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胞胎“辽宁号”上争上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1:03:30
来源:新民晚报

  ◆王成

  19年前的情人节那天,四胞胎兄弟孙长宇、孙长峰、孙长岭、孙长涛来到这个世界,长大后,他们一起报名参军、一起成为中国海军战士。如今,四兄弟一同登上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服役,他们约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比一比看谁能早日戴上军功章。

  

孙家四儿初长成

  1993年2月14日,在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四个可爱的男婴降临人世。四胞胎,人类70多万次妊娠中才出现一例,人们有理由称之为奇迹!“为了他们,妈妈可没少吃苦。”四胞胎的爸爸孙建民回忆说,当时由于孩子太大,他在医院陪了三个半月,最后一个月妻子已经下不了床了。孩子们的名字是孙建民给起的,分别叫孙长宇、孙长峰、孙长岭和孙长涛。

  四兄弟的妈妈苏立新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怀的是四胞胎,直到怀孕5个月时才知道是四胞胎。当时胎儿体积太大,她的心脏都顶着肺部了,吃东西都困难。为了能托起四个胎儿,医院专家给她戴了个兜兜,兜着肚子。

  经过悉心照料,四胞胎如期降临人间,“他们经历了足足十月怀胎,在医学上来说也是奇迹。老大最重为4斤8两,老二4斤3两,老三4斤5两,老四最轻也有3斤9两。孙建民说,孩子体质很好,但是妻子休了两年多才慢慢恢复过来,还是为生孩子落下了产后风湿的病根。

  四个小家伙平安降生,给这个平淡的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但随之而来的,是抚养他们的艰辛。苏立新经常是刚给四个孩子喂完奶,就换尿布,然后第一个喂完奶的孩子又饿了。那时候,给他们洗尿布和衣服就洗坏了一台洗衣机。四个孩子要照顾,他们夫妻俩根本忙不过来,孩子的爷爷、奶奶、姑姑、姑夫全部上阵。孩子的姥姥负责给孩子们做衣服,每次拿着做好的衣服送过来时,车上很多人都以为老人是卖衣服的。

  当年,苏立新是济南机床一厂的工人,丈夫孙建民是济南铁路医院(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人,当时小两口的月工资加起来380元,扣去300多元的奶粉钱,所剩无几。“他们妈妈没有奶水,4个孩子全是用牛奶喂大的,一天能喝28包奶。”虽然那个时候的奶便宜,3毛多钱一包,但对于工薪阶级的他们来说,还是承受不起的。孙建民单位为这个家庭每月提供160元的生活补助,一直到16岁,四兄弟因此得以茁壮成长。

  除老大有点胖好区分外,其余三个孩子长得一模一样。刚生下来时,为了方便区分,四个孩子手腕上都戴着“标签”,直到四个月之后,才将“标签”拿掉。苏立新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他们脸型长得不太一样,然后从模样进行区分。此外,光听他们说话妈妈就能分清,而且孩子们走路的姿势也不一样。

  孩子们在一起哪有不打架的,孙家四兄弟也不例外。小时候,他们为了一个玩具、一个苹果争吵过;犯错误时,他们也相互推诿不承认。谈起四兄弟的性格爱好,苏立新说:“老三性格内向一点,话少了点,其他的孩子都挺活泼的,老四行动力更强,老大更懂事一些,懂得照顾弟弟。”

  “孩子很小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就来采访过,我记得来过两次,一次住了5天,一次住了一星期,吃饭也跟着,买菜也跟着。”奶奶王玉玲说,因为四胞胎确实不多见,她的四个孙子从小就是在关注中长大的,上过报纸,也上过电视,难得的是孩子们一直很懂事。

  四胞胎中,老大跟3个弟弟长相不同,“老大从出生就比其他弟弟重,性格也有点差别。”孙建民说,老大喜欢跟同学出去打篮球,也愿意游泳,看样子更愿意活动,他的三个弟弟更愿意在家里看书。孩子的长大也慢慢给他们家带来了新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六口人住得下。后来房子赶上拆迁,他们六口分到一室一厅,后来市长给特批了两室一厅,多加了一间房。

  

参军完成爷爷遗愿

  四兄弟曾就读于山东省商贸学校旅游系,四个孩子同时上学的花销很大,为了减轻负担,学校为四兄弟减免了第一年的学费。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跟其他同学接触,老师们把他们分在不同的班级。四兄弟在校期间进步非常快,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能力增强,也懂得相互照应。

