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百亩片”试验田亩产首次突破900公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4:18:35
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 ... ontent_23447570.htm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上述消息是记者9月19日下午在湖南省农科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承担着冲击亩产900公斤难关的百亩试验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18块试验田共107.9亩。9月18日,这片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正式进行收割、验收。

    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成员到场进行现场监督验收,并进行产量测定。专家组按照严格的测产验收规程,测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片亩产达到926.6公斤。(记者禹志明 谭剑)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 ... ontent_23447570.htm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上述消息是记者9月19日下午在湖南省农科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承担着冲击亩产900公斤难关的百亩试验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18块试验田共107.9亩。9月18日,这片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正式进行收割、验收。

    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成员到场进行现场监督验收,并进行产量测定。专家组按照严格的测产验收规程,测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片亩产达到926.6公斤。(记者禹志明 谭剑)
中国甚幸!
一分试验田
景希珍
1959年9月,彭总搬到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居住。
彭总在院子里开了许多块荒,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院子里原来有个小水塘,彭总组织警卫人员把它挖深挖宽,种上藕,养上鱼。他还买了小猪,小鸡,小鸭子,分给大家饲养。一应农事上的开支,都是他一个人掏钱,有了收获,全部归大家所有。
彭总在水塘边亲自丈量了一分地,作为试验田。这一分地土质很好,整得很平整,准备种小麦。我问他:“为什么刚好开一分地呢?”他说:“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容易计算产量。”
彭总把这块地深翻了一遍,每个土坷垃都敲得粉碎,还用手细细捏过。我说:“种庄稼都像您这样,一个人恐怕就只能种分把地啰!”他说:“这一分地可不简单啊,少说也能产个千把斤、几千斤,咱们俩够吃上一两年哩。”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他问我笑什么。我说:“您在说笑话。”他指着我的鼻子说: “不相信?好!你保守!”引得我又一阵大笑。
劳动了一阵,坐在地边休息的时候,彭总把话说开了:“人家说要深翻我就深翻,说要多下肥我就下多肥,说要密植我什么的,我都照着做。我把力气都用在这一分地里,看一亩地到底产多少斤。”这一下我才明白,原来他种这一分试验田是冲着当时的“浮夸风”来的。当时登着这里那里粮食亩产上万斤,甚至十几万斤,他根本不相信。他要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他是不是保守。
为了积肥,彭总想了很多办法。他到处收集人粪尿,还下水塘去挖塘泥。一天早晨,有人跑来告诉我,彭总下水塘捞鱼去了。我赶忙跑去,只见彭总卷起裤腿,两腿沾满了泥,身上也弄脏了,正踩着塘边的浓霜,提着一筐塘泥走上岸来。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您的脚……”   
彭总的脚在西北战场上冻伤过。那是打过了一场大仗,一个战士困极了,倒在雪地里就睡着了。彭总把大衣脱下来盖在战士身上,没想到自己也倒在雪地里睡过去了。这些年来,每逢气候突然变化,他的脚就肿胀酸痛。
天这么冷,他下水去挖塘泥,怎么受得了!我赶上去夺过他手里的筐,劝他说:“快洗洗脚,把鞋穿上吧,老总!”彭总朝我一个劲儿地挥手:“你不懂!你不懂!干活儿不会冻脚,停下来才要冻坏哩。”说着又跑去捡工具。我看见他那双赤脚站着直打颤,连忙脱了鞋袜下了水塘。一会儿,大家也来了,帮彭总把塘泥运上了岸。彭总累得满头大汗,望着一大堆塘泥说:“池塘挖深了,肥料也有了。今天一天就能晒个半干,把它上到咱们的一分试验田里,肥得很哩。”
这一分地的小麦,长势一直很好。快收获的时候,彭总成天在地边守护着,不让麻雀去偷嘴。收打都很仔细,真正做到颗粒归“筐”,最后一过秤,九十来斤。彭总说:“一亩地才产八九百斤。就算我们下的功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顶天了!
袁老。。国宝级专家。。。
这种国宝就应该供起来,万人景仰
ps:想起几年前无良的妓者企图煽动诋毁袁老的那个事,到现在还恨得牙根痒痒,幸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想问下,在测定亩产的时候,对含水量有没有什么标准,那天看电视,新闻里还特别说到,当天收下来的稻子很潮湿
袁老的贡献是诋毁不了的。
国家栋梁!
joytony 发表于 2011-9-20 10:03
想问下,在测定亩产的时候,对含水量有没有什么标准,那天看电视,新闻里还特别说到,当天收下来的稻子很潮 ...
  现场测量的亩产应该是新谷子,含水率比较高。估计应该有百分之十几吧。亩产应该是以收割现场的新谷子计算的。
scut_m 发表于 2011-9-19 19:04
一分试验田
景希珍
1959年9月,彭总搬到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居住。
这是小麦
说句实在话,看到那试验田里稻子长得那么密集,一亩地出这么大产量,对田地的肥力有多大需求啦?这么多杂交稻,祖先的原生稻我们还有多少,自己感觉现在的米是远不如小时候口感好,即使是那些有机稻高价米也口感一般。大自然对我们如此向土地的索求,总感觉不是好事。
dh4444 发表于 2011-9-20 11:43
说句实在话,看到那试验田里稻子长得那么密集,一亩地出这么大产量,对田地的肥力有多大需求啦?这么多杂交 ...
肥力需求不大
稻谷的主要成分淀粉由水和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产生
肥料的只是提供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必须的辅助元素
dh4444 发表于 2011-9-20 11:43
说句实在话,看到那试验田里稻子长得那么密集,一亩地出这么大产量,对田地的肥力有多大需求啦?这么多杂交 ...
李昌平那个关于保护好其他原始稻种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但这事应该由国家来做,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储备。
dh4444 发表于 2011-9-20 11:43
说句实在话,看到那试验田里稻子长得那么密集,一亩地出这么大产量,对田地的肥力有多大需求啦?这么多杂交 ...
我也感觉现在的米不如小时候口感好
从来没有感觉米、肉口感不好的...
我估计这么感觉的人都是心理作用吧。

