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四岁女童照料瘫痪双亲 零下17度穿破裤拖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2:07:33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记者李文学)八家子屯,一个离哈尔滨100多公里远的偏僻小山村。近日,村里一个四岁小女孩照料瘫痪父母的故事传出了这个小山村,感动了全国的网友。

       小女孩名叫孙悦,因天天只吃些面糊、米粥和咸菜,显得有些营养不良。穿得更是破破烂烂,裤子双腿已经从中间撕开了,露出了棉裤。脚下是妈妈穿过的塑料拖鞋。这是记者6日在八家子屯看见她时的印象。当时她正在炕上喂妈妈水,舀水的小手略显粗糙,端得也有些不稳,但一下一下很是认真。妈妈边喝边流泪。披着棉袄依在炕头另一侧的爸爸孙跃民看到这一切,也是一脸的凄苦和无奈。见记者是生人,喂完水的小孙悦马上躲进了妈妈的怀里,不时往外瞄几眼。

       记者打量了一下小孙悦的家,这是一间用木板和泥巴建成的房子,十几平方米大小。为了防寒,四周围上了塑料布,但屋里还是很冷。几块石棉瓦搭成的门斗下,一块木板就是大门,这也是仅有的一扇门。屋檐下一堆煤,是志愿者5日送来的。灶房里两袋土豆是全家一冬的蔬菜。屋里糊的是低廉的卷烟纸,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泥土和木板。一台旧电视和手电筒是仅有的家电,没有衣柜,没有饭桌,甚至没有一把椅子。

       孙跃民今年46岁,说话声音很微弱。他说,他和妻子詹娟1988年结婚,1994把家里的一点地包出去后,就到乌苏里江给人打鱼谋生。妻子为多赚点钱,冬季也到冰冷的江里打鱼,结果患上了严重的风湿,1999年又患上了脑梗塞。十几年下来,为了治病,欠了七八万元的外债,但妻子病情有了好转,能拖着一条腿简单做点饭了。

       2006年底,妻子怀上了孩子。“本该高兴的事却把我俩愁得够呛,这个家怎么能再添人口呀!可医生说詹娟做流产会有生命危险。没办法,詹娟就在2007年9月把小孙悦生了出来。”孙跃民说。

       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孙跃民决定去城里打工挣钱。“凭我这身力气,一年怎么也能挣上三五万,攒够钱,詹娟的病就能治了,小孙悦也能上学了。”

       今年5月份,孙跃民来到哈尔滨市区打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内挖地沟。“为了多挣钱,我不怕苦不怕脏,什么活都干。”孙跃民说,在工棚里,他想起小孙悦来,就会偷偷地笑,感觉生活有了奔头。没想到7月26日的一次塌方,把他砸在了4米多深的坑内。

       哈医大附属一院胸外科诊断:闭创胸外伤,多发伤,双侧血胸,双肺挫伤,左侧多根肋骨骨折(7根),纵通血肿,主动脉外膜下血肿,创作性隔膜裂伤。20多天花去16万多元治疗费用后,包工头不再拿钱,他被抬回了家。包工头拿出事先写好的“协议书”,对孙跃民说,就这6万块钱了,你要不要?不要,往后这点钱都没有了。没办法,拖着一双断腿,股盆粉碎、心脏大动脉因刺伤做了支架手术的他,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孙跃民用这6万块钱还了外债,还剩下1万多元的饥荒。“我困难的时候他们帮扯过我,到啥时我都不能忘。”

       “詹娟被我这个事一刺激,一下就全瘫了。我们俩瘫痪在家,没了收入,一家三口只能吃面糊、米粥和咸菜,药根本吃不上,只能吃偏方黄瓜籽。”孙跃民说。

       生活的重担一下砸在了4岁的小孙悦身上。在孙跃民的指导下,她烧火做饭洗衣服,干起了家务;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照料起了父母。 孙跃民说,有一次,他坐着别人送的轮椅跟小孙悦做饭,小孙悦端米粥时不小心扣在了他身上,吓得哇哇直哭。他一把抱住女儿,“孩子呀,这不能怪你呀,都是爸爸没本事啊。”孙跃民泣不成声,最后一狠心,说出了同妻子合计多日“送走孩子”的打算,“给你找个好人家吧,别在这个家遭罪了!”小孙悦猛地挣脱了爸爸的双臂,止住了哭声,说:“我哪也不去,把我送人,谁养活你俩?”虽然没送走孩子,但是以后小孙悦一见到生人就害怕,就怕是来领她的。

