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千亩厂房遭强拆 疑 内定 日本积水住宅 开发房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9:57
沈阳千亩厂房遭强拆 疑内定日本积水住宅开发房地产

2011年11月03日 0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本报记者 彭岩锋 实习生 彭小东 发自沈阳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

在中国,土地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多项选择中成为了资源极度稀缺的产品。土地的稀缺性,导致其成为各方竞相追逐的对象。而个别地方政府存在多征、多占、多卖地冲动,导致了违法违规用地事件逐年增加。国土资源部通报称,今年1-9月,全国发生违法用地行为3.7万件,同时,各地的强拆事件也在逐年上升;另外,开发商也想法设法从土地上牟取更多的利益。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法律上惩治这些事件,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只有逐步改变地方以地谋发展的模式,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对于年逾七旬的亓宽超来说,眼下正是他最为困难的时候。“这家厂子,我苦心经营了23年。如今因这次搬迁而损失惨重,极有可能就面临倒闭的窘境。”这位老人愤怒中充满着无奈。亓宽超1988年创立沈阳市北方冷拉型钢厂,厂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上岗村。经过20余载的发展,北方冷拉型钢厂在沈阳市乃至东北地区都已小有名气。但是,今年2月末,当地政府的一纸突如其来的动迁令,让亓宽超满是忧愁。

“2月末,我们才接到搬迁通知,必须在6月28日前搬离。时间太紧张,我根本无法履行。”亓宽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提出异地安置的请求也遭到拒绝。不准许异地安置也就罢了,可搬迁补偿款实在太低,让我无法接受。”

令人不解的是,按职能划分,城建局本应是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机构,可皇姑区城建局却越俎代庖,成为此次搬迁的实施主体。亓宽超曾就此与对方进行过多次协商,但都未就补偿款达成一致。而就在此情形之下,皇姑区城建局却在9月末采取了极为强硬的措施——“城建局组织上百人闯入企业,毁坏大门,欲图强迁。”

在野蛮搬迁之下,亓宽超陷入绝望之中。“补偿款过低,可能导致企业直接关门倒闭的厄运。”而上岗村的其他30余家企业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一名企业负责人透露,在企业搬迁完毕、土地整理结束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积水住宅株式会社(下称“积水住宅”)将在此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一地块66公顷(约合990亩),地处“黄金地段”。

沈阳市副市长刑凯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是首个全国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积水的业态符合沈阳的需要,它由建筑工地的现场建造,变成工厂制造、现场安装,是建筑产业的真正革命,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他向记者表示:“(积水住宅)买地的过程也必须是依法依规进行,走正规的招拍挂程序。”但是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10月7日,积水住宅曾参与了由市政府组织的搬迁协调会议。在地块尚未进行公开招拍挂之前,积水住宅便开始介入搬迁事宜,令人不得不怀疑:近千亩地块是否已内定为积水住宅的“囊中物”?

多次发生强拆事件

10月20日,在沈阳市皇姑区上岗村,眼前的荒凉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上岗村的金山北路,宽约10米。这条修建多年的水泥路并不平坦。而就是在这条并不起眼的小路两侧却坐落着多达数十家各类企业。位于金山北路最东端的是一家名为崇山的彩色印刷公司。公司大门早不复存在,两根偌大的立柱坍塌在地上,裸露出青色的水泥;损坏的自动伸缩门则干脆被扔置在公司院内。“我现在暂时只能用木板和铁链代替大门了。”公司负责人曹承勇叹了口气:“原本大门好好的,可突然被皇姑区城建局带人给扒拉掉了。现在这么大厂子,连个大门都没有。”

曹接着回忆说:“9月26日上午,突然一大群人闯入金山北路,二话不说就直接把门给毁掉了。”为了证实所言不虚,他随后将当天的监控录像播放给记者查看。监控录像显示,当天上午11点整,约百名头戴白帽、身着蓝色工装的不明身份人员从东端闯入金山北路。人群后跟随着一辆履带式抓斗机。抓斗机开至崇山彩印公司门前,迅速将大门两侧的立柱直接推倒,而后又野蛮地用抓斗将伸缩门从中折断。不到半分钟,大门便不复存在了。

在同一天,金山北路两旁的企业悉数遭到了此种“待遇”—企业大门、围墙尽数被毁。在富山金属制品厂的大门口,总经理闫富强指着倒塌的围墙气愤不已:“这也是被抓斗机一把推倒的。”路旁的柳树歪倒在已经倒塌的大门立柱上,碎砖块随处可见。

