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骑兵及其敌人的一些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20:52


最近陆版偶尔可见对蒙古骑兵的讨论,但或许是大家更关注现代军事,而不那么重视古代军事,因此关于蒙古骑兵及其敌人有许多不正确的言论,这里主要是叙述一些基础知识,而不是进行很深入的探讨。有助于大家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要讲的第一问题是:蒙古骑兵的装备。蒙古骑兵的装备是一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从时代上划分,大致可分为:1:成吉思汗到蒙哥时代,2:呼必烈和旭列兀时代,3:帖木尔和北元时代,4:莫卧尔和中亚分裂汗国时代。时间从成吉思汗兴起直到清末蒙古骑兵战败。除了时代划分,还有地域划分,我们以蒙古帝国黄金的呼必烈时代来划分,有东亚,波斯,和欧洲三个较为明显的风格。这种风格变化主要指装备,战术方面区别不是太大。

    讨论蒙古骑兵的时候,很多人常犯一种错误,就是拿着不同时代的蒙古装备进行大穿越,比如,拿着帖木尔时代的装备去对比成吉思汗时代的欧洲人,这在一些有一定古战争知识的人身上也非常常见,但他们其实区别极大,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尚处于一个崛起期,其战术,装备都是依照古老的南西伯利亚草原的风格和工艺,虽然蒙古得到了一定来自中亚和东亚的工匠,但并没有广泛的改变蒙古军队的风格,直到第二次西征前,蒙古人的批甲率约在百分之十上下,且集中在军官中,而征召的牧民并没有太多的金属甲胄,主要是依靠一些较厚的织物进行防护,很多人喜欢拿出osprey的彩图证明西征时的蒙古拥有更重型的骑兵,这种只看图,不看文字的做法很是幽默。

   西征之后,便是攻打南宋,攻打巴格达等军事行动,蒙古帝国从这时起,开始出现明显不同的地域风格,尤其是到了14世纪中叶后,伊朗伊拉克地区的蒙古人开始受到当地的影响,出现越来越多的重骑兵,根据欧洲商人的描述,伊尔汗国已经有十分之一的骑兵拥有了全套金属马甲,至于其他人的马匹也拥有一定的防护,且该地区的蒙古人更广泛的使用锁子甲,尖顶盔和圆盾。而元朝留存的资料并不多,蒙古来袭绘词是最佳的图像资料,由于是来自日本抗蒙一线的记录,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分不清蒙汉高三族的问题,根据其描述,蒙古人大量使用的仍然是织物防护,这种甲胄对箭矢有不错的防御能力,因此游牧民族及常和游牧民族作战的军队大多普及了这种加州。 另外一些资料来自于明代水陆画---元代士兵的装备和成吉思汗时代并不大,仍然是不批甲胄。这与黑鞑事略等的记载偶有不同,也许即使是在东亚,蒙古仍然存在着地区差异。
   
   简而言之,各地区的蒙古士兵都广泛收到被征服地的影响,装备风格的差异随时间推移日益加大,这到帖木尔和北元时代达到巅峰,北元装备和后来的满族人颇有相似之处,军官使用布面铁甲,士兵则多不批甲,武器仍然以弓箭,腰刀为主,元朝已经开始应用管状火器,北元似乎不太使用,可能与技术缺乏有关。而帖木尔帝国则彻底走上了另一条路,其突厥化和波斯化日趋明显,其麾下的蒙古士兵逐渐走上了传统中亚重甲路线,金帐汗国与帖木尔的交战就记载,其骑兵皆人马俱甲,与北元相对的传统形成对比,这种反差到莫卧尔和清朝时更加明显。而除元朝外的蒙古国,都对火器不太感冒。

    总而言之,蒙古即非单纯的轻骑,也非单纯的重骑,而是种类丰富。有人会提出,蒙古所谓的五分之二重骑兵,这个说法常提出但很少有人追根溯源,至多就是找到西方战争艺术一书。但这个四成其实是推断出来的,即根据蒙古的战术需要有那么多重骑兵,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蒙古本身并没有这种轻重分类。不论担任包抄还是突击,其装备都是一样的。

