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1战机誔生的曲折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3:18:45
喀拉昆仑之鹰传奇.FC-1战机誔生的曲折故事
作者: 黄海

(转贴 台湾 <<全球防卫杂志>> 2003年5月号)

一.        美.英.俄.中发动机大比拼
19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军面对印度新型战机米格29的威协,花费巨资分批购入F-16A/B,这批战机在与阿富汗苏军的空战中屡立战功,自身无一损失,给巴方留下深刻印象。然而F-16对巴基斯坦来说过于昂贵,于是军方打算兴中国合作发展一种先进轻型战机,与前者组成高低配搭。
当时大陆战机产业的老大哥沙沈阳飞机工业集团(SAC)同样面对米格29的压力,正全力发展歼8B,并与美国用“和平典范”计划实施改良,因此合约自然落在因歼7M一炮而红,且正替巴国改良歼7P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CAC)身上。
1986年,巴方提出在歼7M/P基础上研制新战机,由于在印巴战争中F86军刀(SABRE)曾以优异机动性大败对手,为纪念这种功勋战机并希望继承其优良血统,新机命名为军刀Ⅱ,中方则称为歼7CP,CP是中巴两国合称,取双方合作之意,设计初期的思路是以歼7M/P为基础,参考歼8B的气动布局而成,改动最大的是飞机的前机身,包括两侧进气.翼前缘增设前缘机动襟翼.换装新型涡扇发动机等,不过后机身基本保留歼7的形状以节省成本和减少开发时间与难度。该方案首先由成飞提出,后经方授权美国格鲁曼公司加以修饰完善,以满足战术技术要求。
1987年春,美国普惠发动机公司向中巴两国推荐三个发动机方案以供选择:

1.        PW1216涡喷
难度最低且适合中国航箜工业现状,单价130万美元。其前身PW1212乃1962年为A-4攻击机而研制的无后燃器型J52发动机衍生型,可以此为核心改良为PW1216双转子涡喷发动机。PW1216的最大军力推力5400公斤,后燃推力7425公斤,推重比6.6,技术只有1960年代水准,性能也最低。

2.PW1120涡扇
难度最高,单价为200万美元,是普惠发动机公司当时以F100发动机的技术降低性能而成,也是以色列雄狮(LAVI)所使用的发动机。普惠公司不清楚的是,以色列在1986年秘密提供中国两具PW1120样机用于开发歼10,目前即将定型的涡扇10系列发动机就是以这款发动机作踏脚石,是技术相当于F-100-PW-229的先进发动机。PW1120发动机的进气流量为81公斤/秒,大大超过歼7的进气道,使得飞机必须改为两侧进气,如此中后段机和进气道都要作大手术,配套的燃油系统和机头亦要进行一些修改,使得成本.时间和难度都会远远超过预期,PW1120的最大军用推力6122公斤,后燃推力9387公斤,推重比7.3,技术有1970年代水准。

