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芯痛”中国离世界芯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55:56
方舟1号、星光1号、龙芯1号正在结束中国信息产业“芯痛”的历史

  有一种假设是令人不敢想象的:一个人胸腔里跳动着另一个人的心脏,后者只要轻轻按一下开关,就可以使前者胸腔中的心脏停止跳动!

  这种 “恐怖”的事实,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每年芯片使用量超过100亿块,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中国能够自行开发的芯片只有300多种,而所需芯片种类却达1万多种。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有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内第一个0.25微米、32位的嵌入式CPU——“方舟1号”,目前还没有跨国公司涉入的数码摄像芯片——“星光1号”,国内第一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龙芯1号”等振奋人心的名字不断涌现,中国的信息产业正在结束“芯痛”的历史。

  不能没有“中国芯”

  预计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额将达到500亿块,市场销售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国际芯片业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巨大的需求市场。当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决定自行研制高性能通用CPU时,英特尔公司专门派出一个小组到北京来调查。去年,英特尔公司CEO贝瑞特在访问中国时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对上海的英特尔工厂进行扩建,使得奔腾4芯片的封装和测试工序能够在中国进行。与此同时,美国摩托罗拉,日本东芝、富士通、日立、三洋和NEC也表示将扩大在中国芯片设计制造业务上的投资。这些公司十分清楚,一旦中国人自己掌握了高性能通用CPU的设计技术,就意味着他们失去这个巨大市场的危险在逐渐增大。

  一场芯片争夺战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正式展开。中国企业将何去何从?

  有一种被称为“主和派”的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加入WTO,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世界芯片巨头每年动辄三四十亿美元的科研投入,如果中国盲目参与芯片竞争,代价高、风险大,与其投入巨大资金研制逊色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芯”,不妨继续采用现有的成熟产品。

  “主战派”与此针锋相对,认为芯片看似细小,但时刻牵动着从核心技术、市场利润到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等多方位立体化的信息生活的脉动。在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中国芯”之前,中国的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企业的规模可以做得很大,但长期停留于来料加工和零件组装的水平。另外由于在高端产品特别是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国外一旦断货,很可能就会造成中国电子企业和产品用户的“瘫痪”,甚至给政务运行和国防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把中国不能自主CPU制造比喻为“让别人牵着魂、揪着心过日子”,他说,当今世界芯片制造业40%在美国,25%在日本,韩国占12%,中国只有1.2%,这与中国的科技地位极不相称。 芯片设计更符合中国产业发展需要

  芯片制造有一套从设计、生产到封装、测试的完整工序,世界几大芯片巨头都将设计放在本国进行,而将后面几道工序转移到国外。芯片设计掌握着芯片产业的核心技术,通常能实现70%的盈利,而芯片制造最好的情况也只能达到50%。

  目前国外一些芯片企业在中国加工的芯片上打上“中国制造”的字样,甚至拥有了“中国芯”的名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1年9月在浦东投产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这家中外合资企业据称“代表了目前内地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但这不是真正的“中国芯”,因为设计环节的核心技术是美国的。

  据统计,目前中国国内集成电路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多来自国外的设计与订单,80%用于出口,而国内半导体市场需求量的80%又要依靠进口。这一进一出的80%,使半导体产业的利润外流,国内工厂只能赚取少量加工费。根据国外的统计,1元集成电路的产值将带动10元左右的电子产品产值和100元国民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大出大进”的格局不改变,将无法继续完成对国民经济起的带动作用,国民的经济期许也会落空。

  好在中国芯片企业设计能力低下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于2001年7月推出首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方舟1号”的中芯微系统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专门设计CPU或者某一用途专用芯片的“海归派”公司。他们靠向整机厂商销售他们设计的芯片赚得收入,一般并不拥有自己的芯片厂,而是把生产外包给芯片代工厂,把投资集中在芯片设计上,而非昂贵的芯片加工设备上。这些“海归派”公司常见的情形是,在中国这边是公司总部,以贴近市场;在美国那边也设有一个公司分部,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有一条捷径可以成为芯片大国,那就是重点发展芯片设计,而不是进行耗资巨大的芯片制造。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王阳元教授认为,相对于芯片加工这种动辄十几亿美元的“烧钱游戏”,以脑力资源为主要成本的芯片设计更符合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沈绪榜指出,“猫不会教老虎上树”,只有全力以赴进行芯片技术开发,才有可能建立起在国际竞争中真正能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硅谷。