    蒙古最重要的兵器是复合弓,对弓我不太熟悉,所以不多说,欧洲人记载,蒙古人射箭几乎可达其他民族的两倍,这里可能涉及到重箭轻箭的问题,但蒙古战士射术高超是必然的,射的远不仅因为弓好,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如同英格兰长弓兵一样)。成吉思汗时期,狩猎不仅成为获取食物的途径,也是考较射艺和演习的方法,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帖木尔王朝结束。 大致描绘了兵器,我们讨论下蒙古的战术,这里先应用mongol warlords的一段话:在成吉思汗出现前,欧亚草原已经存在过数个庞大的帝国,他们的士兵使用着相同的战术,连蒙古也不例外,然而,自从阿提拉以来,没有一个民族能像蒙古人那样将这种古老的战术应用得如此完美。 引述这段话,是要说明,蒙古的战术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是一种革命性的战术,但蒙古人应用得很完美,这种情况在军事史上太常见了,希腊重步兵即可以像腓尼基那样是渣,也可以像斯巴达那样是神,马其盾方阵既能像亚历山大玩的那样出神入化,也能像继业者战争那样一塌糊涂。在蒙古人之前,匈奴人,突厥人,avar人已经将这个战术演练的数次:先以弓箭压制敌人,待敌人接近崩溃后一次决定性冲击压跨敌人。或者诱敌深入,搅乱敌人队形再冲锋。等等。 这里并不是要详述这些内容,而是找出铁木真的创新之处,铁木真很重视辅助力量,比如成立专门的侦查部队,且将最精英的士兵编入其中,成立最精英的信使部队,准确迅速的传递信息。 诸如此类,正是这些辅助措施,让蒙古军队能有效的发挥力量。

这里还要说说蒙古的敌人,中国很多人都喜欢讨论蒙古对欧洲的战争,进而探讨所谓的轻重骑兵,骑士等等问题,也总有人跳出来进行所谓的纠正,比如蒙古骑兵比欧洲盔甲更好云云。前面说过,这种说法是对osprey系列书籍的断章取义,真实情况是,大家差不多,很多人只是凭借肉眼胡乱猜测,片状盔甲比锁子甲有更好的防护,无视欧洲还要采用盾牌这个事实,也无视锁子甲的防护面积,更无视蒙古人也是锁子甲的大客户。而在其他兵器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差距。

但士兵素质而言,蒙古占据绝对的上风,和阿提拉不一样,蒙古不是举族迁移,而是征召士兵作战,到西征时,蒙古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大军,这种军队的素质远比欧洲的征召农夫有效,即使条顿骑士团拥有大量的执业战士,但经验却不如蒙古人,这和骑士是否笨重什么的关系不大。

未完待编辑

最近陆版偶尔可见对蒙古骑兵的讨论,但或许是大家更关注现代军事,而不那么重视古代军事,因此关于蒙古骑兵及其敌人有许多不正确的言论,这里主要是叙述一些基础知识,而不是进行很深入的探讨。有助于大家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要讲的第一问题是:蒙古骑兵的装备。蒙古骑兵的装备是一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从时代上划分,大致可分为:1:成吉思汗到蒙哥时代,2:呼必烈和旭列兀时代,3:帖木尔和北元时代,4:莫卧尔和中亚分裂汗国时代。时间从成吉思汗兴起直到清末蒙古骑兵战败。除了时代划分,还有地域划分,我们以蒙古帝国黄金的呼必烈时代来划分,有东亚,波斯,和欧洲三个较为明显的风格。这种风格变化主要指装备,战术方面区别不是太大。