       中午时分,小孙悦已经没有了刚见记者时的陌生感,开始端煤,点火,做面糊,屋里屋外的忙活起来,还不时地与邻居家的大黄狗嬉戏一下,只有这时,才能在那张粘着锅底灰的小脸上看到天真的笑容。

链接:http://news.cntv.cn/society/20111206/119552.shtml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记者李文学)八家子屯,一个离哈尔滨100多公里远的偏僻小山村。近日,村里一个四岁小女孩照料瘫痪父母的故事传出了这个小山村,感动了全国的网友。

       小女孩名叫孙悦,因天天只吃些面糊、米粥和咸菜,显得有些营养不良。穿得更是破破烂烂,裤子双腿已经从中间撕开了,露出了棉裤。脚下是妈妈穿过的塑料拖鞋。这是记者6日在八家子屯看见她时的印象。当时她正在炕上喂妈妈水,舀水的小手略显粗糙,端得也有些不稳,但一下一下很是认真。妈妈边喝边流泪。披着棉袄依在炕头另一侧的爸爸孙跃民看到这一切,也是一脸的凄苦和无奈。见记者是生人,喂完水的小孙悦马上躲进了妈妈的怀里,不时往外瞄几眼。

       记者打量了一下小孙悦的家,这是一间用木板和泥巴建成的房子,十几平方米大小。为了防寒,四周围上了塑料布,但屋里还是很冷。几块石棉瓦搭成的门斗下,一块木板就是大门,这也是仅有的一扇门。屋檐下一堆煤,是志愿者5日送来的。灶房里两袋土豆是全家一冬的蔬菜。屋里糊的是低廉的卷烟纸,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泥土和木板。一台旧电视和手电筒是仅有的家电,没有衣柜,没有饭桌,甚至没有一把椅子。

       孙跃民今年46岁,说话声音很微弱。他说,他和妻子詹娟1988年结婚,1994把家里的一点地包出去后,就到乌苏里江给人打鱼谋生。妻子为多赚点钱,冬季也到冰冷的江里打鱼,结果患上了严重的风湿,1999年又患上了脑梗塞。十几年下来,为了治病,欠了七八万元的外债,但妻子病情有了好转,能拖着一条腿简单做点饭了。

       2006年底,妻子怀上了孩子。“本该高兴的事却把我俩愁得够呛,这个家怎么能再添人口呀!可医生说詹娟做流产会有生命危险。没办法,詹娟就在2007年9月把小孙悦生了出来。”孙跃民说。

       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孙跃民决定去城里打工挣钱。“凭我这身力气,一年怎么也能挣上三五万,攒够钱,詹娟的病就能治了,小孙悦也能上学了。”

       今年5月份,孙跃民来到哈尔滨市区打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内挖地沟。“为了多挣钱,我不怕苦不怕脏,什么活都干。”孙跃民说,在工棚里,他想起小孙悦来,就会偷偷地笑,感觉生活有了奔头。没想到7月26日的一次塌方,把他砸在了4米多深的坑内。

       哈医大附属一院胸外科诊断:闭创胸外伤,多发伤,双侧血胸,双肺挫伤,左侧多根肋骨骨折(7根),纵通血肿,主动脉外膜下血肿,创作性隔膜裂伤。20多天花去16万多元治疗费用后,包工头不再拿钱,他被抬回了家。包工头拿出事先写好的“协议书”,对孙跃民说,就这6万块钱了,你要不要?不要,往后这点钱都没有了。没办法,拖着一双断腿,股盆粉碎、心脏大动脉因刺伤做了支架手术的他,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孙跃民用这6万块钱还了外债,还剩下1万多元的饥荒。“我困难的时候他们帮扯过我,到啥时我都不能忘。”

