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图]小步快跑中壮大,日本战后驱逐舰发展概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30:33
主要数据图片来自台湾MDC軍武狂人夢网站
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形象地了解小步快跑对海军建设重大意义。
(1)日本海自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天津风号(DDG-163)。建造1艘。

天津風號飛彈驅逐艦/日本
(Amatsukaze DDG-163)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三菱重工長崎廠  
尺寸(公尺) 長131.1 寬13.4 吃水4.24  
排水量(ton) 標準3050

滿載40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2 蒸汽渦輪*2/60000
雙軸

航速(節) 33
乘員 290
偵測/電子戰系統 SPS-39 3D對空搜索雷達*1
(最初裝備,爾後被SPS-52取代)

SPS-52 3D對空搜索雷達*1

(改良時加裝)

OPS-11B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7 平面搜索雷達*1

SPS-29 平面搜索雷達*1

SPS-64(V)9 導航雷達*1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

聲納 SQS-2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GFCS-2 射控雷達*1

SPG-51照明雷達*2

艦載武裝 MK-33 雙聯裝三吋(76mm)50倍徑艦砲*2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改良時加裝)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4/46魚雷)

MK-13 Mod4單臂發射器*1

(裝彈量40枚,最初裝填韃但防空飛彈,爾後換成標準SM-1 MR防空飛彈)

12.7mm機槍*4

艦載機 無

備註 1965年服役。1995年除役

主要数据图片来自台湾MDC軍武狂人夢网站
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形象地了解小步快跑对海军建设重大意义。
(1)日本海自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天津风号(DDG-163)。建造1艘。

天津風號飛彈驅逐艦/日本
(Amatsukaze DDG-163)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三菱重工長崎廠  
尺寸(公尺) 長131.1 寬13.4 吃水4.24  
排水量(ton) 標準3050

滿載40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2 蒸汽渦輪*2/60000
雙軸

航速(節) 33
乘員 290
偵測/電子戰系統 SPS-39 3D對空搜索雷達*1
(最初裝備,爾後被SPS-52取代)

SPS-52 3D對空搜索雷達*1

(改良時加裝)

OPS-11B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7 平面搜索雷達*1

SPS-29 平面搜索雷達*1

SPS-64(V)9 導航雷達*1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

聲納 SQS-2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GFCS-2 射控雷達*1

SPG-51照明雷達*2

艦載武裝 MK-33 雙聯裝三吋(76mm)50倍徑艦砲*2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改良時加裝)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4/46魚雷)

MK-13 Mod4單臂發射器*1

(裝彈量40枚,最初裝填韃但防空飛彈,爾後換成標準SM-1 MR防空飛彈)

12.7mm機槍*4

艦載機 無

備註 1965年服役。1995年除役

(2)山云級反潜驱逐舰。建造6艘
山雲級,就是1960年代中期日本海自建造的一種反潛驅逐艦。其尺寸與排水量與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的佛來契級驅逐艦類似。在當時,山雲級是日本海自最先進的驅逐艦,率先採用多項海自艦艇先前不具備的技術,如飛剪式艦首、艦底固定式聲納、艦體穩定鰭、艦首主錨等,均被日本海自往後建造的艦艇沿用至今。本級艦的動力系統為六具三菱的12UEV30/40N柴油機,與當時主流的蒸汽渦輪系統相比,山雲級的內燃機動力系統不僅體積、重量較小,安全性、反應速度也比較高,惟輸出功率較低,使本級艦的航速僅有27節。
艦名/使用國 山雲級反潛驅逐艦/日本(Yamagumo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DDK-113、119~121──住友重工浦賀廠

DDK-114──浦賀重工

DDK-115──舞鶴重工

尺寸(公尺) 長114.9 寬11.8 吃水4  
排水量(ton) 標準2150 滿載31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12UEV30/40N柴油機*6
216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27
乘員 最初:220
改裝成訓練艦者:130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1B/C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7 平面搜索雷達*1

