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 库伯:现代手枪射击术之父和步兵枪技数则 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41:12
http://club.news.tom.com/item_208_874743_0_7.html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挑战约翰 迪恩 库伯(杰夫)在轻武器理论和技巧上的地位,世界上没有一个枪手没有受到杰夫 库伯的影响。

杰夫在这一点也丝毫不谦虚,他称自己是现代射击理论的“源泉”,并且独自一人改写了美军各兵种轻武器理论。他改进了传统的“胯部射击”和“瞄准射击”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彻底改变了警用手枪射击方式,从联邦调查局到乡间警察局。

杰夫出生于加州一个富裕的家庭,194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时他加入了海军陆战队预备役。毕业后杰夫参加了太平洋战场的逐次战役,之后参加了韩战,以中校军衔退役。

韩战之后杰夫在家乡加州大熊镇成立了射击俱乐部,之后他组织其它射击俱乐部成立了“美国西南战斗手枪社团”。他和其他射击爱好者以实战为背景组织了多次射击比赛。

在比赛中他观察到一个叫杰克 维沃尔的射击爱好者奇特的持枪方式。维沃尔用这种方式使用转轮手枪总是以很快的速度准确击中目标。杰夫消化了维沃尔的持枪方式--双手持枪,支撑手臂肘部弯曲,并将这一方式用在1911考尔特半自动手枪上。他将这一方式命名为“维沃尔持枪法”,作为射击教练并开始普及这一方法。

1976年“维沃尔持枪法”被称为“现代持枪法”开始在军队和警界推广。

杰夫发展完善的“现代持枪法”非常详细具体,总结起来有四大规则:

1、枪永远装满子弹。
2、绝对不要把枪指向你不想消灭的目标。
3、准星锁定目标之后手指再放到扳机上。
4、永远确定你要射击的目标。




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你总是看到美军士兵忠实地执行“现代持枪法”的规则,扳机指伸直放置在扳机护环外。

美国海军蛙人部队将杰夫发展的“现代持枪法”第三条执行到了极致,一次犯规就可能被踢出蛙人部队。美国海军陆战队侦察兵被允许两次犯规,第二次将被从侦察部队踢回到普通步兵连。

看过《黑鹰坠落》电影的人也许还记得这个情景,在食堂里一名军官问一名特种部队军士为什么M16的保险没有关上,士官亮了亮伸直的扳机指说:“这就是我的保险。”






实战中手枪不是用于进攻,而是用于防御和生存,这是实战手枪射击和娱乐性手枪射击的根本区别。杰夫尽管在步枪和霰弹枪射击术上也有建树,但他的战斗手枪射击术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个。

实战术一:闪动瞄准场景

简单的说就是:用准星对准目标,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

这一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练数千次不能领会掌握其要旨。具体的说就是视线和手枪准星对准目标同时进行,在这一短暂的过程中扳机指从规则三的位置扣在扳机上。目标可能只有两米距离,也可能是30米外,但准星在缺口中必须清晰。记住,射击的时候双目睁开!

通常在步枪射击过程中,缺口、准星、目标必须形成一条直线,这需要几秒时间。由于人眼部肌肉的限制,人眼不可能同时在三个不同距离聚焦,一名射手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三个不同的距离上,尤其是聚焦缺口时,更需要注意力的集中。

“闪动瞄准”要求射手用准星对准目标,而不顾缺口,省掉了聚焦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迅速对目标射击。之所以叫“闪动瞄准”是目标和准星在射手的眼前是一个单独的目标,这是由于射手大脑的“认知”习惯形成的。而射手在没有聚焦缺口的同时却能“看”得见缺口的准确位置。“闪动瞄准”比“瞄准射击”更能快速击中目标。

“闪动瞄准”的功能是人类在狩猎时期就获得的“认知功能”,也就是“手”和“眼”的协调功能,体现在手枪射击上就是人的大脑替代了缺口,与准星对准。

这一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优秀的飞行员和防空炮手通过飞机的轮廓就能判断并标准目标。二战之后科学家更进一步研究人的这一功能,比如电视广告中闪动的画面,虽然肉眼不能具体判断闪动的是什么武器,但大脑能够根据其轮廓快速“认知”物体的名称。

“闪动瞄准”就是调动人的大脑进行计算,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的准则。实现这一方法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个冷静镇定的大脑。






实战术二:突然压缩

这是对扳机指的控制。扳机指突然收缩必然影响到射击的准确度,所以在娱乐射击时都强调扳机指缓慢挤压扳机,防止“突然压缩”。但在实战中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将扳机指“缓慢挤压扳机”,你必须快速射击

但如何“压缩” 呢? 形象的说就是射手要把扳机当作一根易碎扎手的玻璃棒。由于手枪的枪身短,如果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即便采用“瞄准射击”缓慢挤压扳机,手部的肌肉运动也造成枪身移动。“突然压缩”的窍门就是握枪的部分和扳机指“挤压”和“压缩”同时进行,扳机指对扳机所使用的力量就如同在试图用手指压碎这个玻璃棒,尽管扳机很轻,所用的力度与握枪的部分相同。手的各个部分在使用同力度挤压、压缩的同时也将影响枪身稳定的程度降到了最低程度。

B列为正确扳机指接触扳机位置






实战术三:两发连击

两发快速连击。参加过实战的杰夫知道,即便是.45口径的考尔特有时一发也不能阻止敌人,两发连击能够保证彻底消灭敌人。两法连击目前已经被世界各特种部队采用。杰夫对“两法连击”的术语不以为然,他更喜欢“榔头”这个术语。

注意途中的两枚弹出来的弹壳,标准的“两法连击”





实战术四:“维沃尔”双手持枪术。

这一方法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应用,就不多解释了。







实战术五:莫桑比克

多用于特种部队。这一枪术已经在本 拉登身上得到了具体的验证:胸口两枪,头部一枪。






实战术六:敲-拉排障

手枪在射击时出现卡壳现象很正常,无论是自己的配枪还是从地上拣起战友的手枪,关键是如何快速排除故障。

卡壳:第一个动作就是用非持枪手掌猛烈敲击弹夹底部,第二个动作紧接第一个,用非持枪手拉枪栓。然后射击。






图为“双进弹”故障。

卡壳另一种经常出现的故障是“双进弹”,就是弹壳没有退出,而子弹已经顶上。

排除这一故障仍然使用“敲-拉”排障法。通常“敲-拉”排障不能解决问题,这是你已经知道故障是“双进弹”,这是右手拇指按退弹夹按键,左手接住弹夹,然后用右手小指夹住弹夹,左手拉枪栓,然后插入弹夹。故障排除,开始正常射击。











敲-拉-打





这是最通常出现的卡壳。不要用手指去挖弹壳,严格执行“敲-拉-打”程序,故障100%排除。





杰夫还完善了“抽枪五步骤”

一、持枪手与非持枪手同时开始动作。持枪手握住枪把,非持枪手平放在胸前,拇指向上,其余四指并拢。与此同时持枪手应该紧贴身体,避免被傍边的物体阻挡干扰。

二、持枪手在腰部将准星对向目标,如果配枪有保险开关,这时打开保险,扳机指放在扳机护环外。非持枪手仍然放置胸前。如果这时目标冲到面前,左手可用于阻挡目标。

三、非持枪手滑过胸部完成双手持枪动作。拇指仍然伸开,避免左手错过持枪手。这时如果需要,可以开始射击。

四、持枪手将手枪从肩部平行推出,如果是格洛克手枪,持枪手扳机指这时已经激活扳机上的保险,左手完成“维沃尔持枪”方法。非持枪手使用与持枪手相反方向的力量(左手向后拉,右手用力推出)。这是射击的最佳位置。