    讨论蒙古骑兵的时候,很多人常犯一种错误,就是拿着不同时代的蒙古装备进行大穿越,比如,拿着帖木尔时代的装备去对比成吉思汗时代的欧洲人,这在一些有一定古战争知识的人身上也非常常见,但他们其实区别极大,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尚处于一个崛起期,其战术,装备都是依照古老的南西伯利亚草原的风格和工艺,虽然蒙古得到了一定来自中亚和东亚的工匠,但并没有广泛的改变蒙古军队的风格,直到第二次西征前,蒙古人的批甲率约在百分之十上下,且集中在军官中,而征召的牧民并没有太多的金属甲胄,主要是依靠一些较厚的织物进行防护,很多人喜欢拿出osprey的彩图证明西征时的蒙古拥有更重型的骑兵,这种只看图,不看文字的做法很是幽默。

   西征之后,便是攻打南宋,攻打巴格达等军事行动,蒙古帝国从这时起,开始出现明显不同的地域风格,尤其是到了14世纪中叶后,伊朗伊拉克地区的蒙古人开始受到当地的影响,出现越来越多的重骑兵,根据欧洲商人的描述,伊尔汗国已经有十分之一的骑兵拥有了全套金属马甲,至于其他人的马匹也拥有一定的防护,且该地区的蒙古人更广泛的使用锁子甲,尖顶盔和圆盾。而元朝留存的资料并不多,蒙古来袭绘词是最佳的图像资料,由于是来自日本抗蒙一线的记录,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分不清蒙汉高三族的问题,根据其描述,蒙古人大量使用的仍然是织物防护,这种甲胄对箭矢有不错的防御能力,因此游牧民族及常和游牧民族作战的军队大多普及了这种加州。 另外一些资料来自于明代水陆画---元代士兵的装备和成吉思汗时代并不大,仍然是不批甲胄。这与黑鞑事略等的记载偶有不同,也许即使是在东亚,蒙古仍然存在着地区差异。
   
   简而言之,各地区的蒙古士兵都广泛收到被征服地的影响,装备风格的差异随时间推移日益加大,这到帖木尔和北元时代达到巅峰,北元装备和后来的满族人颇有相似之处,军官使用布面铁甲,士兵则多不批甲,武器仍然以弓箭,腰刀为主,元朝已经开始应用管状火器,北元似乎不太使用,可能与技术缺乏有关。而帖木尔帝国则彻底走上了另一条路,其突厥化和波斯化日趋明显,其麾下的蒙古士兵逐渐走上了传统中亚重甲路线,金帐汗国与帖木尔的交战就记载,其骑兵皆人马俱甲,与北元相对的传统形成对比,这种反差到莫卧尔和清朝时更加明显。而除元朝外的蒙古国,都对火器不太感冒。

    总而言之,蒙古即非单纯的轻骑,也非单纯的重骑,而是种类丰富。有人会提出,蒙古所谓的五分之二重骑兵,这个说法常提出但很少有人追根溯源,至多就是找到西方战争艺术一书。但这个四成其实是推断出来的,即根据蒙古的战术需要有那么多重骑兵,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蒙古本身并没有这种轻重分类。不论担任包抄还是突击,其装备都是一样的。