据闫富强向记者回忆说,他与妻子1993年下岗之后,自谋职业,开设富山金属制品厂。“最苦的时候走过来了,如今却遇到这茬。”闫富强感慨道。闫富强的企业经营状况不断好转,突然的搬迁让他损失惨重。“之前签订的合同,因为这事儿已经泡汤了,并且要承担违约的损失。”据他介绍,若重新选择厂址,建造厂房,到实现满产,起码需要一年之久。“这一年的损失谁来承担?”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二人最近一直烦心不已。

皇姑区城建局的强硬措施引起了企业主的强烈反弹。企业主曾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一直未有实际效果。据多名企业主反映,皇姑区城建局局长林宝山亲自指挥和组织了搬迁的全部过程。一名搬迁企业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4月以来,多次发生此类强迁事件,已经有26家企业签订合同,实施搬迁。

城建局涉嫌“越俎代庖”

记者了解到,针对上岗村的《征地公告》发布于2011年1月26日。

当天,沈阳市国土规划局和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分别发布了《征地公告》。两份公告内容完全相同,公告显示:以辽政地字[ 2011]337号批准征用皇姑区陵东街道上岗村集体土地65.9114公顷,用作皇姑区2010年度第十批次建设用地。此次征地按照630万元/公顷的综合标准给予补偿(合630元/平方米)。对于《征地公告》,这些遭遇搬迁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当时并不知情,直到2月末,才对此有所耳闻。2月24日,皇姑区城建局又发布了《动迁工作的各项内容》。随后的3月28日,皇姑区城建局又下发了《搬迁通知》。《搬迁通知》中表述说:为了加快三环以内“城中村”建设进程,加速皇姑区灵动地区村屯建设……现正式对上岗地区企业实施搬迁。搬迁期限为三个月:3月28日—6月28日。

“我在这经营了23年,3个月就要让我搬迁?!”亓宽超认为时间过于仓促:“并且城建局为何担负了搬迁的工作。这本不属于它的职权范围。”

记者就此次搬迁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致电皇姑区城建局局长林宝山。对方在得知记者身份之后,迅速挂断电话。记者多次发去信息询问,也未得到林的回复。皇姑区城建局副局长韩驰以不分管此类事宜为由,婉拒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要求。

沈阳市城建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城建局向来主管市政设施和环卫方面的工作,搬迁根本不在其业务范围之内。“但是各区城建局由当地区政府管辖,可能分工有些不同。”

而一名沈阳市动迁办的中层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说:“常规而言,企业搬迁应该是由动迁办来负责,毕竟动迁办的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都比较熟悉。城建局缺乏相关培训,容易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记者了解到,位于上岗村的70余家企业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此设厂。既有村办集体企业,也有个人创立的民营企业。

“1988年,我在此创办企业的时候,这还一片荒芜,基本上都是菜地,基础设施也极为落后。”亓宽超回忆说:“当时一腔热血到这里,开始奋斗。”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数量逐渐稳定,并且部分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的生产关系,显现出了产业集群效应。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多,各企业还曾自付资金修建马路,完善基础设施,倾注了诸多心血。如今,这一区域企业雇佣员工总数将近3000人,年产值将近4亿元。“强迁不仅让企业元气大伤,也使数千工人面临失业的困境。”

强拆,不仅企业怨声载道,居住在此的村民也多有抱怨。在一块已经拆迁殆尽的宽阔空地上,只有一栋平房仍孤零零地坚守其中。

补偿款过低引争议

令搬迁企业负责人最为不满的,是无法实现企业的异地安置以及搬迁补偿价格过低。起初阶段,大多搬迁企业均要求能够得到异地安置,但这一要求并未得到同意。沈阳市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9月2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通知》对非住宅拆迁安置有明确规定:拆迁非住宅房屋,规划条件允许的,就地就近安置;规划条件不允许的,可异地安置。

“拆的过程必须要依法依规进行。”沈阳市副市长刑凯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对强迁举动也十分不满,“行政强迁早已取消,司法强迁必须按程序办。同时,不要做激化矛盾的事情。不要搞强迁,怎么能动辄就强迁呢?”他还对异地安置如是表示,“皇姑区内找,皇姑区解决不了的,在周边地区协调解决。”

