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张有趣的图:70年代波兰人民军的想定——6日到莱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2:40:45

本图据说出自一份波兰军事杂志在70年代做的想定,背景当然是冷战变热,而波兰人想定的剧本是6天在北线攻至安特卫普!
从图中可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能够补充北约资料的细节:

①西德北线的华约军的战区统帅机构为“滨海方面军”(Front Nodmorski),下辖单位我实在看不清楚,不过根据判读地图,可以确定这个方面军至少由苏军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2APanc A.R.),波兰第1集团军(1A)和波兰第2集团军(2A)以及若干个独立师构成。我猜测这个方面军领帅机构是由苏军北方集群指挥部组建的。

②北线波兰人民军的总体规划是:
右翼为波兰第1集团军,以第8机械化师、第20坦克师和第12机械化师为第一梯队,第16坦克师为预备队向石勒苏益格方向实施进攻,攻击出发点大约在施滕贝格;平时隶属该集团军的第15机械化师调出。
左翼为波兰第2集团军,以第4机械化师、第5坦克师和第11坦克师为第一梯队,第10坦克师为预备队向汉堡方向发动进攻;似乎存在某种可能,使得波兰第5坦克师和第11坦克师会从苏近坦2集的后方投入战场,但我看不清楚。
这两个波兰集团军将位于苏军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右翼和其一道前进。更确切的说,是苏近坦2集要“伴护”这两个集团军完成北线的主要任务。

③波兰人的作战计划:
·开战第1日(D1)——华约军在汉堡方向需推进90公里(也就是北约主要防御带的全部纵深!!),在石勒苏益格需要推进65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应在开战当日内粉碎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
波兰第2集团军应在开战当日内和友军(苏近坦2集)协力粉碎西德第一军的防御第一梯队即西德第1装甲师,攻陷汉堡。

·开战第2日——华约军需推进9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在石勒苏益格继续向北推进至少60公里,并与丹麦日德兰师交战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与西德第7装甲掷弹兵师交战,攻陷不莱梅。对不来梅哈芬和库克斯港实施核打击。日终全线抵达威悉河沿线。

·开战第3日——华约军需推进9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投入预备队第16坦克师。攻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州全境。歼灭丹麦军大部,继续向北推进。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击破西德第7装甲师。投入预备队第10坦克师。对莱尔实施核突击。日终全线抵达埃姆斯河沿线。

·开战第4日——华约军需推进8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继续北进。至日终推进到埃斯比约-科灵一线。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跨越西德-荷兰边境线。对阿默斯福特-阿帕多恩-兹沃勒地区的西德第一军防线实施核突击。当日全线抵达艾瑟尔河沿岸。
波兰第7海军步兵师在罗斯托克登船。
(有一张图总是上传失败)

·开战第5日——华约军需推进8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继续北进。第8机械化师独立出来,转向东从米泽尔法特自西向东扫荡菲英岛。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与似乎是荷兰第4师和荷兰第5师(?)交战。对以阿姆斯特丹为首的西荷兰省实施广泛的核打击。占领阿姆斯特丹。
开辟新战线。对西兰半岛东南部大海津厄地区实施核打击。当日波兰第7海军步兵师在西兰半岛东南部两栖登陆。波兰第6空降师则在登陆场后方伞降。粉碎丹麦第1西兰旅。



·开战第6日——华约军需推进8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继续北进。肃清日德兰半岛。第8机械化师肃清菲英岛。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通过荷兰-比利时边境。对安特卫普实施核打击。占领安特卫普。
波兰空降兵和海军步兵扩展巩固登陆场。投入方面军预备队第15机械化师在西兰半岛已肃清的登陆场实施登陆。

·开战第7日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占领荷兰全境。
西兰方向,第7海军步兵师向西进攻,第15机械化师和第6空降师向北进攻,对丹麦第2西兰旅实施核突击并粉碎之。对哥本哈根、霍尔拜克实施核打击。

