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设计中的新指标--战斗恢复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33:56
一、 飞机战斗恢复力的主要特征 飞机战斗恢复力是指飞机承受战伤后,在战场条件下,24小时内快速恢复和返回战场战斗的能力。 飞机战斗恢复力不是一个简单的确定性的量,而是一个统计量。因为飞机是否被击毁或击伤、伤在什么部位、什么程度、修理用多少人力和时间以及修理后能达到的任务能力都是不确定的,只能用统计分析法预测飞机可能被击伤的概率、24小时内修好并返回前线作战的概率。因此,飞机战斗恢复力是个概率值,它表示战伤后回到基地的飞机,在战场条件下,24小时内修复执行某种任务能力的比例。 飞机战斗恢复力是飞机固有的特性,是由设计确定的,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其战斗恢复力也随之确定。其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 时间要求。使战伤飞机在极短时间内被修复而形成新的战斗力,是对飞机战斗恢复力提出的首要条件。 (2) 外场修理条件的要求。在战场上,战伤飞机能够在时间紧,工具、器材、设备、人员受限制的条件下,实施必要的抢修。 (3) 修复后的状态要求。战斗恢复力的最高目标是恢复飞机完成任务的能力。在实战中,并不要求飞机百分之百恢复完全完成任务的能力,因为在战场上敌对双方战斗恢复力的较量中,时间要求往往比修复后的状态要求更重要。 飞机战斗恢复力三要素是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而外场修理条件决定着抢修时间。修好后的状态又是飞机能否再次形成战斗力的基础。对于一定数量的飞机,就保障工作而言,战斗恢复力的起点是战伤飞机,终点是修复后的飞机所能达到的任务水平,其过程就是对飞机进行的修复工作。二、 飞机战斗恢复力在战争中的作用 据资料统计,1989年的美军入侵巴拿马战争中,美军有41架飞机战伤,其中有40架都是在24小时内修复的。快速、有序地恢复直升机的战斗力,为美军成功地入侵巴拿马提供了可靠的空中保障。美军方在对未来战争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战争开始的5天内,影响飞机出动强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战伤。为此,未来战争中,飞机战斗恢复力的作用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尽快恢复受损的飞机,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飞机,使其充分发挥新的战斗力,将是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为此,必须把飞机战斗恢复力和飞机的可靠性、维修性、战斗效能、全寿命费用等同对待,甚至放于更重要的位置。三、 提高飞机战斗恢复力的措施 飞机战斗恢复力是飞机固有的特性,是由设计确定的。所以,要提高飞机战斗恢复力,最根本的措施是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要求在设计之前就对研制单位明确提出一定的战斗恢复力要求,并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加以控制。其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允许取消或推迟预防性维修的设计。在紧急的作战环境中,应取消或推迟平时的预防性维修工作。这项指标对设计提出了特定要求:首先,若取消预防性维修工作,不应该出现危及飞机安全故障的后果;其次,推迟到什么程度,应在设计中予以说明,例如,通过设计告警装置、指示器等,告诉维修人员在什么程度下装备仍可安全使用;另外,对飞机上重要系统和主要部件工作采用多余度结构,以提高飞机的可靠性。 (2) 便于人工替代。对于飞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应考虑自动装置失灵时,人工操作的可能性。 (3) 便于截断、切换和挎接。这项指标集中体现电气、电子、燃油和液压系统中,设计时考虑战伤后可以临时截断、切换或挎接到某些通路,使必需的局部功能能继续工作下去。 (4) 便于置代。置代不是互换,是为了战时修理的需要,用本来不能互换的部件暂时替换损坏的部件,以便使装备恢复主要作战能力。 (5) 机械电子设备设有综合诊断系统。飞机的机载电子设备诊断系统,能实现故障的自动检测和隔离,使排除飞机故障简便迅速,(如:美军F/A-18飞机的电子设备,有95%利用机载自保装置,在5min内即能把故障隔离到外场并换件)。 (6) 提高可达性和敞开率。便于机务人员维修操作和战场抢修。 (7)把非关键部件安排到关键部件的外部,以保护关键部件不被损坏。 综上所述,飞机的战斗恢复力主要是对战场修理应急措施提出的设计指标。实际上战斗恢复力的高低还与一些行之有效的战场修理方法(如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拆配等简易方法修复元件)和使用人员、维修人员的平时培训、临场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 飞机战斗恢复力的主要特征 飞机战斗恢复力是指飞机承受战伤后,在战场条件下,24小时内快速恢复和返回战场战斗的能力。 