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为什么说俄军新步枪不思进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50:39


http://news.qq.com/a/20150214/025260.htm?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俄军新一代自动步枪选用了AK103和AK12,图为AK12。

前段时间,持续多年的俄罗斯新一代自动步枪竞争终于落定尘埃。最终赢得本次竞争的是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研制的两款步枪:采用7.62x39毫米口径的是AK103步枪,采用5.45x39毫米口径是AK12步枪。

俄国防部公布选型结果后,世界上大多数军事观察家、枪械迷们不无讽刺地说,俄国佬在几十年后还是选择了AK47。

为什么说俄罗斯国防部不思进取?

AK103、AK12一如既往地"打不准"



AK系列为了便于“藏污纳垢”部件间留了很大的间隙,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精度.

AK47最为人乐道的优点,无疑就是恶劣环境和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它创造了无数或真或假、脍炙人口的故事。

自动步枪的核心原理很简单--在枪膛内子弹发射的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火药燃气来推动枪机向后运动把弹壳抽出枪外,随后枪机又会在弹簧的推动下前进,将弹匣里的一发子弹推入枪膛,如此反复循环就形成了连发射击。AK47在设计时最为注重的一点,就是在各种不利情况下,无论是枪内有泥水、沙土、还是内部零件缺乏润滑,枪机的运动都能够顺利完成。

AK47利用三个措施达到了这个目的:首先是与活塞合为一体的枪机非常沉重,巨大的质量意味着充足的运动惯性。其次是枪管上只有一个不可调节的大燃气孔,每次射击循环中,都会有过量的爆燃气体猛烈推动枪机向后运动,直到它撞击到机匣底部停下为止。最后一点则是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被设计的很大,这有利于泥沙等异物被排出,减少枪械被内部卡死的几率。

AK47这些设计非常成功,但由此也带来了射击时震动过于猛烈、射击精度差的缺陷。--当先后两发枪弹打出去的时候枪口就没指向一处,而且枪弹从出膛起就一发有向左飞行的趋势、而另一发却是偏右,它们怎么可能会落在同一个地方?

继承AK47核心设计,使AK103和AK12拥有优秀可靠的同时,也决定其在射击精度上不会表现出什么进步。

AK103只是现代工艺生产的AK47

作为最早实用化之一的自动步枪,AK47在面世时拥有着非常优越的作战性能。中间威力枪弹较小的体积和后坐力,使它既具备较大容量的30发弹匣;又能在近距离依靠全自动射击形成密集的压制火力。相对于当时普遍装备的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AK47在火力强度上的跨越性突破,使设计师并不注重枪械操作方面的功能设计。

后来随着步兵战术的进化和深入,人们开始不断的追求枪械使用效率的提升。这种改进一方面是基于枪械本身的设计,提供各种方便射手操作的功能;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各种给枪械添加各种不同的附件(比如瞄准镜、消声器),来提升或者获得额外的作战能力。

AK47由于基本结构所限,很难加装瞄准镜等附件,也没有空仓挂机、快速释放枪击、快速释放弹匣等功能。这方面AK103也没有丝毫进步,它实际上就是AK-47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制造的版本,提升的只有更耐用可靠。其实早在俄罗斯陆军选定前,AK103作为AK47停产后的替代,已外销至多个国家。



相比AK47,AK103工艺堪称精湛。



委内瑞拉已经是AK103的用户。

AK12的人机功效有较大改善

相比AK103,AK12的表现稍好,它针对枪械的扩展性、人机功效做了不少改进。首先是AK12的拉机柄不再与枪机一体化,而是可以允许射手根据自己习惯安装在枪的左侧或者右侧。



两支AK12样枪,注意两支枪的拉机柄并未装在同侧,而是允许射手依据自己的习惯选择装在左或是右。

其次是AK12添加了空仓挂机和快速释放枪机功能。

采用空仓挂机设计的枪械,子弹打光以后枪机会卡住在后方,提示射手"子弹已尽",及时更换弹匣。空仓挂机功能无论战时还是平时训练时都非常有用。在战斗中,射手可以迅速知道枪械打不响究竟是因为故障还是弹尽,平时也能清楚知道枪械内是否有弹--这可以避免大量意外走火事故的发生。

