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80年代下马的那批项目中最可惜的就是ws6发动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4:00
昨天看一个大神科普贴时,才知道该死的毛子卖给我们的AL31竟然是降低使用寿命的,使用使用寿命才900个小时,毛子本国使用的寿命是1500个小时,而且毛子还经常卡我们的脖子。现在发动机不给力几乎是我国军事装备的通病,80年涡扇6已经通过24小时地面试车了,而且指标并不低,下一步就是装机试飞,当时是有许多困难,但是真应该坚持下来。昨天看一个大神科普贴时,才知道该死的毛子卖给我们的AL31竟然是降低使用寿命的,使用使用寿命才900个小时,毛子本国使用的寿命是1500个小时,而且毛子还经常卡我们的脖子。现在发动机不给力几乎是我国军事装备的通病,80年涡扇6已经通过24小时地面试车了,而且指标并不低,下一步就是装机试飞,当时是有许多困难,但是真应该坚持下来。
面包会有的
286不说了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搞出来也没有飞机装,国力不行就是不行,勉强不得
搞出来也没有飞机装,航空工业比两星一星更加考验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
可惜啊可惜啊
286不说了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不应对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问题的做法上纲上线。
WS-6的设计那时已经落后了,而且也没有飞机装。最大悲剧还是项目砍了以后队伍都散了,搞WS-10时又要从头开始。
WS-6的设计那时已经落后了,而且也没有飞机装。最大悲剧还是项目砍了以后队伍都散了,搞WS-10时又要从头开始 ...
对头,主要是队伍散了,人才流失,如果当时不下马,有这么个基础慢慢来,到现在也是好的,参见法国
而且有了东西不管落后多少,才谈的上差距,不然一切无从谈起
楼主就别感慨了,那玩意比运十还不靠谱,所谓性能不低那纯粹就是纸面上的数据!以前《兵器知识》上面讲,涡扇-6搞不成三大原因,一个是空军要求的指标老是变化,让设计人员无所适从;一个是因为战备,频繁变换研制地点;最要命的就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前后投入才1.5一元人民币。
而且国外研制发动机都是从核心机开始搞,预研的时间很长,六七十年代国内有核心机和预研的概念么?
jcy010063 发表于 2012-1-30 09:18
对头,主要是队伍散了,人才流失,如果当时不下马,有这么个基础慢慢来,到现在也是好的,参见法国
队伍怎么散了?
WP14就是为了保队伍上的,接着就上WS10

jcy010063 发表于 2012-1-30 09:20
而且有了东西不管落后多少,才谈的上差距,不然一切无从谈起


WS6那个纸面指标根本做不出来,24小时试车跟实际能用还差得远了,按当时进度也要九几年才堪用,那个推比7是做不到的,相关问题在试车时就发现了,要用就要降推比到6以下,不要忘了,WS10A推比也才7。5
WS6的技术路径在当时是落后的,不符合未来需要的,而且无法改变为使用我们已了解到的发动机新技术,果断下马是正确的
jcy010063 发表于 2012-1-30 09:20
而且有了东西不管落后多少,才谈的上差距,不然一切无从谈起


WS6那个纸面指标根本做不出来,24小时试车跟实际能用还差得远了,按当时进度也要九几年才堪用,那个推比7是做不到的,相关问题在试车时就发现了,要用就要降推比到6以下,不要忘了,WS10A推比也才7。5
WS6的技术路径在当时是落后的,不符合未来需要的,而且无法改变为使用我们已了解到的发动机新技术,果断下马是正确的
hiyouken 发表于 2012-1-30 08:22
286不说了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说说看,邓租了啥了?
863计划是谁签的字
WS10是谁批准立项的?
过一段时间就有人YYWS6如何,却完全不去看那个东西是个啥玩意,装哪儿
把所有情况都了解清楚了,你就知道当时领导为啥下决心让他下马了。
此外81年外汇储备是负12亿美元。
人没死的话,谈什么人才散了,除非本来就不行,结果到哪里都不行...

