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的反舰弹道弹伝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30:24
       1962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决定研制发射4K10(R-27)液体弹道导弹的D-5潜射系统,之后认定适宜以其为基础研制4K18(R-27K)反舰弹道导弹。与原型不同,反舰导弹的二级助推段尺寸不大,主要用于校正轨迹,目标瞄准和指示由“传奇”海事卫星侦察和目标指示系统(US-P和US-A卫星)和“成功-U”航空侦察和目标指示系统(图-95RTS侦察机、卡-25RTS 直升机)两大系统保障。由于仅有敌舰方位的初始数据显然不足以确保将其摧毁,因此R-27K导弹还配备了能接收敌舰雷达信号的无源接收系统。在飞近被攻击目标时,导弹早在外大气层时就会通过两次启动二级发动机的方式校正弹道轨迹,确保顺利消灭航母和护航军舰。R-27K导弹使用威力较强的核装药战斗部,发射重量13.25吨,长9米,直径1.5米,最大射程900公里。1970年新型反舰导弹开始试验,在卡普斯京亚尔训练场进行了20次试射,其中16次成功。从1972年12月起改由605型(629A改进型)K-102号柴电潜艇试射,11次发射10次成功,最后一次是在1975年,导弹准确命中了目标船只。

  俄专家指出,苏军并没有装备R-27K反舰弹道导弹,最终放弃了这种独一无二的武器,原因有很多,主要可能有两个。一是原计划装配R-27K弹道导弹的667V型核潜艇,在外形上与667A、667AU核潜艇没有任何区别。而根据美苏1972年签署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这些潜艇都在受限之列,苏联被迫“忍痛割爱”;二是人为因素,苏联海军司令部意识到一旦装备R-27K导弹,实际上等于否决了打造远洋舰队的庞大计划,因为如果使用潜艇发射弹道导弹就能消灭敌方航母编队的话,那还要远洋舰队干什么。性能更加优越的R-33反舰弹道导弹D-13发射系统的研制工作也随即终止。       1962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决定研制发射4K10(R-27)液体弹道导弹的D-5潜射系统,之后认定适宜以其为基础研制4K18(R-27K)反舰弹道导弹。与原型不同,反舰导弹的二级助推段尺寸不大,主要用于校正轨迹,目标瞄准和指示由“传奇”海事卫星侦察和目标指示系统(US-P和US-A卫星)和“成功-U”航空侦察和目标指示系统(图-95RTS侦察机、卡-25RTS 直升机)两大系统保障。由于仅有敌舰方位的初始数据显然不足以确保将其摧毁,因此R-27K导弹还配备了能接收敌舰雷达信号的无源接收系统。在飞近被攻击目标时,导弹早在外大气层时就会通过两次启动二级发动机的方式校正弹道轨迹,确保顺利消灭航母和护航军舰。R-27K导弹使用威力较强的核装药战斗部,发射重量13.25吨,长9米,直径1.5米,最大射程900公里。1970年新型反舰导弹开始试验,在卡普斯京亚尔训练场进行了20次试射,其中16次成功。从1972年12月起改由605型(629A改进型)K-102号柴电潜艇试射,11次发射10次成功,最后一次是在1975年,导弹准确命中了目标船只。

  俄专家指出,苏军并没有装备R-27K反舰弹道导弹,最终放弃了这种独一无二的武器,原因有很多,主要可能有两个。一是原计划装配R-27K弹道导弹的667V型核潜艇,在外形上与667A、667AU核潜艇没有任何区别。而根据美苏1972年签署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这些潜艇都在受限之列,苏联被迫“忍痛割爱”;二是人为因素,苏联海军司令部意识到一旦装备R-27K导弹,实际上等于否决了打造远洋舰队的庞大计划,因为如果使用潜艇发射弹道导弹就能消灭敌方航母编队的话,那还要远洋舰队干什么。性能更加优越的R-33反舰弹道导弹D-13发射系统的研制工作也随即终止。
2011-10-6 18:47 上传









被动雷达





雷达在导弹上的位置




3.jpg (139.1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4.jpg (55.6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5.jpg (77.0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6.jpg (89.2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被动雷达

7.jpg (53.7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8.jpg (53.8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9.jpg (55.7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雷达在导弹上的位置

1.jpg (58.9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8:53 上传


这个资料好。。。
其实俺是想说,毛子这个也太拽了吧~~??

