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没落与终结——论伊拉克战争的缘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52:39
本文是鱼干原创于 JC 的,现在仍在连载中。

列个目录,粗粗计算一下,大约至少要写三万字吧,是个大工程哦,想想都觉得累。也不知鱼干究竟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资本主义的没落与终结
——论伊拉克战争的缘起
一、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削
二、消费资料剥削
三、“滞胀”的梦魇
四、里根经济学
五、虚拟经济出现
六、股市神话
七、金字塔
八、崩溃的先兆
九、九一一
十、为什么是伊拉克
十一、下一个猎物是谁?
十二、俄罗斯与欧洲
十三、终极目标——中国
十四、世界大战?
十五、出路何在?
跋——什么才是未来?本文是鱼干原创于 JC 的,现在仍在连载中。

列个目录,粗粗计算一下,大约至少要写三万字吧,是个大工程哦,想想都觉得累。也不知鱼干究竟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资本主义的没落与终结
——论伊拉克战争的缘起
一、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削
二、消费资料剥削
三、“滞胀”的梦魇
四、里根经济学
五、虚拟经济出现
六、股市神话
七、金字塔
八、崩溃的先兆
九、九一一
十、为什么是伊拉克
十一、下一个猎物是谁?
十二、俄罗斯与欧洲
十三、终极目标——中国
十四、世界大战?
十五、出路何在?
跋——什么才是未来?
资本主义的没落与终结
——论伊拉克战争的缘起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55分,美军向巴格达发生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斩首行动”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4月9日,美军坦克在几乎没有遭遇抵抗的情况下开进了巴格达市中心,战争基本结束。今天是5月8日,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一月之久了,又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8周年与5.8炸馆事件4周年之即,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伊拉克战争的起源吧。

那么,这场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命运的战争,究竟是为什么发生呢?是为了小布什的国恨家仇?还是要追求廉价石油?或者,真的有如某些网友们坚持的说法是为了打垮欧元?恐怕都有些道理。不过,鱼干以为,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要探究伊拉克战争的根本,还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上找原因。
一、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削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个理论就不需要我再过多的解释了吧,大家生活在共产党国家之中,对马克思《资本论》的内容恐怕都是耳熟能详的。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的诞生无疑是进步的,但在人类历史上最严酷的剥削恰恰就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在奴隶社会时两个阶级的对立只是社会的一个小方面,社会中更多的还是自由的平民,且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争中的战俘,战争中失败了,做奴隶自然无话可说;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普遍,贵族和地主们将占社会绝大部分的农民完全控制了起来,满足其穷奢极欲,但是,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仍然仅限于生活资料,如红楼梦中描写一次收租是光鹿蹄筋就有上百斤,但这也只是为了满足其口腹之欲罢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则不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主要是在剥削生产资料,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资料完全没收,使之完全丧失了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灾难”就是极好的例子),只能依附于资产阶级,表面上看资本主义对工人的限制远没有封建社会对农民人身自由的限制那么严格与苛刻,但实际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极度剥削是整体性的,工人确实在表面上拥有高度的人身自由,可以随意选择是否在工厂内工作,以及在哪家工厂里工作,但是由于其自身生产资料的缺乏(请注意,缺乏的原因并非其能力不足或懒惰,而是被资产阶级利用其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而利用种种借口强行剥夺的)而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因此被迫选择到某一家工厂做工则成为其换取面包的唯一出路,即使不被A资本家剥削也必然要被B资本家剥削,这并无多少区别。
二、消费资料剥削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时代的理论认为,资本家如果想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就要增加对广大工人阶级剥削的严苛程度,但这样就会出现问题:在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同时,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则持续萎缩,最终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许多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生产下降,经济危机出现了。这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根本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所预言的总危机终于在1929年爆发了,但希特勒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大战的发生最终避免了世界革命的可能性,美国终于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中爬了出来,又迎来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但是,两次大战的浩劫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令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为之震惊与恐惧,资本家们终于意识到人民的承受能力终究是有限度的,单纯的增加剥削并不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是加速了其灭亡,资本主义必须找到其新的出路。

二战之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美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中产阶级的壮大,中产阶级(即小资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很明显,处于极少数的大资产阶级的构成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而原来的最具革命性的无产阶级的境遇则得到了持续的改善,使其中的越来越多的工人家庭的子女人通过良好的普及教育与优厚工作条件而上升为中产阶级,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原来的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被边缘化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一定的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党)特征,似乎剥削被缓和了。那么,是那些大资产阶级变性了吗?终于良心发现决定放弃剥削了?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传统的“生产资料剥削”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了,于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消费资料剥削”被发明了出来。

