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反隐身技术终结隐身战机不可一世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20:54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F-117隐身攻击机发威,一举瓦解伊拉克防空体系。8年后的1999年3月27日,在南联盟贝尔格莱德市郊,南联盟市民却站在F-117残骸上高举起嘲讽的标语:“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是隐身的!”

  通过电视屏幕,人们亲眼看到了这种不可一世的隐身幽灵首次折戟沉沙,见证了它于2006年黯然退出信息化战争历史舞台。

  事实上,从隐身战机诞生那一天起,反隐身技术便一直相伴而生,其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空中幽灵:身披“隐形斗篷”

  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反映了人们对隐形魔法的幻想,而在现实世界中,已确实可以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让突袭兵器在雷达面前实现隐身。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改变武器装备的光、电、声、磁等特征,使对方雷达、红外探测系统等难以发现和识别。

  雷达被誉为战场“千里眼”,曾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战场目标探测装备之一。雷达工作时可向一定空域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目标后会被反射回来,雷达接收到反射信号,就会在显示器上显现出搜寻到的目标。

  所以,为了不让对方雷达发现目标,各国通常采取两种对抗措施:一种是尽量让照射到目标上的雷达波反射到其它方向,从而使雷达接收不到目标的反射信号,目标就好像躲藏在了一面镜子下面;另一种是将照射到目标上的雷达波吸收掉,使返回到搜索雷达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难以检测到该反射信号,从而发现不了目标,仿佛让目标隐身在一个天体黑洞中。

  第一种方案可以通过改变兵器的外形来实现,主要理论依据来自目标各部件的电磁散射原理。例如,美国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的表面由多个小平面拼成,其尾翼间的夹角小于90°,呈“V”字形,因此造就了一个像梭镖一样的扁平、尖利的菱形机身,其平滑表面和尖锐边缘大大减小了机身对雷达波的反射。

  第二种方案,主要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能够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来自雷达的能量,使雷达波有来无回、多来少回。此类材料可将雷达波能量转化为其它运动形式的能量,并通过耗散作用转化为热能。据外媒披露,美国间谍飞机SR-71“黑鸟”机体表面涂层中,就使用了一种直径不到一微米的玻璃球,其表面上覆盖着一层金属铁氧体,形成一种磁性外衣。这些球体就像低效的微型无线电天线一样能吸收电磁波,使电磁波在反射前就耗尽能量,被磁性涂层中的电子给吸收了。

  可见,通过综合运用以上隐身技术,隐身飞机确实可以像披上“隐形斗篷”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出没于战场上,实现制敌于无形。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身披“隐形斗篷”的隐身飞机也有其软肋,在反隐身雷达的火眼金睛面前,它们照样会原形毕露,难以遁形。

  超视距雷达:会拐弯的千里眼

  外军专家研究指出,因超视距雷达工作波长较长,隐身飞机采用的波吸收材料对它无效。同时,由于超视距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照射到飞行器上,而飞行器的雷达外形隐身设计,主要是减少正前方(鼻锥)的探测,所以对来自上方的雷达波隐身效果并不佳,因此利用电离层反射进行探测的超视距雷达便成了隐身飞机的克星。

  电磁波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即当它的波长与目标的尺寸相当时,目标对它的反射最强。隐身飞机虽然去掉了机身上的小部件,但机身的尺寸却与超视距雷达的波长相当,因此很容易被这种雷达发现捕获。尤其采用了相控阵技术的超视距雷达,能够在1500公里外探测到像B-2隐身轰炸机这样的目标,其洞察力可谓独具神效。

  雷达网阵:目光交叉巡天

  外军研究表明,隐身飞机的设计主要是抑制后向散射波,避免入射雷达波直接反射回雷达,这对于单基地雷达颇为有效,但在其它方向仍然有较强的折射能量。双基地雷达系统,可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包括地面、空中、海上或卫星等多种平台,可以利用远离发射机的接收机接收隐身飞机偏转的雷达波,并因无源而不会受到反辐射导弹的威胁。多基地雷达是在双站雷达基础上,由多个分置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可以采用一部发射机和多部接收机或多部发射机和多部接收机的配置,从而组成一个多元一体化的雷达网阵,能同时从各个照射角度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就像一双双隐藏在黑暗丛林中的眼睛,随时窥探隐身目标的一举一动。

