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鸣:歼-20和歼-31“抄袭”之说完全是外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7:58
国产大飞机正进行最后试飞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林左鸣:

目前,大飞机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是在进行最后的取证和试飞,我们是第一次做,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时间会拖一些,但我们提供的所有零部件配套都能合格,稍有推迟主要是不太适应国际认证的做法,有一个边学习边做的过程。

十八大代表、55岁的林左鸣,今年年初被任命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董事长,掌舵共有22家上市公司的庞大航空产业集团。

在此之前,林左鸣在中航工业总经理的任上已经3年。3年中,他大力推动中航工业的重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并购,也初步形成了航空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战略布局。中航工业也由此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国企向现代公司的跨越转变。

11月12日,林左鸣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中国航空工业所面临的困难、机遇和质疑。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被称为“中国心”,它承载了太多期望,同时也是制约航空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您怎么看待这方面的不足?

林左鸣:航空发动机指的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在二战后才广泛使用,不到100年,发动机本身还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性研究,研究探索后逐步形成工程化,航空发动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它的设计指标也在不断变化。其次,发动机的特点是,设计出来,经过试验以后,只能获得推理性能,可靠性要靠多次试验校核。这个过程叫迭代,航空发动机迭代过程比飞机的迭代工程长很多。大家需要更多耐心。

《中国经济周刊》:有具体的计划或时间表吗?

林左鸣:过去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大部分靠引进技术,很少去做基础性工程研究工作,导致发展水平滞后,发动机成为制约整个航空技术发展的瓶颈,影响飞机设计,我们希望通过“十二五”规划能够有根本的改变,希望发动机的科研、制造,包括商业化能力,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您提到研发航空发动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筹集资金方面,有哪些渠道和办法?

林左鸣:筹集资金涉及到企业的整个经营状况,我们的很多企业已经上市了,希望资本市场能够追捧这个项目进行投资,根据资金状况量入为出,除此以外,我们也希望将来国家能够给予政策支持,比如,税收方面。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大飞机的首飞?

林左鸣:目前,大飞机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是在进行最后的取证和试飞,应该承认的是,我们在利用国际上的试航认证平台来进行取证,我们是第一次做,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时间会拖一些,但我们提供的所有零部件配套都能合格,稍有推迟主要是不太适应国际认证的做法,有一个边学习边做的过程。

《中国经济周刊》:您很有信心?

林左鸣:实际上我们在给波音、空客做大量的零部件,他们整个飞机都是我们在做,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有国外媒体说,中国第四代战机歼-20和歼-31是抄袭美国的战机技术,您怎么看待这种质疑?

林左鸣:我们到哪儿去抄袭呢?不可能的事。说实在的,航空技术就是拿来给你抄也不见得抄得会,我们曾经从前苏联引进过技术,那都很困难,何况是信息完全屏蔽的情况下,那是不可能的事。讲这个话的一定不是航空专家,内行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中国经济周刊》:这两年,中航工业在国际上有一些兼并收购的大动作,现在已经带来效益了吗?

林左鸣:中航工业收购了两家美国的发动机和飞机制造商,一家是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另一家是全球第二大通用航空企业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这两家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运营困难,我们在收购时也做了很多权衡,知道短期内它们不可能恢复那么好,所以我们尽可能扩大中国的需求,我们采购了一部分飞机,推进中国低空空运开放改革,希望开放后通过美国的产品占领市场。我们还在奥地利并购FACC公司,这是奥地利最大的一家做复合材料飞机的航空企业,并购后给对方带来了非常好的订单,亏损企业很快就变成了盈利的企业,1000多人的公司增加了50%的员工,这是中国市场提供的。

《中国经济周刊》: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紧张,因此外界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走出去有很多质疑,您怎么看?

林左鸣:我们在美国收购企业,一定不想裁员,不想给当地民生带来问题,希望能为美国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在美国航空领域新的投资或者是新的扩张没有更多打算,因为我知道航空是很敏感的,美国政府的管制也很严格,而且会有很多别的想法,所以这个神经我们不会去触动它。

《中国经济周刊》:您刚才说,低空空运开放改革将带来很大的市场和机会,这块蛋糕到底会有多大?