       “詹娟被我这个事一刺激,一下就全瘫了。我们俩瘫痪在家,没了收入,一家三口只能吃面糊、米粥和咸菜,药根本吃不上,只能吃偏方黄瓜籽。”孙跃民说。

       生活的重担一下砸在了4岁的小孙悦身上。在孙跃民的指导下,她烧火做饭洗衣服,干起了家务;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照料起了父母。 孙跃民说,有一次,他坐着别人送的轮椅跟小孙悦做饭,小孙悦端米粥时不小心扣在了他身上,吓得哇哇直哭。他一把抱住女儿,“孩子呀,这不能怪你呀,都是爸爸没本事啊。”孙跃民泣不成声,最后一狠心,说出了同妻子合计多日“送走孩子”的打算,“给你找个好人家吧,别在这个家遭罪了!”小孙悦猛地挣脱了爸爸的双臂,止住了哭声,说:“我哪也不去,把我送人,谁养活你俩?”虽然没送走孩子,但是以后小孙悦一见到生人就害怕,就怕是来领她的。

       中午时分,小孙悦已经没有了刚见记者时的陌生感,开始端煤,点火,做面糊,屋里屋外的忙活起来,还不时地与邻居家的大黄狗嬉戏一下,只有这时,才能在那张粘着锅底灰的小脸上看到天真的笑容。

链接:http://news.cntv.cn/society/20111206/119552.shtml
扶助这种困难家庭,是政府做事的大好机会!
心酸啊。。。
yuppppp 发表于 2011-12-8 08:22
扶助这种困难家庭,是政府做事的大好机会!
  切,谁去管啊。幸亏还有记者。
国家呀,你在哪里?
这个D应该要帮帮忙吧!
思想的幽灵 发表于 2011-12-8 10:18
切,谁去管啊。幸亏还有记者。
事情做好了,是功德无量的政绩啊。
破尘居士 发表于 2011-12-8 11:30
这个D应该要帮帮忙吧!
也有点担心。他们一出场,看问题的观点高。比如这是为和谐社会抹黑,影响社会稳定之类。
一声叹息   那个红X字的呢  捐的钱  可以漏点出来用不用不
红X会阳痿了,钱白捐了..............
这是哪个记者写的?简至就是给和谐社会抹黑.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记者李文学)
Cathay 发表于 2011-12-8 14:03
这是哪个记者写的?简至就是给和谐社会抹黑.
照一些人的观点
肯定是南方系啊
又一个不知道宣传和新闻的区别的记者
感谢记者,感谢媒体
典型的因病致贫,不是说农村有新医保吗,难道只在新闻联播里存在?村里的书记村长啥的就算自己不出钱,去民政局给要点救济也行啊。
可怜的小娃娃
此话题在相邻栏目的回帖有意思!
骗人的假新闻,南方系又在造谣了!!!!
yuppppp 发表于 2011-12-8 08:22
扶助这种困难家庭,是政府做事的大好机会!
政府是国家的儿子   国家是党的儿子   党是官员的媳妇    这事啊  得问政府的爷爷去
可怜的小娃娃
洪七 发表于 2011-12-8 20:45
政府是国家的儿子   国家是党的儿子   党是官员的媳妇    这事啊  得问政府的爷爷去
这种关系有点不可思议。政府的妈是谁,外婆是谁,叔叔是谁,……
党的基层组织瘫痪了么?  还是觉得不关我事?

先说一说今天的采访经过吧。
今天先到的宾县民政局,救助科的几位带路陪同去,我们不熟悉路。但是采访的时候要求他们在门外或车上,不介入采访。今天早上八点准时出发,由于怕天气较冷带个单反的话进入孙家住的板房会缓霜,所以就带了个卡片机,因为不要求什么效果,就是佐证我的事实陈述而已,所以也没什么大碍。
之后来到了经建乡找到了当地的民政助理王某。因为民政部门也对网上所谓的不作为有所不满,所以反映了几个情况:其一,孙家除小孙悦外,还有另外一个孩子,系成年男子,现在北京打工。其二,对于孙家的帮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民政部门把他家列为首要对象,送米送面,小孙悦的母亲也享受低保最高限度待遇。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到去年为止报销率为80%,今年提高到90%—95%,其三,孙家有农田十四亩,已经包给亲戚种植。这一项收入每年有两千元左右。其四,孙家除小孙悦哥哥外的三口现在都已经纳入农村社保,同样享受低保最高限度待遇,也就是每年3960元,但是得从今年以后开始实行。
到了小孙悦家中,她正在炕上玩积木。孙家夫妇也各自在炕的两边半坐半卧着。采访的主要内容就是核实之前的情况和询问现有的困难。背景与之前的报道没有差异,小孙悦的母亲詹娟在早年去抚远打渔因为居住环境湿冷患上风湿,之后又得了脑梗塞。小孙悦的父亲孙跃民也是工伤,花去医疗费16万元,由施工方支付。之后一次性赔付了6万元,已经签署了赔付合同。家里的环境和报道上的差不多,是木板与泥胚为主的低矮平房,有的部位泥胚已经掉得差不多了,露出了木板。我进入之后基本上直不起腰。窗户上几乎没有玻璃,大面积的糊上了塑料布。早饭是白粥和咸菜,里屋有一个供不能自理的人使用的便厕。家中的陈设杂乱简陋,证明生活条件的确是很差。

