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AP1400接近100%国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8:06:02


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核电的发展骤然放缓。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高层发展核电的态度以及社会公众对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信心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

  根据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务院出台的“国四条”规定:在核电安全规划出台之前暂停审批新项目。目前的确是原地踏步,今年没有批准新的核电站,已经批准而尚未开工的4个机组也处于停顿状态,这些电站有的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前期费用,一些核电装备制造厂后续订货中断。

-
  而就在整个核电产业发展陷入低迷的时候,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公开表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问题十分突出的大国,中国不可能放弃核电。从化石能源逐步枯竭和昂贵趋势,以及从气候与环境的承载力看,中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发展核电是不可替代的选择,否则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难以达到承诺的15%。

  张国宝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他从未隐瞒过这样的看法。

  他呼吁,国家在未来的核政策上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模糊不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不仅会影响能源政策,也会动摇我们的核大国地位。

  事实上,在过去的那些年,我国核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从最早的要不要发展核电,在哪里发展核电,一直都争议不断,摇摆不定;到后来,对核电发展的管理主导权、技术路线、发展速度等也几经反复。

  这也最终导致了“起步早、进步慢、差距大”的被动局面。

  今年3月,张国宝已经从国家能源局局长任上退下,但依然为其未竟的能源改革鼓与呼。

  核安全规划、核电安全规划正在做

  《中国经济周刊》:在福岛核事故之前,内陆的很多省份都对发展核电抱有极大的热情,事故发生之后,审批基本停滞,一些省份也产生了恐惧心理。您怎么看未来内陆地区的核电发展?

  张国宝:关键在于认识问题,因为内陆地区人口稠密,如果一旦发生核事故可能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开始都建在沿海(其实,法国、美国的核电站很多都建在内陆)。

  但内陆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恰恰是一次能源匮乏的地区,每年在用电高峰的时候,缺电反应都最为严重。其次,还有华中地区。华中地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电)火(电)不平衡。夏天丰水期,本地的水电可能消纳不完,而冬天枯水期,又需要从别的省调电。如果建大量的火电厂,水电多的时候火电要让路,这样效益不会很好。

  这些省份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次能源匮乏,不像内蒙古、山西,本身煤炭产量很多。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这些省对搞核电热情很高,要求很强烈。因此,我们也适度地布置了几个内陆的核电站,例如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和江西彭泽,都报了上去,但还没来得及批,福岛核事故就出来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核电厂址不是能源局定的,而是早在电力部时期就确定了厂址,已等待了很多年。虽然没有批,但国家能源局给它们都发了“路条”,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现在都在等核安全规划出来。

  《中国经济周刊》:核安全规划什么时候能出来?

  张国宝:目前,时间还不确定。在福岛核事故发生5天后,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四条”。根据“国四条”规定,由核安全局来牵头做核安全规划。我在卸任之前,曾专门去找李克强副总理汇报过一次,汇报纪要里明确,由国家能源局制定核电安全规划。

  于是,核安全局做核安全规划,能源局做核电安全规划,核安全规划涵盖核电安全规划,两个规划本身存在交叉,出来之前必须要汇集,而国外目前也还没有核安全方面的规划可借鉴,到底应该做成什么样子,现在还在摸索。

  此外,福岛核事故后,从中央到地方难免会产生一些恐惧心理,担心核安全事故,甚至有省份说不要搞了,还有人说不要搞那么大那么快,也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并不算快,各方面的意见都有。

“我不同意ap1700的研发”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们核电业装备国产化的推进情况如何?

