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什科夫级多用途护卫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4:25:42


发展历程

戈尔什科夫级是一种多用途护卫舰。俄罗斯对多用途护卫舰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中期。当时,西方国家海军护卫舰上开始装备新型的防空和反舰导弹,如“海麻雀”防空导弹、“捕鲸叉”和“飞鱼”反舰导弹等以及多用途直升机。苏联海军同期在役的大量克里瓦克级护卫舰 (1135型)则相形见拙,尤其是美国从1977年开始大批量建造佩里级护卫舰后,这种以反潜为主的护卫舰就更显落后。这样,从那时起,苏联开始了对多用途护卫舰的研究。到1981年,研制1154型护卫舰的战技术任务书下达给泽廖诺多利斯克设计局,首舰于1987年3月开工,1993年1月服役,这就是今天的不惧级护卫舰。作为苏联的第一种多用途护卫舰,1154型可谓生不逢时,首舰“不惧”号服役之初恰逢苏联解体,此后由于一系列众所周知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使7艘的建造计划化为泡影,实际建成服役的仅2艘。第2艘“雅洛斯拉夫·慕德瑞”号于2009年6月才服役,从开工到服役历时21年,在俄罗斯曾以“最大的烂尾舰之一”著称。虽在续建过程中改进了舰载电子信息系统并装备了新一代的指控系统,但无论是总体技术水平,还是设计思想,30年前研制、20年前开工的该舰显然已不符合当前水面舰的发展趋势,只能算是俄海军最新的、却不能真正满足需要的多用途护卫舰。

在泽廖诺多利斯克设计局研制1154型护卫舰的同时,著名的北方设计局也进行着多用途护卫舰的研究工作。与前者不同,北方设计局是在非常成功的1135型护卫舰基础上通过装备更先进的武器系统进行改进研制。1985年,北方设计局得到了研制13040型模块化综合试验,训练舰(排水量约6000吨)的任务,第2年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总设计师提出了一种装备模块化武器系统和通用垂直发射装置的多用途护卫舰方案,满载排水量约6000吨,装备有反舰导弹和中近程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8枚反潜导弹、l座单管130毫米舰炮、3座弹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统、l架直升机以及中程声呐。虽然这型舰最终未能实现建造,但其设计思想中的许多东西为此后俄研制新一代护卫舰奠定了基础。

到1990年代初,苏联海军及其有关研究所已经形成了未来新一代多用途舰艇的战役战术要求。遗憾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方停止了对有关新一代武器系统研制的经费支持,面对此情况,各个设计局不得不自己继续进行相关的研制工作。俄海军新一代多用途舰艇的发展也因此被严重延误,建造日程被无限期推迟。

同样在1990年代初,金刚石设计局成功研制出雷鸣级(1244.1型)多用途护卫舰。雷鸣级其实是把1244型小型导弹舰放大成多用途护卫舰,舰载武器系统完善且还算先进,但在当时,研制雷鸣级本身以及被批准建造也被认为是极其冒险的举动。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与不惧级相比,雷鸣级的结局更加悲惨。1997年7月,在“复兴海军”的响亮口号中,首舰“新贵”号在加里宁格勒的琥珀造船厂开工了,然而到2002年,工厂也只是完成了没有上层建筑的舰体部分。2005年,该项目取消。此后,“新贵”号先是被决定改建为巡逻舰,随后又被计划改建成训练舰。总之,直到2008年,昔日的“新贵”号作为船厂的“烂尾舰”藏品之一,仍屹立在曾经著名的海燕船台之上。

进入21世纪后,面对1154型后续舰的“难产”以及1244.1型舰的“流产”,如何更新并恢复老旧萎缩的护卫舰群,更加尖锐地摆在俄海军面前。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在苏联解体后十几年间,北方设计局并没有停止对未来多用途护卫舰的探索,并把多年取得的研究成果与1135型护卫舰相结合,成功研制出1135.6型护卫舰并出口印度,为接下来研制俄海军的多用途护卫舰奠定了基础。2003年6月,俄海军批准了由北方设计局完成的新型多用途水面舰的初步设计方案,编号22350型。在该型舰的研制过程中,北方设计局充分运用了1135.6型舰的技术成果,同时又引入了超过50%的新技术和新系统,从而在外观和结构上两者又有明显差异。不过,仔细对比这两种舰型,不难看出,22350型舰其实就是在1135.6型舰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放大舰体、进一步深化隐身设计并装备新一代动力系统、作战系统等研制而成。

2005年初,22350型被正式确定为多用途护卫舰(根据苏联时期的分类则为大型护卫舰),并就首舰的建造向俄罗斯各大船厂进行招标。在当时的许多媒体报道中,招标建造的居然是1135.6型舰,虽然事后证明这是明显的错误,但也能看出两型护卫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10月21日,通过一系列的竞标,圣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厂战胜了同城的海军部造船厂与加里宁格勒的琥珀造船厂,赢得了首舰的建造合同。2006年2月1日,首艘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以921的工厂编号开工建造。在开工仪式上,根据当时俄海军总司令马索林命令,首舰被命名为“苏联海军元帅谢尔盖·戈尔什科夫”号。



总体概貌

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可用于在远海和大洋水域实施反舰和反潜作战行动,还可独立地或作为护航舰在编队内拦截空中来袭目标,是在经15年中断后(1991—2006年),俄海军采购的第一种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新一代水面舰。

“戈尔什科夫”号开工至今已4年有余,却仍未显真容,只有一些线图、效果图和开工仪式上公开的铭牌流传于网络。相对而言,由于铭牌具有官方性质,因此其上的线图虽过于简单,缺少细节,但所透露的信息应更为可信。