    蒙古最重要的兵器是复合弓,对弓我不太熟悉,所以不多说,欧洲人记载,蒙古人射箭几乎可达其他民族的两倍,这里可能涉及到重箭轻箭的问题,但蒙古战士射术高超是必然的,射的远不仅因为弓好,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如同英格兰长弓兵一样)。成吉思汗时期,狩猎不仅成为获取食物的途径,也是考较射艺和演习的方法,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帖木尔王朝结束。 大致描绘了兵器,我们讨论下蒙古的战术,这里先应用mongol warlords的一段话:在成吉思汗出现前,欧亚草原已经存在过数个庞大的帝国,他们的士兵使用着相同的战术,连蒙古也不例外,然而,自从阿提拉以来,没有一个民族能像蒙古人那样将这种古老的战术应用得如此完美。 引述这段话,是要说明,蒙古的战术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是一种革命性的战术,但蒙古人应用得很完美,这种情况在军事史上太常见了,希腊重步兵即可以像腓尼基那样是渣,也可以像斯巴达那样是神,马其盾方阵既能像亚历山大玩的那样出神入化,也能像继业者战争那样一塌糊涂。在蒙古人之前,匈奴人,突厥人,avar人已经将这个战术演练的数次:先以弓箭压制敌人,待敌人接近崩溃后一次决定性冲击压跨敌人。或者诱敌深入,搅乱敌人队形再冲锋。等等。 这里并不是要详述这些内容,而是找出铁木真的创新之处,铁木真很重视辅助力量,比如成立专门的侦查部队,且将最精英的士兵编入其中,成立最精英的信使部队,准确迅速的传递信息。 诸如此类,正是这些辅助措施,让蒙古军队能有效的发挥力量。

这里还要说说蒙古的敌人,中国很多人都喜欢讨论蒙古对欧洲的战争,进而探讨所谓的轻重骑兵,骑士等等问题,也总有人跳出来进行所谓的纠正,比如蒙古骑兵比欧洲盔甲更好云云。前面说过,这种说法是对osprey系列书籍的断章取义,真实情况是,大家差不多,很多人只是凭借肉眼胡乱猜测,片状盔甲比锁子甲有更好的防护,无视欧洲还要采用盾牌这个事实,也无视锁子甲的防护面积,更无视蒙古人也是锁子甲的大客户。而在其他兵器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差距。

但士兵素质而言,蒙古占据绝对的上风,和阿提拉不一样,蒙古不是举族迁移,而是征召士兵作战,到西征时,蒙古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大军,这种军队的素质远比欧洲的征召农夫有效,即使条顿骑士团拥有大量的执业战士,但经验却不如蒙古人,这和骑士是否笨重什么的关系不大。

未完待编辑
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是毋庸质疑的。
没有二流的士兵 只有不入流的统帅。
搬小板凳前排学习{:soso_e102:}
好文。。基本上可以上杂志了
耍酷太子爷 发表于 2011-10-1 07:18
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是毋庸质疑的。
没有二流的士兵 只有不入流的统帅。
反了吧,一般情况士兵的差距更大于统帅;比方说同时隆美尔指挥的德、意军队
{:soso__14610756010512383460_4:}老周,这文章你敢发大粪坑去么。
楼主图文并貌吧,光看文字有点看不懂
我会争取在节内写完,配图是必然的,本文写的不深入,所以不敢说水平多高,和真的高手比,实在惭愧
个人认为后来的蒙骑都不算是典型的蒙古骑兵了。至于四成重骑云云,我看到的所有史料中都没有这一说,考虑到史书中大量的论述女真人的重骑,所以可以认为蒙古是没有单独的重骑的。但黑鞑还是蒙鞑中说的有一部分人专门冲锋陷阵,这部分人是也用弓箭的,但不知道这部分人是否都是批重甲的,可能性不大。要是按阿彻琼斯的分类法,冲击就是重骑,那么对这个部分是重骑的说法还真不知道怎么反驳。明确的说道蒙古有铁甲和铁马甲的是加儿宾,但他也说只有少数的富人才有甲。加尔宾是1246年出使金帐汗的。这个时候离蒙古的西征才过了几年,考虑到拔都军中主要是中亚的突厥人,而刚刚完毕的西征想必也获得了很多金属铠甲,而加尔并看到的甲并不多,可见原先的蒙古骑兵中甲确实是不多的,这个也是他们一般不做强行冲击的原因。
赞一个!