而在空仓挂机基础上添加的快速释放枪机功能,又使射手在更换弹匣以后,只需要用食指按下扳机护圈前方的释放钮,枪机就会自动完成子弹上膛的动作,而不需要再次拉动拉机柄。



AK12样枪,图中即处于空仓挂机状态,可见拉机柄处于后方。箭头处所指为枪机快速释放机构,只要食指一推就能使枪械上膛。

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是根据现代射击理论中的"三眼原则"而添加的。三眼原则要求射手同时睁开双眼观察瞄准,目光看到哪里枪口就始终指向哪里;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观察瞄准范围,并保证最快的火力反应速度。因此更换弹匣时不破坏枪械的指向,能够单手完成而且尽可能快,就成为现代步枪操作性设计的重要标准。

根据"三眼原则",AK12本来还增加了弹匣释放按钮,但由于沿用AK系列的"前挂后卡"锁定结构弹匣,AK12最终没有安排快速释放弹匣的功能。不过射手仍然可以通过左手直接抽出新弹匣磕击弹匣卡笋挤掉旧弹匣,实现单手换弹匣。

这里多提一句的是,过去人们常常争论AK系列步枪优秀,还是美国M16系列步枪优秀。其实在人机功效方面,M16从诞生起就实现空仓挂机、快速换弹匣、换弹匣时不破坏枪械的指向。



AK12增加了三发点射功能,照顾菜鸟士兵,防止出现一扣扳机就不松手的现象。

此外AK12的发射机构还添加了三发点射功能。点射功能是为了防止"喷洒子弹祈求神灵"的滥射现象,一次最多只给射手打2、3发子弹出去。AK12保留了完整的单、连发功能,并不会像美国的M16A2步枪那样丧失近距离的持续火力压制能力。不过三发点射功能的价值本身存在较大争议,因为发射结构的复杂化会提升研制成本和故障率。

而根据西方近年的实战经验积累来看,自动步枪要能在射击速度与命中率之间取得最优效果,还是射手在单发状态下连续快速射击。不过这种速射技术对训练水平的要求较高,更多见于特种部队一类较为精锐的单位。从这一方面考虑,三发点射功能或许更适合绝大多数训练水平一般的常规部队。

AK12还采用了兼具折叠与四段伸缩功能的枪托,带有贴腮和可调底板。这种设计对于人机工程的改善非常有效,即使是身高臂长、据枪瞄准习惯差异很大的射手,都能获得最为舒适的操作感受。

AK12本质上只是AK74M的改进

说完人机功效,现在看AK12的扩展能力。

上世纪40-50年代,绝大多数步枪都没有添加瞄准镜等附件的需求,因此在结构设计时也就不会顾及这一点。AK47的枪身采用了机匣+防尘盖的结构形式,上方的防尘盖就是薄薄的一层铁皮,松松垮垮的扣合在机匣上。或许AK47实在太成功了,在它之后俄军小口径自动步枪AK74、AK74基本结构完全照搬AK47。

现代步枪的性能发展更多取决于枪械平台以外的附件。比如瞄准镜使枪械的瞄准过程从三点一线简化为两点一线,这种反应速度的提升或许还能靠训练水平弥补;而瞄准视野不受照门准心遮挡,中远距离观察瞄准能力大大加强就是无法抵挡的优势了。而不能安装夜视瞄准设备的话,步枪在无光、或者只有微弱星光的夜间根本就毫无战斗力可言。这也是无论西方诸国还是俄罗斯,他们越是打战,步枪上的零碎玩意就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般情况下,据枪瞄准时射手眼睛离瞄准镜在10厘米左右。只要瞄准镜左右偏移0.1毫米,瞄准点在200米外就要左右偏移20厘米左右;而多数成年男子躯干宽度尚不及40厘米,此时瞄准点便会完全脱靶。



国外军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AK103加装附件,但要拆枪时咋办。



相比下美国人的设计方便多了:打开机匣,抽出枪机即可,完全不破坏既有附件的安装精度。

因此评价一款枪械的附件扩展能力,它挂了多少条皮卡汀尼导轨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同时满足附件安装灵活方便、安装后精度表现好、不需要频繁校正这三个条件,才能说它的附件扩展能力优秀。为了解决附件的安装精度和维护性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步枪全部采用上下机匣结构,枪管与厚实的上机匣牢固安装为一体。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是上机匣的平顶结构可以方便的铺设很长的导轨,可以灵活安装各种瞄准附件。其次在对枪械做大件分解维护的时候附件不用拆卸,不需要对瞄准点进行重新校正。

