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空中之吻 中国电科精准引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39:59
神八空中之吻 中国电科精准引导


2012-11-02



十年研制,矢志攻关,几多困苦,几多亮点:国内激光雷达在空间环境的首次应用;十年研制历程,横向走过6个省市,行程10万余公里;纵向跨越盆地高原,最高海拔4000多米;掌握数百万个激光雷达威力试验第一手数,取得五大关键技术突破,技术指标填补国内空白,综合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激光雷达测试系统的未来发展和测试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一套适合激光雷达航天规范的技术流程和工艺规范;攻关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团队协作,精诚团结。

作用关键,使命光荣


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是载人运输飞船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测量设备之一。激光雷达安装于神舟八号运输飞船上,合作目标安装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在运输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接近段和靠拢段,主要完成对目标飞行器的搜索、捕获、跟踪测量,实时获取目标相对距离、距离变化率、视线角、视线角度变化率等参数,支持飞船完成空间交会对接控制任务。形象一点说,激光雷达就像一双长在神舟八号飞船上的眼睛,能够精确地发现和引导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世纪飞吻。


激光雷达不仅是本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新设备之一,也是国内激光雷达在空间环境的首次应用。在此次交会对对接任务中,测量参数多、精度高、动态范围大、体积功耗严格受限,这对中国电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科研团队来说,既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又是一个突出的难题。同时,载人航天工程的质量标准、管理流程也与以往的型号工程有很大区别,激光雷达项目成立之初,项目组就面临着多重的困难和挑战,每一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这将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生中少有的能在国家重点型号发挥人生价值、报效伟大祖国的光荣使命!


自主创新,国际领先


激光雷达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系统首次使用的新技术之一。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从2001年项目立项至今,研制历程整整走过了十年。在困难和压力面前,项目组科研人员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求是的精神,硬是在当初预研任务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进取。


回首这十年的科研历程,技术创新是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十年间,项目组化压力为动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继承该所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收集和掌握了数百万个激光雷达威力一手数据,突破了五大关键技术。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世纪之吻,最终验证了激光雷达不辱使命,技术指标填补国内空白,综合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电科激光雷达创新团队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仅以天地差异分析技术、地面动态范围测试验证技术为例,充分说明技术创新成果的来之不易。


激光雷达太空中探测距离是激光雷达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激光雷达所有试验均在地面进行,受大气衰减影响,作用距离无法达到太空中数值。因此必须开展天地差异分析工作,得到太空与地面作用距离的准确对应关系。项目组为了建立天地差异模型,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广泛请教了业内专家教授,几易其稿,终于顺利通过了由两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答辩。


天地差异模型建立后,专题验证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获得较为接近太空环境的远距离测试数据,中国电科科研人员转战大江南北,奔赴祖国各地,分别在内蒙古阿拉善、青海同德、甘肃酒泉、云南丽江等地区开展外场威力试验。十年间,横向走过6个省市,行程10万余公里;纵向跨越盆地高原,最高海拔4000多米。


特别是在青海同德海拔4000多米的外场,山区气候多变,雨雪随时可能出现,单人徒步都非常困难,项目组22名“勇士”冒着高原缺氧的生命危险,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背负20多公斤的设备爬上无名山头,用最短的时间架起试验设备,用汗水与智慧换来了激光雷达威力试验的第一手数据。


激光雷达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应用,而针对激光雷达的测试系统,尤其是动态综合测试系统,国内几乎是空白。为此,项目组科研人员不仅要完成激光雷达主体研发任务,还必须建立专属激光雷达的测试系统。科研人员不断调研、借鉴其它测试系统,从无到有,成功地研发了车载双移动差分GPS测试标校系统和多自由度轨道运动控制系统等动态综合指标测试系统,为我国激光雷达测试系统的未来发展和测试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一套适合激光雷达航天规范的技术流程和工艺规范。


科技精英,忘我奉献


中国电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团队是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一支精诚团结,久经磨的队伍。十年间,他们紧紧融入到中国电科跨越式发展的大潮中,并在各级领导机关的关怀下不断进步;团队中的每个人也在团队这个“大海”中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这群年轻人,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用成功报效祖国”的庄严承诺的基点。在薛海中所长和左雷书记的带领下,用坚持与努力化解前行路上的险阻,勇攀科技创新的高峰。