NOLR-5/6 電子支援系統*1

聲納 SQS-2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裝備於DDK-113~DDK-115)

OQS-3A 主/被動艦首聲納*1

(裝備於DDK-119~DDK-121)

SQS-35(J) 可變深度聲納*1

(裝備於DDK-120、DDK-121)

射控/作戰系統 SPG-34射控雷達

(裝備於DDK-113~DDK-115)

SPG-35射控雷達*2

(裝備於DDK-119~DDK-121)

GFCS-1艦砲射控系統

(裝備於DDK-113~DDK-115)

GFCS-2艦砲射控系統

(裝備於DDK-120、DDK-121)

艦載武裝 雙聯裝MK-33 76mm 50倍徑艦砲*2

四聯裝71式375mm反潛刺蝟砲*1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4/46魚雷)

艦載機 無

姊妹艦 共六艘──

DDK-113 山雲(Yamagumo)

DDK-114 捲雲(Makigumo)

DDK-115 朝雲(Asagumo)

TV-3512(ex DDK-119) 青雲(Aokumo)

TV-3514(ex DDK-120) 秋雲(Agigumo)

DDK-121 夕雲(Yugumo)

備註 1966~1978年服役,DDK-113、114、115分別於1995、1995、1998年除役,DDK-119、DDK-120分別在1999、2000年被改裝為訓練艦,編號分別改為TV-3512、3514。

(3)峰云級反潜驱逐舰,建造3艘
峰雲級的首艦峰雲號(DDK-117)。峰雲級衍生自山雲級反潛驅逐艦,主要變革為搭載DASH無人反潛直昇機。峰雲級的排水量、艦體基本設計、動力系統、作戰裝備都與山雲級大同小異。兩者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峰雲級的初始設計中並未配備ASROC反潛火箭(其餘武裝都與山雲級相同),而在艦尾增設小型直昇機庫與直昇機飛行甲板,以操作當時美國發展出來的DASH無人反潛直昇機,此外峰雲級以一座較大的煙囪取代山雲級的兩支煙囪(因為峰雲級不用在艦體中央安裝ASROC)。另外,峰雲級的電子系統也較山雲級更為進步。


艦名/使用國 峰雲級驅逐艦/日本
(Minegumo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DDK-116──三井重工玉野廠

DDK-117──浦賀重工

DDK-118──舞鶴重工

尺寸(公尺) 長113.9 寬11.8 吃水4  
排水量(ton) 標準2100(DDK-116、117)/2200(DDK-118)

滿載27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12UEV30/40N柴油機*6
216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27
乘員 220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1B/C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7 平面搜索雷達*1

NOLR-5/6 電子支援系統*1

聲納 OQS-3A 主/被動艦首聲納*1
SQS-35(J) 可變深度聲納*1

(裝備於DDK-118)

射控/作戰系統 FCS-2-12B射控雷達

SPG-34射控雷達

(裝備於DDK-118)

FCS-1射控雷達

艦載武裝 雙聯裝MK-33 76mm 50倍徑艦砲*2

(裝備於DDK-116、117)

OTO 76mm62倍徑艦砲*2

(裝備於DDK-118)

四聯裝 71式375mm反潛刺蝟砲*1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1978年取消DASH無人反潛直昇機後加裝)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4/46魚雷)

艦載機 最初預定:DASH無人反潛直昇機*1

(1978年取消)

姊妹艦 共三艘──

DDK-116 峰雲(Minegumo)

DDK-117 夏雲(Natsugumo)

DDK-118 叢雲(Murakumo)