五、按照抽枪步骤将手枪放回枪套。(注: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个“抱枪”的动作,如果有目标突然出现或者目标起死回生,可以快速消灭。)

注意拇指一定向上张开,平放在胸前。

抽枪五步骤





第五步,放回枪套。




http://club.news.tom.com/item_208_860900_0_7.html

说起天朝军事素质,挑几个比较了解的一些步兵基本技能聊聊。顺便找来一些图片,便于了解。

----------------------

一、抱枪

人们在电影和图片里看到神兵天将掏出手枪射击很酷,但不了解使用配枪射击中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抱枪”。

在掏出枪伸开手臂射击前有一个抱枪的动作,其目的是保证首发命中率;在射击完成后将枪放回枪套前有一个抱枪的动作,其目的是以防万一目标“起死回生”,可以立即补几枪。

如图




二、快速更换弹夹

顾名思义,快速更换弹夹就是用“扳机手”(左或右手)弹射出弹夹,与此同时另一只手从战术背心或口袋里掏出新弹夹换上。这套动作通常不在隐蔽处进行,而是在激烈交战中进行,而且与前进、规避或后退动作同时进行。

这个动作的长处是争取了速度,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其缺点是可能弹射丢弃的弹夹里仍然还有弹药。当然在性命攸关的关头,这个缺点可以忽略不计。

要注意的一点是突击步枪是开放式枪机,如果不注意,插上弹夹的瞬间如果扳机指训练不够可以发生走火




三、战术更换弹夹

借用一张海军陆战队的图。这个动作一般是在隐蔽处或情况不十分紧急下进行。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换下弹夹,食指和拇指在从战术背心中掏出弹夹后顶上。然后把空弹夹放回战术背心。

这个动作的优点是如果弹夹里还有子弹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技术过硬,其速度不亚于“快速更换弹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是5秒钟之内完成整个动作。




四、突击射击

这个动作规定要在11秒内完成。士兵首先速跑25码(23米左右?),然后采用立射或跪射三发点射击中靶标。

未击中靶心不及格。




五、“左顾右盼”(我自己给起的名称)

在干掉正面目标后必须“左顾右盼”,确定四周的威胁都被扫平。

千万别小看这个动作。虽然不漂亮,在战场上这个动作会救你的命。




六、九洞射击

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九个高低、形状不同的洞射击并击中目标。这是城市巷战训练必不可少的科目。

实战中没有四平八稳射击的机会。





82空降师训练“九洞射击"




七、优势侧/劣势侧

这个比较好理解。如果你使用右手,隐蔽物的右侧就是你的优势侧,隐蔽物的左侧就是你的劣势侧。

一个训练科目就是三发点射解决“优势侧”的目标后,立即换手,也就是便成左撇子,在“劣势侧”点射目标。这个动作要求在7-10秒内完成。如果没有击中靶心就是不及格。

注:“优势侧”和“劣势侧”也许有点蹩脚,叫“强手”和“弱手”也行。

如果你使用右手,这张图片显示的是“优势侧”。





八、压力下射击 (再介绍一个,tom似乎在抽风)

这是高级战术训练项目,比较复杂一些。记住:你在做这个科目的时候负重是20公斤左右,而且要在75秒内完成并击中目标,否则不及格。

1、隐蔽物前5米距离有四个目标。
2、射击者有16发子弹,分装在两个弹夹中,但并不是每个弹夹都是八发子弹。
3、射击者首先站立在隐蔽物前,听到开始命令后向后跑15米,然后跑回到隐蔽物(15米),再向后跑15米,然后再跑回来(15米),总共是60米速跑。
4、这时你已经是大喘气了。在隐蔽物后的“优势侧”对两个目标射击,每个目标必须两弹以上。
5、解决掉“优势侧”目标后,再重复速跑动作,就是两个来回共60米。
6、已经速跑了120米,估计这时你已经两眼发黑了。 你要在隐蔽物的“劣势侧”重复在“优势侧”的射击动作,就是要在两个目标上各钻两个以上的窟窿。
7、不过,你的一个弹夹已经打空,或者在“优势侧”已经需要更换弹夹。要求使用“快速更换弹夹”方法换弹夹。至于说何时进行,自己决定。

试试看自己能否在75秒内速跑120米手不发抖?



这个动作叫“武器转换”,在近战中,尤其是室内近战中,更换弹夹就意味着死亡,最佳选择是使用“第二武器”(配枪)。将步枪自然放下,持枪手拔出配枪。



这些动作要通过上百上千次的重复才能成为“自然反应”。看过一段美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在室内搜捕塔列班武装分子的录像(录像是头盔摄像机拍摄下来的)。

阿富汗政府军首先在一个侧屋与两名塔列班交火,结果是边还击边往屋子外边跑。这时这名美军士兵(头盔上有摄像头)依然持枪稳步进入屋内(不是冲进去,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半自动状态击毙了这两名武装分子。

这不是什么勇敢,而是一种训练有素的职业反应而已。



这张图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所有阿富汗士兵是“众手一指”,只有美军士兵在瞄准试图干掉目标。



快速更换弹夹,空弹夹还没有弹出来枪口已经朝天,满弹夹已经掏出来空弹夹还没有弹出来。不合格,继续训练。




很多有关狙击手的图片中狙击手使用的步枪枪托不很“威武”,一些是用胶布缠起来,或者上边有一个“布”套子。

为什么?



首先,缠胶布也好,加一个套子也好,不是为了舒适,而是为了“快速瞄准”。

步兵如何把自己配发的步枪调整到最佳瞄准状态或最佳工作状态非常重要,尤其在实战中。

调整的最佳方式是:核心是自然。调整自己的步枪的时候最好采用卧式射击姿势,卧地后按照规定方式左右手握好枪,闭上双眼,然后头部自然垂下,千万不要硬来,一定要自然垂下,放松,把脸颊放在枪托上,感觉最舒适自然,这时睁开眼睛,如果你的瞄准眼睛-瞄准器-目标在一条线上,能够舒适自然观察到目标,这说明你的步枪枪托高低合适,不用调节。

但大部分情况是枪托偏低,尤其是加装了步枪瞄准镜后,眼睛不能与标准器-目标形成一条线,第一个反应是要使劲抬起脖子,保持“三点一线”。如果强迫自己的脖子用力,必然影响到射击的准确性,尤其是实用瞄准器射击两百米以外的目标。

改良自己步枪的方法很简单。有些型号的狙击步枪枪托设计了调节高度的小机关,但不适用于实战,尤其是在潮湿或寒冷地带作战时候。你会观察到很多装备最普及的狙击步枪枪托并不能调节,当然比赛用的步枪枪托都可以调节。