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项目负责人董光焰,在课题组遭遇挫折士气低落的困难情况下,临危授命,毅然担起重任。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全身心投入到技术和管理工作中,逐步发挥出核心的作用。在2011年春节加班进行的某项技术归零过程中,6天6夜只休息了不足20小时,硬是用一股子拼劲儿找出了症结所在,完成了归零。团队中最年轻的副总师张清源一句“神八不上天,我就不要孩子”的名言让人印象深刻。这位80后男生从参与该项目至今就很少有机会回家,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激光雷达研制上。由于长期出差,爱人被迫住在娘家,刚刚装修好的房子只能空置。2010年冬天,张清源出了两个月的长差,回来发现地板家具全因水管漏水发霉受损,连基本的住宿条件都不具备,无奈之下,他只是找了条毯子随便睡了一晚就又出差去了。激光雷达型号主任设计师屈恒阔,孩子还未满月,就率队赶赴外场做威力试验,之后将妻儿留在安阳让自己的岳父母照顾,一心扑在工作上。2011年10月1日,总体单位要求所有参研单位在24小时内必须赶到发射场进行最后状态确认,接到电话通知时,屈恒阔刚刚接到从安阳赶来探望他的爱人和孩子,一家三口刚刚打上车往家赶,虽感无奈,他仍然选择离开,火速赶赴基地。


他们只是课题组的优秀代表,其他同志都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敬业的团队,勇于担当的团队,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项目才能稳步推进。


薪火相传,奋斗不止


中国电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攻关团队能够承担如此神圣的攻关任务,源于其深厚的技术和文化积淀。中国电科组建于2002年,成立时间不长,但涵盖的55家科研院所与6家上市公司却都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取得过让人敬仰的伟大成就。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预警机工程”到“探月工程”,每一项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都有中国电科人的智力付出与忘我奉献。大量系统级工程研制经验的积累,载人航天工程的淬火考验,也让拼搏、奉献、创新、协同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中国电科人心中,激励着他们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用行动书写壮丽的青春;用过硬的技术报效祖国,并为后续的航天产品研制储备智力与能力。来源:中国电科网站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0032神八空中之吻 中国电科精准引导


2012-11-02



十年研制,矢志攻关,几多困苦,几多亮点:国内激光雷达在空间环境的首次应用;十年研制历程,横向走过6个省市,行程10万余公里;纵向跨越盆地高原,最高海拔4000多米;掌握数百万个激光雷达威力试验第一手数,取得五大关键技术突破,技术指标填补国内空白,综合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激光雷达测试系统的未来发展和测试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一套适合激光雷达航天规范的技术流程和工艺规范;攻关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团队协作,精诚团结。

作用关键,使命光荣


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是载人运输飞船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测量设备之一。激光雷达安装于神舟八号运输飞船上,合作目标安装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在运输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接近段和靠拢段,主要完成对目标飞行器的搜索、捕获、跟踪测量,实时获取目标相对距离、距离变化率、视线角、视线角度变化率等参数,支持飞船完成空间交会对接控制任务。形象一点说,激光雷达就像一双长在神舟八号飞船上的眼睛,能够精确地发现和引导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世纪飞吻。


激光雷达不仅是本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新设备之一,也是国内激光雷达在空间环境的首次应用。在此次交会对对接任务中,测量参数多、精度高、动态范围大、体积功耗严格受限,这对中国电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科研团队来说,既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又是一个突出的难题。同时,载人航天工程的质量标准、管理流程也与以往的型号工程有很大区别,激光雷达项目成立之初,项目组就面临着多重的困难和挑战,每一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这将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生中少有的能在国家重点型号发挥人生价值、报效伟大祖国的光荣使命!


