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乘波体导弹和副油箱给战机增升增益机动性的另类思路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0:59:16


通过发展乘波体导弹和副油箱来给战机增升增益机动性的另类思路 提出来空版大家探讨 谢谢

我一直在想战机怎么增升,现在能够看到文献的,升力体、超临界机翼、边条涡、鸭翼涡、、、、、、多已经可见于各类战机、飞机的运用。但是,乘波体在战机上的运用,尚未见具体已服役机型。原因在于把乘波体设计到战机的整体上去,对于战机的气动外形的全局而言,变化太大。同时会带来副作用。

我这里提出的局部思路是:战机挂载乘波体布局、乘波体外形的空空弹、副油箱、对地对海弹。上述弹种和副油箱,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激波产生对于自身的额外升力,通过挂架和承重梁,传递到机身。从而增加整个战机的总升力。从而使战机获得额外的升力系数的提高、升阻比的提高。

上述副油箱和导弹,在抛弃或者发射掉之后,升力固然下降,但是机重也下降。两相有平衡作用。

综合起来看,俺们应该考虑发展乘波体外形的副油箱、空空弹、空地空海弹,从而在提高导弹性能的同时,间接地、额外地提高战机性能。一举两得。

通过发展乘波体导弹和副油箱来给战机增升增益机动性的另类思路 提出来空版大家探讨 谢谢

我一直在想战机怎么增升,现在能够看到文献的,升力体、超临界机翼、边条涡、鸭翼涡、、、、、、多已经可见于各类战机、飞机的运用。但是,乘波体在战机上的运用,尚未见具体已服役机型。原因在于把乘波体设计到战机的整体上去,对于战机的气动外形的全局而言,变化太大。同时会带来副作用。

我这里提出的局部思路是:战机挂载乘波体布局、乘波体外形的空空弹、副油箱、对地对海弹。上述弹种和副油箱,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激波产生对于自身的额外升力,通过挂架和承重梁,传递到机身。从而增加整个战机的总升力。从而使战机获得额外的升力系数的提高、升阻比的提高。

上述副油箱和导弹,在抛弃或者发射掉之后,升力固然下降,但是机重也下降。两相有平衡作用。

综合起来看,俺们应该考虑发展乘波体外形的副油箱、空空弹、空地空海弹,从而在提高导弹性能的同时,间接地、额外地提高战机性能。一举两得。


愚者一孔之见
还请智者拍砖
谢了
{:soso_e183:}
欢迎刁难式提问   成或不成 都是进步

愚者一孔之见
还请智者拍砖
谢了
{:soso_e183:}
欢迎刁难式提问   成或不成 都是进步
虽然很科幻 但是支持大胆的设想很有创意
腹部进气就是考虑到了乘波体的原理
你先弄明白乘波体要多大速度才能有用再考虑
好注意  前途很好
unnamed089 发表于 2012-6-3 19:55
你先弄明白乘波体要多大速度才能有用再考虑
参见二元三元进气道的激波及其相应速度
unnamed089 发表于 2012-6-3 19:55
你先弄明白乘波体要多大速度才能有用再考虑

参见二元三元斜板进气道的激波及其相应速度
听说毛子那款T50 可能会和乘波体扯上关系
yes413a 发表于 2012-6-3 20:31
参见二元三元斜板进气道的激波及其相应速度
这能参出来个啥?那些进气道都是可调的。

利用乘波体,高马赫数是先决条件。
亚音速飞行根本无激波可乘,2倍音速时(逼近战斗机速度上限)激波锥面与运动方向的夹角仍有45°,怎么乘?请楼主画出示意图来看看。
你得先实现高超音速,如果没有这个前提,waverider的升阻比不好看
QGP 发表于 2012-6-3 21:16
你得先实现高超音速,如果没有这个前提,waverider的升阻比不好看
俺只想与圆柱体油箱同样阻力或者相近阻力的前提下,把外挂的死重变为增升的工具。
寒天 发表于 2012-6-3 21:12
这能参出来个啥?那些进气道都是可调的。

利用乘波体,高马赫数是先决条件。
俺没有你说的图 只是知道进气道的激波 可以降低进气流速度 到亚音速。

我就希望斜板式底面上半部锥形或者椭圆形的副油箱的底面斜板 同样产生激波 可以把下方的气流速度降低到亚音速。那么,在超音速状态下,副油箱就能增升。这一点,你明白了吗?必须破除你的高超音速才产生激波的固有思路。