·开战第8+日
占领西兰岛全部,歼灭丹麦第3西兰旅。剧本胜利。

④吐槽
一、波兰人你们的估计是不是太乐观了?6天到莱茵河?
二、波兰人你们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打丹麦波兰人主攻可以理解,打汉堡、不莱梅和荷兰比利时也就由1个波兰集团军打主攻?苏军的近坦2集近20集以及波罗的海军区增援上来的部队就干看着?一个波兰第2集团军连下汉堡、不莱梅、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汝甚吊也。
三、感觉北约在这个剧本里就像个专门负责挨打的木偶人。波兰人是不是根本没有考虑在西德第1军崩溃(假设真的会崩溃的话)的情况下由北约北方集团军群向西德第一军实施的增援行动?也没有考虑苏军对北线的进一步增援行动?当然了,这样的行动可能根本没法预测。
四、很有趣的细节是华约方面的核打击更多的是对低地国家和丹麦(?!)使用,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先不论,甚至为攻陷哥本哈根就对城市本身和周边地区连放好几颗核弹,而汉堡和不莱梅反而躲过了核攻击,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五、谁懂波兰人的作图标识?一个实心圆外面套一个圆环是什么意思?多见于汉堡附近西德第一军的第一道防御线上。难道也是核突击?

格式工厂PolishDEF.jpg (864.36 KB, 下载次数: 4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3-14 21:30 上传


本图据说出自一份波兰军事杂志在70年代做的想定,背景当然是冷战变热,而波兰人想定的剧本是6天在北线攻至安特卫普!
从图中可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能够补充北约资料的细节:

①西德北线的华约军的战区统帅机构为“滨海方面军”(Front Nodmorski),下辖单位我实在看不清楚,不过根据判读地图,可以确定这个方面军至少由苏军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2APanc A.R.),波兰第1集团军(1A)和波兰第2集团军(2A)以及若干个独立师构成。我猜测这个方面军领帅机构是由苏军北方集群指挥部组建的。

②北线波兰人民军的总体规划是:
右翼为波兰第1集团军,以第8机械化师、第20坦克师和第12机械化师为第一梯队,第16坦克师为预备队向石勒苏益格方向实施进攻,攻击出发点大约在施滕贝格;平时隶属该集团军的第15机械化师调出。
左翼为波兰第2集团军,以第4机械化师、第5坦克师和第11坦克师为第一梯队,第10坦克师为预备队向汉堡方向发动进攻;似乎存在某种可能,使得波兰第5坦克师和第11坦克师会从苏近坦2集的后方投入战场,但我看不清楚。
这两个波兰集团军将位于苏军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右翼和其一道前进。更确切的说,是苏近坦2集要“伴护”这两个集团军完成北线的主要任务。

③波兰人的作战计划:
·开战第1日(D1)——华约军在汉堡方向需推进90公里(也就是北约主要防御带的全部纵深!!),在石勒苏益格需要推进65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应在开战当日内粉碎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
波兰第2集团军应在开战当日内和友军(苏近坦2集)协力粉碎西德第一军的防御第一梯队即西德第1装甲师,攻陷汉堡。

·开战第2日——华约军需推进9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在石勒苏益格继续向北推进至少60公里,并与丹麦日德兰师交战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与西德第7装甲掷弹兵师交战,攻陷不莱梅。对不来梅哈芬和库克斯港实施核打击。日终全线抵达威悉河沿线。

·开战第3日——华约军需推进9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投入预备队第16坦克师。攻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州全境。歼灭丹麦军大部,继续向北推进。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击破西德第7装甲师。投入预备队第10坦克师。对莱尔实施核突击。日终全线抵达埃姆斯河沿线。

·开战第4日——华约军需推进8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继续北进。至日终推进到埃斯比约-科灵一线。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跨越西德-荷兰边境线。对阿默斯福特-阿帕多恩-兹沃勒地区的西德第一军防线实施核突击。当日全线抵达艾瑟尔河沿岸。
波兰第7海军步兵师在罗斯托克登船。
(有一张图总是上传失败)

·开战第5日——华约军需推进8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继续北进。第8机械化师独立出来,转向东从米泽尔法特自西向东扫荡菲英岛。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与似乎是荷兰第4师和荷兰第5师(?)交战。对以阿姆斯特丹为首的西荷兰省实施广泛的核打击。占领阿姆斯特丹。
开辟新战线。对西兰半岛东南部大海津厄地区实施核打击。当日波兰第7海军步兵师在西兰半岛东南部两栖登陆。波兰第6空降师则在登陆场后方伞降。粉碎丹麦第1西兰旅。

格式工厂5122.jpg (167.85 KB, 下载次数: 4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3-14 21:17 上传



·开战第6日——华约军需推进80公里
波兰第1集团军继续北进。肃清日德兰半岛。第8机械化师肃清菲英岛。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通过荷兰-比利时边境。对安特卫普实施核打击。占领安特卫普。
波兰空降兵和海军步兵扩展巩固登陆场。投入方面军预备队第15机械化师在西兰半岛已肃清的登陆场实施登陆。