因为性能太好,所以不要..............
这个资料不错
因为太牛所以被穿小鞋............所谓的木秀于林???
为了那只存在舰队的发展毁了一代神器
这个资料贴很好,收藏了








1.jpg (384.2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9:29 上传


2.jpg (374.3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9:29 上传


3.jpg (382.1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9:29 上传


4.jpg (433.3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9:29 上传


5.jpg (404.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0-6 19:29 上传

很详细的资料帖
第一次看见翔实的反舰弹道导弹资料啊
先狠狠地顶再看!
还真有这货?!!!

不过取消进一步研发的理由很难让人信服。

不管LX的信不信   反正我不信
资料很好哦
终于看完了----部分,好累~~

我想不敢装备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一定要装核弹头吧,一发射,人家也跟着反击核导弹,那就好看了........
这个资料不错
肿么是繁体字?
很邪恶,就是核装药战斗部不和谐,直接升级为核战了
看来TG确实从前苏联弄了不少好东西。
如果是那位J字母打头的俄粉发现的资料,恐怕本楼的标题就是“东风21导弹打航母的技术来源”了。
毛子核潜艇这么牛逼,弹道导弹感觉不怎么用得上
笑脸的资料很好啊。。。收下了。。。
台湾的报纸?
这么多图,太考验我这手机党了……


毛子會放棄的原因是因為R-27K使用核装药吧!!!用核装药的R-27K导弹打航母就等於苏联要和米國打核大戰.....

毛子會放棄的原因是因為R-27K使用核装药吧!!!用核装药的R-27K导弹打航母就等於苏联要和米國打核大戰.....
一楼和资料怎么搞的和俄罗斯方块一个样。。。。
loliland 发表于 2011-10-6 23:50
一楼和资料怎么搞的和俄罗斯方块一个样。。。。
这个你要问365去,最早都是他发的
手机马克
SS-N-6的反舰版?亏的下马了,试想20来艘667A改下装上够米帝喝一壶的了


那个呈十字状打开的应该就是被动定位器了吧~~~{:soso__7661726139180382437_3:}其实主要还是怕更容易引起核误判吧,和陆基相比,海基发射的至少还不容易有战术弹道导弹

那个呈十字状打开的应该就是被动定位器了吧~~~{:soso__7661726139180382437_3:}其实主要还是怕更容易引起核误判吧,和陆基相比,海基发射的至少还不容易有战术弹道导弹
兔子特务 发表于 2011-10-6 20:05
还真有这货?!!!

不过取消进一步研发的理由很难让人信服。
根本没有实现可能的东西,怎么可能服役作战?只能继续YY。
详细的资料帖
这个只能在冷战特定条件下存在吧
世界上最早研制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是苏联。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苏联就率先研制出了能够有效杀伤大型水面目标和战舰编队的弹道导弹,主要是纳入潜艇武器装备D-5导弹发射系统的R-27K弹道导弹。1962年4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第386-279号决议做出了研制这种导弹系统的决定,计划把D-5系统装配到当时现役的667A型核潜艇和研制中的705B型(后来改称为687型,最后未能成功)核潜艇上,导弹和整个发射系统总体设计负责人是马科耶夫,项目代号SKB-385。新导弹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用性,作为战斗兵器,不仅能打击地面目标,如R-27基础型弹道导弹,还有装配被动雷达制导系统的R-27K改进型弹道导弹,用于有选择性地杀伤航母编队、护航编队或战舰编队一类的敌方大型水面目标。另外,新导弹应当在工厂时就加注可长期贮存的自燃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从而大幅增加导弹在运载工具和导弹发射井中的保存期限,同时有助于改善其战斗使用性能。

  R-27为单级液体燃料导弹,携带单弹头,全焊接密封弹体由铝镁合金材料制成,重约6500千克。最初使用惯性制导系统,敏感元件设在陀螺稳定平台上,指挥和引导系统设在密封舱内,发动机由主副两个模块组成,前者推力23吨,后者推力3吨。1968年3月13日携载R-27弹道导弹的D-5导弹系统开始在苏联海军服役,仅装备到667A型核潜艇上,绰号“瓦尼亚-华盛顿”,与美国海军此前出现的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名称“乔治-华盛顿”号非常类似。





