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洋文轻母语 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9:43:51
在最近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王蒙先生指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母语危机,全球华人要起来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先生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笔者完全赞同王蒙先生的看法和主张,并愿意踊跃参加这场“汉语保卫战”。

  以笔者自身的感受,当前对汉语构成危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们自己的某些规范不尽合理,二是受港台影响的“港台化”现象,三是受英语影响的“洋泾浜”现象。

  当前汉语危机的一大祸源,是我们的词典中的一些规范不尽合理。有一些规范,只有部分人认同,而多数人不认同,这样一来就必然陷入混乱,让人无所适从。比如,“热衷”与“热中”、“一厢情愿”与“一相情愿”,以哪个为主?《现代汉语词典》以“热中”、“一相情愿”为主,而实际上大多数群众是习惯于使用“热衷”、“一厢情愿”的,书报刊如用“热中”、“一相情愿”,许多读者会误以为用了别字。再如,受雇做家务的人,一直被人们叫做“佣人”,而《现代汉语词典》改称“用人”,取消了“佣人”一词。又如,“唯一”与“惟一”、“唯独”与“惟独”,《新华词典》将两者通用,而更具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却将“唯一”、“唯独”从词汇中统统取消了。“林荫道”的使用也存在类似问题,人们一直使用的“林荫道”,突然被《现代汉语词典》取消,改成了“林阴道”。这样一来,人们,特别是那些写东西的人们,就陷入了迷茫,究竟用哪一种?如用大家约定俗成的用法,按照词典的解释那就是错的,一些新闻出版单位会以此为由对有关编辑记者处以罚款;而按照词典的所谓“规范”用法,广大读者又往往不认账,甚至以为是你用错了。这种人为制造的两难,让文字的使用者和编辑者颇为苦恼。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笔者不了解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但他们对词汇的用法作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是群众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率先提出一些新的词汇和说法,然后由专家学者加以规范。对于人民群众的习惯说法和约定俗成的用法,除非明显错误或特别不宜,词典一般应予以尊重并加以确认;反之,词典编纂者如果仅仅“一厢情愿”地以少数人的意见为依归,或仅仅以专业的研究成果为准绳,作出有悖于群众习惯或约定俗成的新规范,势必引发混乱和不便。以上述引用的词汇为例,“热中”与“热衷”,“一相情愿”与“一厢情愿”,均应以群众认可的“热衷”和“一厢情愿”为主,而以“热中”、“一相情愿”为辅。对于受雇做家务的人,还是称“佣人”为好,人们一般将“用人”理解为使用人、录用人、选拔人,如“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用人不疑”等等,如将受雇做家务的人称为“用人”,很容易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混淆,导致误读误听。“唯独”、“唯一”是人们长期习惯的用法,可与“惟独”、“惟一”通用,而不宜取消。同样的道理,“林荫道”也不应取消,可与“林阴道”通用,且应居于主要地位。从词义的解释看,“荫”是树荫的意思,将有树荫的道路称之为“林荫道”是准确而无可挑剔的,废除这个词汇让人费解。

  当前汉语规范混乱的另一个原因,是电脑词库的不规范。各种输入法配备各自的词库,缺乏统一规范,相互之间出入较大,加之这些词库多数出自缺乏语言文字功底的理工科人员之手,编制粗糙,注音与用法的不规范现象和滞后现象十分突出,助长了社会上用词混乱的状况。由于电脑的广泛普及,电脑词库质量不高对于全社会语言文字运用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建议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出面解决这一问题。

  经济优势往往造就文化强势,文化强势则借助经济优势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辐射,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规律。港粤台地区语言文字的一些用法逐步向内地扩散、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向中国扩散,都是这一规律的体现。港粤台地区的一些词汇的传播,如“埋单”、“搞定”、“生猛”、“作秀”等等,丰富了内地的词汇和表意方式;但内地人在摹仿港粤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也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把一些不好的东西也学了过来。比如,“你有游览过那里吗?”“我有看过这部电影。”“他们有来过我们学校。”港台人这样用“有”,据说来源于英语中的“have”。其实,这里的“have”本不是其词义“有”的意思,而是表示一种时态,用来叙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这在英语语法中叫作“现在完成时”。港台人将其误讲为“有”,说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实际上,如此用“有”,纯粹多余。如果把上面几句话中的“有”字全都删掉,句子反而简洁通顺。一些港台同胞“而……就”的用法也有问题,如凤凰台播音员说:“中国奥运代表团今日抵达香港,而代表团团长袁伟民就表示……”用标准的汉语规范衡量,这种用法显然是不妥的,因为该语句中并不存在“而……就”所应表示的转折意义。但是,借助于媒体和明星的传播,这些不伦不类的用法正在内地扩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人们对英语的重视有助于对外学习交流,本是一件好事;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现在一些人过分重视洋文而轻视母语,很多学生把多半精力用之于英语而忽视汉语和其他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人们应该想一想,母语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母语不过关,怎能学好英语? 怎能进行英汉、汉英互译?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的人掌握了一点英语,就多了一种毛病,在语言文字中时常夹杂着英语词汇或缩略语,如“IT企业”、“3G时代”、“一张VIP看两场动物秀”、“众多CEO看好CBD”等等,让人不知所云,让人感到别扭。出现这种语言“夹花”的“洋泾浜”现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媚外心理作祟,唯外是尊,唯洋是崇,没有主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相对应的汉语表述过于繁琐,不如英语缩略语简明易用。比如“APEC”,用汉语表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CEPA”对应的汉语概念是“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安排”,相比之下,英语缩略语显然简明得多。本来,汉语的一大优势就是简洁,可以用较少的词汇表达更丰富的含义,面对英语缩略语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这是值得注意并应加以改进的一个问题。对于流行于国际的通用概念,如果我们不能用两三个或四个汉字加以概括,就不可能指望人们接受并通用。“非典” 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这一概念在不太科学的情况下仍然被人们常用,说明简明的汉语表述还是多数国人愿意接受和使用的。