林左鸣:低空空运是我们都很关注的问题,中国将来通用飞机市场发展以后,它会跟美国一样有很多小企业,包括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都可能发展通用飞机,我们很愿意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但现在问题是,我们的空运开放了,环境没有做到位,如果做到位会出现井喷式的市场。中国航空走到今天,我们更希望和国外的航空企业共同来研究还在探索过程中的新技术,最近我们已经跟欧洲的很多大学、企业共同在做这件事情,当然民机有一个特点,它还要通过市场评审的要求,但就技术本身来说,现有的技术我们都能掌握。

《中国经济周刊》:中航工业旗下有22家上市公司,为什么不进行资产整合,让大集团上市呢?

林左鸣:中航工业的价值链很完全,跟波音不一样,跟EADS(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也不一样,波音不做发动机,不做机载,也不做机电系统,EADS也一样,而我们是全部都做。我们是产业控股集团,把各个不同产业板块单独上市,比如,通用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航空机电等。如果整合成一个,从整个产业链来说有点太大了,概念不清晰,上市就变成投资公司一样,但实际上我们希望在母公司基础上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一个筹资能力。

其实我们的机构很有意思,中航工业是一个没有上市的独资控股母公司,旁边生出中航科工,中航科工又持有一部分我们上市公司的A股股票,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权衡和变通,利用中航科工作为投资平台在发挥作用,所以下一步中航科工会持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股权,增强它的地位作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李妍|十八大现场报道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11/20/19336327_1.shtml国产大飞机正进行最后试飞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林左鸣:

目前,大飞机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是在进行最后的取证和试飞,我们是第一次做,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时间会拖一些,但我们提供的所有零部件配套都能合格,稍有推迟主要是不太适应国际认证的做法,有一个边学习边做的过程。

十八大代表、55岁的林左鸣,今年年初被任命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董事长,掌舵共有22家上市公司的庞大航空产业集团。

在此之前,林左鸣在中航工业总经理的任上已经3年。3年中,他大力推动中航工业的重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并购,也初步形成了航空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战略布局。中航工业也由此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国企向现代公司的跨越转变。

11月12日,林左鸣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中国航空工业所面临的困难、机遇和质疑。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被称为“中国心”,它承载了太多期望,同时也是制约航空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您怎么看待这方面的不足?

林左鸣:航空发动机指的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在二战后才广泛使用,不到100年,发动机本身还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性研究,研究探索后逐步形成工程化,航空发动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它的设计指标也在不断变化。其次,发动机的特点是,设计出来,经过试验以后,只能获得推理性能,可靠性要靠多次试验校核。这个过程叫迭代,航空发动机迭代过程比飞机的迭代工程长很多。大家需要更多耐心。

《中国经济周刊》:有具体的计划或时间表吗?

林左鸣:过去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大部分靠引进技术,很少去做基础性工程研究工作,导致发展水平滞后,发动机成为制约整个航空技术发展的瓶颈,影响飞机设计,我们希望通过“十二五”规划能够有根本的改变,希望发动机的科研、制造,包括商业化能力,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您提到研发航空发动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筹集资金方面,有哪些渠道和办法?

林左鸣:筹集资金涉及到企业的整个经营状况,我们的很多企业已经上市了,希望资本市场能够追捧这个项目进行投资,根据资金状况量入为出,除此以外,我们也希望将来国家能够给予政策支持,比如,税收方面。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大飞机的首飞?

林左鸣:目前,大飞机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是在进行最后的取证和试飞,应该承认的是,我们在利用国际上的试航认证平台来进行取证,我们是第一次做,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时间会拖一些,但我们提供的所有零部件配套都能合格,稍有推迟主要是不太适应国际认证的做法,有一个边学习边做的过程。

《中国经济周刊》:您很有信心?

林左鸣:实际上我们在给波音、空客做大量的零部件,他们整个飞机都是我们在做,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有国外媒体说,中国第四代战机歼-20和歼-31是抄袭美国的战机技术,您怎么看待这种质疑?

