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计划重启利用运输机在空中发射火箭项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01:26
http://news.ifeng.com/mil/3/detail_2012_07/03/15744366_0.shtml俄罗斯有意重新启动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遭搁置的“空中发射”项目,即使用重型运输机在空中发射运载火箭。俄计划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利用俄罗斯生产的重型运输机和印尼的地面基础设施来实施这一计划。

报道说,俄联邦政府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上周访问印尼时特别提到了有关重启“空中发射”项目的议题。2006年,负责实施这一项目的俄罗斯“空中发射”航空航天企业与印尼一家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在印尼斯考滕群岛上的飞机场部署安-124-100VS“鲁斯兰”重型运输机,利用这里靠近赤道的有利地理位置实施空中火箭发射。

“空中发射”航空航天企业的大股东俄罗斯“飞行”航空公司曾在2007年表示,这一项目已进入最后阶段,2010年将实施首次发射。但此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项目因缺乏后续资金而被搁置。

“空中发射”航空航天企业的总设计师罗伯特·伊万诺夫接受俄《消息报》采访时说,“飞行”航空公司一直没有放弃这个项目,并已投入近2500万美元资金。

他解释说,用飞机发射火箭的商业价值在于更高的性价比,因为这种发射方式比在地面发射同样重量的负载便宜20%至30%。目前实施空中发射的成本约为3亿美元,随着技术的完善,费用还会进一步降低。

利用空中发射火箭技术,重型运输机可将轻型运载火箭携带到巡航高度再分离发射,由于高空中火箭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对火箭的结构强度要求也不会太高,火箭发动机可在更理想的环境下工作。目前,美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今年6月,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就利用大型运输机实施了一次空中发射。(记者贺颖骏)  
http://news.ifeng.com/mil/3/detail_2012_07/03/15744366_0.shtml俄罗斯有意重新启动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遭搁置的“空中发射”项目,即使用重型运输机在空中发射运载火箭。俄计划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利用俄罗斯生产的重型运输机和印尼的地面基础设施来实施这一计划。

报道说,俄联邦政府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上周访问印尼时特别提到了有关重启“空中发射”项目的议题。2006年,负责实施这一项目的俄罗斯“空中发射”航空航天企业与印尼一家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在印尼斯考滕群岛上的飞机场部署安-124-100VS“鲁斯兰”重型运输机,利用这里靠近赤道的有利地理位置实施空中火箭发射。

“空中发射”航空航天企业的大股东俄罗斯“飞行”航空公司曾在2007年表示,这一项目已进入最后阶段,2010年将实施首次发射。但此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项目因缺乏后续资金而被搁置。

“空中发射”航空航天企业的总设计师罗伯特·伊万诺夫接受俄《消息报》采访时说,“飞行”航空公司一直没有放弃这个项目,并已投入近2500万美元资金。

他解释说,用飞机发射火箭的商业价值在于更高的性价比,因为这种发射方式比在地面发射同样重量的负载便宜20%至30%。目前实施空中发射的成本约为3亿美元,随着技术的完善,费用还会进一步降低。

利用空中发射火箭技术,重型运输机可将轻型运载火箭携带到巡航高度再分离发射,由于高空中火箭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对火箭的结构强度要求也不会太高,火箭发动机可在更理想的环境下工作。目前,美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今年6月,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就利用大型运输机实施了一次空中发射。(记者贺颖骏)  
有经济价值么
毛子真三哥化了,什么都先“将”出来。。。
唉,大飞机对中国又是一个挑战!
AN-124有几架?不租给别人用了?
发射场租金付不起?
可靠性差,安全隐患多。经济型再好也不会是主流
长征系列的规划上貌似也有一款空中发射型的
fishlee 发表于 2012-7-3 13:07
AN-124有几架?不租给别人用了?
发射场租金付不起?
求头像套图
playfish 发表于 2012-7-3 13:25
求头像套图
邮箱发我
fishlee 发表于 2012-7-3 13:07
AN-124有几架?不租给别人用了?
发射场租金付不起?
polet公司自己有四架。封存了一架。运营的有三架
w138171203 发表于 2012-7-3 13:35
polet公司自己有四架。封存了一架。运营的有三架
如果毛子真这么干了,3架运营,其中一架维护,一架备用,一架以后负责发射?
再造?那又得等多少年去了
fishlee 发表于 2012-7-3 13:33
邮箱发我
playfishisme@yahoo.com.cn
playfish 发表于 2012-7-3 13:58
收邮件去吧,看完私信我感受。。。
fishlee 发表于 2012-7-3 13:37
如果毛子真这么干了,3架运营,其中一架维护,一架备用,一架以后负责发射?
再造?那又得等多少年去了
polet公司自己有4架。第聂伯和毛子空军还有一大票封存的呢。总觉得这种事,不是一个私营公司能搞定的。
类似以前an-225搭载小型航天飞机在半空中起飞的那种东西吧
这都计划了几回了
看看毛子以前的规划吧