  以R-27为基础研制而成的R-27K两级液体燃料反舰弹道导弹发射质量约13。25吨,长9米,直径1。5米,整体尺寸与基础型R-27相当,最大射程900公里,苏联海军司令部认为,这种导弹足以杀伤敌方大型水面机动目标。单弹头使用被动雷达制导系统,配有弹载计算机,在飞行末端会根据移动目标的雷达辐射特征调整对弹头的引导。1974年R-27K开始在苏联海军试用,仅装配1艘核潜艇,之后未能继续发展,因为苏联海军开始重点发展更有效的反舰巡航导弹,不仅射程相当远,而且命中精确度更高,对杀伤目标的选择性更强。

US-A雷达海洋侦察卫星
根据KB-1设计局的计划,US-A的星体长度达到10米,直径1.3米,安装有NII-17设计局研制的大型X波段侧视雷达。但根据计算,卫星如果采用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将难以满足雷达的供电需求,为此第670设计局负责为卫星配备小型核反应堆作为供电装置,其研制代号为“黄玉”。

这种核装置由于是用于供电而被称为“核电池”,其准确的物理学名称是“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这种温差发电器由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如碲化铋、碲化铅、锗硅合金和硒族化合物等串联起来组成,配有热源(核装置)和换能器,依靠在热源和换能器之间形成温差来发电。在结构上其最外层由合金制成,起保护电池和散热的作用;次外层是辐射屏蔽层,防止辐射线泄漏;第三层是换能器,在这里热能被转换成电能;最后是电池的心脏部分热源,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这里不断地发生蜕变并放出热量。

核电池的热源是钚-238、锶-90、钴-60等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在蜕变过程中会不断以具有热能的射线的形式,向外界释放大量能量。其特点是:

1.蜕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的影响,因此,核电池的抗干扰性强,工作准确可靠。

2.蜕变时间很长,这决定了核电池可长期使用。

核电池的核心是换能器。目前常用的换能器叫静态热电换能器,它利用热电隅的原理在不同的金属中产生电位差,从而发电。它的优点是体积很小,只是目前热利用率只有10%~20%,大部分热能被浪费掉。

第一个核电池是在1959年1月由美国人制成的。1961年美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的无线电发报机就是由核电池供电。但是苏联US-A卫星的供电能力远远超过了美国此时拥有的同类设备,这就使得部分设计师提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一旦卫星失控或者到达使用寿命,卫星将会坠落到地面。届时如果坠落到外国领土上,核电池中的放射性物质很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必将引起国际争端。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KB-1设计局为核电池部分专门设计了助推火箭系统,当地面控制站发出卫星自毁的指令后,核电池的助推火箭立即点火,将核电池与星体分离。接着星体坠人大气层烧毁,而核电池则由助推火箭送入1 000千米的高轨道运行。根据计算在如此高的轨道上核电池要坠落到地面至少需要400年。到时候核电池中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衰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样的环保措施看起来天衣无缝,但是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一旦通信系统故障导致地面失去对卫星的控制,所有的环保措施也就形同虚设。

从1965年12月起,US-A卫星开始进入轨道测试阶段,首颗测试卫星“宇宙”102号由于超重(重量再度接近4吨),发射平台改为R-7洲际弹道导弹。试验的最初阶段先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05千米/远地点267千米的轨道。接下来验证的是环保措施,助推火箭成功地将核电池送到900千米高的轨道。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在密切监视苏联卫星的发射情况,苏联卫星的环保措施被美国人误判为苏联正在测试卫星的变轨机动测试,以躲避美国反卫星武器的袭击。

但是US-A卫星雷达系统的研制很不顺利,直到1972年8月才进行了首次在轨雷达试验。而1973年4月则发生了首次严重事故,卫星未能入轨,直接坠入了太平洋,而核电池保护措施也没有发挥作用,至今仍然沉睡在太平洋海底的某个角落。但是苏联还是在1973年8月宣布海洋监视卫星系统建成。事实上直到1973年12月末US-A卫星才完成首次全系统测试,但是卫星仅仅工作了44天就耗尽了全部寿命。