  张国宝:国产化推进得非常好,我这么多年为推进这个事情花了不少心血。很多人认为中国还不行,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很有条件了。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自主制造水平,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系统、主泵等一批关键设备的自主化制造。我们在核电站锻件方面有很多创新,现在就是主泵我们跟国外比还有差距。未来的前景太吸引人了,我充满了信心,而且为此感到骄傲。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核电的技术路线之争这些年一直没停止过。当初是如何决定引进美国三代技术ap1000的?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
  张国宝:技术路线都是经过充分讨论比选决定的。这是一个集体的决策。曾培炎同志在任的时候,技术路线讲得很清楚:二代加(即改进型第二代核电技术)是一种过渡,将来要往三代核电去走,这也是我们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初衷。在这个基础上,再消化吸收,研发出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当初,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主张也不一样。有人主张引进美国的ap1000,有人主张引进法国的。但大家有一个共识:中国是“万国牌”,引进了几个国家的堆型,每个电站都不一样,这样发展下去肯定不行,一定要统一技术。但统一到哪一边去,存在分歧。最终要有自己的核电技术认识也是一致的。

  因为有不同认识,我们把核电领域的60多个专家集中到北京郊区,关起门来,不许回家、不许打电话,在那里大概讨论了有一个礼拜。最后大家记名投票,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要写出来。结果,90%以上的人都主张引进ap1000,而且都留下了书面记录。专家意见统一后,上报国务院,然后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当时外交部也参加了,外交部方面的意见也分为驻美和驻法的两派。最后,综合考虑整个评审的过程以及各方面的意见,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同意引进ap1000。

  《中国经济周刊》:当时,很多人觉得引进ap1000之后可能就能统一技术路线了,但现在看来,中国核电技术路线还是没能如当初希望的走向统一?

  张国宝:现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是各自为政,尚未理顺。未来能不能走向统一就要看领导人是不是强势了,如果领导人不够强势,那根本统一不起来。

  《中国经济周刊》:在决定引进ap1000之后,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门引进、消化、吸收ap1000,并承担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的任务。目前的自主化研发如何?

  张国宝:当年和美国西屋的谈判我也参加了,美国向我们转让ap1000的时候约定,如果我们自己能研制出ap1400以上的技术,知识产权就是我们自己的,不受出口限制。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正在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的研发,甚至还在做cap1700的研发。但我并不同意cap1700的研发,而且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里没有cap1700。这个东西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要出口的话,能够装1700的必须是大电网,像这么大的电网,只有美国、俄罗斯、印度少数几个国家有这种可能,连英国都没这种可能,英国的电网很小,更何况这几个国家怎么会进口中国的?一些小国家没那么大的电网,要1700干什么?应该先集中精力把1400研发出来。

  核电领域不存在垄断

  《中国经济周刊》:像其他的能源领域一样,许多人也质疑核电存在垄断现象,对此,您怎么看呢?

  张国宝:我认为不存在垄断,包括电力体制改革。法国不也是只有一个法国电力公司吗?比我们还要集中。我们好赖还分一个南网、北网,还来个厂网分开(即将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分开)。日本则分九大供电区,每个互相独立,互不相干。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电力模式,电力体制改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在核电领域,确实有人说,我们在搞垄断。根本就不存在垄断问题,你要投,理论上都可以投,外资都可以投,中华电力(港资)不就投了大亚湾吗?大唐在宁德电站不都参股了吗?参股可以,但问题在于都想当老大主导,不想当老二,那怎么能行?现在中核总、中广核、中电投不都在搞核能吗?国核技也是核电公司,怎么能说垄断?难道要谁想搞核电都让搞才叫不垄断吗?那样非出乱子不可。

  中国的核电公司已经有那么多家了,已经很乱了,核电人才本来就不多,再掺和进来,势必要挖别人的人才,人才力量那么分散,安全意识也会削弱。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核电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未来核电的定价机制应该怎么改革?