3.F404涡扇
技术难度次于PW1120,单价180万美元。采取这款发动机的问题与PW1120一样,需要大幅修改飞机的中后段机身,但因为发动机的推力较小,进气流量也比较小,能与歼7的进气道兼容。F404的最大军用推力4790公斤,后燃推力7711公斤,推重比7.711,具有当时最先进技术水准,除推力稍嫌不足之外,是当时中巴双方最心仪的动力系统,不过当时获得这款发动机的机会不大。
4.RB-199-127/128
同年4月,劳斯莱斯公司也也向中国推荐龙卷风战轰机上的RB-199-127/128三转子涡扇发动机,单价160万美元。为安装这种具备数字燃油控制系统的先进发动机,歼7CP的进气道和中后段机身同样需要进行大修改,采取这款发动机的好处是较便宜,而且中国专家对它相对较熟悉,因为劳斯莱斯公司己经授权西安生产史佩(SPEY)MK202型发动机,后者就是用于飞豹式战轰机的涡扇9。另外在飞豹计划(代号70工程)立项研制前的1979年,三机部专曾赴德国MBB公司考察龙卷风战轰机,洽谈引进事宜,对RB199发动机的资料早有搜集研究(不过因战机索价太高和不愿输出关键技术而告吹)。RB-199-127/128的最大军用推力4123公斤,后燃推力7430公斤,推重比7.6,同样具有先进技术水准,但是推力仍嫌不足,不过获得的机会却高于F404。
总括来说,四款发动机以F404为最先进,也可让全机研发成本降低,RB199次之,获得的可能性高于F404,PW1120虽然推力最大,但价格最高,全机改动最多,PW1216的性能和技术都己落伍,只能做为后备。美方虽然提出三项方案,但真正推销的是PW1216,另名两款发动机都是陪衬之用,因为美国压根不想提供中方较先进的技术。剖析PW1216,总寿命达8000小时,与机体寿命接近,采用它的好处是除了便宜外就是战机的进气道和中后段机身不需改造。美方强调PW1216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与中方航空技术的兼容性较高,当时两国曾讨论普惠与黎阳合作生产事宜。
不过,美国不知道沈阳的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己于1984年与西安合作,结合涡扇9与涡喷13的优点开发性能优于PW1216的涡喷14,这也就是2002年珠海航展亮相的昆仑中等推力高性能发动机。昆仑和昆仑Ⅰ的外径882公厘,总长度4635公厘,最大军用推力5165公斤,最大后燃推力7300公斤,推重比6.6。2002年试车和现身珠海的昆仑Ⅱ,两项数据分别增为5500公斤和7800公斤,推重比增为7,而且耗油率下降,推力己高于除PW1120之外的三款竞标发动机,而且己达到装机实用阶段,进度己经追上超7,将于今年试飞。因此,即俄罗斯供应RD-93A发动机有问题,成飞也可以先用昆仑Ⅱ装机试飞,最后再以目前进入测试阶段的昆仑Ⅲ装备超7。就技术上来说,昆仑Ⅱ的技术己大部分超过幻象2000-5的M53-P2发动机,昆仑Ⅲ的技术更直追RD-93A发动机,成为目前世界上性能较高的涡喷发动机,而且有成本较低的优点。喀拉昆仑之鹰传奇.FC-1战机誔生的曲折故事
作者: 黄海

(转贴 台湾 <<全球防卫杂志>> 2003年5月号)

一.        美.英.俄.中发动机大比拼
19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军面对印度新型战机米格29的威协,花费巨资分批购入F-16A/B,这批战机在与阿富汗苏军的空战中屡立战功,自身无一损失,给巴方留下深刻印象。然而F-16对巴基斯坦来说过于昂贵,于是军方打算兴中国合作发展一种先进轻型战机,与前者组成高低配搭。
当时大陆战机产业的老大哥沙沈阳飞机工业集团(SAC)同样面对米格29的压力,正全力发展歼8B,并与美国用“和平典范”计划实施改良,因此合约自然落在因歼7M一炮而红,且正替巴国改良歼7P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CAC)身上。
1986年,巴方提出在歼7M/P基础上研制新战机,由于在印巴战争中F86军刀(SABRE)曾以优异机动性大败对手,为纪念这种功勋战机并希望继承其优良血统,新机命名为军刀Ⅱ,中方则称为歼7CP,CP是中巴两国合称,取双方合作之意,设计初期的思路是以歼7M/P为基础,参考歼8B的气动布局而成,改动最大的是飞机的前机身,包括两侧进气.翼前缘增设前缘机动襟翼.换装新型涡扇发动机等,不过后机身基本保留歼7的形状以节省成本和减少开发时间与难度。该方案首先由成飞提出,后经方授权美国格鲁曼公司加以修饰完善,以满足战术技术要求。
1987年春,美国普惠发动机公司向中巴两国推荐三个发动机方案以供选择:

1.        PW1216涡喷
难度最低且适合中国航箜工业现状,单价130万美元。其前身PW1212乃1962年为A-4攻击机而研制的无后燃器型J52发动机衍生型,可以此为核心改良为PW1216双转子涡喷发动机。PW1216的最大军力推力5400公斤,后燃推力7425公斤,推重比6.6,技术只有1960年代水准,性能也最低。

2.PW1120涡扇
难度最高,单价为200万美元,是普惠发动机公司当时以F100发动机的技术降低性能而成,也是以色列雄狮(LAVI)所使用的发动机。普惠公司不清楚的是,以色列在1986年秘密提供中国两具PW1120样机用于开发歼10,目前即将定型的涡扇10系列发动机就是以这款发动机作踏脚石,是技术相当于F-100-PW-229的先进发动机。PW1120发动机的进气流量为81公斤/秒,大大超过歼7的进气道,使得飞机必须改为两侧进气,如此中后段机和进气道都要作大手术,配套的燃油系统和机头亦要进行一些修改,使得成本.时间和难度都会远远超过预期,PW1120的最大军用推力6122公斤,后燃推力9387公斤,推重比7.3,技术有1970年代水准。