林左鸣:我们到哪儿去抄袭呢?不可能的事。说实在的,航空技术就是拿来给你抄也不见得抄得会,我们曾经从前苏联引进过技术,那都很困难,何况是信息完全屏蔽的情况下,那是不可能的事。讲这个话的一定不是航空专家,内行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中国经济周刊》:这两年,中航工业在国际上有一些兼并收购的大动作,现在已经带来效益了吗?

林左鸣:中航工业收购了两家美国的发动机和飞机制造商,一家是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另一家是全球第二大通用航空企业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这两家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运营困难,我们在收购时也做了很多权衡,知道短期内它们不可能恢复那么好,所以我们尽可能扩大中国的需求,我们采购了一部分飞机,推进中国低空空运开放改革,希望开放后通过美国的产品占领市场。我们还在奥地利并购FACC公司,这是奥地利最大的一家做复合材料飞机的航空企业,并购后给对方带来了非常好的订单,亏损企业很快就变成了盈利的企业,1000多人的公司增加了50%的员工,这是中国市场提供的。

《中国经济周刊》: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紧张,因此外界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走出去有很多质疑,您怎么看?

林左鸣:我们在美国收购企业,一定不想裁员,不想给当地民生带来问题,希望能为美国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在美国航空领域新的投资或者是新的扩张没有更多打算,因为我知道航空是很敏感的,美国政府的管制也很严格,而且会有很多别的想法,所以这个神经我们不会去触动它。

《中国经济周刊》:您刚才说,低空空运开放改革将带来很大的市场和机会,这块蛋糕到底会有多大?

林左鸣:低空空运是我们都很关注的问题,中国将来通用飞机市场发展以后,它会跟美国一样有很多小企业,包括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都可能发展通用飞机,我们很愿意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但现在问题是,我们的空运开放了,环境没有做到位,如果做到位会出现井喷式的市场。中国航空走到今天,我们更希望和国外的航空企业共同来研究还在探索过程中的新技术,最近我们已经跟欧洲的很多大学、企业共同在做这件事情,当然民机有一个特点,它还要通过市场评审的要求,但就技术本身来说,现有的技术我们都能掌握。

《中国经济周刊》:中航工业旗下有22家上市公司,为什么不进行资产整合,让大集团上市呢?

林左鸣:中航工业的价值链很完全,跟波音不一样,跟EADS(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也不一样,波音不做发动机,不做机载,也不做机电系统,EADS也一样,而我们是全部都做。我们是产业控股集团,把各个不同产业板块单独上市,比如,通用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航空机电等。如果整合成一个,从整个产业链来说有点太大了,概念不清晰,上市就变成投资公司一样,但实际上我们希望在母公司基础上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一个筹资能力。

其实我们的机构很有意思,中航工业是一个没有上市的独资控股母公司,旁边生出中航科工,中航科工又持有一部分我们上市公司的A股股票,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权衡和变通,利用中航科工作为投资平台在发挥作用,所以下一步中航科工会持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股权,增强它的地位作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李妍|十八大现场报道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11/20/19336327_1.shtml
说20抄袭美国那是傻缺,31抄袭美国嘛起码有个说道,那外壳不就很像吗


中国五代机是技术突破还是网络间谍的成绩?
专题: 中国大事 (285 文章) 标签: 中国, 政治 , 中国大事, 国际, 评论

2.11.2012, 14:17
     

  © Collage: «The Voice of Russia»

        中国第五代歼击机歼-31首次试飞成功。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什认为,作为复杂军事技术的首例歼击机样机的出现,可以证明中国在计算机间谍方面取得了成功。