狙击步枪可以在自己的枪托上钻两个眼,然后找一块木头,用小刀根据自己的需要削一块合适的木条固定在枪托上,外边可以买一幅能够插子弹的套子套在上边。

突击步枪更简单,找一块泡沫塑料,用小刀削成对自己高度合适的泡沫条,然后用胶带缠在枪托上。

要当一个好的步枪兵,小技巧很多。你掌握的越多,战场上最先躺地上的总是敌人。

从途中可以明显看到枪托缠了胶带。




非常标准的动作,合适的枪托。



这是米勒,已阵亡,获得“国会荣誉勋章”。可以看出持枪非常舒适自然。



比较一下。很显然这位准将就很不自然,头要使劲压低,明显是用别人的武器。但这里的问题不是枪托低,而是枪托高了。调整的方法可以在瞄准镜导轨上加铁片,升高瞄准镜。


说到调整瞄准镜,一个小窍门。绝大多数瞄准镜固定在导轨上有两个固定金属条,基本上是八个螺丝。一些狙击手要携带水平器来使瞄准镜与导轨水平位置。但如果没有观察手或战友帮助,调整到水平位置也是个麻烦的工作。最实用、简单的方法是携带一个橡皮大小的长方形铁块或铁条,这块铁条一定要规则,车工铣工用的金属尺截断一节就比较理想。调整水平的时候在导轨和瞄准镜之间插入铁条,然后抬起小铁片的一侧,与导轨形成三角形,然后目测,如果瞄准镜底部与铁条没有间隙,意味着瞄准镜在水平位置上,这是用另一只手轻轻上螺丝。

一个固定金属片上有对角四个螺丝,先上一个,不要上紧,然后上对角的另一个螺丝,也不要上紧。然后再上另一个对角。 这时再上另一个笃定金属片上的螺丝,依次进行。然后再回过来逐次上紧螺丝。

耐心,一定要耐心。

这支步枪就有调节的小机关



这支在枪托上加了一块。

最好再加一个套子。





坐射

在实战中卧射并不是都适用,比如野战中的灌木丛和草地都不适合卧射,坐射使武器升高,更好命中目标。

美军讲“坐射”俗称“印地安人姿势”。基本上有三种坐射姿势。但核心是寻找最稳定的位置。

这张越战时期的坐射姿势比较标准,但还有些欠缺。

拿右手适用者举例。双脚交叉坐地,左上臂内侧放在膝盖上,然后将枪放在左臂上,最佳位置是枪的平衡中心位置,可以放开手测试一下是否平衡(当然是训练时候,习惯成自然。实战中就是浪费时间了)

图中的左手抱住右臂很正确,不足的地方是右腿和右手。

右膝应该与左膝保持相同姿势,右臂搭在右膝上。这是最稳定的姿势,与卧射不相上下。




这张比较标准,两脚交叉起来就更标准了。



这也是坐射的一种,由于遮挡物比较高,需要把脚垫在屁股下。

无论如何,坐射都比半跪射要稳定。



这也是坐射的一种,个人感觉这种将肘部支撑在膝部不如将手臂放在膝部稳定。当然个人习惯不同,而且这种姿势比较适用于及时调整射击高度。




这个姿势的优势就是能将射击高度调整很低。




转几段另外一个帖子里的。
-----------------
一些文学作品里这样描述:“敌人进入了伏击圈,战士们屏住呼吸,只等一声令下。”

这大概是步枪射击基本常识中最大的误导。

正确的“开枪时机”因该如此。

“扣”扳机的最佳时间是呼气和吸气间隙。呼出一口气后到吸气有一个间隙,这是最佳射击时间,好的射手在这个时间段能射出好几发子弹。切忌不要故意打断呼吸程序 通过自然呼吸来控制射击。憋气或者“屏住呼吸”会造成呼吸不均匀,心跳加速,影响精确度。加上如果是实战,人本来就紧张,心跳加速,如果不尽量保持自然呼吸,会对作战效果造成很大 影响。

点射的最佳时机是在呼出气到吸气的自然间隙。这时候浑身肌肉处于最放松的状态,胸部和身体没有运动,是最稳定的射击机会。普通士兵这个间隙可以延续到3-5秒,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比如狙击手,的这个间隙可以达到15秒。

另外,呼吸不正常和长时间“屏住呼吸”会造成大脑缺氧,直接影响到视力,造成瞄准不准确。

“扳机指”素养

首先要紧握手柄。将扳机手张开,然后形成V形(象要掐别人脖子的形状),虎口紧紧扣在手柄上,四指紧握手柄,食指轻轻搭在扳机护环外。注意,四指一定要紧握手柄,不能留有任何活动的间隙。


紧握手柄的原 因很简单。在食指“挤压”扳机的时候,人的自然反应是五指都用力,这由不得人。除非是训练有素的狙击手,食指可以单独运动而不影响到全手。五指如果都用 力,必然影响到枪支的稳定,枪会移动,准星会脱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紧握手柄,这样在食指“挤压”扳机的时候,其余四指已经没有活动的空间,即便是五指同时在用力,但也不影响枪支的稳定。注意,食指是“单独”活动,与其它四指无关。


“挤压”扳机的食指与扳机的接触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就是说不必非得是指尖或食指中间,因为人的手有大小,手指有长短,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简单的说就是怎么舒适,怎么自然就怎么样。


食指在发现/锁定目标后从扳机护环外“滑”向扳机,然后“挤压”,不必过分用力。如果目标继续存在或有新的目标出现,食指不必离开扳机。但目标消失/消灭后食指自然回到扳机护环外。这个动作要练习千百遍,最后成为本能。同时食指的动作要配合呼吸进行,是一套系统。


战术更换弹夹。

注意食指和拇指捏住新弹夹,然后用其余三指抽下空弹夹。

三楼的那张图动作太标准了。这张枪口有些抬起,可能是因为示范的原因。




先掏出新弹夹来




呵呵,这个需要加强训练。空弹夹都弹出来新弹夹还没拔出来。



这个比较标准(快速更换)



更换弹夹一些士兵还习惯用掌击枪身一下,保证首发击出。这是一种习惯,不一定是“制式”动作。

如果经常看战争片,你会发现二战中美军习惯在上新弹夹之前在钢盔上磕一下。一个道理。




图为陆战队士兵教授水兵射击,注意“掌击”的动作



非常标准




这是印尼海兵训练结束后兵器入库储藏。可以看见步枪的“保险”处于射击位置,而不是处于“保险”位置。

原因:如果设置于保险位置,扳机弹簧被压住,长期如此枪机弹簧疲劳,扳机也会不灵敏。





调整枪托高度有助于快速瞄准,对于狙击手来说,枪托的加高外罩也有窍门。上星期与一个休假的海兵交谈,学了一招。

注意这三种外罩,陆战队狙击手不会使用。在沙漠地带、阿富汗和丛林作战的陆战队狙击手首选混纺棉外罩,目的是吸汗。长时间“狩猎”,出汗难以避免,如果脸颊不能贴紧枪托,尤其是出现“打滑”现象,必然影响射击精确度。

作战时撕开一件旧体恤衫缠在枪托上也是不错的外罩,起码不打滑。







绒面比较适用



注意以色列士兵步枪上的弹夹套。

由于发生过事故,所以在实弹训练中弹夹插在步枪一侧。




http://club.news.tom.com/item_208_874743_0_7.html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挑战约翰 迪恩 库伯(杰夫)在轻武器理论和技巧上的地位,世界上没有一个枪手没有受到杰夫 库伯的影响。