3.F404涡扇
技术难度次于PW1120,单价180万美元。采取这款发动机的问题与PW1120一样,需要大幅修改飞机的中后段机身,但因为发动机的推力较小,进气流量也比较小,能与歼7的进气道兼容。F404的最大军用推力4790公斤,后燃推力7711公斤,推重比7.711,具有当时最先进技术水准,除推力稍嫌不足之外,是当时中巴双方最心仪的动力系统,不过当时获得这款发动机的机会不大。
4.RB-199-127/128
同年4月,劳斯莱斯公司也也向中国推荐龙卷风战轰机上的RB-199-127/128三转子涡扇发动机,单价160万美元。为安装这种具备数字燃油控制系统的先进发动机,歼7CP的进气道和中后段机身同样需要进行大修改,采取这款发动机的好处是较便宜,而且中国专家对它相对较熟悉,因为劳斯莱斯公司己经授权西安生产史佩(SPEY)MK202型发动机,后者就是用于飞豹式战轰机的涡扇9。另外在飞豹计划(代号70工程)立项研制前的1979年,三机部专曾赴德国MBB公司考察龙卷风战轰机,洽谈引进事宜,对RB199发动机的资料早有搜集研究(不过因战机索价太高和不愿输出关键技术而告吹)。RB-199-127/128的最大军用推力4123公斤,后燃推力7430公斤,推重比7.6,同样具有先进技术水准,但是推力仍嫌不足,不过获得的机会却高于F404。
总括来说,四款发动机以F404为最先进,也可让全机研发成本降低,RB199次之,获得的可能性高于F404,PW1120虽然推力最大,但价格最高,全机改动最多,PW1216的性能和技术都己落伍,只能做为后备。美方虽然提出三项方案,但真正推销的是PW1216,另名两款发动机都是陪衬之用,因为美国压根不想提供中方较先进的技术。剖析PW1216,总寿命达8000小时,与机体寿命接近,采用它的好处是除了便宜外就是战机的进气道和中后段机身不需改造。美方强调PW1216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与中方航空技术的兼容性较高,当时两国曾讨论普惠与黎阳合作生产事宜。
不过,美国不知道沈阳的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己于1984年与西安合作,结合涡扇9与涡喷13的优点开发性能优于PW1216的涡喷14,这也就是2002年珠海航展亮相的昆仑中等推力高性能发动机。昆仑和昆仑Ⅰ的外径882公厘,总长度4635公厘,最大军用推力5165公斤,最大后燃推力7300公斤,推重比6.6。2002年试车和现身珠海的昆仑Ⅱ,两项数据分别增为5500公斤和7800公斤,推重比增为7,而且耗油率下降,推力己高于除PW1120之外的三款竞标发动机,而且己达到装机实用阶段,进度己经追上超7,将于今年试飞。因此,即俄罗斯供应RD-93A发动机有问题,成飞也可以先用昆仑Ⅱ装机试飞,最后再以目前进入测试阶段的昆仑Ⅲ装备超7。就技术上来说,昆仑Ⅱ的技术己大部分超过幻象2000-5的M53-P2发动机,昆仑Ⅲ的技术更直追RD-93A发动机,成为目前世界上性能较高的涡喷发动机,而且有成本较低的优点。
二.结合美俄优良气动力学大全
与英.美发动机厂商,火热的竞争力相比,作为顾客的巴基斯坦则是冷眼旁观。美国格鲁曼公司在1986年正式参与设计,并配合普惠公司的三个方案拿出初步成果,不过,巴基斯坦空军研究后认为,军刀Ⅱ的机动性无法抗衡主要对手米格29配合F-16作战,而且不满3亿美元的开发费用太高。巴基斯坦国防部1988年拒绝军刀Ⅱ初期方案。
格鲁曼公司在咨询成飞后做出改动,首先是改用带边条的40度梯形后掠翼以及类似F-16的双腹鳍;两侧进气口在大攻角飞行时的进气效率不佳,于是把进气口内倾10度,改善战机的大攻角机动性能,成为该机独特的肋式进气道。至于后机身段仍保留歼7的结构,机腹安装一门23-2双管机炮。格鲁曼公司认为改称超7的方案将会很有前途,潜在用户包括采用米格21/歼7.F-5.幻象Ⅲ等正待换装的空军,当时估计市场需到1990年代会超过200架,单价仅1000万美元左右,在第三世界国家里将极有竞争力。不过由于爆发6.4事件,华府对大陆进行军事制裁,迫使格鲁曼公司退出合作,不过却为米格设计局重返大陆铺好了路。
在停顿大半年后,1990年成飞宣布继续履行合约推出超7,巴基斯坦特拨出部分经费。让成飞喜望外的是,巴基斯坦空军为此秘密提供一架F-16A BLOCK15供成飞参考,经中国试飞院详细试飞后被送去作各种试验,然后详细分解测绘备案。这项发展使以色列提供的雄狮战机实物和大量技术资料更加完备,为歼10的初期发展,国家军用标准库的建立.空中战术的改良.航空工业的进步提供了一定帮助。现今的超7和歼10都吸取了巴基斯坦F-16A的飞控系统优点,前者可视为F-16的简化版,后者则将它发提光大。
