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岳飞与绍兴十年的北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1:08:36
绍兴十年(1140年),普通的一年,却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年,金国主战派重新掌权,撕毁绍兴九年的和议,发兵南下,金宋两国在绵延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展开生死大战。为反击金军进攻,宋军五路兴兵,北进中原,战果颇丰,其中岳家军更是连战皆捷,进抵距北宋旧都汴京仅45里的朱仙镇,金国“自燕以南,号令不行”,大宋中兴似乎指日可待。<p></p></P>
 然而,宋高宗一日十二面金牌,将南宋上下“收拾旧山河”的美梦击得粉碎,岳飞被迫收兵南返,留下“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的喟叹。千百年来,这次“虎头蛇尾”的北伐令无数豪杰扼腕,也引发了后人的无限遐思。<p></p></P>
顺昌之围与岳飞北伐<p></p></P>
  绍兴九年(1139年),金宋达成和议,金国将陕西、河南归还南宋,但金国统治集团内部却因此爆发激烈冲突。主和派完颜昌(挞懒)、宗磐、宗隽在斗倒宗翰一派后也失了势,完颜昌被贬为燕京行台左丞,在金熙宗完颜亶的支持下,女真贵族中最坚定的主战派宗弼(也就是兀术)和宗斡重掌朝政。宗弼晋封都元帅、越国王,仍领行台尚书;宗斡晋封太师,梁宋国王,仍领三省事;很快,完颜昌就因“与宋交通、倡议割地”被处死,大权在握的宗弼被金熙宗授予全权,“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谷,行台尚书省治之”。对于绍兴九年的和议,宗弼和宗斡原也赞同,但议和的基础却是反对归还河南、陕西,因此当初宗弼交割土地,率大军渡河返祁州(今河南安国),从汴京移镇河北大名时,就深以为恨,如今重掌大权,自然不会善罢甘休。<p></p></P>
  经过激烈讨论,金国主政大臣达成了统一意见,认为:“赵构蒙恩再造,不思报德,妄自鸱张,祈求无厌,今若不取,后恐难图!”5月,金熙宗颁诏,命宗弼的都元帅府兴师问罪,尽复疆土。<p></p></P>
  当时,宗弼因降将郦琼对南宋情况比较了解,问计于他,郦琼答道:<p></p></P>
  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又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p></p></P>
  宗弼闻言大喜,于是四路兴兵、败盟南下,聂黎孛堇出山东,撒离喝侵陕西,李成攻西京,宗弼自己从黎阳(今河南浚县)出发,率领孔彦舟、郦琼等将及精兵10万直趋汴京,旬日之间,尽复河南故地。宗弼以战胜之威,继续进兵攻宋淮南之地。金军游骑先抵顺昌(今安徽阜阳),接着龙虎大王等人率前锋3万人“并至城下”,攻之不克。5月25日,宗弼亲率大军抵达,见城墙简陋,十分轻视,下令包围攻击,南宋名将-东京副留守刘锜率“八字军”1.8万人闭城坚守,经数日激战,屡败金军,宗弼被迫退返汴京,“自是不复出”。<p></p></P>
  顺昌围急时,宋廷曾命张俊率军救援,韩世忠以轻骑取宿州,岳飞派骑兵到光、蔡、陈、许诸州相机策应,以钳制金军主力;宗弼退兵后,各路宋军相继转入反击。宋高宗以韩世忠为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张俊为淮西宣抚使;岳飞为京湖、京西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刘锜为沿淮制置使;胡世将为四川宣抚副使;刘光世为三京招抚处置使;各率所部分道出击。<p></p></P>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大战中,一代名将岳飞迎来了他人生的最高峰,然而,在顺昌之围期间,一向主战的岳飞,所作所为却令人费解:<p></p></P>
  上文提到,5月下旬,宋高宗就在诏书中命岳飞出兵驰援顺昌,但岳飞却没有奉诏,反而求“赴行在”,面陈机密,宋高宗不准,再次颁诏给岳飞:<p></p></P>
  览卿来奏,欲赴行在,深所嘉叹!况以戎事之重,极欲与卿相见,但虏酋在近,事机可乘,已委卿发骑兵至陈、许、光、蔡,出奇制变,因以应援刘锜,及遣舟师至江州屯泊,候卿出军在近,轻骑一来,庶不废事。卿忧国康时,谋深虑远,必有投机不可淹缓之策,可亲书密封,急置来上,朕所虚佇也,遣此亲札,想宜休悉。<p></p></P>
  可是,岳家军还是没有动静,6月1日,南宋朝廷又特授岳飞为“少保”,加食邑700户,以示鼓励,6月6日,宋高宗再下诏书,命岳飞“依已降诏旨,多差精锐人马,火急前去救援,无致贼势猖狂,少落奸便,不得顷刻住滞”,语气中已有责备之意,但岳飞原有“目疾”,此时又患“寒嗽”,因此还是迟至6月11日才从鄂州出师,但也只是以前军统制张宪、游奕军统制姚政率背嵬军、游奕军骑兵出光州北上,岳家军主力仍未出发,与此相反,时驻襄阳的岳飞“复请诣行在所,面陈机密,”宋高宗仍不同意,命岳飞“疾速起发,……候到光、蔡,措置有绪,轻骑前来奏事”。<p></p></P>
<p></p></P>绍兴十年(1140年),普通的一年,却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年,金国主战派重新掌权,撕毁绍兴九年的和议,发兵南下,金宋两国在绵延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展开生死大战。为反击金军进攻,宋军五路兴兵,北进中原,战果颇丰,其中岳家军更是连战皆捷,进抵距北宋旧都汴京仅45里的朱仙镇,金国“自燕以南,号令不行”,大宋中兴似乎指日可待。<p></p></P>
 然而,宋高宗一日十二面金牌,将南宋上下“收拾旧山河”的美梦击得粉碎,岳飞被迫收兵南返,留下“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的喟叹。千百年来,这次“虎头蛇尾”的北伐令无数豪杰扼腕,也引发了后人的无限遐思。<p></p></P>
顺昌之围与岳飞北伐<p></p></P>
  绍兴九年(1139年),金宋达成和议,金国将陕西、河南归还南宋,但金国统治集团内部却因此爆发激烈冲突。主和派完颜昌(挞懒)、宗磐、宗隽在斗倒宗翰一派后也失了势,完颜昌被贬为燕京行台左丞,在金熙宗完颜亶的支持下,女真贵族中最坚定的主战派宗弼(也就是兀术)和宗斡重掌朝政。宗弼晋封都元帅、越国王,仍领行台尚书;宗斡晋封太师,梁宋国王,仍领三省事;很快,完颜昌就因“与宋交通、倡议割地”被处死,大权在握的宗弼被金熙宗授予全权,“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谷,行台尚书省治之”。对于绍兴九年的和议,宗弼和宗斡原也赞同,但议和的基础却是反对归还河南、陕西,因此当初宗弼交割土地,率大军渡河返祁州(今河南安国),从汴京移镇河北大名时,就深以为恨,如今重掌大权,自然不会善罢甘休。<p></p></P>