  天基防御:俯瞰猎物的鹰眼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雷达也不例外。特别是隐身飞机的隐形重点多放在鼻锥方向,其次考虑侧面和尾部,至于顶部采取的隐身措施通常较少。这样外军已研究建立天基系统,从其上方实施俯视探测,而且居高临下探测面积大,易于发现隐身目标。将雷达系统构建在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等空间平台上,就好像在茫茫太空中翱翔着一只只猎鹰,能够从容清晰地俯瞰猎物。

  无源技术:沉默的哨兵

  无源雷达也称为被动雷达系统,是外军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种只接收目标辐射电磁信号(如隐身飞机的发动机自身电磁辐射)或目标反射的广播、电视等微弱电磁信号等,以探测、定位并识别目标的被动式侦察雷达。隐身飞机在作战中机载的通信、导航、敌我识别、雷达和电子干扰机等电子设备,总会辐射一定的电磁信号,无源雷达接收到这种电磁信号就会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同时,由于电磁波的辐射源(如广播电视发射塔)、目标和雷达之间往往形成三角关系,因而可以利用隐身飞机侧向或向上反射系数大的缺陷进行探测,使其外形隐身技术和吸波材料技术失效。因此,无源雷达系统在对付隐身飞机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据悉,在科索沃战争中,塞尔维亚就曾用“维拉-E”雷达上一代无源监视系统“塔玛拉”,捕获到了美F-117A“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并用俄制萨姆导弹成功将其击落。

  隐形克星:高能微波杀手

  高能微波武器由超大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跟踪瞄准控制系统等组成,可以极高的能量连续照射并摧毁目标。目前的隐形技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吸波材料和外表面的吸波涂层来吸收雷达波,但这种方法对付高能微波雷达发射的高能量微波,无异于“引火烧身”。因为大量吸收高能量电磁波会引起强烈的热效应,从而导致隐身武器自身温度迅速升高以致烧毁。因此高能微波雷达可以说是隐形武器的杀手,虽然目前世界上研制出的高能微波雷达还不足以达到直接烧毁目标的程度,但还是可以摧毁内部电子设备或实施干扰,这种雷达严格意义上已经是一种杀伤性武器了。

  反隐身新宠:民用无线系统

  据悉,目前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现,将来一个国家的移动电话设施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对付隐形战机的有效雷达系统。该技术可使移动电话站变成“发射机”,用于照射空中目标。因为计算几个基站发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接收机就能够判定其位置。该系统的多方向性表明,它能够有效克服发现隐形战机、隐形导弹的困难。移动电话系统设施变成“雷达网络”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因为要消灭这种“雷达”,意味着必须使整个移动电话系统失效,那几乎就是天方夜谭。反之这也意味着,任何拥有移动电话系统设施的国家,都能够加以利用,并使之成为一种强大的“反隐形对抗系统”。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虽然反隐身技术发展带给了隐身飞机以严峻的挑战,“隐形斗篷”已在逐渐失效,但是等离子隐身、阻抗加载等各种新型隐身技术又在层出不穷。可见,信息化战场隐身与反隐身斗法,仍将持续并愈演愈烈。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2/0823/c1011-18810726.html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F-117隐身攻击机发威,一举瓦解伊拉克防空体系。8年后的1999年3月27日,在南联盟贝尔格莱德市郊,南联盟市民却站在F-117残骸上高举起嘲讽的标语:“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是隐身的!”

  通过电视屏幕,人们亲眼看到了这种不可一世的隐身幽灵首次折戟沉沙,见证了它于2006年黯然退出信息化战争历史舞台。

  事实上,从隐身战机诞生那一天起,反隐身技术便一直相伴而生,其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空中幽灵:身披“隐形斗篷”

  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反映了人们对隐形魔法的幻想,而在现实世界中,已确实可以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让突袭兵器在雷达面前实现隐身。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改变武器装备的光、电、声、磁等特征,使对方雷达、红外探测系统等难以发现和识别。

  雷达被誉为战场“千里眼”,曾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战场目标探测装备之一。雷达工作时可向一定空域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目标后会被反射回来,雷达接收到反射信号,就会在显示器上显现出搜寻到的目标。

  所以,为了不让对方雷达发现目标,各国通常采取两种对抗措施:一种是尽量让照射到目标上的雷达波反射到其它方向,从而使雷达接收不到目标的反射信号,目标就好像躲藏在了一面镜子下面;另一种是将照射到目标上的雷达波吸收掉,使返回到搜索雷达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难以检测到该反射信号,从而发现不了目标,仿佛让目标隐身在一个天体黑洞中。