总的来看,戈尔什科夫级采用长首楼设计、大角度飞剪型舰首;主炮的安装位置相对更为靠前,从而为在其后部甲板安装两种垂直发射装置留出足够的空间;-体化结构的上层建筑由舰体中部一直延续到尾部机库,长度将近占了一半舰长,依次布置有主桅和烟囱,舰尾设有飞行甲板,固定式机库可容纳1架直升机。

另外,与守护级(20380型)护卫舰一样,戈尔什科夫级也突出了全舰的综合隐身化设计,舰体干舷外飘,上层建筑内倾,两者融为一体,主要的导弹发射装置内隐于舰体,因此全舰外观预计将一改苏联时代水而舰艇的臃肿而显得非常简洁。还可确认的是,同服役的守护级一样,戈尔什科夫级上层建筑使用可吸收电磁波的复合材料建造(以聚氯乙烯和碳纤维为基础),实现了物理场的最小化,进一步减小了对雷达波的有效反射面积。

动力系统

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采用了DGTA-M55MR型柴一燃联合动力 (CODAG)系统,由2台柴油机和2台燃气轮机组成,保证了足够的总功率和中低速航行时的经济性。作为巡航动力,科罗缅斯克工厂生产的10D49型柴油机单机功率为3825千瓦,具有局部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的双速减速传动装置,能够独立或与燃气轮机联合运行,保证了巡航时的经济航速为15—16节;加速机组为2台土星公司与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企业联合研制的M90FR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20506千瓦,与柴油机组联合运行时,最高航速为29—30节。对俄罗斯而言,在4500吨的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上采用这种柴一燃联合动力应是多种因素取舍后的最优选择,但从技术角度看,在西方国家新一代水面舰艇上愈加广泛地使用机电混合推进系统或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的趋势下,则已经明显落伍。

舰载武器和电子系统

作为新一代中型多用途水面舰,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在苏/俄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各种作战能力上的均衡,改变了苏联时期在驱、护舰领域倾向于专用化、侧重于某种能力而弱化其它能力的发展思想。与现役的克里瓦克级、不惧级护卫舰甚至现代级和无畏级驱逐舰相比,戈尔什科夫级把中程反舰、远程区域防空、中程区域反导和中远程区域反潜等多种作战能力集于一身。

反舰武器系统 舰上的主要反舰武器系统是位于舰桥前部OI甲板的3S14U1型通用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由2个单元的8联装标准模块组成,共备弹16枚,可发射3M55型“缟玛瑙”(出口型为“宝石”)或PJ-10“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克拉布-NKE”导弹家族中的3M-54型,3M-14型反舰导弹和91RTE2型反潜导弹等不同型号、不同用途的导弹。正是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的使用,赋予了戈尔什科夫级的多用途性,通过简单地更换导弹配置,能够快速改变其主要作战用途。

一体化防空系统 对于防空武器系统,最初曾认为舰上将装备垂直发射的M-22“飓风”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但这显然不大合理,因为“飓风”系统在苏,俄海军中已有30年的装备历史,虽几经改进,目前也实现了垂直发射,但能否适应未来海上防空作战需要,值得怀疑。况且,从目前多个版本的布置图和想象图看,也未见“飓风”系统必备IYJMR-90“前罩”照射雷达。根据近两年披露的信息显示,真正将装备戈尔什科夫级的是新一代的“多面堡”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从1990年代起开始研制,根据8联装垂直发射模块的数量,可备弹32枚或更多,现阶段可供使用的导弹有9M96型、9M96M型和9M100型防空导弹。从想象图上看,主桅顶部装备了1部“顶板”对空搜索雷达,上层建筑前方有l部椭圆形雷达罩,疑似“十字罩”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或“音乐台”火控雷达。

发射上述3型导弹的4座8联装垂直发射模块位于A-192型舰炮之后,与01甲板上的3S14U1型垂直发射系统前后相邻。9M96是中程,点防御导弹,9M96M是中、远程防空导弹,两者通用于俄海军、防空兵和空军,都是俄军新一代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所用导弹。两型弹的弹载设备、战斗部装药和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9M96M型弹装有功率更大的一级助推器,除长度外,其余尺寸相差不大。9M96M型导弹沿用了俄罗斯惯用的冷发射方式,即导弹先被弹射到约30米的高度,在上升至此高度过程中通过燃气舵指向目标方向,之后主发动机点火,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采用无线电修正+惯导+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为增强拦截高机动目标的效能,导弹在与目标相遇之前,能利用燃气舵实现“超级机动”,可在25毫秒内将机动过载增加20g。对于战术弹道导弹或精确制导弹药的战斗部,9M96M型具有70%的直接命中概率。与现役“里夫”导弹系统所用的同类导弹相比,9M96M型导弹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减小,从而能够装备到排水量不到5000吨的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上。

9MIOO型导弹基于RVV-AE(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研制,是一种射程10千米的高机动近程防空导弹,由于弹径仅125毫米,因此在1个标准垂直发射箱内可容纳4枚。这样,若不承担区域防空任务,该级舰携带9MIOO型导弹的最大载弹量可达到128枚。

该级舰的主要对空探测手段是“涂金胶料”相控阵雷达,其4部雷达阵面采用与八面体塔桅的一体化设计。塔桅顶端则是通用搜索雷达。这样,以“涂金胶料”相控阵雷达、通用搜索雷达、“多面堡”防空导弹系统为主,再加上一体化指挥系统、电子战系统、A-192型130毫米舰炮和“佩刀”弹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统,构成了新一代的“涂金胶料·多面堡”(兀o Jl HM e H T-p eμy T)uo体化舰载防空系统。