·开战第7日
波兰第2集团军继续西进。占领荷兰全境。
西兰方向,第7海军步兵师向西进攻,第15机械化师和第6空降师向北进攻,对丹麦第2西兰旅实施核突击并粉碎之。对哥本哈根、霍尔拜克实施核打击。

·开战第8+日
占领西兰岛全部,歼灭丹麦第3西兰旅。剧本胜利。

④吐槽
一、波兰人你们的估计是不是太乐观了?6天到莱茵河?
二、波兰人你们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打丹麦波兰人主攻可以理解,打汉堡、不莱梅和荷兰比利时也就由1个波兰集团军打主攻?苏军的近坦2集近20集以及波罗的海军区增援上来的部队就干看着?一个波兰第2集团军连下汉堡、不莱梅、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汝甚吊也。
三、感觉北约在这个剧本里就像个专门负责挨打的木偶人。波兰人是不是根本没有考虑在西德第1军崩溃(假设真的会崩溃的话)的情况下由北约北方集团军群向西德第一军实施的增援行动?也没有考虑苏军对北线的进一步增援行动?当然了,这样的行动可能根本没法预测。
四、很有趣的细节是华约方面的核打击更多的是对低地国家和丹麦(?!)使用,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先不论,甚至为攻陷哥本哈根就对城市本身和周边地区连放好几颗核弹,而汉堡和不莱梅反而躲过了核攻击,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五、谁懂波兰人的作图标识?一个实心圆外面套一个圆环是什么意思?多见于汉堡附近西德第一军的第一道防御线上。难道也是核突击?
不知道1楼的这些东西和传言中华约组织的《七日到莱茵河》计划有多大共同点。
不过波兰似乎是冷战时期华约军事的一个主要爆料源头,据说战役机动集群这个词语第一次提出就是在波兰的军事刊物上。没准这些东西真能代表什么大体制定的计划。


2楼的这个图似乎也是同时期波兰人的成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图中画出了华约方面各方面军的作战地域,标了各集团军、师的番号(虽然我已经懒得判读了),而且方面军番号也很正点:从北到南依次为西北方面军、北方面军(??为啥不是西方面军?)、(空缺?!)、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也没什么“滨海方面军”这种别扭的玩意儿(乍看这名字我还以为是在远东滨海边疆区组建的方面军呢)。


总体而言2楼的这个图也很有趣,似乎是假想北约组织对华约组织的入侵,北约中央集团军群在东德南部形成了巨大的突出部。
英国第3皇家海军陆战突击旅(英荷共建)在罗斯托克登陆。
北线华约军有小进展,一个华约集团军(很可能是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占领了汉堡,并将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和丹麦日德兰师驱赶到石勒苏益格北部。
剧本进行到18天之后双方展开了广泛的核打击。
=============仔细分析了一下2楼的图============
①北约军方面的番号,西德军出现了约八个军(I到VIII)27个师,美军出现了5个军(III到VII)18个师1个旅3个团,英军出现了2个军(I、II)7个师。这三个北约国实施了全面动员。
其中以西德动员程度最高,西德常备军是3个军12个师(其中第1伞降师在图中没有观测到),也就是新建了5个军16个师。预备役部队方面,西德共有6个国土防御指挥部(WBK),刨除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的一个(这个估计是组建成了孤守在汉堡的第13装甲掷弹兵师)之外共有五个,北约方面的说法是每个这样的国土防御指挥部会组建一个师(动员时间72小时左右),然而看起来在华约方面看来这些国土防御指挥部会组建成由3个装甲掷弹兵师构成的军。

②在70年代末(如果真是1979年的计划的话),英国第一军有4个师的兵力。战场状况意味着英国又组建了3个装甲师并构成英国第二军。不清楚英国陆军为达到这个水平需要动员多长时间。