从1929年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危机的本质在于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生产资料的剥削会导致全社会的消费能力持续萎缩,无法适应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这样才会出现大宗商品卖不掉,广大劳动群众却仍然饥寒交迫这样奇怪的问题。而随着机器的大量普及与技术的持续改进,增加生产已经不在依赖加剧对工人剥削的严苛程度了。因此,改善无产阶级的工作条件,将小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工人,使得增加全社会消费能力成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发生的唯一选择。于是,工人阶级的工资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劳动人民已经摆脱了人身剥削,成为自由的了?不,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大资本家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剥削方式,变的更加隐蔽罢了。工人阶级确实得到了更多的钱,但这些钱并不是资本家白送的,而是需要你去消费他的商品。商品由自己创造,赚来工资又将商品卖回来消费,在这一出一进之间,大量的剩余价值就被剥削掉了。但是,由于技术改进导致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仅靠增加工人收入仍然无法解决商品生产过剩的问题,于是中产阶级这一社会主流也随之应运而生了。中产阶级实际上并不从事实物商品的生产,而是主要从事商业、服务业等所谓“第三产业”的工作。商业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非常发达,其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实现社会再分配的目的,而是演变为如何设法增加商品的高附加值。这一部分大幅度增加的附加值已经与马克思所定义的“无差别的劳动时间”毫无关系了。其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虚假的,完全是被凭空创造出来的,其主要手段则是通过铺天盖地广告来欺骗,制造人们的虚假需求,而这种虚假的需求通常被美其名曰“流行”或“时尚”来欺骗(大家想一想当年风靡大陆的所谓“保暖内衣”就可见其一斑了)。服务业也是如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产阶级,而从事服务业赚到的钱又被中产阶级花费在享受服务上。同样是睡一晚觉,但在豪华酒店所花费的金钱则远远超过其比小旅社能够更多提供的服务,这也是被凭空创造出来的“虚假需求”,手段依然是通过无孔不入的虚假广告。

分析到这里,我们忽然发现,原来是中产阶级自己创造出了“虚假需求”本身,然后又被自己“虚假”的消费掉了,而这一出一进之间,无形中他们已经被大资本家剥削的一无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剥削的新形式——“消费资料剥削”。
三、“滞胀”的梦魇

战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这已经充分的证明了“消费资料剥削”这种新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好景不长,经济危机就如挥之不去的梦魇一般,又缠上身来。70年代的“滞胀”就是新剥削方式引发的新的经济危机。由于“虚假需求”本身是背离价值规律的,因此,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崩溃随时可能发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过持续长达20多年繁荣的黄金时期后,危机终于出现了。

我们知道,由于两次大战的浩劫,将整个旧世界完全打烂了,唯一的获胜者只有美国。战后美国的经济规模空前庞大,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50%以上,因此,先进的“消费资料剥削”也是在美国社会首先发展完善起来。但是,新的剥削方式也并非万能,虽在美国国内行之有效,却遇到了国际间经济无序竞争的考验。问题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德两国的经济体制虽然被战争打烂,但国民的高素质还在,经过朝鲜战争的刺激和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甚至可以达到9%的高速度,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则只有3~4%。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注意到,两者发展的基础是完全不同的,对日、德而言,他们的快速发展仅仅是在快速恢复他们在世界经济蛋糕中所应当占有的份额而已,更多的是将战争以前完成过的工业化程度再次恢复起来。从这一点上,与美国成熟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不同,恢复经济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在采用传统的“生产资料剥削”(在这一时期,日本和德国工人的勤勉程度都是世界闻名的,虽然在世界大趋势的影响下,日、德工人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比起其战争前的前辈们来说已经是改善了很多,但与其美国同行比较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战后初期,日、德的经济发展是美国所需要的,这有利于其在全球的战略部署,但当日、德经济体发展到足够规模的时候,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前文曾经分析过,美国在战后发明出了“消费资料剥削”的新剥削形式,事实证明在某一阶段内是行之有效的,但无论怎么说,这种剥削制度比较“生产资料剥削”来是更加腐朽的,因为其基础是完全建立在对“虚假需求”的创造上,完全是依靠欺骗来维持着繁荣。当需求本身是“虚假”的,是被凭空创造出来的时,商品所表现出的价值也同样虚假,本身并不存在着任何的合理性基础,因此,与过度的“生产资料剥削”会导致罢工类似,当“消费资料剥削”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人民也不会甘于受骗,追求价值的回归则成为普遍的选择。所以,当日、德经济重新发展起来时,其未曾大量搀杂“虚假需求”与“虚假价值”的廉价商品对美国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日本,特别是德国的产品充斥美国货架,美国从巨额贸易顺差迅速转为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这同时也更加刺激了日、德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美、日、欧三大经济圈的雏形初步显现。

日、德的崛起加剧了世界经济竞争的紧张程度,情况对美国越来越不利,终于美国撑不住了,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通过美元大幅度贬谪,以达到与日、德贸易相对平衡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使美国商品的价格向其实际价值回归,挤破了“虚假需求”所创造出的泡沫。但这个政策的代价是巨大的,它直接导致了新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当美元贬值的时候,实际也就意味着美国国民的收入相对下降,则社会总购买力也随之萎缩,由于美国商品本身虚假价值过高,美元贬值后其价值接近了其实际价值,因此,可以抢占回部分市场,社会需求量增加,商品生产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当原来的日、德商品情况不变时,美国本土商品生产增加了,而社会总消费量却大幅度减少,于是,商品远远供过于求,经济停滞,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幽灵又来了。由于这次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与过去不同,并非源于经济过热后的通货紧缩,而是由美元的急速贬值造成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出现也就成了必然。我们一般称这种现象为“滞胀”。

至此,5、60年代行之有效的“消费资料剥削”已经完全丧失了其神奇的魔力,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陷入了危机的泥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资料剥削”的形式是建立在“全社会性欺诈”的基础上的,这需要国家制度的保证,但当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时候,由于人民群众总是不甘心被欺骗,所以“欺诈经济”的竞争力自然要更较传统经济弱,美国实力的下滑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里根经济学