 前苏联拥有雄厚的航空航天实力,在空射技术上自然也不甘人后,提出的技术方案比美国还多。上世纪60年代后期,前苏联就提出使用安-22运输机空射原来“扬基”级战略核潜艇携带的SS-N-6潜射导弹。1970—1980年代,前苏联进行了多项空射弹道导弹的技术研究,提出Bizan、 Spiral 50-50和MAKS等多项航天运输计划。前苏联也重点研究反卫星武器,探索使用米格-31和图-160进行反卫星导弹系统试验。前苏联解体后,原来研发洲际导弹的设计局纷纷提出从导弹衍生而来的运载火箭方案,其中包含了许多空射方案。
  著名的南方设计局(Yuzhnoye,曾研发西方闻风丧胆的铁路机动的SS一24‘手术刀’洲际导弹)在1983年提出以图-16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作载机,采用内置式空射“矛隼”弹道导弹方案。1989—1991年,南方设计局完成了使用安.124SK作载机的“空间快帆”固体运载火箭系统的初步设计。“空间快帆”基于SS-24洲际弹道导弹,低轨道运载能力1.7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800公斤。不过,所有这一切终因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当时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状况而被搁置。
  前苏联解体后,已归属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在空射运载技术研究上仍然非常活跃。1994年,南方设计局开始研究从伊尔-76TD运输机发射起飞质量为18.5吨、低轨道运载能力为200公斤的空射固体运载火箭;1996年至今,研发以安-124为载机的“鹰”(Oril,英文Eagle)式空射运载火箭。“鹰”式空射运载火箭以SS-24洲际导弹的二、三级作为火箭的一、二级,再加上两级液体火箭构成,起飞重量57吨,长20米,直径2.4 米,200公里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吨,采用内置式重装空投方法,发射高度9公里,速度400~450公里/时,据估计完成研发和载机改装需要1亿美元。 2001年,南方设计局开始研发“天顶”-2液体运载火箭的空射型号“黎明”(Svitiaz,英文Dawn),火箭重达250吨,长40米,翼展15 米,直径3.9米,载机为安-225,采用背驮式发射方法,发射高度9公里,速度0.62马赫,200公里低轨道运载能力高达8吨,研发和载机改装需要2 亿美元。目前,乌克兰正积极推动“鹰”和“黎明”两种空射系统,但若不能寻求有效的国际合作,将很难有所作为。
  1980年代,曾研制“暴风雪”航天飞机的闪电科学生产联合体(Molniya)提出“多用途空天系统”(MAKS)技术方案,打算使用安 -225背驮第二级到高空发射。根据不同用途第二级有三种构型:载人型MAKS-OS由可重复使用轨道器和外挂燃料箱组成,可载两人;货运型MAKS-T 由一次性货舱和外挂燃料箱组成,低轨道运载能力18吨;MAKS-M实际上就是内置燃料箱的无人航天飞机。该方案于1988年完成初步设计,但仅仅过了3 年便被终止。
  1991年,著名的彩虹(Raduga)设计局开始研发“纤夫”号(Burlak)空射液体运载火箭。Burlak基于该局冷战时期秘密研发的反卫星导弹,属于两级液体火箭,长19米,直径1.6米,起飞重量27.5吨,低轨道运载能力1.1吨;1992年后,德国航天局参与项目研发,名称改为“Diana Burlak”。Burlak挂载于图-160机腹下,当载机爬升到12公里高度以1.7马赫速度飞行时被投放,发射时需要由伊尔-76运输机改装的控制飞机对发射过程进行控制。这个方案由于缺乏经费支持,目前处于停滞状态。
  马卡耶夫设计局(Makeye,原称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目前俄罗斯在役潜射战略导弹都由该局研发)在1990年代推出了基于潜射战略导弹SS-N-23“轻舟”的“静海”(Shtil)系列液体运载火箭。其中,“静海”-3A型是四级空射火箭,起飞重量46吨,200公里低轨道运载能力为950公斤,400公里轨道为620公斤,载机为安-124,采用内置式重装空投方式。马可耶夫设计局还提出了基于潜射战略导弹SS-N-20“鲟鱼” 的“里夫”-MA(Rif-MA)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79吨,能将1500公斤有效载荷送入200公里轨道,或将950公斤有效载荷送入700公里轨道,载机为安-124。虽然“静海”-3N潜射型运载火箭已进行过多次发射,但这两种空射型火箭还处于研发初级阶段,前景并不明朗。
  虽然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还没有进行过任何空射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但下述两种空射系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零的突破。