③美国陆军的状况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在美国投入的5个军中,第五军(装3师、步8师)和第七军(装1师、步3师)是驻德单位。到70年代末期,美军在西欧和低地国家共有3个师装备库存,第三、五、七军各一个。让这些师投入战斗大概需要7-14天左右。此外,第三军另有3个师需要船运。
相对于第五军和第七军,更令人值得注意的是由征召现役的国民警卫队单位构成的美国第四军(装42师、装47师、装49师)和美国第六军(装4师、装7师、步40师)。从战场状况来看,这两个军显然是刚刚抵达前线不久,正在积极填充由向布拉格方向进展顺利的美五军和美七军的左翼。
对大西洋运输船团抵达时间的估算有多种版本,不过一般认为第一批船团抵达应该在动员开始后21-24天左右,可战争爆发仅仅18天。这就意味着在战争爆发之前北约方面就开始实施动员了。
那么动员了多长时间呢?
美国方面的运输船团大概一次能运输一个军(12万吨左右)的力量。平均每周派出一批船团的话,就需要14天时间才能让三个军到齐。也就是说,在最靠后的美国第四军抵达低地国家的港口的时候,动员已经进行了35天(5个星期)了!
换句话说,北约在开始进攻之前进行了不少于半个月的动员准备工作。

④荷兰第一军5个师,比利时第一军3个师,维持在“和平”时期的正常标准上,说明这两个国家仅实施了有限动员。法国没有参加行动。

⑤从北约方面的部署状况来看,情况和我最初的推测有着明显区别——在莱比锡-科特布斯形成了巨型突出部的不是北约中央集团军群,而是北约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
和和平时期的北约布防图对比可以发现,北方集团军群的西德第一军和英国第一军被抽出并被填入了原来位于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接合部的位置。仅在这个接合部内北约便填入了五个军(英一军、英二军、美三军、德一军、德七军)的兵力,而为了保卫这个突出部的两翼,西德又投入了四个军的兵力。而在北德平原,北约军完全放了空城计,任由华约占领,只有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扼守在吕贝克,第13装甲掷弹兵师防守汉堡,防止华约军深入北进日德兰半岛或者向西发展。
也就是说,北约的这一进攻战略是重南轻北,通过大幅度削弱北线的防御力量在东德中部集中主力实施突击,其目的大约是占领柏林,将东德一分为二。
同样的,北约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也被向南挤压,美五军、美七军和德二军在南线实施了以布拉格为目标的助攻,进展还算不错。
尽管北约在北线的兵力非常有限,但是荷兰第一军和比利时第一军有如神助,竟然仅依靠6个师的兵力在策勒地区合围了苏军一个集团军(很可能是第3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并歼灭了约4个师(该集团军大部乃至全部),并险些将苏军第二梯队集团军(很可能是第20近卫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道合围。苏军西北方面军指挥部如果不是脚底抹油跑得飞快没准也会被合围。波兰人是怎么想定苏军、荷军和比军实力对比的,我有点猜不透。
英国第3海军陆战突击旅干嘛在罗斯托夫登陆?看不懂。
总体而言,北约的作战目的是占领柏林和布拉格,孤立在东德南部作战的波兰人民军和(可能有)民德国家人民军,以及布拉格以北的苏军西南方面军,目的可能是完成一个巨型包围圈,歼灭这一相当于两个方面军力量的重兵集团。

⑥华约方面的动员水平和实施策略很奇怪
在东德战线上的华约兵力(波兰除外)竟然仅有6个集团军,而事实上平时常驻东德的华约集团军就有7个!(驻德集群5个+民德2个)即便真如我所推断,民德3集被挤压到了波军的左翼(图中有标出),那么也只能证明一个事实,就是战争爆发以来,苏军没有向东德前线派出哪怕一支增援部队!如果说这一剧本是基于驻德集群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也就罢了,然而在战争爆发18天后仍然没有新的集团军前来增援,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除非说一些苏军集团军已经在此前被歼灭了。
同样的,在捷克斯洛伐克战线上存在5个集团军,想来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3个集团军+由苏军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组成的集团军各一个。这同样表示苏军没有从国内调集任何部队实施增援,而且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拒绝参加战争。最可悲的是,从威登地区攻入西德的两个华约集团军(很可能是捷人民军第1、第2集团军)9个师还被两支北约杂牌部队德五军和德八军6个师合围并歼灭大部。
显然是察觉到了北约北线的空虚,苏军一个集团军(很可能是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试图进攻汉堡并试图向日德兰半岛北部进攻。然而北约以两个西德师(装掷6、装掷13)的兵力将近坦2集钳死在拉贝河以东、基尔以南的地域,而近坦2集虽有5个师,却无法突破任意一个西德师的防线,苏军在北线的牵制行动完全失败。
苏军唯一的战术成功发生在布兰登堡-马格德堡地域,集中6-7个师歼灭了西德第一军大部(装3师、装掷11师、装掷1师装2旅),这粉碎了北约军向柏林实施钳形攻势的企图,并使得这个巨型突出部显得更加孤立。