  张国宝:核电的定价目前还是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去批。我认为也需要改革,但短期内很难改,它比火电还难改,因为核电站投入很高,你不能让它亏本。但现在大亚湾已经降低了,从0.43元/kwh到0.4元/kwh也有利润,随着煤价上涨,降到四毛钱,实际上在广东,核电已经比火电便宜了,因为火电的价格上来了,成本已经超过四毛钱,但核电只有四毛钱。

还有加一个注明战争打掉核电站也是考虑的内容。所以技术还有一个安全问题。



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核电的发展骤然放缓。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高层发展核电的态度以及社会公众对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信心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

  根据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务院出台的“国四条”规定:在核电安全规划出台之前暂停审批新项目。目前的确是原地踏步,今年没有批准新的核电站,已经批准而尚未开工的4个机组也处于停顿状态,这些电站有的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前期费用,一些核电装备制造厂后续订货中断。

-
  而就在整个核电产业发展陷入低迷的时候,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公开表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问题十分突出的大国,中国不可能放弃核电。从化石能源逐步枯竭和昂贵趋势,以及从气候与环境的承载力看,中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发展核电是不可替代的选择,否则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难以达到承诺的15%。

  张国宝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他从未隐瞒过这样的看法。

  他呼吁,国家在未来的核政策上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模糊不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不仅会影响能源政策,也会动摇我们的核大国地位。

  事实上,在过去的那些年,我国核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从最早的要不要发展核电,在哪里发展核电,一直都争议不断,摇摆不定;到后来,对核电发展的管理主导权、技术路线、发展速度等也几经反复。

  这也最终导致了“起步早、进步慢、差距大”的被动局面。

  今年3月,张国宝已经从国家能源局局长任上退下,但依然为其未竟的能源改革鼓与呼。

  核安全规划、核电安全规划正在做

  《中国经济周刊》:在福岛核事故之前,内陆的很多省份都对发展核电抱有极大的热情,事故发生之后,审批基本停滞,一些省份也产生了恐惧心理。您怎么看未来内陆地区的核电发展?

  张国宝:关键在于认识问题,因为内陆地区人口稠密,如果一旦发生核事故可能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开始都建在沿海(其实,法国、美国的核电站很多都建在内陆)。

  但内陆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恰恰是一次能源匮乏的地区,每年在用电高峰的时候,缺电反应都最为严重。其次,还有华中地区。华中地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电)火(电)不平衡。夏天丰水期,本地的水电可能消纳不完,而冬天枯水期,又需要从别的省调电。如果建大量的火电厂,水电多的时候火电要让路,这样效益不会很好。

  这些省份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次能源匮乏,不像内蒙古、山西,本身煤炭产量很多。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这些省对搞核电热情很高,要求很强烈。因此,我们也适度地布置了几个内陆的核电站,例如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和江西彭泽,都报了上去,但还没来得及批,福岛核事故就出来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核电厂址不是能源局定的,而是早在电力部时期就确定了厂址,已等待了很多年。虽然没有批,但国家能源局给它们都发了“路条”,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现在都在等核安全规划出来。

  《中国经济周刊》:核安全规划什么时候能出来?

  张国宝:目前,时间还不确定。在福岛核事故发生5天后,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四条”。根据“国四条”规定,由核安全局来牵头做核安全规划。我在卸任之前,曾专门去找李克强副总理汇报过一次,汇报纪要里明确,由国家能源局制定核电安全规划。

  于是,核安全局做核安全规划,能源局做核电安全规划,核安全规划涵盖核电安全规划,两个规划本身存在交叉,出来之前必须要汇集,而国外目前也还没有核安全方面的规划可借鉴,到底应该做成什么样子,现在还在摸索。

  此外,福岛核事故后,从中央到地方难免会产生一些恐惧心理,担心核安全事故,甚至有省份说不要搞了,还有人说不要搞那么大那么快,也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并不算快,各方面的意见都有。

“我不同意ap1700的研发”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们核电业装备国产化的推进情况如何?