備註 DDK-116、117、118分別於1968、1969、1970年服役。DDK-116、117於1999年除役,DDK-118於1999年轉為訓練艦(更改編號為TV-3511),2000年除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20 14:48:35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20 15:01:40编辑过]
这是什么级的?[em11][em11][em11]
筑后吧,小型护卫舰
排水量1700吨,舰长93.1米,舰宽10.8米,航速25节
共有12艘,不过估计半退役了吧?
那么这个呢?石狩级?[em11][em11][em11]
夕别是仿照石狩级的的一型舰,外形差不多,尺寸吨位要石狩大一些
1400吨,91x10.8x3.5米 动力多了一个柴油机
但应该算另外一级。
夕张和夕别是这级的样舰,典型的小步快跑,跟我们的053改进各版本一样~
这样看上去可真看不出什么区别.
的确是呀
线图简直一模一样的。叫成石狩改也一样。千把吨日本当时叫成护卫舰,现在大概当猎潜艇还差不多吧。
日本自己对他评价还颇高的。[em11][em11]
日本把石狩级称为护卫舰啊,那张图注解有误。日本驱逐舰舷号1**,护卫舰舷号2**。
我们同样会小步快跑跑进蓝水阵容的!
那印度算不算在小步快跑呢? 80年代的库克里,库克里II,疙瘩瓦砾,90年代的不拉马普特拉,德里,克力瓦克III???
印度似乎应该叫小步快买...
以下是引用听剑客在2003-5-21 1:42:47的发言:
印度似乎应该叫小步快买...

拟同意......只是允许偶再略微修正一下,印度应为"碎步乱买".[em11][em11][em11]
我们大批量造舰的日子应该快来了
(4)榛名級直昇機驅逐艦:1970年,建造2艘

艦名/使用國 榛名級直昇機驅逐艦/日本(Haruna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DDH-141──三菱重工長崎廠

DDH-142──石川島播磨重工東京廠

尺寸(公尺) 長153 寬17.5 吃水5.2  
排水量(ton) 標準4950 滿載65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2   蒸汽渦輪*2
700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31
乘員 370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1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28C 平面搜索雷達*1

OPN-11導航雷達*1

URN-25太康台

UPX-25敵我識別系統

NOLQ-1-3電子支援系統

OLR-9B電子反制系統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

聲納 OQS-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SQR-18A 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OYQ-6(榛名)/OQY-7(比叡)作戰資料系統
Link-11/14資料鏈系統

(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FCS-2-12射控雷達*2

(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GFCS-1A艦砲射控雷達*1

艦載武裝 MK-42 五吋54倍徑艦砲*2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8枚備射,艦上另儲有16枚備用彈)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八聯裝MK-29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發射器*1

(8枚備射,艦上另儲存16枚)(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12.7mm機槍*4

艦載機 SH-3/SH-60J反潛直昇機*3

姊妹艦 共兩艘──

DDH-141 榛名(Haruna)

DDH-142 比叡(Hiei)

備註 DDH-141、142依序分別於1973、1974年服役,目前分別為日本海自第一、第二護衛群旗艦。
 

這種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直昇機驅逐艦都擁有比一般驅逐艦更大的直昇機庫與艦尾飛行甲板,能操作三架反潛直昇機;而軍艦本身的裝備也相當齊全,與一般驅逐艦無異。在金剛級神盾驅逐艦服役之前,此類直昇機驅逐艦一直是日本海自陣中最大的作戰艦艇。

兩艘榛名級是日本建造的第一批此種直昇機驅逐艦,於1970年代服役,旋即成為日本海自最重要的反潛水面艦艇。本級艦在服役生涯中曾歷經艦隊重整暨現代化(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FRAM)改良計畫,增加IPDMS海麻雀防空飛彈、MK-15 CIWS以及Link-11/14資料鍊等裝備。本級艦採用傳統的鍋爐與蒸汽渦輪作為動力,但兩艘姊妹艦並未採用同一廠牌的鍋爐與蒸汽渦輪:榛名採用三菱製的主機,比叡則使用石川島播磨製造的動力系統。雙方動力系統的性能表現都一樣,在攝氏480度下產生每平方公分60kg壓強的蒸汽,最大輸出功率70000軸馬力。

