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能否成为人类天然矿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29:16
北京时间1月10日消息,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伯格—拉斯穆森已经在西澳大利亚发现已有10亿年历史的静海石,以前它被认为是月球上独有的矿石。这篇论文于本周发表,拉斯穆森表示,他们在澳大利亚的6个地点发现这种矿石,也许它在地球上“很普遍”。

  探索月球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从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开始,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不曾停歇。月球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可谓比比皆是。在物质能源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人类不禁畅想:是否可以将月球发展成为我们的天然矿场?这一畅想能否实现?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本期共享科学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雄耀为读者解读月球矿石。

  ———— 月球矿岩 ————

  月球上的稀有金属储藏量比地球还多

  众所周知,月球存在很多珍稀矿藏,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但具体分布着哪些矿源对大众来说还是一个空白点。李雄耀副研究员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介绍:“在月球上存在丰富的钛铁矿,主要存在于月海玄武岩中,它是提取钛和二氧化钛的最主要矿物原料。还有一些挥发性的氦-3,它作为一种潜在能源,赋存在月壤中,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我们可以从月壤中把它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李雄耀副研究员还说:“相对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我认为最为珍稀的还属克里普岩。”克里普岩是月球上的一种有特殊化学成分的棕黄色玻璃状岩石。现在普遍认为克里普岩是由一个在45亿年前撞击地球的火星似物体导致。这次撞击导致大量的物质流进了地球轨道上,然后形成了月球,大部分的物质在月球中溶化,然后形成了岩浆海洋。岩浆海开始结晶,橄榄石、辉石等矿产沉没,然后形成了月球的地幔。这时钙长石开始结晶,由于其密度低及浮动,钙长石的结晶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斜长岩壳。这次的结晶也就形成了克里普岩。

  月球矿岩中的氦-3可作为核能原料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地球上很多不可再生资源在加速枯竭。如何协调资源与发展的平衡成为一大难题。那么月球上这些琳琅满目的矿岩能否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目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李雄耀副研究员表示说,人类可以从月球上的一些矿物里将氦-3收集起来,作为核能的原料。根据科学统计表明,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100吨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

  物以稀为贵,克里普岩作为月球上独有的一种珍稀岩石,为人们所关注。对此,李雄耀副研究员说:“月球上的克里普岩里富含了大量的钾、磷以及稀土元素,将来可能作为这些元素的矿床进行开采。其中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但由于开采、出口力度大,稀土资源在不断减少。面对这一现实,我们设想今后或许能利用一下月球上的克里普岩。”

  ———— 开采困扰 ————

  开采难度系数大

  作为距离地球最近天体的月球,首当其冲的成为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理想之地。李雄耀副研究员对“将月球作为人类矿场”这种看法表示,从月球上汲取能源或许不失为一种途径,但是从技术实现上来讲,目前我国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月球上开采利用,因为代价太高。

  “对月球矿物实现开采利用首先需要找到某种介质来代替人手,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人没办法实现的。但这种开采活动势必要有人为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人类在月球如何长期生存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月球特殊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去开采利用?包括能源供给,利用太阳能还是核能或者其他的能源?”李雄耀副研究员的一席话让人陷入沉思。

  基本生存成问题

  月球不适宜人类生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没有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空气和食用水资源。虽然在1998年美国太空总署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宇宙飞船收集回来的资料上初步估计,应有2.6万亿至80万亿加仑凝结的水在月球上,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湖,但可惜的是都已凝结成冰,并与月壤混合形成所谓的“脏冰”,很难加以利用。月球的科学探测结果同样明确的告诉我们,除了缺少水资源外,月球上的大气也极其稀薄,约为地球上的一万亿分之一,这等于说,月球表面实际上没有空气。

  李雄耀副研究员补充说:“还有人类生存的温饱问题,在月球上我们怎样营造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以解决地球运送必需品的高成本问题,这个问题也需要科学家认真思考。”

  辐射、颗粒难避免

  月球上有许多东西能杀人于无形:真空,极端高温或低温……排在榜首的是宇宙辐射。我们生存的地球由于受到其磁场和磁气圈的保护,所以才能躲避太阳、超新星都会带来大量的辐射。而月球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月球就完全赤裸裸地暴露在太阳风暴之下。辐射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而流星等一些微颗粒对月球的撞击次数则比人们想象的要多。与辐射类似,撞向地球的流星会在大气层中解体,所以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是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流星便直接撞向月球表面。大多数流星是尘埃形式的,它们的撞击难以发现。但是最大的碎片能够在月球表面上撞击出一个环形山,并放出亮光和热量。一些闪光能够在地球上观察得到。

