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昆丘道行军——太宗攻西突厥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17:26
唐对东突厥之战,大家都耳熟能详。相较而言,对西突厥之战却谈的很少。


唐贞观二十一年十二月戊寅(公元648年1月26日),为了打击西突厥汗国的,与其争夺对塔里木盆地的控制权,唐朝政府在西域发动发动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唐朝的史籍上把这次战役称为昆丘道行军。昆丘,就是昆仑山,古人常以昆仑山为整个西域的象征。唐朝习惯用战役所在的地域名称来作为战役代号,象攻略高昌的战役就被命名为交河道行军。以昆丘为名,说明唐朝政府所发动的昆丘道行军是以吞并整个西域为目标的。


昆丘道行军的起因。

1、乙毗咄陆可汗的败亡
唐朝政府为什么会选择在贞观二十一年发动昆丘道行军这样大规模的攻略战役呢?这要从唐与西突厥的关系说起。对于西域,由于地理交通,民族文化等原因,唐朝政府始终采取以番治番,分化瓦解的策略,通过培植自己势力的代理人来间接控制和统治西域(就是所谓的“羁縻”统治)。对于强大的敌人西突厥,早期唐朝政府采取严守中立的态度。到了贞观六年,唐朝政府态度开始改变,开始介入西突厥内乱,并采取支持泥敦系突厥首领的政策,册封他们为西突厥可汗,通过羁縻政策,希望通过他们控制整个西突厥。作为报偿,泥敦系突厥也始终对唐朝保持臣服关系。但是随着泥敦系突厥的对立派——乙毗咄陆可汗力量的增强和泥敦系突厥的不断战败,唐朝政府感受到西部边疆承受到巨大压力。为此,唐朝进兵西域,直接介入了西域的政治、军事斗争。唐朝先后在西域东部设立了西、伊、庭三州和安西都护府,并且贞观十三年(639年)以候君集为大总管,薛万扯、薛孤吴儿为副总管,发动了交河道行军,攻打并夺取了归附乙毗咄陆可汗的高昌,意图打击乙毗咄陆可汗的力量。但是泥敦系突厥仍然无法抵挡乙毗咄陆可汗的攻击,贞观十五年,乙毗咄陆可汗一举攻杀刚刚被唐朝政府册封的泥敦系沙钵罗叶护可汗,接着东进寇边,在贞观十六年多次攻打安西都护所属的州县,唐朝整个西部边疆为之震动。随着不断的军事胜利,乙毗咄陆可汗几乎统一了整个西突厥和西域,泥敦系西突厥则不断势微。但军事上的胜利使得乙毗咄陆可汗“自恃其强,专擅西域。”引起泥敦系西突厥弩失毕各部的反抗。这时唐朝册封泥敦系的乙毗射匮为汗,全力支持其与乙毗咄陆可汗对抗。在内外夹击下,乙毗咄陆可汗最终被击败远走,乙毗射匮可汗控制了整个西突厥各部和塔里木盆地。

2、唐朝与乙毗射匮可汗的决裂
人们往往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因为共同敌人的消失实际上就等于共同利益的消失,而使得彼此不再具有团结一致的基础,唐朝政府与乙毗射匮可汗的关系也是如此。随着乙毗咄陆可汗的败亡,乙毗射匮可汗逐渐统一了西突厥,他与唐朝政府发生了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和西突厥各部的归附,乙毗射匮可汗开始希望能够摆脱唐朝的控制,不再甘心唯唐朝马首是瞻。虽然他一时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决心,但是独占西突厥故地和整个西域的决心却是相当明显的。而另一方面,唐朝认为通过扶持乙毗射匮可汗来击败乙毗咄陆可汗是其羁縻政策的成功,因此希望加强这种宗主关系,从而达到间接统治西域的目的。同时唐朝政府也希望乙毗射匮可汗能够以实际行动回报唐朝对其的支持,因此打算与乙毗射匮可汗重新划分分割双方在西域的势力范围(用个时髦点的名词就是“建立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由于双方利益的纠葛,当初乙毗射匮可汗向唐朝政府继续臣服的政治基础逐渐消失了。在这种彼此同床异梦的情况下,唐朝政府与乙毗射匮可汗的决裂自然就不可避免了。但是由于乙毗咄陆可汗还没有完全失败,所以乙毗射匮可汗还要继续仰仗唐朝政府的支持,因此虽然他对唐朝政府招抚焉耆及处月、处密两部心怀不满(虽然他仍然实际控制着这些地区,但唐朝政府的行为显然表明了其染指西域的企图,而这正是乙毗射匮可汗所不能接受的),但也没有与之公开决裂。但是随着他的政治地位的巩固和军事势力的壮大,他与唐朝的矛盾终于开始激化了。