杰夫在这一点也丝毫不谦虚,他称自己是现代射击理论的“源泉”,并且独自一人改写了美军各兵种轻武器理论。他改进了传统的“胯部射击”和“瞄准射击”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彻底改变了警用手枪射击方式,从联邦调查局到乡间警察局。

杰夫出生于加州一个富裕的家庭,194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时他加入了海军陆战队预备役。毕业后杰夫参加了太平洋战场的逐次战役,之后参加了韩战,以中校军衔退役。

韩战之后杰夫在家乡加州大熊镇成立了射击俱乐部,之后他组织其它射击俱乐部成立了“美国西南战斗手枪社团”。他和其他射击爱好者以实战为背景组织了多次射击比赛。

在比赛中他观察到一个叫杰克 维沃尔的射击爱好者奇特的持枪方式。维沃尔用这种方式使用转轮手枪总是以很快的速度准确击中目标。杰夫消化了维沃尔的持枪方式--双手持枪,支撑手臂肘部弯曲,并将这一方式用在1911考尔特半自动手枪上。他将这一方式命名为“维沃尔持枪法”,作为射击教练并开始普及这一方法。

1976年“维沃尔持枪法”被称为“现代持枪法”开始在军队和警界推广。

杰夫发展完善的“现代持枪法”非常详细具体,总结起来有四大规则:

1、枪永远装满子弹。
2、绝对不要把枪指向你不想消灭的目标。
3、准星锁定目标之后手指再放到扳机上。
4、永远确定你要射击的目标。




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你总是看到美军士兵忠实地执行“现代持枪法”的规则,扳机指伸直放置在扳机护环外。

美国海军蛙人部队将杰夫发展的“现代持枪法”第三条执行到了极致,一次犯规就可能被踢出蛙人部队。美国海军陆战队侦察兵被允许两次犯规,第二次将被从侦察部队踢回到普通步兵连。

看过《黑鹰坠落》电影的人也许还记得这个情景,在食堂里一名军官问一名特种部队军士为什么M16的保险没有关上,士官亮了亮伸直的扳机指说:“这就是我的保险。”






实战中手枪不是用于进攻,而是用于防御和生存,这是实战手枪射击和娱乐性手枪射击的根本区别。杰夫尽管在步枪和霰弹枪射击术上也有建树,但他的战斗手枪射击术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个。

实战术一:闪动瞄准场景

简单的说就是:用准星对准目标,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

这一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练数千次不能领会掌握其要旨。具体的说就是视线和手枪准星对准目标同时进行,在这一短暂的过程中扳机指从规则三的位置扣在扳机上。目标可能只有两米距离,也可能是30米外,但准星在缺口中必须清晰。记住,射击的时候双目睁开!

通常在步枪射击过程中,缺口、准星、目标必须形成一条直线,这需要几秒时间。由于人眼部肌肉的限制,人眼不可能同时在三个不同距离聚焦,一名射手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三个不同的距离上,尤其是聚焦缺口时,更需要注意力的集中。

“闪动瞄准”要求射手用准星对准目标,而不顾缺口,省掉了聚焦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迅速对目标射击。之所以叫“闪动瞄准”是目标和准星在射手的眼前是一个单独的目标,这是由于射手大脑的“认知”习惯形成的。而射手在没有聚焦缺口的同时却能“看”得见缺口的准确位置。“闪动瞄准”比“瞄准射击”更能快速击中目标。

“闪动瞄准”的功能是人类在狩猎时期就获得的“认知功能”,也就是“手”和“眼”的协调功能,体现在手枪射击上就是人的大脑替代了缺口,与准星对准。

这一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优秀的飞行员和防空炮手通过飞机的轮廓就能判断并标准目标。二战之后科学家更进一步研究人的这一功能,比如电视广告中闪动的画面,虽然肉眼不能具体判断闪动的是什么武器,但大脑能够根据其轮廓快速“认知”物体的名称。

“闪动瞄准”就是调动人的大脑进行计算,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的准则。实现这一方法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个冷静镇定的大脑。






实战术二:突然压缩

这是对扳机指的控制。扳机指突然收缩必然影响到射击的准确度,所以在娱乐射击时都强调扳机指缓慢挤压扳机,防止“突然压缩”。但在实战中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将扳机指“缓慢挤压扳机”,你必须快速射击

但如何“压缩” 呢? 形象的说就是射手要把扳机当作一根易碎扎手的玻璃棒。由于手枪的枪身短,如果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即便采用“瞄准射击”缓慢挤压扳机,手部的肌肉运动也造成枪身移动。“突然压缩”的窍门就是握枪的部分和扳机指“挤压”和“压缩”同时进行,扳机指对扳机所使用的力量就如同在试图用手指压碎这个玻璃棒,尽管扳机很轻,所用的力度与握枪的部分相同。手的各个部分在使用同力度挤压、压缩的同时也将影响枪身稳定的程度降到了最低程度。

B列为正确扳机指接触扳机位置






实战术三:两发连击

两发快速连击。参加过实战的杰夫知道,即便是.45口径的考尔特有时一发也不能阻止敌人,两发连击能够保证彻底消灭敌人。两法连击目前已经被世界各特种部队采用。杰夫对“两法连击”的术语不以为然,他更喜欢“榔头”这个术语。

注意途中的两枚弹出来的弹壳,标准的“两法连击”





实战术四:“维沃尔”双手持枪术。

这一方法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应用,就不多解释了。







实战术五:莫桑比克

多用于特种部队。这一枪术已经在本 拉登身上得到了具体的验证:胸口两枪,头部一枪。






实战术六:敲-拉排障

手枪在射击时出现卡壳现象很正常,无论是自己的配枪还是从地上拣起战友的手枪,关键是如何快速排除故障。

卡壳:第一个动作就是用非持枪手掌猛烈敲击弹夹底部,第二个动作紧接第一个,用非持枪手拉枪栓。然后射击。






图为“双进弹”故障。

卡壳另一种经常出现的故障是“双进弹”,就是弹壳没有退出,而子弹已经顶上。

排除这一故障仍然使用“敲-拉”排障法。通常“敲-拉”排障不能解决问题,这是你已经知道故障是“双进弹”,这是右手拇指按退弹夹按键,左手接住弹夹,然后用右手小指夹住弹夹,左手拉枪栓,然后插入弹夹。故障排除,开始正常射击。











敲-拉-打





这是最通常出现的卡壳。不要用手指去挖弹壳,严格执行“敲-拉-打”程序,故障100%排除。





杰夫还完善了“抽枪五步骤”

一、持枪手与非持枪手同时开始动作。持枪手握住枪把,非持枪手平放在胸前,拇指向上,其余四指并拢。与此同时持枪手应该紧贴身体,避免被傍边的物体阻挡干扰。

二、持枪手在腰部将准星对向目标,如果配枪有保险开关,这时打开保险,扳机指放在扳机护环外。非持枪手仍然放置胸前。如果这时目标冲到面前,左手可用于阻挡目标。

三、非持枪手滑过胸部完成双手持枪动作。拇指仍然伸开,避免左手错过持枪手。这时如果需要,可以开始射击。

四、持枪手将手枪从肩部平行推出,如果是格洛克手枪,持枪手扳机指这时已经激活扳机上的保险,左手完成“维沃尔持枪”方法。非持枪手使用与持枪手相反方向的力量(左手向后拉,右手用力推出)。这是射击的最佳位置。

