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粉饰知青生活 未揭示上山下乡实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54:34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知青 > 正文2012年06月11日 08:5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悦
核心提示:“温情表达”的实质不过是把知青生活进行了粉饰。总之,这部剧没有脱离我国知青戏的陈旧主题:青春无悔。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1/15197569_0.shtml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2年6月10日第B08版,作者:李悦,原题:《知青》粉饰了知青生活

电视剧《知青》播映后,被一些评论家称为“质朴自然的真情史诗”、“对特殊岁月的温情表达”、“展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我看了该剧,却认为它并没有真实地反映那段知青生活,没有揭示出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

1968年,企业不招工,大学不招生。以往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在完成“革命先锋”的历史使命之后,也就面临着不能升学、不能上班的困境。解决的办法是将他们边缘化:安排到农村去。这个社会造成的弱势群体,甚至连吃、穿、住、行、人身安全等基本生存问题都得不到保障。而我们在《知青》中看到的是知青们甘愿下乡,以艰苦为乐,相互帮助、友爱,为村民们打井、盖学校,帮助村民走致富之路。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对了,还有友情、爱情,这些描写并不失真,但只是知青生活的一面,另一面呢?另一面是苦难,是血泪。然而编剧却用“温暖的东西”掩饰苦难。编剧梁晓声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再没有一点点温暖的东西存在的话,你会不会觉得生活是不是太不幸福了?”

用“温暖的东西”掩饰当年知青生活的悲剧本质,原来就是专家学者们所称道的“对特殊岁月的温情表达”。这种表达当然不时“穿帮”,例如剧中连党支部把家信分给知青们,被编导说成是“从人性化角度”送温暖,其实暴露出那个年代知青连读家信的权利都被“组织”剥夺了。“温情表达”的实质不过是把知青生活进行了粉饰。总之,这部剧没有脱离我国知青戏的陈旧主题:青春无悔。

由于无悔,所以编导和专家们一致说“苦难是财富”。苦难可以转化为精神财富。但是苦难还可以摧残人的精神和肉体,况且苦难可以延续:许多知青返城后找不到工作,有些人虽然找到了工作接着又下岗,成为城市中的赤贫。

苦难就是苦难。不能反思、正视那段苦难岁月,反而竭力粉饰和美化,从中寻找出诗意来。这对于过来人是侮辱和嘲笑,对于后辈则是欺骗和愚弄。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知青 > 正文2012年06月11日 08:5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悦
核心提示:“温情表达”的实质不过是把知青生活进行了粉饰。总之,这部剧没有脱离我国知青戏的陈旧主题:青春无悔。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1/15197569_0.shtml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2年6月10日第B08版,作者:李悦,原题:《知青》粉饰了知青生活

电视剧《知青》播映后,被一些评论家称为“质朴自然的真情史诗”、“对特殊岁月的温情表达”、“展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我看了该剧,却认为它并没有真实地反映那段知青生活,没有揭示出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

1968年,企业不招工,大学不招生。以往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在完成“革命先锋”的历史使命之后,也就面临着不能升学、不能上班的困境。解决的办法是将他们边缘化:安排到农村去。这个社会造成的弱势群体,甚至连吃、穿、住、行、人身安全等基本生存问题都得不到保障。而我们在《知青》中看到的是知青们甘愿下乡,以艰苦为乐,相互帮助、友爱,为村民们打井、盖学校,帮助村民走致富之路。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对了,还有友情、爱情,这些描写并不失真,但只是知青生活的一面,另一面呢?另一面是苦难,是血泪。然而编剧却用“温暖的东西”掩饰苦难。编剧梁晓声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再没有一点点温暖的东西存在的话,你会不会觉得生活是不是太不幸福了?”