飞机战斗恢复力不是一个简单的确定性的量,而是一个统计量。因为飞机是否被击毁或击伤、伤在什么部位、什么程度、修理用多少人力和时间以及修理后能达到的任务能力都是不确定的,只能用统计分析法预测飞机可能被击伤的概率、24小时内修好并返回前线作战的概率。因此,飞机战斗恢复力是个概率值,它表示战伤后回到基地的飞机,在战场条件下,24小时内修复执行某种任务能力的比例。 飞机战斗恢复力是飞机固有的特性,是由设计确定的,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其战斗恢复力也随之确定。其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 时间要求。使战伤飞机在极短时间内被修复而形成新的战斗力,是对飞机战斗恢复力提出的首要条件。 (2) 外场修理条件的要求。在战场上,战伤飞机能够在时间紧,工具、器材、设备、人员受限制的条件下,实施必要的抢修。 (3) 修复后的状态要求。战斗恢复力的最高目标是恢复飞机完成任务的能力。在实战中,并不要求飞机百分之百恢复完全完成任务的能力,因为在战场上敌对双方战斗恢复力的较量中,时间要求往往比修复后的状态要求更重要。 飞机战斗恢复力三要素是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而外场修理条件决定着抢修时间。修好后的状态又是飞机能否再次形成战斗力的基础。对于一定数量的飞机,就保障工作而言,战斗恢复力的起点是战伤飞机,终点是修复后的飞机所能达到的任务水平,其过程就是对飞机进行的修复工作。二、 飞机战斗恢复力在战争中的作用 据资料统计,1989年的美军入侵巴拿马战争中,美军有41架飞机战伤,其中有40架都是在24小时内修复的。快速、有序地恢复直升机的战斗力,为美军成功地入侵巴拿马提供了可靠的空中保障。美军方在对未来战争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战争开始的5天内,影响飞机出动强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战伤。为此,未来战争中,飞机战斗恢复力的作用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尽快恢复受损的飞机,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飞机,使其充分发挥新的战斗力,将是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为此,必须把飞机战斗恢复力和飞机的可靠性、维修性、战斗效能、全寿命费用等同对待,甚至放于更重要的位置。三、 提高飞机战斗恢复力的措施 飞机战斗恢复力是飞机固有的特性,是由设计确定的。所以,要提高飞机战斗恢复力,最根本的措施是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要求在设计之前就对研制单位明确提出一定的战斗恢复力要求,并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加以控制。其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允许取消或推迟预防性维修的设计。在紧急的作战环境中,应取消或推迟平时的预防性维修工作。这项指标对设计提出了特定要求:首先,若取消预防性维修工作,不应该出现危及飞机安全故障的后果;其次,推迟到什么程度,应在设计中予以说明,例如,通过设计告警装置、指示器等,告诉维修人员在什么程度下装备仍可安全使用;另外,对飞机上重要系统和主要部件工作采用多余度结构,以提高飞机的可靠性。 (2) 便于人工替代。对于飞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应考虑自动装置失灵时,人工操作的可能性。 (3) 便于截断、切换和挎接。这项指标集中体现电气、电子、燃油和液压系统中,设计时考虑战伤后可以临时截断、切换或挎接到某些通路,使必需的局部功能能继续工作下去。 (4) 便于置代。置代不是互换,是为了战时修理的需要,用本来不能互换的部件暂时替换损坏的部件,以便使装备恢复主要作战能力。 (5) 机械电子设备设有综合诊断系统。飞机的机载电子设备诊断系统,能实现故障的自动检测和隔离,使排除飞机故障简便迅速,(如:美军F/A-18飞机的电子设备,有95%利用机载自保装置,在5min内即能把故障隔离到外场并换件)。 (6) 提高可达性和敞开率。便于机务人员维修操作和战场抢修。 (7)把非关键部件安排到关键部件的外部,以保护关键部件不被损坏。 综上所述,飞机的战斗恢复力主要是对战场修理应急措施提出的设计指标。实际上战斗恢复力的高低还与一些行之有效的战场修理方法(如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拆配等简易方法修复元件)和使用人员、维修人员的平时培训、临场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
<P>标准化系统的接口设计应该是关键!</P>
应该建立完善的军标系统了,软、硬一起来。
是啊,否则就成了各种不同类型武器的机械堆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