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一仗,怎么不让四野的部队去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6:49
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解放军共有300多万人,6月24日国务会议还通过了一个决议,把解放军人数减少100万,但是因为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个决议没能执行。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很快就进驻台湾岛了,这样解放军根本无法对台湾开展行动了,这样把四野的精锐部队都调到东北去应付紧急事态,是一个很现实的做法,四野当年入关时号称百万,人数应该很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当然有损失,但是肯定也是有补充的。可是朝鲜半岛事发以后,好像调了38军,39军,40,41,42这几个军从中原去东北,觉得四野的精锐部队远不止这几个军啊,怎么不多调一些去呢?
我提这个是因为长津湖一仗,是让三野的宋时轮兵团去打的,这个有些不能理解,三野的部队基本都是关内人员,根本不能适应朝鲜当地的严寒气候,四野因为东北籍战士多,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调动宋时轮兵团的命令来得很突然,因为后勤补给出了问题,部队来不及换上厚冬装就去了朝鲜,造成了大量冻伤。
第二次战役的时候,西线志愿军6个军是原来四野的部队,但是东线就靠宋时轮的三个军硬撑,从战术上面来看,东线的作战是很不成功的,这和三野的部队不适应严寒气候有很大关系。我不太清楚的是,志愿军武器装备和美军差距太大,要打仗的话肯定要靠人数上的优势,原来四野的部队应该尽可能多的派驻东北和朝鲜啊,怎么会出现把原来华野的部队拉来救急的事情呢?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解放军共有300多万人,6月24日国务会议还通过了一个决议,把解放军人数减少100万,但是因为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个决议没能执行。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很快就进驻台湾岛了,这样解放军根本无法对台湾开展行动了,这样把四野的精锐部队都调到东北去应付紧急事态,是一个很现实的做法,四野当年入关时号称百万,人数应该很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当然有损失,但是肯定也是有补充的。可是朝鲜半岛事发以后,好像调了38军,39军,40,41,42这几个军从中原去东北,觉得四野的精锐部队远不止这几个军啊,怎么不多调一些去呢?
我提这个是因为长津湖一仗,是让三野的宋时轮兵团去打的,这个有些不能理解,三野的部队基本都是关内人员,根本不能适应朝鲜当地的严寒气候,四野因为东北籍战士多,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调动宋时轮兵团的命令来得很突然,因为后勤补给出了问题,部队来不及换上厚冬装就去了朝鲜,造成了大量冻伤。
第二次战役的时候,西线志愿军6个军是原来四野的部队,但是东线就靠宋时轮的三个军硬撑,从战术上面来看,东线的作战是很不成功的,这和三野的部队不适应严寒气候有很大关系。我不太清楚的是,志愿军武器装备和美军差距太大,要打仗的话肯定要靠人数上的优势,原来四野的部队应该尽可能多的派驻东北和朝鲜啊,怎么会出现把原来华野的部队拉来救急的事情呢?
四野大多数部队都在中南剿匪和建设地方政权,海南也还没有解放。东北只有42军在务农。38、39、40军是军委作为战略预备队的,放在河南一带。朝鲜有事就组成13兵团直接奉调北上。后觉兵力不够,又将在湖北修堤的50军和华北最近的66军调往朝鲜参战,赶上了一次战役的尾巴。

九兵团本来可以在路上换装的。但因为军委企图太大,想抓住战机在东线一口吃掉冒进的陆战1师,于是急催入朝投入战斗。


说为什么不把原来四野的部队应该尽可能多的派驻东北和朝鲜,实际已经是尽可能了。中南五六个省都要靠四野来镇守,还要进行大规模剿匪,还要大批干部去进行地方建设,人员早就捉襟见肘了。打仗不是儿戏,部队不能像纸牌一样可以摆来摆去。

实事求是,就是这以回事。什么都要讲个可能性。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11-5 21:28
四野大多数部队都在中南剿匪和建设地方政权,海南也还没有解放。东北只有42军在务农。38、39、40军是军委作 ...
您是军史方面的人士吧,看了好多您发的战例贴了。
wobushizt 发表于 2011-11-5 21:45
您是军史方面的人士吧,看了好多您发的战例贴了。
呵呵,谁都可以当军史方面的人士。只要他热爱,唯实,严谨,好学,认真。
呵呵,这些东西有些时候很是枯燥无味的,而且不是每个战例都是那么辉煌的。我看过一些79年的战例,有很多失败的,讲的多 的也是经验教训
79年的经验教训很多,研究起来也很有意思。历史总不能捂着盖着,允许热爱的人去研究,这才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一味地去管是没有用处的。
四野好多部队在湘西剿匪的吧
在这研究个细节问题,军队冬季换装发棉衣可以理解,但是开春后,军队下发的棉衣怎么处理?继续交给个人保管吗?
当年剿匪,很多地方的兵力是不足的
我家乡的老县城都没有常住部队,土匪在解放后一段时间还武装攻击过县城
一个营的主要兵力要管一个行署
这还不是匪患最严重、地形最恶劣的地方
表弟的外公当时就是这个县城的公安局长,但居然在解放后还不能暴露身份,要以税务局长的身份出现
等等...
老人已经过世,但回忆录是有详细描述的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11-5 21:28
四野大多数部队都在中南剿匪和建设地方政权,海南也还没有解放。东北只有42军在务农。38、39、40军是军委作 ...
再加一点小原因,其实刚解放的时候部队撒得实在太开了,东一摊西一摊,收拢也很麻烦啊,而且很多部队开始安排复原,满员率也不够,13兵团是军委总预备队,9兵团是攻台总预备队,都是齐装满员的,战备水平高,拉动方便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11-5 21:28
四野大多数部队都在中南剿匪和建设地方政权,海南也还没有解放。东北只有42军在务农。38、39、40军是军委作为战略预备队的,放在河南一带。 ...