  经过激烈讨论,金国主政大臣达成了统一意见,认为:“赵构蒙恩再造,不思报德,妄自鸱张,祈求无厌,今若不取,后恐难图!”5月,金熙宗颁诏,命宗弼的都元帅府兴师问罪,尽复疆土。<p></p></P>
  当时,宗弼因降将郦琼对南宋情况比较了解,问计于他,郦琼答道:<p></p></P>
  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又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p></p></P>
  宗弼闻言大喜,于是四路兴兵、败盟南下,聂黎孛堇出山东,撒离喝侵陕西,李成攻西京,宗弼自己从黎阳(今河南浚县)出发,率领孔彦舟、郦琼等将及精兵10万直趋汴京,旬日之间,尽复河南故地。宗弼以战胜之威,继续进兵攻宋淮南之地。金军游骑先抵顺昌(今安徽阜阳),接着龙虎大王等人率前锋3万人“并至城下”,攻之不克。5月25日,宗弼亲率大军抵达,见城墙简陋,十分轻视,下令包围攻击,南宋名将-东京副留守刘锜率“八字军”1.8万人闭城坚守,经数日激战,屡败金军,宗弼被迫退返汴京,“自是不复出”。<p></p></P>
  顺昌围急时,宋廷曾命张俊率军救援,韩世忠以轻骑取宿州,岳飞派骑兵到光、蔡、陈、许诸州相机策应,以钳制金军主力;宗弼退兵后,各路宋军相继转入反击。宋高宗以韩世忠为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张俊为淮西宣抚使;岳飞为京湖、京西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刘锜为沿淮制置使;胡世将为四川宣抚副使;刘光世为三京招抚处置使;各率所部分道出击。<p></p></P>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大战中,一代名将岳飞迎来了他人生的最高峰,然而,在顺昌之围期间,一向主战的岳飞,所作所为却令人费解:<p></p></P>
  上文提到,5月下旬,宋高宗就在诏书中命岳飞出兵驰援顺昌,但岳飞却没有奉诏,反而求“赴行在”,面陈机密,宋高宗不准,再次颁诏给岳飞:<p></p></P>
  览卿来奏,欲赴行在,深所嘉叹!况以戎事之重,极欲与卿相见,但虏酋在近,事机可乘,已委卿发骑兵至陈、许、光、蔡,出奇制变,因以应援刘锜,及遣舟师至江州屯泊,候卿出军在近,轻骑一来,庶不废事。卿忧国康时,谋深虑远,必有投机不可淹缓之策,可亲书密封,急置来上,朕所虚佇也,遣此亲札,想宜休悉。<p></p></P>
  可是,岳家军还是没有动静,6月1日,南宋朝廷又特授岳飞为“少保”,加食邑700户,以示鼓励,6月6日,宋高宗再下诏书,命岳飞“依已降诏旨,多差精锐人马,火急前去救援,无致贼势猖狂,少落奸便,不得顷刻住滞”,语气中已有责备之意,但岳飞原有“目疾”,此时又患“寒嗽”,因此还是迟至6月11日才从鄂州出师,但也只是以前军统制张宪、游奕军统制姚政率背嵬军、游奕军骑兵出光州北上,岳家军主力仍未出发,与此相反,时驻襄阳的岳飞“复请诣行在所,面陈机密,”宋高宗仍不同意,命岳飞“疾速起发,……候到光、蔡,措置有绪,轻骑前来奏事”。<p></p></P>
<p></p></P>
岳珂在《鄂国金佗稡编续编》中认为,岳飞进军迟缓,是因为文书在递送中出现延误,这种说法恐不成立。《武经总要·行军约束》有云:“凡行军,主将不以有无事机,并须一日发奏,仍入急递,或事非文字可传者,即差亲信驰奏。”《梦溪笔谈》也说“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可见,宋高宗与岳飞文书往来,应用急脚递,襄阳距鄂州3200里,“急脚递”8日可到,所谓文书延误的说法应不成立。<p></p></P>  6月22日,宋高宗得到顺昌府陈规的奏书,告知岳飞援兵已到,因此在诏书中说了几句“卿忠义许国之诚,嘉叹不已”之类的褒语,其实,宋高宗对岳飞的表现并不满意,因为,早在十天前的6月12日,宗弼大军就已从顺昌撤退了,所谓援兵成了马后炮。<p></p></P>  对于这一阶段岳飞屡请“赴行在”的怪异举动,岳珂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在《鄂国金佗稡编续编》中言之凿凿,认为岳飞是要与宋高宗商量建储之事,这是令人遗憾的杜撰。早在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已因建储事开罪宋高宗,双方深存芥蒂,军情紧急之际,岳飞不在前线督战,反而欲赴行在,重提旧事,既不合情理,更几近要胁,绝无此理。<p></p></P>  邓广铭猜测岳飞“欲赴行在”,是要商讨北伐的战略部署,这有可能,但金军此番败盟南下,其志非小,而顺昌地当要冲,一旦城破,淮南顿失屏障,个中利害,以岳飞之明察,焉能不知?岂有迟缓拖延之理?如果担心宗弼围城打援,也可袭“围魏救赵”故智,攻敌所必救,减轻顺昌压力,而岳飞两者皆不取,却要跑到遥远的临安与皇帝面谈,动机着实费解。<p></p></P>  从今天掌握的史料来看,岳飞当时不积极救援顺昌,很可能是出于一种相当复杂的动机,也与他对整个战略形势的误判有关。众所周知,岳飞的夙愿是北伐中原,顺昌既牵制了宗弼主力,张俊、韩世忠又已率兵赴援,金军穷于应付,这样正好给岳家军腾开了进取中原道路,因此岳飞只是以偏师应付诏书,主力仍做进图中原的准备,这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此举无异于置顺昌1.8万守军于死地,是否合适值得商榷。<p></p></P>  在地理位置上,张俊的中护军确实距顺昌稍近,但张俊暴而寡谋、畏敌如虎,此乃众所周知的事实,指望他积极救援顺昌,根本不现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6月中,张俊才出兵占领濠州,命统制官赵密经苏村西进,时值涨水,宋军经6昼夜徒涉,方抵宿城,一举败金兵,6月14日,淮西宣抚司都统制王德从寿春出兵趋宿州,夜半破城,金国守将马秦投降,26日,张俊主力进抵亳州,守将郦琼闻讯,弃城而逃。<p></p></P>  此后,宿、亳一带“遇大雨,(宋军)皆坐水中”,张俊斗志顿失,奉派到他军中的枢密承旨周聿与李若虚不同,他劝张俊执行宋高宗“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的旨意,张俊自然心领神会,于是留下雄胜军统制官宋超等千人守亳州后,便偕同王德回师庐州了。<p></p></P>  相比张俊,韩世忠的战志当然要坚定得多,当时,他率前护军从楚州出发,占领海州,分兵包围淮阳军,金兵来救,韩世忠败之于加口镇,又遣统制官解元占领谭城,刘宝败金军于千秋湖。不过,韩军围攻淮阳军,屡战不利,统制成闵、许世安等人负伤,师老兵疲,已成强弩之末;这样,真正能够救援顺昌的,其实只剩岳家军了,也正是基于此,岳飞的犹豫才引起种种猜测。<p></p></P>  还有一种可能是,岳飞对情报出现了误判,最初抵达顺昌的金军只有3万多人,而刘锜守军接近2万,八字军又素号善战,岳飞或许认为守住顺昌绰绰有余,因此没有积极出兵救援,而是集中主力,向中原腹心地区进攻。<p></p></P> <p></p></P>