在实施防空作战时,“涂金胶料一多面堡”系统能够形成一体化防空作战环境,对飞机和其它低空目标进行连续拦截,可同时接战最少16个目标(每一雷达阵面4个),防空导弹的发射速率不低干l枚,秒;对于突破外围防空火力的低空目标,由舰炮进行拦截,同时使用电子战系统进行干扰。另外,一体化防空作战环境的实现,减少了舰上的战位数量、舰员编制和居住舱室占用的舰内空间。

末端防御武器系统 戈尔什科夫级的末端防御由3S89型“佩刀”弹炮合一末端防御武器系统承担,2座战斗模块分别位于机库两侧壁旁的上层甲板平台之上。“佩刀”系统(出口型被称为“棕榈树”)是俄第三代末端防御武器系统,也是第二代弹炮合一系统,根据需要最多可由4座3R89型战斗模块和1个3V89型指挥控制模块组成,由莫斯科努捷尔曼精密机械制造设计局从1995年开始研制,于2005年秋天开始进行靶场试验。“佩刀”系统的战斗模块主要由2座4联装9M337型“松树-R”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并联的A0-18KD型6管30毫米速射炮和“气球”光电火控系统组成。“松树一R”导弹最大射程8000米,装有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在一级助推火箭分离前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分离后则进入激光驾束制导状态;2部AO-18KD型速射炮的最大射程4000米,总射速10000发/分,配备有专用的次口径曳光穿甲弹以保证有效击穿反舰导弹的战斗部;“气球”光电火控系统与战斗模块集成为一体,具有多通道、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佩刀”系统由于没有把跟踪雷达与战斗模块集成为一体,再加上其余部分重量的减轻,因此与上一代的3S87型“短剑”,“卡什坦”系统(出口型即“栗树”)相比,总重量由19.4吨减轻为6.9吨,大幅增强了系统的适装性。

反潜系统 舰上的主要反潜武器是2座“蝼蛄”2/SS-N-29 4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位于上层建筑中后部甲板的舷侧内。“蝼蛄”2是RPK-9型“蝼蛄”反潜导弹系统的发展型,由莫斯科热力技术研究所研制,主要改进是具备在舰上垂直发射的能力,但也应该能够由原来的4联装发射装置发射,至于其它战技术性能是否改进目前外界还知之甚少。另外,位于前部甲板的3S14U1型通用舰载垂直发射系统还可装载和发射91RTE2型反潜导弹。对于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上可同时装备两型反潜导弹,应是在一般情况下,舰上只装备“蝼蛄”2系统的8枚反潜导弹;当需要侧重于反潜任务时,则可在通用垂直发射装置中配备更多数量的91RTE2型导弹。而且,两型导弹在战技术性能上也各不相同,可在40千米和20千米的不同距离上形成纵深梯次配置的反潜作战区域。

对潜探测装备将有多种拖曳线列阵声呐可选择,包括“曙光”M声呐系统或者其改进型,也有可能是舰载型的“光晕”M低频主被动声呐系统。上述系统可使戈尔什科夫级承担反潜、水区警戒、编队护航和巡逻等任务。如使用由被动线列阵声呐和重520千克的低频主动发射器组成的“光晕”M主被动声呐系统,将能显著增强戈尔什科夫级的水下探测能力。该系统在主动模式下,对低噪声潜艇的最远探测距离在深水区可达40—60千米,浅水区则为15~20千米;被动模式下,对潜艇的探测距离为30—60千米,对来袭的远程鱼雷最远探测距离为30千米,对水面舰艇则可以达到100千米。此外,固定式机库内还可容纳l架卡-27反潜直升机。

大口径舰炮系统 火力支援功能将由新一代的紧凑型A -192型130毫米舰炮承担。该型舰炮由著名的伏龙芝“军火库”设计局在AK-130舰炮基础上,进行轻型化改进设计研制而成,可装备排水量2000吨以上的水面舰,其射程22千米,射速30发,分,方向,高低射界为170度/80度,配备有可毁伤岸上、海上和空中目标的多种弹药。A-192也是A-192-SP-10型舰炮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它子系统还包括SP-IOE“美洲狮”多通道火控雷达和定装式130毫米炮弹。5P-10E雷达抗干扰能力强,已经装备到了一些军舰上,可对初始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初速测量、气象和弹道条件的偏差修正大幅提高了射击精度。

从综合作战能力看,在防空、反潜、反舰甚至对岸火力支援等方面,戈尔什科夫级已经全面超过了吨位几乎大一倍的现役无畏级和现代级驱逐舰,因此其替代对象将不仅是现役的4艘克里瓦克级,很可能还包括14艘上述两型驱逐舰;而目前在研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真正替代的则是光荣级巡洋舰。

在俄海军的未来航母编队内,远程对海、对陆攻击以及远程区域防空等任务主要由舰载机和编队内的大型驱逐舰承担,此时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就能够充分体现出作为多用途舰在作战使用上的灵活性,如为满足作为编队护航舰的功能角色需要,可通过少配备或不配备反舰导弹和9M96M型防空导弹以弱化反舰能力和远程区域防空能力,从而能够尽可能多地配备9M96型防空导弹与91RTE2型反潜导弹以强化区域反导能力和区域反潜能力。