  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的。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为了母语的纯洁优美和生存发展,所有的使用者都应当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而绝不能轻视她、肢解她、蹂躏她。特别是在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愈益扩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以自己悠久独特的母语为自豪,甚至应该立下一个伟大的志向:让我们的汉语像英语那样走向世界。在最近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王蒙先生指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母语危机,全球华人要起来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先生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笔者完全赞同王蒙先生的看法和主张,并愿意踊跃参加这场“汉语保卫战”。

  以笔者自身的感受,当前对汉语构成危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们自己的某些规范不尽合理,二是受港台影响的“港台化”现象,三是受英语影响的“洋泾浜”现象。

  当前汉语危机的一大祸源,是我们的词典中的一些规范不尽合理。有一些规范,只有部分人认同,而多数人不认同,这样一来就必然陷入混乱,让人无所适从。比如,“热衷”与“热中”、“一厢情愿”与“一相情愿”,以哪个为主?《现代汉语词典》以“热中”、“一相情愿”为主,而实际上大多数群众是习惯于使用“热衷”、“一厢情愿”的,书报刊如用“热中”、“一相情愿”,许多读者会误以为用了别字。再如,受雇做家务的人,一直被人们叫做“佣人”,而《现代汉语词典》改称“用人”,取消了“佣人”一词。又如,“唯一”与“惟一”、“唯独”与“惟独”,《新华词典》将两者通用,而更具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却将“唯一”、“唯独”从词汇中统统取消了。“林荫道”的使用也存在类似问题,人们一直使用的“林荫道”,突然被《现代汉语词典》取消,改成了“林阴道”。这样一来,人们,特别是那些写东西的人们,就陷入了迷茫,究竟用哪一种?如用大家约定俗成的用法,按照词典的解释那就是错的,一些新闻出版单位会以此为由对有关编辑记者处以罚款;而按照词典的所谓“规范”用法,广大读者又往往不认账,甚至以为是你用错了。这种人为制造的两难,让文字的使用者和编辑者颇为苦恼。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笔者不了解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但他们对词汇的用法作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是群众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率先提出一些新的词汇和说法,然后由专家学者加以规范。对于人民群众的习惯说法和约定俗成的用法,除非明显错误或特别不宜,词典一般应予以尊重并加以确认;反之,词典编纂者如果仅仅“一厢情愿”地以少数人的意见为依归,或仅仅以专业的研究成果为准绳,作出有悖于群众习惯或约定俗成的新规范,势必引发混乱和不便。以上述引用的词汇为例,“热中”与“热衷”,“一相情愿”与“一厢情愿”,均应以群众认可的“热衷”和“一厢情愿”为主,而以“热中”、“一相情愿”为辅。对于受雇做家务的人,还是称“佣人”为好,人们一般将“用人”理解为使用人、录用人、选拔人,如“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用人不疑”等等,如将受雇做家务的人称为“用人”,很容易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混淆,导致误读误听。“唯独”、“唯一”是人们长期习惯的用法,可与“惟独”、“惟一”通用,而不宜取消。同样的道理,“林荫道”也不应取消,可与“林阴道”通用,且应居于主要地位。从词义的解释看,“荫”是树荫的意思,将有树荫的道路称之为“林荫道”是准确而无可挑剔的,废除这个词汇让人费解。

  当前汉语规范混乱的另一个原因,是电脑词库的不规范。各种输入法配备各自的词库,缺乏统一规范,相互之间出入较大,加之这些词库多数出自缺乏语言文字功底的理工科人员之手,编制粗糙,注音与用法的不规范现象和滞后现象十分突出,助长了社会上用词混乱的状况。由于电脑的广泛普及,电脑词库质量不高对于全社会语言文字运用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建议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出面解决这一问题。