最后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种猜测是,岳飞出于个人恩怨,故意不救顺昌。建炎元年,岳飞曾在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麾下任职,当时王彦聚集义军攻陷卫州新乡县,突遭金军数万包围,义军突围溃散。《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在这次战役中,岳飞“违公节度,以其所部别为一寨”,后来王彦的军队重新集合,岳飞惧诛,单骑到王彦营中请罪,左右将领劝王彦“斩飞以谢众”,岳飞闻言“惶恐色动”,但王彦以用人之际,人才难得,亲自给岳飞松绑,把酒压惊。这次事件后,岳飞“终不自安,即檄使赴荣河把隘,自尔复睽”。<p></p></P>  10月,王彦率军进入太行山,士兵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这支部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八字军”,我们不妨设想,由于在八字军中曾险遭杀身之祸,岳飞可能因此与这支部队结怨,于是才有绍兴十年不救顺昌之举,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缺乏证据的揣测。<p></p></P>  6月19日,也就是顺昌围解后,宋高宗根据形势,制定了反攻战略,在给岳飞的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次反攻的期许以及对岳飞的倚重:<p></p></P>  金贼背约,兀术见据东京,刘锜在顺昌,虽屡有捷奏,然孤军不易支吾,已委卿发骑兵策应,计已遣行。续报撒离喝犯同州,郭浩会合诸路,扼其奔冲,卿之一军,与两处形势相撞,况卿忠义谋略,志慕古人,若出锐师邀击其中,左可图复京师,右谋援关陕,外与河北相应,此乃中兴大计。卿必已有所处,唯是机会不可不弃,付此亲札,想宜体悉。<p></p></P>  应该说,诏书对进军的部署写很明确,岳飞正是依据诏书,定下了以襄阳、鄂州为基地,连结河朔,直捣中原的战略方针,这时,岳飞的军队实际上已分为五部分,我们按现代军事战略的标准,可将其区分为:援淮军、挺进军、野战军、主力军和留守部队:<p></p></P>  一、援淮军,前军统制张宪、游奕军统制姚政率骑兵出光州援顺昌;<p></p></P>  二、挺进军,京东路以李宝、孙彦的部队进行游击,梁兴、赵云和李进各率一军,与别将董荣、牛显和张峪所部一同渡河北上,联络两河义军。<p></p></P>  三、野战军由武赳、郝义率步兵出虢州与陕州忠义军吴琦、商州知州邵隆会合,切断宗弼军与正在陕西作战的撒离喝军的联系。<p></p></P>  四、主力军,岳飞本人出平靖关、信阳军,向蔡州攻击,目标直指汴京。<p></p></P>  五、留守部队,驻扎襄阳、鄂州的部队和水军负责江西路江州到江东路池州的江防,保障后方。<p></p></P>  6月22日,宋高宗分遣朝臣携带诏书前往各军主将处,其中司农少卿李若虚赶赴德安(今湖北安陆),与岳飞“计议军事”,他带来宋高宗的旨意:<p></p></P>  金人再犯东京,贼方在境,难以召卿远来面议,今遣李若虚前去,就卿商量,凡今日可以乘机御敌之事,卿可一一筹划措置,先入争递奏来,据事势,莫须重兵持守,轻兵择利,其施设之方,则委任卿,朕不可以遥度也,盛夏我兵所宜,至秋则彼必猖獗,机会之间,尤宜审处,遣亲札,指不多及。<p></p></P>  在这份诏书中,宋高宗似乎是有条件同意岳飞北伐,但李若虚还带来一份口谕,说 “兵不可轻动,宜少班师”,当时,岳家军主力既已出发,岳飞认为机不可失,李若虚激于大义,也深表赞成,主动了承担“矫诏之罪”,鼓励岳飞放开手脚,继续完成北伐大业。<p></p></P> <p></p></P>
在金军方面,宗弼退返汴京后,以昭武大将军韩常守颖昌,翟将军守陈州(淮宁府),三路都统阿鲁补守商丘(宋称应天府,金称归德),建立了以颖昌、陈州、商丘为据点的外围防线;宗弼与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赛里(完颜宗贤)、镇国大王率主力屯汴京,机动作战;山东方面,金将赤盏晖的部队控制着登、莱、沂、密四州,掩护汴京的侧翼;在豫西,金国的河南尹李成、王胜等人率军驻守西京洛阳、河阳,构成了汴京的西部防线。<p></p></P>  关于岳飞在北伐中的具体战斗过程,前人已有充分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岳家军主力的进军路线大致是经德安、平靖关、信阳军北上,直扑蔡州、郾城,整个北伐大约持续了一月时间,从6月底到7月27日岳飞奉诏班师,岳家军与金军进行了大小数十次交战,所向无敌、连战皆捷,基本实现了岳飞扫清外围,最后会攻汴京的战略计划。<p></p></P>  7月14日颖昌大战后,岳家军乘胜追至距汴京仅45里的朱仙镇,宗弼亲率10万大军迎战,又被岳飞以背嵬军500骑击败,于是退回汴京固守。<p></p></P>朱仙镇大战后的中原战场形势<p></p></P>  朱仙镇战后,中原战场的形势非常微妙,岳飞在给宋高宗的奏章中认为:“虏人巢穴尽聚东京,屡战屡奔,锐气沮丧,得间探报,宗弼已尽弃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这种说法表明了岳飞对当时战略形势的观点,但是否符合事实,很值得商榷,金军确实蒙受了重大损失,但是否已“锐气沮丧”,准备逃走,这缺乏明确的记载可以佐证。<p></p></P>  首先,我们之所以说宗弼主力一败再败,逃回汴京,这主要是基于宋人的记载,《金史》是概不承认的,《宗弼传》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金史》是元人所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女真人避讳,而宇文懋昭的《大金国志》则说“宗弼再提兵,与宋将岳飞战,连败”,承认了失败,但也没有提到金军陷于瓦解的情况,宇文懋昭是所谓淮西归正士人,习知金国情况,其说或不虚。<p></p></P>  从上述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在宋人记载中空前激烈的所谓郾城大战和颖昌之战,对金人来说,可能还至于伤其原气。金军在汴京周围,仍保有强大兵力,韩常在长葛还有5万兵力,韩世忠围攻淮阳军不克,张俊、王德、杨沂中的主力迁延时日,还在亳州、宿州一带徘徊,商丘仍在金军手中。<p></p></P>  朱仙镇之战,后经文艺作品的演绎,流传众口,但在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以前,根本就没有任何史书提及这次战役,因此很可能是出于虚构,既令属实,则宗弼以10万大军出征,虽被岳飞500精骑摧破,但这种小规模战斗,不可能消灭宗弼太多的有生力量。<p></p></P>  与此同时,却有记载表明,当时宗弼不仅不准备放弃汴京,而且颇有故示虚弱、诱敌深入的可能,史载宗弼“与龙虎大王等会于东京,议以为(宋军)诸帅皆易与,独岳飞孤军深入,且有河北忠义响应之援,其锋不可当,欲诱致其师,并力一战。”《鄂国金佗稡编续编》也说“方宗弼夜弃京师,将渡河,有太学生扣马谏曰‘愿太子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宗弼曰‘岳少保以百骑破吾精兵十万,京城中外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也?’生曰‘不然,自古以来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宗弼亦悟其说,乃留居”。在《大金国志》中亦有宗弼“出入许、郑之间,签两河军,与番部凡十余万,以谋再举”的记载,这些史实充分说明金军根本没有北逃的打算。<p></p></P> <p></p></P>