AK12的弊端在于,虽然它参考西方枪械,在机匣盖上设置了皮卡汀尼导轨,但它继承的仍是AK47、AK74、AK74M的基本结构布局--机匣+防尘盖。相对前三者,AK12将原来的防尘盖做得非常厚实、难以变形,与机匣的连接也采用了非常牢固的方式,形成类似于上下机匣的结构。不过由于枪管仍然是安装在下方的机匣上,因此一旦对枪械进行分解维护以后,AK12都必须重新对瞄准镜等附件进行校正工作。在战场上,敌人怎么会保证给你校枪的时间?

因此,AK12本质还是AK74M的改进型,按照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内部型号谱系,事实也如此。

A系列步枪落选一点也不冤



前半截毛味后半截德味上半截美国味的A系步枪。

与AK103、AK12竞争的是,捷格佳廖夫设计局的A系步枪,它们按照使用的弹药口径大小分别命名为A545、A762,即分别使用5.45毫米、7.62毫米子弹的型号。有消息称原本俄军看中的是A系列步枪,只是在国防部命令下被迫选择了AK103和AK12,这引起了一些军迷的扼腕叹息。



A系步枪的最大卖点是这根采用了"反冲平衡后座"自动原理的导气结构。

A系步枪的最大卖点是采用了"反冲平衡后座"的自动原理,它针对沉重的AK式枪机重心移动大、撞击和后座猛烈的特点,额外设计了一个向前运动的配重活塞。在子弹发射以后,向前运动的配重活塞会抵消掉枪机向后运动的惯性,大幅度降低后坐力和枪口振动。

由于要容纳额外的前向活塞,这类步枪的导气结构都特别粗特别长,外观特征明显。依靠自动原理的改进,A系步枪的精度--尤其是点射、连发精度远比AK系步枪要好。



A系列枪管上方那根长长的粗管子设计就是为了容纳反冲活塞。

不过前后两个长行程活塞的运动,在机械加工精度一定的情况下,它对持枪稳定的影响仍然大于美国M16系列步枪、以及德国HK416、中国95式、81式等采用短活塞的导气式自动步枪。

所以A系列步枪精度提高也只相对AK系列步枪而言。增加一个前行活塞,还增加了枪械重量,结构更复杂,也会使枪械的可靠性下降。



A545操作方式完全继承AK47,人机工效还不如AK12。

在人机功效方面,A系列步枪还不如AK12。它在枪机的操作方式上完全继承了AK47的设计;缺乏空仓挂机、快速释放枪机,枪身左侧也没有拉机柄。因此换上新弹匣以后,射手要么向左翻转枪械,左手拉动拉机柄;要么只能把左手从枪械下方绕到右边去,才能在满足"三眼原则"的前提下拉动枪机上膛,非常别扭。

扩展能力上,相比AK12,A系步枪在从AEK-971进化到A545/762的过程中,对于上机匣的强化更加到位;无论是从外形优化刚度性能(抗变形能力),还是它前后两端与机匣的连接方式都比AK12更加可靠一些。

但无论怎么改进,A系步枪的机匣设计也是继承AK47的基本结构,在对枪械拆解维护后,仍要进行校枪工作。

这样性能提升有限,A系步枪生产成本又比AK103、AK12高得多,落选实属正常,俄罗斯国防部这个"婆婆"没做错。

结语

一支小小的步枪,尽管技术含量不高,但如果环境里缺乏竞争、缺乏枪文化,即便曾有AK47辉煌的俄罗斯,同样无法做好。这一教训对中国也是适用的。

http://news.qq.com/a/20150214/025260.htm?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俄军新一代自动步枪选用了AK103和AK12,图为AK12。

前段时间,持续多年的俄罗斯新一代自动步枪竞争终于落定尘埃。最终赢得本次竞争的是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研制的两款步枪:采用7.62x39毫米口径的是AK103步枪,采用5.45x39毫米口径是AK12步枪。

俄国防部公布选型结果后,世界上大多数军事观察家、枪械迷们不无讽刺地说,俄国佬在几十年后还是选择了AK47。

为什么说俄罗斯国防部不思进取?

AK103、AK12一如既往地"打不准"



AK系列为了便于“藏污纳垢”部件间留了很大的间隙,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精度.