  经济优势往往造就文化强势,文化强势则借助经济优势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辐射,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规律。港粤台地区语言文字的一些用法逐步向内地扩散、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向中国扩散,都是这一规律的体现。港粤台地区的一些词汇的传播,如“埋单”、“搞定”、“生猛”、“作秀”等等,丰富了内地的词汇和表意方式;但内地人在摹仿港粤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也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把一些不好的东西也学了过来。比如,“你有游览过那里吗?”“我有看过这部电影。”“他们有来过我们学校。”港台人这样用“有”,据说来源于英语中的“have”。其实,这里的“have”本不是其词义“有”的意思,而是表示一种时态,用来叙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这在英语语法中叫作“现在完成时”。港台人将其误讲为“有”,说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实际上,如此用“有”,纯粹多余。如果把上面几句话中的“有”字全都删掉,句子反而简洁通顺。一些港台同胞“而……就”的用法也有问题,如凤凰台播音员说:“中国奥运代表团今日抵达香港,而代表团团长袁伟民就表示……”用标准的汉语规范衡量,这种用法显然是不妥的,因为该语句中并不存在“而……就”所应表示的转折意义。但是,借助于媒体和明星的传播,这些不伦不类的用法正在内地扩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人们对英语的重视有助于对外学习交流,本是一件好事;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现在一些人过分重视洋文而轻视母语,很多学生把多半精力用之于英语而忽视汉语和其他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人们应该想一想,母语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母语不过关,怎能学好英语? 怎能进行英汉、汉英互译?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的人掌握了一点英语,就多了一种毛病,在语言文字中时常夹杂着英语词汇或缩略语,如“IT企业”、“3G时代”、“一张VIP看两场动物秀”、“众多CEO看好CBD”等等,让人不知所云,让人感到别扭。出现这种语言“夹花”的“洋泾浜”现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媚外心理作祟,唯外是尊,唯洋是崇,没有主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相对应的汉语表述过于繁琐,不如英语缩略语简明易用。比如“APEC”,用汉语表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CEPA”对应的汉语概念是“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安排”,相比之下,英语缩略语显然简明得多。本来,汉语的一大优势就是简洁,可以用较少的词汇表达更丰富的含义,面对英语缩略语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这是值得注意并应加以改进的一个问题。对于流行于国际的通用概念,如果我们不能用两三个或四个汉字加以概括,就不可能指望人们接受并通用。“非典” 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这一概念在不太科学的情况下仍然被人们常用,说明简明的汉语表述还是多数国人愿意接受和使用的。

  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的。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为了母语的纯洁优美和生存发展,所有的使用者都应当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而绝不能轻视她、肢解她、蹂躏她。特别是在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愈益扩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以自己悠久独特的母语为自豪,甚至应该立下一个伟大的志向:让我们的汉语像英语那样走向世界。
<P>怎么什么都没有啊?</P><P>帖子题目还不错!</P>
<P>。。。。郁闷中!语言的基本用途是用来交流。多会一种语言就多一倍的人生价值。</P><P>for example  假如我比你多会一种语言 我就会有比你多一倍的快乐 多一倍的悲伤 有不同的方式来感觉快乐悲伤 。</P><P>我想说的是中国应该多注重一点理科教育,数学是万学之母,数学能力强的人说明他分析问题能力强,而且注重细节。这也是创造`发明的基础。中国既然想强大起来 就需要强大的创造力,而这却是我们国家现在最缺少的。</P>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为了母语的纯洁优美和生存发展,所有的使用者都应当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而绝不能轻视她、肢解她、蹂躏她。让我们的汉语像英语那样走向世界!!!
汉语是最优秀的语言。但是人家比我们先进,我们应该学习
母语是我们的灵魂
9494,现在连门卫都要英语过4级!!!
这就叫疯狂英语呀
我强烈同意,中国不是极左就是极右
<P>应该给汉语也加个4.6级 过了才能毕业 </P>
<P>英语热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大侮辱!!!</P><P>学好外语不是坏事,可过头地推广就是民族文化的末日!!!</P><P>建议中央迅速采取措施,恢复汉语合法地位!</P><P>郁闷中.......</P>
法国人捍卫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热情趋近于疯狂,可什么用也没有,英语世界的经济实力把一切都决定了。
就是,有的人语文考都考不及格,还拼了名的学英语``
综观新中国55年的历史,国家对传统的破坏过大。强烈呼吁国家重视传统教育。
<B>以下是引用<I>wangjj3110</I>在2004-10-3 22:06:00的发言:</B>

<P>应该给汉语也加个4.6级 过了才能毕业 </P>

<P>
<P>说的好啊!</P>
<P>同意,立即执行!</P>
[em05]
<B>以下是引用<I>ccv</I>在2004-10-13 14:59:00的发言:</B>
综观新中国55年的历史,国家对传统的破坏过大。强烈呼吁国家重视传统教育。

<P>
<P>少修学校就要多修监狱,很简单的道理!</P>
<P>读不起书的孩子多了,监狱也必然多!</P>
<P>这是真理!</P>
<P>呵呵 我曾经在我们小区里见过不知道是哪个小孩写的东西 </P><P>好象是这么写的 </P><P>我是中国人 , 不学外国语.</P><P>考试不及格 , 说明我爱国.</P><P>呵呵 当时我看了一眼 感觉挺有意思的 就记下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