然而,7月16日,岳飞得知忠义军统制赵俊、乔握坚等人在金军后方攻下赵州后,便高兴地上书宋高宗说“金贼近累败,其虏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过河,唯是贼众尚徘徊于京城南壁一带,近却发八千人过河南,此正是中兴之时”。显而易见,岳飞把宗弼派遣8000人过河,看成是金军主力即将撤离汴京的征兆,其实从以后的记载看来,宗弼遣兵过河,很可能是为了镇压后方的义军,应是正常的军事部署,岳飞认为金人将遁恐与事实不符。<p></p></P>  当时的中原义兵蜂起,金军处境确实困难,但远没到土崩瓦解的地步,宗弼在汴京“签军”,无人应募,本是意料中事,应不会影响女真士兵的士气和斗志,《宋史·岳飞传》提到:“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凯、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千户高勇之属,皆密爱飞旗帜,自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似乎金军内部分崩离析。<p></p></P>  然而,这些记载未必可信,昭武大将军韩常愿内附,岳飞派贾兴与其联系一事,就值得怀疑。韩常,燕山人,是宗弼的腹心将领,累战有功,按《金史·百官志》说法,昭武大将军是正四品武职,官位不低,宗弼的女婿夏金吾也不过是正三品的金吾卫上将军,且韩常又是一员夏侯惇式的勇将,建炎四年的富平大战中,张浚以20万大军包围金兵,“宗弼陷重围中,韩常流矢中目,怒拔去其矢,血淋漓,以土塞创,跃马奋呼搏战,遂解围,与宗弼既出。”以韩常之勇,难以理解他会因暂时的失利而请降于岳飞。<p></p></P>  以往的史料,对于河北义军的战斗力,也作了过高估计。关于这些义军的兵力,其说不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说是四十余万,到了岳珂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突然变成了百余万,如此编造夸大史实,几近儿戏。诚然,两河义军牵制了大量金军,金国怀州守将-以“狡黠”著称的乌陵思谋甚至召集父老说“若南宋军来,则不必尔等为计,我当纠率郡人,开门纳王师矣”,但这只是稳定人心的一种权谋,并不代表金国统治已陷于瘫痪,所谓金国“自燕山以南,号令不行”,有些言过其实。<p></p></P>  当时的义军成分复杂、组织松散、装备简陋、互不联系,缺乏统一指挥,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要想攻克金军设防坚固的城市并不容易。如绍兴八年(1138年),忠义军民兵十多万人打着岳飞旗号,围攻郓州,时金国守将完颜昂仅有5000余人,双方相持几天后,占绝对优势的民兵居然攻之不克;此后,民兵又转围邳州,那里的金军只有1000多人,民兵强攻不克,又挖掘地道,都被金军一一挫败,最后金国派来援军,抗金民兵遂一哄而散。<p></p></P>  郓州、邳州位于山东,邻近南宋统治地区,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群众基础相当好,表现尚如此不济,在金军和伪齐政权盘踞多年的中原,情况不问可知。<p></p></P>  对于金宋战争的总体形势,也应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诚然,在残酷的战争中,南宋方面成长起了一批以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为代表的名将,不堪一击的情况早成历史,金军已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势如破竹。因此,金熙宗后,金军由全线进攻,转为对川陕、河南的重点进攻,也是这种形势的反映,金将韩常承认:“今昔事异,昔我强彼弱,今我弱彼强,所幸者,南人未知此间事也。”可见,金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如以往,但如果据此就认为南宋政权已具备了彻底收复中原甚至灭金的实力,则未免言过其实,就以这次北伐而论,岳飞虽然屡传捷音,但随着张俊、韩世忠、杨沂中的撤退,岳家军事实上已成孤军,宗弼的主力得以集中对付岳飞,这就使中原战略态势急转直下。<p></p></P>  在今天的著作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岳家军勇往直前,形势一片大好的描述,其实当时的形势对岳家军来说,可谓空前严峻、空前险恶,由于战线过长,岳家军分兵把口,主力已经陷于分散,在《乞刘锜依旧屯顺昌奏》中,岳飞提到“本司所管军马,已分布调发前去陕、虢、西京、陈、蔡、颖昌、汝、郑州一带,并已有差往河东、河北措置事宜,已两次申奏,乞将刘锜一军且令于顺昌府屯驻,庶几缓急可以照应。”七月中旬,岳飞又上奏朝廷,“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言词之恳切,情绪之激动,可见一斑,对此,不少史书都有记载。<p></p></P> <p></p></P>
例如《宋朝南渡十将传》云:“岳飞军屯颖昌,别军屯郾城,后断不得合,遣骁将杨再兴等击贼,不利,再兴战殁,飞以急告刘锜。”刘锜手下将领认为“当言于朝,而后发兵”,顾全大局的刘锜认为“皆王事也,待报则无及矣”,于是分遣别将雷仲、柳倪趋太康县,诸将以为“贼在沙河,而趋太康,非路也”,刘锜料敌如神,告诉诸将“第如言,我军至太康,彼必退矣”,当夜,宋军进至太康,金军果然闻风遁去,岳家军才得从容撤离。<p></p></P>  当时,刘锜本已奉诏“择利班师”,但他根据战场形势,没有“轻为进止”,只是命左军统制杜玘、右军统制焦文通率军东下镇江,刘锜的军队分为前、后、中、左、右、游奕、选锋七军共1.8万人,除去左右两军后,所余者不过万人,但刘锜不顾兵少力弱,仍果断出兵援助岳飞,足可证明刘锜不愧为名将。<p></p></P>  顺昌围急时,岳飞没有积极救援;岳家军处境危急时,刘锜却不计旧怨,毅然伸出了援手,单凭这一点,刘锜和岳飞的将道高下,可谓云泥立判。<p></p></P>岳家军与宗弼军的实力对比<p></p></P>  关于岳家军北伐时的实际兵力,史书一直缺乏明确记载,因此只能依据各个时期中,有关岳家军兵力的零星记载来分析了。