  中关村:“中国芯”的排头兵

  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1号”、“星光2号”、“星光3号”,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方舟1号”、“方舟2号”,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1号”,这些彻底终结了中国无“芯”历史的名字无一例外都诞生在中关村,显然不会是一个巧合。
 王阳元教授说,如果没有20个年产值1亿美元以上的设计公司,芯片生产体系就难以支撑起来;如果没有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芯片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就难以形成。要建立强大的芯片设计基地和芯片生产线,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密集的客户群体,目前国内具备上述条件的只有北京、大上海地区(包括苏州等周边城市)和深圳三个地方。

  而中关村无疑又集中了北京的“天时、地利、人和”。据报道,美国《新闻周刊》日前选出了全球新兴的8个文化圣地,中关村名列其中。评选报告称,中关村是“一个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分析家注意到,人才是中关村发展的制胜之本。中关村是硅谷、新竹之外,全球华裔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中关村地区近50所高校和研究所,给这一地区塑造起了强烈的企业衍生特征。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每年都有大量学生留学海外,他们一方面可以向中关村介绍海外最新的市场和技术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留学生回国创业,大多也会选择中关村。被誉为“青年海归创业者领头羊”的邓中翰在“中星微”创业之初,就把总部设于北京中关村,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使公司随时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曾在加拿大、美国工作多年的李德磊博士1999年回到中关村创立了中芯微系统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就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舟”系列高性能芯片。回想自己事业的发展历程,李德磊无限感慨:“我不可能找到比中关村更好的环境了。”

  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中关村管委会留学生创业服务部也为归国创业人员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例如设立留学生创业园和国际企业孵化器,各类孵化器数量由1999年年底的10个增加到35至40个,孵化器总面积由9万平方米增加到30万平方米,可以为留学生提供廉价的厂地及办公区;建立了几千万元的留学生创业服务基金,最多提供30万元的资本金跟进;建立“一站式”的办公场所,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缩短到10天以内。这些举措对“方舟”、“星光”、“龙芯”等“中国芯”的问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催化作用。

  中国芯片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透露出一个越来越强劲的信号:中国需要“中国芯”,需要打一场芯片设计的攻坚战,中关村是这场宏大战役的排头兵。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集成电路(IC)技术向来是信息产业的两大核心技术之一,是现代信息生活的“芯脏”。集成电路在整机系统中的价值,已经从1987年的10%,上升到1995年的13%和1998年的16%,目前这一比重大约为23%。不仅如此,集成电路在现代国防及未来战争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军舰、战车、飞机、导弹和航天器中,集成电路的成本分别占到总成本的22%、24%、33%、45%和66%。方舟1号、星光1号、龙芯1号正在结束中国信息产业“芯痛”的历史

  有一种假设是令人不敢想象的:一个人胸腔里跳动着另一个人的心脏,后者只要轻轻按一下开关,就可以使前者胸腔中的心脏停止跳动!

  这种 “恐怖”的事实,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每年芯片使用量超过100亿块,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中国能够自行开发的芯片只有300多种,而所需芯片种类却达1万多种。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有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内第一个0.25微米、32位的嵌入式CPU——“方舟1号”,目前还没有跨国公司涉入的数码摄像芯片——“星光1号”,国内第一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龙芯1号”等振奋人心的名字不断涌现,中国的信息产业正在结束“芯痛”的历史。

  不能没有“中国芯”

  预计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额将达到500亿块,市场销售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国际芯片业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巨大的需求市场。当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决定自行研制高性能通用CPU时,英特尔公司专门派出一个小组到北京来调查。去年,英特尔公司CEO贝瑞特在访问中国时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对上海的英特尔工厂进行扩建,使得奔腾4芯片的封装和测试工序能够在中国进行。与此同时,美国摩托罗拉,日本东芝、富士通、日立、三洋和NEC也表示将扩大在中国芯片设计制造业务上的投资。这些公司十分清楚,一旦中国人自己掌握了高性能通用CPU的设计技术,就意味着他们失去这个巨大市场的危险在逐渐增大。

  一场芯片争夺战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正式展开。中国企业将何去何从?

  有一种被称为“主和派”的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加入WTO,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世界芯片巨头每年动辄三四十亿美元的科研投入,如果中国盲目参与芯片竞争,代价高、风险大,与其投入巨大资金研制逊色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芯”,不妨继续采用现有的成熟产品。

  “主战派”与此针锋相对,认为芯片看似细小,但时刻牵动着从核心技术、市场利润到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等多方位立体化的信息生活的脉动。在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中国芯”之前,中国的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企业的规模可以做得很大,但长期停留于来料加工和零件组装的水平。另外由于在高端产品特别是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国外一旦断货,很可能就会造成中国电子企业和产品用户的“瘫痪”,甚至给政务运行和国防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把中国不能自主CPU制造比喻为“让别人牵着魂、揪着心过日子”,他说,当今世界芯片制造业40%在美国,25%在日本,韩国占12%,中国只有1.2%,这与中国的科技地位极不相称。 芯片设计更符合中国产业发展需要