AK47最为人乐道的优点,无疑就是恶劣环境和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它创造了无数或真或假、脍炙人口的故事。

自动步枪的核心原理很简单--在枪膛内子弹发射的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火药燃气来推动枪机向后运动把弹壳抽出枪外,随后枪机又会在弹簧的推动下前进,将弹匣里的一发子弹推入枪膛,如此反复循环就形成了连发射击。AK47在设计时最为注重的一点,就是在各种不利情况下,无论是枪内有泥水、沙土、还是内部零件缺乏润滑,枪机的运动都能够顺利完成。

AK47利用三个措施达到了这个目的:首先是与活塞合为一体的枪机非常沉重,巨大的质量意味着充足的运动惯性。其次是枪管上只有一个不可调节的大燃气孔,每次射击循环中,都会有过量的爆燃气体猛烈推动枪机向后运动,直到它撞击到机匣底部停下为止。最后一点则是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被设计的很大,这有利于泥沙等异物被排出,减少枪械被内部卡死的几率。

AK47这些设计非常成功,但由此也带来了射击时震动过于猛烈、射击精度差的缺陷。--当先后两发枪弹打出去的时候枪口就没指向一处,而且枪弹从出膛起就一发有向左飞行的趋势、而另一发却是偏右,它们怎么可能会落在同一个地方?

继承AK47核心设计,使AK103和AK12拥有优秀可靠的同时,也决定其在射击精度上不会表现出什么进步。

AK103只是现代工艺生产的AK47

作为最早实用化之一的自动步枪,AK47在面世时拥有着非常优越的作战性能。中间威力枪弹较小的体积和后坐力,使它既具备较大容量的30发弹匣;又能在近距离依靠全自动射击形成密集的压制火力。相对于当时普遍装备的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AK47在火力强度上的跨越性突破,使设计师并不注重枪械操作方面的功能设计。

后来随着步兵战术的进化和深入,人们开始不断的追求枪械使用效率的提升。这种改进一方面是基于枪械本身的设计,提供各种方便射手操作的功能;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各种给枪械添加各种不同的附件(比如瞄准镜、消声器),来提升或者获得额外的作战能力。

AK47由于基本结构所限,很难加装瞄准镜等附件,也没有空仓挂机、快速释放枪击、快速释放弹匣等功能。这方面AK103也没有丝毫进步,它实际上就是AK-47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制造的版本,提升的只有更耐用可靠。其实早在俄罗斯陆军选定前,AK103作为AK47停产后的替代,已外销至多个国家。



相比AK47,AK103工艺堪称精湛。



委内瑞拉已经是AK103的用户。

AK12的人机功效有较大改善

相比AK103,AK12的表现稍好,它针对枪械的扩展性、人机功效做了不少改进。首先是AK12的拉机柄不再与枪机一体化,而是可以允许射手根据自己习惯安装在枪的左侧或者右侧。



两支AK12样枪,注意两支枪的拉机柄并未装在同侧,而是允许射手依据自己的习惯选择装在左或是右。

其次是AK12添加了空仓挂机和快速释放枪机功能。

采用空仓挂机设计的枪械,子弹打光以后枪机会卡住在后方,提示射手"子弹已尽",及时更换弹匣。空仓挂机功能无论战时还是平时训练时都非常有用。在战斗中,射手可以迅速知道枪械打不响究竟是因为故障还是弹尽,平时也能清楚知道枪械内是否有弹--这可以避免大量意外走火事故的发生。

而在空仓挂机基础上添加的快速释放枪机功能,又使射手在更换弹匣以后,只需要用食指按下扳机护圈前方的释放钮,枪机就会自动完成子弹上膛的动作,而不需要再次拉动拉机柄。



AK12样枪,图中即处于空仓挂机状态,可见拉机柄处于后方。箭头处所指为枪机快速释放机构,只要食指一推就能使枪械上膛。

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是根据现代射击理论中的"三眼原则"而添加的。三眼原则要求射手同时睁开双眼观察瞄准,目光看到哪里枪口就始终指向哪里;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观察瞄准范围,并保证最快的火力反应速度。因此更换弹匣时不破坏枪械的指向,能够单手完成而且尽可能快,就成为现代步枪操作性设计的重要标准。

