、商社。制抵那几家公司的产品其实意义不大,日本也不会伤筋动骨。

此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季风也指出,中国对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中低端的消费品以及在华组装的机电产品,短期内对华出口的减少会对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但不足以致命,而日本可能通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将进口市场转移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而日本对华出口的产品中高端零部件等中间产品,钢铁、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机床等生产设备约占六成,这些产品当中许多是难以被其他国家的产品替代的。如果这些产品进口断档,可能会对我国相关企业的下游生产造成较大的负面连锁反应。

而中国人制抵“日货”,能否迫使利益受损的日企去游说日本政府改变政策呢?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朱炎说,“日本实际的反应与中国的想法存在错位。在华日企遭受一些损失,对日本整体经济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日本国内认为,这些企业多为现地生产,而且这么多年已获利甚丰,因此并不持同情态度。与过去财界被誉为‘经济内阁’时代比,日企的话语权已大大削弱。日本相信中方在得不偿失的情况下只能主动放弃反制。”

至于中国人引以为傲的GDP总量超日,很难真实反映两国的经济实力对比。日本(以及美国)是资本输出国,产业转移到国外,其经济实力并不完全都在国内。据统计,日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只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40%。在全球各国的海外资产中,日本占到了一半左右。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资产泡沫破灭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2年,日本陷入了痛苦的“长期萧条”。日本人自己也往往用“失去的十年”来形容。但张季风说,严格来说,可能称其为“长期停滞”更好一些。这其实是“调整的十年”或者说是“得到的十年”。在这十年,日本实现了转轨,或者说大部分的转轨,特别是在制度层面进行了改革。而且在这10年之中,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始终在3.2%以上,居世界首位,其绝对量也仅次于美国。在经济相对比较低迷的时候,进行大量的技术储备,意义十分重大。毕竟,如今的国际竞争不是生产能力的竞争,而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经济的确面临比较多的难题—可谁不是呢?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说,日本经济过去二十年增长低迷是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呈现的一种“低增长稳态”现象。日本文化具有重团队、轻个人,重内聚、轻开放,流程管理强、理论思维弱,模仿创新强、前沿创造弱等方面特点。这些“文化基因”层面特点便于日本发挥后发优势并利用当年冷战环境快速追赶,成就战后大国经济崛起的奇迹。然而同样文化禀赋条件不利于日本在技术产业前沿开拓与创造,因而在跻身主要发达经济体后呈现“低增长稳态”现象并不奇怪。

(财经评论员 余岭)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12/03/19773253_0.shtml真实的日本经济:中日若打经济战 中国损失更大


2012年12月03日 来源:时代周报




最近的中国媒体上,频频出现唱衰日本经济的文章。比如,11月25日,有国内媒体发表一位驻日本记者的报道《电子巨头日益没落,破产公司不断增加—人才匮乏使日本经济持续下滑》,文章特别指出,“尤其是因为中日关系恶化,游客减少,面向外国人的销售额同比减少4.4%,时隔8个月再次出现负增长。”又比如,11月27日,《中国企业报》报道称“丰田中国更名中国丰田自救”,“其背景是,紧张的中日局势,间接导致国内日系车销量集体受困,所有在华日系车品牌无一幸免,整体销量下滑超过50%。”中广网则说,更名也不代表丰田变成中国企业,它“还需拿出真本事”—这些报道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在中国的丰田整车合资工厂,其实都是中国国有资本出资50%。而且,据《日经新闻》报道,被认为有中国政府背景的基金“OD05 Omunibus”在2011年成为丰田汽车排名前十的大股东。此外,OD05基金同时还是本田、日产汽车等多家日本企业的大股东。

事实上,中日关系紧张,我们很难断言哪方经济受到的影响更大。很多人的盲目乐观与“自信”,可能基于两个原因:首先,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其次,对日本经济的真实情况有点无知。

