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综合国力大约是明朝十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2:07:22
  明朝岁入最高大约四百万两白银,清朝大约八千万两白银,是明朝二十倍。但是综合国力不能单看收入,清朝综合国力肯定没有明朝的二十倍,十倍应该差不多。因为在农业社会,政府财政收入主要靠田赋,而田赋的多少直接反应了农业生产力的高低,而农业生产力决定了军事实力和潜力。从这个角度讲,清朝的军事实力和潜力,是明朝十倍应该没问题。
  综合国力,在农业社会,经济和军事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粗略估算,清朝综合国力大约是明朝十倍。明朝岁入最高大约四百万两白银,清朝大约八千万两白银,是明朝二十倍。但是综合国力不能单看收入,清朝综合国力肯定没有明朝的二十倍,十倍应该差不多。因为在农业社会,政府财政收入主要靠田赋,而田赋的多少直接反应了农业生产力的高低,而农业生产力决定了军事实力和潜力。从这个角度讲,清朝的军事实力和潜力,是明朝十倍应该没问题。
  综合国力,在农业社会,经济和军事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粗略估算,清朝综合国力大约是明朝十倍。
不敢恭维
本人判断,楼主不日即将受到某讲坛邀请,到时讲座、出书,名利双收,别忘了超大的穷哥们啊
单纯以中国为纵向来看,清的国力无疑是大大高于明的,但问题是清所处的时代横向比较已大大的落后西方世界了
那我大宋朝作何解释
最高岁入一亿五千万贯石匹束两的北宋和最高岁入一亿两千万贯石匹束两的南宋同时发来贺电
明朝的中央收入这么低,是因为朱重八这个经济白痴极度仇恨商品经济,他定下的财政制度是让地方各府县直接把粮草布匹和其它实物收入就近送到驻军、宗室和驿站,每个县要同时给十几个到几十个地方送东西,每支驻军要从十几个到几十个地方接受东西,反正能够用实物支付的绝不用货币,如果不是中央政府还有几千个官吏需要发工资以及皇帝自己也要吃喝拉撒,那四百万两恐怕也不会送到首都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中央政府完全丧失了财政调节能力。所以LZ不能从明朝和清朝的中央收入对比得出清朝的国力是明朝的十倍或者二十倍,因为完全不同的财政制度下对比中央财政收入是没有意义的。
明朝中晚期统计全国的税收大约是4千万石(两)左右,考虑到清朝人口比明朝要多不少,如果按人头算两家其实差不多,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前工业时代,劳动生产率基本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永乐时明朝可以同时保障一支50万军队北上作战,可以迁都,修运河,修长城,修永乐大典,送2万多人到东非等等。清朝什么时候同时干过这么多大事?
夏风 发表于 2012-7-11 14:04
永乐时明朝可以同时保障一支50万军队北上作战,可以迁都,修运河,修长城,修永乐大典,送2万多人到东非等等 ...
清朝圣君乾隆下一次江南的花销,比正德“昏君”大了去还能赢得一大堆美名,
清朝可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签订1100多个“友好条约”——比上吊的末世崇祯,万国来朝的盛世永乐牛多了
清朝“弓马为根本”销毁一大堆《天工开物》之类的书,不造郑和宝船那样的东西,保护了环境,节省了劳力,明朝是比不上的
清朝剃发易服,丰富了外语词汇——猪尾巴辫子,这些明朝是比不上的
清朝盛世皇帝修撰《四库全书》删、该、篡、毁一切不和谐的书籍,让我们100多年后要跑到国外印证史料,加强文化交流——这明朝是比不上的
夏风 发表于 2012-7-11 14:04
永乐时明朝可以同时保障一支50万军队北上作战,可以迁都,修运河,修长城,修永乐大典,送2万多人到东非等等 ...
也不能像你这么比啊,如果像你这样比,没有一个皇帝干的事比始皇多,人家始皇同时80万大军作战,70万刑徒修陵墓,30万百姓修长城等等等等。。。。


楼主,你要用财政收入来比较国力
也应该看看两个朝代的财政制度吧

尤其是不了解的人,看到6楼的宋之数据会以为宋是超级财政收入,却不知道 贯石匹束两 是个神马东西

楼主,你要用财政收入来比较国力
也应该看看两个朝代的财政制度吧

尤其是不了解的人,看到6楼的宋之数据会以为宋是超级财政收入,却不知道 贯石匹束两 是个神马东西
夏风 发表于 2012-7-11 14:04
永乐时明朝可以同时保障一支50万军队北上作战,可以迁都,修运河,修长城,修永乐大典,送2万多人到东非等等 ...
清朝糠稀盛世年年“岁大饥,人相食”,十全老人治下"遍地是惊人的贫困和叫花子般军队"——是永乐无法望其项背的,武功方面3000多人围困几百孤立无援的俄国火枪兵,最后饿降对方的武功,顽强拼搏“打赢”缅甸的战绩——同是盛世的洪武、永乐是比不了的
清朝开始有大量高产农作物,玉米番薯,才养得活那么多中国人,明朝农业崩溃在土地和产出已经到几乎极限
明朝财政收入大部分是实物征收,到后期确立银本位后,一条鞭法,折银税赋后,才能以多少两为单位来考察明朝财政收入,况且明朝还存在士绅不纳粮的特权,与清朝的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后的收入的纯数字的比较,是不公平的
su-27smk 发表于 2012-7-11 20:43
兰州烧饼
[:a6:] 版主攻击人是不对的
问题是横向比较我们当时已经落后西方国家了,这才是关键。
明朝有大量的土地不缴纳税赋  比如 举人 进士 之类的  还有大量的土地依附在有功名的豪强不缴纳税赋  张居正皇丈量土地已增加国家收入 他死了后还是老样子