当搬迁企业的异地安置请求未获皇姑区城建局同意的情形下,3月初,皇姑区城建局派人前来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并存在伪造评估基准日的嫌疑。4月初,亓宽超拿到一份评估结论汇总表。“明明是4月才收到,但是评估基准日却注明是2011年1月26日。”

这份评估报告让亓大惊失色。建筑房屋面积为3188平方米,评估值仅为443万元,折合约为1389元/平方米;加之构筑物及附属物、实物资产运费等6个方面资产,总计为612万元。

年事已高的亓宽超早些年已经将经营23年的企业交由儿子打理,可谓付出了两代人的心血。“这份补偿款太低了。现在重新再建一同等规模的厂房就远不止这一数字。”他亲身重新估算得出的补偿款额高达1322万元,若加上其他的违约成本以及诸多的无形损失,这一数字还将扩大。“两代人的付出,理应得到公平的补偿。”

8月1日,亓宽超拿到了最终的评估报告,得出的补偿总额比原先又减少了50万元。补偿款过低同样发生在其他30余家企业的评估过程中。对此,皇姑区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王军只是简单表示:“补偿款的评估是由评估公司作出。”

确如王军所述,评估报告是由一家名为辽宁中立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作出。报告起始便开宗明义:“受皇姑区城建局委托……进行了评估。”

然而,“选择具体哪家评估公司,并没有征得我们的同意,也没有进行过协商。”多位企业负责人均如是说。

住建部2011年6月3日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四条明文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协商选定;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通过组织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或者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

积水住宅开发成疑

从搬迁企业负责人处获知,这近千亩土地在平整完成后,将极有可能被积水住宅用作房地产开发。该地块离辽宁省政府两公里左右,周边楼盘均价已将近8000元/平方米。“这一地块有极大的上涨空间。”一位当地的房地产人士评价说。据未经证实消息透露,2009年4月,沈阳市政府前往日本进行招商,与积水住宅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互动。

积水住宅是为日本著名建筑公司,系日本最大的综合性企业之一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下属企业,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后者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积水住宅2010年的销售额14884亿日元(约175亿美元),累计生产销售住宅约205万套,是日本最早实行住宅产业化的先驱者。据公开资料显示,在采用积水住宅的技术之后,建造一栋住宅从打地基到建成只需要3个月时间。

另一方面,2011年3月,沈阳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沈阳市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11年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沈阳市工程建设中达到150万平方米以上,2013年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2015年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

刑凯介绍说:“沈阳市利用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再加上当前发展速度很快,需要这方面企业进入。通俗说,就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

2010年12月1日,积水住宅成功摘得沈阳市和平区老房产局地块,并于当月完成外资审批、工商注册和项目备案等手续,当月调资5000万美元。

2011年1月,积水住宅总投资1.55亿美元、注册资本7200万美元的积水好施新型建材(沈阳)有限公司正式注册。项目预计今年11月建成,12月投产,达产达标后年产值达24亿元人民币,可形成年产7000万平方米工业化住宅的生产能力。

“第一,设厂;第二,积水依法依规买地,准备买上岗这块地;第三,利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在此直接进行建设,实现积水模式的开发。”刑凯介绍说道。来自皇姑区政府官方网站的消息显示,去年8月10日,沈阳市政府、皇姑区政府和日本积水住宅三方进行会谈,进一步明确项目总占地及出让面积,开发容积率及商业比例、限高等规划指标,共同签订项目合作备忘录,预计投资外资额将达到2.4亿美元。

“10月7日,我曾作为代表参加了在沈阳市政府306会议室召开的搬迁协商会议。积水住宅也派来代表参加。”一名王姓的搬迁企业负责人透露说:“皇姑区城建局表示回去解决。但在这过程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具体方案。”

积水住宅在土地尚未进行公开招拍挂之前,便介入房屋搬迁,颇有疑点。就此,时代周报记者曾分别向皇姑区国土规划局、皇姑区副区长张志刚要求采访,均遭到对方的拒绝。

沈阳市国土规划局办公室的一名负责人则似有所顾忌,谨慎地说:“这是市里的招商项目,不能告诉你。你需向沈阳市委宣传部了解。”

到底此事真相如何?上岗村的30余家企业仍然在等待相关部门答复。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对本文亦有贡献)

http://finance.ifeng.com/news/region/20111103/4983161.shtml沈阳千亩厂房遭强拆 疑内定日本积水住宅开发房地产

