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的背景-镇压奴隶起义十二年的皇帝的沉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3:36:38


《沉思录》的背景-镇压奴隶起义十二年的皇帝的沉思

先看刘景华主编《大国衰落之鉴》 中关于罗马帝国的描述:

   罗马的扩张,使得社会把战争奉为高于一切,军事才能才是最高的才能、最高的道德。这种取向自然又导致社会对经济特别是工商行业的轻贱。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公民鄙视能较快获得财富的工商行业,认为这是奴隶们才干的行当,他们自己决不做这类营生。罗马人只知道战术,只知道谋取军功,这是他们取得高级职位和荣誉的唯一道路。因此,他们身上除了还剩下军事美德,所有其他的美德则全部丧失了。同样,他们也只知道打仗这一职业,而把支撑社会大厦的其他职业全都抛之一旁了。

    直接劳动者丧失了生产兴趣

    从更深层面分析,罗马社会危机并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中的直接劳动者丧失了生产兴趣,导致社会生产力几乎瓦解,从而摧垮了罗马社会的生存根基。

    罗马是古代奴隶制社会之最,它的主要生产者首先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罗马奴隶制是随着其对外扩张而发达起来的,大量的战俘作为奴隶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如公元前1世纪恺撒征服高卢后,卖为奴隶的高卢人就达100多万。这时,整个意大利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奴隶就占了400万。奴隶是可以买卖的。罗马到处有奴隶市场,在市场上买卖的奴隶,插着草签,挂着牌子,上面写明出身、年龄等状况。奴隶主要用于农业、手工业、采矿等生产部门,进行重体力劳动的奴隶一般只能工作10至15年左右。奴隶中命运最悲惨的是角斗士,他们须在斗兽场上,或与猛兽拼斗,或与其他角斗士格斗,必以其中一方倒地为止,性命毫无保障,观赏者以他们的生死挣扎为乐。奴隶还被当做工具出租,由奴隶主收取租金。可以说,罗马概括了古代奴隶制度的各种方式。奴隶是罗马社会的基本劳动力和生产者,以大量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庄园,是罗马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经济形式。完全可以说,是千百万的奴隶支撑着罗马的繁荣!

    在罗马上升的时期,虽然奴隶起义造成了罗马社会的危机,但统治者还可利用奴隶劳动所建筑的物质基础,有能力*奴隶的反抗,或者对统治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变或改革,抑制激起奴隶起义的因素。罗马由共和向帝制的转变,帝国初期奴隶地位的某种改善包括奴隶解放,就是统治者的一种主动性调整。他们看到了奴隶对于罗马帝国的重要性,因而还不惜提高奴隶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待遇。如帝国鼎盛时期的安东尼皇帝就曾规定不能无缘无故地杀自己的奴隶,罗马最重要的哲学家辛尼加也忠告人们要把奴隶当做朋友看待。但公元2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已经停止,奴隶来源开始枯竭,奴隶价格日益昂贵,使用奴隶劳动几乎无利可图,甚至还面临着奴隶经常反抗和斗争的危险。这样,奴隶已不可能成为生产的动力,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罗马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根基上的动摇。

    当然,罗马又出现了新的生产者隶农。隶农的先驱诞生较早,约当罗马共和国后期。当奴隶起义导致大庄园经济发生危机时,一些大庄园主开始改变经营方式,不再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劳动,而是将庄园土地分成小块,交给破产农民或奴隶分散耕种,这些耕种者被称为隶农。隶农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不再是奴隶那样的人身占有关系,而是一种有条件的雇佣关系,他要向主人缴地租,服劳役。可以说,隶农是中世纪农奴的前身。这也说明,罗马奴隶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处于烂熟状态,必须要有新的东西来取代它。然而,由于奴隶制度在罗马社会处于主导地位,奴役他人的观念在统治者和奴隶主中已经根深蒂固,因而也给新生的隶农制打下了奴隶制的烙印,隶农地位越来越与奴隶接近,越来越奴隶化,这就使得隶农也越来越丧失劳动兴趣。隶农的境遇极端恶化之时,他们也像奴隶一样发动了反抗和起义。因此,隶农虽然是新的事物,但对罗马社会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刺激和补救作用。

