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卡驰骋国际市场 发展中国家基本全覆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26:29
中国汽车国际化的一面旗帜
——中国重汽实施国际化战略速写
发布时间: 2012-01-01  |   作者:郭化南 王建梁
http://www.stdaily.com 2012年01月01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郭化南 王建梁
    眼下,国际级的商业制造业巨擘如野马脱僵般涌进国内市场,本土企业能否顺利守住擂台?雄心勃勃的国内企业挺进国际市场,中国企业能否在虎视眈眈的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刺激着中国企业家们的神经,考验着他们的智慧,挑战着他们的思维极限。

    日前,听到中国重汽集团分管市场销售副总裁于有德讲述重汽近几年国际化的规划和做法,记者心里感到了几分踏实。他说,重汽国际化是全方位的,共有十一项战略,包括:资本国际化——建立国际资本融资平台,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技术国际化——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掌握全球市场竞争的核心技术;市场国际化——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形成四位一体的售后服务体系;品牌国际化——打造国际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人才国际化——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满足国际化进程需求;管理国际化——完成企业改制,确立市场化经营体制,引入现代科学管理……

    科学完整的国际化思路收获累累硕果。

    据了解,2011年,重汽整车出口近3万辆,创汇6亿多美元,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重型汽车出口第一名的地位。中国重汽在国际重卡行业中已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生力军。

    “羊”“狼”共舞

    “羊”的DNA是温顺、按部就班、共赢;而坚强、拼搏、无坚不摧则是“狼”的秉性。

    中国企业界把外企来华,喻为“狼来了”。海尔集团张瑞敏有句名言,要“与狼共舞”,自己首先必须成为“狼”。

    重汽人的血液里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们利用十年工夫,把自己这只疾病缠身、瘫痪已久的小绵羊注入了十足的“狼”性:

    ——在国际市场上注册并叫响“SINOTRUK”品牌。

    ——盘活资本市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融资上百亿港元,成为国内制造业第一支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响当当品牌的斯太尔系列、HOWO系列重卡,HOWO卡车在非洲和中东等地区已成为重卡的代名词。

    ——自主研发的水泥搅拌车和码头牵引车等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已替代进口,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优选产品。

    ——覆盖了从230马力到340马力不同的功率段的新能源天燃气车辆已全面推向市场。

    ——已具有世界重卡先进水平的车桥线、喷涂线、装配线、驾驶室机器人焊装线、发动机线等多条生产线。

    ——十年间累计投资上百亿,研发出9大系列产品、2700多个车型。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了中国汽车行业唯一一家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均3天就产生一项专利,现已累计申报专利2279项,其中获授权专利1960项,继续保持了全国汽车行业专利总数第一的地位。

    ——2011年被国家批准为创新型企业。

    ……

    人们惊喜地发现,现在“羊”“狼”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在中国重汽磨合、碰撞出了完美和谐的景象,中国重汽集团已成为社会各界爱之、竞争对手惧之的“狼之师”。

    欧美强企沦为“打工仔”

    2009年7月16日。香港。

    具有250年历史、全球第三大重型卡车制造商、世界500强的MAN(曼)集团,与中国重汽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 MAN注资重汽60亿港元,并承诺“技术提升型”卡车和欧Ⅲ、欧Ⅳ、欧Ⅴ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技术100%向中国重汽转让。

    年过半百的MAN(曼)集团首席执行官汉肯·萨缪尔森表示:“我们期待着为中国重汽在中国持续的正面发展和不断增强的领军地位积极提供支持。”

    十年前,MAN(曼)集团对中国重汽来说,那简直是高不可攀的世界强企,现在成为中国重汽技术提供者、零部件加工配套者。

    眼下,与 MAN(曼)集团的选择如同一辙,大陆集团、瑞典沃尔沃、五十铃、德国ZF公司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开始进驻中国重汽工业园,为中国重汽产品加工配套。

    ——来自美国的威伯科是世界领先的商用电子制动、稳定性和悬挂控制系统方面世界领先的制造商。现为中国重汽供应空气管理产品、防抱死制动装置等制动系统以及传输控制系统。

    ——E—ctrl公司为中国重汽供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

    ——来自英国的李斯比特为中国重汽提供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来自德国的贝洱为中国重汽提供冷却模块;大陆集团提供电器仪表;WABIO公司提供空压机。

    ——斯凯孚SKF日前宣布向CNHTC供应卡车轮毂轴承单元、圆锥滚子轴承及密封件等……

    如果说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不远万里来为一个中国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出人意料,那从来自亚、非、欧各种肤色的数千名经销商漂洋过海出席一年一度的中国重汽商务大会,人们就不难看出,中国重汽已确确实实成为中国汽车的一面国际化旗帜。