从WS6到WS6G我们走的很艰辛,但确实积累了力量带出了队伍。
注册人权监督员 发表于 2012-1-30 11:12
从WS6到WS6G我们走的很艰辛,但确实积累了力量带出了队伍。
WS6的推比6也不靠谱,各项主要指标都不如斯贝的情况下强行将退比提到6的结果…恐怕这货的可靠性会不是一般的悲剧…WS6G干脆就是个纸上的东西…
和九号一样的纸上东西  他要行的话  下马后马上上马太行干嘛  就是因为他不行吗  
f22 发表于 2012-1-30 10:28
过一段时间就有人YYWS6如何,却完全不去看那个东西是个啥玩意,装哪儿
老右说话,太尖刻。
佟文涛 发表于 2012-1-30 13:31
和九号一样的纸上东西  他要行的话  下马后马上上马太行干嘛  就是因为他不行吗
霍霍,某大神不就说J9是三代机嘛,人家根本不要太行,J8J9包打天下[:a16:]
286不说了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别乱扣帽子,这句话好像是刘少奇关于船舶问题说的
WS6能通过测试的就是百里挑一的样品
过一段时间就有人YYWS6如何,却完全不去看那个东西是个啥玩意,装哪儿
就因为现在发动机不给力,所以才说涡扇6的,不见大家都纠结与通用大驱多会上马,丝带用的是国发还是毛发
说涡扇-6锻炼了队伍,还不如说大炼钢铁培养了炼钢队伍。

真正锻炼中国发动机队伍的,还是斯贝。
f22 发表于 2012-1-30 10:28
过一段时间就有人YYWS6如何,却完全不去看那个东西是个啥玩意,装哪儿
有那个功夫不如把spey整明白
买来的东西能好吗?你以为都是赫鲁晓夫卖东西啊
技术不成熟,也没钱,不下马干什么?lz出钱?
WS6如果坚持到现在就是类似阿琼和LCA的下场.其实如果印度人在阿琼和LCA不断出问题的时候果断下马,吸取教训重新开始新的项目,说不定成熟产品已经出来了.
那时候发动机都是跟飞机型号的,,飞机型号都下马了,。发动机也只能下马,加上本来性能就不怎么行,只能重新开始为下面3代机研制WS-10
中国涡扇发动机五十年发展史一览表

涡扇发动机全称为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优点是油耗低,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
推力也不比涡喷的小,所以涡扇发动机是绝大多数现代飞机采用的发动机技术,
三代战机更是无一例外全部采用了涡扇发动机。上世纪50年代美国普惠公司
推出世界上首台涡扇发动机。中国不甘落寞,奋起直追,在1963年也开始
启动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因为很多细节和项目还没解密,所以下面只是
这四十七年发展史的一览表。

1963年,涡扇五项目启动

1964年,另一个涡扇发动机项目"涡扇六"相继启动

1968年,涡扇六实现台架试车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国开始和英国罗罗公司接触,谈判希望
引进生产斯贝MK-511型民用涡扇发动机一事。

1973年,涡扇五发展严重滞后,生产质量也严重下降,配套的某战机项目决定放弃
换装涡扇五发动机,涡扇五项目被迫下马,以失败告终。

1974年英方出于抑制苏联的动机,英国罗罗公司主动提出可以提供斯贝MK-202型
军用涡扇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中方惊喜的马上同意。

1975年12月13日,中英双方正式签订斯贝MK-202型军用涡扇发动机引进合同。
合同规定中国可以按照许可证在中国国内生产组装此型发动机。
斯贝MK-202型涡扇发动机推力为9325公斤,自重1857公斤,推重比5.02,属于中型
推力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斯贝MK-202使中国航空界首次接触到西方国际水准的涡扇
发动机技术,造成对中国航空业界极大的震撼和无数的工艺技术改革浪潮,是中国
涡扇发动机发展的里程碑。

1979年,中国装配出首台斯贝MK-202样机,并通过了150小时试车的考验,

1980年,中国装配的两台斯贝MK-202发动机在英国罗罗公司顺利通过各项主要性能
的试车考验,中国装配生产斯贝MK-202发动机宣告成功。中国同时开始MK-202
发动机国产化的行动并开始考虑山寨MK-202发动机的项目。

1980年10月,涡扇六性能达到设计指标。

1982年10月,  涡扇六通过规定试车。

1983年,涡扇六项目发展严重滞后,配套的多型战机与运输机(歼九、歼十三、强六、运十?)
项目再次因等不及而决定放弃采用涡扇六发动机或飞机研制计划本身也下了马,有着二十年历史
的涡扇六项目遂失败下马。

