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以新模式解决中日海洋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14:30
<P>【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凌星光</P>
<P>【提要】中日双方应采取一种搁置主权、不问专属经济区,通过协商决定利益分配的做法</P>
<P>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前,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向国务委员唐家璇表示,“不希望东海成为争端之海,希望成中日友谊之海”。日方这一表态值得欢迎,而且值得重视。因为日本过去一直拒绝共同开发,热心于搞主权之争,而川口的这次表示可能反映了日本理智务实派的意向。</P>
<P>理智派发声</P>
<P>    在日本国内就钓鱼岛和资源开发问题有两种主张,一派是主权至上的偏激民族派,另一派是合作为重的理智务实派。过去很长时期,前者占主导地位,但最近,后者的声音开始响起来了。
    钓鱼岛问题和东海石油资源开发密切相关,中国早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日本没有同意。他们认为:(1)钓鱼岛由日本实际控制,因而有利于日本;(2)按国际法,相关国家30年没有提出异议,就能够定下来,钓鱼岛的归属按国际法有利于日本;(3)国际法没有具体规定经济专属海域是按大陆架延伸划定,还是按陆地中间线划定,前者有利于大陆国家,后者有利于海洋国家,日本作为海洋国家,必然坚持中间线划定。因此,日本一直坚持先解决主权和专属经济海域问题,才谈得上共同开发的立场。
    在这样情况下,中国采取在没有争议的海域先勘探和开发,然后共同开发有争议地区的步骤,是完全合理的。但日本认为,日方专属经济海域(实际上是有争议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可能被中国方面吸过去,于是要求中国提供矿区和矿床的数据。根据中方立场,争议海域是中方专属经济区,根本不存在日方资源被中方吸过去的问题。况且在日方拒绝共同开发的情况下,中方就没有理由提供数据,外交部发言人已公开表示拒绝。日本随即向中国挑衅,7月4日派从挪威租来的调查船到有争议地区进行勘探。这样做必然严重刺激中日两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使中日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对此,日本的友好人士和有识之士极为担忧,并从日本的根本国家利益和东亚经济合作的长远利益考虑,提出共同开发乃是必由之路的主张。比如,《日本经济新闻》7月21日刊文称,与其出于政治目的与中国对抗,不如共同开发,以谋求共同利益。
    除了这种务实的主张外,还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张,日本应该站在东亚合作的高度去考虑东海资源的共同开发。比如,前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就主张,日本和中国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去构筑亚洲共同体。</P>
<P>关键在于创新合作模式</P>
<P>    就中国而论,东海天然气争端不但影响中日关系,也可能影响到围绕南海油田的东盟和中国的关系。前些时候,国内大谈“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强远洋海军建设”,以推行“海洋强国战略”。其结果是,美国原来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如今却采取有限干预,偏袒东盟国家和日本,以牵制中国。这不利于中国和平建设,不利于贯彻和平崛起。
    中国早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正确方针,并取得一定效果。如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但各国在谋求国家权益的驱动下,想方设法造成既成事实,企图扩大本国利益。于是中国也出现“先下手为强”的主张。但仔细想一想,这实际上不利于中国的战略利益,不利于长远利益。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说理斗争,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克制的实力措施,另一方面广聚国际智慧,在这个地区创造21世纪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典范。而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笔者认为,如果日本同意“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中方不妨与日方共同策划开发事宜。笔者建议,中日双方应采取一种搁置主权、不问专属经济区,通过协商决定利益分配的做法。也就是说,共同开发的范围可以包括中国海域、争议海域、日本海域。</P>
<P>超越欧美强加的国际关系规则框架</P>
<P>    笔者建议,中日两国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共同寻找妥善解决东海争端的办法。这里重要的是,超越于欧美国家强加于世界的当今国际关系规则的框架,而创造出新东亚模式:一是政府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二是缩小南北差距;三是多方都得利的倾斜性收益分配;四是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多样性兼顾。为了广泛团结周围国家,也为了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不妨邀请韩国和东盟国家有识之士也来参与。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东海成为中日友谊之海,南海成为中国东盟友谊之海,再过几十年后,整个西太平洋成为东亚友谊之海。#</P><P>【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凌星光</P>