  第一种方案可以通过改变兵器的外形来实现,主要理论依据来自目标各部件的电磁散射原理。例如,美国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的表面由多个小平面拼成,其尾翼间的夹角小于90°,呈“V”字形,因此造就了一个像梭镖一样的扁平、尖利的菱形机身,其平滑表面和尖锐边缘大大减小了机身对雷达波的反射。

  第二种方案,主要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能够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来自雷达的能量,使雷达波有来无回、多来少回。此类材料可将雷达波能量转化为其它运动形式的能量,并通过耗散作用转化为热能。据外媒披露,美国间谍飞机SR-71“黑鸟”机体表面涂层中,就使用了一种直径不到一微米的玻璃球,其表面上覆盖着一层金属铁氧体,形成一种磁性外衣。这些球体就像低效的微型无线电天线一样能吸收电磁波,使电磁波在反射前就耗尽能量,被磁性涂层中的电子给吸收了。

  可见,通过综合运用以上隐身技术,隐身飞机确实可以像披上“隐形斗篷”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出没于战场上,实现制敌于无形。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身披“隐形斗篷”的隐身飞机也有其软肋,在反隐身雷达的火眼金睛面前,它们照样会原形毕露,难以遁形。

  超视距雷达:会拐弯的千里眼

  外军专家研究指出,因超视距雷达工作波长较长,隐身飞机采用的波吸收材料对它无效。同时,由于超视距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照射到飞行器上,而飞行器的雷达外形隐身设计,主要是减少正前方(鼻锥)的探测,所以对来自上方的雷达波隐身效果并不佳,因此利用电离层反射进行探测的超视距雷达便成了隐身飞机的克星。

  电磁波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即当它的波长与目标的尺寸相当时,目标对它的反射最强。隐身飞机虽然去掉了机身上的小部件,但机身的尺寸却与超视距雷达的波长相当,因此很容易被这种雷达发现捕获。尤其采用了相控阵技术的超视距雷达,能够在1500公里外探测到像B-2隐身轰炸机这样的目标,其洞察力可谓独具神效。

  雷达网阵:目光交叉巡天

  外军研究表明,隐身飞机的设计主要是抑制后向散射波,避免入射雷达波直接反射回雷达,这对于单基地雷达颇为有效,但在其它方向仍然有较强的折射能量。双基地雷达系统,可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包括地面、空中、海上或卫星等多种平台,可以利用远离发射机的接收机接收隐身飞机偏转的雷达波,并因无源而不会受到反辐射导弹的威胁。多基地雷达是在双站雷达基础上,由多个分置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可以采用一部发射机和多部接收机或多部发射机和多部接收机的配置,从而组成一个多元一体化的雷达网阵,能同时从各个照射角度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就像一双双隐藏在黑暗丛林中的眼睛,随时窥探隐身目标的一举一动。

  天基防御:俯瞰猎物的鹰眼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雷达也不例外。特别是隐身飞机的隐形重点多放在鼻锥方向,其次考虑侧面和尾部,至于顶部采取的隐身措施通常较少。这样外军已研究建立天基系统,从其上方实施俯视探测,而且居高临下探测面积大,易于发现隐身目标。将雷达系统构建在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等空间平台上,就好像在茫茫太空中翱翔着一只只猎鹰,能够从容清晰地俯瞰猎物。

  无源技术:沉默的哨兵

  无源雷达也称为被动雷达系统,是外军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种只接收目标辐射电磁信号(如隐身飞机的发动机自身电磁辐射)或目标反射的广播、电视等微弱电磁信号等,以探测、定位并识别目标的被动式侦察雷达。隐身飞机在作战中机载的通信、导航、敌我识别、雷达和电子干扰机等电子设备,总会辐射一定的电磁信号,无源雷达接收到这种电磁信号就会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同时,由于电磁波的辐射源(如广播电视发射塔)、目标和雷达之间往往形成三角关系,因而可以利用隐身飞机侧向或向上反射系数大的缺陷进行探测,使其外形隐身技术和吸波材料技术失效。因此,无源雷达系统在对付隐身飞机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据悉,在科索沃战争中,塞尔维亚就曾用“维拉-E”雷达上一代无源监视系统“塔玛拉”,捕获到了美F-117A“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并用俄制萨姆导弹成功将其击落。