2011年11月03日 0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本报记者 彭岩锋 实习生 彭小东 发自沈阳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

在中国,土地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多项选择中成为了资源极度稀缺的产品。土地的稀缺性,导致其成为各方竞相追逐的对象。而个别地方政府存在多征、多占、多卖地冲动,导致了违法违规用地事件逐年增加。国土资源部通报称,今年1-9月,全国发生违法用地行为3.7万件,同时,各地的强拆事件也在逐年上升;另外,开发商也想法设法从土地上牟取更多的利益。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法律上惩治这些事件,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只有逐步改变地方以地谋发展的模式,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对于年逾七旬的亓宽超来说,眼下正是他最为困难的时候。“这家厂子,我苦心经营了23年。如今因这次搬迁而损失惨重,极有可能就面临倒闭的窘境。”这位老人愤怒中充满着无奈。亓宽超1988年创立沈阳市北方冷拉型钢厂,厂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上岗村。经过20余载的发展,北方冷拉型钢厂在沈阳市乃至东北地区都已小有名气。但是,今年2月末,当地政府的一纸突如其来的动迁令,让亓宽超满是忧愁。

“2月末,我们才接到搬迁通知,必须在6月28日前搬离。时间太紧张,我根本无法履行。”亓宽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提出异地安置的请求也遭到拒绝。不准许异地安置也就罢了,可搬迁补偿款实在太低,让我无法接受。”

令人不解的是,按职能划分,城建局本应是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机构,可皇姑区城建局却越俎代庖,成为此次搬迁的实施主体。亓宽超曾就此与对方进行过多次协商,但都未就补偿款达成一致。而就在此情形之下,皇姑区城建局却在9月末采取了极为强硬的措施——“城建局组织上百人闯入企业,毁坏大门,欲图强迁。”

在野蛮搬迁之下,亓宽超陷入绝望之中。“补偿款过低,可能导致企业直接关门倒闭的厄运。”而上岗村的其他30余家企业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一名企业负责人透露,在企业搬迁完毕、土地整理结束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积水住宅株式会社(下称“积水住宅”)将在此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一地块66公顷(约合990亩),地处“黄金地段”。

沈阳市副市长刑凯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是首个全国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积水的业态符合沈阳的需要,它由建筑工地的现场建造,变成工厂制造、现场安装,是建筑产业的真正革命,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他向记者表示:“(积水住宅)买地的过程也必须是依法依规进行,走正规的招拍挂程序。”但是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10月7日,积水住宅曾参与了由市政府组织的搬迁协调会议。在地块尚未进行公开招拍挂之前,积水住宅便开始介入搬迁事宜,令人不得不怀疑:近千亩地块是否已内定为积水住宅的“囊中物”?

多次发生强拆事件

10月20日,在沈阳市皇姑区上岗村,眼前的荒凉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上岗村的金山北路,宽约10米。这条修建多年的水泥路并不平坦。而就是在这条并不起眼的小路两侧却坐落着多达数十家各类企业。位于金山北路最东端的是一家名为崇山的彩色印刷公司。公司大门早不复存在,两根偌大的立柱坍塌在地上,裸露出青色的水泥;损坏的自动伸缩门则干脆被扔置在公司院内。“我现在暂时只能用木板和铁链代替大门了。”公司负责人曹承勇叹了口气:“原本大门好好的,可突然被皇姑区城建局带人给扒拉掉了。现在这么大厂子,连个大门都没有。”

曹接着回忆说:“9月26日上午,突然一大群人闯入金山北路,二话不说就直接把门给毁掉了。”为了证实所言不虚,他随后将当天的监控录像播放给记者查看。监控录像显示,当天上午11点整,约百名头戴白帽、身着蓝色工装的不明身份人员从东端闯入金山北路。人群后跟随着一辆履带式抓斗机。抓斗机开至崇山彩印公司门前,迅速将大门两侧的立柱直接推倒,而后又野蛮地用抓斗将伸缩门从中折断。不到半分钟,大门便不复存在了。

在同一天,金山北路两旁的企业悉数遭到了此种“待遇”—企业大门、围墙尽数被毁。在富山金属制品厂的大门口,总经理闫富强指着倒塌的围墙气愤不已:“这也是被抓斗机一把推倒的。”路旁的柳树歪倒在已经倒塌的大门立柱上,碎砖块随处可见。