但有一些与之前的网络文字报道的不同的是,小孙悦本人并不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四岁的孩童,小孙悦还很顽劣,我们简单的交流和问答都不能完成,报道中的懂事,“撑起整个家”“谁养活你俩?”等杜撰内容可以说是天方夜谭。照片中小孙悦喂药和烧火等行为也系摆拍,她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孙父也承认:“是烧过,但是烧得满屋子烟,烧不了。”我们在采访小孙悦父母的时候问及户口本上另有一儿子一说,詹娟和孙跃民先是否认,后来又承认,只是说早年间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任何联系。但是施工方曾提及在孙跃民生病期间和签署一次性赔付合同的时候,都是由孙家二十一岁的儿子行使的家庭责任。

综上,网络媒体对此事件的几个吸引眼球的新闻点涉嫌不实报道,甚至炒作。但是按照正常的生活水平和当地的平均水平来讲,孙家的确属于贫困帮扶对象和极困难群体。目前按照事实,孙家曾因家庭困难卖掉宅基地,所以只能住在邻居的宅基地角,村里表态会在明年开春批一块宅基地给孙家。民政局的几项救助措施也已经落实,比如大额的医疗保险,能报销90%—95%的医疗费用。哈尔滨市的几家企业和网站等已经开始对孙家进行一次性和长期的资金实物的帮扶和救助。

因为我们去得比较早,还没有来什么媒体,后来新浪,腾讯和其他的一些省市级媒体共有十几家也都来跟进此事,小小屋子挤不下那么多的人,我们只好撤退在村里做一些采访。采访了几个村民,也都能证明上述的事实。我希望本着白水潭生固有的基于事实,独立思考,独立作为的精神去跟进此事,实际上,这个事件存在着一些疑点和问题。的确像有些吧友说的,“救急不救穷”,网络媒体的失实报道和炒作就有可能达成“穷”与“急”的概念模糊,混淆受众的感官。感性元素多了也可能使爱心泛滥,失去本来的理性判断。但是,爱心无罪,操作失当并不等于罪责,对某些过当的媒体可以有些责问,但出发点也是重要标准,对全国那么多需要救助的对象来说,理性报道、整合资源要比炒作报道、调动资源要来得迅速和实际得多。设想一下如果哪天连救助报道都因炒作而失去了公信力,那么,郭美美对于红会的之前车之鉴不远矣。至于本吧吧友是否还要继续捐助活动,如何进行捐助,我想,我以上的文字可以让你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是大懒猫,我是白水潭生,我可以为我写下来的负责。

另附孙家通信地址:哈尔滨市宾县二道子村八家子屯 孙跃民 邮编 150400

孙跃民电话:13045191127(捐助的直接拨打这个电话,捐物的可以直接邮寄到上述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1315309175


