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王八壳子,有更新(请注意,这是不带有感情色彩的侮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24:25


这个弹丸之国的装甲发展历史还是有可鉴之处的
坦克篇
89 Yi-Go (Chi-Ro)
世界上首辆坦克出现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随后,日本陆军敏感地认识到了坦克的巨大价值,并马上引进了英国的MkⅣ型坦克。在对该型坦克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后,日本利用本国力量研制了89式中型坦克。尽管它并不先进,但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风冷式柴油机(乙型)的坦克。
  为了组建坦克部队和研制本国的坦克,日本成立了由陆军省军务局长管辖的自动车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日本陆军辎重第1大队设立了一个军用车辆试验单位,日本引进的第一辆坦克就分配在了这里。接受坦克后,该单位对坦克进行了包括各种地形的的行驶和越障在内的严格测试和试验,同时还专门研究了对付坦克的反坦克壕。   1922到1924年日本军队的庞大规模使国民经济不堪重负,陆军省被迫两度裁军。为了弥补战斗力不足,陆军省打算装备国产坦克和轮式装甲车(即装甲汽车)。不过,当时很过高官认为凭日本的工业技术自行开发坦克是完全不可能的。   此时法国正好要处理一批库存的“雷诺”FT-17型坦克,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陆军技术本部则向陆军大臣谏言说用外国的老式坦克来装备部队不可取,主要装备绝不能依赖外国,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因此日本在引进“雷诺”的同时也着手自行研制坦克。   1925年3月自动车调查委员会撤消,陆军技术本部车辆班成为研制坦克的具体负责部门。根据在陆军技术会议上通过的坦克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开始研制日本第一辆国产坦克。1925年5月1日日本陆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正式成立,这支部队装备的是“雷诺”FT-17型坦克和英国的“维克斯”中型坦克。陆军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和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教导队分别组建了坦克部队,前者辖1个维克斯中型坦克中队和一个修理中队,后者辖5辆“雷诺”和3辆“维克斯”。   1927年12月 日本陆军技术本部计划同时开发轻型和重型坦克,由于在此之前自行研制的95式重型坦克过于笨重,因此要求第二辆坦克绝对不能超过10吨。最初的研制工作以英国C型10吨坦克为样本,为了减轻自重和缩短坦克长度,取消了第一型样车的前后机枪架并简化了悬挂装置,装甲则采用了日本钢铁公司室兰钢铁厂生产的17毫米镍铬钢板。   1929年4月试生产第二型概念车的订单发给了大坂陆军兵工厂,这辆概念车在经过多次技术试验后,在日本东北地区(注意是日本的东北)进行了1000公里的长距离行驶试验,陆军技术本部对它颇为满意。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室纪元的2589年,所以该车被命名为89式轻型坦克(此时的确是叫轻型坦克,后来才改叫中型坦克),试生产后主要配发到陆军步兵学校战车教导队和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使用。使用方根据使用情况相继提出了改进意见:强化主要部位结构的提高逾越壕沟的能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改进后的89式坦克自重超过了11.5吨,使89式坦克进入了中型坦克的行列。   89式坦克的动力装置最初是87千瓦的串联式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1935年7月后期型89式坦克开始使用风冷柴油机,原先采用水冷汽油机的被称为89甲型坦克,而使用风冷柴油机的被称为89乙型坦克。
正式定型后的89式甲型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12.7吨   乘员:4人(驾驶员、机枪手、炮长和车长)   车长:4.3米   车宽:2.15米   车高:2.2米   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140公里   车底离地面高度:0.35米   武器配备:最初为1门37mm坦克炮,后改为1门90式57mm短管坦克炮。该炮由英国57mm舰炮改装而来,于1926年3月设计,4月由大坂兵工厂试制,10月完成后又经过修改和重新试制,于1930年正式定型,身管长18.4倍径,初速350m/s,最大射程5700m,高低射界-8度-+30度,不转动炮塔时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备弹100发。该炮发射穿甲弹时可以穿透100m处的25mm垂直钢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1式6.5mm机枪,备弹2745发。   装甲:使用了表面渗碳的镍铬钢装甲,正面装甲17mm,侧后装甲15mm,顶甲10mm,底甲5mm。   89式乙型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13.6吨   乘员:4 人   车长:5.75米   车宽:2.18米   车高:2.56米   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170公里   武器配备:90式57mm坦克炮,备弹100发;2挺7.7mm车载机枪,分别装在坦克前装甲左侧和炮塔后部,这种机枪使用30发底卸式弹夹,理论射速500发/分,备弹2745发。

这个弹丸之国的装甲发展历史还是有可鉴之处的
坦克篇
89 Yi-Go (Chi-Ro)
世界上首辆坦克出现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随后,日本陆军敏感地认识到了坦克的巨大价值,并马上引进了英国的MkⅣ型坦克。在对该型坦克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后,日本利用本国力量研制了89式中型坦克。尽管它并不先进,但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风冷式柴油机(乙型)的坦克。
  为了组建坦克部队和研制本国的坦克,日本成立了由陆军省军务局长管辖的自动车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日本陆军辎重第1大队设立了一个军用车辆试验单位,日本引进的第一辆坦克就分配在了这里。接受坦克后,该单位对坦克进行了包括各种地形的的行驶和越障在内的严格测试和试验,同时还专门研究了对付坦克的反坦克壕。   1922到1924年日本军队的庞大规模使国民经济不堪重负,陆军省被迫两度裁军。为了弥补战斗力不足,陆军省打算装备国产坦克和轮式装甲车(即装甲汽车)。不过,当时很过高官认为凭日本的工业技术自行开发坦克是完全不可能的。   此时法国正好要处理一批库存的“雷诺”FT-17型坦克,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陆军技术本部则向陆军大臣谏言说用外国的老式坦克来装备部队不可取,主要装备绝不能依赖外国,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因此日本在引进“雷诺”的同时也着手自行研制坦克。   1925年3月自动车调查委员会撤消,陆军技术本部车辆班成为研制坦克的具体负责部门。根据在陆军技术会议上通过的坦克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开始研制日本第一辆国产坦克。1925年5月1日日本陆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正式成立,这支部队装备的是“雷诺”FT-17型坦克和英国的“维克斯”中型坦克。陆军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和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教导队分别组建了坦克部队,前者辖1个维克斯中型坦克中队和一个修理中队,后者辖5辆“雷诺”和3辆“维克斯”。   1927年12月 日本陆军技术本部计划同时开发轻型和重型坦克,由于在此之前自行研制的95式重型坦克过于笨重,因此要求第二辆坦克绝对不能超过10吨。最初的研制工作以英国C型10吨坦克为样本,为了减轻自重和缩短坦克长度,取消了第一型样车的前后机枪架并简化了悬挂装置,装甲则采用了日本钢铁公司室兰钢铁厂生产的17毫米镍铬钢板。   1929年4月试生产第二型概念车的订单发给了大坂陆军兵工厂,这辆概念车在经过多次技术试验后,在日本东北地区(注意是日本的东北)进行了1000公里的长距离行驶试验,陆军技术本部对它颇为满意。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室纪元的2589年,所以该车被命名为89式轻型坦克(此时的确是叫轻型坦克,后来才改叫中型坦克),试生产后主要配发到陆军步兵学校战车教导队和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使用。使用方根据使用情况相继提出了改进意见:强化主要部位结构的提高逾越壕沟的能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改进后的89式坦克自重超过了11.5吨,使89式坦克进入了中型坦克的行列。   89式坦克的动力装置最初是87千瓦的串联式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1935年7月后期型89式坦克开始使用风冷柴油机,原先采用水冷汽油机的被称为89甲型坦克,而使用风冷柴油机的被称为89乙型坦克。
正式定型后的89式甲型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12.7吨   乘员:4人(驾驶员、机枪手、炮长和车长)   车长:4.3米   车宽:2.15米   车高:2.2米   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140公里   车底离地面高度:0.35米   武器配备:最初为1门37mm坦克炮,后改为1门90式57mm短管坦克炮。该炮由英国57mm舰炮改装而来,于1926年3月设计,4月由大坂兵工厂试制,10月完成后又经过修改和重新试制,于1930年正式定型,身管长18.4倍径,初速350m/s,最大射程5700m,高低射界-8度-+30度,不转动炮塔时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备弹100发。该炮发射穿甲弹时可以穿透100m处的25mm垂直钢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1式6.5mm机枪,备弹2745发。   装甲:使用了表面渗碳的镍铬钢装甲,正面装甲17mm,侧后装甲15mm,顶甲10mm,底甲5mm。   89式乙型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13.6吨   乘员:4 人   车长:5.75米   车宽:2.18米   车高:2.56米   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170公里   武器配备:90式57mm坦克炮,备弹100发;2挺7.7mm车载机枪,分别装在坦克前装甲左侧和炮塔后部,这种机枪使用30发底卸式弹夹,理论射速500发/分,备弹2745发。
Type 89 Otsu (I-Go)
Type 92 装甲车和轻型坦克