70年代末,美国的气氛是萧条和沮丧的,70年代的“滞胀”耗尽了美国人所有的耐心,美国的前途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很显然,默认现实,让美国成为一个“普通”资本主义国家的想法是令人不可接受的,因为那样将意味着意味着美国上下要勒紧裤带,为长期以来过度富裕的生活支付账单(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全球化和美元贬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属于这一种选择)。但事实表明,这种选择的结果就是“滞胀”。显然,这种选择是美国人不可接受的,那么美国人就采取了第二种选择——利用其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和无可匹敌的军事优势将全世界都绑架,然后收取赎金,这就是所谓的“里根主义经济学”的做法。

里根的主要手段有两方面,一是利用军事工业来刺激消费,二是向全世界借钱(或者叫“勒索”更准确些)。经过漫长的70年代后,美国的大资本家们都深深的知道,利用“欺诈”来剥削劳动人民的“消费资料”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因为这样只能更有利于后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因此,他们决定改变策略,利用其强大的实力来强迫大家“消费”军工产品,这就是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

发展军工产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军工企业再美国国内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军工企业接到了大笔的定单,社会总消费需求必然上升,美国就可以很轻松的走出“滞胀”的泥潭,再次实现经济增长。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谁来付钱。我们都知道,80年代初期的苏联经济发展停滞,政治领导老迈昏庸,70年代咄咄逼人的战略扩张早已失去了势头而转入战略收缩,因此,里根口中“邪恶帝国”对世界的威胁远没有其渲染的那么可怕,再加上苏联在阿富汗已经泥足深陷,即使没有“星球大战”,美国也绝对没有不安全的道理。因此,军工产品的消费同样是虚假的,美国人民很聪明,经过“滞胀”的教训之后,是不会把钱无缘无故的花到这种虚假而又无聊的浪费上的。因此,里根想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全世界来付帐,手段无非是威逼和利诱两手。威逼的手段就是通过制造苏联“邪恶帝国”的宣传,大大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与对立,世界大战的威胁突然加大,迫使所有“自由世界”国家重新放弃了与苏联修好的机会,在这人人自危之时,支持美国,躲进虚幻的“星球大战”核保护伞之下,无疑是最容易的选择。至于利诱的手段则隐蔽的多了,这就是里根时代美国财政部长里甘发明的所谓“里根经济学”。
我们知道,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储蓄与借贷来周转资金的,那么通常情况下当一个银行的利率较高的时候,大家就都比较喜欢把自己的血汗钱存到这个银行里,那么银行吸纳存款就会更多些,资本就更雄厚些。但是,这对于银行来讲并不一定有利,因为银行吸收存款越多,需要付出的利息就越多,这是亏本买卖,因此,银行要想赚钱,就要把手里的钱贷出去才行,而且放贷的利息一定要比吸纳存款的利率要高一些才可以。那么,贷款利息是否可以无限制的增高呢?当然不是,企业从银行贷来了款子以后,必须要投到扩大再生产上赚出了足够的钱来才行。这就是说企业的利润率的大小直接制约着贷款利率的高低,而贷款利率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储蓄利率的水平,这之间是密切关联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于国家来讲也适用。显然,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决定一国储蓄利率水平的关键,当一国经济繁荣的时候,银行很容易将存款贷出,利率也就会随之上涨,老百姓们觉得有利可图,自然存款的也多了起来,反之如经济萧条,则利率将必然下降。这是经济之常理,美国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崩溃的前六、七年里也是这样做的。但美国人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这样其实对他们并不利,因为日本、欧洲的经济发展更快些,促使美元贬值的低利率政策实际上更加有利于小国的竞争,而且这种方法也无法令美国摆脱“滞胀”的泥潭,美国还是要在“消费剥削”问题上不停的还债。突然有一天,美国人开了窍,他们突然明白了,作为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如此浪费着实在是可惜。他们完全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的,这就是利用美元优势在浮动汇率制下“高息揽储”。
好文章,继续!
坚决支持原创!
请努力继续的写,我给你推荐为精华帖子!
续前文:

“里根经济学”的具体方法是提高银行利率,发行高息国债,吸纳全世界各国的资金,这笔钱既可以用于减轻美国企业的税收,又可以通过增加军备开支来扩大内需。它同时采纳需求学派和供给学派的药方,既保持了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又提高了美元的强势地位,还增强了军事力量,真是一举多得的妙计。不过,这法子也有一个唯一的缺点,即会产生大量的财政赤字,故里根经济学也被称为“赤字经济学”。对一个正常国家来讲,持续保持着高额的赤字是非常危险的,要不了几年,整个国家的财政就会破产的,因此必须要靠大规模举债来维持住财政的平衡,这在普通国家是无法解决的矛盾,但美国不同,美国不是普通国家,而是世界霸主。由于美元在国际上处于支配性的霸主地位,而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使用的是浮动汇率制,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制度,因为这将意味着美元本身是不受任何约束的,美国在经济金融领域上可以为所欲为。因此,美国政府却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范围的“高息揽储”来填补赤字,也就是说,美国可以用借来的美元还债并且作本钱支付购买全世界的商品,日本、欧洲赚了美元以后,又把钱借给美国花。里根上任之初,美国狭义政府债务为8589亿美元(1979年),卸任时债务增长至26000亿美元(1988年)。布什总统萧规曹随,继续赤字财政。到1994时,美国政府债务增长到4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每年仅支付国债利息就需要2600亿美元。当然,借债是要还的,但这对美国人来讲并不是什么问题,当美国人折腾够了,只需要美联储随便耍个小小的手腕,美元再来一个恶性贬值,美国所欠的债务大笔勾销。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民众的个人储蓄虑同样长期处于低水平甚至负数,因此,美元贬值对其同样有利,可是对世界其它国家则意味着,因贪图小利而大量购买的美国债券最终实际上完全变成了一堆废纸。说白了就是全世界都在为美国白白打了十几年的工。