311.jpg (42.88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27 03:24 上传



发展历程

戈尔什科夫级是一种多用途护卫舰。俄罗斯对多用途护卫舰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中期。当时,西方国家海军护卫舰上开始装备新型的防空和反舰导弹,如“海麻雀”防空导弹、“捕鲸叉”和“飞鱼”反舰导弹等以及多用途直升机。苏联海军同期在役的大量克里瓦克级护卫舰 (1135型)则相形见拙,尤其是美国从1977年开始大批量建造佩里级护卫舰后,这种以反潜为主的护卫舰就更显落后。这样,从那时起,苏联开始了对多用途护卫舰的研究。到1981年,研制1154型护卫舰的战技术任务书下达给泽廖诺多利斯克设计局,首舰于1987年3月开工,1993年1月服役,这就是今天的不惧级护卫舰。作为苏联的第一种多用途护卫舰,1154型可谓生不逢时,首舰“不惧”号服役之初恰逢苏联解体,此后由于一系列众所周知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使7艘的建造计划化为泡影,实际建成服役的仅2艘。第2艘“雅洛斯拉夫·慕德瑞”号于2009年6月才服役,从开工到服役历时21年,在俄罗斯曾以“最大的烂尾舰之一”著称。虽在续建过程中改进了舰载电子信息系统并装备了新一代的指控系统,但无论是总体技术水平,还是设计思想,30年前研制、20年前开工的该舰显然已不符合当前水面舰的发展趋势,只能算是俄海军最新的、却不能真正满足需要的多用途护卫舰。

在泽廖诺多利斯克设计局研制1154型护卫舰的同时,著名的北方设计局也进行着多用途护卫舰的研究工作。与前者不同,北方设计局是在非常成功的1135型护卫舰基础上通过装备更先进的武器系统进行改进研制。1985年,北方设计局得到了研制13040型模块化综合试验,训练舰(排水量约6000吨)的任务,第2年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总设计师提出了一种装备模块化武器系统和通用垂直发射装置的多用途护卫舰方案,满载排水量约6000吨,装备有反舰导弹和中近程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8枚反潜导弹、l座单管130毫米舰炮、3座弹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统、l架直升机以及中程声呐。虽然这型舰最终未能实现建造,但其设计思想中的许多东西为此后俄研制新一代护卫舰奠定了基础。

到1990年代初,苏联海军及其有关研究所已经形成了未来新一代多用途舰艇的战役战术要求。遗憾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方停止了对有关新一代武器系统研制的经费支持,面对此情况,各个设计局不得不自己继续进行相关的研制工作。俄海军新一代多用途舰艇的发展也因此被严重延误,建造日程被无限期推迟。

同样在1990年代初,金刚石设计局成功研制出雷鸣级(1244.1型)多用途护卫舰。雷鸣级其实是把1244型小型导弹舰放大成多用途护卫舰,舰载武器系统完善且还算先进,但在当时,研制雷鸣级本身以及被批准建造也被认为是极其冒险的举动。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与不惧级相比,雷鸣级的结局更加悲惨。1997年7月,在“复兴海军”的响亮口号中,首舰“新贵”号在加里宁格勒的琥珀造船厂开工了,然而到2002年,工厂也只是完成了没有上层建筑的舰体部分。2005年,该项目取消。此后,“新贵”号先是被决定改建为巡逻舰,随后又被计划改建成训练舰。总之,直到2008年,昔日的“新贵”号作为船厂的“烂尾舰”藏品之一,仍屹立在曾经著名的海燕船台之上。

进入21世纪后,面对1154型后续舰的“难产”以及1244.1型舰的“流产”,如何更新并恢复老旧萎缩的护卫舰群,更加尖锐地摆在俄海军面前。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在苏联解体后十几年间,北方设计局并没有停止对未来多用途护卫舰的探索,并把多年取得的研究成果与1135型护卫舰相结合,成功研制出1135.6型护卫舰并出口印度,为接下来研制俄海军的多用途护卫舰奠定了基础。2003年6月,俄海军批准了由北方设计局完成的新型多用途水面舰的初步设计方案,编号22350型。在该型舰的研制过程中,北方设计局充分运用了1135.6型舰的技术成果,同时又引入了超过50%的新技术和新系统,从而在外观和结构上两者又有明显差异。不过,仔细对比这两种舰型,不难看出,22350型舰其实就是在1135.6型舰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放大舰体、进一步深化隐身设计并装备新一代动力系统、作战系统等研制而成。

2005年初,22350型被正式确定为多用途护卫舰(根据苏联时期的分类则为大型护卫舰),并就首舰的建造向俄罗斯各大船厂进行招标。在当时的许多媒体报道中,招标建造的居然是1135.6型舰,虽然事后证明这是明显的错误,但也能看出两型护卫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10月21日,通过一系列的竞标,圣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厂战胜了同城的海军部造船厂与加里宁格勒的琥珀造船厂,赢得了首舰的建造合同。2006年2月1日,首艘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以921的工厂编号开工建造。在开工仪式上,根据当时俄海军总司令马索林命令,首舰被命名为“苏联海军元帅谢尔盖·戈尔什科夫”号。

312.jpg (60.0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27 03:25 上传



总体概貌

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可用于在远海和大洋水域实施反舰和反潜作战行动,还可独立地或作为护航舰在编队内拦截空中来袭目标,是在经15年中断后(1991—2006年),俄海军采购的第一种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新一代水面舰。

“戈尔什科夫”号开工至今已4年有余,却仍未显真容,只有一些线图、效果图和开工仪式上公开的铭牌流传于网络。相对而言,由于铭牌具有官方性质,因此其上的线图虽过于简单,缺少细节,但所透露的信息应更为可信。

总的来看,戈尔什科夫级采用长首楼设计、大角度飞剪型舰首;主炮的安装位置相对更为靠前,从而为在其后部甲板安装两种垂直发射装置留出足够的空间;-体化结构的上层建筑由舰体中部一直延续到尾部机库,长度将近占了一半舰长,依次布置有主桅和烟囱,舰尾设有飞行甲板,固定式机库可容纳1架直升机。