用“温暖的东西”掩饰当年知青生活的悲剧本质,原来就是专家学者们所称道的“对特殊岁月的温情表达”。这种表达当然不时“穿帮”,例如剧中连党支部把家信分给知青们,被编导说成是“从人性化角度”送温暖,其实暴露出那个年代知青连读家信的权利都被“组织”剥夺了。“温情表达”的实质不过是把知青生活进行了粉饰。总之,这部剧没有脱离我国知青戏的陈旧主题:青春无悔。

由于无悔,所以编导和专家们一致说“苦难是财富”。苦难可以转化为精神财富。但是苦难还可以摧残人的精神和肉体,况且苦难可以延续:许多知青返城后找不到工作,有些人虽然找到了工作接着又下岗,成为城市中的赤贫。

苦难就是苦难。不能反思、正视那段苦难岁月,反而竭力粉饰和美化,从中寻找出诗意来。这对于过来人是侮辱和嘲笑,对于后辈则是欺骗和愚弄。
那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岂不是在地狱?
这种剧的关键是编剧后面的人想让你看见什么。
发文这个作者有个潜台词,农民活该就应该过苦日子,知青下乡生活是苦难,他们应该过好日子。
片子里有没有女知青为了回城自愿被“潜规则”的镜头?
损人不利己 发表于 2012-6-11 12:32
那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岂不是在地狱?
中国农民一直生活在地狱,现在还好点,能自由的出来打工改善生活。
不这么拍难道按照陈冲《天浴》那个调调拍?开玩笑嘛。
bk-110 发表于 2012-6-11 13:17
中国农民一直生活在地狱,现在还好点,能自由的出来打工改善生活。
看怎么比较,如果跟解放前对比,生活是有大的改善,如果比城乡,差距逐渐拉大。
但当时差距没现在这么大,了解那段历史别光看伤痕文学。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2-6-11 14:15
不这么拍难道按照陈冲《天浴》那个调调拍?开玩笑嘛。
《天浴》是李小璐拍的。
尼米兹 发表于 2012-6-11 14:56
《天浴》是李小璐拍的。
裸替,没有见到真露。。。
尼米兹 发表于 2012-6-11 14:56
《天浴》是李小璐拍的。
李小璐是主演,而且是裸替,陈冲是导演。
损人不利己 发表于 2012-6-11 14:51
看怎么比较,如果跟解放前对比,生活是有大的改善,如果比城乡,差距逐渐拉大。
但当时差距没现在这么大 ...
光医疗报销等福利,城市和乡村就差别很大。
bk-110 发表于 2012-6-11 15:35
光医疗报销等福利,城市和乡村就差别很大。
农村有地权,有农村户籍的才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就算不想种田,要出外打工,现在土地流转也能保证农民每年有一定收入。农村养老、新农医保缴费水平低,但也有一定的水平,按照农村生活水平也不算太差。

出外打工的人,现在待遇基本跟城镇居民一样了,《社保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虽还没实施,但已经把五金纳入(原来是三金),社保全国转移,医保省内通用已经开始实施了,加上农村承包土地收入、村集体收入,从前景看,其实农民并不是很差的。

如果农村比较近城镇,随着城镇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高于城镇的,也是比比皆是的。
yewenyewu 发表于 2012-6-11 16:08
农村有地权,有农村户籍的才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就算不想种田,要出外打工,现在土地流 ...
我说的是改革开放前,你所说的正好证明现在农民比改开后自由好过的多。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2-6-11 15:19
李小璐是主演,而且是裸替,陈冲是导演。
那会李小璐未成年,只能找替身,不过找的还行{:wu:}
片子平淡无奇,不过弄点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搞噱头,现在这AV漫天飞的时代,这类片子没啥市场。
戏者戏也,看戏流眼泪也好,看戏动真情也好,看过就看过了,别看戏看出阶级斗争那根弦
就只是一出戏。俗话说,台上的是疯子,台下的是痴子,如此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同意16L。
诸位,咱们未来的586当年就是知青,这部戏就是为了给586献礼用的,制片人的嗅觉很敏锐。
集体颠狂的年代.
4人B时代有没有拍过知青的电影?好像没有,真是奇怪。
倒是粉4以后,拍过《青春祭》《我们的田野》等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2-6-11 15:19
李小璐是主演,而且是裸替,陈冲是导演。
其实没必要用替身,宁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露了,效果就很好。
这个作者有个潜台词:知青下乡是老人家做的孽,必须使劲批,深刻批,任何温情的表现都是不适当,只有象《天浴》那个调调拍才是正确的.这部片是WG余孽.
-------------------------------------------------
我等着版主封帖.
能拍的能放的不就是这些
扯别的都没用,就是城市人太多,解决不了就业,都赶到农村去了。应该说忽悠。
为啥当过知青的老爹看了两集之后就说假的不行看不下去了。。。。。
损人不利己 发表于 2012-6-11 12:34
发文这个作者有个潜台词,农民活该就应该过苦日子,知青下乡生活是苦难,他们应该过好日子。