  张国宝:国产化推进得非常好,我这么多年为推进这个事情花了不少心血。很多人认为中国还不行,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很有条件了。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自主制造水平,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系统、主泵等一批关键设备的自主化制造。我们在核电站锻件方面有很多创新,现在就是主泵我们跟国外比还有差距。未来的前景太吸引人了,我充满了信心,而且为此感到骄傲。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核电的技术路线之争这些年一直没停止过。当初是如何决定引进美国三代技术ap1000的?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
  张国宝:技术路线都是经过充分讨论比选决定的。这是一个集体的决策。曾培炎同志在任的时候,技术路线讲得很清楚:二代加(即改进型第二代核电技术)是一种过渡,将来要往三代核电去走,这也是我们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初衷。在这个基础上,再消化吸收,研发出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当初,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主张也不一样。有人主张引进美国的ap1000,有人主张引进法国的。但大家有一个共识:中国是“万国牌”,引进了几个国家的堆型,每个电站都不一样,这样发展下去肯定不行,一定要统一技术。但统一到哪一边去,存在分歧。最终要有自己的核电技术认识也是一致的。

  因为有不同认识,我们把核电领域的60多个专家集中到北京郊区,关起门来,不许回家、不许打电话,在那里大概讨论了有一个礼拜。最后大家记名投票,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要写出来。结果,90%以上的人都主张引进ap1000,而且都留下了书面记录。专家意见统一后,上报国务院,然后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当时外交部也参加了,外交部方面的意见也分为驻美和驻法的两派。最后,综合考虑整个评审的过程以及各方面的意见,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同意引进ap1000。

  《中国经济周刊》:当时,很多人觉得引进ap1000之后可能就能统一技术路线了,但现在看来,中国核电技术路线还是没能如当初希望的走向统一?

  张国宝:现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是各自为政,尚未理顺。未来能不能走向统一就要看领导人是不是强势了,如果领导人不够强势,那根本统一不起来。

  《中国经济周刊》:在决定引进ap1000之后,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门引进、消化、吸收ap1000,并承担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的任务。目前的自主化研发如何?

  张国宝:当年和美国西屋的谈判我也参加了,美国向我们转让ap1000的时候约定,如果我们自己能研制出ap1400以上的技术,知识产权就是我们自己的,不受出口限制。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正在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的研发,甚至还在做cap1700的研发。但我并不同意cap1700的研发,而且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里没有cap1700。这个东西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要出口的话,能够装1700的必须是大电网,像这么大的电网,只有美国、俄罗斯、印度少数几个国家有这种可能,连英国都没这种可能,英国的电网很小,更何况这几个国家怎么会进口中国的?一些小国家没那么大的电网,要1700干什么?应该先集中精力把1400研发出来。

  核电领域不存在垄断

  《中国经济周刊》:像其他的能源领域一样,许多人也质疑核电存在垄断现象,对此,您怎么看呢?

  张国宝:我认为不存在垄断,包括电力体制改革。法国不也是只有一个法国电力公司吗?比我们还要集中。我们好赖还分一个南网、北网,还来个厂网分开(即将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分开)。日本则分九大供电区,每个互相独立,互不相干。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电力模式,电力体制改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在核电领域,确实有人说,我们在搞垄断。根本就不存在垄断问题,你要投,理论上都可以投,外资都可以投,中华电力(港资)不就投了大亚湾吗?大唐在宁德电站不都参股了吗?参股可以,但问题在于都想当老大主导,不想当老二,那怎么能行?现在中核总、中广核、中电投不都在搞核能吗?国核技也是核电公司,怎么能说垄断?难道要谁想搞核电都让搞才叫不垄断吗?那样非出乱子不可。

  中国的核电公司已经有那么多家了,已经很乱了,核电人才本来就不多,再掺和进来,势必要挖别人的人才,人才力量那么分散,安全意识也会削弱。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核电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未来核电的定价机制应该怎么改革?