94 Tankette "TK"
带拖车的是布毒车
94式超轻型坦克长3.08米,宽1.62米,高1.62米;自重3.2吨,战斗全重3.45吨;发动机功率23.5千瓦;车辆最大速度40千米/时,最大行程208千米;车内乘员2人。驾驶室和动力舱在车体前部,驾驶室居右,动力舱在左,发动机位于变速箱的后面,即车体中部靠前的位置上。发动机和传动部分各有一个检查窗,便于检修和拆装。

战斗室位于车体后部,上部有一个枪塔,其主要武器是1挺机枪,早期为91式6.5毫米机枪,后被7.7毫米机枪取代,少数车装过37毫米火炮。车长和驾驶员处都有舱门,车体后部还开一个后门,便于乘员上下车以及与被牵引车辆的联络。经特许打开炮塔后窗看到,其主要武器只是一挺7.7毫米重机枪,其握把和世界上的多数枪械不同,却和日本的“歪把子”机枪相近。其火力远不能和现代装甲车的12.7毫米机枪相比。
1929~1930年间,世界上正时兴超轻型坦克,日本陆军提出为一线部队研制能运输弹药、作战物资及通讯联络的小型履带式战车。1933~1934年,由日本东京煤气和电器工业公司(后称日野汽车公司),以20年代后期英国生产的“卡登·洛伊德”Ⅵ型机枪运载车为基础研制出94式超轻型坦克的样车,正式名称为94式轻装甲车。该车体积小,重量轻,是3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轻的坦克之一。94是编造的所谓日本天皇纪年2594年 (即公元1934年)的后两位数字。主要用于指挥、联络、搜索、警戒等作战任务,也可用作火炮牵引车或弹药搬运车。

1935年4月,日军有11个步兵师团成立了94式超轻型坦克训练所,培训乘员。1936年建立了步兵师属94式轻装甲车中队 (相当于连),每个中队编有6~10辆坦克,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任务。1937年开始组建13个独立的轻装甲车中队,中队辖4个小队(相当于排),装备17辆超轻型坦克。


1937~1945年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约有100多辆94式超轻型坦克以战车中队为单位,配合89式中型坦克在中国战场上搜索侦察、迂回奔袭,攻击中国军队。日军发现这种不大起眼的小坦克竟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威力。1937年8~10月,3个战车中队共50余辆94式超轻型坦克与100余辆89式中型坦克在华北地区大举进攻,连续攻占河北房山和保定、山西忻口和太原、河南安阳、山东济南等广大地区。

1937年12月历史照片中蜂拥冲进南京城开始震惊世界的大屠杀的就是这种坦克。日军藤田、井上和宫川坦克队装备的50余辆94式超轻型坦克支援步兵第114师等部队开始围攻南京城。其中由藤田实彦大尉指挥的战车队,率先引导步兵冲入城内,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后来藤田升任第1战车团团长、步兵师参谋长,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在吉林通化监狱中畏罪自杀。

94式超轻型坦克1938年1~6月,在徐州会战中,日军94式超轻型坦克和89式中型坦克共230辆配合步兵作战,攻陷安微蚌埠、山东揍县,猛攻台儿庄遭受重创,随后日军组织两支坦克快速纵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句徐州西侧实施战役迂回,在砀山、黄口的陇海路上会合,将徐州以西的铁路线切断,继而攻占徐州。

1939年3~5月,在南昌会战中,日军必式超轻型坦克和89式中型坦克共135辆,编成“战车集团”集中使用,连陷安义、奉新,配合步兵攻占南昌。……日军装甲部队在中华大地耀武扬威,欠下了累累血债。


94式超轻型坦克长只有3米,战斗全重只有3.45吨,主要武器只是一挺7.7毫米重机枪,无论大小和火力都远不能和现代装甲车相比,更称不上坦克,但在当时,旧日军用原始的日本刀就能成百上万的屠杀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平民,自然这种当时尚属先进的94式超轻型坦克更成为旧日军屠杀的重要凶器。

94式超轻型坦克小得出奇,它长只有3米,战斗全重只有3.45吨,装甲较薄处只有6毫米,这甚至不到许多现代装甲车的一半,难怪当时被戏称为小豆坦克,该坦克是铆接而成的,只要一个炸药包或当时的山炮命中一发就可以炸碎。

它没有一个潜望镜,对外观察主要靠几个小观察窗,当对方火力猛烈,它闭窗行驶时则靠几道大约3毫米宽的观察缝了解外界情况,显然观察死角很大,便于对方用炸药包攻击。当时其它日本坦克一般也都没有潜望镜,看来那时的日本坦克很不完善,当时的中国军队其实不用那么怕它。就像今天不用过于怕美军一样。

中国坦克博物馆陈列的94式超轻型坦克,是1989年7月由河北省深州市西围陀村农民王芬在大清河中发现,11月5日由北京军区组织打捞出水的。这种坦克目前台湾装甲兵学校也有一辆,但是中国坦克博物馆中的这辆非常特别,它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一辆完全保持当年全套作战配备的旧日军坦克。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7年9月14日,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力――第1军,以坦克为先导,在260门火炮和60架飞机的支援下强渡永定河,向琢县-保定地区发起进攻。国民党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指挥的18个师 (旅)依托野战阵地抵抗,在啄县附近战斗一度激烈。至18日,国民党军全线撤退,日军机械化部队迅速追击。24日保定沦陷。此战,日军死亡1047人,伤4130人;中国军队伤亡2万余人。

194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坦克大队在绥芬河地区搜集到了第一辆94式超轻型坦克,战士们常称它为“小豆坦克”。后来这种坦克的数量增加到7辆,通常用于乘员初级驾驶训练和战斗侦察。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在济南战役中缴获了2辆94式超轻型坦克,同年10月配给了华东坦克大队的侦察班,11月17日淮海战役的前、后黄滩战斗。在步兵受阻之际,1辆意大利菲亚特超轻型坦克载送1名携带炸药的步兵,逼近敌第44军指挥所的碉堡,以车体和机枪火力掩护爆破手将其炸毁。随后步兵活捉了敌军军长王泽浚等20多名校级以上军官。“小豆坦克”送炸药包立下赫赫战功,传遍了淮海战场。 在后来追击溃逃的国民党军时,解放军也使用了94坦克。


94 Tankette "TK"
带拖车的是布毒车
94式超轻型坦克长3.08米,宽1.62米,高1.62米;自重3.2吨,战斗全重3.45吨;发动机功率23.5千瓦;车辆最大速度40千米/时,最大行程208千米;车内乘员2人。驾驶室和动力舱在车体前部,驾驶室居右,动力舱在左,发动机位于变速箱的后面,即车体中部靠前的位置上。发动机和传动部分各有一个检查窗,便于检修和拆装。

战斗室位于车体后部,上部有一个枪塔,其主要武器是1挺机枪,早期为91式6.5毫米机枪,后被7.7毫米机枪取代,少数车装过37毫米火炮。车长和驾驶员处都有舱门,车体后部还开一个后门,便于乘员上下车以及与被牵引车辆的联络。经特许打开炮塔后窗看到,其主要武器只是一挺7.7毫米重机枪,其握把和世界上的多数枪械不同,却和日本的“歪把子”机枪相近。其火力远不能和现代装甲车的12.7毫米机枪相比。
1929~1930年间,世界上正时兴超轻型坦克,日本陆军提出为一线部队研制能运输弹药、作战物资及通讯联络的小型履带式战车。1933~1934年,由日本东京煤气和电器工业公司(后称日野汽车公司),以20年代后期英国生产的“卡登·洛伊德”Ⅵ型机枪运载车为基础研制出94式超轻型坦克的样车,正式名称为94式轻装甲车。该车体积小,重量轻,是3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轻的坦克之一。94是编造的所谓日本天皇纪年2594年 (即公元1934年)的后两位数字。主要用于指挥、联络、搜索、警戒等作战任务,也可用作火炮牵引车或弹药搬运车。

