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台湾军事发展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49:39
由于台湾内部政治体制以及与大陆关系的变化,台湾军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了重大改变。它已从过去维持较大数量的军队转向重点提高空防和海战能力的精锐部队。目前这个过程仍在进行中。今后,台湾军队仍将不断更新和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并将把新型作战平台和系统融入当代作战序列作为首要任务。


<B>防务政策之演变</B>

    台防务政策在过去50年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80年代末。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介石决定将军队撒到台湾。当时台湾防务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住“中华民国”政府。虽然经过如此惨败,但是国民党政府仍叫嚣要“光复大陆”。第一阶段防务政策即反映出这一事实。第二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台湾防务政策确定的目标已从“光复大陆”转向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防御态势,目的是使台湾岛免遭攻击。该政策的主旨就是让大陆确信进攻台湾的代价不堪承受,也是为了得到美国的救援。台湾防务政策在战时的方针是保持空中优势、夺取制海权和进行反登陆作战。时至今日,这些内容仍是台湾防务政策的核心。第三阶段从本世纪初开始。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评论显示,大陆攻台可能不采取两栖战的形式,而有可能先用或集中采用密集导弹攻击台湾的C I主要节点、军事中心、政府大楼和其他重要设施。从90年代以来,许多台湾观察家开始谈论“积极防御”策略,此观点可能意味着台湾将先发制人地集中攻击大陆的空军基地和导弹基地作为现阶段防务政策的核心。


<B>台军结构之变化</B>

    台湾防务政策的上述变化与台军战斗序列的发展平行进行。1985年以来台军在一直努力精简现有军队结构和人员,重点是削减现役士兵数量。根据1996年李登辉批准的“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精实案),台军人数到2005年从45.3万减至40万(近10%)。此项任务实际已完成。“精实案”是由前“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唐飞提出的,其下一阶段已从2002年开始实施,预计到2005年台军人数将减至35万人。同时“参谋总部”的人员总数将减至1997年的三分之一。最后,由5个“副参谋总长”控制的25个部将减至16个。与裁减人员一样,陆军师一级单位将逐步由联合装甲旅取代,使台军拥有更强的突击力、更高的机动性和更猛的火力,以便更好地应付威胁。这样做主要是由于台湾的地势和地形不适宜开展师级或师级以上大规模陆地作战而决定的。

    台湾领导人与军队将领关系的变化反映出台湾由军人政府向文人政府的转变。2001年2月,台湾“国会”和“立法院”通过新的“《国防法》”和“《国防组织法修正案》”,为台军指挥与作战结构的变化铺平了道路。按照新体制,军队首次置于文官领导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上述两个“法案”将使“参谋总部”以“联合参谋部”的形式置于“国防部”之下,它将作为“国防部”的军事参谋和台三军联合行动的指挥机构。它还将负责提出国防采办要求、加强和保持战备、管理军用物资分发、监督部队战备与组织编制、训练部队、决定战斗序列及颁布和实施作战计划。台湾陆、海、空军司令部同样受“国防部”领导。最后,“国防部”将从6个部门增加到10个:人力司、物力司、法制司、主计司、部办公室、后备事务司、军史编译司、督察司、校准考核司及军法局。


<B>战斗序列</B>

    目前台军总兵力大约40万人,大部分是征召的士兵,少数中坚力量是职业军官。陆军主要任务是阻止两栖登陆。陆军现有20万人,编成10个步兵师、两个机械化师、6个装甲旅、一个坦克大队,它们分别编入三个军团内。其配备的装备有1000多辆主战坦克、1230门各种火炮以及各种短、中程地空导弹。空军有6个战术战斗机联队、一个运输/反潜联队、一个战术控制联队和一个气象预报联队,配备340架F16A/B、“幻影”2000和“经国号”IDF战斗机、270架F-5和115架F-104G战斗机。台空军的基地和飞机大部分部署在两侧海岸。为提高在飞机和导弹持续打击下的生存能力,台军最近在东北海岸靠近花莲的佳山建造一大型地下基地,可容纳200架飞机或台三分之一现役空中力量。台海军编有一个舰队司令部和8个中队,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左营和澎湖列岛的攻击中队。这两地是“拉斐特”级和“佩里”级护卫舰的基地。目前台海军有11艘驱逐舰、21艘护卫舰、50艘导弹攻击快艇、一艘指挥控制舰和两艘老式潜艇。由于台湾内部政治体制以及与大陆关系的变化,台湾军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了重大改变。它已从过去维持较大数量的军队转向重点提高空防和海战能力的精锐部队。目前这个过程仍在进行中。今后,台湾军队仍将不断更新和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并将把新型作战平台和系统融入当代作战序列作为首要任务。