为日本著名的财团—三井工作了12年的中国人白益民坦言,如果中日打经济仗,基本上是中国的损失会更大,因为我们经济很多方面是依赖于日本。反过来,日本并不完全依赖于中国,它在全球市场包括传统的市场像美国、欧洲、加拿大还有澳大利亚以及新兴市场有很多的产业,实际上并不完全依赖于中国的市场。曾经出版《三井帝国在行动》一书的白益民还指出,在日本,包括索尼、松下都是小玩闹的公司,真正那种日本的“央企”实际是不做具体产品的,是做装备制造、金融、商社。制抵那几家公司的产品其实意义不大,日本也不会伤筋动骨。

此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季风也指出,中国对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中低端的消费品以及在华组装的机电产品,短期内对华出口的减少会对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但不足以致命,而日本可能通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将进口市场转移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而日本对华出口的产品中高端零部件等中间产品,钢铁、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机床等生产设备约占六成,这些产品当中许多是难以被其他国家的产品替代的。如果这些产品进口断档,可能会对我国相关企业的下游生产造成较大的负面连锁反应。

而中国人制抵“日货”,能否迫使利益受损的日企去游说日本政府改变政策呢?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朱炎说,“日本实际的反应与中国的想法存在错位。在华日企遭受一些损失,对日本整体经济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日本国内认为,这些企业多为现地生产,而且这么多年已获利甚丰,因此并不持同情态度。与过去财界被誉为‘经济内阁’时代比,日企的话语权已大大削弱。日本相信中方在得不偿失的情况下只能主动放弃反制。”

至于中国人引以为傲的GDP总量超日,很难真实反映两国的经济实力对比。日本(以及美国)是资本输出国,产业转移到国外,其经济实力并不完全都在国内。据统计,日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只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40%。在全球各国的海外资产中,日本占到了一半左右。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资产泡沫破灭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2年,日本陷入了痛苦的“长期萧条”。日本人自己也往往用“失去的十年”来形容。但张季风说,严格来说,可能称其为“长期停滞”更好一些。这其实是“调整的十年”或者说是“得到的十年”。在这十年,日本实现了转轨,或者说大部分的转轨,特别是在制度层面进行了改革。而且在这10年之中,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始终在3.2%以上,居世界首位,其绝对量也仅次于美国。在经济相对比较低迷的时候,进行大量的技术储备,意义十分重大。毕竟,如今的国际竞争不是生产能力的竞争,而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经济的确面临比较多的难题—可谁不是呢?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说,日本经济过去二十年增长低迷是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呈现的一种“低增长稳态”现象。日本文化具有重团队、轻个人,重内聚、轻开放,流程管理强、理论思维弱,模仿创新强、前沿创造弱等方面特点。这些“文化基因”层面特点便于日本发挥后发优势并利用当年冷战环境快速追赶,成就战后大国经济崛起的奇迹。然而同样文化禀赋条件不利于日本在技术产业前沿开拓与创造,因而在跻身主要发达经济体后呈现“低增长稳态”现象并不奇怪。

(财经评论员 余岭)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12/03/19773253_0.shtml
连火鸟上的评论都把这篇骂惨了。。。。。写文章这人脑子里电路一定有不正确的地方啊。。。。。
我的感觉是越是有这种文章越证明霓虹开始着急了。。。。
别吓唬人,战个痛好了~~

中高端零部件等中间产品,钢铁、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的需求?还找不到替代产品?神论啊!
fig未来20年,中国第一大科技强国!努力吧!
有道理!


据统计,日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只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40%
--------------------------------------------------------------------

记者真是啥都敢写啊,特别还敢写“据统计”,这不会是该记者自己在被窝里统计的吧:L

据统计,日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只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40%
--------------------------------------------------------------------

记者真是啥都敢写啊,特别还敢写“据统计”,这不会是该记者自己在被窝里统计的吧:L
中国处于爆发期,日本处于稳定期。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是个大国了,土地,资源,文化…中国是个天然的大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显而易见。日本翻不出几朵浪花了,一个小国到现在已经是极限了,何况被美帝牢牢的控制了?
既然日本这么牛,就请它们先动手吧,不要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