1935年4月,日军有11个步兵师团成立了94式超轻型坦克训练所,培训乘员。1936年建立了步兵师属94式轻装甲车中队 (相当于连),每个中队编有6~10辆坦克,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任务。1937年开始组建13个独立的轻装甲车中队,中队辖4个小队(相当于排),装备17辆超轻型坦克。


1937~1945年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约有100多辆94式超轻型坦克以战车中队为单位,配合89式中型坦克在中国战场上搜索侦察、迂回奔袭,攻击中国军队。日军发现这种不大起眼的小坦克竟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威力。1937年8~10月,3个战车中队共50余辆94式超轻型坦克与100余辆89式中型坦克在华北地区大举进攻,连续攻占河北房山和保定、山西忻口和太原、河南安阳、山东济南等广大地区。

1937年12月历史照片中蜂拥冲进南京城开始震惊世界的大屠杀的就是这种坦克。日军藤田、井上和宫川坦克队装备的50余辆94式超轻型坦克支援步兵第114师等部队开始围攻南京城。其中由藤田实彦大尉指挥的战车队,率先引导步兵冲入城内,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后来藤田升任第1战车团团长、步兵师参谋长,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在吉林通化监狱中畏罪自杀。

94式超轻型坦克1938年1~6月,在徐州会战中,日军94式超轻型坦克和89式中型坦克共230辆配合步兵作战,攻陷安微蚌埠、山东揍县,猛攻台儿庄遭受重创,随后日军组织两支坦克快速纵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句徐州西侧实施战役迂回,在砀山、黄口的陇海路上会合,将徐州以西的铁路线切断,继而攻占徐州。

1939年3~5月,在南昌会战中,日军必式超轻型坦克和89式中型坦克共135辆,编成“战车集团”集中使用,连陷安义、奉新,配合步兵攻占南昌。……日军装甲部队在中华大地耀武扬威,欠下了累累血债。


94式超轻型坦克长只有3米,战斗全重只有3.45吨,主要武器只是一挺7.7毫米重机枪,无论大小和火力都远不能和现代装甲车相比,更称不上坦克,但在当时,旧日军用原始的日本刀就能成百上万的屠杀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平民,自然这种当时尚属先进的94式超轻型坦克更成为旧日军屠杀的重要凶器。

94式超轻型坦克小得出奇,它长只有3米,战斗全重只有3.45吨,装甲较薄处只有6毫米,这甚至不到许多现代装甲车的一半,难怪当时被戏称为小豆坦克,该坦克是铆接而成的,只要一个炸药包或当时的山炮命中一发就可以炸碎。

它没有一个潜望镜,对外观察主要靠几个小观察窗,当对方火力猛烈,它闭窗行驶时则靠几道大约3毫米宽的观察缝了解外界情况,显然观察死角很大,便于对方用炸药包攻击。当时其它日本坦克一般也都没有潜望镜,看来那时的日本坦克很不完善,当时的中国军队其实不用那么怕它。就像今天不用过于怕美军一样。

中国坦克博物馆陈列的94式超轻型坦克,是1989年7月由河北省深州市西围陀村农民王芬在大清河中发现,11月5日由北京军区组织打捞出水的。这种坦克目前台湾装甲兵学校也有一辆,但是中国坦克博物馆中的这辆非常特别,它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一辆完全保持当年全套作战配备的旧日军坦克。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7年9月14日,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力――第1军,以坦克为先导,在260门火炮和60架飞机的支援下强渡永定河,向琢县-保定地区发起进攻。国民党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指挥的18个师 (旅)依托野战阵地抵抗,在啄县附近战斗一度激烈。至18日,国民党军全线撤退,日军机械化部队迅速追击。24日保定沦陷。此战,日军死亡1047人,伤4130人;中国军队伤亡2万余人。

194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坦克大队在绥芬河地区搜集到了第一辆94式超轻型坦克,战士们常称它为“小豆坦克”。后来这种坦克的数量增加到7辆,通常用于乘员初级驾驶训练和战斗侦察。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在济南战役中缴获了2辆94式超轻型坦克,同年10月配给了华东坦克大队的侦察班,11月17日淮海战役的前、后黄滩战斗。在步兵受阻之际,1辆意大利菲亚特超轻型坦克载送1名携带炸药的步兵,逼近敌第44军指挥所的碉堡,以车体和机枪火力掩护爆破手将其炸毁。随后步兵活捉了敌军军长王泽浚等20多名校级以上军官。“小豆坦克”送炸药包立下赫赫战功,传遍了淮海战场。 在后来追击溃逃的国民党军时,解放军也使用了94坦克。
95 Ha-Go 轻型坦克


补充内容 (2012-7-8 18:04):
1939年5~9月间的苏日哈拉哈河之战(日方称为诺门坎事件),是95式轻型坦克首次参加的一次较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场战争以日本军队彻底失败而告终。强大的苏联红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当头一棒。

补充内容 (2012-7-8 18:05):
小日本不仅损兵折将,丢盔弃甲,更重要的是丢尽了颜面,以至于二战后日本人还在研究诺门坎事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会”,想找出日军惨败的原因。这次战争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二战中期日本不敢配合希特勒贸然北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首次参战的95式轻型坦克,倒是“蝎里虎子(壁虎)掀窗帘──露了一小手”,打了一个小胜仗。战争中期,日军第一战车联队,即安岗支队,作为增援部队疾驰援至哈拉哈河东岸。作为第一梯队的安岗支队第4战车团配属35辆95式轻型坦克、8辆89式中型坦克和5辆94式轻装甲车,以95式轻型坦克为主。   第4战车团前出到哈拉哈河东岸20千米处,在731高地附近集结;而苏军的主力则部署在哈拉哈河西岸,但东岸仍有部分苏联军队。当日军发现河东岸的苏军有撤退到西岸的迹象时,立即决定当夜偷袭东岸的苏军阵地。日军战车第一梯队以89式中型坦克为先锋,3个95式轻型坦克连分左、右、后呈菱形布置,迅速向苏军阵地进击。当夜,下了大雨,电闪雷鸣,划破夜空的闪电像探照灯一样将苏军阵地照得一清二楚,日军的坦克炮和机枪的命中率相当高;而苏军由于准备不足,一向逞威的120毫米榴弹炮,在日军的偷袭下失去了威风。这一仗打下来,日军共缴获了4门120毫米榴弹炮,击毁苏军坦克和装甲车10辆,而日军仅损失了1辆95式轻型坦克。   不过,这次日军的小胜,仅是一次成功的偷袭战。在日后坦克对坦克的较量中,小日本的95式和89式坦克都不是苏军BT快速坦克的对手,损失惨重。95式轻型坦克火力弱、防护性差的弱点暴露无遗。唯一值得日本自豪的是,95式轻型坦克的机动性还算不错。

补充内容 (2012-7-8 18:05):
早在1927年,日本就决定研制国产战车(坦克),包括重战车和轻战车两大类。试制重战车的结果,导致95式重战车的诞生。轻战车(轻型坦克)的研制工作1928年4月开始,1929年4月完成,定名为89式轻战车。   在89式轻战车的基础上加厚了装甲,战斗全重增加到11.5吨,便制成了89式中战车(中型坦克),成为“日本第一种国产战车”。  95式轻型坦克
1932年,日本研制出92式重型装甲车,用于装备日本的“骑兵战车队”,遂行侦察作战任务。但这种装甲车的主要武器是1挺13毫米重机枪,火力较弱,而89式中战车的机动性又较差。于是,日本军方想研制一种兼有92式装甲车的机动性和89式中战车的火力的轻型坦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方更意识到,要尽快研制出一种“步兵战斗用轻战车”,以代替性能已显落后的89式轻战车,这就是95式轻战车的发端。   1933年7月,日本陆军技术本部开始了设计工作,由三菱制作所来试制。三菱公司先期制成了A、B两种制式样车。随后,又综合它们的优点制成了正式样车。1934年7月开始,依托骑兵学校和步兵学校,进行了射击试验和700千米的行驶试验,证明其性能良好。但战斗全重超过了预定的6.5吨,达到了7.5吨,最大速度也未达到指标。经过减轻重量的修改设计后,于1934年9月制成了第二轮样车,试验时,最大速度曾达到了46千米/小时的较高速度,满足了军方的要求。又经过局部修改后,于1935年正式定型,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纪(神武天皇)2595年,所以定名为95式轻战车(轻型坦克)。