3、乙毗射匮请婚失败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在乙毗射匮可汗攻克白水胡城,彻底击败乙毗咄陆可汗的当年,即贞观二十年六月丁卯(646年7月24日),乙毗射匮可汗遣使向唐朝请婚。按照突厥人的传统习惯,婚姻在其政治与外交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突厥人看来,宗主国向土著国赐婚是一种对土著国统治权的公开承认。因此乙毗射匮可汗的请求自然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这代表着他希望通过获得赐婚来使自己对西域统治合法化(他还没有彻底脱离唐朝而独立的决心)。作为对乙毗射匮可汗的回答,唐太宗也立刻提出了要求乙毗射匮可汗以龟兹五国做为聘礼的正式条件。所谓龟兹五国,就是指龟兹(今西域库车)、于阗(今西域和田)、疏勒(今西域喀什)、朱俱波(今西域叶城)和葱岭(今西域喀什库尔干)五国。这五个国家都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并且与已经归附唐朝的焉耆接壤,便于唐军驻守和屯田移民。唐太宗的目的就是打算直接控制这些传统的灌溉农业地区,在这些地域采用汉制;对于天山北麓的游牧区,则继续采取通过西突厥力量进行羁縻统治的政策。
志在统一西突厥各部和控制整个西域的乙毗射匮可汗当然不甘心将龟兹五国轻易割让给唐朝。他不但拒绝了唐太宗的聘礼要求,反而将突厥公主嫁于西域各国,以此来向唐朝表明其对西域的实际统治权和他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乙毗射匮可汗的这些不臣的举动无异于与唐朝公开决裂,当然不能为唐朝政府所接受。在乙毗射匮可汗请婚未果一年以后,就是唐贞观二十年十二月戊寅(公元648年1月26日),唐朝政府发动了旨在夺取西域五国,打击乙毗射匮可汗的大规模战役——昆丘道行军。


昆丘道行军
1、 战役发起时的态势
昆丘道行军是在唐朝攻灭东突厥,招抚吐谷浑、铁勒等部近一年以后发动的。由于这些游牧部族的归附,唐朝在西域用兵上一直存在的人力不足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而大量利用番兵,以番治番是唐朝在西域经营的长期战略。因此,唐军发动昆丘道行军的军力也是以这些归附的游牧部族为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是原东突厥首领,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是铁勒契苾部首领契苾何力(另一位副大总管是安西都护郭孝恪)。参战军队有“铁勒兵牧十有三部,突厥王侯十余万骑”,此外还有“吐蕃君长”和“步摇(吐谷浑)酋渠”等。参战的汉兵只局限于沙洲、伊州、西州等西北地区的军队。在昆丘道行军开始以后(贞观二十三年正月,649年),唐朝政府又发动了旨在讨伐阿尔泰地区车鼻部的金山道行军(高侃为行军大总管),这在战略上策应了昆丘道行军,打击了可能对乙毗射匮可汗提供帮助的车鼻部,保护了唐军的侧翼。
而在乙毗射匮可汗方面,战略形势要严峻的多。他刚刚统一西突厥各部,内部的矛盾尚且没有得到充分的消化,国家基础并不稳固。很多刚刚归附他的原乙毗咄陆系的突厥部族还没有对他真心实意的降服。而在此之前,唐朝已经迫使焉耆归附(至少是名义上的),并且派遣阿史那忠招抚了处月、处密两部。因此,西突厥汗国的内部是非常不稳定的,任何外来的强大打击,都可能使得其分崩离析。对于这点,唐太宗曾经有过准确的预言过,《资治通鉴》里记载到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二年甲午(648年4月21日)曾对昆丘道行军的形势做过展望:
上谓侍臣曰:“朕少长兵间,颇能料敌;今昆丘行师,处月、处密二部及龟兹用事者羯猎颠、那利每怀首鼠,必先授首,弩失毕其次也。”而日后的形势发展,也应证了唐太宗的判断。