  灰尘危害不可忽视

  月球灰尘一直困扰着宇航员和科学家们,“阿波罗”宇航员曾指出:在月球表面,最恼人的问题还是灰尘。

  月球灰尘的麻烦起源于月球土壤的奇异特性。月球土壤为灰色粉尘状泥土,它是微小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岩石后产生的微细粒子。不过,在撞击中,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又将泥土熔化并成为蒸气,随后冷却聚集在土壤微细粒子上,在粒子上形成了具有光泽的表壳。

  李雄耀研究院说:“月球灰尘带有静电,这些带电粒子可以通过宇航员的仓外活不可避免的带入宇宙飞船的内部,也可以进入一些仪器设备的内部,从而导致异常事故的发生。”根据美国国家宇航局约翰逊太空中心邦妮·库伯的研究,月球微细粒子表壳中的铁有可能被吸入人体肺部并进入血液循环。初步研究显示,人体吸入月球灰尘可能造成包括铁中毒和尘肺病在内的健康危害。

  ———— 专家提醒 ————

  开发月球资源,前期的研究与探索很重要

  李雄耀(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能源利用方面来说,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利用月球资源的想法,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加大前期的研究,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梳理出来,进行技术攻关,这其中包括我们如何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下,如何去提取资源,如何加以利用,如何提供能源的供给,包括如何给人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一个保障系统,我们就应该在建立月球基地之前,做好一个前期的研究与探索。
北京时间1月10日消息,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伯格—拉斯穆森已经在西澳大利亚发现已有10亿年历史的静海石,以前它被认为是月球上独有的矿石。这篇论文于本周发表,拉斯穆森表示,他们在澳大利亚的6个地点发现这种矿石,也许它在地球上“很普遍”。

  探索月球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从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开始,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不曾停歇。月球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可谓比比皆是。在物质能源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人类不禁畅想:是否可以将月球发展成为我们的天然矿场?这一畅想能否实现?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本期共享科学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雄耀为读者解读月球矿石。

  ———— 月球矿岩 ————

  月球上的稀有金属储藏量比地球还多

  众所周知,月球存在很多珍稀矿藏,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但具体分布着哪些矿源对大众来说还是一个空白点。李雄耀副研究员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介绍:“在月球上存在丰富的钛铁矿,主要存在于月海玄武岩中,它是提取钛和二氧化钛的最主要矿物原料。还有一些挥发性的氦-3,它作为一种潜在能源,赋存在月壤中,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我们可以从月壤中把它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李雄耀副研究员还说:“相对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我认为最为珍稀的还属克里普岩。”克里普岩是月球上的一种有特殊化学成分的棕黄色玻璃状岩石。现在普遍认为克里普岩是由一个在45亿年前撞击地球的火星似物体导致。这次撞击导致大量的物质流进了地球轨道上,然后形成了月球,大部分的物质在月球中溶化,然后形成了岩浆海洋。岩浆海开始结晶,橄榄石、辉石等矿产沉没,然后形成了月球的地幔。这时钙长石开始结晶,由于其密度低及浮动,钙长石的结晶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斜长岩壳。这次的结晶也就形成了克里普岩。

  月球矿岩中的氦-3可作为核能原料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地球上很多不可再生资源在加速枯竭。如何协调资源与发展的平衡成为一大难题。那么月球上这些琳琅满目的矿岩能否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目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李雄耀副研究员表示说,人类可以从月球上的一些矿物里将氦-3收集起来,作为核能的原料。根据科学统计表明,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100吨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

  物以稀为贵,克里普岩作为月球上独有的一种珍稀岩石,为人们所关注。对此,李雄耀副研究员说:“月球上的克里普岩里富含了大量的钾、磷以及稀土元素,将来可能作为这些元素的矿床进行开采。其中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但由于开采、出口力度大,稀土资源在不断减少。面对这一现实,我们设想今后或许能利用一下月球上的克里普岩。”

  ———— 开采困扰 ————

  开采难度系数大

  作为距离地球最近天体的月球,首当其冲的成为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理想之地。李雄耀副研究员对“将月球作为人类矿场”这种看法表示,从月球上汲取能源或许不失为一种途径,但是从技术实现上来讲,目前我国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月球上开采利用,因为代价太高。

  “对月球矿物实现开采利用首先需要找到某种介质来代替人手,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人没办法实现的。但这种开采活动势必要有人为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人类在月球如何长期生存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月球特殊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去开采利用?包括能源供给,利用太阳能还是核能或者其他的能源?”李雄耀副研究员的一席话让人陷入沉思。