补充内容 (2012-7-8 18:06):
战车上采用什么样的动力装置,当时的日本军方有过一场大辩论。一种意见认为,应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汽油机;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大胆地采用柴油机。后者的意见认为,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柴油(日本人叫“轻油”)更有利;更重要的是,战车上用柴油不易引起火灾。这说明日本军方是较早认识到坦克柴油机安全性的国家之一。辩论的结果,后者占得了上风。柴油机派还认为,战车上的柴油机应该是风冷式的,以避免水冷式的保养麻烦、冬季易结冰等弊端。无疑,这一认识还是很前卫的。   战车柴油机的试制工作由三菱公司实施,1933年末试制成功。这是一种直列6缸风冷式柴油机,缸径130毫米,活塞行程180毫米,最大功率达135马力,后调至120马力。它和89乙中战车上用的是同一种柴油机。应当说,苏联于1938年才研制出举世闻名的V2柴油机。说日本是最先采用坦克柴油机的国家,还是说得过去的。至少和波兰的7TP轻型坦克(1934年制成,采用的是德国造的“绍勒尔”柴油机)是并驾齐驱的。   动力装置布置在车体后部右侧的动力舱内,因主动轮前置,所以发动机的动力要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发动机的排气管在车体外部右后方,接有消声器,以降低排气噪声,利于侦察行动。主油箱容量为100升,副油箱容量为30升。变速箱为机械式,转向机构为离合器-制动器式,结构较简单。   行动装置的特点是,采用了中等直径的负重轮,每侧4个,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平衡式,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通过平衡臂使水平螺旋弹簧拉伸或压缩。每侧有2个托带轮。履带是钢制的,节距较短。战车的最大速度达到了40千米/小时,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一水平还是较高的。最大行程为250千米。

补充内容 (2012-7-8 18:06):
在总体布置上,95式轻型坦克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如:总体上的“小巧玲珑”、整车的高度较高、炮塔位置偏左、车体侧面“鼓大包”、“歪把机枪”等。这些特点,从侧面和顶部的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无疑,这些都是总体布置上的需要。这里只简单地作些分析。   从顶视照片中可以看出,炮塔位置偏左和车体侧面“鼓大包”,是紧密相联系的。由于动力-传动装置的位置偏右,而传动轴又通过战斗室,致使整车的高度增加;而为了不使整车的高度过分增加,又不得不使炮塔的位置偏左布置。由于车体的宽度不足2米,变速箱在车体前部,动力舱在后部,中部的战斗室要布置下3名乘员、炮塔、火炮和弹药等,显得十分拥挤,不得已,只好将战斗室的两侧鼓出一个弧形大包。至于“歪把机枪”,也是同一个道理。日本人将95式轻型坦克定位为“支援步兵用战车”,这样,在主炮面向前方的同时,也要有向后的火力。但是,炮塔的轮廓很小,不可能在正后方布置一挺机枪及机枪手的位置,只好将机枪侧向一个角度,成为“歪把机枪”。看来这些奇特的布置,还是很有名堂的。

补充内容 (2012-7-8 18:07):
95式轻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门94式37毫米坦克炮,1933年试制完成。这种37毫米火炮身管相对较长,全炮长1.36米,重仅64千克,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在3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钢装甲。弹药基数为120发。发射的弹种有穿甲弹和榴弹。火炮的高低射界为-10度~+24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也就是说,即使炮塔不旋转,火炮也可以左右转动10度。   辅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机枪,可自动连发射击,乘员需抵肩射击,弹仓内有20发机枪弹(到二战后期改为链式供弹),带1.5倍的瞄准镜,其中的1挺为前机枪,另1挺为炮塔后机枪,共携弹3 000发。前机枪由机枪手操纵,炮塔后机枪由车长操纵。前机枪的射界为:高低-10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炮塔后机枪:高低-10度~+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由此还可以看出,95式轻型坦克的车长是够累的,一个人既要指挥全车作战,又要打炮、装炮弹和操纵炮塔后机枪,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过,95式轻战车既然定位为“支援步兵作战”,机枪火力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火力布置和乘员分工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补充内容 (2012-7-8 18:08):
95式轻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铆接和焊接结构,以铆接结构为主,装甲厚度为6~12毫米,主要部位的装甲为12毫米厚,仅能防轻武器的攻击。防护性差,是95式轻型坦克的致命弱点。但是,由于二战中东南亚各国及中国军队很少有反坦克武器,致使95式轻型坦克能肆虐于一时。在日军入侵菲律宾、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肆虐东南亚的急先锋。在日军入侵中国的许多战斗中,95式轻型坦克和97式中战车相配合,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不过,在和美军交手的岛屿争夺战中,95式轻战车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95式轻战车的总生产数量达1 250辆,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补充内容 (2012-7-8 18:08):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还制成一种“北满型”95式轻战车(日本人的叫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行动装置上。由于95式轻型坦克的负重轮间距和中国东北地区红高粱地的垅距差不多,致使这种坦克在这一地区横跨地垅越野行驶很困难,甚至发生类似“共振”的强迫振动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日本人特意在第1、2负重轮和第3、4负重轮之间各加一个小直径的辅助负重轮,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北满型”95式轻战车,仅在现地改装了少量,用来装备侵占中国东北北部的关东军战车部队。

补充内容 (2012-7-8 18:09):
98式──95式的“提高版”   为了全面提高95式轻型坦克的性能,日本人于1938年又研制成功98式轻型坦克。该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7.2吨,乘员3人。在外观上它和95式轻型坦克已经有了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车高较低,车长缩短;车体每侧有6个较小直径的负重轮、3个托带轮;炮塔形状有较大变化,更接近于现代坦克。主动轮仍前置。内部布置上也有较大变化。   98式轻型坦克的主要武器为1门100式37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106发。辅助武器为1挺7.7毫米重机枪,携弹3 160发。   动力装置为100式直列6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提高到130马力。1个主油箱容量为48升,2个副油箱容量各为40升。因发动机横向布置在车体后部,故万向联轴器沿左侧通过战斗室将动力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降低车高,并缩短车长。变速箱为滑接齿套式,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行动装置仍为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但前4个负重轮和水平螺旋弹簧相连接,后2个负重轮则和倾斜螺旋弹簧相连接。最大速度达到了50千米/小时,机动性上比95式又有很大提高。   其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为16毫米,防护性上比95式有较大提高。但它的防护力仍然较弱,加上在二战中的总生产数仅有100辆左右,在战争中并未发挥多大作用。   95式和98式还有一些改进型,包括:二式轻型坦克、三式轻型坦克、四式轻型坦克和五式轻型坦克,它们的生产数量都很少。其中,三式轻型坦克换装为57毫米坦克炮;四式轻型坦克换装为97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和57毫米坦克炮。由于生产的数量很少,这些改进型轻型坦克很少在战争中使用,也谈不上发挥什么作用。   战斗全重 7400kg   车长 4.38m   车宽 2.07m   车高 2.28m   引擎 n.a.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8/26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50 km   乘员 3人   火力装备 37mm Type 98 L/37 ; 2x7.7mm Type 97 MG   弹药 37mm:119发 ; 7.7mm:2940发   装甲 6-12mm   爬坡度 30-40度   通过垂直墙高 0.60m   越壕宽 2.00m   涉水深 1.00m
95重型坦克
于是就有了


97 Te-Ke

补充内容 (2012-7-8 18:11):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这种坦克于1937年设计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它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它有4名乘员,装一门57mm短身管火炮,装甲厚度一般为25mm。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不对称的炮塔,铆接结构装甲车体和炮塔,无线电台的框形天线和主动轮在前,是97坦克的几大特征。97坦克的总生产量为1500辆。这种坦克广泛用于日本侵华战争,东南亚战争和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中。


补充内容 (2012-7-8 18:11):
动力装置
  为1台功率为125千瓦的12缸风冷些油机,位于车体后部;车辆最大  
速度38公里/小时,主动轮在前,动力需通过很长的传动轴才能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和并速器。车体每侧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第1和第6负重轮为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挂,第2-5负重轮每2个为一组要用平衡悬挂。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结构,最大厚度25毫米。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