2、龟兹攻略战役
昆丘道行军就是因为唐朝政府向乙毗射匮可汗索取龟兹的西域五国(实际上就是整个塔里木盆地)不果而发起的,因此唐军的开始的攻击重点就放在夺取龟兹等西域五国上。阿史那社尔在贞观二十二年庚辰(648年9月24日)首先击败了处月、处密两部,直逼焉耆。乙毗射匮可汗扶持的焉耆王薛婆阿那支不战而逃,西奔龟兹,防守龟兹东城。十月,唐军攻入龟兹北境,阿那支被俘。
接着,唐军与龟兹军队接战,龟兹王布失毕战败,退守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攻城,布失毕轻骑弃城西逃。唐军攻克龟兹都城以后,由安西都护郭孝恪把守。同时派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帅精骑行军六百里追击布失毕。布失毕退守大拨换城,唐军乘胜围攻,阿史那社尔进军围攻了攻一个多月以后终于攻克了大拨换城,生擒龟兹王布失毕和大将羯猎颠等。龟兹国相那利脱身逃走,暗地带领西突厥军马并其国兵万馀人突然袭击了龟兹国都。当是郭孝恪扎营于城外,有龟兹人相他报告了这个情报(《旧唐书·郭孝恪传》里记载道:有龜茲人來謂孝恪曰:「那利為相,人心素歸,今亡在野,必思為變。城中之人,頗有異志,公宜備之。」 孝恪以為虞。)但郭孝恪并不在意。后来那利发兵突袭,郭孝恪急忙帅所部入城,但那利的军队已经攻上城头,而城中归降的龟兹军民响应那利,共同攻击郭孝恪。一时间,矢刃如雨,郭孝恪攻打到龟兹王宫,终于不支,不得不向城外退走,最后在西门中流矢而死,一同阵亡的还有他的一个儿子。郭孝恪本是隋末李密所部,后来降唐,贞观十六年授金紫光禄大夫, 担任安西都护、西州刺史,曾经多次击败进犯的西突厥军队,其在贞观十八年突袭焉耆、俘虏焉耆王龙突骑支的行动干净利落,堪称经典,可以说是威震西域一时的名将了。此次因为轻敌不幸死于那利的突袭,也算是一件憾事(《旧唐书·郭孝恪传》里记载道:孝恪性奢侈,僕妾器玩,務極鮮華,雖在軍中,床帳完具。嘗以遺行軍大總管阿史那社爾,社爾一無所受。太宗聞之曰:「二將優劣之不同也。郭孝恪今為寇虜所屠,可謂自貽伊咎耳。」)。同时,他也是昆丘道行军中唐朝方面阵亡的军职最高的将领(行军副总管,安西都护)。
郭孝恪阵亡,那利来袭,龟兹都城内一片打乱。仓部郎中崔义超紧急招募了二百人,拼死守卫军资财物,与龟兹军激战于城中。当时曹继叔、韩威也驻扎在城外,听闻警报,立刻自城西北隅入城救援。双方在城内激战了一整夜,那利不支而败退,唐军斩首三千余级,城中方才安定。十天后,那利又带领山北龟兹万余人攻打龟兹都城,曹继叔领兵逆击,大破那利,斩首八千级。那利打败,单骑逃走,被龟兹人抓获后献于唐军。龟兹都城的攻防战是昆丘道行军里最激烈的战斗,唐朝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也终于彻底消灭了龟兹的反抗力量。阿史那社尔召集龟兹父老,拥立龟兹王之弟叶护为主,勒石纪功而还。
在强大攻势下,唐军横扫整个塔里木盆地,整个西域为之震骇。阿史那社尔前后攻破大城五座,并派遣左卫郎将权祗甫招抚诸城,对各国宣威招抚,西域各国望风而降,唐军先后取得七百余城(《资治通鉴》所载),俘虏男女数万口,控制了整个塔里木盆地。西突厥(已经归附唐朝的西突厥各部)、于阗、安国等纷纷馈赠驼马军粮,表示支持,唐朝的目的基本达到,昆丘道行军的第一阶段目标完成。

3、瑶池都督府
取得了整个塔里木盆地只是完成了昆丘道行军的第一个阶段,唐朝政府发动昆丘道行军的目标并非仅仅局限于西域五国,而是计划借此战役给西突厥以决定性打击,彻底解决西域安全问题。因此很快,唐朝政府又在贞观二十二年闰十二月戊寅(649年1月20日)发动了讨伐天山以北乙毗射匮可汗余部的行动,这是昆丘道行军的第二阶段。而这反应了唐太宗“弩失毕其次也。”的决策(弩失毕是泥敦系突厥的主要部族,乙毗射匮可汗的本部)。对此《资治通鉴》里做了如下记载:“戊寅,以昆丘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以鼓纛,使招讨西突厥之未服者。”
说起昆丘道行军的第二阶段,就不能不提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贺鲁是乙毗咄陆可汗在溃败之前在西域东部安排的两个重要首领之一,负责统领处月等五部(就是五咄陆部,另外一个是屈利啜,负责监领焉耆)。乙毗咄陆可汗溃败以后,他们就一直受到乙毗射匮可汗的军力压迫,加上他们曾经与唐朝作过战,因此与唐朝关系也不好,处境非常艰难。在唐朝发动昆丘道行军以后,他们立刻争相投降唐朝。唐太宗大喜,对他们慰勉有加,还赐予官职,甚至将自己穿过的衣服赏赐给阿史那贺鲁,以表抚慰。唐朝政府也从此改变了对西突厥的长期政策,转而扶持咄陆系残余势力来对付泥敦系西突厥。
关于阿史那贺鲁招抚西突厥的过程,史籍上没有记载,但在阿史那贺鲁受命两个月后(贞观二十三年二月丙辰,649年3月29日),唐朝政府在天山以北的突厥故地设立了瑶池都督府,以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统领西突厥五咄、五弩失毕十姓突厥,归西域都护节制,昆丘道行军彻底结束。加之金山道行军的战果,自此东西突厥全部灭亡,唐朝控制了(至少是从名义上)从东海到葱岭的广大领土。