另外,与守护级(20380型)护卫舰一样,戈尔什科夫级也突出了全舰的综合隐身化设计,舰体干舷外飘,上层建筑内倾,两者融为一体,主要的导弹发射装置内隐于舰体,因此全舰外观预计将一改苏联时代水而舰艇的臃肿而显得非常简洁。还可确认的是,同服役的守护级一样,戈尔什科夫级上层建筑使用可吸收电磁波的复合材料建造(以聚氯乙烯和碳纤维为基础),实现了物理场的最小化,进一步减小了对雷达波的有效反射面积。

动力系统

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采用了DGTA-M55MR型柴一燃联合动力 (CODAG)系统,由2台柴油机和2台燃气轮机组成,保证了足够的总功率和中低速航行时的经济性。作为巡航动力,科罗缅斯克工厂生产的10D49型柴油机单机功率为3825千瓦,具有局部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的双速减速传动装置,能够独立或与燃气轮机联合运行,保证了巡航时的经济航速为15—16节;加速机组为2台土星公司与乌克兰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企业联合研制的M90FR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20506千瓦,与柴油机组联合运行时,最高航速为29—30节。对俄罗斯而言,在4500吨的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上采用这种柴一燃联合动力应是多种因素取舍后的最优选择,但从技术角度看,在西方国家新一代水面舰艇上愈加广泛地使用机电混合推进系统或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的趋势下,则已经明显落伍。

舰载武器和电子系统

作为新一代中型多用途水面舰,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在苏/俄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各种作战能力上的均衡,改变了苏联时期在驱、护舰领域倾向于专用化、侧重于某种能力而弱化其它能力的发展思想。与现役的克里瓦克级、不惧级护卫舰甚至现代级和无畏级驱逐舰相比,戈尔什科夫级把中程反舰、远程区域防空、中程区域反导和中远程区域反潜等多种作战能力集于一身。

反舰武器系统 舰上的主要反舰武器系统是位于舰桥前部OI甲板的3S14U1型通用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由2个单元的8联装标准模块组成,共备弹16枚,可发射3M55型“缟玛瑙”(出口型为“宝石”)或PJ-10“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克拉布-NKE”导弹家族中的3M-54型,3M-14型反舰导弹和91RTE2型反潜导弹等不同型号、不同用途的导弹。正是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的使用,赋予了戈尔什科夫级的多用途性,通过简单地更换导弹配置,能够快速改变其主要作战用途。

一体化防空系统 对于防空武器系统,最初曾认为舰上将装备垂直发射的M-22“飓风”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但这显然不大合理,因为“飓风”系统在苏,俄海军中已有30年的装备历史,虽几经改进,目前也实现了垂直发射,但能否适应未来海上防空作战需要,值得怀疑。况且,从目前多个版本的布置图和想象图看,也未见“飓风”系统必备IYJMR-90“前罩”照射雷达。根据近两年披露的信息显示,真正将装备戈尔什科夫级的是新一代的“多面堡”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从1990年代起开始研制,根据8联装垂直发射模块的数量,可备弹32枚或更多,现阶段可供使用的导弹有9M96型、9M96M型和9M100型防空导弹。从想象图上看,主桅顶部装备了1部“顶板”对空搜索雷达,上层建筑前方有l部椭圆形雷达罩,疑似“十字罩”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或“音乐台”火控雷达。

发射上述3型导弹的4座8联装垂直发射模块位于A-192型舰炮之后,与01甲板上的3S14U1型垂直发射系统前后相邻。9M96是中程,点防御导弹,9M96M是中、远程防空导弹,两者通用于俄海军、防空兵和空军,都是俄军新一代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所用导弹。两型弹的弹载设备、战斗部装药和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9M96M型弹装有功率更大的一级助推器,除长度外,其余尺寸相差不大。9M96M型导弹沿用了俄罗斯惯用的冷发射方式,即导弹先被弹射到约30米的高度,在上升至此高度过程中通过燃气舵指向目标方向,之后主发动机点火,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采用无线电修正+惯导+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为增强拦截高机动目标的效能,导弹在与目标相遇之前,能利用燃气舵实现“超级机动”,可在25毫秒内将机动过载增加20g。对于战术弹道导弹或精确制导弹药的战斗部,9M96M型具有70%的直接命中概率。与现役“里夫”导弹系统所用的同类导弹相比,9M96M型导弹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减小,从而能够装备到排水量不到5000吨的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上。

9MIOO型导弹基于RVV-AE(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研制,是一种射程10千米的高机动近程防空导弹,由于弹径仅125毫米,因此在1个标准垂直发射箱内可容纳4枚。这样,若不承担区域防空任务,该级舰携带9MIOO型导弹的最大载弹量可达到128枚。

该级舰的主要对空探测手段是“涂金胶料”相控阵雷达,其4部雷达阵面采用与八面体塔桅的一体化设计。塔桅顶端则是通用搜索雷达。这样,以“涂金胶料”相控阵雷达、通用搜索雷达、“多面堡”防空导弹系统为主,再加上一体化指挥系统、电子战系统、A-192型130毫米舰炮和“佩刀”弹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统,构成了新一代的“涂金胶料·多面堡”(兀o Jl HM e H T-p eμy T)uo体化舰载防空系统。

在实施防空作战时,“涂金胶料一多面堡”系统能够形成一体化防空作战环境,对飞机和其它低空目标进行连续拦截,可同时接战最少16个目标(每一雷达阵面4个),防空导弹的发射速率不低干l枚,秒;对于突破外围防空火力的低空目标,由舰炮进行拦截,同时使用电子战系统进行干扰。另外,一体化防空作战环境的实现,减少了舰上的战位数量、舰员编制和居住舱室占用的舰内空间。