1975年,苏联海军开始对US-A卫星系统进行验收测试,当年5月,2颗US-A卫星先后入轨,并分别进行了71天和74天的在轨测试。当时苏联海军正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步进行代号为“海洋”75的实兵演习,US-A卫星系统在演习中提供了大量实时情报。演习证明US-A卫星不仅具有海上侦察能力而且具有目标指示功能,能够引导反舰导弹攻击美国航母。受到演习结果巨大鼓舞的苏联海军从1975年10月起开始在水面舰上部署US-A卫星数据接收设备——“风帆”卫星通信系统。

到1975年末,苏联海军已经拥有了世界领先的海洋卫星侦察系统,但是情况并非一帆风顺。1975年12月12日发射的代号为“宇宙”785号的US-A卫星在进入250千米高的轨道后未能正常工作,地面测控站启动了环保措施将核电池送入了1000千米高的轨道。但是苏联政府对外宣布“宇宙”785号顺利进入了1000千米高的轨道,且运行正常。这次事故使得设计人员对环保措施过于自信,没有为核电池增加新的“保险”措施,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事故。

1977年9月18日,代号为“宇宙”954号的US-A卫星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进入250千米高的轨道,但是卫星仅仅运行了1个月就失去控制,核电池环保措施也未能实施。最终,该卫星在坠人大气层过程中核电池产生了大量放射性尘埃,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更糟糕的是核电池产生的放射性尘埃还散落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洛特群岛上大奴湖东部约5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造成该地区永久性放射性污染。这是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其严重程度仅次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后来被西方称为来自太空的切尔诺贝利。这一事件引起了加拿大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烈抗议,要求苏联停止部署装有核电池的卫星。但是苏联强调卫星污染的是无人区,而且坚决拒绝停止使用核电池卫星。

颜面扫地的KB-1设计局立即进行了核电池的改进工作,此时他们才意识到原先的核电池保护措施太不可靠了。于是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的环保措施:让核电池在大气层彻底燃烧一当卫星坠毁时,核电池在120千米左右的高度与星体分离,通过与大气层的强烈摩擦彻底烧毁在大气层内。尽管这个方法不会污染地面,但是仍然有人质疑核电池在燃烧中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会污染大气层热层,其危害接近于在大气层热层中引爆一枚原子弹。但是设计局领导的结论是,美国人没有能力在120千米的高度部署放射性尘埃探测设备,该方案可行。1982年8月发射的“宇宙”1402号US-A卫星在1983年初失效时,核电池首次成功地在大气层中烧毁,但是关于这次核电池销毁的情况一直被严格保密,直到苏联解体后才对外公布。

苏联专家后来意识到最可靠的核电池保护措施还是提高US-A卫星的工作轨道,1987年6月发射的“宇宙”1860号US-A卫星的工作轨道就提高到了900千米。根据计算在这么高的轨道运行的卫星,即使在失效后也要至少350年后才能坠毁到地面。作为第二道安全措施,到1980年代末期设计师们成功地降低了雷达系统的耗电量,并将核电池的功率减少了一半,至此才基本解决了核动力卫星的安全问题。

事实上1980年代初期US-A卫星的功能已经比较完善,该卫星系统不仅能够测定美航母战斗群的坐标,还能通过多颗卫星的联合工作来获得美航母的航向和航速信息。这3组信息对于苏联的反舰导弹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时苏联的重型反舰导弹如专用于攻击航母的P-500 (SS-N-12)、P-700(SS-N-19)等都安装了US-A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当对美国航母发起攻击时,导弹依靠接收卫星提供的数据进行无线电静默飞行,直到接近美国航母时才打开制导雷达。这种飞行方式使得苏联反舰导弹难以被美国舰队的被动侦察系统发现,攻击的突然性大大提高。1982年的马岛战争是US-A卫星系统首次进行接近实战的测试。当时苏联在5月14日和6月1日紧急发射了2颗US-A卫星,这2颗卫星成功地跟踪了英国航母战斗群。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密切跟踪苏联的卫星发射活动,并且认为苏联向阿根廷提供了英国航母的坐标情报才使得阿根廷重创了英国舰队。但是实际情况是苏联与阿根廷此时并没有进行情报方面的合作。