    那么,自由农民又怎么样呢?自由农民曾是罗马共和国的支柱力量,罗马正是依靠自由农民组成的公民兵军队,才完成了对地中海各地的征服。但扩张所得来的大量土地,只有富人才有财力占有和开发,从而形成大庄园制。大庄园残酷地榨取奴隶的剩余价值,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点,使得大量自由农民在竞争中破产。这些破产者流入城市,变成流氓无产者,过着寄生生活,越来越鄙视劳动,逐渐成为罗马社会的累赘和毒痈。随着共和后期募兵制实行、公民兵制废弃后,没有土地的自由民更多了。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早已习惯于寄生生活。越到后来,这种不事劳动的流氓无产者越多,3世纪时达到了80多万,他们完全靠社会养活,不但不创造财富,反而还要接受统治者的抚慰和招待。后期罗马设有那么多的节日,就有安慰这些流氓无产者、避免他们寻衅滋事的因素。在这种玩乐中,又消耗和浪费了多少物质财富!总之,无论奴隶,还是隶农、自由民,都已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没有其他的生产者产生。正是罗马的生产劳动者亦即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发生了问题,罗马社会才走向绝境。

再看看著名的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的介绍


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Spartacus,约前120年—约公元前70年)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侵入北希腊时,他被俘虏,并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参训。他和他的同伴克雷斯和奥梅尼奥斯在角斗士学校的厨房发起暴动,逃到维苏威火山上发动起义。

起义队伍由七十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十余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 前72年,斯巴达克斯率军沿亚得里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摩提那会战中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然后又挥师南下。 罗马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克拉苏统率大军前往镇压;当年秋,起义军在布鲁提亚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前71年春试图突袭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底西,渡海前往希腊。罗马军队四面围剿,终于在阿普里亚决战中将起义镇压下去,斯巴达克斯战死,余部在意大利许多地区坚持战斗达十年之久。 

革命导师马克思称斯巴达克斯是“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也赞誉他为“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布鲁提翁战役(公元前72年) 斯巴达克斯起义由盛转衰的重要战役。前72年秋,起义军在意大利布鲁提翁半岛集结,计划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前往西西里。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斯巴达克斯自造木筏渡海的计划也未能实现。这时,克拉苏恢复了古老的“十一抽杀律”,并在起义军身后、陆地最狭窄处挖掘了一道两端通海的大壕沟,切断其撤回意大利的退路。经过激战,斯巴达克斯突破了拦阻,但在突击中,军队损失了近三分之二。 阿普里亚战役(公元前71年) 斯巴达克斯起义最终失败的战役。前71年,斯巴达克斯欲通过布林底西港前往希腊,罗马元老院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与路库鲁斯的军队调来增援克拉苏。为了阻止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斯快速将部队开向北方,直接攻击克拉苏。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起义军以少敌多,遭到惨败,包括斯巴达克斯在内的六万名起义者战死,约五千人逃往北意大利,被庞培消灭,六千名俘虏被钉死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斯巴达克斯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斯巴达克斯起义一百多年后,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继续镇压征伐反叛的奴隶和属国,并在其间的十二年写下了《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再睿智,再沉思也是奴隶主的睿智和沉思,他的文笔中没有丝毫对奴隶的怜悯,他的征伐更不会对奴隶手下留情,他笔下谈到的人是不包括奴隶的。

其国家三分之一以上是奴隶,其国家的奢华淫乱全靠奴隶的血汗支撑,一边看着斗兽场的奴隶斗士为他表演和死去,一边欣赏着奴隶厮杀、一边带领大军血腥镇压反叛奴隶,一边写沉思录。看完其背景,就明白其文笔再深邃,思想再辽阔也体现不了普世的人性和道德。

“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像一股青烟消失了”那是行将崩溃的罗马帝国皇帝的哀鸣和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表达,是奴隶制时代的挽词。
……
这才是当前更值得沉思的事情。


《沉思录》的背景-镇压奴隶起义十二年的皇帝的沉思

先看刘景华主编《大国衰落之鉴》 中关于罗马帝国的描述:

   罗马的扩张,使得社会把战争奉为高于一切,军事才能才是最高的才能、最高的道德。这种取向自然又导致社会对经济特别是工商行业的轻贱。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公民鄙视能较快获得财富的工商行业,认为这是奴隶们才干的行当,他们自己决不做这类营生。罗马人只知道战术,只知道谋取军功,这是他们取得高级职位和荣誉的唯一道路。因此,他们身上除了还剩下军事美德,所有其他的美德则全部丧失了。同样,他们也只知道打仗这一职业,而把支撑社会大厦的其他职业全都抛之一旁了。

    直接劳动者丧失了生产兴趣

    从更深层面分析,罗马社会危机并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中的直接劳动者丧失了生产兴趣,导致社会生产力几乎瓦解,从而摧垮了罗马社会的生存根基。

    罗马是古代奴隶制社会之最,它的主要生产者首先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罗马奴隶制是随着其对外扩张而发达起来的,大量的战俘作为奴隶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如公元前1世纪恺撒征服高卢后,卖为奴隶的高卢人就达100多万。这时,整个意大利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奴隶就占了400万。奴隶是可以买卖的。罗马到处有奴隶市场,在市场上买卖的奴隶,插着草签,挂着牌子,上面写明出身、年龄等状况。奴隶主要用于农业、手工业、采矿等生产部门,进行重体力劳动的奴隶一般只能工作10至15年左右。奴隶中命运最悲惨的是角斗士,他们须在斗兽场上,或与猛兽拼斗,或与其他角斗士格斗,必以其中一方倒地为止,性命毫无保障,观赏者以他们的生死挣扎为乐。奴隶还被当做工具出租,由奴隶主收取租金。可以说,罗马概括了古代奴隶制度的各种方式。奴隶是罗马社会的基本劳动力和生产者,以大量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庄园,是罗马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经济形式。完全可以说,是千百万的奴隶支撑着罗马的繁荣!

    在罗马上升的时期,虽然奴隶起义造成了罗马社会的危机,但统治者还可利用奴隶劳动所建筑的物质基础,有能力*奴隶的反抗,或者对统治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变或改革,抑制激起奴隶起义的因素。罗马由共和向帝制的转变,帝国初期奴隶地位的某种改善包括奴隶解放,就是统治者的一种主动性调整。他们看到了奴隶对于罗马帝国的重要性,因而还不惜提高奴隶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待遇。如帝国鼎盛时期的安东尼皇帝就曾规定不能无缘无故地杀自己的奴隶,罗马最重要的哲学家辛尼加也忠告人们要把奴隶当做朋友看待。但公元2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已经停止,奴隶来源开始枯竭,奴隶价格日益昂贵,使用奴隶劳动几乎无利可图,甚至还面临着奴隶经常反抗和斗争的危险。这样,奴隶已不可能成为生产的动力,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罗马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根基上的动摇。

    当然,罗马又出现了新的生产者隶农。隶农的先驱诞生较早,约当罗马共和国后期。当奴隶起义导致大庄园经济发生危机时,一些大庄园主开始改变经营方式,不再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劳动,而是将庄园土地分成小块,交给破产农民或奴隶分散耕种,这些耕种者被称为隶农。隶农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不再是奴隶那样的人身占有关系,而是一种有条件的雇佣关系,他要向主人缴地租,服劳役。可以说,隶农是中世纪农奴的前身。这也说明,罗马奴隶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处于烂熟状态,必须要有新的东西来取代它。然而,由于奴隶制度在罗马社会处于主导地位,奴役他人的观念在统治者和奴隶主中已经根深蒂固,因而也给新生的隶农制打下了奴隶制的烙印,隶农地位越来越与奴隶接近,越来越奴隶化,这就使得隶农也越来越丧失劳动兴趣。隶农的境遇极端恶化之时,他们也像奴隶一样发动了反抗和起义。因此,隶农虽然是新的事物,但对罗马社会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刺激和补救作用。