自主创新,国际领先


激光雷达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系统首次使用的新技术之一。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从2001年项目立项至今,研制历程整整走过了十年。在困难和压力面前,项目组科研人员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求是的精神,硬是在当初预研任务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进取。


回首这十年的科研历程,技术创新是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十年间,项目组化压力为动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继承该所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收集和掌握了数百万个激光雷达威力一手数据,突破了五大关键技术。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世纪之吻,最终验证了激光雷达不辱使命,技术指标填补国内空白,综合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电科激光雷达创新团队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仅以天地差异分析技术、地面动态范围测试验证技术为例,充分说明技术创新成果的来之不易。


激光雷达太空中探测距离是激光雷达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激光雷达所有试验均在地面进行,受大气衰减影响,作用距离无法达到太空中数值。因此必须开展天地差异分析工作,得到太空与地面作用距离的准确对应关系。项目组为了建立天地差异模型,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广泛请教了业内专家教授,几易其稿,终于顺利通过了由两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答辩。


天地差异模型建立后,专题验证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获得较为接近太空环境的远距离测试数据,中国电科科研人员转战大江南北,奔赴祖国各地,分别在内蒙古阿拉善、青海同德、甘肃酒泉、云南丽江等地区开展外场威力试验。十年间,横向走过6个省市,行程10万余公里;纵向跨越盆地高原,最高海拔4000多米。


特别是在青海同德海拔4000多米的外场,山区气候多变,雨雪随时可能出现,单人徒步都非常困难,项目组22名“勇士”冒着高原缺氧的生命危险,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背负20多公斤的设备爬上无名山头,用最短的时间架起试验设备,用汗水与智慧换来了激光雷达威力试验的第一手数据。


激光雷达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应用,而针对激光雷达的测试系统,尤其是动态综合测试系统,国内几乎是空白。为此,项目组科研人员不仅要完成激光雷达主体研发任务,还必须建立专属激光雷达的测试系统。科研人员不断调研、借鉴其它测试系统,从无到有,成功地研发了车载双移动差分GPS测试标校系统和多自由度轨道运动控制系统等动态综合指标测试系统,为我国激光雷达测试系统的未来发展和测试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一套适合激光雷达航天规范的技术流程和工艺规范。


科技精英,忘我奉献


中国电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团队是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一支精诚团结,久经磨的队伍。十年间,他们紧紧融入到中国电科跨越式发展的大潮中,并在各级领导机关的关怀下不断进步;团队中的每个人也在团队这个“大海”中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这群年轻人,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用成功报效祖国”的庄严承诺的基点。在薛海中所长和左雷书记的带领下,用坚持与努力化解前行路上的险阻,勇攀科技创新的高峰。


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项目负责人董光焰,在课题组遭遇挫折士气低落的困难情况下,临危授命,毅然担起重任。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全身心投入到技术和管理工作中,逐步发挥出核心的作用。在2011年春节加班进行的某项技术归零过程中,6天6夜只休息了不足20小时,硬是用一股子拼劲儿找出了症结所在,完成了归零。团队中最年轻的副总师张清源一句“神八不上天,我就不要孩子”的名言让人印象深刻。这位80后男生从参与该项目至今就很少有机会回家,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激光雷达研制上。由于长期出差,爱人被迫住在娘家,刚刚装修好的房子只能空置。2010年冬天,张清源出了两个月的长差,回来发现地板家具全因水管漏水发霉受损,连基本的住宿条件都不具备,无奈之下,他只是找了条毯子随便睡了一晚就又出差去了。激光雷达型号主任设计师屈恒阔,孩子还未满月,就率队赶赴外场做威力试验,之后将妻儿留在安阳让自己的岳父母照顾,一心扑在工作上。2011年10月1日,总体单位要求所有参研单位在24小时内必须赶到发射场进行最后状态确认,接到电话通知时,屈恒阔刚刚接到从安阳赶来探望他的爱人和孩子,一家三口刚刚打上车往家赶,虽感无奈,他仍然选择离开,火速赶赴基地。


他们只是课题组的优秀代表,其他同志都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敬业的团队,勇于担当的团队,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项目才能稳步推进。


薪火相传,奋斗不止


中国电科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攻关团队能够承担如此神圣的攻关任务,源于其深厚的技术和文化积淀。中国电科组建于2002年,成立时间不长,但涵盖的55家科研院所与6家上市公司却都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取得过让人敬仰的伟大成就。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预警机工程”到“探月工程”,每一项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都有中国电科人的智力付出与忘我奉献。大量系统级工程研制经验的积累,载人航天工程的淬火考验,也让拼搏、奉献、创新、协同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中国电科人心中,激励着他们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用行动书写壮丽的青春;用过硬的技术报效祖国,并为后续的航天产品研制储备智力与能力。来源:中国电科网站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0032
国之栋梁。。。。。
一个大工程,需要很多人的协同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