昆丘道行军的影响及后来形势的发展。
昆丘道行军无疑是唐朝对西突厥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决战,同时也可以说是对西突厥富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打击。唐朝军队杀焉耆王,俘虏龟兹王,“绑架”于阗王入侍,招抚西突厥各部,在碎叶以东的天山南北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一时间,整个西域和突厥属地都成为唐朝的“内封之地”,唐朝政府从此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地位,为进一步在西域建立唐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昆丘道行军尚未完全结束,唐太宗就在长安驾崩,高宗即位。由于唐朝政府的这种更迭,影响了其政策的连贯性,从而使唐朝政府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战役胜利果实,从而为后来的时局不稳埋下了伏笔。
本来,在昆丘道行军发起的时候,唐太宗的本意是在塔里木盆地的适合农业发展灌溉区域设立四镇,同时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移往龟兹,由唐朝政府直接控制整个塔里木盆地。而对天山以北的西突厥故地继续采取羁縻统治的形势,利用归附的阿史那贺鲁间接统治。因此他将归附西域各国王族移民长安,以防止他们利用在当地的影响作乱。但是高宗即位后,“不欲广地劳人”,下令撤消四镇,将安西都护移回西州。同时重新采用羁縻政策,将西域各国王室礼送回乡,恢复王位,让他们继续统治,并且赐予高官厚禄,加以笼络,甚至任命高昌王族担任安西都护,掌管西域军政大权。
高宗的这些羁縻政策虽然未必没有合理性,但这种政策的效果是需要唐朝在西域驻扎重兵威慑各国来保证的。但是唐朝在西域地区的人力不足始终都是一个重大的缺点,因此成为西域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阿史那贺鲁控制了西突厥故地以后,野心开始膨胀,而唐朝政府对西域采取的收缩政策更加刺激了他的野心。在他担任瑶池都督仅仅一年以后,即唐永徽二年(651年)﹐阿史那贺鲁及其子咥运率众西取咄陆可汗故地﹐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帐于千泉(今苏联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库腊加特河上游一带)﹐统西突厥十姓(五咄陆﹑五弩失)各部﹐反叛唐朝,从而为西域长达7年的战乱来开了序幕。

为了讨伐反叛的阿史那贺鲁,唐朝政府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讨伐战役。先是派梁建方﹑契苾何力等为弓月道行军总管﹐率唐兵与回纥兵西进。在652年击败贺鲁所属的处月部。次年罢瑶池都督府。655年﹐唐朝政府又派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讨贺鲁﹐次年败贺鲁所属的处月﹑处木昆部。在657~658年。唐朝政府又发动了规模庞大的伊丽道行军,派遣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唐兵及回纥军由金山(阿尔泰山)之北前进﹐流沙道安抚大使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由南道向西进军﹐两路大军在伊犁河流域汇合后打败阿史那贺鲁﹐并在石国(今苏联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俘获了他。西突厥汗国再次灭亡(彻底灭亡了)。此后,唐朝政府设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以统贺鲁之众﹐下属若干都督府﹑州﹐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从此西域才逐渐安定,而唐朝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昆丘道行军评价
唐朝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和经略西域过程中始终坚持政治招抚、分化为主的战略。利用册封、和亲等多种手段对周边游牧民族加以笼络和分化。在用兵上,也始终坚持战略优先,以番治番,番汉并用的手段(关于这一策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有详细的阐述)。比如昆丘道行军的唐军从普通兵员到高级指挥人员,几乎都是由番兵构成,而汉军只局限于西域东部的现有驻军。这与汉朝相比,唐朝的这种用兵方略更加经济、高效。唐朝攻灭东、西突厥,征服西域的战役里,大量使用归附游牧民族的部队,这样即适应了当地的地理、人文条件,也减少了对内地补给的依赖,减轻了唐朝政府的负担。同时,政治攻心为主的战略,也减轻了战役难度。比如唐朝消灭东突厥汗国的战役虽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但由于东突厥汗国内部矛盾重重(虽然东突厥汗国的内乱与其自身的矛盾有很大关系,但唐朝政府的策略显然强化了这种矛盾),但实际上战斗规模并不很大(史籍上记载只有两次接战,一次规模在3000人左右,另一次也刚刚过万)。昆丘道行军虽然规模浩大,意义深远,但主要战役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一代,唐军兵锋所指,各国望风披靡。除了龟兹攻防战比较惨烈以外,西域各国与西突厥各部都是望风归降。相反,汉朝在漠北与西域的用兵大多以来汉地本土兵马,对内地供给依赖巨大,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唐朝政府之所以能够采取这种与汉朝迥然不同的政策,大概是南北朝以后,汉胡混杂,双方交往频繁。因此唐朝政府对游牧民族风俗与文化比较熟悉的缘故。当然,这种战略也使得唐朝政府越发依赖番兵,导致番将在军中地位逐渐攀升,最终引发了动摇唐朝根基的安史之乱。

昆丘道行军虽然战果辉煌,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唐太宗的驾崩而导致的唐朝政府更迭影响了唐朝政府政策的连贯性,从而使得唐朝不能很好的利用昆丘道行军的胜利所带来的有利形势,更没有很好的处理西域和西突厥的问题。最终导致了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和从此长达七年的连年战争,严重影响了西域地区的稳定和唐朝在西域统治持续的顺利确立。
唐朝对漠北和西域的策略对后世也有巨大影响,满清平定准格尔部的时候,其部队主力也基本上是由厄鲁特兵和蒙古骑兵构成,其次是内地征发的汉军绿营,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只占少数(乙毗射匮可汗和阿史那贺鲁的经历似乎也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那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满清政府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始终将军权把持在满洲贵族手中(历任伊犁将军只有两人出身蒙古八旗,其他都是满洲上三旗出身)。