  张国宝:核电的定价目前还是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去批。我认为也需要改革,但短期内很难改,它比火电还难改,因为核电站投入很高,你不能让它亏本。但现在大亚湾已经降低了,从0.43元/kwh到0.4元/kwh也有利润,随着煤价上涨,降到四毛钱,实际上在广东,核电已经比火电便宜了,因为火电的价格上来了,成本已经超过四毛钱,但核电只有四毛钱。

还有加一个注明战争打掉核电站也是考虑的内容。所以技术还有一个安全问题。

张还算明白人,竟然要反对cap1700?国内可以用嘛。

EPR还1750呢,TG不是进口了。
转载请提供链接,列兵无法直接发布链接,请将链接前端的「http://」删去后再发出来。
不能因噎废食
哦,核电站不能也弄得像高铁一样,感觉政府部门投资只是为了政绩,其他的好像关心程度有限
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系统、主泵等一批关键设备的自主化制造

喜欢这一句;
民用上不来,军用核动力也好不了。
核电人才少怪不了别人,用的时候全靠拉壮丁,自己不制订培养规划
怀疑 啊   那1%才是最核心的
suzhoutiedao 发表于 2011-10-13 16:24
哦,核电站不能也弄得像高铁一样,感觉政府部门投资只是为了政绩,其他的好像关心程度有限
高铁怎么了?出了故障就一无是处是吧?
感觉V5,好象V5。
zhj0551 发表于 2011-10-13 17:53
怀疑 啊   那1%才是最核心的
别胡乱猜疑,核电站最核心的技术就两个-----硬件方面的反应堆压力容器,AP1000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目前只有TG造出来了,单单这一件搞定,国产化率就过了50%。。另一个就是软件方面的仪控系统,这个国内目前还在搞,模拟的已经出来有一阵子了,但这玩意儿万万不能出岔子,否则就是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的重蹈。所以目前三代核电已经开工的几个堆,用的还是国外的成熟仪控系统。国产仪控系统,应该不会等太久,早不过2012年,迟不过2015年,必然要拿下的。
我国的国情必须发展核电,而且应该大力发展。
这个不错的,到时候大力出口
土鳖没见过大世面,说风就是雨,决策者素质太差了
宁可慢一点,别再来个大跃进,那是出事就不是几百个乘客倒霉了。。。

红色网格 发表于 2011-10-13 18:57
别胡乱猜疑,核电站最核心的技术就两个-----硬件方面的反应堆压力容器,AP1000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目前只有T ...


9月17日上午当地时间10点,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韩国斗山重工承制的世界首堆AP1000三门核电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顺利运至韩国斗山船运码头,并于9月17日晚上正式发运。



实际上,能够完整生产AP1000的各种大型金属锻件的厂商,只有日本的日本制钢所(JSW)一家。
红色网格 发表于 2011-10-13 18:57
别胡乱猜疑,核电站最核心的技术就两个-----硬件方面的反应堆压力容器,AP1000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目前只有T ...


9月17日上午当地时间10点,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韩国斗山重工承制的世界首堆AP1000三门核电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顺利运至韩国斗山船运码头,并于9月17日晚上正式发运。



实际上,能够完整生产AP1000的各种大型金属锻件的厂商,只有日本的日本制钢所(JSW)一家。
G6-52L 发表于 2011-10-13 22:15
9月17日上午当地时间10点,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韩国斗山重工承制的世界首堆AP1000三门核电1号机组反应 ...
这消息我知道,,当时听银灰的介绍,好像斗山不能算是真正自制,跟国内哈尔滨那家企业有合作关系?
红色网格 发表于 2011-10-13 22:51
这消息我知道,,当时听银灰的介绍,好像斗山不能算是真正自制,跟国内哈尔滨那家企业有合作关系?
一重提供锻件,斗山制成成品
G6-52L 发表于 2011-10-13 22:54
一重提供锻件,斗山制成成品
对的,我想起来了。:handshake当时是在“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上看到的消息。。。至于你提到日本制钢所,它是目前唯一一家能系统提供成套锻件的厂商不假,但并没有掐TG脖子的本事。我在那个网站上昨天还刚看了一篇对国内核电人士的专访,他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厂商很多还属于成长早期,只有子项目分包能力,缺少能完整承揽核电工程的企业。我想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我们还没发展到那个份儿上,能在几年内就突破这么多技术,已经不容易了,不能太急着跟日本这样的老牌核电拥有国看齐,搞垄断式的大型承包商。
这个所谓的1400和1700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

还有我们不也是正在大力和俄罗斯合作吗?