根据"三眼原则",AK12本来还增加了弹匣释放按钮,但由于沿用AK系列的"前挂后卡"锁定结构弹匣,AK12最终没有安排快速释放弹匣的功能。不过射手仍然可以通过左手直接抽出新弹匣磕击弹匣卡笋挤掉旧弹匣,实现单手换弹匣。

这里多提一句的是,过去人们常常争论AK系列步枪优秀,还是美国M16系列步枪优秀。其实在人机功效方面,M16从诞生起就实现空仓挂机、快速换弹匣、换弹匣时不破坏枪械的指向。



AK12增加了三发点射功能,照顾菜鸟士兵,防止出现一扣扳机就不松手的现象。

此外AK12的发射机构还添加了三发点射功能。点射功能是为了防止"喷洒子弹祈求神灵"的滥射现象,一次最多只给射手打2、3发子弹出去。AK12保留了完整的单、连发功能,并不会像美国的M16A2步枪那样丧失近距离的持续火力压制能力。不过三发点射功能的价值本身存在较大争议,因为发射结构的复杂化会提升研制成本和故障率。

而根据西方近年的实战经验积累来看,自动步枪要能在射击速度与命中率之间取得最优效果,还是射手在单发状态下连续快速射击。不过这种速射技术对训练水平的要求较高,更多见于特种部队一类较为精锐的单位。从这一方面考虑,三发点射功能或许更适合绝大多数训练水平一般的常规部队。

AK12还采用了兼具折叠与四段伸缩功能的枪托,带有贴腮和可调底板。这种设计对于人机工程的改善非常有效,即使是身高臂长、据枪瞄准习惯差异很大的射手,都能获得最为舒适的操作感受。

AK12本质上只是AK74M的改进

说完人机功效,现在看AK12的扩展能力。

上世纪40-50年代,绝大多数步枪都没有添加瞄准镜等附件的需求,因此在结构设计时也就不会顾及这一点。AK47的枪身采用了机匣+防尘盖的结构形式,上方的防尘盖就是薄薄的一层铁皮,松松垮垮的扣合在机匣上。或许AK47实在太成功了,在它之后俄军小口径自动步枪AK74、AK74基本结构完全照搬AK47。

现代步枪的性能发展更多取决于枪械平台以外的附件。比如瞄准镜使枪械的瞄准过程从三点一线简化为两点一线,这种反应速度的提升或许还能靠训练水平弥补;而瞄准视野不受照门准心遮挡,中远距离观察瞄准能力大大加强就是无法抵挡的优势了。而不能安装夜视瞄准设备的话,步枪在无光、或者只有微弱星光的夜间根本就毫无战斗力可言。这也是无论西方诸国还是俄罗斯,他们越是打战,步枪上的零碎玩意就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般情况下,据枪瞄准时射手眼睛离瞄准镜在10厘米左右。只要瞄准镜左右偏移0.1毫米,瞄准点在200米外就要左右偏移20厘米左右;而多数成年男子躯干宽度尚不及40厘米,此时瞄准点便会完全脱靶。



国外军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AK103加装附件,但要拆枪时咋办。



相比下美国人的设计方便多了:打开机匣,抽出枪机即可,完全不破坏既有附件的安装精度。

因此评价一款枪械的附件扩展能力,它挂了多少条皮卡汀尼导轨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同时满足附件安装灵活方便、安装后精度表现好、不需要频繁校正这三个条件,才能说它的附件扩展能力优秀。为了解决附件的安装精度和维护性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步枪全部采用上下机匣结构,枪管与厚实的上机匣牢固安装为一体。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是上机匣的平顶结构可以方便的铺设很长的导轨,可以灵活安装各种瞄准附件。其次在对枪械做大件分解维护的时候附件不用拆卸,不需要对瞄准点进行重新校正。

AK12的弊端在于,虽然它参考西方枪械,在机匣盖上设置了皮卡汀尼导轨,但它继承的仍是AK47、AK74、AK74M的基本结构布局--机匣+防尘盖。相对前三者,AK12将原来的防尘盖做得非常厚实、难以变形,与机匣的连接也采用了非常牢固的方式,形成类似于上下机匣的结构。不过由于枪管仍然是安装在下方的机匣上,因此一旦对枪械进行分解维护以后,AK12都必须重新对瞄准镜等附件进行校正工作。在战场上,敌人怎么会保证给你校枪的时间?