据闫富强向记者回忆说,他与妻子1993年下岗之后,自谋职业,开设富山金属制品厂。“最苦的时候走过来了,如今却遇到这茬。”闫富强感慨道。闫富强的企业经营状况不断好转,突然的搬迁让他损失惨重。“之前签订的合同,因为这事儿已经泡汤了,并且要承担违约的损失。”据他介绍,若重新选择厂址,建造厂房,到实现满产,起码需要一年之久。“这一年的损失谁来承担?”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二人最近一直烦心不已。

皇姑区城建局的强硬措施引起了企业主的强烈反弹。企业主曾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一直未有实际效果。据多名企业主反映,皇姑区城建局局长林宝山亲自指挥和组织了搬迁的全部过程。一名搬迁企业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4月以来,多次发生此类强迁事件,已经有26家企业签订合同,实施搬迁。

城建局涉嫌“越俎代庖”

记者了解到,针对上岗村的《征地公告》发布于2011年1月26日。

当天,沈阳市国土规划局和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分别发布了《征地公告》。两份公告内容完全相同,公告显示:以辽政地字[ 2011]337号批准征用皇姑区陵东街道上岗村集体土地65.9114公顷,用作皇姑区2010年度第十批次建设用地。此次征地按照630万元/公顷的综合标准给予补偿(合630元/平方米)。对于《征地公告》,这些遭遇搬迁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当时并不知情,直到2月末,才对此有所耳闻。2月24日,皇姑区城建局又发布了《动迁工作的各项内容》。随后的3月28日,皇姑区城建局又下发了《搬迁通知》。《搬迁通知》中表述说:为了加快三环以内“城中村”建设进程,加速皇姑区灵动地区村屯建设……现正式对上岗地区企业实施搬迁。搬迁期限为三个月:3月28日—6月28日。

“我在这经营了23年,3个月就要让我搬迁?!”亓宽超认为时间过于仓促:“并且城建局为何担负了搬迁的工作。这本不属于它的职权范围。”

记者就此次搬迁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致电皇姑区城建局局长林宝山。对方在得知记者身份之后,迅速挂断电话。记者多次发去信息询问,也未得到林的回复。皇姑区城建局副局长韩驰以不分管此类事宜为由,婉拒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要求。

沈阳市城建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城建局向来主管市政设施和环卫方面的工作,搬迁根本不在其业务范围之内。“但是各区城建局由当地区政府管辖,可能分工有些不同。”

而一名沈阳市动迁办的中层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说:“常规而言,企业搬迁应该是由动迁办来负责,毕竟动迁办的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都比较熟悉。城建局缺乏相关培训,容易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记者了解到,位于上岗村的70余家企业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此设厂。既有村办集体企业,也有个人创立的民营企业。

“1988年,我在此创办企业的时候,这还一片荒芜,基本上都是菜地,基础设施也极为落后。”亓宽超回忆说:“当时一腔热血到这里,开始奋斗。”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数量逐渐稳定,并且部分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的生产关系,显现出了产业集群效应。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多,各企业还曾自付资金修建马路,完善基础设施,倾注了诸多心血。如今,这一区域企业雇佣员工总数将近3000人,年产值将近4亿元。“强迁不仅让企业元气大伤,也使数千工人面临失业的困境。”

强拆,不仅企业怨声载道,居住在此的村民也多有抱怨。在一块已经拆迁殆尽的宽阔空地上,只有一栋平房仍孤零零地坚守其中。

补偿款过低引争议

令搬迁企业负责人最为不满的,是无法实现企业的异地安置以及搬迁补偿价格过低。起初阶段,大多搬迁企业均要求能够得到异地安置,但这一要求并未得到同意。沈阳市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9月2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通知》对非住宅拆迁安置有明确规定:拆迁非住宅房屋,规划条件允许的,就地就近安置;规划条件不允许的,可异地安置。

“拆的过程必须要依法依规进行。”沈阳市副市长刑凯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对强迁举动也十分不满,“行政强迁早已取消,司法强迁必须按程序办。同时,不要做激化矛盾的事情。不要搞强迁,怎么能动辄就强迁呢?”他还对异地安置如是表示,“皇姑区内找,皇姑区解决不了的,在周边地区协调解决。”