<p></p></P>  建炎二年时,岳飞还是一名小校,有兵2000人,受东京留守杜充的节制,建炎四年,岳飞孤军克复建康,这是他赖以成名并受知于宋高宗的一战,史载当时岳飞“军中精锐能战之士几二万人,老弱未壮者不在此数,胜甲之马亦及千匹。”绍兴二年夏,岳飞平定曹成之乱时,兵力为1.2万余人,同年,尚书左仆射吕颐浩建议宋高宗北伐中原,在奏折中也提到“今张俊军三万,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一千,王燮军一万三千,……刘光世军四万。”<p></p></P>  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南宋的兵制变化很大,也不是很规范,募兵仍然盛行,因此军中士卒拖家带口,具体数目很难准确估计。绍兴三年(1133年),宋高宗整顿军队,将原来的神武左、右军和御前巡卫军整编为前、右、中、左、后、选锋、护圣七军,每军皆设统制,各军兵力不详,但杨沂中为中军统制,仅辖6900多人,岳飞为神武后军统制,却有兵一万余人,后岳飞奉调到虔州镇压农民起义,有众2.4万人,可见在当时已算是手握重兵了。<p></p></P>  《宋会要辑稿》也说,“契勘江西见有岳飞一军二万余人,理宜就便差拨”,这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暗合,可见当时岳飞所部大约为二万人左右。<p></p></P>  绍兴四年,岳飞提兵北伐,进攻伪齐的襄、邓六郡,在“措置襄汉乞兵申省状”中,他请求宋廷增兵,称本部人马现有28618人,准备扩编到6万人,经宋高宗批准,将荆湖北路安抚司统制崔邦弼、颜孝恭的部队编入岳家军,时崔部有3000人,颜部1900人。这次北伐中,岳家军的对手不是金军主力,因此战斗十分顺利,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军队减员很少,相反,从俘虏中补充了有生力量,兵力迅速增强。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在洞庭湖平定杨幺起义军,“得强壮者数万人以充军”,兵力又有了一次爆炸性的增长。<p></p></P>  也是这一年,宋高宗因神武是南北朝时北齐军旧号,因此又改番号为行营护军,分别由当时位高权重的五位大将统率,韩世忠为前护军、岳飞为后护军、刘光世为左护军、吴介为右护军、张俊为中护军,这五支大军成为南宋军队的主力,韩世忠等人也被称为五大帅。<p></p></P>  绍兴九年(1139年),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人所部的统制、统领、将官813人,又奉诏各进秩一等,这样,三大护军的实力又有增强,大致情况如下:<p></p></P> <p></p></P>
韩世忠的前护军8万人,辖统制11,统领13,正、副、准备将189,约有63将的编制,以淮东楚州(今江苏淮安)为基地;<p></p></P>刘光世的左护军5.2万人,辖十军,先以池州、庐州为基础,绍兴七年(1137年),刘光世因畏敌避战,被解除兵权,淮西兵变后,左护军名存实亡了;<p></p></P>  张俊的中护军8万人,辖十一军,以建康府为基地,有统制10,统领14,正、副、准备将297,共有99将的编制;<p></p></P>  岳飞的后护军10余万人,以鄂州(湖北武昌)为基地,辖十二军,有统制22,统领5,正、副、准备将252,共84将的编制;<p></p></P>  吴玠的右护军7万人,以兴州(陕西略阳)为基地,编制情况比较复杂;<p></p></P>  除去以上五大主力之外,南宋尚有刘锜的由八字军改编的侍卫马军司,大约2万人;杨沂中的殿前司军,大约有3万人左右。<p></p></P>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岳飞的后护军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按目前掌握的记载,大致分为十二军,包括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其中背嵬军是岳飞亲兵,最为精锐,《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所谓“背嵬”就是给大将背酒瓶的人,“燕北人呼酒瓶为嵬,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之人负之”。<p></p></P>  作为岳飞的亲随,背嵬军是一支疆场决胜的强大力量,据记载,仅骑兵就有8000人,岳珂也说“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袁甫在《蒙斋集》中有诗赞: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p></p></P>  至于绍兴十年岳家军的实际兵力,估计应为10万多人左右,这有多项史料佐证,如“湖北转运司立庙牒”云“故少保岳飞顷提十万之众,留屯沔、鄂,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独醒杂志》说“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可以一当百”。《中兴小历》记载秦桧党羽诬蔑岳飞的说法,有“岳飞议弃两淮地,守大江以南,且飞提重兵十万,无横草之劳”等语。《鸡肋集》也提到:<p></p></P>  “刘太傅一军在池阳,月费二十六万七千六百九十贯三百文,米二万五千九百三十八石三斗,粮米七千九百六十六石八斗,草六万四百八十束,料六千四十八石,…而岳候军月用钱五十六万缗,米七万余石,比刘军又加倍矣。”<p></p></P>  刘光世军5.2万人,岳家军既然用度比刘军加倍,则至少应有十万之众,到绍兴十年,岳飞所部的将校级军官较之绍兴五年增长了1.8倍左右,每位将领所率的平均兵力从绍兴五年的3300人下降到绍兴十年的1200人,岳家军的军官比例之高已经远超其它四护军。<p></p></P>  岳家军兵力虽多,但绍兴四年占领襄、邓六郡后,辖境日广,因此北伐之前必须留下足够的军队守卫后方。《毘陵集》记载:宋高宗害怕岳家军北上后,“贼骑透漏渡淮,由光、黄、舒、蕲入江州,取饶、信、衢州,而趋行阙,如入无人之境”,因此让岳飞分兵万人屯江州,岳飞确实奉诏派遣水军到江州屯泊,但兵力可能不到万人,因为江州地方供应乏力,以前岳家军在此驻泊时,曾发生粮饷不继、饿死士兵的事件,岳飞应该会汲取前车之鉴;至于其余各处,岳家军留守部队合计亦应不低于万人,这样算来,岳家军可用于北伐者绝不会超过10万人,而武赳等人已赶赴虢州,再减去奉派到敌后游击的梁兴等人的部队,则岳飞本人亲率的北伐主力应在8万人左右,是为合理。<p></p></P> <p></p></P>