末端防御武器系统 戈尔什科夫级的末端防御由3S89型“佩刀”弹炮合一末端防御武器系统承担,2座战斗模块分别位于机库两侧壁旁的上层甲板平台之上。“佩刀”系统(出口型被称为“棕榈树”)是俄第三代末端防御武器系统,也是第二代弹炮合一系统,根据需要最多可由4座3R89型战斗模块和1个3V89型指挥控制模块组成,由莫斯科努捷尔曼精密机械制造设计局从1995年开始研制,于2005年秋天开始进行靶场试验。“佩刀”系统的战斗模块主要由2座4联装9M337型“松树-R”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并联的A0-18KD型6管30毫米速射炮和“气球”光电火控系统组成。“松树一R”导弹最大射程8000米,装有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在一级助推火箭分离前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分离后则进入激光驾束制导状态;2部AO-18KD型速射炮的最大射程4000米,总射速10000发/分,配备有专用的次口径曳光穿甲弹以保证有效击穿反舰导弹的战斗部;“气球”光电火控系统与战斗模块集成为一体,具有多通道、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佩刀”系统由于没有把跟踪雷达与战斗模块集成为一体,再加上其余部分重量的减轻,因此与上一代的3S87型“短剑”,“卡什坦”系统(出口型即“栗树”)相比,总重量由19.4吨减轻为6.9吨,大幅增强了系统的适装性。

反潜系统 舰上的主要反潜武器是2座“蝼蛄”2/SS-N-29 4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位于上层建筑中后部甲板的舷侧内。“蝼蛄”2是RPK-9型“蝼蛄”反潜导弹系统的发展型,由莫斯科热力技术研究所研制,主要改进是具备在舰上垂直发射的能力,但也应该能够由原来的4联装发射装置发射,至于其它战技术性能是否改进目前外界还知之甚少。另外,位于前部甲板的3S14U1型通用舰载垂直发射系统还可装载和发射91RTE2型反潜导弹。对于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上可同时装备两型反潜导弹,应是在一般情况下,舰上只装备“蝼蛄”2系统的8枚反潜导弹;当需要侧重于反潜任务时,则可在通用垂直发射装置中配备更多数量的91RTE2型导弹。而且,两型导弹在战技术性能上也各不相同,可在40千米和20千米的不同距离上形成纵深梯次配置的反潜作战区域。

对潜探测装备将有多种拖曳线列阵声呐可选择,包括“曙光”M声呐系统或者其改进型,也有可能是舰载型的“光晕”M低频主被动声呐系统。上述系统可使戈尔什科夫级承担反潜、水区警戒、编队护航和巡逻等任务。如使用由被动线列阵声呐和重520千克的低频主动发射器组成的“光晕”M主被动声呐系统,将能显著增强戈尔什科夫级的水下探测能力。该系统在主动模式下,对低噪声潜艇的最远探测距离在深水区可达40—60千米,浅水区则为15~20千米;被动模式下,对潜艇的探测距离为30—60千米,对来袭的远程鱼雷最远探测距离为30千米,对水面舰艇则可以达到100千米。此外,固定式机库内还可容纳l架卡-27反潜直升机。

大口径舰炮系统 火力支援功能将由新一代的紧凑型A -192型130毫米舰炮承担。该型舰炮由著名的伏龙芝“军火库”设计局在AK-130舰炮基础上,进行轻型化改进设计研制而成,可装备排水量2000吨以上的水面舰,其射程22千米,射速30发,分,方向,高低射界为170度/80度,配备有可毁伤岸上、海上和空中目标的多种弹药。A-192也是A-192-SP-10型舰炮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它子系统还包括SP-IOE“美洲狮”多通道火控雷达和定装式130毫米炮弹。5P-10E雷达抗干扰能力强,已经装备到了一些军舰上,可对初始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初速测量、气象和弹道条件的偏差修正大幅提高了射击精度。

从综合作战能力看,在防空、反潜、反舰甚至对岸火力支援等方面,戈尔什科夫级已经全面超过了吨位几乎大一倍的现役无畏级和现代级驱逐舰,因此其替代对象将不仅是现役的4艘克里瓦克级,很可能还包括14艘上述两型驱逐舰;而目前在研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真正替代的则是光荣级巡洋舰。

在俄海军的未来航母编队内,远程对海、对陆攻击以及远程区域防空等任务主要由舰载机和编队内的大型驱逐舰承担,此时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就能够充分体现出作为多用途舰在作战使用上的灵活性,如为满足作为编队护航舰的功能角色需要,可通过少配备或不配备反舰导弹和9M96M型防空导弹以弱化反舰能力和远程区域防空能力,从而能够尽可能多地配备9M96型防空导弹与91RTE2型反潜导弹以强化区域反导能力和区域反潜能力。





关于俄罗斯海军未来防空驱逐舰的一些报道

俄海军22900型驱逐舰/巡洋舰

    从俄罗斯公布的出口型来看,该舰被称为22900型,出口型的标准排水量9200吨,长155米,宽19.7米,吃水6.1米,最大航速31节,18节时续航力达4400海里,乘员290人。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CODOG),双轴,四台燃气轮机的输出总功率为7.55万马力。舰艉机库可放两架卡-28或卡-31直升机。武器装备包括:16座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1座100毫米A-190E舰炮,2套“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2套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1套RBU-6000型12管深弹发射器,48具SA-N-6C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俄罗斯称该级舰为多用途导弹驱逐舰,但西方在报道时,却无一例外的坚持称其为俄罗斯新一代导弹巡洋舰。这是因为按照排水量来看,9000吨的战舰应该属于巡洋舰的范畴。但西方同样排水量在9000左右的“金刚”级,日本称作护卫舰,“阿利·伯克”级称作驱逐舰。显然在称谓上,西方还是不忘夸大威胁的老习惯。考虑到如今舰种之间的界线已相当模糊,而该型舰的目标又是“阿利·伯克”级,我们在此文章中就尊重研发国的意愿,称其为导弹驱逐舰。