    那么,自由农民又怎么样呢?自由农民曾是罗马共和国的支柱力量,罗马正是依靠自由农民组成的公民兵军队,才完成了对地中海各地的征服。但扩张所得来的大量土地,只有富人才有财力占有和开发,从而形成大庄园制。大庄园残酷地榨取奴隶的剩余价值,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点,使得大量自由农民在竞争中破产。这些破产者流入城市,变成流氓无产者,过着寄生生活,越来越鄙视劳动,逐渐成为罗马社会的累赘和毒痈。随着共和后期募兵制实行、公民兵制废弃后,没有土地的自由民更多了。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早已习惯于寄生生活。越到后来,这种不事劳动的流氓无产者越多,3世纪时达到了80多万,他们完全靠社会养活,不但不创造财富,反而还要接受统治者的抚慰和招待。后期罗马设有那么多的节日,就有安慰这些流氓无产者、避免他们寻衅滋事的因素。在这种玩乐中,又消耗和浪费了多少物质财富!总之,无论奴隶,还是隶农、自由民,都已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没有其他的生产者产生。正是罗马的生产劳动者亦即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发生了问题,罗马社会才走向绝境。

再看看著名的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的介绍


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Spartacus,约前120年—约公元前70年)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侵入北希腊时,他被俘虏,并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参训。他和他的同伴克雷斯和奥梅尼奥斯在角斗士学校的厨房发起暴动,逃到维苏威火山上发动起义。

起义队伍由七十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十余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 前72年,斯巴达克斯率军沿亚得里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摩提那会战中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然后又挥师南下。 罗马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克拉苏统率大军前往镇压;当年秋,起义军在布鲁提亚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前71年春试图突袭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底西,渡海前往希腊。罗马军队四面围剿,终于在阿普里亚决战中将起义镇压下去,斯巴达克斯战死,余部在意大利许多地区坚持战斗达十年之久。 

革命导师马克思称斯巴达克斯是“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也赞誉他为“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布鲁提翁战役(公元前72年) 斯巴达克斯起义由盛转衰的重要战役。前72年秋,起义军在意大利布鲁提翁半岛集结,计划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前往西西里。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斯巴达克斯自造木筏渡海的计划也未能实现。这时,克拉苏恢复了古老的“十一抽杀律”,并在起义军身后、陆地最狭窄处挖掘了一道两端通海的大壕沟,切断其撤回意大利的退路。经过激战,斯巴达克斯突破了拦阻,但在突击中,军队损失了近三分之二。 阿普里亚战役(公元前71年) 斯巴达克斯起义最终失败的战役。前71年,斯巴达克斯欲通过布林底西港前往希腊,罗马元老院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与路库鲁斯的军队调来增援克拉苏。为了阻止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斯快速将部队开向北方,直接攻击克拉苏。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起义军以少敌多,遭到惨败,包括斯巴达克斯在内的六万名起义者战死,约五千人逃往北意大利,被庞培消灭,六千名俘虏被钉死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斯巴达克斯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斯巴达克斯起义一百多年后,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继续镇压征伐反叛的奴隶和属国,并在其间的十二年写下了《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再睿智,再沉思也是奴隶主的睿智和沉思,他的文笔中没有丝毫对奴隶的怜悯,他的征伐更不会对奴隶手下留情,他笔下谈到的人是不包括奴隶的。

其国家三分之一以上是奴隶,其国家的奢华淫乱全靠奴隶的血汗支撑,一边看着斗兽场的奴隶斗士为他表演和死去,一边欣赏着奴隶厮杀、一边带领大军血腥镇压反叛奴隶,一边写沉思录。看完其背景,就明白其文笔再深邃,思想再辽阔也体现不了普世的人性和道德。

“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像一股青烟消失了”那是行将崩溃的罗马帝国皇帝的哀鸣和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表达,是奴隶制时代的挽词。
……
这才是当前更值得沉思的事情。
温相接受国外媒体访问时,还特意说自己经常看这部书,呵呵。。真会作秀。。


有话直说,不要拐弯儿排气。

有话直说,不要拐弯儿排气。
这是打脸贴吗?
从凯撒和屋大维时期罗马帝国建立,到五贤帝最后一任,罗马帝国单只是强盛时期就持续了200来年, 倒帝国灭亡又过去了200多年。  等我们到建国200年之后再去打脸吧
2L已经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