⑦猜测
在西德第一军已经被严重削弱的前提下,华约方理想的选择自然是南北对攻,打穿西德第一军和西德第七军的防线并在哈勒会师,从而一口气合围5个北约军。这会决定性地翻转战局。北线的西德第一军仅剩下装7师和缺一个旅的装掷1师可用,苏军能投入的兵力大约在8个师以上,看起来还有希望。至于南线,就要依靠波兰人民军第7集团军的能力咯……
换句话说,这个剧本的关键之处,恐怕是在于两大军事一体化组织的胜败是由波兰人民军决定的……

⑧总结
如果说“7天到莱茵河”是给贬低北约敌军战斗力的话,那这个剧本大概就是贬低华约友军的战斗力了。目的大概还是要突出在德累斯顿一线作战的波兰人民军的“英勇神武”,毕竟“平独镇露”嘛。


总体而言2楼的这个图也很有趣,似乎是假想北约组织对华约组织的入侵,北约中央集团军群在东德南部形成了巨大的突出部。
英国第3皇家海军陆战突击旅(英荷共建)在罗斯托克登陆。
北线华约军有小进展,一个华约集团军(很可能是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占领了汉堡,并将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和丹麦日德兰师驱赶到石勒苏益格北部。
剧本进行到18天之后双方展开了广泛的核打击。
=============仔细分析了一下2楼的图============
①北约军方面的番号,西德军出现了约八个军(I到VIII)27个师,美军出现了5个军(III到VII)18个师1个旅3个团,英军出现了2个军(I、II)7个师。这三个北约国实施了全面动员。
其中以西德动员程度最高,西德常备军是3个军12个师(其中第1伞降师在图中没有观测到),也就是新建了5个军16个师。预备役部队方面,西德共有6个国土防御指挥部(WBK),刨除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的一个(这个估计是组建成了孤守在汉堡的第13装甲掷弹兵师)之外共有五个,北约方面的说法是每个这样的国土防御指挥部会组建一个师(动员时间72小时左右),然而看起来在华约方面看来这些国土防御指挥部会组建成由3个装甲掷弹兵师构成的军。

②在70年代末(如果真是1979年的计划的话),英国第一军有4个师的兵力。战场状况意味着英国又组建了3个装甲师并构成英国第二军。不清楚英国陆军为达到这个水平需要动员多长时间。

③美国陆军的状况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在美国投入的5个军中,第五军(装3师、步8师)和第七军(装1师、步3师)是驻德单位。到70年代末期,美军在西欧和低地国家共有3个师装备库存,第三、五、七军各一个。让这些师投入战斗大概需要7-14天左右。此外,第三军另有3个师需要船运。
相对于第五军和第七军,更令人值得注意的是由征召现役的国民警卫队单位构成的美国第四军(装42师、装47师、装49师)和美国第六军(装4师、装7师、步40师)。从战场状况来看,这两个军显然是刚刚抵达前线不久,正在积极填充由向布拉格方向进展顺利的美五军和美七军的左翼。
对大西洋运输船团抵达时间的估算有多种版本,不过一般认为第一批船团抵达应该在动员开始后21-24天左右,可战争爆发仅仅18天。这就意味着在战争爆发之前北约方面就开始实施动员了。
那么动员了多长时间呢?
美国方面的运输船团大概一次能运输一个军(12万吨左右)的力量。平均每周派出一批船团的话,就需要14天时间才能让三个军到齐。也就是说,在最靠后的美国第四军抵达低地国家的港口的时候,动员已经进行了35天(5个星期)了!
换句话说,北约在开始进攻之前进行了不少于半个月的动员准备工作。