  芯片制造有一套从设计、生产到封装、测试的完整工序,世界几大芯片巨头都将设计放在本国进行,而将后面几道工序转移到国外。芯片设计掌握着芯片产业的核心技术,通常能实现70%的盈利,而芯片制造最好的情况也只能达到50%。

  目前国外一些芯片企业在中国加工的芯片上打上“中国制造”的字样,甚至拥有了“中国芯”的名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1年9月在浦东投产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这家中外合资企业据称“代表了目前内地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但这不是真正的“中国芯”,因为设计环节的核心技术是美国的。

  据统计,目前中国国内集成电路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多来自国外的设计与订单,80%用于出口,而国内半导体市场需求量的80%又要依靠进口。这一进一出的80%,使半导体产业的利润外流,国内工厂只能赚取少量加工费。根据国外的统计,1元集成电路的产值将带动10元左右的电子产品产值和100元国民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大出大进”的格局不改变,将无法继续完成对国民经济起的带动作用,国民的经济期许也会落空。

  好在中国芯片企业设计能力低下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于2001年7月推出首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方舟1号”的中芯微系统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专门设计CPU或者某一用途专用芯片的“海归派”公司。他们靠向整机厂商销售他们设计的芯片赚得收入,一般并不拥有自己的芯片厂,而是把生产外包给芯片代工厂,把投资集中在芯片设计上,而非昂贵的芯片加工设备上。这些“海归派”公司常见的情形是,在中国这边是公司总部,以贴近市场;在美国那边也设有一个公司分部,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有一条捷径可以成为芯片大国,那就是重点发展芯片设计,而不是进行耗资巨大的芯片制造。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王阳元教授认为,相对于芯片加工这种动辄十几亿美元的“烧钱游戏”,以脑力资源为主要成本的芯片设计更符合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沈绪榜指出,“猫不会教老虎上树”,只有全力以赴进行芯片技术开发,才有可能建立起在国际竞争中真正能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硅谷。

  中关村:“中国芯”的排头兵

  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1号”、“星光2号”、“星光3号”,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方舟1号”、“方舟2号”,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1号”,这些彻底终结了中国无“芯”历史的名字无一例外都诞生在中关村,显然不会是一个巧合。
 王阳元教授说,如果没有20个年产值1亿美元以上的设计公司,芯片生产体系就难以支撑起来;如果没有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芯片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就难以形成。要建立强大的芯片设计基地和芯片生产线,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密集的客户群体,目前国内具备上述条件的只有北京、大上海地区(包括苏州等周边城市)和深圳三个地方。

  而中关村无疑又集中了北京的“天时、地利、人和”。据报道,美国《新闻周刊》日前选出了全球新兴的8个文化圣地,中关村名列其中。评选报告称,中关村是“一个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分析家注意到,人才是中关村发展的制胜之本。中关村是硅谷、新竹之外,全球华裔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中关村地区近50所高校和研究所,给这一地区塑造起了强烈的企业衍生特征。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每年都有大量学生留学海外,他们一方面可以向中关村介绍海外最新的市场和技术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留学生回国创业,大多也会选择中关村。被誉为“青年海归创业者领头羊”的邓中翰在“中星微”创业之初,就把总部设于北京中关村,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使公司随时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曾在加拿大、美国工作多年的李德磊博士1999年回到中关村创立了中芯微系统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就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舟”系列高性能芯片。回想自己事业的发展历程,李德磊无限感慨:“我不可能找到比中关村更好的环境了。”

  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中关村管委会留学生创业服务部也为归国创业人员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例如设立留学生创业园和国际企业孵化器,各类孵化器数量由1999年年底的10个增加到35至40个,孵化器总面积由9万平方米增加到30万平方米,可以为留学生提供廉价的厂地及办公区;建立了几千万元的留学生创业服务基金,最多提供30万元的资本金跟进;建立“一站式”的办公场所,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缩短到10天以内。这些举措对“方舟”、“星光”、“龙芯”等“中国芯”的问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催化作用。

  中国芯片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透露出一个越来越强劲的信号:中国需要“中国芯”,需要打一场芯片设计的攻坚战,中关村是这场宏大战役的排头兵。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集成电路(IC)技术向来是信息产业的两大核心技术之一,是现代信息生活的“芯脏”。集成电路在整机系统中的价值,已经从1987年的10%,上升到1995年的13%和1998年的16%,目前这一比重大约为23%。不仅如此,集成电路在现代国防及未来战争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军舰、战车、飞机、导弹和航天器中,集成电路的成本分别占到总成本的22%、24%、33%、45%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