先说一说今天的采访经过吧。
今天先到的宾县民政局,救助科的几位带路陪同去,我们不熟悉路。但是采访的时候要求他们在门外或车上,不介入采访。今天早上八点准时出发,由于怕天气较冷带个单反的话进入孙家住的板房会缓霜,所以就带了个卡片机,因为不要求什么效果,就是佐证我的事实陈述而已,所以也没什么大碍。
之后来到了经建乡找到了当地的民政助理王某。因为民政部门也对网上所谓的不作为有所不满,所以反映了几个情况:其一,孙家除小孙悦外,还有另外一个孩子,系成年男子,现在北京打工。其二,对于孙家的帮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民政部门把他家列为首要对象,送米送面,小孙悦的母亲也享受低保最高限度待遇。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到去年为止报销率为80%,今年提高到90%—95%,其三,孙家有农田十四亩,已经包给亲戚种植。这一项收入每年有两千元左右。其四,孙家除小孙悦哥哥外的三口现在都已经纳入农村社保,同样享受低保最高限度待遇,也就是每年3960元,但是得从今年以后开始实行。
到了小孙悦家中,她正在炕上玩积木。孙家夫妇也各自在炕的两边半坐半卧着。采访的主要内容就是核实之前的情况和询问现有的困难。背景与之前的报道没有差异,小孙悦的母亲詹娟在早年去抚远打渔因为居住环境湿冷患上风湿,之后又得了脑梗塞。小孙悦的父亲孙跃民也是工伤,花去医疗费16万元,由施工方支付。之后一次性赔付了6万元,已经签署了赔付合同。家里的环境和报道上的差不多,是木板与泥胚为主的低矮平房,有的部位泥胚已经掉得差不多了,露出了木板。我进入之后基本上直不起腰。窗户上几乎没有玻璃,大面积的糊上了塑料布。早饭是白粥和咸菜,里屋有一个供不能自理的人使用的便厕。家中的陈设杂乱简陋,证明生活条件的确是很差。

但有一些与之前的网络文字报道的不同的是,小孙悦本人并不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四岁的孩童,小孙悦还很顽劣,我们简单的交流和问答都不能完成,报道中的懂事,“撑起整个家”“谁养活你俩?”等杜撰内容可以说是天方夜谭。照片中小孙悦喂药和烧火等行为也系摆拍,她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孙父也承认:“是烧过,但是烧得满屋子烟,烧不了。”我们在采访小孙悦父母的时候问及户口本上另有一儿子一说,詹娟和孙跃民先是否认,后来又承认,只是说早年间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任何联系。但是施工方曾提及在孙跃民生病期间和签署一次性赔付合同的时候,都是由孙家二十一岁的儿子行使的家庭责任。

综上,网络媒体对此事件的几个吸引眼球的新闻点涉嫌不实报道,甚至炒作。但是按照正常的生活水平和当地的平均水平来讲,孙家的确属于贫困帮扶对象和极困难群体。目前按照事实,孙家曾因家庭困难卖掉宅基地,所以只能住在邻居的宅基地角,村里表态会在明年开春批一块宅基地给孙家。民政局的几项救助措施也已经落实,比如大额的医疗保险,能报销90%—95%的医疗费用。哈尔滨市的几家企业和网站等已经开始对孙家进行一次性和长期的资金实物的帮扶和救助。

因为我们去得比较早,还没有来什么媒体,后来新浪,腾讯和其他的一些省市级媒体共有十几家也都来跟进此事,小小屋子挤不下那么多的人,我们只好撤退在村里做一些采访。采访了几个村民,也都能证明上述的事实。我希望本着白水潭生固有的基于事实,独立思考,独立作为的精神去跟进此事,实际上,这个事件存在着一些疑点和问题。的确像有些吧友说的,“救急不救穷”,网络媒体的失实报道和炒作就有可能达成“穷”与“急”的概念模糊,混淆受众的感官。感性元素多了也可能使爱心泛滥,失去本来的理性判断。但是,爱心无罪,操作失当并不等于罪责,对某些过当的媒体可以有些责问,但出发点也是重要标准,对全国那么多需要救助的对象来说,理性报道、整合资源要比炒作报道、调动资源要来得迅速和实际得多。设想一下如果哪天连救助报道都因炒作而失去了公信力,那么,郭美美对于红会的之前车之鉴不远矣。至于本吧吧友是否还要继续捐助活动,如何进行捐助,我想,我以上的文字可以让你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是大懒猫,我是白水潭生,我可以为我写下来的负责。

另附孙家通信地址:哈尔滨市宾县二道子村八家子屯 孙跃民 邮编 150400

孙跃民电话:13045191127(捐助的直接拨打这个电话,捐物的可以直接邮寄到上述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1315309175


楼上的先别急,这事恐怕还是真是和南方系有关的妓者搞出来的事,我发的澄清文还在审核,当地的民政部门还是干了不少事情的.
看来,这样的情况比较客观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