④荷兰第一军5个师,比利时第一军3个师,维持在“和平”时期的正常标准上,说明这两个国家仅实施了有限动员。法国没有参加行动。

⑤从北约方面的部署状况来看,情况和我最初的推测有着明显区别——在莱比锡-科特布斯形成了巨型突出部的不是北约中央集团军群,而是北约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
和和平时期的北约布防图对比可以发现,北方集团军群的西德第一军和英国第一军被抽出并被填入了原来位于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接合部的位置。仅在这个接合部内北约便填入了五个军(英一军、英二军、美三军、德一军、德七军)的兵力,而为了保卫这个突出部的两翼,西德又投入了四个军的兵力。而在北德平原,北约军完全放了空城计,任由华约占领,只有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扼守在吕贝克,第13装甲掷弹兵师防守汉堡,防止华约军深入北进日德兰半岛或者向西发展。
也就是说,北约的这一进攻战略是重南轻北,通过大幅度削弱北线的防御力量在东德中部集中主力实施突击,其目的大约是占领柏林,将东德一分为二。
同样的,北约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也被向南挤压,美五军、美七军和德二军在南线实施了以布拉格为目标的助攻,进展还算不错。
尽管北约在北线的兵力非常有限,但是荷兰第一军和比利时第一军有如神助,竟然仅依靠6个师的兵力在策勒地区合围了苏军一个集团军(很可能是第3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并歼灭了约4个师(该集团军大部乃至全部),并险些将苏军第二梯队集团军(很可能是第20近卫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道合围。苏军西北方面军指挥部如果不是脚底抹油跑得飞快没准也会被合围。波兰人是怎么想定苏军、荷军和比军实力对比的,我有点猜不透。
英国第3海军陆战突击旅干嘛在罗斯托夫登陆?看不懂。
总体而言,北约的作战目的是占领柏林和布拉格,孤立在东德南部作战的波兰人民军和(可能有)民德国家人民军,以及布拉格以北的苏军西南方面军,目的可能是完成一个巨型包围圈,歼灭这一相当于两个方面军力量的重兵集团。

⑥华约方面的动员水平和实施策略很奇怪
在东德战线上的华约兵力(波兰除外)竟然仅有6个集团军,而事实上平时常驻东德的华约集团军就有7个!(驻德集群5个+民德2个)即便真如我所推断,民德3集被挤压到了波军的左翼(图中有标出),那么也只能证明一个事实,就是战争爆发以来,苏军没有向东德前线派出哪怕一支增援部队!如果说这一剧本是基于驻德集群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也就罢了,然而在战争爆发18天后仍然没有新的集团军前来增援,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除非说一些苏军集团军已经在此前被歼灭了。
同样的,在捷克斯洛伐克战线上存在5个集团军,想来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3个集团军+由苏军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组成的集团军各一个。这同样表示苏军没有从国内调集任何部队实施增援,而且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拒绝参加战争。最可悲的是,从威登地区攻入西德的两个华约集团军(很可能是捷人民军第1、第2集团军)9个师还被两支北约杂牌部队德五军和德八军6个师合围并歼灭大部。
显然是察觉到了北约北线的空虚,苏军一个集团军(很可能是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试图进攻汉堡并试图向日德兰半岛北部进攻。然而北约以两个西德师(装掷6、装掷13)的兵力将近坦2集钳死在拉贝河以东、基尔以南的地域,而近坦2集虽有5个师,却无法突破任意一个西德师的防线,苏军在北线的牵制行动完全失败。
苏军唯一的战术成功发生在布兰登堡-马格德堡地域,集中6-7个师歼灭了西德第一军大部(装3师、装掷11师、装掷1师装2旅),这粉碎了北约军向柏林实施钳形攻势的企图,并使得这个巨型突出部显得更加孤立。

⑦猜测
在西德第一军已经被严重削弱的前提下,华约方理想的选择自然是南北对攻,打穿西德第一军和西德第七军的防线并在哈勒会师,从而一口气合围5个北约军。这会决定性地翻转战局。北线的西德第一军仅剩下装7师和缺一个旅的装掷1师可用,苏军能投入的兵力大约在8个师以上,看起来还有希望。至于南线,就要依靠波兰人民军第7集团军的能力咯……
换句话说,这个剧本的关键之处,恐怕是在于两大军事一体化组织的胜败是由波兰人民军决定的……

⑧总结
如果说“7天到莱茵河”是给贬低北约敌军战斗力的话,那这个剧本大概就是贬低华约友军的战斗力了。目的大概还是要突出在德累斯顿一线作战的波兰人民军的“英勇神武”,毕竟“平独镇露”嘛。
想定这东西,要看制作背景吧。