榛名級的外型頗具特色,全艦僅有一個方塊狀的大型單一船樓結構位於艦體中段,艦尾廣大的直昇機甲板約佔全艦長度的1/3。艦首縱列著兩門美製MK-42 5吋54倍徑艦砲,最大射速可達40發/分,為美國射速最快的五吋自動艦砲,但原先由於妥善率欠佳,因此一般都將射速調低至20發/分。為了避免前面第一門MK-42擋住射界,艦首第二門MK-42安裝於一個高起的方形結構物上。由於本級艦未安裝反艦飛彈,因此這兩門MK-42就成為本艦唯一的反水面武器。第二門MK-42與船樓結構之間裝有一具74式八聯裝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美製MK-112發射器的日本版),此乃艦上除了反潛直昇機以外最主要的中長程反潛武器。船樓結構底層內部設有ASROC的備用彈儲放艙與再裝填機,再裝填時需將74式的尾部對準船樓並調整至特定仰角,以讓備用彈被裝填機推送進入74式,此種再裝填設計與美製諾克斯級巡防艦類似。除了ASROC之外,榛名級尚擁有兩座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防空自衛方面,榛名級上層結構上方兩側各有一具MK-15近迫武器系統,直昇機庫上方則有一座MK-29八聯裝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榛名級龐大的機庫可容納三架大型反潛直昇機,目前操作的機種乃日本海自制式的SH-60J。水下偵測方面,榛名級配備有日本自製的OQS-3主/被動艦體聲納與美製SQR-18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由以上觀之,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榛名級配備有完整的艦載聲納、短程與中長程艦載反潛武裝,並且能操作多達三架反潛直昇機;至於防空能力的要求則僅限於點防禦以供自衛,不過本艦擁有由短程飛彈、機砲式CIWS組成的兩層式短程防空網,堪稱相當完善。

(5)白根級直昇機驅逐艦,白根級乃是榛名級的改良型。70年代末,建造2艘

艦名/使用國 白根級直昇機驅逐艦/日本(Shirane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東京廠
尺寸(公尺) 長159 寬17.5 吃水5.3  
排水量(ton) 標準5200 滿載68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2   蒸汽渦輪*2
700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32
乘員 370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2 3D對空搜索雷達*1

OPS-28C 平面搜索雷達*1

OPN-11導航雷達*1

URN-25太康台

UPX-25敵我識別系統

NOLQ-1電子支援系統

OLR-9B電子反制系統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

聲納
OQS-101 主/被動艦首聲納*1
SQR-18A 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1

SQS-35 可變深度聲納*1(VDS)

射控/作戰系統 Link-11/14資料鏈系統

Type-72-1A射控雷達*2

WM-25射控雷達*1

艦載武裝 MK-42 五吋54倍徑艦砲*2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8枚備射,艦上另儲有16枚備用彈)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八聯裝MK-25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發射器*1(BPDMS)

12.7mm機槍*4

艦載機 SH-3/SH-60J反潛直昇機*3

姊妹艦 共兩艘──

DDH-143 白根(Shirane)

DDH-144 鞍馬(Kurama)

備註 DDH-143、144依序於1980、1981年服役,目前分別為日本海自第一、第二護衛群旗艦。

繼榛名級之後,日本海自繼續建造了後續的直昇機驅逐艦──白根級,兩艦於1980年代初期服役。

白根級的基本設計延續自榛名級,艦體、裝備的佈局差不多,都擁有位於艦體中央的集中式大型上層結構以及能操作三架大型反潛直昇機的機庫、艦尾甲板,裝備的配置也與榛名級十分類似,動力系統則完全相同。不過白根級的艦體比榛名級更長,排水量增大。兩者外觀上最大的不同,在於榛名級採用單一的大型煙囪,白根級則擁有兩個。此外,白根級的艦橋較榛名級低了一級,使得艦體重心得以降低。