当搬迁企业的异地安置请求未获皇姑区城建局同意的情形下,3月初,皇姑区城建局派人前来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并存在伪造评估基准日的嫌疑。4月初,亓宽超拿到一份评估结论汇总表。“明明是4月才收到,但是评估基准日却注明是2011年1月26日。”

这份评估报告让亓大惊失色。建筑房屋面积为3188平方米,评估值仅为443万元,折合约为1389元/平方米;加之构筑物及附属物、实物资产运费等6个方面资产,总计为612万元。

年事已高的亓宽超早些年已经将经营23年的企业交由儿子打理,可谓付出了两代人的心血。“这份补偿款太低了。现在重新再建一同等规模的厂房就远不止这一数字。”他亲身重新估算得出的补偿款额高达1322万元,若加上其他的违约成本以及诸多的无形损失,这一数字还将扩大。“两代人的付出,理应得到公平的补偿。”

8月1日,亓宽超拿到了最终的评估报告,得出的补偿总额比原先又减少了50万元。补偿款过低同样发生在其他30余家企业的评估过程中。对此,皇姑区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王军只是简单表示:“补偿款的评估是由评估公司作出。”

确如王军所述,评估报告是由一家名为辽宁中立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作出。报告起始便开宗明义:“受皇姑区城建局委托……进行了评估。”

然而,“选择具体哪家评估公司,并没有征得我们的同意,也没有进行过协商。”多位企业负责人均如是说。

住建部2011年6月3日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四条明文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协商选定;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通过组织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或者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

积水住宅开发成疑

从搬迁企业负责人处获知,这近千亩土地在平整完成后,将极有可能被积水住宅用作房地产开发。该地块离辽宁省政府两公里左右,周边楼盘均价已将近8000元/平方米。“这一地块有极大的上涨空间。”一位当地的房地产人士评价说。据未经证实消息透露,2009年4月,沈阳市政府前往日本进行招商,与积水住宅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互动。

积水住宅是为日本著名建筑公司,系日本最大的综合性企业之一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下属企业,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后者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积水住宅2010年的销售额14884亿日元(约175亿美元),累计生产销售住宅约205万套,是日本最早实行住宅产业化的先驱者。据公开资料显示,在采用积水住宅的技术之后,建造一栋住宅从打地基到建成只需要3个月时间。

另一方面,2011年3月,沈阳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沈阳市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11年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沈阳市工程建设中达到150万平方米以上,2013年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2015年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

刑凯介绍说:“沈阳市利用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再加上当前发展速度很快,需要这方面企业进入。通俗说,就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

2010年12月1日,积水住宅成功摘得沈阳市和平区老房产局地块,并于当月完成外资审批、工商注册和项目备案等手续,当月调资5000万美元。

2011年1月,积水住宅总投资1.55亿美元、注册资本7200万美元的积水好施新型建材(沈阳)有限公司正式注册。项目预计今年11月建成,12月投产,达产达标后年产值达24亿元人民币,可形成年产7000万平方米工业化住宅的生产能力。

“第一,设厂;第二,积水依法依规买地,准备买上岗这块地;第三,利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在此直接进行建设,实现积水模式的开发。”刑凯介绍说道。来自皇姑区政府官方网站的消息显示,去年8月10日,沈阳市政府、皇姑区政府和日本积水住宅三方进行会谈,进一步明确项目总占地及出让面积,开发容积率及商业比例、限高等规划指标,共同签订项目合作备忘录,预计投资外资额将达到2.4亿美元。

“10月7日,我曾作为代表参加了在沈阳市政府306会议室召开的搬迁协商会议。积水住宅也派来代表参加。”一名王姓的搬迁企业负责人透露说:“皇姑区城建局表示回去解决。但在这过程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具体方案。”

积水住宅在土地尚未进行公开招拍挂之前,便介入房屋搬迁,颇有疑点。就此,时代周报记者曾分别向皇姑区国土规划局、皇姑区副区长张志刚要求采访,均遭到对方的拒绝。

沈阳市国土规划局办公室的一名负责人则似有所顾忌,谨慎地说:“这是市里的招商项目,不能告诉你。你需向沈阳市委宣传部了解。”

到底此事真相如何?上岗村的30余家企业仍然在等待相关部门答复。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对本文亦有贡献)

http://finance.ifeng.com/news/region/20111103/4983161.shtml
宣传部满腮
哪块地,要做什么,由谁来做,不是内定,是早就在招商过程中谈好了!
难怪不少有钱了要卷款移民

那些企业家还不够有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