当然,世界各国谁也不是傻子,美国这点鬼心眼也不是都看不出来的,但钱仍然要照花,美债还是要照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超级债务国——美国可不仅仅是金融霸主,更是政治军事的霸主,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力量的超级大国。在冷战结束之前的那个年代,整个世界只有着黑白两种颜色(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里根的“邪恶帝国”理论),作为摆在任何一个国家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站队”,除非你决定去参加苏联的阵营(那样似乎看上去结果更糟糕),否则你就必须要谋求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从美国那里寻求安全的保护伞,所以购买美债则是拉近双方距离的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这就象拉住领导来打麻将故意输钱一样。而美国则将这笔国债收入继续投入到其庞大的军事机器当中,继续扩大其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优势与支配地位,同时还要持续加剧东西方的紧张关系,迫使世界各国明确如何“站队”的重要性,这样,美国的财源就滚滚而来了。实际上说白了,“里根经济学”的实质就是利用其超强的实力绑架了全世界,然后再向各国收取赎金。
五、虚拟经济出现

在整个八十年代,“里根经济学”都一直是行之有效的,美国一下子扭转了七十年代的颓势,再次显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可以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再次出现了危机的征兆,而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却不是在美国,而是源于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没落。

我们都知道,免费午餐是不可能一直吃下去的,借了债总是要还。因此,当八十年代末美国国债增加到天文数字的时候,美元贬值的计划又再次提上了美国政府的日程。但是,经过七十年代“滞胀”噩梦的经历,显然美国人对随意贬值美元仍心有余悸,于是,美国这回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这就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美国和欧洲联合逼迫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升值的政策也促使日本的股市、房市和金融市场高度泡沫化,很快又导致了泡沫的破裂,日本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之中,直至今日仍未好转。但只是这么一点点有限的隐性贬值显然是无法应对日益严重的债务与赤字危机的,而且, 日本经济崩溃所带来的通货全面紧缩又进一步的影响了日本的借款能力,使美国赤字危机更加突显了出来。同样,由于美国的“高息揽储”实际上是对西欧国家长期抽血,使得欧洲经济也变得举步为艰,失业率居高不下,整个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迷之中。我们在1987年股票市场的崩溃中进入90年代。尽管起源于华尔街,这次崩溃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全球现象。美国政府、金融寡头和德国银行家之间的在利率问题上的矛盾引起了对美元迅速贬值的恐惧,结果导致大量资金从美国金融市场撤走。

而真正使里根经济学受到致命打击的是苏联的解体。我们知道,里根时代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大量的军事工业需求基础上的,通过军工需求的非理性膨胀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上升。这个政策虽然行之有效,但却必须要满足一个先决条件方可实行,即美国政府必须证明大量的军工需求是必须的而非无聊的浪费,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建立在苏联存在的基础上的。当苏联突然崩溃之时,军工需求的合理性也受到的普遍的质疑,而赤字危机的加剧也进一步的制约了军事工业的扩张。与此同时,在前苏联和东欧的废墟上,又诞生出一大批破产的新生国家,处于安全考虑,对这些国家援助以稳定主新诞生的“民主”边疆,当然较应付美国的“高息揽储”而买得安全保护伞更加优先。这也在实际上断了美国的财源,因此,调整里根经济学的政策成了必然的选择。

1992年名不见经传的阿肯色小子克林顿击败了赢得海湾战争的英雄总统老布什而入主白宫,打的就是经济改革的大旗。克林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力加强贸易保护,以强硬的态势与日本、欧洲谈判,汽车战、钢铁战成为报纸的通栏标题。另一方面则是以冷战结束为由,连年削减军费,以减少财政赤字。到克林顿任期结束时,赤字已经大大减少,甚至略有结余了。这是对里根经济学的全盘否定,而克林顿自己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标志着虚拟经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什么是新经济?大概有着十多种说法如网络经济、知识经济、高科技经济、比特经济、信息经济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及大家都公认新经济的发展是与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也是如此,当1993年克林顿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以后,整个美国经济就向踩了油门一样的飞快,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90年代惟独美国一枝独秀以平均4%的速度连续增长了近十年之久。而且,新经济的神奇之处还不仅仅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如此高速度增长并没有引起通货膨胀,也没有政府财政赤字,“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低赤字”成了新经济的典型特征。如此神奇的表现,令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终于有一天,股市跌了,英雄倒了,牛皮破了,人心也碎了。当人们已经习惯于新经济无限制的繁荣是,突然间它再次以另外一种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方式震惊了全世界。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新经济呢?当新经济的神话破灭了以后,我们终于从令人神晕目眩的过山车中走了出来,可以理智的分析一下真实的情况了。我们知道,新经济的主力是网络经济,高科技产业本身的蓬勃发展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果它的发展无法对其他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那它就只是另一波新兴产业而已,也谈不上所谓的“新经济”。实际上,美国其他产业虽不断投资于电脑与其他高科技产品上,但却很难证明这些投资对提升生产力有何帮助。美国劳动效率虽然不断提高,但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脑产业本身的发展导致的,其他产业的改善有限。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国的新经济企业高歌猛进的时候,传统的实物生产企业却在不断的萎缩,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新经济的片面性。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时,他们究竟赚到钱了吗?答案是没有!确实,以微软为代表的众多众多IT公司一个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了庞然巨物,但我们简单的算算帐就知道了,人们在其中的巨额投资要远远比其产出的利润要高的多。整个产业的壮大完全不是赚取高额利润后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而是依赖整个社会对其高额投入而养起来的。因此,显而易见畸形的IT产业是绝对不可能支撑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所谓的“高科技”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而已。
好文!顶一下先,继续呀!我等着呢。
续前文: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整个经济繁荣并不存在,完全是被虚拟出来的。问题来了,这么高额的投入从何而来呢?自1993年以来美国的商业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10.2%。但是美国的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1998年,美国国内投资总额相当于GDP的15.8% ,而国内净储蓄额仅相当于GDP的7.4%。显然,投资的主力并非美国国内,而是靠大量的外资流入来弥补的。而资金的来源仍然是日本和欧洲。分析了这么半天,透过新经济的迷雾,我们终于摸到了美国经济疯长的脉络。“新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实并非源于高科技的刺激,而是被凭空创造出来的“虚拟”繁荣,在这其中真正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其实是美国的股市。