补充内容 (2012-7-8 18:11):
改进
  从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出下述改进型车:   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了1.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弹的初速为825 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装置。火炮采用半自动垂直滑动式炮闩,车上携带104发炮弹和2575发机枪弹。这种坦克在日本称“97改 ”、“奇哈改”。有些97改中型坦克还增辑1挺高射机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即是这种坦克,常常称为100式坦克。100是日本天皇纪年2600 年(公元1940年)简化后的数字。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 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日本天皇在位年代 2601年的后1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乘员增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民是长身管的 47毫米坦克炮。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176千瓦。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三式“奇努”中型坦克1943年设计定型,战斗全重增加到 18.8吨,在一式坦克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最大速度减至38公里/小时。只生产了约 60辆。   四式“奇托”中型坦克1944年研制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坦克。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车辆外廓尺寸加大。主要武器为 1门75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65发;发动机为1台 294千瓦的风冷柴油机;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装甲厚度12-75毫米。该坦克只生产了6辆。   五式“奇里”中型坦克1945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37吨,乘员6人。车长7.3米,炮塔上装有1门75毫米火炮,车体前部还装有1 门37毫米火炮。动力装置是1台BMW航空发动机,功率400千瓦。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最大装甲厚度75毫米。这种坦克只生产了1辆样车,日本便投降了。   此外,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变型车还有扫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种自行火炮、装有2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桥车以及各种工程车和抢救车等。   侵华日军使用的九七式(1944年,洛阳附近)
  1939-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都广泛地使用了97式、97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中蒙边境哈拉哈河战役中,有4辆坦克首次参加战斗。在侵华战争中装备这种坦克的日军部队主要是1942年12月编成的坦克第3师。该师于 1944-1945年边续改占南昌、郏县、临汝、洛宁、南阳、西峡等地。   特别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阳时,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护工兵和步兵突破城墙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防守洛阳的国民党军15军64、65师和14军97师的部队,亡4386人,被俘6230 人;日军亡80人、伤281人。   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中运用更为广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攻占菲律宾时,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   1943年5月,太平洋战区进入盟军战略反攻阶段。为应付危局,日军将在中国东北编成的装甲兵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诸岛加强防御,在塞班岛、莱特岛、吕宋岛、琉黄岛、冲绳岛的激烈争夺战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参战。由于盟军兵力兵器处于绝对优势,装备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的日本关东军精华--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4坦克团,全部在平洋海岛上被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岛战役中,由驻辽宁东宁调来的关东军第9坦克团(97式中型坦克和M1型95毫米 “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击毁。6月22日,只剩下两辆97式坦克可以战斗。战役结束时,全团515人,只有20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 月,两辆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   在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装备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仓促应战,不战自溃。储备在四平、公主岭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苏军的战利品。驻守在日本北面北千岛的第11坦克团的19辆97式改中型坦克、20辆一式中型坦克和25辆95 式轻型坦克于8月18日与苏军T-34 坦克群展开激战,终被全歼。
结构特点
  97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右侧,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炮塔位于车体纵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携弹量120发(榴弹80发、穿甲弹40发),其穿甲弹可以在1200米距离上击穿5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   动力装置为1台功率为125千瓦的12缸风冷柴油机,位于车体后部;车辆最大速度38公里/小时,主动轮在前,动力需通过很长的传动轴才能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和并速器。车体每侧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第1和第6负重轮为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挂,第2-5负重轮每2个为一组要用平衡悬挂。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结构,最大厚度25毫米。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

补充内容 (2012-7-8 18:12):
战斗全重 15000kg   车长 5.52m   车宽 2.33m   车高 2.23m   引擎 Mitsubishi Type 97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1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57mm Gun Type 97 ;2x7.7mm Type 97 MG   弹药 57mm:100发; 7.7mm:2745发   装甲 8-33mm   爬坡度 34度   通过垂直墙高 0.90m   越壕宽 2.50m   涉水深 1.00m
变型车
  从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出下述改进型车:   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了15.7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弹的初速为825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装置。火炮采用半自动垂直滑动式炮闩,车上携带104发炮弹和2575发机枪弹。这种坦克在日本称“97改”、“奇哈改”。有些97改中型坦克还增加1挺高射机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即是这种坦克,常常称为100式坦克。100是日本天皇纪年2600年(公元1940年)简化后的数字。
一式
  “奇黑”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日本天皇在位年代2601年的后1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乘员增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是长身管的47毫米坦克炮。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176千瓦。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三式
  “奇努”中型坦克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增加到18.8吨,在一式坦克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最大速度减至38公里/小时。只生产了约60辆。
四式
  日本四式中型坦克
  “奇托”中型坦克1977年研制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坦克,由著名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全长6.343米,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其主要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由于研制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说明,在二战期间日本已经开始研制了用于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采用的弹种有:一式穿甲弹和试制四式榴弹。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药,弹药基数77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5400发。发动机为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12马力(303千瓦)。行动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体为焊接结构,炮塔为铸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结构,分三部分铸造,然后焊接起来,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这种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来的铆接方式是一大进步,但比起整体铸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术上要相对容易些。车体的装甲厚度为15-35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50毫米;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装甲厚度12-75毫米。该坦克只生产了6辆。
五式
  日本五式中型坦克
  “奇里”中型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在1945年研制的。它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车体加大、加长,每侧有8个负重轮,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这些成为识别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战斗全重达到了约35吨,比四式坦克重了约4吨,乘员仍为5人。车长7.307米,车宽3.07米,车高3.049米。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与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但车体前部侧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从外观上看,已经具有战后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车的高度较高。   其主要武器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弹药基数78发。车体上还装有1门37毫米火炮,弹药基数为124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重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3000发以上。另有2支冲锋枪,携弹药300发。动力装置为500马力风冷柴油机,并准备在Ⅱ型上加增压器。还有一个方案是安装研制中的98式800马力的液冷汽油机,由德国的BMW航空发动机改装,但装车的还是风冷柴油机。每侧有8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为平衡式悬挂装置。五式坦克的履带较长,即长宽比较大,转向性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越壕宽2.8米。这种坦克只生产了1辆样车。   此外,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变型车还有扫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种自行火炮、装有2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桥车以及各种工程车和抢救车等。

补充内容 (2012-7-8 18:12):
战史
  1939-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都广泛地使用了97式、97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中蒙边境哈拉哈河战役中,有4辆坦克首次参加战斗。在侵华战争中装备这种坦克的日军部队主要是1942年12月编成的坦克第3师。该师于1944-1945年边续改占南昌、郏县、临汝、洛宁、南阳、西峡等地。   特别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阳时,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护工兵和步兵突破城墙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防守洛阳的国民党军15军64、65师和14军97师的部队,亡4386人,被俘6230人;日军亡80人、伤281人。   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中运用更为广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攻占菲律宾时,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   1943年5月,太平洋战区进入盟军战略反攻阶段。为应付危局,日军将在中国东北编成的装甲兵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诸岛加强防御,在塞班岛、莱特岛、吕宋岛、琉黄岛、冲绳岛的激烈争夺战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参战。由于盟军兵力兵器处于绝对优势,装备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的日本关东军精华--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4坦克团,全部在太平洋海岛上被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岛战役中,由驻辽宁东宁调来的关东军第9坦克团(97式中型坦克和M1型95毫米“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击毁。6月22日,只剩下两辆97式坦克可以战斗。战役结束时,全团515人,只有20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月,两辆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   在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装备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仓促应战,不战自溃。储备在四平、公主岭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苏军的战利品。驻守在日本北面北千岛的第11坦克团的19辆97式改中型坦克、20辆一式中型坦克和25辆95式轻型坦克于8月18日与苏军T-34坦克群展开激战,终被全歼。
在中国
  日军入侵中国时,97坦克被广泛使用,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在南京大屠杀、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中,到处都留下了97坦克罪恶的身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靠发动突然袭击,取得了惊人的进攻速度。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日军坦克部队宣称取得了“破竹进击”的战果。但是,随着美军的M3、M4坦克投入到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日军的97坦克根本不是对手,其火力和防护力明显不足。于是,日本军方对97坦克进行紧急改进,并研制新型坦克,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五种型号的坦克。但为时已晚,这些坦克有的生产出少量,有的只造出样车,有的还停留在图纸上,日本就战败投降了。战后,美军调查团在见到Ⅳ型坦克样车时惊讶地说:“若是日本能大量制造这种坦克,太平洋战争中坦克战的历史就要改写。”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投降后,有300多辆97式坦克成了中国军队的战利品。我军的第一辆坦克,就是缴获的97式坦克。1945年12月1日,正是凭着这辆坦克成立了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由于这辆坦克是由几辆坦克拆拼而成,经常出现故障,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风趣地称它为“老头坦克”。虽然“老头坦克”一身毛病,在人民军队手里,它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三下江南、攻锦州、打天津等战斗,获得了“功臣号坦克”的荣誉称号。1949年国庆大典时,它作为我军坦克方阵的首车,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97 Te-Ke