从现在来看,美国军事制裁对成飞和沉飞而言是得大于失,这是美国始料不及的,超7进入大陆主导.两国合作开发的阶段。从1990年代初期的风洞试验照片和科研文章可以发现,大陆对F-16的研究相当深入,当时曾传出成飞将反向研制F-16,或许巴基斯坦希望成飞复制出F-16,不过当时大陆航空工业根本无法仿制出F-16,在材料.飞控系统.动力系统等均有问题。因此超7仍是唯一的选择,在检讨格鲁曼公司留下的遗产后,巴方提出气动布局,提高综合作战能力的大纲,然而动力问题双方都没有解决良策。
1990年中苏双方重修旧好,由于沉飞的歼8B性能低落,与美国合作的“和平典范”计划又因为超支被终止,大陆遂向苏联选购战机来填补战力间隙,虽然在评选过程中米格29败给苏27,不过米格设计局为争取商机主动提出改良歼7.歼8和合作开发超7作为双方合作的试金石,中俄双方在1992年达成协议,赋予FC-1的出口编号,翌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研制手册确定该机是一款多用途前线战机,除了使用空对空飞弹和机炮攻击空中目标外,还具备以导引和非导引武器打击面目标的能力。米格设计局的入主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巴的气动布局和发动机问题,同时帮助成飞定下了后来变化不大的飞行性能和战机尺寸,气动模型还被送到俄国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吹风修改。在此同时,克里莫夫公司亦与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就引进RD-33涡扇发机进行谈判,俄方准备出售的是米格29K舰载战机使用的RD-33K发动机,推力较RD-33增加5%,在购入100具之后俄方会分阶段将生产技术转交中方。不过,目前定案的是FC-1备提升可RD-93A改良型发动机。
FC-1的始祖其实与歼7CP是同时期产物。1986年,苏联空军提出了轻型的前线战斗机(LEI)计划(称为工程2000),该机定于2005年服役,将作为米格21的后继机大量出口。米格设计局提出与F-16相当的1.33,机动性不下于米格29,航电技术水准更高,成本仅为米格29 的70%,不过苏联前线空军需要的是多用途战机,1.33因为是纯空优战机而被剔除,其设计直到1992年才重见天日,被廉价转让给成飞以换取与中方的长期合作。成飞经修改后采用其动力系统和部分气动设计,中后段机身大修改,不过格鲁曼设的前机身和肋式进气道等被保留下来成为自身特色,从功能分析FC-1没有继承1.33反而较象F-16。某种程度上来说,FC-1是由中国所促成,美.俄破天荒携手设计,同时具备F-16和米格机的优点,象征着冷战的结束。
FC-1合作案是米格设计局的一着好棋,虽然获利最丰的可能是出售RD-93A的克里莫夫设计局,不过总算打了苏霍集团的垄断,为双方的合作杀出一条血路。米格设计局在1994年向中国航空进出口总公司提出,在沉飞制造一种融合1.44局部技术.采用鸭式前翼.RD-93增强型推力型发动机.米格31的SBI-16相位数组雷达的四代中型战机,让沉飞能击败成飞的歼10重新夺回大陆的首席战机生产者地位。米格设计局在1997年还向中方访问团展示当时的LFI(目前称为ATA)的两种构型以寻求合作,不过连同上次一样都无疾而终,因为中方这时侯最关注的是歼10早日投产和改良,以及己开始预研.被喻为“中国F22”的重型背景机的进度。当然,沉飞一直形势不佳和成飞的气势如虹,才是决定俄罗斯人有没有商机的先决条件,不过外界从米格集团最近向大陆促销米格29M2看出,军售形势对米格集团实在不佳。即使是形势一片大好的苏霍集团,也对十年后能否继续在大陆站稳脚步抱持怀疑态度,说不定FC-1的合作将是米格集团在大陆的高潮与绝响。
某些人提FC-1的气动大布局不先进,不是一款好战机,这是没有了解巴方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作战对象和发展过程。恰好相反,它集合中美俄三方的优秀人才来设计,在性能与成本之间作出较好平衡;气动外形符合巴方要求,没有偏离作为辅助F-16的低檔多用途战机这个目标。可靠实用但不要求太先进,这是巴基斯坦空军所盼望的好飞机,以第二代战机为设计基础,融合第三代战机技术而成的新战机很适合他们。FC-1与印度LCA相比各有长短,综合性能FC-1还稍强一点,其研发成本远低于LCA,对巴基斯坦来说这己非常足够,。要客观地了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就必须从其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并非凡事以先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观点来评价一切。大家都知道台湾的F-CK-1不能出口,10吨级轻型战机未来只有JAS-39和FC-1,其它航空强国皆没有同级战机加入战团,所谓“不先进”.“保守”.“过时”等实际上是先进国家站在市场角度的一种促销手段,并不能真正代表大多数用户的心态。