由于自70年代以来滞胀始终困扰着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实行扩张政策也不是,实行紧缩政策也不是,结果导致美国实物生产逐渐下降。到了80年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开始转而寻求另外的刺激GDP“增长”的方法——股市和金融衍生物。但相对于日本80年代的泡沫经济而言,美国80年代的泡沫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然而相对于美国90年代的泡沫经济,日本80年代的泡沫则又是小巫见大巫的了。
美帝国主义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罢了,呵呵。
好文.我顶!!!!!
不当吃,不当喝,不为布衣作主的就是好"主义"吗?

管他三七二十一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就是好"主义"
继续继续阿~
续前文:

首先看美国的股市泡沫。道琼斯指数的增长如下:
              道琼斯点数    年均增长点数
1928.10                         100
1973.1             1051          22
1987.1             2000         119
1995.2             4000         250
1998.12            9274        1376
2000.3            13000        2981
2002            约10000点     -300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从28-73年45年时间里,道琼斯指数年均增长22点,而73-87年14年平均119点,87-95年为250点,95-2000年平均每年增长1800点,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仅就道•琼斯指数的发展、变化而言,本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美国的虚拟资本的增长速度就大步加快了。1973年到1987年,14年间的上升幅度超过了以前的44年;1987年到1995年,9年期间的上升幅度超过了以前的58年;1995年2月到1998年,在仅仅3年零10个月的短短期间内,它的上升幅度和总量均超过了以前的67年,可以说是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在90年代以前的60年间,股票价格总值曲线平均数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9%;1998年,股市价格总值达11.4万亿美元,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0%。仅就这一个方面的情况而言,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已在相当程度上逐步变为虚拟经济了。

其次是美国的外汇交易。60年代以前,美国的外汇交易以用于商品进出口为主。直到1966年,美国的外汇交易总金额中,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仍占80%以上。1976年,这个比重即急剧下降到23%。1981年,这个比重再下降到5%。1992年,这个比重竟降到2%以下。那么,其余98%以上的外汇交易额都在干些什么呢?答曰,搞金融投机、赌博去了。

再次就是美国的金融衍生物。截至1998年6月底,美国各种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金融衍生品总金额为45万亿美元。33个月之后,即2001年3月,它们拥有的金融衍生品总金额就上升到85万亿美元。从2000年7月到2001年6月,仅美国银行界持有的金融衍生品金额即增加了24%,达到48万亿美元。

以上三点就是美国经济7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的全貌。美国经济从本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一方面是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的投机、赌博活动空前猖獗,赌博金额的空前增长;另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这就是美国的虚拟经济的基本面貌,也是所谓“新经济”的真正实质。
续前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出“虚拟资本”的概念,它主要指银行的借贷信用、有价证券等。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信用化的过程即是虚拟化的过程。货币的信用化在形式上表现为自身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或票据)取代了自身具有价值的金属货币;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和功能已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两者相分离的一面不仅表现为信用制度的膨胀和滥用;更值得关注的是,货币在经济生活中还逐步脱离实体经济形成独立形态和运行方式,构成了现代金融市场中“虚拟经济”的初始条件。随着资本市场的出现,大量的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货币的资本化标志着货币属性和功能的又一次跳跃性的变化,本质上看,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和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向与实体经济背离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九十年代的美国就是经济虚拟化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实体经济日益萎缩,而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则日见成熟蒸蒸日上,两者间的背离趋势非常明显。美国经济的主流已经完全被虚拟经济的形式所取代了,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续前文:

(1)规模庞大、高速增长的金融资产表明金融市场已出现了信用膨胀。按1998年统计数据,全球仅股市总值和债券余额两项就达60万亿美元。美国仅股市市值就有13.5万亿美元,占美国当年GDP的160%;美国政府所拥有的债券则约有7.9万亿,企业的约有6.7万亿,股市、债券两项合计共有28.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总值的46.3%,约为美国当年GDP的330%。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比例,也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国家。这说明金融市场的急速膨胀已经将实体经济的部分远远的甩在了后面,美国经济已经彻底虚拟化了。