<P>【提要】中日双方应采取一种搁置主权、不问专属经济区,通过协商决定利益分配的做法</P>
<P>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前,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向国务委员唐家璇表示,“不希望东海成为争端之海,希望成中日友谊之海”。日方这一表态值得欢迎,而且值得重视。因为日本过去一直拒绝共同开发,热心于搞主权之争,而川口的这次表示可能反映了日本理智务实派的意向。</P>
<P>理智派发声</P>
<P>    在日本国内就钓鱼岛和资源开发问题有两种主张,一派是主权至上的偏激民族派,另一派是合作为重的理智务实派。过去很长时期,前者占主导地位,但最近,后者的声音开始响起来了。
    钓鱼岛问题和东海石油资源开发密切相关,中国早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日本没有同意。他们认为:(1)钓鱼岛由日本实际控制,因而有利于日本;(2)按国际法,相关国家30年没有提出异议,就能够定下来,钓鱼岛的归属按国际法有利于日本;(3)国际法没有具体规定经济专属海域是按大陆架延伸划定,还是按陆地中间线划定,前者有利于大陆国家,后者有利于海洋国家,日本作为海洋国家,必然坚持中间线划定。因此,日本一直坚持先解决主权和专属经济海域问题,才谈得上共同开发的立场。
    在这样情况下,中国采取在没有争议的海域先勘探和开发,然后共同开发有争议地区的步骤,是完全合理的。但日本认为,日方专属经济海域(实际上是有争议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可能被中国方面吸过去,于是要求中国提供矿区和矿床的数据。根据中方立场,争议海域是中方专属经济区,根本不存在日方资源被中方吸过去的问题。况且在日方拒绝共同开发的情况下,中方就没有理由提供数据,外交部发言人已公开表示拒绝。日本随即向中国挑衅,7月4日派从挪威租来的调查船到有争议地区进行勘探。这样做必然严重刺激中日两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使中日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对此,日本的友好人士和有识之士极为担忧,并从日本的根本国家利益和东亚经济合作的长远利益考虑,提出共同开发乃是必由之路的主张。比如,《日本经济新闻》7月21日刊文称,与其出于政治目的与中国对抗,不如共同开发,以谋求共同利益。
    除了这种务实的主张外,还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张,日本应该站在东亚合作的高度去考虑东海资源的共同开发。比如,前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就主张,日本和中国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去构筑亚洲共同体。</P>
<P>关键在于创新合作模式</P>
<P>    就中国而论,东海天然气争端不但影响中日关系,也可能影响到围绕南海油田的东盟和中国的关系。前些时候,国内大谈“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强远洋海军建设”,以推行“海洋强国战略”。其结果是,美国原来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如今却采取有限干预,偏袒东盟国家和日本,以牵制中国。这不利于中国和平建设,不利于贯彻和平崛起。
    中国早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正确方针,并取得一定效果。如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但各国在谋求国家权益的驱动下,想方设法造成既成事实,企图扩大本国利益。于是中国也出现“先下手为强”的主张。但仔细想一想,这实际上不利于中国的战略利益,不利于长远利益。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说理斗争,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克制的实力措施,另一方面广聚国际智慧,在这个地区创造21世纪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典范。而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笔者认为,如果日本同意“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中方不妨与日方共同策划开发事宜。笔者建议,中日双方应采取一种搁置主权、不问专属经济区,通过协商决定利益分配的做法。也就是说,共同开发的范围可以包括中国海域、争议海域、日本海域。</P>
<P>超越欧美强加的国际关系规则框架</P>
<P>    笔者建议,中日两国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共同寻找妥善解决东海争端的办法。这里重要的是,超越于欧美国家强加于世界的当今国际关系规则的框架,而创造出新东亚模式:一是政府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二是缩小南北差距;三是多方都得利的倾斜性收益分配;四是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多样性兼顾。为了广泛团结周围国家,也为了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不妨邀请韩国和东盟国家有识之士也来参与。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东海成为中日友谊之海,南海成为中国东盟友谊之海,再过几十年后,整个西太平洋成为东亚友谊之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