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石牌保卫战是二战最大刺刀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4:35
呃。。一直听说抗战时期胡链的11师守卫石牌要塞的时候和鬼子发生了二战时期规模最大的刺刀战。初听到的时候感觉很给力。可是越看到后来越郁闷。
首先~石牌保卫战作为鄂西会战的一部分,国军占据了石牌要塞的地形优势,依托工事防守干嘛要去拼刺刀。
第二,除了网络外在任何的官方战史上俺都没看到所谓的“二战最大刺刀战”的说法。在二档的抗战正面战场上压根连石牌的战斗都木有。

那么这种说法是哪位最先说出来的?还是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发明出来的??呃。。一直听说抗战时期胡链的11师守卫石牌要塞的时候和鬼子发生了二战时期规模最大的刺刀战。初听到的时候感觉很给力。可是越看到后来越郁闷。
首先~石牌保卫战作为鄂西会战的一部分,国军占据了石牌要塞的地形优势,依托工事防守干嘛要去拼刺刀。
第二,除了网络外在任何的官方战史上俺都没看到所谓的“二战最大刺刀战”的说法。在二档的抗战正面战场上压根连石牌的战斗都木有。

那么这种说法是哪位最先说出来的?还是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发明出来的??
是某本杂志(中国国家地理?)的某位"有良心的妓者"撸出来的.
强烈呼吁楼主掏钱拍电影,名字就叫石牌保卫战,拿到戛纳去首映~~~~~~~
从此以后,就有正史里就有了。
石牌,我外公家,小时候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欢乐时光,记忆最深的就是鹅卵石和青砖铺的小路,曾外公据说是当地善使双枪的胡子头,打过日本人,不过没有参加GCD。
看看人家棒子!
《向着炮火》……什么学生军团之类东东……
强烈要求那么多电视剧导演来拍
现在去宜昌那边玩,还能看到当年的工事。。。但所谓最大刺刀战我就不太清楚了。。而当地的地形,恐怕也没可能打一场几万人对刺的战役
就KMT那废材的刺刀术。。。
貌似最大的刺刀站是华东打的。。土鳖直接上了四个营级的刺刀攻击波。。直接把KMT压垮了。。
现代战场刺刀战估计很难再现了。而且当时日本的刺刀技术不是国军能望其项背的吧。
就是为这事来查证的,有木有详尽点的扒皮?
这个好像在超大看过辟谣帖!!!
当年国军将士悲壮的抗战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这些舍生入死的将士才是真正的中华汉子,永远值得后人尊敬和敬仰。
追求者 发表于 2012-3-6 00:14
当年国军将士悲壮的抗战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这些舍生入死的将士才是真正的中华汉子,永远值得后人尊敬和敬仰 ...
对,除了先总统空一格蒋公及其朋党以外的那些才是真正的中华汉子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2-3-6 00:31
对,除了先总统空一格蒋公及其朋党以外的那些才是真正的中华汉子
赞成楼上的...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2-3-6 00:31
对,除了先总统空一格蒋公及其朋党以外的那些才是真正的中华汉子
去多读历史书再来发言。还有少看那些天朝官方史书。
去多读历史书再来发言。还有少看那些天朝官方史书。
我已圈养,他人勿喂
石牌之战不是号称东方斯大林格勒吗??
看野史特别是果粉自撸伤身
追求者 发表于 2012-3-6 00:41
去多读历史书再来发言。还有少看那些天朝官方史书。
    那看什么地方的史书啊? 看国军的歼灭上亿共匪胜利转进台湾吗?
兽兵 发表于 2012-3-6 00:48
看野史特别是果粉自撸伤身
“果粉”这个词值得思考,有意思。
cxn250 发表于 2012-3-6 00:50
那看什么地方的史书啊? 看国军的歼灭上亿共匪胜利转进台湾吗?
多看看抗战史书,看看到底是谁保卫了我们中华在倭寇的入侵、蹂躏下免遭亡国惨剧。
某些人,总认为别人是被洗脑。自己不懂得多看看书,多自省一下。
      主战场当然是国军在打啊.可问题在于没人说国军不是抗日主力.只是听不习惯某些有良心的文人自己发明国军的"战史".那个石牌刺刀战的文章我看了.3个小时的刺刀战国军一举歼灭进攻的日军..这是不是太假了?
angrychinese 发表于 2012-3-6 01:00
某些人,总认为别人是被洗脑。自己不懂得多看看书,多自省一下。
是不是要多看吹捧TG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样的史书,多看宣扬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的史书?
因为是国粉嘴炮轰出来的
是不是要多看吹捧TG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样的史书,多看宣扬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的史书?
去看美国人,英国人的史书,看看别人是怎么赞扬KMT的
追求者 发表于 2012-3-6 00:41
去多读历史书再来发言。还有少看那些天朝官方史书。
您看过牛津的中华民国史?麻烦您给找出这石牌什么战来
  我十一师官兵在他指挥下奋勇作战,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而是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展开肉搏战。攻击三角岩、四方湾之敌1000余人,为争夺制高点黔驴技穷,一度施放催泪瓦斯弹。我军无防化设备,用血肉之躯与敌相拼,竟奇迹般将敌歼灭殆尽。  看这段.国军顶这化学武器.用刺刀3小时.干翻了1000多日军啊.  地雷战.地道战.这种都是为了自保那出现的战列.在说出于宣传需要肯定是被放大了宣传的. 但是TG这边吹捧就是骗人的. 国军这边的吹捧就是应该的?
追求者 发表于 2012-3-6 01:04