  基本生存成问题

  月球不适宜人类生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没有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空气和食用水资源。虽然在1998年美国太空总署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宇宙飞船收集回来的资料上初步估计,应有2.6万亿至80万亿加仑凝结的水在月球上,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湖,但可惜的是都已凝结成冰,并与月壤混合形成所谓的“脏冰”,很难加以利用。月球的科学探测结果同样明确的告诉我们,除了缺少水资源外,月球上的大气也极其稀薄,约为地球上的一万亿分之一,这等于说,月球表面实际上没有空气。

  李雄耀副研究员补充说:“还有人类生存的温饱问题,在月球上我们怎样营造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以解决地球运送必需品的高成本问题,这个问题也需要科学家认真思考。”

  辐射、颗粒难避免

  月球上有许多东西能杀人于无形:真空,极端高温或低温……排在榜首的是宇宙辐射。我们生存的地球由于受到其磁场和磁气圈的保护,所以才能躲避太阳、超新星都会带来大量的辐射。而月球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月球就完全赤裸裸地暴露在太阳风暴之下。辐射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而流星等一些微颗粒对月球的撞击次数则比人们想象的要多。与辐射类似,撞向地球的流星会在大气层中解体,所以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是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流星便直接撞向月球表面。大多数流星是尘埃形式的,它们的撞击难以发现。但是最大的碎片能够在月球表面上撞击出一个环形山,并放出亮光和热量。一些闪光能够在地球上观察得到。

  灰尘危害不可忽视

  月球灰尘一直困扰着宇航员和科学家们,“阿波罗”宇航员曾指出:在月球表面,最恼人的问题还是灰尘。

  月球灰尘的麻烦起源于月球土壤的奇异特性。月球土壤为灰色粉尘状泥土,它是微小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岩石后产生的微细粒子。不过,在撞击中,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又将泥土熔化并成为蒸气,随后冷却聚集在土壤微细粒子上,在粒子上形成了具有光泽的表壳。

  李雄耀研究院说:“月球灰尘带有静电,这些带电粒子可以通过宇航员的仓外活不可避免的带入宇宙飞船的内部,也可以进入一些仪器设备的内部,从而导致异常事故的发生。”根据美国国家宇航局约翰逊太空中心邦妮·库伯的研究,月球微细粒子表壳中的铁有可能被吸入人体肺部并进入血液循环。初步研究显示,人体吸入月球灰尘可能造成包括铁中毒和尘肺病在内的健康危害。

  ———— 专家提醒 ————

  开发月球资源,前期的研究与探索很重要

  李雄耀(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能源利用方面来说,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利用月球资源的想法,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加大前期的研究,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梳理出来,进行技术攻关,这其中包括我们如何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下,如何去提取资源,如何加以利用,如何提供能源的供给,包括如何给人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一个保障系统,我们就应该在建立月球基地之前,做好一个前期的研究与探索。
运输成本太大
那啥,月球不是一盒酥吗?
会不会哪天挖到最后,嫦娥姐姐突然从下面钻出来说“尼玛谁在挖俺的屋顶啊?”
核聚变还没有实用化就想月球的氦3了,地球上的还用不了呢
我相信月球上肯定有外星人基地的,这样去开采,外星人能同意吗?
100年以后的未来技术
城管不会让你去开采的
月球一定要抢占
Very interesting~
等地球上所有资源消耗完了,到月球上采矿就不存在成本问题了

wingzero88 发表于 2012-1-25 23:56
核聚变还没有实用化就想月球的氦3了,地球上的还用不了呢


地球上没有氦3啊,有也衰变了。氦3是太阳辐射的高能粒子撞击月球创造的,但是地球的磁场阻挡了高能粒子进入。
但是氦3却是最容易实现核聚变的材料,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和设备体积最小,所以虽然在月球上也很少,却值得开采。
不过考虑到那时人类对能源消耗很大,氦3不够用啊,以它的优点主要用于宇宙航行的小型堆喽。
wingzero88 发表于 2012-1-25 23:56
核聚变还没有实用化就想月球的氦3了,地球上的还用不了呢