过去蒙古轻骑论的观点迷惑了好多人

而蒙古重骑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种时候,就需要这样的好帖了

悄悄的说一句,过去我不大看好超大的古战方面的帖子,总以为都比较差劲,现在看来,应该改变观点了

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跟 破坏力是 毋庸置疑的 。
对于楼主的所谓蒙古骑兵的装备是一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是根据地域分分割而不同的。。。个人是赞同的,但这主要是从常理推断居多,而如果配上各个时期的实物与史实相印证就更好了。。。

个人单就骑射这个问题发表点看法。。。大家总是骑射骑射的谈个不停,但是据个人研究骑射与骑射实际上也是完全不同的。。。骑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后射,即回身射。。。一种是侧射,而一种则是前射。。。

其中后射方式据史实记载打败罗马人的帕提亚人曾用,但回身射箭支需要克服马前奔的速度,所以威力受到限制。。。战术则是引诱敌人追击,一边向前奔驰,一边转身射击。。。

而蒙古以侧射法为主,在马身腾起的最高点射箭,此处最为平稳。。。所以蒙古典型的战术,则是绕着敌人盘旋缠绕,大量的向敌人阵型抛射箭支,使敌人的阵型出现混乱崩溃,在乘隙发动冲锋,在中原北方战场往往百十人可击破万人步兵大阵。。。所以,作战时蒙古骑兵都带有大量的箭支,据传普通蒙古骑兵上阵都要带四壶箭。。。

但是满清却应该是以正射为主,弓箭主要用于打开冲锋前的通路。。。所以骑射箭囊里往往只带上几只箭,但是箭要比蒙古箭又长又粗。。。这也是因为这种战术的需要,因为在冲锋时,马的速度会很快,可能也就会射1-2只箭,就必须弃弓用近战兵器了。。。

这三种射法,前射法可借助马力增加箭的速度,所以杀伤力最大。。。侧射法需要计算马的速度并加到提前中,但是在马身腾起的最高点才释放,所以命中率比较容易把握。。。而背射法,箭会有一个减速的过程,所以威力最小。。。

因为满清八旗是正射,往往只有一二箭的机会。。。所以满清八旗实际上很是强调命中率,但估计不会很远,也就是20-40米之内,确保一击命中,而命中之后,敌人就丧失战斗力,从而打开缺口。。。而蒙古侧射主要是抛射箭支,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破坏阵型与士气。。。甚至会投入毒烟球到密集阵型中,来破坏阵型的稳定性,破坏了阵型,没有了士气的徒步士兵,只会被骑兵屠杀。。。所以从战术上我们也可分析出满清八旗与蒙古骑兵作战的区别。。。满清八旗战术以正面冲阵为主,或者骑兵步兵到了中近距离先用弓箭射击,然后在冲锋,所以满清八旗实际上都可算作重骑兵,而且带甲越厚,防护越好,等级越高。。。而蒙古骑兵则是敌人冲过来,就向后跑,与敌保持距离不断射击;或者围绕机动力不行的步兵大阵环绕并射击,不论哪种都是为了扰乱其阵型,使其阵型崩溃,然后冲锋加以屠杀。。。所以蒙古骑兵应该是具备弓箭远射与近战突击的双重功效骑兵或者分为轻重两种骑兵,轻骑兵用于骑射扰乱阵型,重骑兵用于乘隙突击。。。

所以,我们看清弓,实际上我们用聚元号古法复原的清弓是很难射远的,于是有人说聚元号丢了手艺,或者说清弓差劲的,但是清弓与蒙弓是不同的,蒙弓用轻箭可以射的很远,但是清弓却是为了发射大箭巨矢增加近距离的杀伤力而设计的,比如在弓稍处加装重木块,以提高其带动大箭的能力。。。所以清弓虽然远射不行,但是近射大箭以增加杀伤力才是清弓的射击目的。。。而蒙古弓用轻箭远射能力强,因为他是为了远距离抛射,也有资料说,蒙古骑兵随身带着两张弓,一张用于远射,一张用于近射的说法。。。而实际上我们有些人百般诟病的日本弓实际上也是近射能力强,但是远射不行的。。。