1986年,涡扇十项目(WS-10)启动,项目被命名为“太行”项目,目的是开发大推力的新一代
涡扇发动机。
WS-10“太行”设计方案来源于中国购进空客时接触到的美国通用电器(GE)和
法国斯奈克玛(snecma) 合作生产的CFM-56民用发动机技术,中国通过对CFM-56
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与设计方案,“太行”的制造工艺来源于
斯贝MK-202的技术。
CFM-56民用发动机,推力10886公斤,自重2005公斤,推重比 5.4,
斯贝MK202军用发动机,推力9325公斤,自重1857公斤,推重比5.02,
因CFM-56性能略胜,所以“太行”决定采用CFM-56设计方案。
涡扇十项目在中国引进苏-27后还衍生出过短命的涡扇-10A计划,目的是
山寨AL-31F发动机。

1995年,国产化率达到了70%的斯贝MK-202发动机国产版样机完成150小时试车。
国产版的斯贝MK-202发动机被编号为涡扇九(WS-9)发动机。

1995年,为山寨苏-27的俄罗斯AL-31F发动机而产生的涡扇十衍生计划涡扇-10A被放弃。中央军委做出决定,
涡扇十项目原版的“太行”发动机不仅要能装上歼11(国产版苏27、苏30),而且还要装在当时正在开发的歼十
战斗机上。这就意味着,这次如果涡扇十再不成功,中国两种主战机型都将无国产发动机可用,这就是所谓的
“一发拖两机”的大胆决定。但愿这个“拖”是拖动的“拖”,不是“拖后腿”的“拖”。

1999年,全面国产化斯贝MK-202发动机(既是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被命名为“秦岭”发动机项目。为了生产三万六千个零件中30%中国不能生产
的关键部件,中国航空业又开始了一轮工艺技术改革的浪潮。

2001年10月27日,第一台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斯贝MK-202军用涡扇发动机
通过全面测试,宣布国产化成功。该国产版斯贝MK-202中型推力双转子军用涡扇发动机
被正式命名为“秦岭”发动机。

2002年六月一日,第一台“秦岭”发动机被装配在国产“飞豹”双发战机上,首次上天飞行成功。
斯贝MK-202发动机所有零件全部国产化的涡扇九(WS-9)行动遂大功告成。

2004年,涡扇十(WS-10)项目进展严重受阻,“太行”发动机测试中遇到和“昆仑”涡喷发动机同样的
喘振停车的重大故障。

2005年,涡扇十(WS-10)项目经过全面改进的第一台“太行”发动机通过各项测试,获得了军方可以
装上飞机的许可。

2009年,第一台“太行”发动机装配在歼十上首飞成功。

2009年10月1日,安装了国产版斯贝MK-202“秦岭”发动机的“飞豹”战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wanlinliu 发表于 2012-1-30 16:53
买来的东西能好吗?你以为都是赫鲁晓夫卖东西啊
对斯贝来说,买来的东西就是好。

当时中国战机发动机大修间隔100小时,于是乎问英国人,斯贝应该隔多少时间大修?英国人说,按你们战斗机的寿命,时间是无限。
hiyouken 发表于 2012-1-30 08:22
286不说了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什么时候说的?
陆军中尉 发表于 2012-1-30 08:54
不应对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问题的做法上纲上线。
你是对的
34楼的,造不如买这话我记得是刘修养文革以前说的,那时候国际航运界船舶严重过剩,买来用的话非常便宜,比自己造便宜得多,所以才有“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话,是针对特定情况来说的,现在有人看设计师不顺眼,就把这话往他身上安,挺没劲的!
又见有人毫无道理的侮辱小平同志
f22 发表于 2012-1-30 10:22
WS6那个纸面指标根本做不出来,24小时试车跟实际能用还差得远了,按当时进度也要九几年才堪用,那个推比 ...
看到这个怀疑15退避会不会只有9.5,一直以为TH退避8呢
俄国人卖的AL31没有刻意降低寿命,那时候俄国人自用的也是900小时寿命的,1500小时寿命的产品是前些年才搞定的。
特定时间,特定语言,而且不是笑贫同志说的,怎么老是有人乱说呢?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