  2010年开始征兵,四兄弟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参军入伍,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等程序后,四兄弟终于如愿以偿,同时步入军营。2010年12月16日,他们启程赴海军北海舰队某部,踏上从军报国之路。

  其实,四兄弟当兵是受到爷爷的影响。四兄弟的爷爷孙成吉是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支前队员,参加过解放潍坊战役、淮海战役,后来在铁路上工作,还曾经在青岛铁路分局工作过,直到离休。孙成吉总爱给四兄弟讲述战争故事。在爷爷的影响下,他们从小就立志参军。2010年9月15日临终前,老人把四个孙子叫到床前说:“你们小时候受到社会这么多人的关心,长大了我希望你们能参军,报效祖国,回报社会。”9月27日,刚刚把爷爷的后事处理完毕,四兄弟就赶到办事处武装部报名参军。

  四个孩子刚当兵那会儿,苏立新她非常不适应,每次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就会很难受。“虽然我和他爸从小就告诉他们当兵很苦,但他们依然坚决地选择当兵。”苏立新说,既然这是孩子的理想,做家长的一定支持。进入军营后,兄弟几个在平常训练中你追我赶,比着干,谁也不想落在后面。

  2011年3月,四兄弟来到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接受培训,带他们的教导员是程家胜。“报到的时候要列队,一开始没说有四胞胎,其中两兄弟站在同一个方阵里面,当时我就觉得非常奇怪。”程家胜回忆说,他带的是老二、老三和老四,“老大胖一点,在别的队,我带的队里,老二和老三比较难分辨,经常认错。”

  虽然是四胞胎,但在专业选择上,兄弟们兴趣却不太一样。老大孙长宇说,潜艇是水面舰艇甚至航空母舰的最大威胁,而有效探测出潜艇位置则全靠声纳装备。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孙长宇毫不犹豫地填上了舰艇声纳专业,立志当一名大海的“听客”。

  老三孙长岭谈起自己选择的舰艇指控专业时打了个比方:指控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指挥着战舰的一切行动。他说:“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是要时刻激励自己做一名有头脑的水兵。”

  “未来海战是高科技的战争,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子战将是重要的战争形式……”选择舰艇电子对抗专业的老二孙长峰,为了证明该专业的重要性,畅谈了自己对未来海战的认识。从小就喜欢和老二“较劲”的老四孙长涛,也选择了电子对抗专业。他要和二哥“较劲”到底,看看谁先成为合格的电子战兵。

  四兄弟来到蚌埠培训之前,根本不知道将来会登上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他们是2010年12月入伍的,之后接受3个月的基本训练,2011年3月来到蚌埠培训。整个培训为期5个多月,学习结束之后,四兄弟按照计划要分配到部队,原本他们是要分开服役的,当时正好军中开始选拔首艘航母服役士兵。于是,四兄弟一起填报了志愿,希望能去航母上服役。填完志愿后是教官推荐,之后是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四兄弟顺利通过。之后再由军方组织严格的面试和考试。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四兄弟成功入围。

  

看儿子需要“过五关”

  四胞胎的奶奶王玉玲今年已经78岁高龄,当老人看到电脑屏幕上四兄弟与“辽宁舰”的合影,念叨着孩子们的名字,乐得合不拢嘴,“帅!真帅!”

  “孩子们从小没离开过我,现在都去当兵了,我真是被‘闪’了一下。”奶奶说,孙子们都很孝顺,每次打电话都一个劲儿地说“想奶奶了”,总是反复叮嘱她好好保重身体,这让她特别欣慰,“一个走也是走,一起走也是走,我当时就想让他们一起去锻炼锻炼,现在苦点累点,对他们将来有好处。”

  说起孩子在航母上的生活,四胞胎的奶奶和爸妈都有点心疼。“一出海就是20多天,不但没法跟外界联系,而且只能呆在船舱里,根本就不能上甲板,20多天见不到阳光,经常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唯一的光源就是头顶的日光灯。”孙建民说,虽然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但做父母的还是挺心疼的。

  心疼归心疼,孙建民和苏立新都希望孩子们在航母上干出点儿成绩,“孩子到明年2月份才满20岁,现在吃点苦受点累,将来才会更有出息。”航母上的苦和累是听孩子们说的,航母管理的严格则是孙建民夫妇亲身经历的,在大连呆了5天,他们只是在轻轨上远远看到了航母,想亲眼看看四个孩子服役的地方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等孩子们请假出来跟他们见面。