蒙古人的破坏力那是大大的……


实际上,我这里有一些关于满清射箭姿态的一些图片,但是权限不够发不了。。。这些图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射箭时身子前探,这在射箭里叫让跨,实际上就是让出马脖子这一块,以便于前射。。。这个上升保持这个姿势不用动,下身蹲成马步往马上一放,就是标准的马上前射姿态。。。

而蒙古那达慕大会的射箭姿态图片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找,他们射箭是侧立,把胸挺出来,以便于弓拉的更开,而这个就是典型的侧射,上身不用动,只要下身往马上一方即可。。。

实际上,我这里有一些关于满清射箭姿态的一些图片,但是权限不够发不了。。。这些图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射箭时身子前探,这在射箭里叫让跨,实际上就是让出马脖子这一块,以便于前射。。。这个上升保持这个姿势不用动,下身蹲成马步往马上一放,就是标准的马上前射姿态。。。

而蒙古那达慕大会的射箭姿态图片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找,他们射箭是侧立,把胸挺出来,以便于弓拉的更开,而这个就是典型的侧射,上身不用动,只要下身往马上一方即可。。。
满族弓特点确实是巨弓长箭

满族的那种箭跟小标枪似地
可以上杂志了,谢楼主!
文章不错,学习了。
嗯?楼主跳票了?。。。一直在等楼主更新!
renfeng032 发表于 2011-10-8 18:03
对于楼主的所谓蒙古骑兵的装备是一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是根据地域分分割而不同的。。。个人是赞同的,但 ...
网络真的有太多谣传了 例如日本弓那些东西 讨论起来民族情绪很强 一味贬低

事实上 至少我看到的视频表演 传统弓道 把锅底都射穿了…… 还要求怎样……
骑兵相当于二战时的坦克,重装备呀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兵是轻骑兵,应该是没错的,因为蒙古马的个子那么小,重骑得可能性不大。但是蒙古马的耐力比较好,在战场上胜利之后可以追杀出去的距离比别人要远,这样就决定了你一旦失败就有可能被赶尽杀绝,我想这可能也是蒙古军残暴的一个原因吧,
复合弓。就是弓内壁加一条撑条增加威力吧??

我小时候自己就这么做过哦。
qiang70 发表于 2011-10-26 00:22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兵是轻骑兵,应该是没错的,因为蒙古马的个子那么小,重骑得可能性不大。但是蒙古马的耐力 ...
后期马好像引进了西方品种。

重骑兵也有。只是楼主说少用。

重骑兵成本非常之高。。。

蒙古军残暴主要还是继承于其游牧民族的野蛮性。


某些人不懂弓却要乱评论。

所谓蒙古弓和所谓清弓都是筋角+竹或木的复合弓,其箭只大小粗细的区别仅仅是由于一种是骑兵弓古代叫做马弓,一种是步兵弓古代叫做步弓。

马弓特点是短小(常在1.4米以下),拉力较小但是满弓拉距与弓长比大,弓去弦后反曲成C型甚至圆形或者螺旋形。

步弓特点是长大(多在1.4米以上),拉力大但是满弓拉距与弓长比小,弓去弦后反曲成浅V型或浅C形。

射程上步弓大于马弓,但是使用的便捷上马弓强于步弓,但是明末到清朝由于火器的发展,马弓的射程不敷用,因此骑兵也装备步弓。

某些人不懂弓却要乱评论。

所谓蒙古弓和所谓清弓都是筋角+竹或木的复合弓,其箭只大小粗细的区别仅仅是由于一种是骑兵弓古代叫做马弓,一种是步兵弓古代叫做步弓。

马弓特点是短小(常在1.4米以下),拉力较小但是满弓拉距与弓长比大,弓去弦后反曲成C型甚至圆形或者螺旋形。

步弓特点是长大(多在1.4米以上),拉力大但是满弓拉距与弓长比小,弓去弦后反曲成浅V型或浅C形。

射程上步弓大于马弓,但是使用的便捷上马弓强于步弓,但是明末到清朝由于火器的发展,马弓的射程不敷用,因此骑兵也装备步弓。
盔甲上,由于蒙古兴起初期,只有乃蛮书地有一些炼跌铁工匠,,大多要靠西辽、西夏、金输入,因此根本不够用,主要满足兵器的使用个个别重要人物的个人盔甲。