PS:新米和商品粮比,是有香味的,但是现在的新米也还有这种香味。。
joytony 发表于 2011-9-20 10:03
想问下,在测定亩产的时候,对含水量有没有什么标准,那天看电视,新闻里还特别说到,当天收下来的稻子很潮 ...
看湖南台的节目,那个详细。人家在测定时是要烘干的。
袁老培植的是南方线米{:soso_e118:}吃不惯啊!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9-20 14:55
看湖南台的节目,那个详细。人家在测定时是要烘干的。
  谢谢,学习了!
好像口感不好,市场没见有卖的
2011-9-20 15:29 上传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9-20 14:55
看湖南台的节目,那个详细。人家在测定时是要烘干的。
哦,那烘干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说?含水量用了同样的标准,产量才有意义嘛
joytony 发表于 2011-9-20 15:48
哦,那烘干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说?含水量用了同样的标准,产量才有意义嘛
这个到没看到,我就听到专题新闻里说了一句焙干、称重。
lqvod 发表于 2011-9-20 15:05
好像口感不好,市场没见有卖的
要连续两年栽种后才能推向农户
老袁是我崇拜的四尊大神之一。
AMX004 发表于 2011-9-20 13:42
从来没有感觉米、肉口感不好的...
我估计这么感觉的人都是心理作用吧。
早稻米肯定没有晚稻米口感好,普通大米肯定没有东北五常大米口感好
饲料喂养的猪肯定没有农村用潲水喂养的猪口感好


我估计没这么感觉的人都是心理作用吧。

我吃什么米味道都差不多,只有香味不同。不过,只要还吃菜,我觉得米香不香没什么关系。
风君子 发表于 2011-9-20 16:00
早稻米肯定没有晚稻米口感好,普通大米肯定没有东北五常大米口感好
饲料喂养的猪肯定没有农村用潲水喂养 ...
这个口感好如何界定?可有定量分析手段?
我家里习惯不吃粳米,我个人吃学校食堂,单位食堂都很习惯。从北京到山西,到湖北武汉,到宜昌。目前还没有我吃不惯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