  “我们过了五关,总算见到了孩子,见面之后还不能拍照,孩子们请假出来,必须按时回去报到。”孙建民说,平时就听孩子们说航空母舰上的管理非常严格,这次算是亲身经历过了,“我们过了五关,连航母的影儿都没看到,舰上的管理有多严格更可想而知了。”虽然相聚时间短暂,还在异乡,但全家团圆一起过中秋节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当看到孩子手上有茧子时,苏立新还是非常心疼的,但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坚强让她很欣慰。

  家人团聚,想说的话肯定特别多,不过,一家人在一起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当兵的事儿,“辽宁舰”上的事儿,孩子们不但不说,甚至连提都不提。苏立新甚至于感到很高兴,这说明孩子们长大了,做事有分寸,保密意识很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因此做父母的不但不生气,还觉得很欣慰。

  “以前我们不理解当兵的含义,只是觉得当兵挺威风的。现在我们理解了当兵更是一种责任。”老二孙长峰说。训练到了四个多月时,四兄弟就喜欢上了部队的生活。平常训练,兄弟几个互相你追我赶,比着干。新兵训练结束后,老大、老二因为成绩优秀,参加了最后的阅兵仪式,这让老三老四十分羡慕。“新兵训练时,3公里长跑,我总是难达标,一想到老大他们都过关了,我又有了干劲,下决心一定不能输给他们。”老三孙长岭说。

  四个儿子都在中国第一艘航母上服役,作为父亲的孙建民感到非常自豪。别看四兄弟在同一艘船上,但他们分属不同的岗位,平时没有机会见面。“航母太大了,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有严格的保密纪律,具体做什么,我们都不清楚。”孙建民说,他对四兄弟没什么太高的要求,“只希望他们都健健康康,在部队好好锻炼,平平安安的,出来以后对社会有一点贡献就行。”

  妈妈苏立新笑着说:“奶奶希望他们四兄弟能一起结婚,但我觉得现在孩子还小,结婚的事还早着呢。当然,他们要是一年结一个的话,我们还得折腾四年,不如赶到一起结,我们也省了麻烦,大家还乐和。”





来源:新民晚报

  ◆王成

  19年前的情人节那天,四胞胎兄弟孙长宇、孙长峰、孙长岭、孙长涛来到这个世界,长大后,他们一起报名参军、一起成为中国海军战士。如今,四兄弟一同登上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服役,他们约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比一比看谁能早日戴上军功章。

  

孙家四儿初长成

  1993年2月14日,在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四个可爱的男婴降临人世。四胞胎,人类70多万次妊娠中才出现一例,人们有理由称之为奇迹!“为了他们,妈妈可没少吃苦。”四胞胎的爸爸孙建民回忆说,当时由于孩子太大,他在医院陪了三个半月,最后一个月妻子已经下不了床了。孩子们的名字是孙建民给起的,分别叫孙长宇、孙长峰、孙长岭和孙长涛。

  四兄弟的妈妈苏立新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怀的是四胞胎,直到怀孕5个月时才知道是四胞胎。当时胎儿体积太大,她的心脏都顶着肺部了,吃东西都困难。为了能托起四个胎儿,医院专家给她戴了个兜兜,兜着肚子。

  经过悉心照料,四胞胎如期降临人间,“他们经历了足足十月怀胎,在医学上来说也是奇迹。老大最重为4斤8两,老二4斤3两,老三4斤5两,老四最轻也有3斤9两。孙建民说,孩子体质很好,但是妻子休了两年多才慢慢恢复过来,还是为生孩子落下了产后风湿的病根。

  四个小家伙平安降生,给这个平淡的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但随之而来的,是抚养他们的艰辛。苏立新经常是刚给四个孩子喂完奶,就换尿布,然后第一个喂完奶的孩子又饿了。那时候,给他们洗尿布和衣服就洗坏了一台洗衣机。四个孩子要照顾,他们夫妻俩根本忙不过来,孩子的爷爷、奶奶、姑姑、姑夫全部上阵。孩子的姥姥负责给孩子们做衣服,每次拿着做好的衣服送过来时,车上很多人都以为老人是卖衣服的。

  当年,苏立新是济南机床一厂的工人,丈夫孙建民是济南铁路医院(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人,当时小两口的月工资加起来380元,扣去300多元的奶粉钱,所剩无几。“他们妈妈没有奶水,4个孩子全是用牛奶喂大的,一天能喝28包奶。”虽然那个时候的奶便宜,3毛多钱一包,但对于工薪阶级的他们来说,还是承受不起的。孙建民单位为这个家庭每月提供160元的生活补助,一直到16岁,四兄弟因此得以茁壮成长。