    几十年前企业间简单的“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有德认为,只有外企进来,中企“走出去”,才能一起把重卡这个“饼”做大做强。他谦恭的告诉记者:过去重汽与国外先进的重卡企业相比,我们心里是“仰视”人家,国外强企是“俯视咱”,现在一扫往日“丑小鸭”之形象,与世界500强基本上做到了“平起平坐”,笑谈天下了。

    国际化大视野,加上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实力,让中国重汽在世界舞台上游刃有余。

    为客户“量体裁衣”

    在非洲许多国家,你会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一辆重卡车上能有好几个油箱,或者重卡车上配备比其他重卡大一倍、近千升的油箱。这是重汽人根据该地区天气炎热、沙漠广阔、加油不方便等特点,单独为用户配置的。一辆辆具有个性化及表现优异的重卡,深深地征服了广大非洲及中东用户。

    现在每年3万辆重汽汽车出口到全球五大洲、130多个国家与地区。不同国家对重卡的法规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国际市场部总经理宋进金告诉记者,如英联邦多数国家法律规定汽车方向盘操作右置,与国内完全相反;俄罗斯天寒地冻,用户要求汽车在超低温下顺利启动、耐寒性要高;非洲、中东地区天气炎热、沙漠广阔,该地区用户对空调系统要求较高,等等。重汽都是根据他们自各提出的要求,提供一辆辆从外观到零部件各不相同的重卡。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重汽人“量体裁衣”的个性化、差异化生产服务,让中国重汽在世界重卡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随着出口大幅度增长,重汽变过去“坐等客户”为“走出去”营销方式,组建了山东进出口公司、香港(港华)公司、北方出口公司、西亚出口部、非洲出口部、部件出口部共六个进出口公司(部),负责集团公司的整车、部件出口业务,授权经销商市场的开拓、售后服务等工作。目前,中国重汽在产品销售地和有市场潜力的区域和国家设立了24个销售分部,在全球70个国家建立了销售、配件和服务网点,同时,集团公司已在越南、印尼、泰国、苏丹等国建立了办事处,基本上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覆盖,为国际市场网络拓展提供强有力保障。(郭化南 记者 王建梁)

    《科技日报》(2012-01-01 一版)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 ... /content_409454.htm中国汽车国际化的一面旗帜
——中国重汽实施国际化战略速写
发布时间: 2012-01-01  |   作者:郭化南 王建梁
http://www.stdaily.com 2012年01月01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郭化南 王建梁
    眼下,国际级的商业制造业巨擘如野马脱僵般涌进国内市场,本土企业能否顺利守住擂台?雄心勃勃的国内企业挺进国际市场,中国企业能否在虎视眈眈的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刺激着中国企业家们的神经,考验着他们的智慧,挑战着他们的思维极限。

    日前,听到中国重汽集团分管市场销售副总裁于有德讲述重汽近几年国际化的规划和做法,记者心里感到了几分踏实。他说,重汽国际化是全方位的,共有十一项战略,包括:资本国际化——建立国际资本融资平台,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技术国际化——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掌握全球市场竞争的核心技术;市场国际化——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形成四位一体的售后服务体系;品牌国际化——打造国际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人才国际化——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满足国际化进程需求;管理国际化——完成企业改制,确立市场化经营体制,引入现代科学管理……

    科学完整的国际化思路收获累累硕果。

    据了解,2011年,重汽整车出口近3万辆,创汇6亿多美元,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重型汽车出口第一名的地位。中国重汽在国际重卡行业中已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生力军。

    “羊”“狼”共舞

    “羊”的DNA是温顺、按部就班、共赢;而坚强、拼搏、无坚不摧则是“狼”的秉性。

    中国企业界把外企来华,喻为“狼来了”。海尔集团张瑞敏有句名言,要“与狼共舞”,自己首先必须成为“狼”。

    重汽人的血液里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们利用十年工夫,把自己这只疾病缠身、瘫痪已久的小绵羊注入了十足的“狼”性:

    ——在国际市场上注册并叫响“SINOTRUK”品牌。

    ——盘活资本市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融资上百亿港元,成为国内制造业第一支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响当当品牌的斯太尔系列、HOWO系列重卡,HOWO卡车在非洲和中东等地区已成为重卡的代名词。

    ——自主研发的水泥搅拌车和码头牵引车等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已替代进口,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优选产品。

    ——覆盖了从230马力到340马力不同的功率段的新能源天燃气车辆已全面推向市场。

    ——已具有世界重卡先进水平的车桥线、喷涂线、装配线、驾驶室机器人焊装线、发动机线等多条生产线。

    ——十年间累计投资上百亿,研发出9大系列产品、2700多个车型。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了中国汽车行业唯一一家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均3天就产生一项专利,现已累计申报专利2279项,其中获授权专利1960项,继续保持了全国汽车行业专利总数第一的地位。