清朝雍正对财政进行了改革   所以不能简单用收取的银两来衡量国力的强大  明末江南可是相当的富有
再者  你这个8000万是清朝末期吧  开矿 开办新式工业 明朝可没有这些   还有  要计算购买力平价
万历三大征  郑和下西洋 朱棣跑到大漠打蒙古 你让清朝何以面对啊 这不是国力?  软实力 四大名著三个在明朝  徐霞客也在明朝  
体制不同,时代不同,比较意义不大,且楼主这个十倍也太不严谨了。
言念君子温如玉 发表于 2012-7-11 15:26
清朝糠稀盛世年年“岁大饥,人相食”,十全老人治下"遍地是惊人的贫困和叫花子般军队"——是永乐无法望其 ...
虽然楼主是扯淡
你这个比对更错位
开国比开国 中期比中期 末期比末期才对
zhepro 发表于 2012-7-12 07:56
虽然楼主是扯淡
你这个比对更错位
开国比开国 中期比中期 末期比末期才对
永乐是盛世,康乾也是盛世
言念君子温如玉 发表于 2012-7-12 11:17
永乐是盛世,康乾也是盛世
看你怎么定义盛世了
"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水旱相仍,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这种描述算是盛世么?
清朝自封来的盛世就算了吧,连同治那种光景都叫中兴。
看什么是盛世的定义了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我感到费解我前面列的糠稀灾异志里的“岁大饥,人相食”你无视了?
言念君子温如玉 发表于 2012-7-12 14:10
那你就没必要挑我的刺了,我前面几楼的回复也是讽刺糠稀乾隆的所谓“盛世”——你说盛世对盛世比才有意思 ...
明朝扩张的高峰在永乐
而清朝在乾隆

其他的因素就没法子比了 因素太多 永乐年间百姓负担是比较大的 要说生活还是仁宣更好一些
zhepro 发表于 2012-7-12 14:22
明朝扩张的高峰在永乐
而清朝在乾隆
如果你是要跟我说这些,我就不探讨了,这些东西对我不是新闻,我主要是来吐槽满清的,不是来跟你探讨《明史》《明实录》《清史稿》的,你找别个历史小白慢慢科普吧,
言念君子温如玉 发表于 2012-7-12 14:27
如果你是要跟我说这些,我就不探讨了,这些东西对我不是新闻,我主要是来吐槽满清的,不是来跟你探讨《明 ...
吐糟也不是不准别人评论吧

过犹不及
不准评论,从何谈起,你想说什么是你的自由,这点我从未限制
言念君子温如玉 发表于 2012-7-12 15:38
我没有限制你的言论自由的能力,也没有说不准你评论的权利,不准评论,从何谈起,你想说什么是你的自由, ...
那我就要说咯 你吐糟的角度不对 选例子不得当
zhepro 发表于 2012-7-12 15:48
那我就要说咯 你吐糟的角度不对 选例子不得当
我只说一句,楼歪了,请收手!我对你的回复就这个帖子到此为止
都过了100多年了,请中期财政收入达到明的十倍也很正常。本朝建国不过60余年,财政收入对比建国初期百倍有余。
与整个世界比的话,清朝太落后了
十倍又如何,清朝那银子是卖力着替洋人外人敌人赚的
不战屈人 发表于 2012-7-13 04:30
十倍又如何,清朝那银子是卖力着替洋人外人敌人赚的
  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极大分散消耗了清朝的实力,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未必输得那么惨。
催眠师 发表于 2012-7-13 16:21
  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极大分散消耗了清朝的实力,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未必输得那么惨。
先未必,后或许还有三次鸦片四次鸦片
算了,假设无意义,权当早死早投胎了~~~~~~~~~~
明朝最高年税收收入绝对不是400万两,而是1500万两,另外明清两代的物价指数也是有差异的,明朝大多数时候一石米也就不5钱到2两银子之间,清朝一石米大多在1两到5两之间!无法简单比较的!
另外清朝什么时候年税收有8000万两?最多也就2000-3000万两左右!
ymfksblk 发表于 2012-7-14 11:33
另外清朝什么时候年税收有8000万两?最多也就2000-3000万两左右!
有的
清中前期国库收入都在三、四千万两左右,1763年以后国库收入开始激增,1766年收入4850余万两
1777年达到8182.4万两的高峰
清末后财政混乱,开支增多更离谱,宣统时期曾出现过上亿万两收入,但是实际上国家经济并没有增加,完全是搜刮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