前两天的普京访华也提到了未来核能合作  我感觉不太可能一家技术垄断吧  
为什么发展核电必须在当地,是组网技术还是输电成本的制约?建在无人的地方不行么
铁血167 发表于 2011-10-13 23:30
为什么发展核电必须在当地,是组网技术还是输电成本的制约?建在无人的地方不行么
这个东西以今天人类来说,任务分析就很大。比如日本的核电,如果用安全来说,菲律宾都可能“核攻击”日本全境了,并且日本那老式的核电,有什么安全?还吹牛了好多年的技术安全。你去都可能让它不安全。
0cccc0 发表于 2011-10-13 20:54
土鳖没见过大世面,说风就是雨,决策者素质太差了
是啊,你看你发个假图居然还要扣分,真冤啊,没天理了。
核电要大发展了.
0cccc0 发表于 2011-10-13 20:54
土鳖没见过大世面,说风就是雨,决策者素质太差了
错,要是这样,TG 早死过 一百次了。
LiveLiub 发表于 2011-10-13 23:16
这个所谓的1400和1700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

还有我们不也是正在大力和俄罗斯合作吗?
不大可能再买老毛子的VVER了,去年俺听到的消息是田湾的后几个堆可能用国产的2代改了,现在看上CAP1400的可能性更大吧

目前和老毛子的合作应该不是在压水堆方面了,而是在快中子增殖堆上

另外压力容器虽然重要,并不是最难最重要的,制造最难最重要的应该还是主冷却剂泵,不知现在WESTHOUSE的AP1000主屏蔽泵怎么样了

LiveLiub 发表于 2011-10-13 23:16
这个所谓的1400和1700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

还有我们不也是正在大力和俄罗斯合作吗?


AP1000单机组电功率1250MWE,毛算:建50个四机组这样的电站年发电量为20000亿千瓦时吧,就达到全国一半年发电量,那么火电就可以很大地减少,环境污染也减少了。但也意味安全性降低了,50个攻击点或者意外很集中。从长远看,这又是必须的,火电污染大并且消耗也会枯竭,而核电的污染显然是越集中越好,所以CAP1400、CAP1700这些单机组电功率更大的也是中国需要的。

2010年中国发电量(亿千瓦时)41413。

2010年美国发电量为41000亿千瓦时。

2010年美国输送给居民的电力平均价格为11.6美分/千瓦时。

LiveLiub 发表于 2011-10-13 23:16
这个所谓的1400和1700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

还有我们不也是正在大力和俄罗斯合作吗?


AP1000单机组电功率1250MWE,毛算:建50个四机组这样的电站年发电量为20000亿千瓦时吧,就达到全国一半年发电量,那么火电就可以很大地减少,环境污染也减少了。但也意味安全性降低了,50个攻击点或者意外很集中。从长远看,这又是必须的,火电污染大并且消耗也会枯竭,而核电的污染显然是越集中越好,所以CAP1400、CAP1700这些单机组电功率更大的也是中国需要的。

2010年中国发电量(亿千瓦时)41413。

2010年美国发电量为41000亿千瓦时。

2010年美国输送给居民的电力平均价格为11.6美分/千瓦时。
lianmaren3 发表于 2011-10-15 16:54
AP1000单机组电功率1250MWE,毛算:建50个四机组这样的电站年发电量为20000亿千瓦时吧,就达到全国一半 ...
代何祚庥提问,铀从何来?

金猴降妖 发表于 2011-10-15 17:12
代何祚庥提问,铀从何来?