<B>防务政策之演变</B>

    台防务政策在过去50年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80年代末。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介石决定将军队撒到台湾。当时台湾防务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住“中华民国”政府。虽然经过如此惨败,但是国民党政府仍叫嚣要“光复大陆”。第一阶段防务政策即反映出这一事实。第二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台湾防务政策确定的目标已从“光复大陆”转向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防御态势,目的是使台湾岛免遭攻击。该政策的主旨就是让大陆确信进攻台湾的代价不堪承受,也是为了得到美国的救援。台湾防务政策在战时的方针是保持空中优势、夺取制海权和进行反登陆作战。时至今日,这些内容仍是台湾防务政策的核心。第三阶段从本世纪初开始。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评论显示,大陆攻台可能不采取两栖战的形式,而有可能先用或集中采用密集导弹攻击台湾的C I主要节点、军事中心、政府大楼和其他重要设施。从90年代以来,许多台湾观察家开始谈论“积极防御”策略,此观点可能意味着台湾将先发制人地集中攻击大陆的空军基地和导弹基地作为现阶段防务政策的核心。


<B>台军结构之变化</B>

    台湾防务政策的上述变化与台军战斗序列的发展平行进行。1985年以来台军在一直努力精简现有军队结构和人员,重点是削减现役士兵数量。根据1996年李登辉批准的“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精实案),台军人数到2005年从45.3万减至40万(近10%)。此项任务实际已完成。“精实案”是由前“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唐飞提出的,其下一阶段已从2002年开始实施,预计到2005年台军人数将减至35万人。同时“参谋总部”的人员总数将减至1997年的三分之一。最后,由5个“副参谋总长”控制的25个部将减至16个。与裁减人员一样,陆军师一级单位将逐步由联合装甲旅取代,使台军拥有更强的突击力、更高的机动性和更猛的火力,以便更好地应付威胁。这样做主要是由于台湾的地势和地形不适宜开展师级或师级以上大规模陆地作战而决定的。

    台湾领导人与军队将领关系的变化反映出台湾由军人政府向文人政府的转变。2001年2月,台湾“国会”和“立法院”通过新的“《国防法》”和“《国防组织法修正案》”,为台军指挥与作战结构的变化铺平了道路。按照新体制,军队首次置于文官领导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上述两个“法案”将使“参谋总部”以“联合参谋部”的形式置于“国防部”之下,它将作为“国防部”的军事参谋和台三军联合行动的指挥机构。它还将负责提出国防采办要求、加强和保持战备、管理军用物资分发、监督部队战备与组织编制、训练部队、决定战斗序列及颁布和实施作战计划。台湾陆、海、空军司令部同样受“国防部”领导。最后,“国防部”将从6个部门增加到10个:人力司、物力司、法制司、主计司、部办公室、后备事务司、军史编译司、督察司、校准考核司及军法局。


<B>战斗序列</B>

    目前台军总兵力大约40万人,大部分是征召的士兵,少数中坚力量是职业军官。陆军主要任务是阻止两栖登陆。陆军现有20万人,编成10个步兵师、两个机械化师、6个装甲旅、一个坦克大队,它们分别编入三个军团内。其配备的装备有1000多辆主战坦克、1230门各种火炮以及各种短、中程地空导弹。空军有6个战术战斗机联队、一个运输/反潜联队、一个战术控制联队和一个气象预报联队,配备340架F16A/B、“幻影”2000和“经国号”IDF战斗机、270架F-5和115架F-104G战斗机。台空军的基地和飞机大部分部署在两侧海岸。为提高在飞机和导弹持续打击下的生存能力,台军最近在东北海岸靠近花莲的佳山建造一大型地下基地,可容纳200架飞机或台三分之一现役空中力量。台海军编有一个舰队司令部和8个中队,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左营和澎湖列岛的攻击中队。这两地是“拉斐特”级和“佩里”级护卫舰的基地。目前台海军有11艘驱逐舰、21艘护卫舰、50艘导弹攻击快艇、一艘指挥控制舰和两艘老式潜艇。
<P></P><B>武器采购</B><P>

    台湾一直在寻求购买各种先进武器平台和系统。上世纪整个90年代,台湾为此耗费了大量资掘。最近“国防”开支才略有下降。2003年,官方公布的“国防”预算大约是2748亿新台币,占整个预算的14.7%。在整个90年代,这个数字要高出很多。