补充内容 (2012-7-8 18:11):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这种坦克于1937年设计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它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它有4名乘员,装一门57mm短身管火炮,装甲厚度一般为25mm。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不对称的炮塔,铆接结构装甲车体和炮塔,无线电台的框形天线和主动轮在前,是97坦克的几大特征。97坦克的总生产量为1500辆。这种坦克广泛用于日本侵华战争,东南亚战争和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中。


补充内容 (2012-7-8 18:11):
动力装置
  为1台功率为125千瓦的12缸风冷些油机,位于车体后部;车辆最大  
速度38公里/小时,主动轮在前,动力需通过很长的传动轴才能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和并速器。车体每侧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第1和第6负重轮为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挂,第2-5负重轮每2个为一组要用平衡悬挂。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结构,最大厚度25毫米。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

补充内容 (2012-7-8 18:11):
改进
  从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出下述改进型车:   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了1.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弹的初速为825 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装置。火炮采用半自动垂直滑动式炮闩,车上携带104发炮弹和2575发机枪弹。这种坦克在日本称“97改 ”、“奇哈改”。有些97改中型坦克还增辑1挺高射机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即是这种坦克,常常称为100式坦克。100是日本天皇纪年2600 年(公元1940年)简化后的数字。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 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日本天皇在位年代 2601年的后1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乘员增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民是长身管的 47毫米坦克炮。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176千瓦。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三式“奇努”中型坦克1943年设计定型,战斗全重增加到 18.8吨,在一式坦克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最大速度减至38公里/小时。只生产了约 60辆。   四式“奇托”中型坦克1944年研制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坦克。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车辆外廓尺寸加大。主要武器为 1门75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65发;发动机为1台 294千瓦的风冷柴油机;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装甲厚度12-75毫米。该坦克只生产了6辆。   五式“奇里”中型坦克1945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37吨,乘员6人。车长7.3米,炮塔上装有1门75毫米火炮,车体前部还装有1 门37毫米火炮。动力装置是1台BMW航空发动机,功率400千瓦。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最大装甲厚度75毫米。这种坦克只生产了1辆样车,日本便投降了。   此外,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变型车还有扫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种自行火炮、装有2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桥车以及各种工程车和抢救车等。   侵华日军使用的九七式(1944年,洛阳附近)
  1939-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都广泛地使用了97式、97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中蒙边境哈拉哈河战役中,有4辆坦克首次参加战斗。在侵华战争中装备这种坦克的日军部队主要是1942年12月编成的坦克第3师。该师于 1944-1945年边续改占南昌、郏县、临汝、洛宁、南阳、西峡等地。   特别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阳时,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护工兵和步兵突破城墙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防守洛阳的国民党军15军64、65师和14军97师的部队,亡4386人,被俘6230 人;日军亡80人、伤281人。   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中运用更为广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攻占菲律宾时,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   1943年5月,太平洋战区进入盟军战略反攻阶段。为应付危局,日军将在中国东北编成的装甲兵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诸岛加强防御,在塞班岛、莱特岛、吕宋岛、琉黄岛、冲绳岛的激烈争夺战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参战。由于盟军兵力兵器处于绝对优势,装备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的日本关东军精华--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4坦克团,全部在平洋海岛上被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岛战役中,由驻辽宁东宁调来的关东军第9坦克团(97式中型坦克和M1型95毫米 “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击毁。6月22日,只剩下两辆97式坦克可以战斗。战役结束时,全团515人,只有20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 月,两辆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   在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装备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仓促应战,不战自溃。储备在四平、公主岭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苏军的战利品。驻守在日本北面北千岛的第11坦克团的19辆97式改中型坦克、20辆一式中型坦克和25辆95 式轻型坦克于8月18日与苏军T-34 坦克群展开激战,终被全歼。
结构特点
  97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右侧,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炮塔位于车体纵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携弹量120发(榴弹80发、穿甲弹40发),其穿甲弹可以在1200米距离上击穿5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   动力装置为1台功率为125千瓦的12缸风冷柴油机,位于车体后部;车辆最大速度38公里/小时,主动轮在前,动力需通过很长的传动轴才能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和并速器。车体每侧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第1和第6负重轮为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挂,第2-5负重轮每2个为一组要用平衡悬挂。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结构,最大厚度25毫米。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

补充内容 (2012-7-8 18:12):
战斗全重 15000kg   车长 5.52m   车宽 2.33m   车高 2.23m   引擎 Mitsubishi Type 97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1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57mm Gun Type 97 ;2x7.7mm Type 97 MG   弹药 57mm:100发; 7.7mm:2745发   装甲 8-33mm   爬坡度 34度   通过垂直墙高 0.90m   越壕宽 2.50m   涉水深 1.00m
变型车
  从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出下述改进型车:   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了15.7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弹的初速为825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装置。火炮采用半自动垂直滑动式炮闩,车上携带104发炮弹和2575发机枪弹。这种坦克在日本称“97改”、“奇哈改”。有些97改中型坦克还增加1挺高射机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即是这种坦克,常常称为100式坦克。100是日本天皇纪年2600年(公元1940年)简化后的数字。
一式
  “奇黑”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日本天皇在位年代2601年的后1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乘员增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是长身管的47毫米坦克炮。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176千瓦。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三式
  “奇努”中型坦克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增加到18.8吨,在一式坦克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最大速度减至38公里/小时。只生产了约60辆。
四式
  日本四式中型坦克
  “奇托”中型坦克1977年研制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坦克,由著名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全长6.343米,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其主要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由于研制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说明,在二战期间日本已经开始研制了用于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采用的弹种有:一式穿甲弹和试制四式榴弹。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药,弹药基数77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5400发。发动机为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12马力(303千瓦)。行动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体为焊接结构,炮塔为铸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结构,分三部分铸造,然后焊接起来,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这种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来的铆接方式是一大进步,但比起整体铸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术上要相对容易些。车体的装甲厚度为15-35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50毫米;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装甲厚度12-75毫米。该坦克只生产了6辆。
五式
  日本五式中型坦克
  “奇里”中型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在1945年研制的。它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车体加大、加长,每侧有8个负重轮,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这些成为识别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战斗全重达到了约35吨,比四式坦克重了约4吨,乘员仍为5人。车长7.307米,车宽3.07米,车高3.049米。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与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但车体前部侧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从外观上看,已经具有战后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车的高度较高。   其主要武器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弹药基数78发。车体上还装有1门37毫米火炮,弹药基数为124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重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3000发以上。另有2支冲锋枪,携弹药300发。动力装置为500马力风冷柴油机,并准备在Ⅱ型上加增压器。还有一个方案是安装研制中的98式800马力的液冷汽油机,由德国的BMW航空发动机改装,但装车的还是风冷柴油机。每侧有8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为平衡式悬挂装置。五式坦克的履带较长,即长宽比较大,转向性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越壕宽2.8米。这种坦克只生产了1辆样车。   此外,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变型车还有扫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种自行火炮、装有2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桥车以及各种工程车和抢救车等。