至于在亚音速状态下,斜板式底面上半部锥形或者椭圆形的副油箱的底面斜板平置,气流通过上半部锥形或者椭圆形的流速大于下部,上下压力差产生增升。当然这需要一个简易作动机构:亚音速时候使副油箱按照底面平置来挂载,当超音速时候使副油箱按照底面向前上方斜置。这个简易作动机构会有限增重,未必不行。

欢迎刁难式提出问题,俺们尽量一个个问题深入思考,就逐步完善了。
寒天 发表于 2012-6-3 21:12
这能参出来个啥?那些进气道都是可调的。

利用乘波体,高马赫数是先决条件。
利用激波  超音速时候也能减慢气流速度。这是激波进气道的原理。不是只有超高音速才产生激波。
乘波体 3M以上才有明显效果的吧
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只想说,产生升力的同时也会产生阻力 。LZ考虑过升阻比的关系没?
本人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乘波体导弹的概念,在超大发出后被众位大神拍得体无完肤

qjwlq 发表于 2012-6-3 23:46
本人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乘波体导弹的概念,在超大发出后被众位大神拍得体无完肤


自大要有度,好吧.乘波体50年代就提出来了.
qjwlq 发表于 2012-6-3 23:46
本人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乘波体导弹的概念,在超大发出后被众位大神拍得体无完肤


自大要有度,好吧.乘波体50年代就提出来了.
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升力体导弹在挂架上和自主飞行的空气动力能简单结合?
鄙人早就设想过歼20带乘波体导弹,后来再一想,那不是只能带一枚了?就放弃了。
javacool 发表于 2012-6-4 01:39
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升力体导弹在挂架上和自主飞行的空气动力能简单结合?
参见这个


好吧,CD以前科普过乘波提,如果有老大有机会再来科普一下估计会很好。
说说我这个外行的看法,乘波体最早提出是1959年的事。是为了解决高超音速下,激波向飞行器倾斜从而使飞行器周围的空气阻力和空气密度骤然增加,直到出现所谓的升阻比屏障而设计的。就其本身来说是当乘波体在高超音速以一定功角飞行时,下表面的高压空气不会泄漏到上表面而产生升力,而这个临界功角似乎是在3度以上。这样乘波体在高超声速下的升力系数就可以达到4~5左右。而对于以1.46马赫以内飞行的飞机来说,没有斜激波产生,高密度空气就不会压向机体,乘波体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提供升力的(而乘波体油箱在低马赫下提供的那么一点升力所付出的重量和体积代价,还不如原来的油箱没有升力但能多装些油。毕竟油箱就是装油的。)。有乘波体弹翼的设想也是在马赫数4以上的时候才有效果的,而且仅仅比原设计的升力提高10%。付出的代价恐怕却要大的多。综合分析,乘波体导弹也许会有,当然目的肯定不是为飞机增加升力。至于乘波体油箱……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

好吧,CD以前科普过乘波提,如果有老大有机会再来科普一下估计会很好。
说说我这个外行的看法,乘波体最早提出是1959年的事。是为了解决高超音速下,激波向飞行器倾斜从而使飞行器周围的空气阻力和空气密度骤然增加,直到出现所谓的升阻比屏障而设计的。就其本身来说是当乘波体在高超音速以一定功角飞行时,下表面的高压空气不会泄漏到上表面而产生升力,而这个临界功角似乎是在3度以上。这样乘波体在高超声速下的升力系数就可以达到4~5左右。而对于以1.46马赫以内飞行的飞机来说,没有斜激波产生,高密度空气就不会压向机体,乘波体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提供升力的(而乘波体油箱在低马赫下提供的那么一点升力所付出的重量和体积代价,还不如原来的油箱没有升力但能多装些油。毕竟油箱就是装油的。)。有乘波体弹翼的设想也是在马赫数4以上的时候才有效果的,而且仅仅比原设计的升力提高10%。付出的代价恐怕却要大的多。综合分析,乘波体导弹也许会有,当然目的肯定不是为飞机增加升力。至于乘波体油箱……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
我觉得,在高超音速下(即使能达到),升力根本不成问题,还会造成相当的困扰,例如:假如遇到一点点随机意外,忽然有了1度的攻角,结果升力给你产生个10G加速度岂不是要直接空中解体?
这玩意高速下抛弃和发射也是问题啊。

bikaqu10 发表于 2012-6-4 16:06
好吧,CD以前科普过乘波提,如果有老大有机会再来科普一下估计会很好。
说说我这个外行的看法,乘波体最早 ...