(2)经济增长也呈现出虚拟化趋势。1990-1996年间,美国金融资产增长速度是同期GDP增长率的3.95倍,金融资产的膨胀速度大大超过GDP增长,其增长的来源显然不是实体经济活动而是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庞大的,高速增长的金融资产带来大量的泡沫成分(价格的高估以及在股市、债券市场飞速发展时期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和债权),影响着实体经济的运行。同时,金融资产的膨胀还表明,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大量的资金从生产、服务领域流入金融市场。从长远讲,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好文,顶,解决了我心中的很多疑问!
谢谢
续前文:

(3)金融市场的巨额交易量绝大部分与实体经济相脱离,是虚拟经济现象的显著特征。全球股市日交易额为940亿美元;债券交易额更高,仅美国国债日交易额就达2230亿美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近2万亿美元;衍生工具市场日交易额也当以数万亿美元计。这些交易活动除了少数是真正为了购买资产和套期保值外,绝大多数是一种投机,即购买资产的涨落。在国民经济统计中,上述交易活动被视为不创造价值的纯财务交易活动(pure financial transaction),不计入GDP中。金融交易活动与实体经济的偏离还可以从外汇交易量与国际贸易量对比中更清楚地反映出来。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98年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分别为5.5万亿和1.3万亿美元。这表明,对应于实物和服务贸易的外汇交易仅占全球外汇市场总交易额的1-2%。金融市场的虚拟性可见一斑。

(4)美国(美元)在全球金融资产的构成和金融交易活动中占有主导的地位。美国股市总值和债券余额占全球的50%,外汇交易中美元交易占89%,全球机构投资者拥有的资产中美国占44%,而美国的GDP占全球总额不到25%。这说明美国(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大大超出了它实体经济的地位。这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成为一个不均衡、非充分竞争、甚至带有某种垄断的市场。一方面,美元的霸权地位导致了美国虚拟经济持续繁荣,反过来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又更加巩固了美元的垄断性霸权地位,正是这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创造了美国九十年代“新经济”的神话。
[em14]哼哼,纸是包不住火的美国的经济迟早是要蹦溃的
下场就是现在的日本[em08]
轩辕盾:
美国经济的崩溃自然是早晚的事,但我们对这种前景却没有多少理由保持乐观。因为假设美国经济崩溃掉了,那么可就决不仅仅是下场如日本那么简单了,而是很有可能就意味着新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前景是另人不寒而栗的。
续前文:

其实,“虚拟经济”本身早在美国七十年代努力摆脱“滞胀”的威胁时就已经悄悄诞生了,在里根时代的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是以军国主义化来强行刺激社会总需求(即有别于五、六十年代“欺骗式”剥削的“强迫式”剥削劳动人民的“消费资料”),但由于其使用的工具并非现金或实物等物质财富,而是建立在国家信用担保基础上的债务手段,这从本质上讲,实际上已经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了。但真正到了克林顿时代,九十年代的股票疯长才真正的是“虚拟经济”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主流形式。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虚拟经济”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变的比以往更加腐朽,因为“虚拟经济”本身实际上已经完全可以不在依赖实物生产来刺激其发展了,而是完全凭空靠剥削“虚拟”来创造财富。换句话说,当资本主义处于“生产资料剥削”阶段时,用的事以人生钱的办法,在“剥削消费”阶段则时以物生钱,而在现在这种“剥削虚拟”的阶段,甚至都不需要以物来作为媒介了,直接用钱就可以生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于繁荣已经完全彻彻底底的蜕变为几个超级富豪间的金融游戏,与劳动人民无关了。
续前文:

六、股市神话

那么,这么庞大的“虚拟经济”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呢?让我们再以美国股市为例进一步分析(其他金融衍生物如债券、期货等,与股票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经济学教科书总爱说:股票市场的作用就是为实际生产筹集资本。但今天股票市场同过去一个重大分别,恰恰在于它为实际生产的集资功能已大大减少了。在1901~1929年之间,新股发行等于实际投资的11%。近年由于收购合并潮,股票回购比新发行的还要多。新股发行在1980~1997年之间等于资本开支的-11%,使股票市场看来是融资的负来源。据统计,在1981及1997年之间,多起兼并收购中,美国非金融机构所回购的股票,比他们所发行的还要多8130亿美元。当然,有个别企业的确是为集资而发行新股,但令人惊奇的是极少是用于投资。《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谈到1996年新股发行之多令人目眩,但是指出其背后动力是海外私有化及美国企业持续的重整。换言之,即使是在发行新股市场,主要跟所有权的安排及重整有关,同集资关系较少。大多数股票买卖都是现有股票买卖。1997年新发行股票为1000亿美元,但那只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周交易额而已。很显然,股票的作用已经不再是为集资用于扩大再生产了,股市对促进实际生产的作用日益减少,它的主要作用,实际是帮助大资本家的财富集中以及加强对中小股东的控制。换句话说,股市的功能已经从“投资”转向了“投机”。
续前文:

前面我们谈到了,美国道指从1995年到2000年,五年时间疯长了三倍多,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试想,从1995年到2000年美国的GDP年增长率分别是4.06、4.31、4.61、4.96和3.14,五年的总增长只有23%,显然是无法成为支撑股市疯长的基础的,更何况就是这23%本身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股市增长本身被拉高的。那么股市为什么会疯长呢?我们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股市疯长的作用,这正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后的必然现象,下面鱼干再来分析一下股市“疯长”本身是通过如何的运作来实现的。
唉,先当好学生吧,去教人家还早!
以下是引用风干的鱼在2003-5-31 22:52:00的发言:
轩辕盾:
美国经济的崩溃自然是早晚的事,但我们对这种前景却没有多少理由保持乐观。因为假设美国经济崩溃掉了,那么可就决不仅仅是下场如日本那么简单了,而是很有可能就意味着新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前景是另人不寒而栗的。