五、按照抽枪步骤将手枪放回枪套。(注: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个“抱枪”的动作,如果有目标突然出现或者目标起死回生,可以快速消灭。)

注意拇指一定向上张开,平放在胸前。

抽枪五步骤





第五步,放回枪套。




http://club.news.tom.com/item_208_860900_0_7.html

说起天朝军事素质,挑几个比较了解的一些步兵基本技能聊聊。顺便找来一些图片,便于了解。

----------------------

一、抱枪

人们在电影和图片里看到神兵天将掏出手枪射击很酷,但不了解使用配枪射击中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抱枪”。

在掏出枪伸开手臂射击前有一个抱枪的动作,其目的是保证首发命中率;在射击完成后将枪放回枪套前有一个抱枪的动作,其目的是以防万一目标“起死回生”,可以立即补几枪。

如图




二、快速更换弹夹

顾名思义,快速更换弹夹就是用“扳机手”(左或右手)弹射出弹夹,与此同时另一只手从战术背心或口袋里掏出新弹夹换上。这套动作通常不在隐蔽处进行,而是在激烈交战中进行,而且与前进、规避或后退动作同时进行。

这个动作的长处是争取了速度,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其缺点是可能弹射丢弃的弹夹里仍然还有弹药。当然在性命攸关的关头,这个缺点可以忽略不计。

要注意的一点是突击步枪是开放式枪机,如果不注意,插上弹夹的瞬间如果扳机指训练不够可以发生走火




三、战术更换弹夹

借用一张海军陆战队的图。这个动作一般是在隐蔽处或情况不十分紧急下进行。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换下弹夹,食指和拇指在从战术背心中掏出弹夹后顶上。然后把空弹夹放回战术背心。

这个动作的优点是如果弹夹里还有子弹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技术过硬,其速度不亚于“快速更换弹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是5秒钟之内完成整个动作。




四、突击射击

这个动作规定要在11秒内完成。士兵首先速跑25码(23米左右?),然后采用立射或跪射三发点射击中靶标。

未击中靶心不及格。




五、“左顾右盼”(我自己给起的名称)

在干掉正面目标后必须“左顾右盼”,确定四周的威胁都被扫平。

千万别小看这个动作。虽然不漂亮,在战场上这个动作会救你的命。




六、九洞射击

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九个高低、形状不同的洞射击并击中目标。这是城市巷战训练必不可少的科目。

实战中没有四平八稳射击的机会。





82空降师训练“九洞射击"




七、优势侧/劣势侧

这个比较好理解。如果你使用右手,隐蔽物的右侧就是你的优势侧,隐蔽物的左侧就是你的劣势侧。

一个训练科目就是三发点射解决“优势侧”的目标后,立即换手,也就是便成左撇子,在“劣势侧”点射目标。这个动作要求在7-10秒内完成。如果没有击中靶心就是不及格。

注:“优势侧”和“劣势侧”也许有点蹩脚,叫“强手”和“弱手”也行。

如果你使用右手,这张图片显示的是“优势侧”。





八、压力下射击 (再介绍一个,tom似乎在抽风)

这是高级战术训练项目,比较复杂一些。记住:你在做这个科目的时候负重是20公斤左右,而且要在75秒内完成并击中目标,否则不及格。

1、隐蔽物前5米距离有四个目标。
2、射击者有16发子弹,分装在两个弹夹中,但并不是每个弹夹都是八发子弹。
3、射击者首先站立在隐蔽物前,听到开始命令后向后跑15米,然后跑回到隐蔽物(15米),再向后跑15米,然后再跑回来(15米),总共是60米速跑。
4、这时你已经是大喘气了。在隐蔽物后的“优势侧”对两个目标射击,每个目标必须两弹以上。
5、解决掉“优势侧”目标后,再重复速跑动作,就是两个来回共60米。
6、已经速跑了120米,估计这时你已经两眼发黑了。 你要在隐蔽物的“劣势侧”重复在“优势侧”的射击动作,就是要在两个目标上各钻两个以上的窟窿。
7、不过,你的一个弹夹已经打空,或者在“优势侧”已经需要更换弹夹。要求使用“快速更换弹夹”方法换弹夹。至于说何时进行,自己决定。

试试看自己能否在75秒内速跑120米手不发抖?



这个动作叫“武器转换”,在近战中,尤其是室内近战中,更换弹夹就意味着死亡,最佳选择是使用“第二武器”(配枪)。将步枪自然放下,持枪手拔出配枪。



这些动作要通过上百上千次的重复才能成为“自然反应”。看过一段美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在室内搜捕塔列班武装分子的录像(录像是头盔摄像机拍摄下来的)。

阿富汗政府军首先在一个侧屋与两名塔列班交火,结果是边还击边往屋子外边跑。这时这名美军士兵(头盔上有摄像头)依然持枪稳步进入屋内(不是冲进去,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半自动状态击毙了这两名武装分子。

这不是什么勇敢,而是一种训练有素的职业反应而已。



这张图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所有阿富汗士兵是“众手一指”,只有美军士兵在瞄准试图干掉目标。



快速更换弹夹,空弹夹还没有弹出来枪口已经朝天,满弹夹已经掏出来空弹夹还没有弹出来。不合格,继续训练。




很多有关狙击手的图片中狙击手使用的步枪枪托不很“威武”,一些是用胶布缠起来,或者上边有一个“布”套子。

为什么?



首先,缠胶布也好,加一个套子也好,不是为了舒适,而是为了“快速瞄准”。

步兵如何把自己配发的步枪调整到最佳瞄准状态或最佳工作状态非常重要,尤其在实战中。

调整的最佳方式是:核心是自然。调整自己的步枪的时候最好采用卧式射击姿势,卧地后按照规定方式左右手握好枪,闭上双眼,然后头部自然垂下,千万不要硬来,一定要自然垂下,放松,把脸颊放在枪托上,感觉最舒适自然,这时睁开眼睛,如果你的瞄准眼睛-瞄准器-目标在一条线上,能够舒适自然观察到目标,这说明你的步枪枪托高低合适,不用调节。

但大部分情况是枪托偏低,尤其是加装了步枪瞄准镜后,眼睛不能与标准器-目标形成一条线,第一个反应是要使劲抬起脖子,保持“三点一线”。如果强迫自己的脖子用力,必然影响到射击的准确性,尤其是实用瞄准器射击两百米以外的目标。

改良自己步枪的方法很简单。有些型号的狙击步枪枪托设计了调节高度的小机关,但不适用于实战,尤其是在潮湿或寒冷地带作战时候。你会观察到很多装备最普及的狙击步枪枪托并不能调节,当然比赛用的步枪枪托都可以调节。