这个……海南已经解放了吧?40军就是参加了解放海南战役后,才掉头北上的嘛!:L
沈晨曦 发表于 2011-11-5 21:28
四野大多数部队都在中南剿匪和建设地方政权,海南也还没有解放。东北只有42军在务农。38、39、40军是军委作为战略预备队的,放在河南一带。 ...


这个……海南已经解放了吧?40军就是参加了解放海南战役后,才掉头北上的嘛!:L
关键不是让谁去打,而是冬装没有到位的问题。
另外平衡山头也是要作的。就算四野的部队都空着,也不可能全派四野的去。
我就是觉得如果派四野的三个军去长津湖的话,美国陆战一师是跑不了的,如果能完整成建制吃掉美国的一个精锐师,美国还有没有信心把战争打下去都是问题。结果陆战一师跑出来的时候,战斗伤亡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冻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美国人信心。
还有50年初的时候,朝鲜半岛的局势就比较紧张了,粟裕2月份专门写过一个报告讲半岛很可能爆发战争,如果那时候就开始做准备收拢部队的话,结果肯定会好一些。
worker2006 发表于 2011-11-6 11:18
我就是觉得如果派四野的三个军去长津湖的话,美国陆战一师是跑不了的,如果能完整成建制吃掉美国的一个精锐 ...
你以为四野的部队是穿着棉衣带着皮帽在南方作战的么?
你忘了四野部队进军中南,还有很多部队在广东广西呢
有一些主力部队在剿匪 还有一些在守卫重要岛屿,耗费了许多精锐部队,那时候得是非常精锐的部队才可以守岛的,比如47军在湘西杀土匪,22军守海南岛,22军守卫舟山岛 都是精锐啊 ,调不了的
可惜41军没参加战斗,比较惋惜
谁去都一样。

当时最好的选择是让第42军留在东线,新投入的第9兵团作为支援力量,根据物资前运情况,顶多出动3个师支援第42军作战。即便这样,也能取得类似的战果,甚至更大,但是损失会小得多。
如果当初能够预料到战局发展得这么急,二次战役打得这么快,九兵团从泰安出发后就应该沿途给筹备棉袄棉裤。至少让沈阳市全体公教人员每人借出(事后政府偿还)一套棉衣棉裤面貌棉鞋棉手扪子,待军列经过沈阳站时给送上车,十万套还是有的。
第一、九兵团不是没有冬装,而是没有在东北地区使用的冬装。九兵团装备的有在南方使用的冬装。

第二、东北地方也看到了情况,提出就地换装但是因为时间紧张被婉拒了。

第三、50年朝鲜的冬天是个百年不遇的严冬,气温比往年都低,所以美军也很狼狈,不过得益于强大的后勤就相对好很多。

第四、国内赶制了冬季用品但是因为部队一直在运动和运力不足,一线部队得到并换装比较困难。

结论:打仗就是打后勤。
楼主马后炮啊
事实上9兵团在49整编组建到50年入朝,着一段时间内经历上海战役之后,编内各军就与其他兵团进行过调换以及留部队驻防,20军来自原华中野战军,中级指挥员以及部分骨干南方人居多,27军则是山东人居多,原编内30军,33军留驻上海。。。真正参战的九兵团编内三个军是完整的三个主力军20,26,27分别是粟张,陈唐,许谭兵团头等主力。。。经历渡江战役后兵员补充与调整自然增加了大量南方人。。。在入朝前确实经过整编,军增编一个主力师,这样9兵团基本就是个加强兵团,12个师15万多人,调换了部分装备,但是毕竟朝鲜山区的气候远非山东可比更非南方可比,正好开战没多久就是严冬。。。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对于南方兵来说确实太残酷了。。。老宋驰骋中原华东也在这里绊住了脚。。。20,27损失惨重啊。。。
天之蓝海之蓝 发表于 2011-11-6 15:11
第一、九兵团不是没有冬装,而是没有在东北地区使用的冬装。九兵团装备的有在南方使用的冬装。

第二、东北 ...
从朝鲜战争开始TG的后勤才走上正规化道路
人民政委 发表于 2011-11-6 16:55
从朝鲜战争开始TG的后勤才走上正规化道路
确实,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向中央提出大力保障后勤的要求,这时才正式组建后勤保障部门。
同是二次战役,那西线38军穿插到位,连同四野几个军包了美韩军饺子,接着又是松骨峰,又是最可爱的人,又是万岁军,吹了一大通 ,还不是连个美军建制团都没歼灭,还想歼灭美军1个师?