由於出現較晚,白根級自然能採用較榛名級更先進的裝備,作戰指揮與資料傳輸等系統較後者大幅提升。白根級擁有高度自動化的艦載戰鬥系統,能有效地整合艦上的偵測裝備與武器。白根級是日本海軍第一種在完工之初就裝備Link-11/14資料鍊系統、海麻雀防空飛彈與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的艦艇,榛名級直到進行FRAM改良時才追加上述裝備。此外,白根級的電子系統也較榛名級更加更先進,例如以OPS-12 3D對空搜索雷達取代榛名級的OPS-11 2D對空雷達。與榛名級相同,白根號與鞍馬號也擔負著艦隊指揮的重任,兩艦目前分別是日本海自第一、第二護衛群的旗艦。

我们的海军也在努力啊!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船下水的。
以下是引用jianghu在2003-5-21 7:18:22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听剑客在2003-5-21 1:42:47的发言:
印度似乎应该叫小步快买...

拟同意......只是允许偶再略微修正一下,印度应为"碎步乱买".[em11][em11][em11]
[/quote]
不要这么看不起第三世界的“小兄弟”吧,呵呵。人家虽然舰体漏水,主机烧爆,但是好歹都是自己造的阿,我们当年还不是走过了这一步的。感觉阿三还是蛮努力的,可惜国家的工业和经济底子就这样,蛮可怜的说......
唯物兄辛苦了,顶一个。


“我只想说,“小步快跑”对于我国的客观条件有必然性,但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无止境的这样小步下去。我国从70年代初旅大服役以来,到现在一直没有成批建造成编制的大型舰。可以说“小步快跑”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应该面临着一个突破的临界过渡阶段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海军实际上是高龄的旅大和皮实的江湖江卫还有很多高龄潜艇日益力不从心的支撑着。对于成批的新型大中型舰只的需求一直存在。造舰是一个长时间的规划,不可能等迫切了才加急建造。
过去已过去,着眼将来。我们的小步快跑应该加快速度进入成熟期是摆在面前的不能忽视的重要任务。不能永远把赌注压在暂时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而搁置减缓军队实际战斗力的建设。从近几年来海军加快速度的建设大概可以略窥一二吧。小步快跑是有时间限制的。
早日完成“小步快跑”,尽早进入成熟的整体建设阶段,正是我衷心希望的。

非常非常地支持!!!
最近网络调整,本人要到下周一才能上网,这个帖子要过一段时间了。还有请大家帮我找找日本的高月级和立风级驱逐舰的资料。谢谢
以下是引用唯物在2003-5-21 22:59:57的发言:
最近网络调整,本人要到下周一才能上网,这个帖子要过一段时间了。还有请大家帮我找找日本的高月级和立风级驱逐舰的资料。谢谢

偶来顶一下!(强烈期待继续中......)[em09][em09][em09]
都是仿美的!!!!
(6)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

艦名/使用國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日本(Hatakaze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三菱重工長崎廠
尺寸(公尺) 長142.9 寬14.3 吃水4.7  
排水量(ton) 標準3850(DDG-168、169)/3950(DDG-170)

滿載48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2 蒸汽渦輪*2/700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32
續航力(海浬) 4400(20節)
乘員 277
偵測/電子戰系統 SPS-52C 3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1B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6 平面搜索雷達*1

(裝備於DDG-168、169)

OPS-28B 平面搜索雷達*1

(裝備於DDG-170)

SPS-64(V)9 導航雷達*1

OLT-3 電子支援裝置*1

NOLQ-1-3 電子反制系統*1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4

聲納 OQS-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AN/SPG-51C 照明雷達*2

FCS-2-21 射控雷達*1

FCS-2-12 射控雷達*1

OYQ-1B戰情處理系統

艦載武裝 MK-42 五吋54倍徑艦砲*2

(DDG-168在1999年將艦尾的MK-42拆除)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改良時加裝)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MK-13 Mod4單臂發射器*1