  隐形克星:高能微波杀手

  高能微波武器由超大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跟踪瞄准控制系统等组成,可以极高的能量连续照射并摧毁目标。目前的隐形技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吸波材料和外表面的吸波涂层来吸收雷达波,但这种方法对付高能微波雷达发射的高能量微波,无异于“引火烧身”。因为大量吸收高能量电磁波会引起强烈的热效应,从而导致隐身武器自身温度迅速升高以致烧毁。因此高能微波雷达可以说是隐形武器的杀手,虽然目前世界上研制出的高能微波雷达还不足以达到直接烧毁目标的程度,但还是可以摧毁内部电子设备或实施干扰,这种雷达严格意义上已经是一种杀伤性武器了。

  反隐身新宠:民用无线系统

  据悉,目前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现,将来一个国家的移动电话设施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对付隐形战机的有效雷达系统。该技术可使移动电话站变成“发射机”,用于照射空中目标。因为计算几个基站发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接收机就能够判定其位置。该系统的多方向性表明,它能够有效克服发现隐形战机、隐形导弹的困难。移动电话系统设施变成“雷达网络”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因为要消灭这种“雷达”,意味着必须使整个移动电话系统失效,那几乎就是天方夜谭。反之这也意味着,任何拥有移动电话系统设施的国家,都能够加以利用,并使之成为一种强大的“反隐形对抗系统”。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虽然反隐身技术发展带给了隐身飞机以严峻的挑战,“隐形斗篷”已在逐渐失效,但是等离子隐身、阻抗加载等各种新型隐身技术又在层出不穷。可见,信息化战场隐身与反隐身斗法,仍将持续并愈演愈烈。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2/0823/c1011-18810726.html
道理谁都明白,但是又有哪个国家与能力建立起这个庞大的反隐身防空网呢?建立起来之后,其代价又是否与对手开发隐身战机付出的代价成正比呢?

说到底,一万种办法能够打坦克,坦克依然不可或缺,原因就在这里
后悔大学里没好好上哲学课 这玩意儿太有用了
解放军报究竟多恨CF啊。。。。
解放军报究竟多恨CF啊。。。。
内耗严重啊!
沙耶 发表于 2012-8-23 13:51
解放军报究竟多恨CF啊。。。。
这是为了砍价制造舆论,你懂得。
想想伊拉克当年每一个吃反隐形这只螃蟹可真不容易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f117首战于巴拿马的
这文章出在中国没有四代机的时候吧,中国有了四代机以后应该宣传隐身的优势啊
嗯嗯 有了四妹就可以喊隐形无用了,就像霉菌以前喊航母无用一样。
不过,反隐身技术确实是一个反战趋势,特别是未来在应对空海隐身化
这不是打黑丝和粽子的脸么
ASDF1234ASDF 发表于 2012-8-23 15:10
f117首战于巴拿马的
没说首战用于伊拉克,据伊拉克的例子我估计是和南联盟的例子对比大些,毕竟穿透巴拿马和伊拉克的防空不是一个难度级别
奇多圈 发表于 2012-8-23 15:37
这不是打黑丝和粽子的脸么
这些反隐身的技术小国没钱搞的,所以隐身飞机拿来欺负小国还是很不错的
反隐身战机的最佳手段是隐身战机
先了解他,再熟悉他,最后掌握它
很不错的科普噢
逼迫对方多花钱,花不起了,花到民用生产崩溃了,损失和吃一轮蘑菇没有太多区别。
这些文章,但愿只是逞嘴舌之快。无脑的决策者不要对国产隐身战机进行无端干预就阿弥陀佛了。
说到压价,国产枪械就品质差,说到底与军方压价有关,搞得狙击步枪精度低下,各种枪管品相很一般,甚至一些新枪的金属毛刺都没打磨干净,把士兵的手都划破了。
能掌握反隐身技术,构建庞大反隐身矩阵的有几个国家,除了几大流氓外,别家对隐身技术还是无可奈何的,看针对谁罢了。
军报也写这么业余的文章?不知是在唬美国人还是在唬中国人,还拿那一架F117说事,我宁可相信一枚失控的萨姆阴差阳错击中F117的那个版本。南联盟都被炸成屎了,只击落一架,那叫反隐形么?
避免纯隐身、重视高机动的气动布局有它的必要性。F-117、F-22出现时,反隐身技战术还没有大发展。