因此,AK12本质还是AK74M的改进型,按照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内部型号谱系,事实也如此。

A系列步枪落选一点也不冤



前半截毛味后半截德味上半截美国味的A系步枪。

与AK103、AK12竞争的是,捷格佳廖夫设计局的A系步枪,它们按照使用的弹药口径大小分别命名为A545、A762,即分别使用5.45毫米、7.62毫米子弹的型号。有消息称原本俄军看中的是A系列步枪,只是在国防部命令下被迫选择了AK103和AK12,这引起了一些军迷的扼腕叹息。



A系步枪的最大卖点是这根采用了"反冲平衡后座"自动原理的导气结构。

A系步枪的最大卖点是采用了"反冲平衡后座"的自动原理,它针对沉重的AK式枪机重心移动大、撞击和后座猛烈的特点,额外设计了一个向前运动的配重活塞。在子弹发射以后,向前运动的配重活塞会抵消掉枪机向后运动的惯性,大幅度降低后坐力和枪口振动。

由于要容纳额外的前向活塞,这类步枪的导气结构都特别粗特别长,外观特征明显。依靠自动原理的改进,A系步枪的精度--尤其是点射、连发精度远比AK系步枪要好。



A系列枪管上方那根长长的粗管子设计就是为了容纳反冲活塞。

不过前后两个长行程活塞的运动,在机械加工精度一定的情况下,它对持枪稳定的影响仍然大于美国M16系列步枪、以及德国HK416、中国95式、81式等采用短活塞的导气式自动步枪。

所以A系列步枪精度提高也只相对AK系列步枪而言。增加一个前行活塞,还增加了枪械重量,结构更复杂,也会使枪械的可靠性下降。



A545操作方式完全继承AK47,人机工效还不如AK12。

在人机功效方面,A系列步枪还不如AK12。它在枪机的操作方式上完全继承了AK47的设计;缺乏空仓挂机、快速释放枪机,枪身左侧也没有拉机柄。因此换上新弹匣以后,射手要么向左翻转枪械,左手拉动拉机柄;要么只能把左手从枪械下方绕到右边去,才能在满足"三眼原则"的前提下拉动枪机上膛,非常别扭。

扩展能力上,相比AK12,A系步枪在从AEK-971进化到A545/762的过程中,对于上机匣的强化更加到位;无论是从外形优化刚度性能(抗变形能力),还是它前后两端与机匣的连接方式都比AK12更加可靠一些。

但无论怎么改进,A系步枪的机匣设计也是继承AK47的基本结构,在对枪械拆解维护后,仍要进行校枪工作。

这样性能提升有限,A系步枪生产成本又比AK103、AK12高得多,落选实属正常,俄罗斯国防部这个"婆婆"没做错。

结语

一支小小的步枪,尽管技术含量不高,但如果环境里缺乏竞争、缺乏枪文化,即便曾有AK47辉煌的俄罗斯,同样无法做好。这一教训对中国也是适用的。
    中国自己做出能比拟AK系列的型号吗?还有脸说人家


毛熊也坚持一体拉机柄,要不直接照着SIG搞好了
762sg551.jpg

毛熊也坚持一体拉机柄,要不直接照着SIG搞好了
762sg551.jpg
我看毛子特种部队干脆买欧美的5.45枪械算了
我比设计师聪明系列
关于精度问题,AK除了长活的固有问题外(瑞士SG系列不服啊,所以其实关系不是特别大),弹、枪的加工水平很重要,AK103和朝鲜58肯定不在一个精度水平。。
其他的说法还好,AK的人机确实没有AR强。。
校枪的问题也不是特别大,当然如果不用校更好,因为没人会在战场上没事分解枪支,除此之外,如果是103使用装在侧面的皮轨套装,一样可以不校枪。。
AK12的拉机柄又恢复一体式的了,只是位置向前移到活塞杆上了。
我看毛子特种部队干脆买欧美的5.45枪械算了
现在已经是这么干的了
愚哉子安 发表于 2015-2-15 23:39
现在已经是这么干的了
哦?具体什么枪?
有些莫名的是既然用12了干嘛用103。就因为口径选了两支枪。
哦?具体什么枪?
AR
字数补丁
个人有不同看法。就人机功效而言,ak12已经比m16要强。ak设计上就能适应恶劣环境,分解简单方便。现在快慢机和折叠枪托的变化,加上本身的低后坐力,还有空仓挂机和释放钮,舒适感已经有很大进步。
精度低本身是因为俄罗斯也用钢壳弹,不能都怨ak的结构设计,美国就有ak打出高精度的事例。
AR
字数补丁
有图吗?exe