...............................

打字太累了,其余部分稍后再上!!!
好文,推!!!
支持
三.市场与设计
截至1996年中巴两国己付出1亿4千万美元开发费,原定年底前再投资1亿5千万生产5架原型机,一半为巴方支付,供试飞.静力测试.航电与武器试验之用,并于1999年接收首中队12架飞机,最少为巴国生产250架。成飞希望在15年内出口与巴基斯坦同样数字,甚至达到350架以收回研制成本,若一切顺利将投资2亿美元量产。
不过随着成飞在设计.试制歼10原型机过程所掌握的大量西欧先进计算机整合制造系统(CIMS),新工艺技术局部转移到FC-1,加上陆续增加的风洞试验新数据,飞机性能指针多次轻微调整,导致研制费用从接近3亿美元涨至6亿美元。若成飞无法取得400架以上的总订单,飞机单价势必从现在近1500万美元上升至1800万美元或更高。不过环顾全球,具备F-16约75%以上性能且单价只有其一半的战机根本别无选择,西方因为生产和科研成本高涨,不可能推出F-5之类适合大多数国家的高C/P值战机,目前具备该条件的仅有中俄两国。成飞在2002年珠海航展概括FC-1的特点,在21世纪初的战斗机中性能中文件.价格中下檔.非最强却能与最强交手,适合第三世界国家装备。从参观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日.津巴布韦等国空军司令的反应来说,市场前景较有保障,他们有的己有订购意向,航展闭幕即专程赶赴成都实地考察洽谈。
综合来说,在F-16约10年后停产并大量向市场廉价倾销前,FC-1的市场占有率可审慎乐观,目前直接威协的有2005年左右开始推出市场的MAKO.T-50和中国的L15战斗教练机,因为从改良弹性.性能乃至单价。FC-1可能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另外解放军至今未同意采购该机,反而目光投向成本更低,性能更佳的歼7F(外号小歼10),也对FC-1的内销前景投下阴影。
综合FC-1总设计师.611所总设计师兼副总所长杨伟.成飞外贸处副处长乐强.项目经理黎校天等对笔者所言,FC-1是一架结合东西方战机持长,完全面向世界市场并完全开放的飞机,与外方合作概括为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该机具有小型.低成本.低风险.高机动.大航程.优良的起降性能和先进的航电.武器等特长,是中小国家可以负担的合理飞机。
米格设计局在1990年代加入合作后,总体变化有:雷达罩由圆形改为似椭圆.进气道外侧增加大掠角边条.取消主翼的翼刀.采用全动式襟翼.增加机身尾撑/后边条,腹鳍从发动机机舱移往后边条处,这种类似苏27的设计使横向稳定性优于格鲁曼公司原来的腹鳍设计,垂直尾翼经修改,放弃歼7的形式,改以类似米格29,发动机由F404改为RD-93A。全新设计的FC-1其机体强度大幅增强,爬升和转向能力明显提高,近战机动性接近F-16。该机后来再进行两次重大改动,飞控系统由液压机械式改为二余度(緃向线传.横向液压)线传飞控.使操緃性.飞行员操作强度.性能与成本能互相兼顾.2001年9月,该机从冻结状态转为正式设计阶段。
西方战机为标榜自己在电子.机械制造.精密加工等技术优势,期望达到高投入高产出,但各系配套往往不协调并浪费资源,这是大陆首次设计外销型战机必须避免的。其实米格设计局也曾向成飞提供一种先进翼型方案,因成本和时间考量未被成飞接纳,不过成飞飞采纳了当前国际上尤其是米格设计局最先进的战机总体设计法。这是米格由米格29到1.44积累的经验而成,称为顶层设计法,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将复杂问题简化的系统工程先进概念。方法是先对整体作定位,再根据需要分工细化,定出各分系统的标准,然后据此选出各项机载设备,这样就能够提高效率并把浪费减到最小。FC-1放弃复杂的四余度线传飞控系统,整体定位为稳定布局飞机,然后根据需要加入緃向静不稳定的二余度线传飞控系统,有效兼顾性能与成本,这是顶层设计法在该机的最佳写照。
四.设计尽显成飞实力
1991年原航空航天部将132厂(成都飞机制造厂)和611研究所合并,组成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新公司由132厂负责机翼设计,611所负责机身.航电.系统协调及总体设计。
第三代歼7(E/F/G).FC-1.歼10(据说还包括末来的歼14重型战斗机.舰载战斗机和X-33空天飞机等)都会采用这种方式,611所承担设计主力。
FC-1是大陆从技术引进到实现整机技术输出的重大转折,虽然1999年中巴双方签订合约.不过航电不能落实让研制进程再陷胶着,这也是该机迟迟未能问世的主因。至2001年,巴方新任空军参谋长表示要全力加决发展,航电先采用中国系统,工作才能真正展开,木制模型和技术状态冻结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同年完成,然而巴方要求也非常严苛,规定在2003年6月必须首飞,否则项目有可能取消。但这时611所正紧锣密彭鼓进行歼10试飞调整.歼10双发型发图和歼10仿真器研制工作,工作有困难。
611所在先进气动布局研究始终处于大陆领先水平,FC-1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很多先进设计技术,合理解决飞机容积有限问题,有效控制阻力增加,克服气动力设计中对力矩非线性现象抑制等高难度问题,减少了试飞出事的可能性。起落架与机体连接.翼身融合连接是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的最难点,根据歼10的经验和西方飞机特点,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兼收美俄先进战机设计经验,形成符合两种飞机的特有计算方法,使结构更合理可靠。611所曾率先在歼10上使用钛合金锻件,为FC-1多处采用钛合金结构打下基璴。FC-1从密封体到结构参数.连接件都采用整油箱先进设计技术。飞机性能优劣从选用材料可一斑,611所从国外引入先进选材思想,制定完整的材料规范和管理制度,降低了材料采购费,大幅减少性能测试.试加工等环节,节省绘图及原型机研制时间。
611所通过制定完整数字化设计规范,实现以数字传递取代数比系统,全机结构数控零件100%数字化,数据资料在各专业组和设计.制造之间能够共享,全机设计图全部计算机化及数字化,利用3D数字模型.能直接进行操作处理.结构与系统协调.快连结构分析和改良.产生2D图形。数字原型机技术也应用在歼10双座机及FC-1上,通过建立全机结构数字原型,各专业间进行数据共享,发图前对关键部位进行结构预装备协调和干涉分析,对全机可动部件作运动仿真和分析,减少设计干涉和不协调。结构有限元建模是结构分析中工作量最大.时间急迫的工作,强度室通过一套针对飞机结构快速有限元建模法和工作流程,熟练掌握PATRAN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使体功能更强,大幅缩短强度分析时间,确保设计图按时完成。