  除老大有点胖好区分外,其余三个孩子长得一模一样。刚生下来时,为了方便区分,四个孩子手腕上都戴着“标签”,直到四个月之后,才将“标签”拿掉。苏立新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他们脸型长得不太一样,然后从模样进行区分。此外,光听他们说话妈妈就能分清,而且孩子们走路的姿势也不一样。

  孩子们在一起哪有不打架的,孙家四兄弟也不例外。小时候,他们为了一个玩具、一个苹果争吵过;犯错误时,他们也相互推诿不承认。谈起四兄弟的性格爱好,苏立新说:“老三性格内向一点,话少了点,其他的孩子都挺活泼的,老四行动力更强,老大更懂事一些,懂得照顾弟弟。”

  “孩子很小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就来采访过,我记得来过两次,一次住了5天,一次住了一星期,吃饭也跟着,买菜也跟着。”奶奶王玉玲说,因为四胞胎确实不多见,她的四个孙子从小就是在关注中长大的,上过报纸,也上过电视,难得的是孩子们一直很懂事。

  四胞胎中,老大跟3个弟弟长相不同,“老大从出生就比其他弟弟重,性格也有点差别。”孙建民说,老大喜欢跟同学出去打篮球,也愿意游泳,看样子更愿意活动,他的三个弟弟更愿意在家里看书。孩子的长大也慢慢给他们家带来了新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六口人住得下。后来房子赶上拆迁,他们六口分到一室一厅,后来市长给特批了两室一厅,多加了一间房。

  

参军完成爷爷遗愿

  四兄弟曾就读于山东省商贸学校旅游系,四个孩子同时上学的花销很大,为了减轻负担,学校为四兄弟减免了第一年的学费。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跟其他同学接触,老师们把他们分在不同的班级。四兄弟在校期间进步非常快,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能力增强,也懂得相互照应。

  2010年开始征兵,四兄弟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参军入伍,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等程序后,四兄弟终于如愿以偿,同时步入军营。2010年12月16日,他们启程赴海军北海舰队某部,踏上从军报国之路。

  其实,四兄弟当兵是受到爷爷的影响。四兄弟的爷爷孙成吉是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支前队员,参加过解放潍坊战役、淮海战役,后来在铁路上工作,还曾经在青岛铁路分局工作过,直到离休。孙成吉总爱给四兄弟讲述战争故事。在爷爷的影响下,他们从小就立志参军。2010年9月15日临终前,老人把四个孙子叫到床前说:“你们小时候受到社会这么多人的关心,长大了我希望你们能参军,报效祖国,回报社会。”9月27日,刚刚把爷爷的后事处理完毕,四兄弟就赶到办事处武装部报名参军。

  四个孩子刚当兵那会儿,苏立新她非常不适应,每次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就会很难受。“虽然我和他爸从小就告诉他们当兵很苦,但他们依然坚决地选择当兵。”苏立新说,既然这是孩子的理想,做家长的一定支持。进入军营后,兄弟几个在平常训练中你追我赶,比着干,谁也不想落在后面。

  2011年3月,四兄弟来到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接受培训,带他们的教导员是程家胜。“报到的时候要列队,一开始没说有四胞胎,其中两兄弟站在同一个方阵里面,当时我就觉得非常奇怪。”程家胜回忆说,他带的是老二、老三和老四,“老大胖一点,在别的队,我带的队里,老二和老三比较难分辨,经常认错。”

  虽然是四胞胎,但在专业选择上,兄弟们兴趣却不太一样。老大孙长宇说,潜艇是水面舰艇甚至航空母舰的最大威胁,而有效探测出潜艇位置则全靠声纳装备。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孙长宇毫不犹豫地填上了舰艇声纳专业,立志当一名大海的“听客”。

  老三孙长岭谈起自己选择的舰艇指控专业时打了个比方:指控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指挥着战舰的一切行动。他说:“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是要时刻激励自己做一名有头脑的水兵。”

  “未来海战是高科技的战争,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子战将是重要的战争形式……”选择舰艇电子对抗专业的老二孙长峰,为了证明该专业的重要性,畅谈了自己对未来海战的认识。从小就喜欢和老二“较劲”的老四孙长涛,也选择了电子对抗专业。他要和二哥“较劲”到底,看看谁先成为合格的电子战兵。