(裝彈量40枚,可裝填標準SM-1 MR防空飛彈與魚叉反艦飛彈)

12.7mm機槍*4

艦載機 無

姊妹艦 共三艘──

DDG-168 太刀風(Tachikaze)

DDG-169 朝風(Asakaze)

DDG-170 澤風(Sawakaze)

備註 三艦依序分別於1976、1979、1983年服役。DDG-168在1999年經過改裝,成為日本護衛艦隊總旗艦。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是繼日本首艘配備區域防空飛彈的天津風號(DDG-163)飛彈驅逐艦之後,日本海自第二代的防空驅逐艦。從艦體、上層結構以及特殊的複合式煙囪/桅杆結構來看,太刀風級堪稱日本於1967年推出的高月級(Takatsuki class)驅逐艦的放大版,裝備方面則改良自天津風號。太刀風級絕大部分的武裝都與美國在1960年代建造的亞當斯級(Adams class)飛彈驅逐艦相同,包括MK-13飛彈發射器、兩門MK-42 5吋艦砲、八聯裝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三聯裝324mm反潛魚雷等。雖然使用全新的艦體,但太刀風級的防空作戰能量還是跟其前輩天津風號差不多,都配備兩具照明雷達與一座MK-13單臂飛彈發射系統。太刀風級在服役期間經過改良,追加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並提高對反艦飛彈的偵測能力。

太刀風級雖然是防空艦艇,但仍配備有ASROC反潛火箭和魚雷發射器,因此艦載火力相當全面。太刀風級並未加裝直昇機庫,僅在艦尾設置直昇機起降甲板。太刀風級延續天津風號的設計,將MK-13飛彈發射器安裝在艦尾,使得艦身前方出現射擊死角,並非理想的配置。由於配備了OYQ-1B戰情處理系統,太刀風級能在防空作戰中擔任艦隊指揮核心,並在必要時接替艦隊旗艦的職務。太刀風級並未配備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不過MK-13能裝填魚叉飛彈,只是如此便會排擠標準SM-1防空飛彈的攜帶量。由於出現年代較早,太刀風級採用蒸汽渦輪動力系統,而非現代作戰艦艇慣用的燃氣渦輪。最後一艘本級艦澤風號(DDG-170)作了一些改良,標準排水量增加了100ton。

(7)高月级驱逐舰
该型舰是日本60年代末、70年代初建造的主力通用驱逐舰。其舰长136米,舰宽13.5米,满载排水量4500吨。建造4艘。
标准排水量:3250吨。

舰长: 136米; 舰宽:13.4米; 吃水:4.5米.
主机: 采用蒸汽动力,2台锅炉,压力5.88MPa,454℃。2台三菱公司的汽轮机,持续功率51.5MW(70000马力),双轴双桨。2台锅炉,压力83.3MPa,480℃,采用蒸汽动力,2台三菱公司的锅炉,压力58.8MPa,454℃。2台三菱公司的汽轮机,功率51.5MW(70000马力),双轴。
航速: 31节
续航力: 7000海里/20节 编制:260人。

导弹:

  反舰导弹:2座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

  反潜导弹:1座八联装MK112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

  舰空导弹:1座八联装MK-29“海麻雀”导弹发射装置,备弹16枚。

舰炮: 1座MK42型127毫米/54自动火炮,仰角85°,射速20-40发/分,对海射程24千米,对空射程14千米,弹重32千克。1座“密集阵”20毫米火炮。

鱼雷: 2座三联68型反潜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5反潜鱼雷。

反潜深弹:1座375毫米“博福斯”71型4管回转式火箭深弹发射装置,自动装填,射程1.6千米。

对抗措施: 2座MK36型干扰火箭发射装置。日电公司的NOLR-6C侦察设备.富士通公司的OLT-3干扰机。

作战数据系统:OYQ-5,14号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

火控: MK56或GFCS-1型127毫米火炮火控系统,2-12B型“海麻雀”导弹火控系统。

雷达:
  对空搜索:三菱机电公司的OPS-11B雷达。

  对海搜索:日电公司的OSP17雷达,G/H波段。

火控:2-12B型雷达,I/J波段。通用电气公司的MK-35雷达,I/J波段。

声纳:日电公司的SQS-35J舰壳声纳,主动搜索与攻击,低频。埃多/日电公司的SQR18拖曳阵列声纳,被动,低频。



(8)初雪級驅逐艦
日本小步快跑到80年代的初雪级开始大批建造,共建造12艘。
艦名/使用國 初雪級驅逐艦/日本(Hatsuyuki class)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DD-122、128、132──住友重工浦賀廠

DD-123、129──日立重工舞鶴廠

DD-124、133──三菱重工長崎廠

DD-125、127、130──石川島播磨重工東京廠

DD-126、131──三井重工玉野廠

尺寸(公尺) 長130 寬13.6 吃水4.1  
排水量(ton) 標準2950(DD-122~128)/3150(DD-129~133)

滿載3700(DD-122~128)/3800(DD-129~133)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GOG
Kawasaki-RR Olympus TM-3B燃氣渦輪*2/56780

Tyne RM-1C燃氣渦輪*2/1068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30
乘員 170~190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4B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8 平面搜索雷達*1

NOLQ-6C 電子反制裝置

OLR-9B 電子支援裝置

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2

聲納 OQS-4A 主/被動艦首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FCS-2-12A 飛彈射控雷達*1

FCS-2-2.5 1A 射控雷達*2

艦載武裝 OTO 76mm 62倍徑快砲*1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MK-15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四聯裝SSM-1B/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八聯裝MK-29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發射器*1(IPDMS)

艦載機 SH-3/SH-60J反潛直昇機*1

姊妹艦 共12艘──

DD-122 初雪(Hatsuyuki)

DD-123 白雪(Shirayuki)

DD-124 峰雲(Mineyuki)

DD-125 澤雪(Sawayuki)

DD-126 濱雪(Hamayuki)

DD-127 磯雪(Isoyuki)

DD-128 春雪(Haruyuki)

DD-129 山雪(Yamayuki)

DD-130 松雪(Matsuyuki)

DD-131 瀨戶雪(Setoyuki)

DD-132 朝雪(Asayuki)

TV-3513(ex DD-133) 島雪(Shimmayuki)

備註 1982~1987年服役。DD-133於1998年改為訓練艦,更改編號為TV-3513。
1980年代出現的初雪級驅逐艦是日本海自第二代的通用型驅逐艦,也是日本海自艦艇技術的新里程碑。在1960年代之前,日本海自的山雲級、峰雲級等反潛驅逐艦(DDK)都是相當純粹的反潛艦艇,艦上的武裝除了反潛武器之外就只有口徑較小的76mm艦砲,執行其他任務的能力相當有限。從日本於1967年推出的高月級驅逐艦起,日本海自除了直昇機驅逐艦(DDH)之外的大型反潛艦艇便朝著「通用驅逐艦」的方向發展,除了反潛以外能執行巡邏、反水面等多種任務,而不再只是「反潛驅逐艦」。但是高月級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準,完工之初在裝備上除了五吋艦砲之外,與先前的反潛驅逐艦並無太大差異。而1980年代出現的初雪級就擁有更加先進的裝備以及完整而全面的作戰能力,艦上的武裝除了ASROC反潛火箭、魚雷發射器、五吋艦砲之外,還包括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以及MK-15近迫武器系統、魚叉反艦飛彈,能有效地遂行長距離反艦與點防空自衛等任務;至於其前輩高月級到了1980年代才追加上述新型防空與反艦武器。初雪級另一個相當重要的改進是設置大型機庫與直昇機甲板,能操作大型反潛直昇機。