何况西线条件比东线好些,没那么多崇山峻岭,后勤相对跟得上,冬衣弹药供应相对比东线好些,士兵也熟悉气候。

后来吃了五次战役的大亏以后,志愿军终于接受现实,大搞坑道工事,取消运动战转入阵地战,采取零敲牛皮糖战术,1个军的目标是歼灭美军1个营,由此可知两军差距的巨大,想想按此战术,要几个军才能对抗美军1个师?
fsecity 发表于 2011-11-6 17:29
同是二次战役,那西线38军穿插到位,连同四野几个军包了美韩军饺子,接着又是松骨峰,又是最可爱的人,又是 ...
不是说一个兵团整建制歼灭一个师就是无法对抗,击败或者打残是另一个概念
其实后来从战局来看,9兵团晚入朝几天效果会更好,一是可以补充物资,二是可以让美陆战一师更深进入内陆以后再去包围,这样的话陆战一师的那两个骨干团基本就跑不掉了。
那时候的条件顶天是打残,以前当兵的时候,部队军史室里有当年援朝的实物,其中就有棉衣,我还摸过,老棉袄,说实话,南方穿穿可以御寒,北方的话。。。。。。。。。算了,如果只穿这么一件我觉得一样冻成冰块

还有一个问题其实都没注意到,就是棉鞋,当年志愿军进朝,穿的和解放鞋一样的鞋子,有的还是布鞋,北方有经验的都知道,冰冻先冻脚,穿这种鞋子去朝鲜打仗,穿再厚的棉衣都没用,脚先冻上,基本就废了一半。
如果当初能够预料到战局发展得这么急,二次战役打得这么快,九兵团从泰安出发后就应该沿途给筹备棉袄棉裤。 ...
谁都不是事后诸葛亮,时间太紧不等人啊。
其实后来从战局来看,9兵团晚入朝几天效果会更好,一是可以补充物资,二是可以让美陆战一师更深进入内陆以后 ...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坐在电脑前可以说晚几天更好,但是在50年是火烧眉毛了,部队越快入朝越好。
说得轻松之人都没理解“战机”二字。世上哪有让你完全准备好的战斗。
worker2006 发表于 2011-11-6 11:18
我就是觉得如果派四野的三个军去长津湖的话,美国陆战一师是跑不了的,如果能完整成建制吃掉美国的一个精锐 ...
成建制地消灭陆战一师基本上没有可能。当年还是小菜鸟的时候在瓜岛都没啥事儿。
Spokesman 发表于 2011-11-11 08:44
说得轻松之人都没理解“战机”二字。世上哪有让你完全准备好的战斗。
嘻嘻,就跟老常似的,等我剿灭了红军、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了政令军令、完成部队整编、修好国防工事,就可以和日本人大干一场了。
就怕到时候两个二战都结束了。人家既然打你肯定是趁你内乱的时候。
第一航空母舰战斗群:“莱特号”航母战斗群(CV-32,LEYTE)
第二航空母舰战斗群:“菲律宾海号”航母战斗群(CV-47,PHILIPINE SEA)
第三航空母舰战斗群:“西西里号”航母战斗群(CVE-118,SCICILY)
第四航空母舰战斗群:“巴丹号”航母战斗群(CVL-29,BATAAN)
第五航空母舰战斗群:“普林司顿号”航母战斗群(CV-37,PRINCETON)
第六航空母舰战斗群:“福吉谷号”航母战斗群(CV-45,VALLEY FORGE)
第七航空母舰战斗群:“培登海峡号”航母战斗群(CVE-116,BADONG STRAIT)

如果是四野在长津湖也不能把陆一师干掉吧
玩过三国志9就知道,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兵难调了。。。
sude1418 发表于 2011-11-6 12:31
有一些主力部队在剿匪 还有一些在守卫重要岛屿,耗费了许多精锐部队,那时候得是非常精锐的部队才可以守岛的, ...
守卫海南岛的貌似是43军
隼鹰 发表于 2011-11-11 16:03
守卫海南岛的貌似是43军
是的 按错了 李作鹏的43军,舟山岛是22军,可都是精锐部队.没点水平国家不放心他们能守住外海孤岛的,也牵制许多部队没法去朝鲜参战
真把陆战一师给干了,保不准美帝就在朝鲜种俩大蘑菇了,斯大林貌似也最多在南韩种蘑菇,郁闷的还是中朝。
冻伤太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