狙击步枪可以在自己的枪托上钻两个眼,然后找一块木头,用小刀根据自己的需要削一块合适的木条固定在枪托上,外边可以买一幅能够插子弹的套子套在上边。

突击步枪更简单,找一块泡沫塑料,用小刀削成对自己高度合适的泡沫条,然后用胶带缠在枪托上。

要当一个好的步枪兵,小技巧很多。你掌握的越多,战场上最先躺地上的总是敌人。

从途中可以明显看到枪托缠了胶带。




非常标准的动作,合适的枪托。



这是米勒,已阵亡,获得“国会荣誉勋章”。可以看出持枪非常舒适自然。



比较一下。很显然这位准将就很不自然,头要使劲压低,明显是用别人的武器。但这里的问题不是枪托低,而是枪托高了。调整的方法可以在瞄准镜导轨上加铁片,升高瞄准镜。


说到调整瞄准镜,一个小窍门。绝大多数瞄准镜固定在导轨上有两个固定金属条,基本上是八个螺丝。一些狙击手要携带水平器来使瞄准镜与导轨水平位置。但如果没有观察手或战友帮助,调整到水平位置也是个麻烦的工作。最实用、简单的方法是携带一个橡皮大小的长方形铁块或铁条,这块铁条一定要规则,车工铣工用的金属尺截断一节就比较理想。调整水平的时候在导轨和瞄准镜之间插入铁条,然后抬起小铁片的一侧,与导轨形成三角形,然后目测,如果瞄准镜底部与铁条没有间隙,意味着瞄准镜在水平位置上,这是用另一只手轻轻上螺丝。

一个固定金属片上有对角四个螺丝,先上一个,不要上紧,然后上对角的另一个螺丝,也不要上紧。然后再上另一个对角。 这时再上另一个笃定金属片上的螺丝,依次进行。然后再回过来逐次上紧螺丝。

耐心,一定要耐心。

这支步枪就有调节的小机关



这支在枪托上加了一块。

最好再加一个套子。





坐射

在实战中卧射并不是都适用,比如野战中的灌木丛和草地都不适合卧射,坐射使武器升高,更好命中目标。

美军讲“坐射”俗称“印地安人姿势”。基本上有三种坐射姿势。但核心是寻找最稳定的位置。

这张越战时期的坐射姿势比较标准,但还有些欠缺。

拿右手适用者举例。双脚交叉坐地,左上臂内侧放在膝盖上,然后将枪放在左臂上,最佳位置是枪的平衡中心位置,可以放开手测试一下是否平衡(当然是训练时候,习惯成自然。实战中就是浪费时间了)

图中的左手抱住右臂很正确,不足的地方是右腿和右手。

右膝应该与左膝保持相同姿势,右臂搭在右膝上。这是最稳定的姿势,与卧射不相上下。




这张比较标准,两脚交叉起来就更标准了。



这也是坐射的一种,由于遮挡物比较高,需要把脚垫在屁股下。

无论如何,坐射都比半跪射要稳定。



这也是坐射的一种,个人感觉这种将肘部支撑在膝部不如将手臂放在膝部稳定。当然个人习惯不同,而且这种姿势比较适用于及时调整射击高度。




这个姿势的优势就是能将射击高度调整很低。




转几段另外一个帖子里的。
-----------------
一些文学作品里这样描述:“敌人进入了伏击圈,战士们屏住呼吸,只等一声令下。”

这大概是步枪射击基本常识中最大的误导。

正确的“开枪时机”因该如此。

“扣”扳机的最佳时间是呼气和吸气间隙。呼出一口气后到吸气有一个间隙,这是最佳射击时间,好的射手在这个时间段能射出好几发子弹。切忌不要故意打断呼吸程序 通过自然呼吸来控制射击。憋气或者“屏住呼吸”会造成呼吸不均匀,心跳加速,影响精确度。加上如果是实战,人本来就紧张,心跳加速,如果不尽量保持自然呼吸,会对作战效果造成很大 影响。

点射的最佳时机是在呼出气到吸气的自然间隙。这时候浑身肌肉处于最放松的状态,胸部和身体没有运动,是最稳定的射击机会。普通士兵这个间隙可以延续到3-5秒,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比如狙击手,的这个间隙可以达到15秒。

另外,呼吸不正常和长时间“屏住呼吸”会造成大脑缺氧,直接影响到视力,造成瞄准不准确。

“扳机指”素养

首先要紧握手柄。将扳机手张开,然后形成V形(象要掐别人脖子的形状),虎口紧紧扣在手柄上,四指紧握手柄,食指轻轻搭在扳机护环外。注意,四指一定要紧握手柄,不能留有任何活动的间隙。


紧握手柄的原 因很简单。在食指“挤压”扳机的时候,人的自然反应是五指都用力,这由不得人。除非是训练有素的狙击手,食指可以单独运动而不影响到全手。五指如果都用 力,必然影响到枪支的稳定,枪会移动,准星会脱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紧握手柄,这样在食指“挤压”扳机的时候,其余四指已经没有活动的空间,即便是五指同时在用力,但也不影响枪支的稳定。注意,食指是“单独”活动,与其它四指无关。


“挤压”扳机的食指与扳机的接触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就是说不必非得是指尖或食指中间,因为人的手有大小,手指有长短,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简单的说就是怎么舒适,怎么自然就怎么样。


食指在发现/锁定目标后从扳机护环外“滑”向扳机,然后“挤压”,不必过分用力。如果目标继续存在或有新的目标出现,食指不必离开扳机。但目标消失/消灭后食指自然回到扳机护环外。这个动作要练习千百遍,最后成为本能。同时食指的动作要配合呼吸进行,是一套系统。


战术更换弹夹。

注意食指和拇指捏住新弹夹,然后用其余三指抽下空弹夹。

三楼的那张图动作太标准了。这张枪口有些抬起,可能是因为示范的原因。




先掏出新弹夹来




呵呵,这个需要加强训练。空弹夹都弹出来新弹夹还没拔出来。



这个比较标准(快速更换)



更换弹夹一些士兵还习惯用掌击枪身一下,保证首发击出。这是一种习惯,不一定是“制式”动作。

如果经常看战争片,你会发现二战中美军习惯在上新弹夹之前在钢盔上磕一下。一个道理。




图为陆战队士兵教授水兵射击,注意“掌击”的动作



非常标准




这是印尼海兵训练结束后兵器入库储藏。可以看见步枪的“保险”处于射击位置,而不是处于“保险”位置。

原因:如果设置于保险位置,扳机弹簧被压住,长期如此枪机弹簧疲劳,扳机也会不灵敏。





调整枪托高度有助于快速瞄准,对于狙击手来说,枪托的加高外罩也有窍门。上星期与一个休假的海兵交谈,学了一招。

注意这三种外罩,陆战队狙击手不会使用。在沙漠地带、阿富汗和丛林作战的陆战队狙击手首选混纺棉外罩,目的是吸汗。长时间“狩猎”,出汗难以避免,如果脸颊不能贴紧枪托,尤其是出现“打滑”现象,必然影响射击精确度。

作战时撕开一件旧体恤衫缠在枪托上也是不错的外罩,起码不打滑。







绒面比较适用



注意以色列士兵步枪上的弹夹套。

由于发生过事故,所以在实弹训练中弹夹插在步枪一侧。




前面还说九洞射击有一定的难度。希腊军队更厉害,来个十四洞。





这是在动作片中最经常出现的持枪动作(某朝图片中也时常见到),看似很酷,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持枪动作。

向上持枪,持枪手臂在放下形成基准时肌肉有一个下降放松的动作,首发基本是打在敌人的脚面上(如果幸运的话)。

自下向上形成射击基准线,肌肉在用力,更容易达到水平稳定。




双手持枪的四种基本方法

注:前两种基本相同,也是最常采用的。最后一种比较繁琐。







背后和右侧





枪身一定要对准虎口的中心线位置,这样枪在伸出去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精确程度。