五.由FC-1看大陆军用航空
台湾航空工程学界某些人仕曾对FC-1提出较客观的评价,指出大陆近年不但向外国引进飞机数字软件,并建立整套人员及设备体系,在飞设计技术上己开始领先台湾。大陆近年在军民用机技术上有跃进式突破,而台湾的飞机设计制造发展趋于停顿,并有人才外流现象,在大量航空技术领域己落后大陆,甚至可能被南韩迎头赶上。
不过外界对大陆航空工业的了解仍嫌保守,例如轰7A不但是大陆.更是全球第一架数字化.全电子绘图军用机。对成飞和西飞而言,其设计方法己无异于欧美,在生产技术上也己追上西欧,整体差距仅是资金投入不足及可靠性有待提升。在此背景下如何评价FC-1?
一种武器的开发首先应由其战术要求决定,使用技术反而是次要,若只盯着FC-1量化指针高低.而未注意设计手段.战略思维.战术需求.规格指针等关键重点,将有极大盲点。许多人注意到,FC-1是大陆第一种开放式设计,能兼容东西方装备,以西方战机标准和机载设备规格设计,用西式艺制造的出口型战机,同类方式设计的内销型战机是歼10,日后歼11也将以西方标准接轨是大的战略技术转折点,标志着大陆军用科技的发展与世界潮流同步。
与F-16相较,FC-1的性能偏低,但过分执着数字高低,而不作有针对性(LCA),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作科学比较,将会模糊了焦点。客观地评估某种武器需要战略性的眼光,不但要重视性指针的高低,更应该从其研发背景出发,以宏观思维将其置于合理的军事和工业体系中分析,方能得出一种武器的准确优劣。人们应该从FC-1更多了解歼10,进而分析成飞整体设计生产能力及后继机水平,再进一步以此标准衡量大陆整个航空工业,比较中外差距,这样才能有较清楚的认知。