资料来源:《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吴玉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资治通鉴》
《旧唐书》唐对东突厥之战,大家都耳熟能详。相较而言,对西突厥之战却谈的很少。


唐贞观二十一年十二月戊寅(公元648年1月26日),为了打击西突厥汗国的,与其争夺对塔里木盆地的控制权,唐朝政府在西域发动发动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唐朝的史籍上把这次战役称为昆丘道行军。昆丘,就是昆仑山,古人常以昆仑山为整个西域的象征。唐朝习惯用战役所在的地域名称来作为战役代号,象攻略高昌的战役就被命名为交河道行军。以昆丘为名,说明唐朝政府所发动的昆丘道行军是以吞并整个西域为目标的。


昆丘道行军的起因。

1、乙毗咄陆可汗的败亡
唐朝政府为什么会选择在贞观二十一年发动昆丘道行军这样大规模的攻略战役呢?这要从唐与西突厥的关系说起。对于西域,由于地理交通,民族文化等原因,唐朝政府始终采取以番治番,分化瓦解的策略,通过培植自己势力的代理人来间接控制和统治西域(就是所谓的“羁縻”统治)。对于强大的敌人西突厥,早期唐朝政府采取严守中立的态度。到了贞观六年,唐朝政府态度开始改变,开始介入西突厥内乱,并采取支持泥敦系突厥首领的政策,册封他们为西突厥可汗,通过羁縻政策,希望通过他们控制整个西突厥。作为报偿,泥敦系突厥也始终对唐朝保持臣服关系。但是随着泥敦系突厥的对立派——乙毗咄陆可汗力量的增强和泥敦系突厥的不断战败,唐朝政府感受到西部边疆承受到巨大压力。为此,唐朝进兵西域,直接介入了西域的政治、军事斗争。唐朝先后在西域东部设立了西、伊、庭三州和安西都护府,并且贞观十三年(639年)以候君集为大总管,薛万扯、薛孤吴儿为副总管,发动了交河道行军,攻打并夺取了归附乙毗咄陆可汗的高昌,意图打击乙毗咄陆可汗的力量。但是泥敦系突厥仍然无法抵挡乙毗咄陆可汗的攻击,贞观十五年,乙毗咄陆可汗一举攻杀刚刚被唐朝政府册封的泥敦系沙钵罗叶护可汗,接着东进寇边,在贞观十六年多次攻打安西都护所属的州县,唐朝整个西部边疆为之震动。随着不断的军事胜利,乙毗咄陆可汗几乎统一了整个西突厥和西域,泥敦系西突厥则不断势微。但军事上的胜利使得乙毗咄陆可汗“自恃其强,专擅西域。”引起泥敦系西突厥弩失毕各部的反抗。这时唐朝册封泥敦系的乙毗射匮为汗,全力支持其与乙毗咄陆可汗对抗。在内外夹击下,乙毗咄陆可汗最终被击败远走,乙毗射匮可汗控制了整个西突厥各部和塔里木盆地。

2、唐朝与乙毗射匮可汗的决裂
人们往往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因为共同敌人的消失实际上就等于共同利益的消失,而使得彼此不再具有团结一致的基础,唐朝政府与乙毗射匮可汗的关系也是如此。随着乙毗咄陆可汗的败亡,乙毗射匮可汗逐渐统一了西突厥,他与唐朝政府发生了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和西突厥各部的归附,乙毗射匮可汗开始希望能够摆脱唐朝的控制,不再甘心唯唐朝马首是瞻。虽然他一时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决心,但是独占西突厥故地和整个西域的决心却是相当明显的。而另一方面,唐朝认为通过扶持乙毗射匮可汗来击败乙毗咄陆可汗是其羁縻政策的成功,因此希望加强这种宗主关系,从而达到间接统治西域的目的。同时唐朝政府也希望乙毗射匮可汗能够以实际行动回报唐朝对其的支持,因此打算与乙毗射匮可汗重新划分分割双方在西域的势力范围(用个时髦点的名词就是“建立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由于双方利益的纠葛,当初乙毗射匮可汗向唐朝政府继续臣服的政治基础逐渐消失了。在这种彼此同床异梦的情况下,唐朝政府与乙毗射匮可汗的决裂自然就不可避免了。但是由于乙毗咄陆可汗还没有完全失败,所以乙毗射匮可汗还要继续仰仗唐朝政府的支持,因此虽然他对唐朝政府招抚焉耆及处月、处密两部心怀不满(虽然他仍然实际控制着这些地区,但唐朝政府的行为显然表明了其染指西域的企图,而这正是乙毗射匮可汗所不能接受的),但也没有与之公开决裂。但是随着他的政治地位的巩固和军事势力的壮大,他与唐朝的矛盾终于开始激化了。