这个动作练上一千次基本能够形成习惯。

手腕与前臂要“锁定”,意思就是手腕不得扭转。





太典型了





明显枪身没有准确放置在虎口的中心,枪管没有与手臂形成一条线。首发有99%的可能是打到右边去了。




手腕明显没有锁定,形成枪口向上。





OSS在二战中已经采用了双手持枪动作。




实战中手枪射击还有一个转身的动作。动作片中经常可以看到英雄们抡着一把手枪,左右开弓,尤其是吴宇森拍的动作片,很是酷。实际上这种“左右开弓”的动作完全是开玩笑,子弹飞到哪儿鬼才知道。

实战中如果左右都有目标,必然要“左右开弓”,但并不是抡开手臂。首先确定两腿中的一条腿作为轴心,以这个轴心转动身体,在身体转动时持枪的手臂随着身体转动,而不是只“抡手臂”。

这个转体动作看起来很不协调,而且不漂亮,但却是准确击毙敌人的动作。




另外,在实战中如果敌人只是距离五六米左右,并不需要标准射击动作,抽出手枪在腹部高度开始射击便可(牢记手腕锁定的要素),三发打出去,基本能够击中目标。

听朋友说以色列士兵的手枪在枪套里是空膛,训练在抽出手枪的同时把子弹顶上膛。这动作以后练练,可能不容易。

其它方面我不是懂很多。这些图片其实网上随处可见,怎么看怎么别扭,随手拈来的。

想象一下,士兵连最基本的枪械都不知道如何操作,刀子叼在嘴里,等等,更别说什么导弹飞机了。恐怖。

训练更恐怖,士兵的生命和保持士兵的战斗力似乎根本不在考虑之内。比如“非凡的创造力”一帖的一幅图中,天朝士兵为了显示“神速”,从战车上往下跳。想象一下,一个士兵战斗装备25公斤,从两米高的战车上跳下来会有什么结果? 人跳下来了,还能作战吗? 一个连的士兵作战,是否后边还要有两个连抬担架的

特种女兵就是特种,握枪的手势一定要独树一帜。



没有一部对讲机固定在战术背心上。一定是兰州军区特种部队的特殊对讲机,奔跑时肯定掉不出来。




“嗨! 你打我脚后跟干什么?”

这还是所谓特种部队,不知道普通步兵会是什么程度。



高! 射击时拇指按在枪筒套上。

手臂没伸直,手腕没锁定。就这还特种部队。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实弹射击经验=零!




看来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




左侧肯定没有敌人




党员动作(明显是臂力不够造成的)





肘子撑在肋骨上,这是练的什么无用功?







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大熊猫只有中国有了。

世界最佳步枪,零后座力。

最有趣是第三图,是练臂力还是在练瞄准?









据介绍是女特等狙击手。

一个小小的忠告:最好距离窗口两米距离,小心被爆头。

注意穿的矮腰袜,还比较新潮。

注:该特等狙击手使用的是“零后座力”狙击步枪。



看来沙特特种兵的眼睛也是钢铁制造的




这名瑞士士兵也如此



这名瑞士大兵还知道点轻重

真是一好帖!学而用之,非学而论之!
“世界上没有一个枪手没有受到杰夫 库伯的影响”

这句话未免太绝对了
文章不错是篇科普好文章,有两点探讨一下;LZ所谓的‘掌击枪身一下’不是为了确保首发射击顺畅,人家是在拍击枪身左侧的空仓挂机解脱钮,不然你以为人家的第一发子弹是怎么上膛的。天朝的狙击镜秉承毛子风格,多装备有护目胶套(仔细看下照片吧)这才是我朝狙击手爱把眼睛贴到狙击镜上的真正原因。
马个克 回头看
学习 看上去很有用 不过没摸过枪
wyqbb 发表于 2011-12-31 01:59
文章不错是篇科普好文章,有两点探讨一下;LZ所谓的‘掌击枪身一下’不是为了确保首发射击顺畅,人家是在拍 ...
楼主的意思应该不是说简单眼睛贴上去,而是枪没有完全结实的抵肩,眼睛的距离比可能的后座距离还近-----
看了   发现照LZ的说法,除了MD  好象没几个人是会用枪的?
马克之      
捧美国爹臭脚的人从来不缺~
dahai01 发表于 2011-12-31 16:38
看了   发现照LZ的说法,除了MD  好象没几个人是会用枪的?
美帝说用枪经验第二 还真没人敢说第一。。美国枪支制造水平和使用经验从殖民地时代起就很高 独立战争结束后有个英国人感叹道 1个连纽扣都要进口的国家可枪支制造水平和伦敦的工厂不相上下
wyqbb 发表于 2011-12-31 01:59
文章不错是篇科普好文章,有两点探讨一下;LZ所谓的‘掌击枪身一下’不是为了确保首发射击顺畅,人家是在拍 ...
可是我国狙击手瞄准时另外一只眼睛怎么还睁着?是摆拍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我看过的资料里瞄准时要闭眼的。
现在好像只有ACOG一家瞄准镜瞄准时可以睁开双眼。
好帖  继续 啊     
“标准”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标准后面的理念和经验,还有装备的特点
如果忘记这点,生搬硬套“标准”是不可取的
实战术一:闪动瞄准场景

简单的说就是:用准星对准目标,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

这一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练数千次不能领会掌握其要旨。具体的说就是视线和手枪准星对准目标同时进行,在这一短暂的过程中扳机指从规则三的位置扣在扳机上。目标可能只有两米距离,也可能是30米外,但准星在缺口中必须清晰。记住,射击的时候双目睁开!

通常在步枪射击过程中,缺口、准星、目标必须形成一条直线,这需要几秒时间。由于人眼部肌肉的限制,人眼不可能同时在三个不同距离聚焦,一名射手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三个不同的距离上,尤其是聚焦缺口时,更需要注意力的集中。

“闪动瞄准”要求射手用准星对准目标,而不顾缺口,省掉了聚焦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迅速对目标射击。之所以叫“闪动瞄准”是目标和准星在射手的眼前是一个单独的目标,这是由于射手大脑的“认知”习惯形成的。而射手在没有聚焦缺口的同时却能“看”得见缺口的准确位置。“闪动瞄准”比“瞄准射击”更能快速击中目标。

“闪动瞄准”的功能是人类在狩猎时期就获得的“认知功能”,也就是“手”和“眼”的协调功能,体现在手枪射击上就是人的大脑替代了缺口,与准星对准。

这一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优秀的飞行员和防空炮手通过飞机的轮廓就能判断并标准目标。二战之后科学家更进一步研究人的这一功能,比如电视广告中闪动的画面,虽然肉眼不能具体判断闪动的是什么武器,但大脑能够根据其轮廓快速“认知”物体的名称。

“闪动瞄准”就是调动人的大脑进行计算,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的准则。实现这一方法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个冷静镇定的大脑。


嗯,这一段很好的说明了问题。。。我记得我在红点镜的帖子里没少说道这个事儿。。。可惜居然还是不信者居多啊。。。这下,我的鬼眼瞄具新说法以及新的近距离瞄准具应该有人支持了吧。。。

这可不是在电脑前玩游戏出来的经验啊。。。
但个人更倾向于肌肉记忆的说法。。。

而且准星实际上比不上大轮廓的方形或环形瞄准具更容易套中目标的,因为目光聚焦在目标与准星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转换时间,而显然,依靠环状或方形瞄具来套中目标跟本不需要焦距转换的。。。虽然红点镜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很不彻底,筒状的,遮蔽视线很大,即使是大轮廓的窗型,如果用红点进行瞄准的话,一样会转换目光焦距,会慢的。。。