如果是实际的作战预案,那会很正规,很完善,对各方面情况考虑的比较周全。

但是很多想定就是日常参谋训练做的,有些脑洞大的很正常。
    当时美国人估算,欧洲这种鸡蛋壳式的防御,顶多能抵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机械化部队一星期的进攻。所以要在欧洲部署战术核武器,并大量部署武装直升机。当然也不排除美国佬故意夸大敌人的威胁,好赖在欧洲不走,并向国会骗更多的钱这种可能。
    PS:当时美国佬说,华约国家一共有约7万辆坦克(苏联约5万辆,其他国家约2万辆),而整个欧洲加起来才1万多辆坦克,没有美国人的帮助,根本顶不住。
说实话,70年代在欧洲要是来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场面应该非常好看
可以称为人类的巅峰之作,二战的机械化作战相当于少年,70年代相当于青壮年
想起来中国一句老话:志大才疏。
战术核武器开道,也许有实现的可能
颜射 发表于 2016-3-15 09:38
说实话,70年代在欧洲要是来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场面应该非常好看
可以称为人类的巅峰之作,二战的机械化 ...
那样的话整个陆军作战形式和思想可能会一下飞跃好几十年。
当然代价嘛……
那时候波军规模有没德军大
华约军队,不代表是波兰人的军队。
异想天开!
大波波脑洞习惯了不过核突击必须毛子亲自上啊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那样的话整个陆军作战形式和思想可能会一下飞跃好几十年。
当然代价嘛……
代价是中国提前崛起。。。。。。
把所有的歼灭改成击溃,7天是有可能的,问题是之后怎么办
波兰集团军下面没有军么?
Suyi控 发表于 2016-3-15 12:48
那样的话整个陆军作战形式和思想可能会一下飞跃好几十年。
当然代价嘛……
这种想定是在苏军战役理论片面追求高速进攻的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啊
这是战术核打击开路的效果吧,反正进度受阻就召唤蘑菇,想想而已
锂鹰 发表于 2016-3-15 14:36
那时候波军规模有没德军大
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东德
......
冷战时这种想定蛮常见的
考虑道路,
设定展开-迂回之类简明的行为模式
推进到顶点
品天里炎 发表于 2016-3-15 19:15
......
冷战时这种想定蛮常见的
考虑道路,
大纵深进攻强调宽正面耗尽对方预备队,
之前我的说法是这种做法需要数量优势,基本是个笑话
估计这个是设定北约在中南欧使用预备队,
主要是核打击易于防御的低地国家
2016-3-15 19:28 上传





是否原创?是的话可以得到奖励。。。
2016-3-15 19:32 上传

365赌王 发表于 2016-3-15 19:30
是否原创?是的话可以得到奖励。。。
好吧,是的……(当然图不是我画的)
隼鹰 发表于 2016-3-15 18:46
波兰集团军下面没有军么?
没。整个华约集团都是集团军-师。
堪察加 发表于 2016-3-15 18:23
把所有的歼灭改成击溃,7天是有可能的,问题是之后怎么办
这图这意思可不是简单击溃吧。都打没了……
大波波意淫强国
mamqf 发表于 2016-3-15 18:58
这种想定是在苏军战役理论片面追求高速进攻的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啊
这种剧本下速度的确很重要吧。
APUMAZ 发表于 2016-3-15 19:28
华约的坦克数量优势根本是天朝军迷胡编乱造,2.6万辆对2万辆而已。
这样对比也有问题。美国这8540辆在欧洲或者短期能到欧洲的应该就3000左右。土耳其希腊那都不知道在哪儿了。
APUMAZ 发表于 2016-3-15 19:28
华约的坦克数量优势根本是天朝军迷胡编乱造,2.6万辆对2万辆而已。

您搬运的是哪个国度的黄历啊?
要不看看1990年?

苏联解体以前,华约国家共装备2万+T-72系列--------到1990年未为止乌拉尔共生产20000辆,车里雅宾斯克生产1800,波兰生产了3300,罗马尼亚生产100+,南斯拉夫生产了500,除了其中几十辆卖给了阿尔及利亚、越南还有卖给伊拉克、叙利亚、印度的约3000多,其他都在华约国家服役。
此外还有近1万T-64系列、T-80系列还有几千接近一万、

装着120炮的M1数量就T-72的1/4多一点,光波兰生产的T-72就比北约的豹2和挑战者加起来还多
美国才2374辆105毫米M1坦克+5500多M1A1的嘴脸(这8000不到的M1其中还有大半在美国本土)-------------苏军三种第三代中,产量最少的T-80在除掉储备、退役都5000+
再加上西德、荷兰的2700豹2、英国的几百挑战者1,这就是所谓北约的地面力量了,