即使到了成吉思汗末期,虏获的金属盔甲也不足以让每人一具,山西一个著名工匠发明了蹄筋翎根铠之后,曾得到成吉思汗的嘉奖。

蹄筋翎根铠是一种改良的皮甲,在皮外面缝上一层用雁毛(鹅毛)根和蹄筋扎成或者的粘合成的附加甲片(有弹性的复合装甲哦),其坚固程度超越皮夹,轻便程度优于铁甲,特别是据说不怕斧头锤子,因此被成吉思汗赏给宗王、主要将领和突击部队使用。

白菜刀 发表于 2011-11-2 22:42
后期马好像引进了西方品种。

重骑兵也有。只是楼主说少用。


老成那时连对血缘风俗相近的塔塔尔等草原部族都是“高过车轮的男性一律咔嚓”,对外族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打仗的方式近似于草原围猎,连治理被征服的人民也跟牧养牲畜相类,套索+鞭子+刀子。

当初金朝统治者即使转入农耕汉化已经有好些年了,但对蒙古高原上的人也是杀人不眨眼,每年要派兵去草原“减丁”的,就跟对觉得多余的野生动物兔子袋鼠等一样。反过来,蒙古人得势之后也不会有半点客气,大家都把敌人当牲畜野兽就是。

与之相比,华夏早在战国那时就有“杀降不祥”的意识了,文明意识比较强(也就是兽性少了些),所以白起被迫自尽时也哀叹这算自己当年坑杀40万降兵的报应(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世史家编辑的)。

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是不宰牲畜就杀人,否则就饿死或被杀,男女老少全都得会骑马射箭杀生,所以挥刀连眼都可以不眨;而农耕民族相对这方面杀生习惯少一些,毕竟平时主要割的是稻麦棉花。到现代社会,就更加是君子远庖厨,连饲养家禽家畜都要尽量人道化的。
白菜刀 发表于 2011-11-2 22:42
后期马好像引进了西方品种。

重骑兵也有。只是楼主说少用。


老成那时连对血缘风俗相近的塔塔尔等草原部族都是“高过车轮的男性一律咔嚓”,对外族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打仗的方式近似于草原围猎,连治理被征服的人民也跟牧养牲畜相类,套索+鞭子+刀子。

当初金朝统治者即使转入农耕汉化已经有好些年了,但对蒙古高原上的人也是杀人不眨眼,每年要派兵去草原“减丁”的,就跟对觉得多余的野生动物兔子袋鼠等一样。反过来,蒙古人得势之后也不会有半点客气,大家都把敌人当牲畜野兽就是。

与之相比,华夏早在战国那时就有“杀降不祥”的意识了,文明意识比较强(也就是兽性少了些),所以白起被迫自尽时也哀叹这算自己当年坑杀40万降兵的报应(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世史家编辑的)。

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是不宰牲畜就杀人,否则就饿死或被杀,男女老少全都得会骑马射箭杀生,所以挥刀连眼都可以不眨;而农耕民族相对这方面杀生习惯少一些,毕竟平时主要割的是稻麦棉花。到现代社会,就更加是君子远庖厨,连饲养家禽家畜都要尽量人道化的。
renfeng032 发表于 2011-10-8 18:03
对于楼主的所谓蒙古骑兵的装备是一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是根据地域分分割而不同的。。。个人是赞同的,但 ...
莫非是因为蒙族是游牧民族,而女真跟满族则是渔猎民族为主? 生活环境有不同,所以用弓箭的习惯也有差异。
楼主怎么这么长时间都不更新,莫非想taijia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