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YL76的年产量,以及TG D30版Y20和国发Y20的产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45:07
听闻TG买了21架二手YL76应急3+18
请教各位大神YL76当年的年产量是多少?TG如果用D30先量产Y20能够达到多大的年产量?
换成国发之后可能要受制于发动机的产能,大神预测一下能够达到的产量如何?
个人感觉30架左右的大运机队还不能满足TG的需求。
今后TG会考虑买第三批二手货和Y20混编吗??听闻TG买了21架二手YL76应急3+18
请教各位大神YL76当年的年产量是多少?TG如果用D30先量产Y20能够达到多大的年产量?
换成国发之后可能要受制于发动机的产能,大神预测一下能够达到的产量如何?
个人感觉30架左右的大运机队还不能满足TG的需求。
今后TG会考虑买第三批二手货和Y20混编吗??
诚实的回答楼主,俺不及道
西飞的厂房正在扩建,可以同时组装10架,发动机数量不了解


75年开始量产,到91年苏联解体一共生产了680多架,基本上年产量50架。截止08年共生产了960架。

75年开始量产,到91年苏联解体一共生产了680多架,基本上年产量50架。截止08年共生产了960架。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2-10-7 15:44
西飞的厂房正在扩建,可以同时组装10架,发动机数量不了解
老毛子当年的伊尔76年产量高峰时期达到多少?
应该是一条流水线吧?
T72A1 发表于 2012-10-7 15:45
老毛子当年的伊尔76年产量高峰时期达到多少?
应该是一条流水线吧?
流水线这词不能乱用的,你去汽车厂参观了就知道啥叫流水线了,不是产量大就能这么叫的
产量不可能一下子就上去,估计D30阶段顶多达到年产10架的峰值,WS20如果一切顺利应该可以在5年内替掉D30,最终装D30的大运不过一个团左右。
无心骑士的坐骑 发表于 2012-10-7 15:45
75年开始量产,到91年苏联解体一共生产了680多架,基本上年产量50架。截止08年共生产了960架。
50架的年产量是一个厂出的吗??
LantianYY 发表于 2012-10-7 15:52
流水线这词不能乱用的,你去汽车厂参观了就知道啥叫流水线了,不是产量大就能这么叫的
的确不应该用流水线这说法。
可能是本人在日企呆过,看习惯了的缘故。
T72A1 发表于 2012-10-7 15:54
50架的年产量是一个厂出的吗??
就是塔什干的总装厂
天策府属 发表于 2012-10-7 15:52
产量不可能一下子就上去,估计D30阶段顶多达到年产10架的峰值,WS20如果一切顺利应该可以在5年内替掉D30,最 ...
其实我一直有一种想法,TG的军功生产能否借鉴东南沿海日企或者台企的生产流程管理还有品质控制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发动机部件的生产方面。
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鬼子和还有湾湾的确是有一套,当然最终是跟鬼子学的。
也许你会说军品和民品不同,标准也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目的不都是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证良品率吗??
其实目前很多给外企配套生产的本土供应商用的也是这套模式,而且能够生产出部分外企都能接受产品。
为什么军工企业就不能拿来借鉴呢?
当然体制问题可能是根本原因,但是真心希望TG军工企业能够改改思路。
不知道有没有体制内的大神能够爆一下 沈飞和成飞目前的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
T72A1 发表于 2012-10-7 16:01
其实我一直有一种想法,TG的军功生产能否借鉴东南沿海日企或者台企的生产流程管理还有品质控制管理模式, ...
军品零部件供应商太多,而且很多都是才解决有无问题,质量管理有些很难一步到位,要么产量上不去。日本等发达工业国的零部件供应商经过长期优胜劣汰已经达到很稳定的供货水平。我国以厂所为主导的技术突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工业化方面还有一定的路走。
只看不说。。。。。。。。。。。。。。。。。。。

天策府属 发表于 2012-10-7 16:27
军品零部件供应商太多,而且很多都是才解决有无问题,质量管理有些很难一步到位,要么产量上不去。日本等 ...


所以我认为应该引进有过日企生产管理 经验的人才,特别是零部件供应商,原有体制下肯定会遇到瓶颈的。现在也许看不出来等若干年后诸多新型号发动机,飞机还有舰船开始量产之后就会遇到这些问题了。
MS太行已经遇到了。
这样的人才现在应该有很多才对。

天策府属 发表于 2012-10-7 16:27
军品零部件供应商太多,而且很多都是才解决有无问题,质量管理有些很难一步到位,要么产量上不去。日本等 ...