地球上没有氦3啊,有也衰变了。氦3是太阳辐射的高能粒子撞击月球创造的,但是地球的磁场阻挡了高能粒子进入。
但是氦3却是最容易实现核聚变的材料,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和设备体积最小,所以虽然在月球上也很少,却值得开采。
不过考虑到那时人类对能源消耗很大,氦3不够用啊,以它的优点主要用于宇宙航行的小型堆喽。
YESorNO 发表于 2012-2-11 12:35
地球上没有氦3啊,有也衰变了。氦3是太阳辐射的高能粒子撞击月球创造的,但是地球的磁场阻挡了高能粒子 ...
氦3就一本世纪最大的骗局,最容易实现核聚变材料?呵呵,库仑笑了
xdspohs 发表于 2012-3-26 23:45
氦3就一本世纪最大的骗局,最容易实现核聚变材料?呵呵,库仑笑了
哦,最容易是我说得不准确,应该是实现小型和大输出入比更容易。

至于你说的骗局,不理解,科普下吧。
可以考虑现场开采,现场深加工。
必须要抢占.
月球引力是地球的1/6,发射船,探测器啥的,能少消耗多少能量啊.
另外月球还有水资源.
建立月球基地是必须的.
YESorNO 发表于 2012-3-27 19:02
哦,最容易是我说得不准确,应该是实现小型和大输出入比更容易。

至于你说的骗局,不理解,科普下吧。
就是登月的一块遮羞布,氦3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是核聚变的理想原料,由于两质子库仑斥力太大导致其临界温度大大高于氚氘核聚变,实现难度与门槛过高,而且也不经济,吹氦3只是登月的一个噱头,忽悠老百姓的
YESorNO 发表于 2012-3-27 19:02
哦,最容易是我说得不准确,应该是实现小型和大输出入比更容易。

至于你说的骗局,不理解,科普下吧。
顺便说一下现在发展的可控核聚变装置都是氚氘型的,氦3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
xdspohs 发表于 2012-3-27 22:39
顺便说一下现在发展的可控核聚变装置都是氚氘型的,氦3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
地球根本没氦3, 当然没法发展 ,氦3是理论上的,氚氘也不过在理论上前进一小步。

不要满心的阴谋论,氚氘可控聚变不太可能用于宇宙航行,因为反应堆太大了效率太低,所以氦3才重要。
YESorNO 发表于 2012-3-27 23:00
地球根本没氦3, 当然没法发展 ,氦3是理论上的,氚氘也不过在理论上前进一小步。

不要满心的阴谋论, ...
你从哪里来的这个认识,所谓的氚反应堆大效率低,相比氦3反应温度要低得多,体积怎么可能更大,不要主观臆断
YESorNO 发表于 2012-3-27 23:00
地球根本没氦3, 当然没法发展 ,氦3是理论上的,氚氘也不过在理论上前进一小步。

不要满心的阴谋论, ...
你可以上网百度老外大学关于核聚变的视频,看了就知道氦3就一噱头
YESorNO 发表于 2012-3-27 23:00
地球根本没氦3, 当然没法发展 ,氦3是理论上的,氚氘也不过在理论上前进一小步。

不要满心的阴谋论, ...
科学家眼中氦3的价值主要在于反应放出带电粒子,可直接推动宇航器,而且极少产生中子,但这只局限于科幻的范畴,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YESorNO 发表于 2012-3-27 23:00
地球根本没氦3, 当然没法发展 ,氦3是理论上的,氚氘也不过在理论上前进一小步。

不要满心的阴谋论, ...
最近,嫦娥二号探月已成为每个中国人关注的焦点,里面再次提到月壤中还蕴藏了丰富氦-3这种宝贵的核聚变燃料。多次在媒体上看见报道:“月球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有上百万吨。作为核聚变中必不可少、安全的核聚变燃料,氦3在地球上分布极少。在核聚变发电商业化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解决将氦3运回地球这一问题,8吨的氦3可解决全中国一年的能源供应总量。月球上百万吨的氦3资源为全人类提供几千年的能源没有问题。由此得出结论:月球是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理想之地。”似乎,氦3俨然成了我们探测月球的一个理所当然的科学目标。

      然而,氦3是核聚变中必不可少、安全的燃料吗?氦3是核聚变反应的理想燃料吗?至少目前不是!即使把氦-3从月球上拉回来,目前也不可能用作核聚变燃料!目前,也很少有科学家从事氦3用作核燃料的研究。

      众所周知,受控核聚变给人类可能带来的好处几乎是无穷的。而可能的核聚变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D+D→3He(0.82 MeV)+n(2.45 Mev)

      D+D→T(1.01 MeV)+p(3.03 Mev)

      D+T→4He(3.5 MeV)+p(14.1 Mev)