是不是要多看吹捧TG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样的史书,多看宣扬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的史书?
别说别人,就说说你看过什么相关书籍吧,给你一夜百度找资料。从你说地雷战地道战类是史书观点就足够证明你连喷的资格都没有。
超大难得见到国粉,是活的而且还不是黑,为了保持物种多样性,请各位可持续开喷,尽量无污染绿色圈养。
国粉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国粉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哎,说的是啊,克服中二症就那么难?捧谁不好捧炮党那一坨。
中国国家地理撸出来的《东方斯大林格勒》
我相信,那三个小时的拼刺,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我不知道在上万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双方谁死人更多,但战争的结果是:日本人输了,中国军队顽强的守住了石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胡琏,英名从此流传在三峡沿岸,就像关羽和张飞。
船东家的后山上,就有一座当年抗敌将士的墓园。宜昌的朋友告诉我们,那座墓很大,但已经许多年没有去过了。船东家12岁的女儿自告奋勇为我们带路。还有两个男娃娃正好也想去,于是我们的祭访之行变成了一小群人。
小路很窄,几处紧邻悬崖。60多年前,这悬崖全都是战场。孩子们每天都要在这么窄的山路上奔走,想想真是不易。不过,他们像有翅膀一样,把几个大人扔得远远的,还一眨眼冲到你身边,“累了吧,帮你背包吧”。
这山本来就美,又有了长江的映衬,几个人走走停停,用各种词汇对着这美景赞叹不已。那同行的8岁男孩突然冒了一句,“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脆生生的童声,毫无雕饰的语调,高深的文人们久已弃之不用的语句,此时却分外贴切,让人豁然开朗。
快到山顶,小姑娘指指一栋教室模样的房子:“就在那儿,快到了。”
我问她:“墓地在学校院子里吗?”
“不是,学校就建在墓地上。”
我惊呆了。
小姑娘又告诉我:“学校扩建的时候,伙房里还烧过挖出来的棺木。”
那可爱的小姑娘,带着期待看着我。她刚把那么新奇的事情告诉了我这个外地人,我怎么不如她预期的那样会笑呢?
我怎么会笑呢,孩子。难道老师从来没告诉过你们,那被剖开的墓地里埋的是什么人吗?一万五千多士兵就阵亡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土地上,其中还有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啜着小口的香茶,悠闲的看着儿孙,温暖的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从今天的小学校能看得出来,这片墓地曾经很有规模。这山很大,山顶也宽,能看到长江在脚下奔流。许多高耸的巨树环绕着学校,它们排列得很有规律,像军人一样,显然是60年前构筑坟墓的士兵们栽种的。
过去墓地阔大的石台,变成了整个校园的地基。石台阶梯正前方几十米外的杂草中,有一座干涸的水池,丈余见方,用巨石和水泥垒砌而成,池壁上,刻着“浴血池”三个字。这是战死的将士们在被埋葬之前,最后一次沐浴更衣的地方。那时的三峡尚没有电,为了让逝者干干净净的走,生者们用肩膀把江水挑到山顶上,在这池子里为他们拭去遍身的血迹和泥土,为他们换上虽然破旧、但已洗净的军衣。
临近春节,正放寒假,学校里很清冷。山中本就没有外人来往,所以这学校连围墙都没有。校舍的白墙上挂着古今科学家的画像,倒也纤尘不染,颇有古风。操场前有一根旗杆,基座特别高大,还刻着饰边。一座乡村小学当不会在旗杆上下这么大工夫。猛然想到,这基座本是墓地纪念碑,它正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明国风格,只是那碑身不知去向了。
这山里怕也不缺地,也不知是谁想到将学校建在这片本应永世得到尊重的墓地上。其实坟头推平了,教室就修在上面也未尝不好,让那些远离故乡的死者可以倾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可你为什么要挖坟呢?死无葬身之地,这本是中国人最恶毒的诅咒,竟应验在这些以身殉国的士兵身上。
我看到了那块蒙羞的石碑,它仰面朝天的躺在石阶脚下,无奈的仰望长天,裸露着胸膛上的碑文。每天都有无数的孩子在它身上跳跃嬉闹,几乎磨平了那用血肉刻写下的碑文。碑上积满了尘埃,我们取出随身携带的饮水,一个字一个字的洗净了它:
“溯自七七事变,抗战均与本师,驰驱南北,喋血疆场。……缅怀忠良……于石牌西侧,四方山之阳……筑公墓于其上……从此忠骸有寄,九原欢腾……”
读者碑文,谁都不再出声。未死者将战友的忠骨埋在了他们用血守卫住了的土地上,他们深信从此“忠骸有寄”了,可结果呢?
从正南方向看石牌大拐弯,其后山峰顶上四块嵯峨的奇石成了绝妙的前景。每当夕阳西下或月夜,这四块巨石倒映在蓝色的江面上,好似峡江民间的灯影戏,船动景摇,别有风趣,因此西陵峡中包括石牌这一段又被称为“灯影峡”。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石牌都与一种宁静而温暖的美丽。不过60多年前,“在哪儿看峡江的风景最美,哪儿就是抗击日军的最佳地段。”
天色渐晚,我们不得不离去。为了安全,我们坐的小船不准夜航,再晚就回不去了。我恭恭敬敬的肃立在早已不是墓的墓前,向英灵们脱帽致敬。寂静的山里已有耐不住的孩子们早放起过年的鞭炮,远远的,一阵紧似一阵就好像从几十年前一直留到今天的枪声。每年的春节和清明,会有人来此地给他们放鞭炮吗?我很后悔没有带上几瓶白酒上来,不能在春节陪他们守岁。“真对不起”,我在心里默念着。脸颊有热热的水流下来,我没有擦,任由它流。那不是雨。
小船离开石牌,向峡口驶回去,天渐渐的暗下来,两岸的峭壁伸到云里,看不到顶。一只焦黑如墨的苍鹰在阴雾中盘旋于我们头顶,久久的不肯离去。鹰的翅膀就那么张着,动也不动,好像定在天上。我们的船走出很远,那鹰依然在我们头顶上,它在送我们。那一刻我知道了,无论墓地在还是不在,那上万忠勇的灵魂都永远不会离开。
我们都抬起头,注视着那只鹰。鹰优雅的滑翔在冰冷的天际,沉默而高贵。
附言:

作者最后由当地学生带着去看抗敌将士墓园,令作者大为唏嘘的是,墓地已然被夷平,成为学校,带路的学生居然还很新奇地告诉作者,当年 学校伙房还把挖出的棺木当柴火。这里并不是北京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一定要在墓地上建学校,退一万步即使要在墓地建学校,也完全可以直接建在墓地之上,完全没必要非得平了坟头,使这些忠勇的抗战国殇死无葬身之地!
墓碑成为石阶,每天无数的孩子在上面游戏嬉闹,稚嫩的脚步几乎磨平了碑文,作者用清水洗净碑文还能看到这样的字句:“溯自七七事变, 抗战均与本师,驰驱南北,喋血疆场……缅怀忠良……于石牌西侧,四方山之阳……筑公墓于其上……从此忠骸有寄,九原欢腾……”
石牌战后,11师将此战阵亡的15000名官兵的忠骨埋在他们用生命鲜血保卫的土地,深信忠骸有寄,结果竟是如此?

要知道他们不是在内战中为党派利益而死的,是为国御侮而亡的,这样对待他们实在令人寒心哪!
想想那些声称国军只反共不抗日的人,看到这样的家书,看到这样的碑文,看到这样的墓地,会怎么说?
现在媒体已经开始逐渐介绍国军抗战的情况,希望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与还原,而不要基于政治或其他。
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问问自已了:历史忘了吗?国耻忘了吗?英烈忘了吗?当地的政府官员们,你们对得起中国人民赋予你们的职责吗……?
原出处发了,不知道能不能审核出来。
又见一活的,可惜还是翻来覆去这么几句轱辘话,我说你们这帮货好歹去找点新鲜玩意来说会死吗?
我已圈养,他人勿喂
哥,你好自私啊,做公宠众乐乐嘛
多看看抗战史书,看看到底是谁保卫了我们中华在倭寇的入侵、蹂躏下免遭亡国惨剧。
豫湘桂大溃败,是TG游而不击的错喽?花生米也是千古人才啊,小日本强橹之末了居然可以丢这么多国土!人才啊人才

追求者 发表于 2012-3-6 00:41
去多读历史书再来发言。还有少看那些天朝官方史书。


看谁的?ww的?貌似更是不靠谱
md的?牛牛的?打国民党的脸那叫一个啪啪作响啊
说来说去天朝还是最厚道的 给gmd留下了最后那条内裤
追求者 发表于 2012-3-6 00:41
去多读历史书再来发言。还有少看那些天朝官方史书。


看谁的?ww的?貌似更是不靠谱
md的?牛牛的?打国民党的脸那叫一个啪啪作响啊
说来说去天朝还是最厚道的 给gmd留下了最后那条内裤
豫湘桂大溃败,是TG游而不击的错喽?花生米也是千古人才啊,小日本强橹之末了居然可以丢这么多国土!人才 ...

豫湘桂大溃败可是“中流砥柱”的代表作啊,真想不到中国历史的政府军,除了KMT,还有谁能弄出这个“杰作”了!-_-#
我已圈养,他人勿喂
野生动物,禁止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