  四兄弟来到蚌埠培训之前,根本不知道将来会登上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他们是2010年12月入伍的,之后接受3个月的基本训练,2011年3月来到蚌埠培训。整个培训为期5个多月,学习结束之后,四兄弟按照计划要分配到部队,原本他们是要分开服役的,当时正好军中开始选拔首艘航母服役士兵。于是,四兄弟一起填报了志愿,希望能去航母上服役。填完志愿后是教官推荐,之后是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四兄弟顺利通过。之后再由军方组织严格的面试和考试。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四兄弟成功入围。

  

看儿子需要“过五关”

  四胞胎的奶奶王玉玲今年已经78岁高龄,当老人看到电脑屏幕上四兄弟与“辽宁舰”的合影,念叨着孩子们的名字,乐得合不拢嘴,“帅!真帅!”

  “孩子们从小没离开过我,现在都去当兵了,我真是被‘闪’了一下。”奶奶说,孙子们都很孝顺,每次打电话都一个劲儿地说“想奶奶了”,总是反复叮嘱她好好保重身体,这让她特别欣慰,“一个走也是走,一起走也是走,我当时就想让他们一起去锻炼锻炼,现在苦点累点,对他们将来有好处。”

  说起孩子在航母上的生活,四胞胎的奶奶和爸妈都有点心疼。“一出海就是20多天,不但没法跟外界联系,而且只能呆在船舱里,根本就不能上甲板,20多天见不到阳光,经常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唯一的光源就是头顶的日光灯。”孙建民说,虽然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但做父母的还是挺心疼的。

  心疼归心疼,孙建民和苏立新都希望孩子们在航母上干出点儿成绩,“孩子到明年2月份才满20岁,现在吃点苦受点累,将来才会更有出息。”航母上的苦和累是听孩子们说的,航母管理的严格则是孙建民夫妇亲身经历的,在大连呆了5天,他们只是在轻轨上远远看到了航母,想亲眼看看四个孩子服役的地方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等孩子们请假出来跟他们见面。

  “我们过了五关,总算见到了孩子,见面之后还不能拍照,孩子们请假出来,必须按时回去报到。”孙建民说,平时就听孩子们说航空母舰上的管理非常严格,这次算是亲身经历过了,“我们过了五关,连航母的影儿都没看到,舰上的管理有多严格更可想而知了。”虽然相聚时间短暂,还在异乡,但全家团圆一起过中秋节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当看到孩子手上有茧子时,苏立新还是非常心疼的,但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坚强让她很欣慰。

  家人团聚,想说的话肯定特别多,不过,一家人在一起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当兵的事儿,“辽宁舰”上的事儿,孩子们不但不说,甚至连提都不提。苏立新甚至于感到很高兴,这说明孩子们长大了,做事有分寸,保密意识很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因此做父母的不但不生气,还觉得很欣慰。

  “以前我们不理解当兵的含义,只是觉得当兵挺威风的。现在我们理解了当兵更是一种责任。”老二孙长峰说。训练到了四个多月时,四兄弟就喜欢上了部队的生活。平常训练,兄弟几个互相你追我赶,比着干。新兵训练结束后,老大、老二因为成绩优秀,参加了最后的阅兵仪式,这让老三老四十分羡慕。“新兵训练时,3公里长跑,我总是难达标,一想到老大他们都过关了,我又有了干劲,下决心一定不能输给他们。”老三孙长岭说。

  四个儿子都在中国第一艘航母上服役,作为父亲的孙建民感到非常自豪。别看四兄弟在同一艘船上,但他们分属不同的岗位,平时没有机会见面。“航母太大了,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有严格的保密纪律,具体做什么,我们都不清楚。”孙建民说,他对四兄弟没什么太高的要求,“只希望他们都健健康康,在部队好好锻炼,平平安安的,出来以后对社会有一点贡献就行。”

  妈妈苏立新笑着说:“奶奶希望他们四兄弟能一起结婚,但我觉得现在孩子还小,结婚的事还早着呢。当然,他们要是一年结一个的话,我们还得折腾四年,不如赶到一起结,我们也省了麻烦,大家还乐和。”

四个小家伙给家里添了无限乐趣.jpg (37.6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四个小家伙给家里添了无限乐趣

2012-11-25 02:24 上传



四胞胎兄弟入伍前与奶奶合影.jpg (44.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四胞胎兄弟入伍前与奶奶合影

2012-11-25 02:24 上传



四兄弟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jpg (26.4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四兄弟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2012-11-25 02:2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