      D+3He→4He(3.67 MeV)+n(14.67 Mev)

    氘-氚反应的生成物是氦4和中子。因为中子不带电,它很容易直接作用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从而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导致分子断裂。中子弹就是用这个原理,号称“只杀人不拆房子”。在反应堆中人们一般用重水或者石墨等材料来防护中子,可以将它的“直接伤害”降低到很低的程度。聚变反应中子的主要麻烦在于中子可以跟反应堆的壁材料发生核反应,用一段时间后壁材料就需更换,换下来的壁材料一般都具有放射性,成了核废料。

     氘-氦3反应的产物全部是带电粒子,可以通过磁场加以约束,所以对反应堆周围的材料没有伤害,因此常被看成是干净的聚变反应(当然,其中既然有氘,氘氘反应也会产生中子,但这部分中子的量很小,因为氘氘反应截面比氘-氦3反应小得多)。因此人们觉得,似乎,氦3才是理想、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再加之地球上氦-3储量极少,而月球探测的结果,月球上的氦-3含量估计100万吨以上。似乎,月球上的氦-3就是人类正在寻找的下一代理想能源!

     实际上,在目前进行的受控核聚变研究中,氦-3不但不是核聚变燃料,而且还存在很坏的影响。它产生于核聚变燃料氚的衰变中,其浓度越大,离核聚变越远。

     我们还知道,实现受控核聚变的难度要比受控核裂变大得多。因为,原子核带带正电,库伦斥力的作用使得原子核必须具备足够的动能才能靠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距离内。核所带电荷越多,库伦斥力越大,原子核靠近所需的动能也越大,即反应截面越小。同时,在核电荷数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反应截面越大。理论计算表明,氘-氚聚变反应截面比氘-氘聚变反应大约100倍,比氘-氦3的聚变反应截面大几十倍。结果是,在诸如Tokamak装置中,如果约束时间大于1秒以上、聚变等离子体的密度为每立方米的粒子数为1020个的话,要达到聚变反应的劳森判据对于氘-氚等离子体所需的温度大约为几千万度到几亿度(这是目前人们已经能够实现的),而氘-氦3等离子体的温度则需要超过百亿度(这么高的温度对于目前及可预见将来的加热技术和等离子体控制技术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目前正在运行中的Tokamak装置(如欧洲JET、日本JT-60U、中国HL-2A等),还是正在通过国际合作联合研制的ITER,甚至激光核聚变装置如美国NOVA、中国神光系列等,它们的目标都是氘-氚聚变,而非氘-氦3聚变!以氦3为聚变燃料,在可预见的将来几乎都是不现实的。

    虽然快中子对聚变反应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但是人们已能通过各种精巧的设计,将中子对反应堆的伤害降低到越来越低的程度(例如由中国主导提出的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让铀238吸收聚变反应产生的快中子,生成容易被裂变堆利用的钚239,这不但可以大部分地解决聚变中子问题,还可以处理由核裂变堆产生的核废料)。事实上,现在受控核聚变最困难的问题并不是中子问题,而是对等离子体中各种不稳定性的控制问题,即如何避免大破裂(Disruption)的发生?这一方面需要对燃烧等离子体进行反复实验研究,同时在等离子体理论研究方面也需要重大突破,如果问20世纪人类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话,那么21世纪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呢?是“两暗一黑”吗?我觉得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离人类实在是太遥远了。人类现在所面临最紧迫的问题一个是能源,另一个是环境,而环境也与能源的使用密切关联,也就是说最最紧迫的问题是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几乎都不可能取代受控核聚变能的地位的。所以我觉得21世纪人类在科学上最应该努力的方向是非线性等离子体物理,只有找到如何避免等离子体的大破裂(Disruption)的理论和方法,人类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环境、交通、居住、食品等一系列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YESorNO 发表于 2012-3-27 23:00
地球根本没氦3, 当然没法发展 ,氦3是理论上的,氚氘也不过在理论上前进一小步。

不要满心的阴谋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1d3e930100lm9q.html
这篇文章能较好地解决你的疑问
xdspohs 发表于 2012-3-27 23: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1d3e930100lm9q.html
这篇文章能较好地解决你的疑问
谢谢科普。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2-1-25 15:04
运输成本太大
月球表面引力是地球的1/6,完全可以用月球表面的氢氦同位素发电用电磁炮的形式打入地球同步轨道,然后在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站作为中转,改变其运行轨道,顺利落地。

一件两件的确实少,但是连续不断得往地球打集成矿包,那就成规模,有效益了。
我觉得当坟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