3、乙毗射匮请婚失败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在乙毗射匮可汗攻克白水胡城,彻底击败乙毗咄陆可汗的当年,即贞观二十年六月丁卯(646年7月24日),乙毗射匮可汗遣使向唐朝请婚。按照突厥人的传统习惯,婚姻在其政治与外交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突厥人看来,宗主国向土著国赐婚是一种对土著国统治权的公开承认。因此乙毗射匮可汗的请求自然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这代表着他希望通过获得赐婚来使自己对西域统治合法化(他还没有彻底脱离唐朝而独立的决心)。作为对乙毗射匮可汗的回答,唐太宗也立刻提出了要求乙毗射匮可汗以龟兹五国做为聘礼的正式条件。所谓龟兹五国,就是指龟兹(今西域库车)、于阗(今西域和田)、疏勒(今西域喀什)、朱俱波(今西域叶城)和葱岭(今西域喀什库尔干)五国。这五个国家都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并且与已经归附唐朝的焉耆接壤,便于唐军驻守和屯田移民。唐太宗的目的就是打算直接控制这些传统的灌溉农业地区,在这些地域采用汉制;对于天山北麓的游牧区,则继续采取通过西突厥力量进行羁縻统治的政策。
志在统一西突厥各部和控制整个西域的乙毗射匮可汗当然不甘心将龟兹五国轻易割让给唐朝。他不但拒绝了唐太宗的聘礼要求,反而将突厥公主嫁于西域各国,以此来向唐朝表明其对西域的实际统治权和他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乙毗射匮可汗的这些不臣的举动无异于与唐朝公开决裂,当然不能为唐朝政府所接受。在乙毗射匮可汗请婚未果一年以后,就是唐贞观二十年十二月戊寅(公元648年1月26日),唐朝政府发动了旨在夺取西域五国,打击乙毗射匮可汗的大规模战役——昆丘道行军。


昆丘道行军
1、 战役发起时的态势
昆丘道行军是在唐朝攻灭东突厥,招抚吐谷浑、铁勒等部近一年以后发动的。由于这些游牧部族的归附,唐朝在西域用兵上一直存在的人力不足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而大量利用番兵,以番治番是唐朝在西域经营的长期战略。因此,唐军发动昆丘道行军的军力也是以这些归附的游牧部族为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是原东突厥首领,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是铁勒契苾部首领契苾何力(另一位副大总管是安西都护郭孝恪)。参战军队有“铁勒兵牧十有三部,突厥王侯十余万骑”,此外还有“吐蕃君长”和“步摇(吐谷浑)酋渠”等。参战的汉兵只局限于沙洲、伊州、西州等西北地区的军队。在昆丘道行军开始以后(贞观二十三年正月,649年),唐朝政府又发动了旨在讨伐阿尔泰地区车鼻部的金山道行军(高侃为行军大总管),这在战略上策应了昆丘道行军,打击了可能对乙毗射匮可汗提供帮助的车鼻部,保护了唐军的侧翼。
而在乙毗射匮可汗方面,战略形势要严峻的多。他刚刚统一西突厥各部,内部的矛盾尚且没有得到充分的消化,国家基础并不稳固。很多刚刚归附他的原乙毗咄陆系的突厥部族还没有对他真心实意的降服。而在此之前,唐朝已经迫使焉耆归附(至少是名义上的),并且派遣阿史那忠招抚了处月、处密两部。因此,西突厥汗国的内部是非常不稳定的,任何外来的强大打击,都可能使得其分崩离析。对于这点,唐太宗曾经有过准确的预言过,《资治通鉴》里记载到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二年甲午(648年4月21日)曾对昆丘道行军的形势做过展望:
上谓侍臣曰:“朕少长兵间,颇能料敌;今昆丘行师,处月、处密二部及龟兹用事者羯猎颠、那利每怀首鼠,必先授首,弩失毕其次也。”而日后的形势发展,也应证了唐太宗的判断。