        在第一批有关中国第二波次第五代歼击机照片出现后就已经非常的明白,到底是什么能够让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设计师们产生了灵感。有关首次飞行的照片从各个角度对飞机进行了展示,毫无疑问,这种机型完全是美国F-35歼击机的翻版。
        可以说,中国战机是按照美国F-35试样研制出来的事实并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新闻。2009年,一家参与研制F-35战机的公司网络被来自中国的黑客攻破,然后还进入到五角大楼并窃取了大量有关此类型飞机的资料,这一事实曾经被广泛传播。早前曾认为,被窃取的信息尽管数量庞大但还不足以拷贝F-35战机,但是依然可以对其外形和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甚至能够借此研制出与其进行对抗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可能还存在其它窃取F-35资料的事实,只是美国特工部门还没有发现或者不愿对外公开这些情况。
        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什认为,还谈不上中国人对F-35进行完全的拷贝。为此需要掌握飞机发动机生产、机载电子雷达站和操作系统等各种技术。这些和其它一些方面组成部分的技术水平要远远超过中国的工业技术能力。从歼-31飞行样机的情况看,这种飞机大概是安装了俄产RD-93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向中国出口的用于装备FC-1出口型歼击机的。
        如果是这样,中国最新型战机所具备的动力装置并非源于1983年开始进入苏联空军最优秀第四代战机的装备。中国参照RD-93型发动机研制WS-13泰山型发动机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也许,这项工作还远未完成。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还未掌握第五代战机的一些重要技术内涵,比如有源相控阵雷达等。
        因此,歼-31和一年半前试飞的歼-20看来都是进行技术展示的样品机。这种飞机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部件和系统的补充。看来,在最开始的阶段,所需要的一些部件及系统还需要用进口来满足,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国产组件。与此同时,如果说歼-20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独特的设计结构,那么,歼-31是拷贝了外国飞机的外观、主要技术指标、甚至是其它一系列设计方案。
        在设计师明显缺乏创造力的情况下,歼-31将成为计算机间谍时代最终来临的显著标志。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什这样认为。尽管计算机间谍本身的出现已经有大约30年的历史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间谍模式还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现在已经可以告诉那些把计算机间谍看成是域外风情的人,这种技术获取手段已经相当成熟了。
        成绩似乎相当明显。但是,瓦西里·卡什认为,对于中国来说,类似的拷贝外国技术的行动也并非完全是可取的。将发展寄托于购买或者窃取技术在某一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手段不可能被当成长期的成功战略。习惯于引进将对本国的创新潜力形成打压,为实施自主复杂项目的进程拖后腿。曾经拥有非常庞大技术间谍能力的苏联也曾积极地窃取西方的技术,但当拷贝国外样品成为某一方面主要的发展方向后,苏联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始终落后于西方。

http://chinese.ruvr.ru/2012_11_02/93267252/




th945 发表于 2012-11-20 11:04
中国五代机是技术突破还是网络间谍的成绩?
专题: 中国大事 (285 文章) 标签: 中国, 政治 , 中国大事, ...

拿无知当做论据哈!毛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么?
th945 发表于 2012-11-20 11:04
中国五代机是技术突破还是网络间谍的成绩?
专题: 中国大事 (285 文章) 标签: 中国, 政治 , 中国大事, ...

拿无知当做论据哈!毛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么?
明显就是对毛子这个文章的说法。
讲这个话的一定不是航空专家
这个绝对正确
如果航空工业那么容易就可以抄袭的话,四代机估计现在已经满天飞了
th945 发表于 2012-11-20 11:04
中国五代机是技术突破还是网络间谍的成绩?
专题: 中国大事 (285 文章) 标签: 中国, 政治 , 中国大事, ...
我们在有源相控阵的性能指标上远远领先E毛
看来大运也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记者明显问的是运20什么时候收费,但是盟主却回答的是ARJ21,故意的?
THE_Xqw008 发表于 2012-11-20 11:01
说20抄袭美国那是傻缺,31抄袭美国嘛起码有个说道,那外壳不就很像吗

中国制造的篮球和美国产的也很像都是圆的,也是抄袭的?
可是架不住超大某些人说“抄袭”啊。
能把一种先进战斗机的一切细节靠SPY提供的情报整个“抄袭”下来,土鳖可就真神了


如果是抄袭该多好!自己做外形吹风比直接抄F35要容易太多了。
既然都能抄袭得一模一样,那说明我们自己做的话,六代机小菜一碟了。
因为不是抄袭,老汉深感遗憾。
毛子这么说,说不定他们知道些啥,毕竟现在有很多毛子专家在航空军工打工
看到毛国专家如此一说我可耻的笑了
别在山寨壳子了,别人就不会认为你抄袭了
GCXYJ 发表于 2012-11-20 12:57
记者明显问的是运20什么时候收费,但是盟主却回答的是ARJ21,故意的?
还是21?全世界淫民都知道他在试飞。。。。。。
林总打某鱼的脸piapia响。还说20是抄袭?
毛子懂“抄袭”和“山寨”之间的关系么?
那看来说“歼20是歼10*2,机头F22的,进气道F35的,垂尾F117的”这种话的人,也一定不是内行人了。。。
thomas2013 发表于 2012-11-20 14:13
那看来说“歼20是歼10*2,机头F22的,进气道F35的,垂尾F117的”这种话的人,也一定不是内行人了。。。{:16 ...
突然发现你又换号了
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11-20 14:26
突然发现你又换号了
什么叫“又”?不就那一次么