美军驻欧军队1个集团军:第7集团军
包括第1、3装甲师和第1、8机步师,仅此而已

光苏联驻德部队(西方军事集群)包括5个集团军:第8近卫集团军、第1近卫红旗坦克集团军、第3红旗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2近卫红旗坦克集团军、第20近卫集团军.下属11个坦克师和1个坦克旅、8个机械化师、1个特战旅和1个机械化旅、1个反坦克旅、1个炮兵师和18个炮兵和地地导弹旅、5个工兵舟桥旅、2个直属空降强击旅、8个地空导弹旅·······这还不包括乱七八糟的各种直属团、独立团、保障旅什么的以及海军步兵,也不算什么驻波兰苏军之类的

包括:第79近卫坦克师、第9坦克师、第11近卫坦克师、第7近卫坦克师、第10近卫坦克师、第12近卫坦克师、第47近卫坦克师、第16近卫坦克师、第32近卫坦克师、第25坦克师、第90近卫坦克师、第47坦克旅、
第27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39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57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20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94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21摩托化步兵师、第207摩托化步兵师、第35摩托化步兵师、第6近卫摩托化步兵旅、第3近卫特战旅
第34炮兵师、第308炮兵旅、第290炮兵旅、第304炮兵旅、第181地地导弹旅、第112近卫地地导弹旅、第36地地导弹旅、第387近卫炮兵旅、近20集地地导弹旅、第286近卫炮兵旅、第303近卫炮兵旅 、第307炮兵旅、第288大威力火炮旅 、第175地地导弹旅、三个直属地地导弹旅、第43近卫炮兵旅、第307地地火箭旅
第479近卫工兵旅、第443工兵旅、第323工兵旅、第1近卫工兵旅、第7铁路/舟桥旅
第61地空导弹旅、第49近卫地空导弹旅、第67地空导弹旅、第252地空导弹旅、第119地空导弹旅、第202地空导弹旅、第133近卫地空导弹旅、 第157地空导弹旅、第12反坦克旅、第14空降强击旅、第35空降强击旅、

--------------------空中运输力量---------------------------
苏联空军和民航拥有的伊尔76数量超过700,此外还有几十架更大的安22和安124.
美国只有总数100的C5运输机,其中还有一半是强度不够只能运载70%的C-5A(直到1990年机翼有没有换装完成不知道-----反正当年厂家忽悠得凶:C-5A机体还有80%寿命,换了机翼保证能服役XXX年,结果今年我一看新闻:美军C-5A全部退役腊!哈哈哈哈)。就指望这几十架C-5运着美国大兵去欧洲送死?、

AH-64就发射个单边导弹,一共造了800多,再加上几百超级眼镜蛇?

MI-24光V型在冷战就生产了1000+,D型还有600+,其他型号都不算了,另有一万架mi2/4,还不算铺天盖地的河马。

Suyi控 发表于 2016-3-15 12:48
那样的话整个陆军作战形式和思想可能会一下飞跃好几十年。
当然代价嘛……
也可能一下飞跃几千年。
hhffcc 发表于 2016-3-15 20:22
也可能一下飞跃几千年。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也可以有。
不过总体来看即便是全面核战争也很难毁灭文明。
Suyi控 发表于 2016-3-14 22:36
不知道1楼的这些东西和传言中华约组织的《七日到莱茵河》计划有多大共同点。
不过波兰似乎是冷战时期华约 ...
......
核环境北约纵深遮断下,
华约这个计划第1天主要是2个登陆场和2个钳形攻击的余味
看起来像克劳塞维茨的计划-_-
品天里炎 发表于 2016-3-15 20:25
......
核环境北约纵深遮断下,
华约这个计划第1天主要是2个登陆场和2个钳形攻击的余味
注意,2楼这个是北约进攻华约防守的剧本。
没。整个华约集团都是集团军-师。

华约的集团军是Army还是Corps?集团军主官叫军长还是集团军司令?是少将还是中将?
Suyi控 发表于 2016-3-15 20:52
注意,2楼这个是北约进攻华约防守的剧本。
......
你确定不是前进防御的想定?
柏林是个良好的参照物
品天里炎 发表于 2016-3-15 23:00
......
你确定不是前进防御的想定?
柏林是个良好的参照物
核遮断不如数字化炮兵技术前景好
品天里炎 发表于 2016-3-15 23:00
......
你确定不是前进防御的想定?
柏林是个良好的参照物
......
估计是北约使用战役机动集群之类的单位打击华约第2攻击波
当时北约已经计划用战术核武器对付王八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