金军方面,关于兵力的记载远比宋方混乱,金军主力南下河南的部署,一直交待不详,《金史·宗弼传》说“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p></p></P>  顺昌之战时,宗弼军大约有10万左右,这里不包括那些宋朝降将的部队,《三朝北盟会编》对此有明确记载,说“郦琼、孔彦舟、赵提刀等人皆单骑列于阵外”,孔彦舟是南宋叛将,李成是草寇出身,郦琼在淮西叛变时带走了7万大军,可知这些人当时都拥有庞大部队,如金国的河南尹李成与南宋河南兵马钤辖、忠州团练使李兴相拒时,就拥有10万大军,如果再加上金将徐文、王伯龙、阿鲁补等人的部队以及汴京的留守部队,金军总兵力不会低于20万人。<p></p></P>  阿鲁补官司三路都统,是金国手绾重兵的大将,金国兵制,每位都统手下皆有五、六万人马,而且“循旧制,间年一征发,以补充老疾死亡之数”。《金史•阿鲁补传》说“宋兵来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鲁补与许州韩常、颍州大杲、陈州赤盏晖,皆会于汴,阿鲁补以敌在近,独不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阿鲁补的部队独立成军,并不接受宗弼的指挥。<p></p></P>  基于这种估计,在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锜撤退后,中原地区的金军兵力应该远远超过岳家军,而且处于内线作战的有利态势,宗弼“为人豪荡,胆气过人,猿臂善射”,是一员名将,《金史》也说宗弼“临阵督战,矢石交集,指挥三军,意气自若,用兵制胜,皆与孙、吴合,可谓命世雄材矣。至于亲冒锋镝,进不避难,将士视之,孰敢爱死乎?宜其所向无前,日辟国千里也。”以宗弼的能力,应该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战机,<p></p></P>  从整个中原战场的形势来看,岳家军由于兵力分散,已经逐渐失去进攻的锐势,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正是岳家军的真实写照,岳飞累胜而骄,低估了金军的战斗力,才会对部下说出:“直到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豪语,这说明他已不能客观判断当时的战略形势。在这种轻敌思想的指导下,岳家军如果继续孤军冒进,后果难料。<p></p></P>岳家军中原决胜的战略评估<p></p></P>  现在的一些史书,出于种种原因,大多对绍兴十年岳家军北伐的胜利作了过分乐观的估计,对于中原战场的险恶形势则讳莫如深,似乎没有其他几路大军的支持,岳家军单靠自己的力量,也能挫败金军,收复中原,然而细考历史,这种可能性其实微乎其微。<p></p></P>  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原战场的态势。当时,韩世忠的前护军以一部兵力占领海州、谭城,主力包围淮阳军,威胁徐州,但因淮阳军始终没有攻下,因此金军赖以掩护汴京的侧翼据点商丘就安全了,同时排除了韩部经济州、濮阳迂回金军侧背的可能。张俊的中护军和王德部收复了濠州、宿州、亳州,当时金军主力已被岳家军牵制,张俊本有机会进克商丘,威逼汴京,但是张俊畏敌避战,回军庐州,这样就只剩下岳家军孤军奋战了。<p></p></P>  前文已经提到,岳飞在顺昌被围后,行动迟缓,从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也就是战役最激烈的这段时间,史书中没有任何关于岳家军行动的记载,我们只知道,大约6月中旬左右,岳飞亲自统兵占领了蔡州,宋高宗还曾因此命令户部筹措银、绢五千匹,以充岳家军犒赏之用。<p></p></P>  此后的一月时间中,岳家军主力大概进行了九次大规模会战:颖昌之战、陈州之战、郑州之战、洛阳之战、郾城的两次大战、临颖的两次战役、颖昌决战,连战皆捷,一直攻抵汴京附近,但这些战役究竟歼灭了金军有生力量呢?对于这一点,历来史书都作了过高的估计。<p></p></P> <p></p></P>
6月中旬,岳飞的前军统制张宪率背嵬军骑兵从光州北上,于6月19日,抵近汴京西南的重镇颖昌,批亢捣虚,直插金军腹心之地,在颖昌以南40里处,打败金将韩常的部队,韩常退往汴京与宗弼会合,《三朝北盟会编》说韩常退往陈州,与史实不符,张宪遂于次日收复颖昌。岳飞用兵,一贯讲究乘势而发,宋高宗在诏书中提到,大约是在6月21日左右,岳飞“已离蔡州,向北措置,”6月23日,担任先锋的统制官孙显在蔡州和陈州之间,打败排蛮千户的金军,6月24日午时,张宪分兵东向,进至距陈州十五里处,败金军骑兵3000人,接着打败金国守将翟将军,夺取陈州,此后又在城北与从汴京调来的金援军激战,虽击败敌人,但自身伤亡亦大,因此张宪又退回陈州。6月25日,踏白军统制董先、游奕军统制姚政在颖昌打败来犯的金军6000余骑,同日,中军统制王贵的部将杨成等人在郑州以南打败金将漫独化部5000人,收复郑州。6月29日夜,王贵部将刘政在中牟劫营,打败金军,缴获战马500多匹,7月1日,中军副统制郝晸攻西京洛阳,打败李成的杂牌军,于7月2日克城。<p></p></P>  据《三朝北盟会编》“岳侯传”记载,岳飞当时“率兵自屯郾城县,又遣王贵、董先、姚政、冯赛、岳云等兵三万占据颖昌,为永驻之计,又分兵攻战诸州。”显而易见,岳飞认为金军兵败如山倒,不足为患,剩下的就是收拾残局了,因此过早分散了兵力,宋高宗在诏书中提醒他,“须过为计虑,虏怀螫毒,恐至高秋马肥,不测豕突”,告诫他“须占稳自固,同为进止”,岳飞也都没有留意,如此一来,作为岳家军北伐大本营的郾城实际上唱起了空城计。<p></p></P>  宗弼侦知这一情况后,采取猛虎掏心战术,会合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赛里、韩常等部1.5万骑兵在陈州和颖昌之间取径路突袭郾城,在郾城以北20多里处,与岳家军发生激烈的遭遇战。这一仗史书上写得很热闹,岳家军步骑兵一齐出阵,一会麻扎刀,一会提刀,一会巨斧,反正十八般兵器,全拿出来了,将领和士兵们誓死奋战,呼声震天动地,杀得昏天黑地,最后,金军伤亡惨重,大败而逃,趁天黑向临颖方向撤退。<p></p></P>  一直以来,郾城大捷都被视作岳飞的卓越战绩,那么,当时岳飞在郾城到底有多少兵力呢?《鄂国金佗稡编续编》说“先臣以轻骑驻于郾城县”,岳飞在奏折里也有“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等语,前文提到,背嵬军仅骑兵就有8000余人,如再加上步兵至少应该过万,游奕马军兵力也不应低于5000,就算两军各有一部兵力不在郾城,实际兵力也不应该比金军的1.5万骑少很多,因此郾城之战算不上以少胜多。<p></p></P>  再看战果,岳飞奏折描写“杀死贼兵满野”,似乎歼敌无数,但下文又说“夺到马二百匹”,一场如此激烈的战斗,歼敌无明确数目,只缴获二百匹战马,怎不令人生疑?7月10日,岳家军又在郾城以北的五里店,打败一支千余人的金军,这一仗岳飞亲自上阵,斩金将阿李朵孛堇,但战斗的规模也不大。<p></p></P>  郾城之战后,宗弼的行动出人意料的大胆果断,他不但没有撤回汴京,反而屯兵于郾城、颖昌之间的临颖。当时颖昌有张宪等部三万余人,郾城有岳飞的万余亲军,东边的陈州有岳飞部将刘永寿和史贵的部队,在颖昌以北的郑州,还有踏白军、游奕军、中军的部队,宗弼置身此地,虽然切断了郾城与颖昌的联系,但稍有不测,必定全军覆没。<p></p></P>  7月13日,张宪率主力南下郾城与岳飞会师,岳家军集合了背嵬、游奕、前军等部准备在临颖聚歼金军,可是宗弼却巧妙地避开岳飞的锋芒,出其不意在小商河围歼了孤军突出的岳家军杨再兴部骑兵300人,杨再兴、高林、王兰、罗彦、姚侑、李德等6名将校阵亡,此战之后,宗弼留下8000人守卫临颖,自率大军乘虚北上攻击颖昌,这一连串迅雷不及掩耳的机动,显示了宗弼的战术天才,张宪大军赶到后,虽然击溃守军,重占临颖,但已失先机。<p></p></P> <p></p></P>