THE_Xqw008 发表于 2012-11-20 11:01
说20抄袭美国那是傻缺,31抄袭美国嘛起码有个说道,那外壳不就很像吗


非分的那么清楚吗,挺一个打一个吗,按照你的说法,20的外形曾被指责为类似于毛子的1.44,现在看,确实有点类似,特别是那对腹鳍
THE_Xqw008 发表于 2012-11-20 11:01
说20抄袭美国那是傻缺,31抄袭美国嘛起码有个说道,那外壳不就很像吗


非分的那么清楚吗,挺一个打一个吗,按照你的说法,20的外形曾被指责为类似于毛子的1.44,现在看,确实有点类似,特别是那对腹鳍
thomas2013 发表于 2012-11-20 14:28
什么叫“又”?不就那一次么
抱歉,我记错了,我以为你准备开发一个系列
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11-20 14:34
抱歉,我记错了,我以为你准备开发一个系列
用得着么、、、还没混到这么落魄
thomas2013 发表于 2012-11-20 14:35
用得着么、、、还没混到这么落魄
这怎么叫落魄?可以搞成一个系列都是校官,这叫实力。这是玩笑,别介意。
润物细无声 发表于 2012-11-20 14:38
这怎么叫落魄?可以搞成一个系列都是校官,这叫实力。这是玩笑,别介意。
天天吹牛灌水拾人牙慧的,就别谈啥实力了。。。
   所有的军用飞机或多或少都差不多,因为基本物理规则是一样的,不用理会人家怎么想,走自己的路!
thomas2013 发表于 2012-11-20 14:41
天天吹牛灌水拾人牙慧的,就别谈啥实力了。。。
吹牛可不行,灌水本来就是论坛特色。都是军迷,不拾人牙慧,难道还敢泄露国家机密?
这个林大佬发言打脸,有必要吗!?
wshdyyyy 发表于 2012-11-20 16:04
这个林大佬发言打脸,有必要吗!?
有必要,就像一个人,如果周围人都说他手脚不干净,他肯定要辩解的。
林总不是外行,怎么把支线飞机当大飞机啊。大飞机连出厂都还没,上哪进行最后的取证和试飞
老外见了兔子的新丝带机,就会说抄抄抄,yy兔子黑客侵入骡马电脑,把肥电和娘娘的数据偷走啦。

丝带机那么好抄,好偷,丝带机早就满天飞啦。。。。。
现在张口闭口“山寨”的人一大把,除了少数是开玩笑,其它都是无知。
照猫是画不了虎的
j20是抄袭F15的,j31是抄袭F16的,j10是抄袭Me109的,发财是抄袭航天飞机的,j8-2是抄袭空客A380的,j7是抄袭B2的,j6是抄袭飞行者一号的,飞豹是抄袭绝密飞行里面的无人机的,j11是抄袭阿帕奇的的
2031 发表于 2012-11-20 14:31
非分的那么清楚吗,挺一个打一个吗,按照你的说法,20的外形曾被指责为类似于毛子的1.44,现在看,确实 ...
非得这么敏感干嘛,我打击了吗?大家都看的清楚,我只是说了句实话,你非要过分解读那是自己的事
sunmingchi 发表于 2012-11-20 13:04
中国制造的篮球和美国产的也很像都是圆的,也是抄袭的?
可笑的逻辑,你那只眼睛看到我说山寨或抄袭了?别人的话还没搞明白就急匆匆的发言,图惹人笑罢了
sunmingchi 发表于 2012-11-20 13:04
中国制造的篮球和美国产的也很像都是圆的,也是抄袭的?
不但抄袭外观 还抄袭玩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