2、龟兹攻略战役
昆丘道行军就是因为唐朝政府向乙毗射匮可汗索取龟兹的西域五国(实际上就是整个塔里木盆地)不果而发起的,因此唐军的开始的攻击重点就放在夺取龟兹等西域五国上。阿史那社尔在贞观二十二年庚辰(648年9月24日)首先击败了处月、处密两部,直逼焉耆。乙毗射匮可汗扶持的焉耆王薛婆阿那支不战而逃,西奔龟兹,防守龟兹东城。十月,唐军攻入龟兹北境,阿那支被俘。
接着,唐军与龟兹军队接战,龟兹王布失毕战败,退守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攻城,布失毕轻骑弃城西逃。唐军攻克龟兹都城以后,由安西都护郭孝恪把守。同时派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帅精骑行军六百里追击布失毕。布失毕退守大拨换城,唐军乘胜围攻,阿史那社尔进军围攻了攻一个多月以后终于攻克了大拨换城,生擒龟兹王布失毕和大将羯猎颠等。龟兹国相那利脱身逃走,暗地带领西突厥军马并其国兵万馀人突然袭击了龟兹国都。当是郭孝恪扎营于城外,有龟兹人相他报告了这个情报(《旧唐书·郭孝恪传》里记载道:有龜茲人來謂孝恪曰:「那利為相,人心素歸,今亡在野,必思為變。城中之人,頗有異志,公宜備之。」 孝恪以為虞。)但郭孝恪并不在意。后来那利发兵突袭,郭孝恪急忙帅所部入城,但那利的军队已经攻上城头,而城中归降的龟兹军民响应那利,共同攻击郭孝恪。一时间,矢刃如雨,郭孝恪攻打到龟兹王宫,终于不支,不得不向城外退走,最后在西门中流矢而死,一同阵亡的还有他的一个儿子。郭孝恪本是隋末李密所部,后来降唐,贞观十六年授金紫光禄大夫, 担任安西都护、西州刺史,曾经多次击败进犯的西突厥军队,其在贞观十八年突袭焉耆、俘虏焉耆王龙突骑支的行动干净利落,堪称经典,可以说是威震西域一时的名将了。此次因为轻敌不幸死于那利的突袭,也算是一件憾事(《旧唐书·郭孝恪传》里记载道:孝恪性奢侈,僕妾器玩,務極鮮華,雖在軍中,床帳完具。嘗以遺行軍大總管阿史那社爾,社爾一無所受。太宗聞之曰:「二將優劣之不同也。郭孝恪今為寇虜所屠,可謂自貽伊咎耳。」)。同时,他也是昆丘道行军中唐朝方面阵亡的军职最高的将领(行军副总管,安西都护)。
郭孝恪阵亡,那利来袭,龟兹都城内一片打乱。仓部郎中崔义超紧急招募了二百人,拼死守卫军资财物,与龟兹军激战于城中。当时曹继叔、韩威也驻扎在城外,听闻警报,立刻自城西北隅入城救援。双方在城内激战了一整夜,那利不支而败退,唐军斩首三千余级,城中方才安定。十天后,那利又带领山北龟兹万余人攻打龟兹都城,曹继叔领兵逆击,大破那利,斩首八千级。那利打败,单骑逃走,被龟兹人抓获后献于唐军。龟兹都城的攻防战是昆丘道行军里最激烈的战斗,唐朝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也终于彻底消灭了龟兹的反抗力量。阿史那社尔召集龟兹父老,拥立龟兹王之弟叶护为主,勒石纪功而还。
在强大攻势下,唐军横扫整个塔里木盆地,整个西域为之震骇。阿史那社尔前后攻破大城五座,并派遣左卫郎将权祗甫招抚诸城,对各国宣威招抚,西域各国望风而降,唐军先后取得七百余城(《资治通鉴》所载),俘虏男女数万口,控制了整个塔里木盆地。西突厥(已经归附唐朝的西突厥各部)、于阗、安国等纷纷馈赠驼马军粮,表示支持,唐朝的目的基本达到,昆丘道行军的第一阶段目标完成。

3、瑶池都督府
取得了整个塔里木盆地只是完成了昆丘道行军的第一个阶段,唐朝政府发动昆丘道行军的目标并非仅仅局限于西域五国,而是计划借此战役给西突厥以决定性打击,彻底解决西域安全问题。因此很快,唐朝政府又在贞观二十二年闰十二月戊寅(649年1月20日)发动了讨伐天山以北乙毗射匮可汗余部的行动,这是昆丘道行军的第二阶段。而这反应了唐太宗“弩失毕其次也。”的决策(弩失毕是泥敦系突厥的主要部族,乙毗射匮可汗的本部)。对此《资治通鉴》里做了如下记载:“戊寅,以昆丘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以鼓纛,使招讨西突厥之未服者。”
说起昆丘道行军的第二阶段,就不能不提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贺鲁是乙毗咄陆可汗在溃败之前在西域东部安排的两个重要首领之一,负责统领处月等五部(就是五咄陆部,另外一个是屈利啜,负责监领焉耆)。乙毗咄陆可汗溃败以后,他们就一直受到乙毗射匮可汗的军力压迫,加上他们曾经与唐朝作过战,因此与唐朝关系也不好,处境非常艰难。在唐朝发动昆丘道行军以后,他们立刻争相投降唐朝。唐太宗大喜,对他们慰勉有加,还赐予官职,甚至将自己穿过的衣服赏赐给阿史那贺鲁,以表抚慰。唐朝政府也从此改变了对西突厥的长期政策,转而扶持咄陆系残余势力来对付泥敦系西突厥。
关于阿史那贺鲁招抚西突厥的过程,史籍上没有记载,但在阿史那贺鲁受命两个月后(贞观二十三年二月丙辰,649年3月29日),唐朝政府在天山以北的突厥故地设立了瑶池都督府,以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统领西突厥五咄、五弩失毕十姓突厥,归西域都护节制,昆丘道行军彻底结束。加之金山道行军的战果,自此东西突厥全部灭亡,唐朝控制了(至少是从名义上)从东海到葱岭的广大领土。