    ——2011年被国家批准为创新型企业。

    ……

    人们惊喜地发现,现在“羊”“狼”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在中国重汽磨合、碰撞出了完美和谐的景象,中国重汽集团已成为社会各界爱之、竞争对手惧之的“狼之师”。

    欧美强企沦为“打工仔”

    2009年7月16日。香港。

    具有250年历史、全球第三大重型卡车制造商、世界500强的MAN(曼)集团,与中国重汽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 MAN注资重汽60亿港元,并承诺“技术提升型”卡车和欧Ⅲ、欧Ⅳ、欧Ⅴ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技术100%向中国重汽转让。

    年过半百的MAN(曼)集团首席执行官汉肯·萨缪尔森表示:“我们期待着为中国重汽在中国持续的正面发展和不断增强的领军地位积极提供支持。”

    十年前,MAN(曼)集团对中国重汽来说,那简直是高不可攀的世界强企,现在成为中国重汽技术提供者、零部件加工配套者。

    眼下,与 MAN(曼)集团的选择如同一辙,大陆集团、瑞典沃尔沃、五十铃、德国ZF公司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开始进驻中国重汽工业园,为中国重汽产品加工配套。

    ——来自美国的威伯科是世界领先的商用电子制动、稳定性和悬挂控制系统方面世界领先的制造商。现为中国重汽供应空气管理产品、防抱死制动装置等制动系统以及传输控制系统。

    ——E—ctrl公司为中国重汽供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

    ——来自英国的李斯比特为中国重汽提供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来自德国的贝洱为中国重汽提供冷却模块;大陆集团提供电器仪表;WABIO公司提供空压机。

    ——斯凯孚SKF日前宣布向CNHTC供应卡车轮毂轴承单元、圆锥滚子轴承及密封件等……

    如果说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不远万里来为一个中国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出人意料,那从来自亚、非、欧各种肤色的数千名经销商漂洋过海出席一年一度的中国重汽商务大会,人们就不难看出,中国重汽已确确实实成为中国汽车的一面国际化旗帜。

    几十年前企业间简单的“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有德认为,只有外企进来,中企“走出去”,才能一起把重卡这个“饼”做大做强。他谦恭的告诉记者:过去重汽与国外先进的重卡企业相比,我们心里是“仰视”人家,国外强企是“俯视咱”,现在一扫往日“丑小鸭”之形象,与世界500强基本上做到了“平起平坐”,笑谈天下了。

    国际化大视野,加上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实力,让中国重汽在世界舞台上游刃有余。

    为客户“量体裁衣”

    在非洲许多国家,你会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一辆重卡车上能有好几个油箱,或者重卡车上配备比其他重卡大一倍、近千升的油箱。这是重汽人根据该地区天气炎热、沙漠广阔、加油不方便等特点,单独为用户配置的。一辆辆具有个性化及表现优异的重卡,深深地征服了广大非洲及中东用户。

    现在每年3万辆重汽汽车出口到全球五大洲、130多个国家与地区。不同国家对重卡的法规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国际市场部总经理宋进金告诉记者,如英联邦多数国家法律规定汽车方向盘操作右置,与国内完全相反;俄罗斯天寒地冻,用户要求汽车在超低温下顺利启动、耐寒性要高;非洲、中东地区天气炎热、沙漠广阔,该地区用户对空调系统要求较高,等等。重汽都是根据他们自各提出的要求,提供一辆辆从外观到零部件各不相同的重卡。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重汽人“量体裁衣”的个性化、差异化生产服务,让中国重汽在世界重卡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随着出口大幅度增长,重汽变过去“坐等客户”为“走出去”营销方式,组建了山东进出口公司、香港(港华)公司、北方出口公司、西亚出口部、非洲出口部、部件出口部共六个进出口公司(部),负责集团公司的整车、部件出口业务,授权经销商市场的开拓、售后服务等工作。目前,中国重汽在产品销售地和有市场潜力的区域和国家设立了24个销售分部,在全球70个国家建立了销售、配件和服务网点,同时,集团公司已在越南、印尼、泰国、苏丹等国建立了办事处,基本上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覆盖,为国际市场网络拓展提供强有力保障。(郭化南 记者 王建梁)

    《科技日报》(2012-01-01 一版)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 ... /content_409454.htm
出口3万辆,创汇6亿多美金?是赚了6亿多美金还是6亿美金的销售额?
卡车卖不了高价
纯利润多少?核心技术怎样?
重卡,两万多点美刀一量?
重卡2万美元,也太便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