对以上这些所谓反隐形手段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存在很大疑问,觉很多不靠谱,甚至很搞笑
比如 “隐形克星:高能微波杀手”,这个最蛋疼
将侦测手段和攻击手段混为一谈,还真有你的;激光作为高能武器现在都还未能进入实战部署,即使是激光武器也要先探测到敌机才能攻击,你要弄个全空域无差别攻击的高能武器那岂是逆天一词可以形容
另外那个用无线电的最有创意,其创意指数仅次于用“肉眼矩阵”对付隐形战机

对以上这些所谓反隐形手段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存在很大疑问,觉很多不靠谱,甚至很搞笑
比如 “隐形克星:高能微波杀手”,这个最蛋疼
将侦测手段和攻击手段混为一谈,还真有你的;激光作为高能武器现在都还未能进入实战部署,即使是激光武器也要先探测到敌机才能攻击,你要弄个全空域无差别攻击的高能武器那岂是逆天一词可以形容
另外那个用无线电的最有创意,其创意指数仅次于用“肉眼矩阵”对付隐形战机
这就是嘴炮抗衡嘉手纳

舆论战而已
清如许 发表于 2012-8-23 15:27
嗯嗯 有了四妹就可以喊隐形无用了,就像霉菌以前喊航母无用一样。
航妈无用~当年还有个同学跟偶较劲来着~我俩关系很好~但此事谈不拢~呵呵
说反隐身技术,唯一靠谱的是MD。

自己没有隐身的东东,反隐身就是空想。即使理论上再牛,怎么测试?从高空扔高尔夫球看雷达看得到看不到?

这种文章,实际上把自己黑了。
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现...

战忽局标准忽文
没有航母的时候,说航母没用,没有大运的时候说大运没用,没有隐身机的时候说隐身机没用!
楼主是撒粉湾的么??!
这篇文章讲的是隐身和反隐身之间的斗法,没有讲到隐身时代就要终结什么的,楼主的标题误导人
大炮爷 发表于 2012-8-23 19:18
反隐身战机的最佳手段是隐身战机
扯了啊,没反隐身技术,互相都看不见,俩瞎子打假,有看头吗!
隐身机是矛,反隐身技术是盾,成天只想打人不想挨打的是,成天只想挨打不想打人的是
一架隐形飞机也就2亿刀到顶吧?

不知道为了反隐形,防守一方要花几个钱?

或许下一次f22会被索马里或津巴布韦人民给捣下来。
该报道还宣称,今年7月和8月,美韩举行的代号“不屈意志”及“乙支自由卫士”两次联合军演中,美方也都让F-22亮相,刻意让搜集演习情报的中国和朝鲜知晓。报道称,“尽管大陆各雷达站和情报收集部门不断交换比对F-22的作战参数,但仍对F-22的战力及未能掌握到两架F-22战机其中一架的踪迹,感到相当震撼”。

  不过有分析认为,F-22服役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已接连被打破。不但本身的设计和生产缺陷导致F-22多次被停飞,而且在模拟对抗中它也曾被EA-18G、EF-2000等常规战机击败。由于担心机场可能遭解放军导弹炸毁,未来美战机主力将部署到远离中国的关岛基地,这更削弱了F-22的实际作战能力。▲(陈 山)
隐身/反隐身两种技术的对抗,是必然的.
弄这篇文章的人一定和CF有仇,嘴炮都不忘扫一遍CF
种非渣8渣非种 发表于 2012-8-24 12:26
弄这篇文章的人一定和CF有仇,嘴炮都不忘扫一遍CF
哪里扫CF了?
正式军方用语是低可探测性(low observable),较少用隐形(stealth),那是通俗的讲法。
低探测性从来就不是万能的,但是是有效的。
如果探测距离下降10倍,意味着防守一方的雷达网密度要提高10倍才能堵住漏洞,或者采用完全不同的雷达体系。先不说多基地雷达或是被动探测靠不靠谱,在广袤的国土上重建这个雷达网费用是多少?
导弹效能也会大打折扣,空空导弹的自导头探测距离大概20-30km,如果这个距离被削减到2-3km,由于窄视场的关系目标飞机做少量机动就能让导弹丢失目标。
可以说一个低探测性技术就能迫使对方从探测预警网到对空导弹都要推到重建,这还不够有效么?
忽悠文而已。盾和矛都得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