昆丘道行军的影响及后来形势的发展。
昆丘道行军无疑是唐朝对西突厥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决战,同时也可以说是对西突厥富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打击。唐朝军队杀焉耆王,俘虏龟兹王,“绑架”于阗王入侍,招抚西突厥各部,在碎叶以东的天山南北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一时间,整个西域和突厥属地都成为唐朝的“内封之地”,唐朝政府从此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地位,为进一步在西域建立唐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昆丘道行军尚未完全结束,唐太宗就在长安驾崩,高宗即位。由于唐朝政府的这种更迭,影响了其政策的连贯性,从而使唐朝政府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战役胜利果实,从而为后来的时局不稳埋下了伏笔。
本来,在昆丘道行军发起的时候,唐太宗的本意是在塔里木盆地的适合农业发展灌溉区域设立四镇,同时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移往龟兹,由唐朝政府直接控制整个塔里木盆地。而对天山以北的西突厥故地继续采取羁縻统治的形势,利用归附的阿史那贺鲁间接统治。因此他将归附西域各国王族移民长安,以防止他们利用在当地的影响作乱。但是高宗即位后,“不欲广地劳人”,下令撤消四镇,将安西都护移回西州。同时重新采用羁縻政策,将西域各国王室礼送回乡,恢复王位,让他们继续统治,并且赐予高官厚禄,加以笼络,甚至任命高昌王族担任安西都护,掌管西域军政大权。
高宗的这些羁縻政策虽然未必没有合理性,但这种政策的效果是需要唐朝在西域驻扎重兵威慑各国来保证的。但是唐朝在西域地区的人力不足始终都是一个重大的缺点,因此成为西域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阿史那贺鲁控制了西突厥故地以后,野心开始膨胀,而唐朝政府对西域采取的收缩政策更加刺激了他的野心。在他担任瑶池都督仅仅一年以后,即唐永徽二年(651年)﹐阿史那贺鲁及其子咥运率众西取咄陆可汗故地﹐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帐于千泉(今苏联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库腊加特河上游一带)﹐统西突厥十姓(五咄陆﹑五弩失)各部﹐反叛唐朝,从而为西域长达7年的战乱来开了序幕。

为了讨伐反叛的阿史那贺鲁,唐朝政府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讨伐战役。先是派梁建方﹑契苾何力等为弓月道行军总管﹐率唐兵与回纥兵西进。在652年击败贺鲁所属的处月部。次年罢瑶池都督府。655年﹐唐朝政府又派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讨贺鲁﹐次年败贺鲁所属的处月﹑处木昆部。在657~658年。唐朝政府又发动了规模庞大的伊丽道行军,派遣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唐兵及回纥军由金山(阿尔泰山)之北前进﹐流沙道安抚大使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由南道向西进军﹐两路大军在伊犁河流域汇合后打败阿史那贺鲁﹐并在石国(今苏联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俘获了他。西突厥汗国再次灭亡(彻底灭亡了)。此后,唐朝政府设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以统贺鲁之众﹐下属若干都督府﹑州﹐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从此西域才逐渐安定,而唐朝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昆丘道行军评价
唐朝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和经略西域过程中始终坚持政治招抚、分化为主的战略。利用册封、和亲等多种手段对周边游牧民族加以笼络和分化。在用兵上,也始终坚持战略优先,以番治番,番汉并用的手段(关于这一策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有详细的阐述)。比如昆丘道行军的唐军从普通兵员到高级指挥人员,几乎都是由番兵构成,而汉军只局限于西域东部的现有驻军。这与汉朝相比,唐朝的这种用兵方略更加经济、高效。唐朝攻灭东、西突厥,征服西域的战役里,大量使用归附游牧民族的部队,这样即适应了当地的地理、人文条件,也减少了对内地补给的依赖,减轻了唐朝政府的负担。同时,政治攻心为主的战略,也减轻了战役难度。比如唐朝消灭东突厥汗国的战役虽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但由于东突厥汗国内部矛盾重重(虽然东突厥汗国的内乱与其自身的矛盾有很大关系,但唐朝政府的策略显然强化了这种矛盾),但实际上战斗规模并不很大(史籍上记载只有两次接战,一次规模在3000人左右,另一次也刚刚过万)。昆丘道行军虽然规模浩大,意义深远,但主要战役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一代,唐军兵锋所指,各国望风披靡。除了龟兹攻防战比较惨烈以外,西域各国与西突厥各部都是望风归降。相反,汉朝在漠北与西域的用兵大多以来汉地本土兵马,对内地供给依赖巨大,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唐朝政府之所以能够采取这种与汉朝迥然不同的政策,大概是南北朝以后,汉胡混杂,双方交往频繁。因此唐朝政府对游牧民族风俗与文化比较熟悉的缘故。当然,这种战略也使得唐朝政府越发依赖番兵,导致番将在军中地位逐渐攀升,最终引发了动摇唐朝根基的安史之乱。

昆丘道行军虽然战果辉煌,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唐太宗的驾崩而导致的唐朝政府更迭影响了唐朝政府政策的连贯性,从而使得唐朝不能很好的利用昆丘道行军的胜利所带来的有利形势,更没有很好的处理西域和西突厥的问题。最终导致了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和从此长达七年的连年战争,严重影响了西域地区的稳定和唐朝在西域统治持续的顺利确立。
唐朝对漠北和西域的策略对后世也有巨大影响,满清平定准格尔部的时候,其部队主力也基本上是由厄鲁特兵和蒙古骑兵构成,其次是内地征发的汉军绿营,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只占少数(乙毗射匮可汗和阿史那贺鲁的经历似乎也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那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满清政府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始终将军权把持在满洲贵族手中(历任伊犁将军只有两人出身蒙古八旗,其他都是满洲上三旗出身)。


资料来源:《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吴玉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资治通鉴》
《旧唐书》
好文章
顶一下
好文,希望再来点武周时期对西域用兵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