城市里长大的人,至少八成下乡干农活几个月都会觉得是地狱。
损人不利己 发表于 2012-6-11 17:24
那会李小璐未成年,只能找替身,不过找的还行
片子平淡无奇,不过弄点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搞噱头, ...
瞎扯,这个片子反映的情况属实,我就知道一些情况,知青对大部分人是不堪回首的事情
我舅舅下乡两年,大队书记就是不给回家探亲,过年和一群知青从兴化逃回家,才到码头就被工宣队五花大绑地塞上船又压回大队,然后被批斗,不给饭吃
粉饰的程度已经达到“洋插队”的水平了。这叫和国际接轨。
农村有地权,有农村户籍的才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就算不想种田,要出外打工,现在土地流 ...
你不想种地就可以不种么?抛荒费伺候!
没播前,父母都很憧憬看这部剧,结果看了前两集就说拍得太假,再也不看了。
凤百羽 发表于 2012-6-12 14:47
你不想种地就可以不种么?抛荒费伺候!
现在土地可以流转的,自从胡在安徽视察说了土地流转好以后,这个有专门的文件和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
首先一定要把它定位在电视剧的层面上,而不是历史。
有主动下乡的,自然就有被迫的
下乡后入学,当时有些事情就是知青插队的地方
支书等领导为亲戚子女在大学报名中排队,打压大量插队知青的机会
这些事情是很多的,社会的复杂性就在于什么情况都有发生
chata 发表于 2012-6-12 06:08
扯别的都没用,就是城市人太多,解决不了就业,都赶到农村去了。应该说忽悠。
不是城市人太多,是文革导致经济瘫痪,城市无法提供就业岗位。

在60年经济困难时,政府也是要求城市人口下乡,当时我外公都做了回家当农民的准备,我外婆坚决不同意回去,老家太穷了。后来可能经济有好转,上面就没再要求回去了。
这部片子不是公然为WG招魂吗?
这部片子怎么能上映?
把一个灾难事件粉饰成一个好东西
我看了该剧,却认为它并没有真实地反映那段知青生活,没有揭示出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

当下的“剧”,又有几个是揭示了XXXXXX的实质呢?需不需要对“剧”提这样的要求呢?
tomcat650093 发表于 2012-6-11 21:48
这个作者有个潜台词:知青下乡是老人家做的孽,必须使劲批,深刻批,任何温情的表现都是不适当,只有象《天浴》那 ...
膜拜元帅,军衔好夸张…… = =
航潜 发表于 2012-6-14 10:47
这部片子不是公然为WG招魂吗?
这部片子怎么能上映?
把一个灾难事件粉饰成一个好东西
知青下乡和WG不是一个东西吧,政治神经不要绷得太紧了
A10 发表于 2012-6-14 14:20
知青下乡和WG不是一个东西吧,政治神经不要绷得太紧了
知青下乡是一场悲剧,大批青年失去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把大好青春浪费在农田当中。

知青当年很多都是风云人物,打倒、批斗、破坏、砸烂,在MZD达到目的后被当成垃圾一样赶到乡下去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