我考虑的是 1、在1m以上速度的时候,斜板进气道产生激波、使进气流流速降低到亚音速的效应。

此一效应运用到乘波体副油箱的设计上。当战机速度达到超音速时段,乘波体副油箱的下部斜板即产生降低下方气流到亚音速的激波。下方气流亚音速,而乘波体副油箱(假定为油箱侧视截面图的上部为水平线)的上部气流流速是超音速。这时,上下的气流流速差,产生压力差,产生升力。

2、至于战机的亚音速阶段,乘波体副油箱(设定为油箱侧视截面图的上部为水平线、下部为一个从后向前抬高的斜板可以平置),上下仍旧有一定的气流流速差、压力差。


bikaqu10 发表于 2012-6-4 16:06
好吧,CD以前科普过乘波提,如果有老大有机会再来科普一下估计会很好。
说说我这个外行的看法,乘波体最早 ...


我考虑的是 1、在1m以上速度的时候,斜板进气道产生激波、使进气流流速降低到亚音速的效应。

此一效应运用到乘波体副油箱的设计上。当战机速度达到超音速时段,乘波体副油箱的下部斜板即产生降低下方气流到亚音速的激波。下方气流亚音速,而乘波体副油箱(假定为油箱侧视截面图的上部为水平线)的上部气流流速是超音速。这时,上下的气流流速差,产生压力差,产生升力。

2、至于战机的亚音速阶段,乘波体副油箱(设定为油箱侧视截面图的上部为水平线、下部为一个从后向前抬高的斜板可以平置),上下仍旧有一定的气流流速差、压力差。

yes413a 发表于 2012-6-4 16:47
我考虑的是 1、在1m以上速度的时候,斜板进气道产生激波、使进气流流速降低到亚音速的效应。

此一效 ...
超过音速但在1.46马赫以下时,空气就像一堵墙被压缩在机头前方一个很薄的区域,这就是激波。并且这时候的激波是垂直于机头的,所以叫正激波。超过了这个速度,激波才开始形成一定角度。换句话说,正激波时空气没有被压缩到机身周围,这时机身周围的空气密度没有明显增大。当超过这个速度,激波开始向后弯折,称为斜激波。斜激波压缩空气,使机身周围的空气密度增高,压力增大。这时候乘波体以一定角度飞行,让下表面产生激波,这样,产生的激波会把压缩空气的高密度和高压力作用在机体下表面,而上表面则没有这样的压缩空气。这里并不是因为速度差产生的升力,而是用激波压缩空气产生的升力。只有在高超音速时激波才有足够的能量(或者说是角度)把空气压缩到这个程度(这其中外形非常重要,不是一块斜板就能搞定的,而进气道斜板也不仅仅是个斜板就行的)。而低速时或者低超音速时,斜板后部会产生一个低压区,这样不但没有正升力,反倒有很大的阻力。
有升力,在油箱放空,扔掉的时候,升力会不会把油箱向上推,碰撞机翼?
bikaqu10 发表于 2012-6-4 17:40
超过音速但在1.46马赫以下时,空气就像一堵墙被压缩在机头前方一个很薄的区域,这就是激波。并且这时候的 ...
1~1.46M时候,进气道的斜板产生的激波,可以使进气流速下降到亚音速。我要的是这个应用。应用到其他部位。
。。。。乘波体的使用速度现在达不到。。。未来发展倒是可以
yes413a 发表于 2012-6-4 20:33
1~1.46M时候,进气道的斜板产生的激波,可以使进气流速下降到亚音速。我要的是这个应用。应用到其他部位。 ...
进气道不是只有斜板那个部分的。并且用斜板气流降到亚音速不产生升力。你听说过进气道内部产生巨大升力么?
bikaqu10 发表于 2012-6-5 07:45
进气道不是只有斜板那个部分的。并且用斜板气流降到亚音速不产生升力。你听说过进气道内部产生巨大升力么 ...
你怎么还没明白呢

我要探讨的 就是如何利用斜板产生的激波带来乘波体副油箱上下表面的气流流速差、进而带来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这个环境与进气道环境不一样。

yes413a 发表于 2012-6-5 09:16
你怎么还没明白呢

我要探讨的 就是如何利用斜板产生的激波带来乘波体副油箱上下表面的气流流速差、进而 ...
唉,升力公式Y= Cy1/2 ρv2s
其中 ρ—空气密度;s—机翼面积;Cy—升力系数;v—气流速度
阻力公式F=(1/2)CρSV^2
其中C--空气阻力系数;ρ--空气密度;S--物体迎风面积;V--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
把设想的斜板带入公式算算,注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