呵呵,说的对[em07][em11][em12][em09]
续前文:

首先,我们都知道,美股疯长的旗手是纳斯达克,道指则是跟进,真正最最大红大紫的股票不是IT产业就是生物制药。这和所谓的“新经济”产业高度相关。这可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精心策划出来的。稍微熟悉一点股市的人都知道,股市的特点是买涨杀跌,基本面虽然很重要,但凭基本面吃饭的都是长期投资,一夜暴富靠的是炒作。要炒作就必须有“题材”才成,没有“题材”的炒无可炒,题材一般的炒也没用,题材越是标新立异,越是耸人听闻,炒作起来效果就越好。管他是不是胡说八道,基本面好坏也无关紧要,反正只要炒起来就不愁没人跟进,有人跟进了也就不愁股票不涨了。所以,这时候“信息高速路”计划本身就成了个天大的“题材”,再冠之以“新经济”之名后更变成了个无穷无尽的宝藏,真的是一“炒”就灵。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知道“新经济”对股市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了。同样,“新经济”也离不开股市的。因为,高科技产业本身的门槛高,先期投入大,一般企业是作不来的,只有通过股市的集资才能达到要求,而且“新经济”本身虽然投入很大,但真正说到有多少的产出却实在也是迷雾一团,谁也说不清的,如果没有了股市的追捧,恐怕真的连工资都发不出。因此,股市与“新经济”实在是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的。
鱼干哥一次发多点嘛,努力呀[em01][em09]
这么说来,美国在世界上单干的一极化行为越来越过份时,说明它的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就是说,到最后为了拯救美国人自己的经济,一场大战将不可僻免地来临?!![em03][em03][em03][em03][em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5 15:18:03编辑过]
navy90:
你这种说法马克思本人就已经解释过很多次了。
产生在商品交换中价值的差额现象并不是剥削。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价格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只可能会在某个可允许的范围内浮动,决不会太离谱的。所以这不是剥削,而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利用其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将这种差额人为的无限放大,强迫对方接受明显不公平的交换才是“剥削”。
续前文:

当然,光是炒作显然股票也不会涨,必须还要有资金的投入。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呢?当然首先是从美国人民的兜里往外掏了。股票狂涨的机制其实和高息揽储是差不多的,只要投入股市的钱比撤出股市的钱多,股票价格就会上涨;而股价上涨就会吸引大批的追涨者,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时,股民不到美国人口总数的2%;1989年时,美国股民人数也就是10%多一些,但到1999年时,50%的美国人成了股民。从1989到2000年,美国的储蓄率年均下降7%。在去年里,美国的储蓄率甚至已经变为负数。大量的存款都从银行中取出,流入了股市中。

显然,仅仅是存款还无法应付如此巨大的投入的,于是,资本家们又打上了养老基金的主意。退休金不是“闲钱”,它的特点就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由于这些钱是用于应付退休生活的,一般存入帐号之后几十年不去动用它也是很正常,也就是说当这部分钱一旦被划入养老基金,就立刻变成了死钱,退出了社会流通,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必然引起通货紧缩,社会总消费水平下降,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这将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减缓的。怎么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美国人终于想出了办法,这就是401K计划。美国的养老金计划多种多样,从体制上看,大体分三类,一是由政府开支建立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其主要来源为社会安全税;其次是企业的退休金制度,由雇主出钱;另一种便是个人退休账户制度,由雇主和雇员共同出资建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401K计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401K计划这种个人退休账户制度正在逐步取代原有的退休金制度,成为一般美国老百姓的首选。该计划规定,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不超过25%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而企业一般也按一定的比例(不能超过员工存入的数额)往这一账户存入相应资金。与此同时,企业向员工提供3到4种不同的组合投资计划,员工可任选一种进行投资。员工退休时,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方式使用。401K养老金计划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人一般都比较爱花钱,有了401K养老金计划之后,美国人得以很方便地存钱防老,而且还能得到企业提供的配套资金,一举两得;同时,这笔存款如在退休年龄前提前支取,需要支付较高的税额,而到退休年龄时领取不需交税,许多人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也不会在退休前动用这笔钱。美国企业对这种养老计划非常支持,因为它能使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向员工提供退休金,并以计划中的优惠条件吸引员工长期留在公司服务。截止到2000年年底,光是参加401K养老金计划的美国人已经超过4200万,涉及养老金达到1.7万亿美元,而目前全美各种养老金的总额更是高达11万亿美元左右。这是一个高明的计划,个人储蓄养老金的同时,又为美国股市注入了大量资金,随着股票面值的不断上涨,职工们看到退休金越变越多也是一个个心花怒放。而且,由于由于种种优惠条件的诱惑,多数职工都首选自己公司的股票,这大大的加强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联系。但是,虽然401K有着诸多的好处,却恰恰忘记了养老金制度的最基本前提,设立退休金不是为了高额回报,而是要回避风险。股市是高风险投资,不断上涨自然大家一起哈哈笑,可是万一下跌了怎么办呢?而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更是犯了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大忌,一旦公司本身出了问题,雇员们就立刻血本无归了。这实际上是把有关养老基金由公司来承担的风险又变相地转嫁到了员工的头上。安然破产后,其公司职员的悲惨命运就是明证。
续前文:

仅仅靠美国国内的资金,还满足不了资本家们的贪欲,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闲钱也都应该流入美国的股市才好的。这也不难作到,还是用高息揽储的把戏,只要能保证让所有人都认识到美国股市是全球回报率最高,也是最安全可靠的,就不愁国际闲钱不来。第一条是有保证的,“新经济”正在吹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股市泡沫,所有股票的股价都在打着滚的往上翻,投进钱的个个都能赚个满盆满钵的;第二条显然也没有问题,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元又是世界金融的最主要结算方式,无论怎么算,美国股市的投资风险都是最小的,大把的金钱当然是仍在这里最安全了。但是,美国人并不放心,因为世界上的股市又不是只有美国一家,光是证明美国的好还远远不够,还要更加证明其他股市无利可图,才算是大功告成。于是,“国际游资”出马了,这其中最最厉害的要算索罗斯了。先是墨西哥,然后是亚洲金融危机,紧接着是俄罗斯和拉美,没一次金融危机都少不了国际游资在背后搞鬼,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了。
续前文:

我们知道,东亚地区一直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从日本到四小龙,再到中国和四小虎,世界经济的一大半活力都在这里了。无疑,亚洲的繁荣对全世界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对美国来讲却不是这样。美国的繁荣是建立在金融市场的投机基础上的,这就特别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国际资本投资到东亚显然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因此毁掉东亚经济是相当诱人的选择。国际游资是近年来形成的为数巨大的一股资金力量。据估计,总额已达1万亿美元以上,其特点是流动性强,善于投机;通过左右外汇、期货、证券等市场的行情获利。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者是通过“高卖低买”的手段获取巨额利润的。以此次投机为例,他们在东南亚国家大量抛售当地货币,迫使当地货币贬值,然后再将贬值后的当地货币买回。因为东南亚各国的货币基本是在当地流通,所以国际投机者大都是从当地银行大量贷出该国货币,抛向外汇市场,兑换美元等硬通货,待该国货币贬值后,再以较低的价格购回,除归还银行贷款及利息外,还可获得巨额利润。当然,关于索罗斯个人对于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作用,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东盟国家自身经济、金融政策的不合理性才是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不可否认,国际炒家不负责任的投机行为也是关键原因之一。其实,这次金融危机也并非不可避免,采取措施来限制这种不符责任的个人行为实际上并不难,但很显然,美国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而是在隔岸观火般的默许和纵容索罗斯胡闹。事后也对其不置一辞,索罗斯在赚了个满盆满钵之后,又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英雄,而东南亚则纯粹是活该倒霉。正是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的金融组织,以新自由主义原则帮助设计了第三世界国家那些千创百孔的金融制度,又暗中鼓励索罗斯之流利用这些制度上的漏洞偷袭,等事后又以“新自由主义”原则的理由包庇元凶,使之从容自得的搞垮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经济。呵呵,好计谋哦,兵不血刃就干掉了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全世界的空闲资本都无处可去了,自然最终只能投向最安全最稳定的美国,股市不疯长才怪。
不好意思,鱼干的电脑坏掉了,很少有时间上网,进度又要落后了。
鱼干兄弟努力就好了,我是时时刻刻在等着你的新文章哦~
续前文:

衍生金融工具也是使美国股市迅速疯长的常用的手段之一。衍生金融工具实际上是就股指、股票或债券的价格涨跌打赌,猜对了就能赚大钱,猜错了就会赔个精光。由于它利用的是杠杆原理,以小博大,因此其赚或赔的风险远比发生实际货币交易的股票买卖大。顺便说一下,股票交易说到底也是赌博,如果你认准了股价上升,买进股票,而它果然上升了,这就赚了,否则就输了。但是股票交易的赔或赚都只是已经打入股票帐户的钱,输一是一,赚二是二,清清楚楚。除非帐户上钱是高息借来的,否则赔的都是自己的钱。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则不是这样,当它预期股市上涨时,它购买的是在未来某一时间以一定价格购买该股票若干的权利,只需要花一点钱就可以。例如,花100美元买下一个月后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购买A公司的股票1000股的权利,而A公司股票的目前价格是每股19美元。如果一个月后股价涨到每股25美元,则以每股20美元购买1000股的权利就值5000美元,也就是说用100美元赚了5000美元。如果一个月后股价跌到15美元一股,则以20美元的价格买下该股票就要赔5000美元。这是一种风险放大机制,实际上是将透支买股票(多头)或借股抛售(空头)的投机行为系统化、制度化了。有着悠久历史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充分说明了衍生金融交易的巨大风险:一个普通交易员可以把整个银行资产全部输光。如果衍生金融交易和传统的股票炒作手法相结合,既当交易的庄家,又赌价格的涨落,欺诈性和风险性相结合,完全可以用不多的资本在股市、债市、期市上掀起狂涛巨浪。遗憾的是,根据克里斯托弗•怀特,约翰•荷夫,安东尼•维克兰特的研究,全世界衍生金融交易额十多年来一直在呈指数增长。1986年时全球衍生金融交易额不到2万亿美元,到1994年时增长到45万亿美元。从1990年到1994年,美国银行的资产经营构成中,收益、贷款和资产三项几乎保持不变,而衍生金融交易额却从6万多亿美元上升到14万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