  2005年3月,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会见莫斯科热工学院总设计师尤里·索罗莫诺夫,初步达成了合作开发名为“伊什姆”的空射小型固体运载系统协议。2005年12月,双方正式签约。研发费用估计8~9千万美元,由哈萨克斯坦全额承担,固体运载火箭由研发“白杨”-M(Topoi-M)陆基洲际导弹和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布拉瓦”(Bulava)的莫斯科热工学院负责,总设计师由“白杨”-M和“布拉瓦”项目的总设计师尤里·索罗莫诺夫担纲,发射平台使用米格-31I超音速截击机,由米格设计局负责飞机改装工作。1980年代,美国极力推动“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倡议 SDI)。为此,前苏联决定研发反卫星导弹系统用于摧毁SDI的天基传感器。1987年,米格设计局改装了两架米格-31作为反卫星导弹载机,这型飞机被称为米格-31D。90年代初期,由于导弹技术问题而搁置了对系统的测试。现在,这两架米格-31D仍然保存在哈萨克斯坦,米格-31I即从该机改装而来。
  “伊什姆”是三级小型固体火箭,外形上有点像“起飞”-1号运载火箭(Start-1,从SS-25洲际导弹改装而来的地面机动发射的5级运载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390公斤)的缩小版,重约10吨,使用保型挂架挂载于米格-31I的机腹下。整个空射系统包括2架米格-31I、“伊什姆”运载火箭和1架伊尔-76MD监视控制机。携带“伊什姆”的米格-31I爬升到15~18公里高度,到达预定发射点并以2200公里/时速度飞行,然后投下火箭,数秒后一级发动机点火沿着预定弹道飞行。“伊什姆”300公里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60公斤,600公里轨道为120公斤。“伊什姆”空射系统由于其合理的定位和有吸引力的发射价格,且得到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全力支持,方案一经推出就引起多个商家的浓厚兴趣。原定2007年夏天用米格-311进行各种测试,2008年进行第一次发射。
  俄罗斯一直以没有实用化的空射运载火箭为憾。1999年在俄罗斯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几家俄、乌航空航天企业合资成立了“空中发射航空航天公司”(ALAC),全力研发酝酿多年的“飞行”号空射运载系统。“飞行”号是两级液体火箭(高轨道发射需加一个上面级),发动机采用成熟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级使用从N-1巨型登月火箭的NK-33发动机改进而来的NK-43M,二级使用久经考验的“联盟”-2系列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 RD0124,发射平台为经过改装的安-124-100AL。“飞行”号起飞重量原始设计指标是80吨,打算采用重装空投技术用牵引伞把火箭拖出后舱门,后来为提高运载能力把火箭起飞重量增加到100吨。若继续使用降落伞系统则必须增加伞的数目以提高牵引力,这会使降落伞容易发生缠绕从而影响发射的安全性,最后决定使用空气弹射系统把火箭从发射筒中推出。发射前把火箭装载到一个特制的气密发射筒中并固定到载机货舱内,载机起飞后爬升到10~11公里高空,到达预定发射点后以24°~26°攻角实施跃升机动;达到失重状态时(这时最大空速700公里/时)空气弹射系统的大功率活塞作功瞬间提升发射筒内的压力,把火箭以相对载机30米/秒的速度推出尾舱门,9.7秒后火箭一级发动机点火,推力矢量控制系统5秒钟内把火箭调整到正确姿势并按预定弹道飞行。
  “飞行”号长32.5米,直径3.2米,载机上发射设施和火箭总重120吨,可靠性99%,200公里低轨道运载能力3~3.85吨,高轨道 (包括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1.5~1.65吨,还具有把600~800公斤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轨道(GEO)的能力。“飞行”号每次发射费用约2300万美元,每公斤有效载荷发射成本仅5000~6000美元,低于海上发射系统的7000~9000美元,更远低于地面发射的 25000~30000美元,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俄罗斯政府早在2000年就已批准对俄空军的4架安-124运输机进行改装,其中2架安装有发射装置。2003年,俄罗斯与印尼协商合作在印尼最东部的巴布亚省比亚克岛(Biak,位于南纬2°)建立空射航天中心,历经数年谈判,在2006年12月1日印尼总统苏西洛访俄时终于签署了国家协议。据评估,“飞行”号空射系统研发费用将达1.8亿美元,建立航天中心还需1.6亿美元,将在2010之前进行第一次发射,每年可发射9~11次,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安225 可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