1233rd 发表于 2015-2-16 02:16
有些莫名的是既然用12了干嘛用103。就因为口径选了两支枪。


AK12比较贵,俄罗斯陆军预计AK-12突击步枪的价格比AK-74M高25%。
1233rd 发表于 2015-2-16 02:16
有些莫名的是既然用12了干嘛用103。就因为口径选了两支枪。


AK12比较贵,俄罗斯陆军预计AK-12突击步枪的价格比AK-74M高25%。
有图吗?exe
本坛有图,毛子的宣传图片,爪机无图。
继承AK47核心设计,使AK103和AK12拥有优秀可靠的同时,也决定其在射击精度上不会表现出什么进步。
-------------------------------
关于这个,我看到枪炮世界上说:AK-12仍然是传统上的“卡拉什尼科夫式”长行程导气活塞和回转式闭锁枪机,但重新设计了枪机。
这样说来AK12的核心设计似乎真是继承了AK47,但这样的核心设计就一定精度低吗?
非要像81一样短活塞才可能高精度吗?好像也没有这种定论吧
我看把AK12的7.62型号和AK47,81杠的精度对此之后再下结论比较妥当。
繁体人生1 发表于 2015-2-15 23:24
关于精度问题,AK除了长活的固有问题外(瑞士SG系列不服啊,所以其实关系不是特别大),弹、枪的加工水平很 ...
ak-103-4和ak200类似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92768
AK-103-4式7.62毫米突击步枪是AK-47的最新版本,配装皮卡汀尼导轨、可伸缩式枪托和枪口装置。
dbp87 发表于 2015-2-16 09:40
个人有不同看法。就人机功效而言,ak12已经比m16要强。ak设计上就能适应恶劣环境,分解简单方便。现在快慢 ...
ak12加上空挂,弹匣还能和ak74m通用吗?
5.45AK比5.56AR大吗?
就算是吧,我看人家还是打得飞起。
整天震动过于剧烈,这文章谁写的。
腾讯军事,呵呵一下。
顺便某“力学优秀”的步枪反倒是因为弄成了无托而办不到呢。
......国产轻兵器行业也有脸说别人不思进取?......
个人觉得ak12进行分解维护以后应该不需要对瞄准镜进行校正,否则设计师白折腾这么久了
等实际使用情况吧
ak12加上空挂,弹匣还能和ak74m通用吗?
单方面通用,和95-1一样吧。个人猜测,毕竟没见过实物。
感觉吹气比活塞的精度好,但可靠稍差,上下机匣的比用防尘盖得好,这是我看了这么些对比文章得出的。。。
hu142001 发表于 2015-2-16 10:31
......国产轻兵器行业也有脸说别人不思进取?......
你这句话说的极为到位
dbp87 发表于 2015-2-16 09:40
个人有不同看法。就人机功效而言,ak12已经比m16要强。ak设计上就能适应恶劣环境,分解简单方便。现在快慢 ...
对,以前那种铁片照门也特别坑爹
感觉吹气比活塞的精度好,但可靠稍差,上下机匣的比用防尘盖得好,这是我看了这么些对比文章得出的。。。
这是理论上的,但实际上则不然,还受很多其它客观条件所限制!
wxy0wxy 发表于 2015-2-16 11:09
感觉吹气比活塞的精度好,但可靠稍差,上下机匣的比用防尘盖得好,这是我看了这么些对比文章得出的。。。

吹气和活塞跟上下机匣没有关系啊
hk416,sig,fnc ,fn scar都是上下机匣和活塞结构
毛熊当年如果选择ak46的话,估计现在就不用折腾了
ak46no2b.jpg
文章作者用一个"不思进取" 就定义了 整个苏俄轻武器工业(自动步枪)的发展,     较好比我说 美国人从建国开始就用双腿走路, 这都21世纪了还在用双腿走路 所以说真是不思进取!!
话说这文章的作者出自超大,如真的话大可以出来开讲,一条一条拿来讨论一下!
lixiaoyong 发表于 2015-2-16 12:34
吹气和活塞跟上下机匣没有关系啊
hk416,sig,fnc ,fn scar都是上下机匣和活塞结构
这里说上下机匣对应的是毛子的防尘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