所以我认为应该引进有过日企生产管理 经验的人才,特别是零部件供应商,原有体制下肯定会遇到瓶颈的。现在也许看不出来等若干年后诸多新型号发动机,飞机还有舰船开始量产之后就会遇到这些问题了。
MS太行已经遇到了。
这样的人才现在应该有很多才对。
T72A1 发表于 2012-10-7 16:03
不知道有没有体制内的大神能够爆一下 沈飞和成飞目前的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
唉,你这典型的没事找抽型:D
50架的年产量是一个厂出的吗??
已经倒闭了
TG能大修吗?这样老的鸟 摔机是小 人命是大啊
就算要弄也弄476啊,第三批二手货是闹哪样。。。
czoczoczo 发表于 2012-10-7 17:21
就算要弄也弄476啊,第三批二手货是闹哪样。。。
说明国家对运20相当有信心,不需要买新的476了
希望不要跳票就好了
流水线是由美国福特公司在1913最先弄出来的,不是日本的东西。2战曾经以流水线的方式大规模生产B24轰炸机,初期效果一般,到了二战末期才显示出效率。二战后的飞机越来越精细,流水线组装的方式不适合复杂的现代喷气式飞机


流水线?1913年的流水线用什么作为流水控制核心?这个问题的啊答案是——工位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工位机的。中国是九十年代末才搞懂并以山东大学设计出各种型号的工位机。日本人也是在五六十年代才能自己搞工位机。

1913年的福特汽车流水线就是有了工位机后的产能突破。工位机是机戒自动化的核心设备,没有他,早期的机戒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是不可能的。。。。。。。

流水线?1913年的流水线用什么作为流水控制核心?这个问题的啊答案是——工位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工位机的。中国是九十年代末才搞懂并以山东大学设计出各种型号的工位机。日本人也是在五六十年代才能自己搞工位机。

1913年的福特汽车流水线就是有了工位机后的产能突破。工位机是机戒自动化的核心设备,没有他,早期的机戒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是不可能的。。。。。。。
75年开始量产,到91年苏联解体一共生产了680多架,基本上年产量50架。截止08年共生产了960架。
好人啊。
PS有时候想收集一些专业军事资料,去哪啊。非要翻墙吗。
TG买了21架二手YL76??有链接不??
天策府属 发表于 2012-10-7 15:52
产量不可能一下子就上去,估计D30阶段顶多达到年产10架的峰值,WS20如果一切顺利应该可以在5年内替掉D30,最 ...
装D30的大运更换WS20,换下的D30留给H6K和伊尔76
估计相当长时间内还要买二手货,毕竟大机机量产还要很长时间,等不及。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2-10-7 15:44
西飞的厂房正在扩建,可以同时组装10架,发动机数量不了解
10架是指运20吗?
0606 发表于 2012-10-8 17:23
10架是指运20吗?
是的,当然要斜着布置
老美的C17能同时组装多少架?
为什么我们不买2手安225
求头像种子
塔什干的生产线和一堆可以装若干飞机的成品件差点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我们,我们有人反对,后来可后悔了一阵,毛子把它拆回自己家了,因为他没76的生产线,但是一直装不起来,也缺工人,所以之前的38架76根本是钓鱼工程,这两年才算是把476弄出来
SU27m 发表于 2012-10-8 18:04
为什么我们不买2手安225
225毛子和二毛子根本装不出来了,前一段要钓我们恢复124生产线,225我们需求最多几架,配合航天和特种运输,124到是需要一些,重装备和救灾都很好使,可惜生产不出
T72A1 发表于 2012-10-7 16:01
其实我一直有一种想法,TG的军功生产能否借鉴东南沿海日企或者台企的生产流程管理还有品质控制管理模式, ...
车辆生产几十年前就是这样了,大飞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这样,主要原因是技术密集度。
SU27m 发表于 2012-10-8 18:04
为什么我们不买2手安225
要它做什么?TG最需要的C130级别的战术运输机和C17级别的战略运输机,C5和AN124这样的超级战略运机都不需要,AN225这样的空中列车就更没有意义了。
SU27m 发表于 2012-10-8 18:04
为什么我们不买2手安225
MS只有1架AN225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