很显然,目前公布的出口型的这些配备都不是俄罗斯最新的装备,因此俄罗斯的自用型必然要在性能上更进一步。
  引用俄罗斯海军的讲法,22900型因为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全舰分成数十个模块,所以对其进行技术升级或改装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我们可以从俄罗斯正在研制的一些装备,推测22900型自用型的一些配置。
  比如在舰载火炮方面,俄罗斯BTA集团、冶金科学研究院和俄罗斯海燕科学生产联合体一直在联合研制新一代双联152毫米舰炮,目前研制工作已进入技术演示/样机阶段。有关的技术细节还没有公布,但有消息称,其有效射程达到50千米,火炮使用增程弹的话最大射程超过100千米。它还可以使用新一代激光制导炮弹,进行高精度攻击。152毫米舰炮可以进行遥控射击,控制火炮仅需5人,而且隐身性能良好。很显然,俄罗斯大型水面舰艇的舰炮以后会以该型火炮为主了。
  在防空系统方面,俄罗斯现在已开发出新一代类似美国MK-41型的方格式垂直发射系统,所以唯没装备舰艇的理由就是新一代防空系统开发过慢,导致新型舰艇不得不暂时用旧式系统来装门面。
  事实上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的海军版本研制进程一直被经费所困扰,如今经费虽已大部解决,但被拖欠的时间却不能弥补。而正在大力推销出口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配备多种防空导弹,比如垂直发射型的“施基利”防空导弹系统所用导弹9M317M3(也被称作SA-N-17型)是目前成熟且先进的中程防空系统,完全可以代替SA-N-6系列,装舰数量也是前者的两倍,达到96枚之多。该导弹最大速度5马赫,最大过载40g,射程0.6-40千米,射高15米-20千米,单发命中率95%-96%,可有效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有一定反导能力。
  虽然俄罗斯开发中的22900型从总体情况与发展来看很先进,但并没有划时代的进步,最多与美国“阿利·伯克”ⅡA型相当。而美国新一代重型驱逐舰正在有序的开发当中,等到22900建成服役,对阵的将是更先进一代的水面战舰。22900型的前途也还是个未知数。








关于俄罗斯海军未来防空驱逐舰的一些报道

俄海军22900型驱逐舰/巡洋舰

    从俄罗斯公布的出口型来看,该舰被称为22900型,出口型的标准排水量9200吨,长155米,宽19.7米,吃水6.1米,最大航速31节,18节时续航力达4400海里,乘员290人。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CODOG),双轴,四台燃气轮机的输出总功率为7.55万马力。舰艉机库可放两架卡-28或卡-31直升机。武器装备包括:16座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1座100毫米A-190E舰炮,2套“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2套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1套RBU-6000型12管深弹发射器,48具SA-N-6C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俄罗斯称该级舰为多用途导弹驱逐舰,但西方在报道时,却无一例外的坚持称其为俄罗斯新一代导弹巡洋舰。这是因为按照排水量来看,9000吨的战舰应该属于巡洋舰的范畴。但西方同样排水量在9000左右的“金刚”级,日本称作护卫舰,“阿利·伯克”级称作驱逐舰。显然在称谓上,西方还是不忘夸大威胁的老习惯。考虑到如今舰种之间的界线已相当模糊,而该型舰的目标又是“阿利·伯克”级,我们在此文章中就尊重研发国的意愿,称其为导弹驱逐舰。

很显然,目前公布的出口型的这些配备都不是俄罗斯最新的装备,因此俄罗斯的自用型必然要在性能上更进一步。
  引用俄罗斯海军的讲法,22900型因为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全舰分成数十个模块,所以对其进行技术升级或改装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我们可以从俄罗斯正在研制的一些装备,推测22900型自用型的一些配置。
  比如在舰载火炮方面,俄罗斯BTA集团、冶金科学研究院和俄罗斯海燕科学生产联合体一直在联合研制新一代双联152毫米舰炮,目前研制工作已进入技术演示/样机阶段。有关的技术细节还没有公布,但有消息称,其有效射程达到50千米,火炮使用增程弹的话最大射程超过100千米。它还可以使用新一代激光制导炮弹,进行高精度攻击。152毫米舰炮可以进行遥控射击,控制火炮仅需5人,而且隐身性能良好。很显然,俄罗斯大型水面舰艇的舰炮以后会以该型火炮为主了。
  在防空系统方面,俄罗斯现在已开发出新一代类似美国MK-41型的方格式垂直发射系统,所以唯没装备舰艇的理由就是新一代防空系统开发过慢,导致新型舰艇不得不暂时用旧式系统来装门面。
  事实上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的海军版本研制进程一直被经费所困扰,如今经费虽已大部解决,但被拖欠的时间却不能弥补。而正在大力推销出口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配备多种防空导弹,比如垂直发射型的“施基利”防空导弹系统所用导弹9M317M3(也被称作SA-N-17型)是目前成熟且先进的中程防空系统,完全可以代替SA-N-6系列,装舰数量也是前者的两倍,达到96枚之多。该导弹最大速度5马赫,最大过载40g,射程0.6-40千米,射高15米-20千米,单发命中率95%-96%,可有效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有一定反导能力。
  虽然俄罗斯开发中的22900型从总体情况与发展来看很先进,但并没有划时代的进步,最多与美国“阿利·伯克”ⅡA型相当。而美国新一代重型驱逐舰正在有序的开发当中,等到22900建成服役,对阵的将是更先进一代的水面战舰。22900型的前途也还是个未知数。