月14日,宗弼突然出现在颖昌阵西,这次他集中了镇国大王、韩常和四个万户的三万骑兵,准备攻城,同时,又派六千骑兵在临颖东北,牵制张宪大军,企图一举拿下颖昌。<p></p></P>当时,岳家军在颖昌的兵力不详,但张宪主力离开后,岳家军中军统制王贵已率中军、踏白军、选锋军各一部从郑州赶来接防。岳飞意识到失策后,也派其子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军前往增援,估计颖昌岳家军兵力应不少于三万。岳云转守为攻,让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自己与王贵、姚政率中军、游奕马军、背嵬军出击。这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以致宿将如王贵者也产生了怯战之意,战后曾遭岳飞的严厉斥责。<p></p></P>  女真骑兵素号“坚忍”,每战奋勇争先,“败而不乱”,“更进迭却”,“善乎往来冲突”,战斗力非常强劲,但颖昌大战,斗志旺盛的岳家军表现得更加出色,士兵们前仆后继,“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最终赢得了胜利。<p></p></P>  7月18日,张宪部将徐庆、李山、寇成、傅选在临颖东北,打败了宗弼派去牵制的六千骑兵,缴获战马百余匹,追击十五里。<p></p></P>  总的来看,颖昌之战,战果其实有限,据岳飞的“王贵颖昌捷奏”称,“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又说“杀其统军夏金吾以下将校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人”,金军仅仅死了三千人,如何谈得到横尸遍野?因此,后世的史书妄作猜测,因五百的数量太少,擅自将其改为五千,这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即使金军损失了五千人,也算不上什么重大损失,何况金军在中原还有雄厚兵力,因此颖昌之战不具有决定性质。<p></p></P>  由历次战役的伤亡可知,岳家军虽然屡战屡捷,但歼敌数量并不大,仅按有明确记载的数目来看,历次战役合计也不超过二万人,对金军来说谈不上根本性的削弱,但岳飞却高兴地对部下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愿与诸君痛饮!”黄龙府就是今天的吉林农安,为金朝建国后,最先攻取的辽国重镇,从此语可以看出,当时岳飞已有乘胜灭金之意。<p></p></P>“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功败垂成的北伐<p></p></P>  颖昌之战后,战争形势亟剧恶化,除岳家军顿兵中原之外,其余各路宋军已纷纷退兵,韩世忠还军楚州,张俊、王德回庐州,淮西宣抚副使杨沂中归镇江,刘光世还池州,刘锜退回太平州,岳家军孤军突出已成定局。<p></p></P>  在这种情况下,秦桧让御史中丞罗汝楫上奏宋高宗,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将来兵强将众,粮食得济,兴师北伐,一举可定,雪耻未晚,此万全之策也!”当时,岳家军的部队分布在颖昌、陈州、蔡州、汝州、西京、永安军、郑州、郾城的广大地区,兵力分散,不敷需用,实际上已经无法前进,<p></p></P>  在如此广袤的地区作战,岳家军的后勤补给已经达到极限。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军粮自赉,每人给粮二斗余,盛之于囊以自随,征马每匹给生谷二斗,作口袋,饲料日以二升为限,旬日之间,人马俱无饥色,”这里提到了人马自带十日粮的极限。岳飞早年攻蔡州时,有兵二万,“七分披带,持十日粮”,其中战斗兵一万四千,尚有辎重兵六千和火头军等,可见,在当时情况下,两个正规军就要一个后勤兵支持。<p></p></P>  按照“人负六斗,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计算,十万大军,每人每月六斗,加上马料应在七万石以上,要保证岳飞北伐大军的供应,就需要相当于十一万六千民夫,或七万头驴,或四万六千匹马、骡,或二万三千匹骆驼的运输力,而民夫、马夫、牲口本身自用的粮秣还未计算在内,可见,要保障岳飞的北伐行动,后勤的压力是很大的。<p></p></P> <p></p></P>
梦溪笔谈》记载:“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支可二十六日,若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同时,沈括还提到,所谓“人负六斗,此以总数率之也,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管六斗矣”,牲口“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p></p></P>  按照沈括的说法,岳家军北伐的十万人中,战斗兵至多只有七万,其余皆为后勤人员,即使如此,还需要大约三十万民夫转运支持。<p></p></P>  再看一条记载,绍兴初年,岳家军奉调到江西镇压农民起义,《伪齐录》记载,“岳飞一行军马饭食,并是江南筠、袁、处、虔、吉、洪六州应副,官军中缺粮,各于民间探借了税赋,……民甚难之。”<p></p></P>  绍兴五年,岳飞在湖南镇压杨幺起义时,兵力只有3万多人,但已经使地方不堪重负,《宋会要辑稿》的“缴户部乞拘收湖南应副岳飞钱粮”中提到:湖南累年屯驻军马,并系朝廷指挥,令转运司拨支上供钱斛应副,尚犹不足,则帅臣不免多方措置,仅能给遣,昨来岳飞一军入境,支费浩瀚,遂至均科田亩钱,竭一路民力,不足以充三月之用。<p></p></P>  绍兴七年,岳飞在给宋高宗的奏折中,建策扫平刘豫的伪齐政权,其中也有“臣闻兴师十万,日费千金,邦内骚动七十万家,此岂细事”等语,可见,补给确是一大难题。<p></p></P>  有宋一代,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装备的日益复杂,要在战时维持十万大军的供应,糜费甚巨。何况,岳飞治军,笃信“仁、信、智、勇、严”的五字箴言,军纪严明,所谓“饿死不虏掠,冻死不拆屋”,军风纪之优良震古烁今,进兵中原,收复故土,必定不会在民间苛征暴敛,因此岳家军的后勤补给只能依靠襄阳、鄂州的后方支援,负担之重可见一斑。