………………………………………………………………………
用了两天时间,终于打完此篇文章,希望各位网友喜欢.

唉, 累死了!
我自己对FC-1的一点理解:

当我第一眼看到FC-1,我马上就想到另外一款飞机:F-5。我个人认为大陆在设计FC-1的时候使用了F-5的一些设计。因为至少在80年代初期有一架F-5E双坐战斗机由台湾飞至大陆,驾驶员黄植诚(当时黄是飞行教官,被带飞的学员不愿意来大陆而选择在金门一带跳伞)。大家可以看看FC-1进气道的隔版设计,和F-5/F-20非常类似;FC-1机身后半段和F-5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垂尾被修改外,特别是机身的边幅条,非常像)。这并非没有先例:苏联设计Mig-23/27的进气道的时候,同样使用了美国F-4鬼怪的设计,两者几乎相同,后来我国的F-8II也使用了相同的进气道(连侧面的辅助进气道的数量和位置都一样),来源自埃及的Mig-23(我听说是使用50架J-6换来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支持!谢谢!
FC-1只是过渡机种,不可能大批量装备。
顶!!
好文!顶!
以下是引用panzer22在2003-5-11 22:25:59的发言:
我自己对FC-1的一点理解:

当我第一眼看到FC-1,我马上就想到另外一款飞机:F-5。我个人认为大陆在设计FC-1的时候使用了F-5的一些设计。因为至少在80年代初期有一架F-5E双坐战斗机由台湾飞至大陆,驾驶员黄植诚(当时黄是飞行教官,被带飞的学员不愿意来大陆而选择在金门一带跳伞)。大家可以看看FC-1进气道的隔版设计,和F-5/F-20非常类似;FC-1机身后半段和F-5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垂尾被修改外,特别是机身的边幅条,非常像)。这并非没有先例:苏联设计Mig-23/27的进气道的时候,同样使用了美国F-4鬼怪的设计,两者几乎相同,后来我国的F-8II也使用了相同的进气道(连侧面的辅助进气道的数量和位置都一样),来源自埃及的Mig-23(我听说是使用50架J-6换来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是50架,好象是6架。(听说而已)[em11][em11][em11]
好文!!收了!!!
好,辛苦了!
谢谢!顶一下!!!
此文巨好! 顶!!
为节约大家体力(主要还是楼主的),下次可以直次贴上选自何处就可以了。
现在找不到的事情应该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