跟火电一样,从劳动中获得。至于地球铀用完了又咋办,那又会有新的劳动发现新的资源和方法。你要寻求永远解决之道很困难,就算太阳能也不是永远无限的,因为你的转换为人类所方便使用的过程材料也需要劳动来获得。
金猴降妖 发表于 2011-10-15 17:12
代何祚庥提问,铀从何来?


跟火电一样,从劳动中获得。至于地球铀用完了又咋办,那又会有新的劳动发现新的资源和方法。你要寻求永远解决之道很困难,就算太阳能也不是永远无限的,因为你的转换为人类所方便使用的过程材料也需要劳动来获得。
lianmaren3 发表于 2011-10-15 17:16
跟火电一样,从劳动中获得。至于地球铀用完了又咋办,那又会有新的劳动发现新的资源和方法。你要寻求永 ...
海水中铀很多,用不完,关键是经济的铀资源哪里来?
金猴降妖 发表于 2011-10-15 17:39
海水中铀很多,用不完,关键是经济的铀资源哪里来?
随着认知的深入与扩张,能源的方法是很多的。

如果你归顺人类新神包包阿紫公主,那么就又更安全更多了。银河系多大?银河系之外还有。相信公主,就是相信永生。
lianmaren3 发表于 2011-10-15 17:48
随着认知的深入与扩张,能源的方法是很多的。

如果你归顺人类新神包包阿紫公主,那么就又更安全更多了 ...
你的回答很跳跃。方法是很多,但能大规模又经济的不多。资源与成本问题你不考虑?
什么时候生产出来啊

金猴降妖 发表于 2011-10-15 17:54
你的回答很跳跃。方法是很多,但能大规模又经济的不多。资源与成本问题你不考虑?


大规模能量转换方式是可以由创造的机器人来得到的(包括生产机器人过程),至于说经济,技术越高越好越经济。人类在机器人时代由于减少了重复简单劳动,劳动集中于技术创造和价值发展的人就会更多,那么技术就会更加先进,也就是越经济,价值就可以创造更幸福式的。去看公主的未来描述。
金猴降妖 发表于 2011-10-15 17:54
你的回答很跳跃。方法是很多,但能大规模又经济的不多。资源与成本问题你不考虑?


大规模能量转换方式是可以由创造的机器人来得到的(包括生产机器人过程),至于说经济,技术越高越好越经济。人类在机器人时代由于减少了重复简单劳动,劳动集中于技术创造和价值发展的人就会更多,那么技术就会更加先进,也就是越经济,价值就可以创造更幸福式的。去看公主的未来描述。
安全性和经济性对核电制约都很大,而两样都牵扯到工程能力。
底子本来就薄,一切都需要时间,还是稳妥点得好。
1400的合同问题解决了吗?1000的RCP形式试验结果怎么样,1400的RCP就可以国产了?
未来是需要核聚变的!
suzhoutiedao 发表于 2011-10-13 16:24
哦,核电站不能也弄得像高铁一样,感觉政府部门投资只是为了政绩,其他的好像关心程度有限
高铁是政绩???????
技术一定要统一
 因为有不同认识,我们把核电领域的60多个专家集中到北京郊区,关起门来,不许回家、不许打电话,在那里大概讨论了有一个礼拜。最后大家记名投票,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要写出来。结果,90%以上的人都主张引进ap1000,而且都留下了书面记录。专家意见统一后,上报国务院,然后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当时外交部也参加了,外交部方面的意见也分为驻美和驻法的两派。最后,综合考虑整个评审的过程以及各方面的意见,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同意引进ap1000。
--------------------今年在北京参加CAP1400评审会,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也说了这个事。
G6-52L 发表于 2011-10-13 22:15
9月17日上午当地时间10点,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韩国斗山重工承制的世界首堆AP1000三门核电1号机组反应 ...
确实如此,核电的大转子毛坯,目前就JSW能整,一重的正在研究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