一般说来,对付闪现目标,从搜索发现目标,三点一线瞄准,射击,即使是熟练射手这个过程也至少需要一到二秒,甚至更长时间。。。而用我的瞄准具,搜索发现目标端枪套中目标。射击,可在半秒到一秒钟完成,这个等于什么???等于救了你一条命。。。
至于抽枪在腹部即射击,实际上这是牛仔射击法。。。

这也是靠练出来的手感。。。

即我前面所提到的肌肉记忆。。。
实际上,一些现代靶场经验也是不符合实战的。。。

例如“有意瞄准无意击发”“缓慢扣动扳机”等等。。。实战中,由于激烈战斗,往往是不可能的。。。而在此理论推导出的一系列射击法,在有意猛烈激发下,动作往往变形,很容易造成十米之内的面对面射击却打到敌人的脚前,这么可笑的事情,甚至连初次摸枪的新手打的都比他好。。。从这里反倒得出了,手枪很难打等等怪论。。。步枪要差一些,因为双手抵肩持枪,甚至是有依托射击,所以较为稳固。。。

对于手枪射击,除了西方所流行的双手持枪法外,个人实际上是比较赞赏我国解放前的甩枪法的,解放前一些土匪枪法很准,甚至连准星都锯掉,手一抬一甩,就命中十米以内银元大小的目标。。。这都是靠着肌肉记忆形成的。。。在猛扣扳机击发的一瞬间,枪正好平正队长目标。。。实际上这个瞬间的把握和许海峰的晃动射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有料...TG的军队和外国有实战经验的训练比起来真差天地之别!
好帖子,看了一小半,消化消化下次接着看


每天走路、吃饭、睡觉都抱着枪,眼睛看到那,枪就指到那,久而久之……

共产党没有学过打仗,照样打败老蒋、老美。张桃芳没读过狙击手学校,一样狙击美军300多人。

猎狼小子瓦西里,照样杀死巴伐利亚猎鹿贵族。

每天走路、吃饭、睡觉都抱着枪,眼睛看到那,枪就指到那,久而久之……

共产党没有学过打仗,照样打败老蒋、老美。张桃芳没读过狙击手学校,一样狙击美军300多人。

猎狼小子瓦西里,照样杀死巴伐利亚猎鹿贵族。


{:soso_e106:} 对图里的人指指点点,轻版里的美加人士也没有这样做过
敢情楼主是钟情菊轿观吧

{:soso_e106:} 对图里的人指指点点,轻版里的美加人士也没有这样做过
敢情楼主是钟情菊轿观吧
“这是米勒,已阵亡,获得“国会荣誉勋章”。可以看出持枪非常舒适自然。”
咋死的?
科普贴一定要支持,MARK收藏之
MD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加,但我也相信TG绝对在步兵战术方面不至于如此一无是处。
满纸荒唐言,论调只有一个, 只有md的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
是不是要证明自己根正苗红就必须狂喷敌人的经验啊?
maxzealot 发表于 2012-1-1 22:34
满纸荒唐言,论调只有一个, 只有md的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
"满纸荒唐言"   ?  你能驳倒????????
基本的东西〜期待更多的〜
这玩意看着也挺酷的
其实对土鳖训练最不感冒的就是枪管上挂砖头和侧身单手打手枪。前者不仅破坏枪支精度,还会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至于后者……颇有奥运选手风采就是了。其他的小细节么,譬如说兰特的金手指,可以套用《黑鹰坠落》中的台词“我的手指就是保险”,偶认为木有必要紧盯小节无限放大
私货很多!
dahai01 发表于 2011-12-31 16:38
看了   发现照LZ的说法,除了MD  好象没几个人是会用枪的?
MD是标准的,和MD不一样的自然全是非标准的


另外“韩战”是个嘛玩意?喜欢用“韩战”二字的多为……你懂的
实际上,一些现代靶场经验也是不符合实战的。。。   例如“有意瞄准无意击发”“缓慢扣动扳机”等等。。。 ...
胡扯,应用射击你给我慢个?连靶子都找不着
至于抽枪在腹部即射击,实际上这是牛仔射击法。。。   这也是靠练出来的手感。。。
继续扯你的鬼环瞄具?

概略指向射击的结果必然是精度也很概略
但个人更倾向于肌肉记忆的说法。。。   而且准星实际上比不上大轮廓的方形或环形瞄准具更容易套中目标的, ...
要不要俺把你的红点贴转过来打脸?
安楼主说法,贴图中TG的持枪姿势都有错?
说眼睛贴着瞄镜护罩就喷是钢铁眼睛的明显是不知道那护罩是有弹性的。说明说这话的人眼界还不足。

说双手持枪手没伸直的,一定没见过欧美那些双手持枪更曲的人,那些还是警察部门,使用手枪的场景更多,经验更足。看多了图片,就一定会发现这类图说的情景国外更多发生。



说中国士兵站姿左手托握弹匣底部,手肘支撑在腰肋部的动作,就喷没力。那所有运动射击运动员的手都是没力的?说这话的可以去死去死。
虽然偶对这种姿势的实战性有反对意见,但绝轮不到手没力的喷法。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以更稳,因为可以支撑。而个人观点其实中国士兵这种站姿持枪姿势可能也是从运动射击那里借鉴来的。



“这张图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所有阿富汗士兵是“众手一指”,只有美军士兵在瞄准试图干掉目标。”
喷这张图的,更让我笑掉了大牙。那是人家在训练,所有伪军都没持枪,伸出手指是模拟持手枪,看左手放在左胸,那是老美那个比较标准的单手手枪射击的动作。连这个都没看出来,观察力有待提高的空间很大呀。

韦佛式据枪法,通篇图片,老外里的,反而表现使用韦佛式的不多,更多的是等腰三角据枪法,如果是等三角法,想让手臂前臂跟枪管成一直线,并且瞄准了目标,只要是一个健康人,想找一个能完全做到的人可难了。右臂在右肩,头部在人体正中,两者就有间距,想让两者成一直线很难,也完全没必要,又不是单手持枪。而如果是那种双手持枪,两臂都更曲的方法就更加不在一直线了。



这主楼说的东西,在一通正确的说法中夹杂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论点,很容易误导人的。应该还有一些缪论的,偶懒得细细再找了。


甚至连准星都锯掉,手一抬一甩,就命中十米以内银元大小的目标。。。这都是靠着肌肉记忆形成的。。。在猛扣扳机击发的一瞬间,枪正好平正队长目标。。。实际上这个瞬间的把握和许海峰的晃动射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

那是利用驳壳枪长长的枪管形成的延长线形成的瞄准线。换个一寸枪管的就没那么好使了,信不信?(虽然有手感指向性的影响,但那个枪管指向延长性的更关键。为什么没有拿其它枪,比如曲尺类即套筒全包枪管的那种自动装填手枪类似这样神奇的射击法呢?偶的观点是,没有了长枪管直线延长线的瞄准,那种神奇的枪法就很难出现了,近距离大目标是可以的,但传闻的锯掉准星的驳壳枪六、七步距离能一枪打中鸡蛋的说法就难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