补充内容 (2012-7-8 18:12):
战史
  1939-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都广泛地使用了97式、97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中蒙边境哈拉哈河战役中,有4辆坦克首次参加战斗。在侵华战争中装备这种坦克的日军部队主要是1942年12月编成的坦克第3师。该师于1944-1945年边续改占南昌、郏县、临汝、洛宁、南阳、西峡等地。   特别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阳时,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护工兵和步兵突破城墙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防守洛阳的国民党军15军64、65师和14军97师的部队,亡4386人,被俘6230人;日军亡80人、伤281人。   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中运用更为广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攻占菲律宾时,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   1943年5月,太平洋战区进入盟军战略反攻阶段。为应付危局,日军将在中国东北编成的装甲兵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诸岛加强防御,在塞班岛、莱特岛、吕宋岛、琉黄岛、冲绳岛的激烈争夺战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参战。由于盟军兵力兵器处于绝对优势,装备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的日本关东军精华--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4坦克团,全部在太平洋海岛上被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岛战役中,由驻辽宁东宁调来的关东军第9坦克团(97式中型坦克和M1型95毫米“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击毁。6月22日,只剩下两辆97式坦克可以战斗。战役结束时,全团515人,只有20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月,两辆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   在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装备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仓促应战,不战自溃。储备在四平、公主岭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苏军的战利品。驻守在日本北面北千岛的第11坦克团的19辆97式改中型坦克、20辆一式中型坦克和25辆95式轻型坦克于8月18日与苏军T-34坦克群展开激战,终被全歼。
在中国
  日军入侵中国时,97坦克被广泛使用,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在南京大屠杀、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中,到处都留下了97坦克罪恶的身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靠发动突然袭击,取得了惊人的进攻速度。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日军坦克部队宣称取得了“破竹进击”的战果。但是,随着美军的M3、M4坦克投入到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日军的97坦克根本不是对手,其火力和防护力明显不足。于是,日本军方对97坦克进行紧急改进,并研制新型坦克,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五种型号的坦克。但为时已晚,这些坦克有的生产出少量,有的只造出样车,有的还停留在图纸上,日本就战败投降了。战后,美军调查团在见到Ⅳ型坦克样车时惊讶地说:“若是日本能大量制造这种坦克,太平洋战争中坦克战的历史就要改写。”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投降后,有300多辆97式坦克成了中国军队的战利品。我军的第一辆坦克,就是缴获的97式坦克。1945年12月1日,正是凭着这辆坦克成立了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由于这辆坦克是由几辆坦克拆拼而成,经常出现故障,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风趣地称它为“老头坦克”。虽然“老头坦克”一身毛病,在人民军队手里,它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三下江南、攻锦州、打天津等战斗,获得了“功臣号坦克”的荣誉称号。1949年国庆大典时,它作为我军坦克方阵的首车,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这叫坦克?国军无能啊
真他娘的象王八壳子:(
小日本的坦克其实不砸样的,也就欺负一下羸弱的中国。


97中型坦克
车长 5.52m   车宽 2.33m   车高 2.23m   引擎 Mitsubishi Type 97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1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57mm Gun Type 97 ; 2x7.7mm Type 97 MG   弹药 57mm:100发 ; 7.7mm:2745发   装甲 8-33mm   爬坡度 34度   通过垂直墙高 0.90m   越壕宽 2.50m   涉水深 1.00m
九七式中战车是日本八九式中战车的后继车,安装九七式57公厘短炮管,主要是用于支援步兵,反战车能力很弱。1939年它首次在诺门罕战役中亮相,在当时在对德军的一号坦克、二号坦克、苏军的BT-7、T-70等时并不落后,而且甚至还是诺门罕战场上双方最大的坦克。但随坦克技术的发展后来为对抗盟军新型坦克换了新型的炮塔,炮塔安装一式47公厘口径长炮管,后来的一式中战车也是采用同样的武装。但是由于47公厘口径炮弹的重量太轻,导致动能流失的快,随着距离一远炮弹的穿透力就大幅降低。

九七式中战车的装甲太过薄弱,最厚处不过30公厘厚,美制37公厘反战车炮能轻易贯穿。当九七式中战车在面对美军M4中战车时显得相当脆弱,M4中战车能在1000米处击破九七式中战车,而九七式中战车要在200米处才能贯穿M4中战车的正面装甲,因此处于一面倒的惨况。


97中型坦克
车长 5.52m   车宽 2.33m   车高 2.23m   引擎 Mitsubishi Type 97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1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57mm Gun Type 97 ; 2x7.7mm Type 97 MG   弹药 57mm:100发 ; 7.7mm:2745发   装甲 8-33mm   爬坡度 34度   通过垂直墙高 0.90m   越壕宽 2.50m   涉水深 1.00m
九七式中战车是日本八九式中战车的后继车,安装九七式57公厘短炮管,主要是用于支援步兵,反战车能力很弱。1939年它首次在诺门罕战役中亮相,在当时在对德军的一号坦克、二号坦克、苏军的BT-7、T-70等时并不落后,而且甚至还是诺门罕战场上双方最大的坦克。但随坦克技术的发展后来为对抗盟军新型坦克换了新型的炮塔,炮塔安装一式47公厘口径长炮管,后来的一式中战车也是采用同样的武装。但是由于47公厘口径炮弹的重量太轻,导致动能流失的快,随着距离一远炮弹的穿透力就大幅降低。

九七式中战车的装甲太过薄弱,最厚处不过30公厘厚,美制37公厘反战车炮能轻易贯穿。当九七式中战车在面对美军M4中战车时显得相当脆弱,M4中战车能在1000米处击破九七式中战车,而九七式中战车要在200米处才能贯穿M4中战车的正面装甲,因此处于一面倒的惨况。
97 Chi-Ni
97 Shi-Ki 指挥坦克
97 w/47mm 中型坦克
98 Ke-Ni
一式反坦


一式中坦
一式中战车Chi-He(チヘ)为日本以九七式中战车改良在太平洋战争后期量产的中型战车
在九七式中战车量产后,日本帝国陆军由于战争不断扩大因此着重于现有装备生产,新装备的开发陷入半停滞状态, 战车也有相同的问题;直到诺门罕事件后,日本陆军发觉手上的战车与国外装备相比不但落后,而且脆弱,因此在1940年进行新战车的开发。

由于经费吃紧加上转换生产线所需时间考量,新战车采用当时已量产的九七式设计进行制造工艺的修改与火力的强化,原本预定1941年即可完成,故定名为一式中战车。

不过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争资源大幅挪用到现有兵器生产,加上为了配合新主炮的开发,因此1940年开始开发的新战车三菱重工直到1941年6月才完成全尺寸木制模型审查,1942年8月完成原型车,所有测试完成开始准备量产已是1943年6月,正式量产更是直到1944年春季才开始,因此编号与实际量产有着有3年的延迟。

一式中战车虽然采用九七式的设计,不过在外装上有大幅度的改变,包括:

1.采用焊接制程,减少资源消耗
2.换装统制型柴油引擎简化后勤,提高出力,车身因此延长20厘米
3.车头大灯增为2具
4.装甲增厚至50公厘
5.47公厘战车炮弹药增至121发
虽然在装甲与动力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火力只采用与九七改相同的手摇式47公厘战车炮炮塔,火力上顶多与盟军轻战车抗衡;在开发时原型车时虽曾安装57公厘战车炮进行测试,但最后为了统一后勤因此取消,由于火力直接沿用九七改,因此陆军高层对于是否量产始终有疑问,直到前线对于九七改战力不足的消息传来后才决定量产,但由于战争资源优先分配给海军与航空部队的缘故,因此一式中战车仅在1943年预量产生产了15辆,1944年制造了155辆,随后生产线改制造三式中战车,实际量产时间不满一年,在这段时间合计生产了170辆。

虽然在1944年已生产出少量战车可供配发,但是日本仅有8000吨以上的运输船才有吊运13吨以上物资的起重机,大发动艇的载运量最多只有16.5吨,九九式三舟重门载运量17吨,因此在二战末期将一式中战车运输到海外战线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由于无法运输到海外,后期日本战车几乎都留在日本本土等待本土决战,分配到一式中战车的部队主要将其编入中战车中队担任装甲部队的中坚打击火力,但因盟军登陆日本的作战取消,所有的一式中战车均未遭遇实战。 分配到一式中战车的部队:

第一战车师:第一战车联队
第四战车师:第二八。二九。三十战车联队
独立战车第四旅:第十九战车联队

一式中坦
一式中战车Chi-He(チヘ)为日本以九七式中战车改良在太平洋战争后期量产的中型战车
在九七式中战车量产后,日本帝国陆军由于战争不断扩大因此着重于现有装备生产,新装备的开发陷入半停滞状态, 战车也有相同的问题;直到诺门罕事件后,日本陆军发觉手上的战车与国外装备相比不但落后,而且脆弱,因此在1940年进行新战车的开发。

由于经费吃紧加上转换生产线所需时间考量,新战车采用当时已量产的九七式设计进行制造工艺的修改与火力的强化,原本预定1941年即可完成,故定名为一式中战车。

不过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争资源大幅挪用到现有兵器生产,加上为了配合新主炮的开发,因此1940年开始开发的新战车三菱重工直到1941年6月才完成全尺寸木制模型审查,1942年8月完成原型车,所有测试完成开始准备量产已是1943年6月,正式量产更是直到1944年春季才开始,因此编号与实际量产有着有3年的延迟。

一式中战车虽然采用九七式的设计,不过在外装上有大幅度的改变,包括:

1.采用焊接制程,减少资源消耗
2.换装统制型柴油引擎简化后勤,提高出力,车身因此延长20厘米
3.车头大灯增为2具
4.装甲增厚至50公厘
5.47公厘战车炮弹药增至121发
虽然在装甲与动力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火力只采用与九七改相同的手摇式47公厘战车炮炮塔,火力上顶多与盟军轻战车抗衡;在开发时原型车时虽曾安装57公厘战车炮进行测试,但最后为了统一后勤因此取消,由于火力直接沿用九七改,因此陆军高层对于是否量产始终有疑问,直到前线对于九七改战力不足的消息传来后才决定量产,但由于战争资源优先分配给海军与航空部队的缘故,因此一式中战车仅在1943年预量产生产了15辆,1944年制造了155辆,随后生产线改制造三式中战车,实际量产时间不满一年,在这段时间合计生产了170辆。

虽然在1944年已生产出少量战车可供配发,但是日本仅有8000吨以上的运输船才有吊运13吨以上物资的起重机,大发动艇的载运量最多只有16.5吨,九九式三舟重门载运量17吨,因此在二战末期将一式中战车运输到海外战线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由于无法运输到海外,后期日本战车几乎都留在日本本土等待本土决战,分配到一式中战车的部队主要将其编入中战车中队担任装甲部队的中坚打击火力,但因盟军登陆日本的作战取消,所有的一式中战车均未遭遇实战。 分配到一式中战车的部队:

第一战车师:第一战车联队
第四战车师:第二八。二九。三十战车联队
独立战车第四旅:第十九战车联队
一式炮兵侦察车
Type 1 Ho-Ro 15cm SPG
Type 2 Hoi Infantry Support Tank
Type 3 Ke-Ri Light Tank
Type 3 Chi-Nu Medium Tank
有些帖子里配图和型号没对上
2012-2-22 16:09 上传


Type 4 Chi-To Medium Tank


四式十五厘米自行火炮 Ho-Ro(日语:四式十五糎自走砲 ホロ)为日本帝国陆军所开发的自行火炮
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面对盟军的战车始终存在着反装甲能力不足的隐忧,不过成型装药的出现使旧型火炮仍具备实战价值,就如同德国将sIG 33榴弹炮搬到一号战车上成为一号自走步兵炮一般,旧型大口径火炮在使用先进弹种后作为支援装备仍具一席之地。
为了活用过时武装,日本陆军于昭和19年1944年7月22日向陆军技术本部第四研究所发文“兵政技机密16号训令”进行旧型火炮自走化改装;研究所仅花了一个月时间将三八式15厘米榴弹炮改装到九七式中战车的底盘上即改装完成。原本已经于1942年退役的三八式榴弹炮是日本于1905年向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购买授权生产的师级火力支援用榴弹炮,成型装药炮弹使旧型三八式榴弹炮能发射重达79磅炮弹至6,000米。由于安装了直射瞄准镜,因此四式自行火炮也具备了驱逐战车的功能,三八式榴弹炮的150公厘成型装药炮弹能发射重达79磅炮弹至6,000米,可击穿150公厘的均质装甲[2],算是日本少数能击破盟军重战车的武器。除了主炮以外,在25公厘厚的防盾上还安装了一挺可拆卸的九七式车载机枪,日本陆军随即给予四式自行火炮的名称开始量产。其缺点是防盾只装置在前方,无侧面防护,不利近身距离作战。不过由于日军为防御者,因此这类问题可用掩体构筑来避免影响。
在四式自行火炮开发期间,美军进攻菲律宾的局势非常明显,为了强化当地战力,日军将原型与先导生产车3辆配合日本陆军野战炮兵学校的人员,在1944年12月8日组成“第1自行火炮中队”(中队长鹫见文男中尉)增援当地,12月22日自日本装船启运,1945年1月1日在菲律宾近海装运时遭空袭折损一辆,剩余2辆上岸后纳入第14方面军直辖之“第十四方面军假编自行火炮中队(鹫见队)”,1月20日后担任克拉克地区机场的守备任务,日本宣称在守备任务期间曾击毁美军M4中战车,但是在3月以后2辆都遭到美军击毁,残存车组员转任步兵并潜入山地进行游击战[1]。

根据菲律宾战场的经验,日本陆军在本土决战的构想中打算将生产四式自行火炮搭配三式炮战车成立10个独立自行火炮营,不过三菱重工直到日本投降为止产量始终连实战编组都无法达成。
实际产量目前仍存在争议,有12辆与25辆两种说法。


Type 4 Ha-To SPG


Type 4 155mm Ho-Ro SPG


Type 4 120mm Ho-To SPG


Type 5 Mortar Launcher "Tok"

--------------------------------------------------------------------------------


四式十五厘米自行火炮 Ho-Ro(日语:四式十五糎自走砲 ホロ)为日本帝国陆军所开发的自行火炮
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面对盟军的战车始终存在着反装甲能力不足的隐忧,不过成型装药的出现使旧型火炮仍具备实战价值,就如同德国将sIG 33榴弹炮搬到一号战车上成为一号自走步兵炮一般,旧型大口径火炮在使用先进弹种后作为支援装备仍具一席之地。
为了活用过时武装,日本陆军于昭和19年1944年7月22日向陆军技术本部第四研究所发文“兵政技机密16号训令”进行旧型火炮自走化改装;研究所仅花了一个月时间将三八式15厘米榴弹炮改装到九七式中战车的底盘上即改装完成。原本已经于1942年退役的三八式榴弹炮是日本于1905年向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购买授权生产的师级火力支援用榴弹炮,成型装药炮弹使旧型三八式榴弹炮能发射重达79磅炮弹至6,000米。由于安装了直射瞄准镜,因此四式自行火炮也具备了驱逐战车的功能,三八式榴弹炮的150公厘成型装药炮弹能发射重达79磅炮弹至6,000米,可击穿150公厘的均质装甲[2],算是日本少数能击破盟军重战车的武器。除了主炮以外,在25公厘厚的防盾上还安装了一挺可拆卸的九七式车载机枪,日本陆军随即给予四式自行火炮的名称开始量产。其缺点是防盾只装置在前方,无侧面防护,不利近身距离作战。不过由于日军为防御者,因此这类问题可用掩体构筑来避免影响。
在四式自行火炮开发期间,美军进攻菲律宾的局势非常明显,为了强化当地战力,日军将原型与先导生产车3辆配合日本陆军野战炮兵学校的人员,在1944年12月8日组成“第1自行火炮中队”(中队长鹫见文男中尉)增援当地,12月22日自日本装船启运,1945年1月1日在菲律宾近海装运时遭空袭折损一辆,剩余2辆上岸后纳入第14方面军直辖之“第十四方面军假编自行火炮中队(鹫见队)”,1月20日后担任克拉克地区机场的守备任务,日本宣称在守备任务期间曾击毁美军M4中战车,但是在3月以后2辆都遭到美军击毁,残存车组员转任步兵并潜入山地进行游击战[1]。

根据菲律宾战场的经验,日本陆军在本土决战的构想中打算将生产四式自行火炮搭配三式炮战车成立10个独立自行火炮营,不过三菱重工直到日本投降为止产量始终连实战编组都无法达成。
实际产量目前仍存在争议,有12辆与25辆两种说法。

type4-hato-spg.jpg (38.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22 16:16 上传


Type 4 Ha-To SPG

type4-155mmSPH-horo.jpg (54.5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22 16:16 上传


Type 4 155mm Ho-Ro SPG

type4-120mmSPH-hoto.jpg (18.6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22 16:16 上传


Type 4 120mm Ho-To SPG

type5-motorlaunch-tok.jpg (12.5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2-22 16:16 上传


Type 5 Mortar Launcher "Tok"

--------------------------------------------------------------------------------
猎杀m1a2 发表于 2012-2-22 15:59
有些帖子里配图和型号没对上
欢迎指正
比如92式豆豆车的配图里面你贴了一张94式豆豆车的
还以为是步兵背的那个象乌龟壳的那个东西。
2012-2-22 16:34 上传


120mm Short Barrel Gun Tank
Model 25 Vickers Crossley Armored Car "DOWA"
Austin Armored Car
Model 91 Broad-gauge Railroad Tractor
Type 2592 Osaka HoKoKu-Go Armored Car
2012-2-22 16:58 上传


Model 93 Staff Car
2012-2-22 16:59 上传


Model 95 4x4 Scout Car
The Kurogane "Black Medal"
2012-2-22 17:02 上传


Type 2595 Armored Railroad Car "So-Ki"
2012-2-22 17:12 上传


Type 98 AA Halftrack "Ko-Hi"
2012-2-22 17:14 上传


Type 1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Ho-Ha"
2012-2-22 17:17 上传


Japanese armored train in Manchu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