<p></p></P>  在北伐中原期间,由于后勤困难,岳家军的武器装备也得不到补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绍兴十年11月,也就是战争结束后,刘锜、韩世忠、岳飞三军“皆造军器,所乞牛皮,至十余万张,郡邑往往杀牛以应命”,岳飞向来爱民如子,此次一反常态,强征牛皮,也足以说明,岳家军在北伐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损失确实非常严重,亟须补充。<p></p></P>  与宋军相比,金军则不必为后勤补给担心,游牧民族的军队通常奉行“以战养战”的原则,军队所到之处“涸泽而渔”,根本不必担心什么补给问题,而且强征民众递补军队缺额也是常事。金国疆域广阔,不仅拥有原来辽国的全部领土,还侵占了宋朝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因此兵员非常潜力巨大,史载:金国“每有征发及边衅,辄下令签军,使远近骚动,民家丁男,若皆强壮者,或尽取无遗,号泣动乎邻里,嗟怨盈于道路。”<p></p></P>  在这种情况下,岳家军孤军在中原与金军相持日久,必定是凶多吉少,岳飞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处境,7月4日、5日,他在郾城连章宋高宗,“伏望速赐指挥,令诸道之兵火急并进”,但宋高宗只回复说“右勘会已降指挥,杨沂中除淮北宣抚副使,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刘锜除淮北宣抚判官,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札与岳飞照会,今札送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计使岳飞少保。”<p></p></P>  金军方面,在南宋几路大军撤退后,重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宗弼趁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适时展开局部反攻。7月中旬,金军一部在陈州击溃岳飞所委的“权知淮宁府”刘永寿和将领史贵,二人逃回郾城,岳飞大怒之下,将刘永寿撤职,另派胜捷军统制赵秉渊前往收复陈州,赵秉渊也是一个倒霉鬼,早先岳飞醉酒发怒,曾把他打了个半死,这次收复陈州又是苦差使,7月23日,赵秉渊才到陈州,7月17日,岳飞已经奉诏班师了,因此赵秉渊进入陈州没几天,就不得不撤退了。此时,金将孔彦舟所部也寻机在郑州袭破岳家军一部,生擒曾在中牟劫营、立下战功的岳家军将领刘政。<p></p></P> <p></p></P>
在宿、亳方向,张俊撤退后,金国三路都统阿鲁补以郦琼为先锋,南下反攻亳州,俘南宋守将兵马钤辖卫经,重新夺回了亳州、宿州。<p></p></P>7月17日,宋高宗以岳飞孤军深入为由,一天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从中原班师,心有未甘的岳飞一度抗诏不从,在奏折中“累千百言”,请求宋高宗收回成命,但事实已无法改变。岳飞与诸将商议,皆以为不可久留,岳飞也以为然,叹道:“所得州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宋高宗知岳飞奉诏班师后,又降诏说:<p></p></P>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同共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p></p></P>  参照各书记载,岳家军大约于7月21日、22日开始从中原地区撤退,岳飞本人7月27日已经返抵顺昌,由于秦桧父子窜改史书,因此关于这次撤退最大的争议出现了,即岳家军有否出现“军皆溃”的情况。<p></p></P>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记载:岳飞接到班师诏书后,军士应时皆南向,旗靡辙乱,飞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久曰“岂非天乎!”飞以亲兵二千,自顺昌渡淮,赴行在。《宋史·高宗纪》、《高宗日历》则说:岳家军“军皆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岳家军“旗靡辙乱不整”。这些记载的口径大致相同,就是岳家军在收兵南返时,遭到了惨重失败。<p></p></P>  参考《金史·宗弼传》,并没有提到金军追败岳家军的情况,也没有提到这一阶段发生过什么重大战事,因此“军皆溃”的记载不可信。对于岳家撤退时的情况,大抵以《三朝北盟会编》“岳侯传”的说法比较可信:<p></p></P>  侯承宣诏,又不敢便行收兵,恐宗弼闻知,断我军路,故虚张声势,科买布帛,造战牌,言进兵北讨。宗弼使人探听,闻知侯有北讨之意,引兵夜遁一百余里,我兵亦退四十五里。至襄城,先令牛皋奋战,时有人报宗弼曰“南家兵奔走,已弃颖昌,”宗弼提兵复追侯军,侯屯于蔡州。时梁兴在河北绛州,尚未得知,侯谓诸将曰“梁兴见在河北,与金人决战,退走翼城县,赵秉渊战守淮守,亦不知南归。”侯遣李山、史贵将兵救梁兴、赵秉渊等回蔡州。宗弼不敢进兵,诸将军人马依次调发归江夏,自将二千骑取顺昌,入淮赴诏。<p></p></P>  由以上记载可知,岳家军撤退从容,严整有序,同时分兵接应深入敌后的部队,哪些稳健持重,才是岳飞用兵的风格,因此《三朝北盟会编》的说法真实性更高一些。不可否认,这次功败垂成的北伐,对于岳飞和岳家军主要将领来说,不啻为一次沉重的打击。《中兴遗史》记载:飞自郾城回军也,在一村寺中,与王贵、张宪、董先、王俊夜坐,移时不语,忽作声曰“天下事竟如何?”众皆不敢应,惟张宪徐言曰“在相公处置耳!”既退,俊握先及贵手,曰“太尉!太尉!闻适来相公之言及张太尉之对否?”,先与贵曰“然”。<p></p></P>  舍死忘生的奋战,换来的竟是前功尽弃,千载之后,我们仍能感到,在那个孤灯对坐的夜晚,壮志示酬的岳飞是怎样的抑郁和愤懑。<p></p></P>  绍兴十年的北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它开启了一个时代,也终结了一个时代。自从北宋灭亡以来,金宋两国连年交兵,几乎无岁不战,川陕、中原和两淮屡遭兵灾,两国人民深受其苦。绍兴十年,金的南侵与宋的北伐,印证了一个基本事实,即金宋两国势均力敌,谁也无力灭亡对方。<p></p></P> <p></p></P>
<P>考证似乎很详实 </P><P>保存了.</P>
推荐参考:岳飞资料网-梦绕神州路 http://yuef.51.net/
保存!谢了!
<P>不敢苟同.</P><P>秦时巨鹿之战,项羽之楚兵多少人?章邯,王离军有多少?</P><P>况且,金人的兵就多吗?整个女真族也不过几十万人嘛!!!</P><P>集中兵力,重点打击兀术军,其实就会瓦解他们的后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