唉,靠这几年石油涨价赚的钱很快就会花光的
设计的比我们的056强多了,白花钱
xy2002 发表于 2012-1-27 03:54
设计的比我们的056强多了,白花钱

你太看得起动物流了
等等看吧,年底就能适航了
你太看得起动物流了
056和22380比,这么排下来,莫非 052要和库子比?
这舰的武器密度太大了,而且续航力不足。
老毛子的计划越来越多了,还得看实际行动
垂直发射系统两套,还有反潜导弹、130炮等等,怀疑它的适航能力?口味太重了,穷疯了的毛子想把一切能装上去的都装上去
毛子对武库舰情有独钟啊
看着还是不错的
毛子对武库舰的怨念啊
不过这货的舰桥怎么看着像054和056的合体啊?
毛子的模型可木有顶板
看起来还不错,延续了毛子火力强大的传统!
drakan 发表于 2012-1-27 10:09
老毛子的计划越来越多了,还得看实际行动
计划块赶上三哥了。
感兴趣的是它居然用戈尔什科夫的名号,配得上吗?
欧洲意法都说单桅杆电磁干扰难以解决,毛子居然还上单桅杆~~??
9MIOO型导弹基于RVV-AE(R-77).......这个很新鲜,不是和sa-n-9定位重叠了吗~??有什么优势呢~??
涡轮 发表于 2012-1-27 10:58
毛子的模型可木有顶板
22350使用顶板,也不错,平时用顶板,战时用四面盾,效费比很高
meigi 发表于 2012-1-27 12:24
欧洲意法都说单桅杆电磁干扰难以解决,毛子居然还上单桅杆~~??
电磁干扰的话毛子应该比欧洲强,毕竟前苏联的军舰上面都是堆了各种各样的系统。
sunsetriver 发表于 2012-1-27 10:19
垂直发射系统两套,还有反潜导弹、130炮等等,怀疑它的适航能力?口味太重了,穷疯了的毛子想把一切能装上去 ...
前段安装2套冷垂直发射装置,显得过度紧凑,中段和后段安装2套“棕榈树”和2套“蝼蛄”2,武器密度比苏联时期的军舰下降不少,而且没有穿透船体的多层甲板,战时受到损害可控,总体的武器布局有大进步
xy2002 发表于 2012-1-27 03:54
设计的比我们的056强多了,白花钱
别无知当个性,6000的和不到2000的比。你这是低看毛子还是高看056
好家伙!什么时候来一打?啊!还没好呢,白高兴一场。
费了半天劲,被扣分了吧?!
bizhu886 发表于 2012-1-27 12:37
22350使用顶板,也不错,平时用顶板,战时用四面盾,效费比很高
毛子的模型说是一块L波段的板砖
涡轮 发表于 2012-1-27 14:12
毛子的模型说是一块L波段的板砖
还是用顶板,学中国改进顶板的方案,升级硬件和软件,性能不错,价格便宜,够用耐操
此物在北大西洋、菠萝地海、日本海周边海域使用至少需要18-20艘左右,毛子的预算不知道能否承受了,4000t 小盾是未来30年的海防中坚力量,的确需要优先发展。
老毛子的攻势战略要进行到低了.
柴燃联合技术竟然已经落伍...
哎 歼20一出来, 好高骛远已经蔚然成风
铁血167 发表于 2012-1-27 16:46
柴燃联合技术竟然已经落伍...
哎 歼20一出来, 好高骛远已经蔚然成风
毛子的柴燃联合是柴油机发电驱动电动机,再和燃气轮机联合,技术类似牛牛的23型,往前发展,就是全电推进
COOPY 发表于 2012-1-27 12:45
别无知当个性,6000的和不到2000的比。你这是低看毛子还是高看056
很正常,那你说要和谁比~??054还是052,那是很危险的,万一比不过,你叫众土粉的脸往哪搁.....
rt12 发表于 2012-1-27 12:43
电磁干扰的话毛子应该比欧洲强,毕竟前苏联的军舰上面都是堆了各种各样的系统。
那是因为以前苏联喜欢用电子管,现在不会还是吧....
meigi 发表于 2012-1-27 19:21
很正常,那你说要和谁比~??054还是052,那是很危险的,万一比不过,你叫众土粉的脸往哪搁.....
呵呵,比得过比不过东西出来自然知道。YY无法高潮,只能让大脑更思维发散
bizhu886 发表于 2012-1-27 14:33
还是用顶板,学中国改进顶板的方案,升级硬件和软件,性能不错,价格便宜,够用耐操
还是用顶板,学中国改进顶板的方案
----------------------------
皮毛厚就是敢说,去看看顶板系列原来就有几种改型。免得跑火车。
毛子制造出来再说吧
22350是快造完了。
22900?但愿它的财政能撑到那一天。
制造出来再说吧


俺都说了这个很可能是水泥板来着,看下面的舰体什么都没有,则么会这么快先上盾,就和库子航母一样,上个同总量的先档一下风

俺都说了这个很可能是水泥板来着,看下面的舰体什么都没有,则么会这么快先上盾,就和库子航母一样,上个同总量的先档一下风
这真的是二十年前的设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