US-A最大的问题还是成本过于昂贵,即使是苏联政府也难以负担,早期产品的工作寿命只有40天,后期产品的寿命也仅有6个月至12个月,大大低于美国同类产品。为了维持US-A卫星对美国航母的侦察能力,每年都要进行多次发射,其中仅1982就进行了了4次发射。1988年3月14日发射的“宇宙”1932号是最后一颗US-A卫星。此后,戈尔巴乔夫下令停止了US-A卫星的发射和后继的US-AM卫星研制计划。至此,苏联的核动力海洋侦察卫星计划宣告结束。   





US-P电子情报海洋侦察卫星
尽管US-A卫星系统于1980年代末就废弃,但是苏联海军转而依靠更加廉价可靠的US-P电子I青报海洋侦察卫星。第一颗US-P于1974年发射,装有17K114无线电侦察系统,能够发现并确定产生电磁信号的目标位置,其侦察目标包括:水面舰艇、飞机、通信中的潜艇。US-P卫星系统由于使用的是被动侦察系统,且运行轨道高度达到420千米,因而采用的是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

按最初计划US-P卫星将与US-A卫星组成联合星座——一颗US-P卫星与4颗US-A卫星共同工作。1984年联合星座试验完成,设计师们认为US-P卫星应当以2颗一组共2组的形式组成独立侦察系统。到1989年,US-P卫星取代了US-A卫星系统,而到了1990年苏联共有6颗US-P卫星同时在轨工作。但随着苏联解体,到1997年时仅有2颗US-P卫星在轨,到1999年时仅剩下一颗仍能工作。2001年俄罗斯发射了一颗US-P卫星,但是在2003年失效。2006年6月俄罗斯再度进行US-P的发射,但是该卫星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未能打开,导致功能不足50%。目前俄罗斯的海洋卫星侦察系统的全部卫星已经失效,其对美国航母的监视能力也完全丧失。

即使在今天看来,采用核动力的卫星也是非常超前的设计,苏联科学家早在40年前就研制了这类系统。然而,苏联科学家并没有将这类技术用于探索太空,而是用到了与美国争夺军事霸权上,最终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又不能不令人扼腕。苏联海军对美国航母的立体监测系统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为了防范和打击美航母战斗群建立了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四维一体的立体监测网。目前,俄罗斯对于美航母的卫星侦察系统已经失效,使得前三种监测系统的作用凸现出来。

陆地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部署在沿岸地区的雷达站、无线电测向站、侦听站等组成。陆地监测系统的历史很久远,早在一战中,英国海军就利用沿海无线电测向站,测得德国舰队通信信号的方向,引导英国舰队进行截击。目前俄罗斯海军保留的这个监测系统的最大缺点在于沿岸雷达站的探测距离短,无线电测向站等被动定位设施只能进行概略定位。

海洋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海军的水面舰艇、潜艇和民用船舶组成。其中核潜艇是长时间跟踪美国航母战斗群的主要力量,而水面舰艇由于隐蔽性差,不是理想的战时跟踪平台。但是,水面舰艇装有完善的电子侦察设备,适合在和平时期跟踪美国航母,收集其电子信号情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海军在冷战中部署了大量装有电子侦察设备的远洋渔船,随时跟踪美国航母,收集了大量情报,被美国海军称为“苏联的影子舰队”(美国海军将可以参战的民用和预备役船只称为“影子舰队”)。目前,俄罗斯海军没有保留民船侦察系统,其水面舰艇和核潜艇的活动也十分有限,难以做到长时间跟踪美国航母。

空中监测系统:苏联海军航空兵在冷战时期跟踪美航母的王牌是图一95RT侦察机和图-142巡逻机。这两种飞机都是著名的图-95轰炸机的改进型,最大航程达到15000千米。其中,图-95RT装有远程水面搜索雷达、远程反舰导弹制导雷达、电子信号情报侦察系统。主要负责对美航母战斗群进行搜索、定位,并制导反舰导弹发动攻击。在无干扰情况下,图-95RT可以在12000米高空发现675千米外的美航母。而图-142巡逻机主要负责远程反潜巡逻,兼有对美航母的侦察能力。目前俄海军保留了这两种飞机,是侦察、监视美航母的主要力量。  
由TG来发扬光大吧。。
可惜了这大杀器,原来毛子也想过用DDDDD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