初雪級外型上最大的特色在於艦橋較煙囪與直昇機庫低矮,而且直昇機甲板較艦尾甲板高出一級,看起來不太自然。此外,一些武裝的布置不盡理想:兩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分別安置於煙囪左右側各一、高出船舷的平台上(平台底下就是安裝魚雷發射器的地方),發射口指向斜前方,這種勉強的布置彷彿是沒有預留適當的空間,只好在魚雷管上方搭個台子來硬塞;此外,MK-29海麻雀防空飛彈發射器位於艦尾末端的最低位置,緊鄰於前的則是高出艦尾的直昇機甲板,使其射界不盡理想;兩座MK-15 CIWS分別位於艦橋後方的左右兩側,使其在艦首與艦尾方向出現射擊死角(艦尾方向的死角較大)。上述問題或多或少都出現在同時期的日本海自艦艇上,一直到1990年代出現的金剛級、村雨級等新一代驅逐艦才獲得全面的改善。

初雪級擁有許多當時一流的先進科技,是日本海自第一種採用全燃氣渦輪動力系統的作戰艦艇(日本海自第一種採用燃氣渦輪主機的是石狩級(Ishikari class)護航驅逐艦,但是該級艦的動力系統為複合柴油機與燃氣渦輪)。相較於燃氣渦輪,蒸汽渦輪就顯得龐大笨重、危險、維護困難、浪費人力,更不能任意啟動或熄火;而柴油機的出力與肅靜性則明顯不如燃氣渦輪,無法提供較佳的高速與靜音性能。初雪級的動力系統為複合燃氣渦輪或燃氣渦輪(COGOG),巡航時使用功率較小的RM-1C燃氣渦輪,高速航行時則改用大功率的TM-3B燃氣渦輪。為了降低輪機產生的噪音與震動,本級艦的動力系統安裝於彈性基座上,輪機艙的艙壁上則敷設隔音用的橡膠層。從初雪級開始,日本海自新造艦艇的戰情中心(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CIC)移至艦體內部(先前艦艇的CIC位於艦橋),以降低CIC被擊毀的機率。相較於日本以往的艦艇,初雪級無論是操作上或武裝運作的自動化程度都大幅提升。服役之初,初雪級採用美國授權日本生產的SH-3海王反潛直昇機,後來則換裝為SH-60J。初雪級的直昇機甲板配備加拿大研發的RAST輔助降落系統,使得本級艦在較惡劣的海象中仍能讓直昇機起降。此外,初雪級的電子戰能力較其前輩有了相當大的進步。
如同1980年代之前的作戰艦艇,前七艘初雪級的上層結構以鋁合金製造。但是1975年美國貝克那普號(USS Belknap CG-26)飛彈巡洋艦與甘迺迪號(USS J.F.Kennedy CV-67)航空母艦相撞而引發火災,以及1982年英國雪菲爾號(HMS Shefield D-80)飛彈驅逐艦被阿根廷飛魚飛彈擊中引發大火、終至沈沒,使得世人開始重視鋁合金低燃點的問題。因此初雪級從山雪號(DD-129)開始,改以鋼材建造上層結構,而這最後的五艘初雪級排水量因此增加了100ton。緊接在初雪級之後,日本海自繼續建造了改良自初雪級的朝霧級反潛驅逐艦,設計上更加精進。最後一艘本級艦島雪號於1998年從日本海自戰備陣容中除名,轉為訓練艦,編號也從原來的DD-133改為TV-3513。未來數年內,本級艦仍將繼續在日本海自中扮演通用驅逐艦兵力的骨幹之一,之後將陸續被21世紀初期開始建造的高波級驅逐艦取代。


抛开个人感情,不得不承认鬼子的造的军舰水平的确比中国高。
80年代初水平的军舰的上层建筑多使用铝合金。82年之后认识到铝合金的缺点之后建造的舰艇都尽量使用钢材。
我们购买的现代级尽管是后期建造,但上层建筑还是大量使用铝合金。本来属于不足之处,但却被某些杂志说成优点了,真是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