    美国虽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与台湾断交,但一直与台湾保持紧密的政治关系。尽管90年代法国也售台武器装备,但美国一直是台湾武器装备的主要供应者。布什当政期间,台美间的军火交易及其他方面的防务关系县遭到大陆反对,但仍在扩大。过去10多年间,台湾采购的主要武器装备包括:150架洛·马公司生产的F-16和60架法国达索公司制造的“幻影”2000战斗机,这些飞机被用来替代过时陈旧的F-5和F-104;4架E-2C“鹰眼”空中预警机;6艘法制“拉斐特”级护卫舰;480辆M60A3主战坦克,19架C-130运输机;15架“支奴干”直升机;11架西科尔斯基公司的S-70反潜直升机;各种短程地空导弹,等等。美国还同意租借6艘“诺克斯”级护卫舰给台湾。
上述武备还得到台湾自制的各种平台和系统的补充,如130架“经国号”IDF战斗机、7艘以“佩里”级为基础的“成功”级护卫舰以及各种导弹系统,其中包括“雄蜂”舰对舰导弹、“天剑”空对空导弹等。台军还大力改进其指挥与控制系统,尤其在空防方面。上世纪80年代,台湾引进地面空防系统“天网”,使台湾首次拥有了全自动一体化空防网络系统,该系统经过升级改进,现称为“强网”,目前是台三军空防力量的联合指挥与控制中心。

    台湾还在寻求提高其他军事能力的措施。在获悉大陆部署短程弹道导弹之后,台军将其重点放在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能力上。台湾已从美获得“爱国者”-2导弹,并且还想获得“爱国者”-3导弹,还打算购买4艘“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每艘单价高达16亿美元。不久后台湾将获得“铺路爪”早期预警雷达。另外台湾也在研发自己的反导系统。

最近,台湾又着手加强其海军作战能力。台“国防部长”汤灌明在近期会见岛内外媒体时说,台湾当局在过去10多年将“国防”采办预算的47%用在购买与保持空中优势、提高台军能力有关的武器装备上,为保持制海权,他期望未来几年“国防部”能将预算的49%用于购买海军装备。2001年,美国同意出售8艘常规潜艇、4艘“基德”级驱逐舰以及若干MH-53“超级种马”直升机,此外台湾还希望购买12架P-3“猎户座”反潜巡逻机,这些采购都是台湾期望加强海军作战能力的表现。

    台陆军还正在考虑花费400亿新台币购买30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事宜。

    台湾还渴望加入美国目前提议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宙斯盾”舰是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现有迹象表明台湾正考虑恢复其冻结的短程弹道导弹项目,并且还寻求获得卫星、无人飞行器以及早期预警雷达等高技术军事装备。另外,台湾也像大陆一样开始重视提高信息战能力。
</P>
<P></P><P></P><B>面临的挑战</B><P>

    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军队一样,台湾也遇到一些组织机构和军营文化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军之间存在紧张的关系。尤其岛内外人士都清楚,空防和海战对台湾日益重要,可陆军认为空中优势和制海权不能持久,因此必须在西海岸进行反登陆战准备,并还四处活动以确保在“国防”计划和预算分配方面拥有更大发言权。今年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也可能成为这场争论的谈资。台湾军队另一个组织机构问题是过去的采购决策不是出于战略或防务政策的需要,而是出于政治和个人考虑。台军面临诸多军事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其有效贯彻落实防务政策的能力。

    台湾距大陆100海里,缺乏战略纵深,此问题可能随着大陆继续采购诸如苏-27那样的武器装备和加紧部署短、中程弹道导弹而变得更加严峻。据最新资料称,到2005年,大陆将有600枚导弹对准台湾,这样台湾所有军事基地都将处于大陆飞机或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这使台湾面临重大压力。躲在花莲地下基地可能是安全的,可战机使用的跑道远非安全,而美国也很难进行军事装备的再补给。另一个弱点是缺乏强大的反潜、布雷和扫雷能力。反潜问题因2001年美国提供装备而有所改进。台湾空防网方面也存在问题。尽管空防网的密度仅次于以色列,但许多导弹陈旧过时,即使有像“爱国者”-2这样的先进导弹,却部署在台北和高雄周边,没有布置在军事基地周围;而且,各种空防力量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目前台湾没有自己的卫星系统,只能依靠美提供实时目标信息。据说F-16战机不能与“鹰眼”预警机进行电子通信,因此,只能通过无线电或陆基通信中心来完成空、地目标选择。

    后勤是台湾面临的大问题。台军面临严重的零备件短缺,尤其那些外购的飞机、舰艇和直升机的零备件,而其本身又缺乏自制能力。许多军方人士认为,它将严重影响台军保持持久的作战能力。除此之外,目前台三军正在使用的大量武备给管理流水线的后勤人员增加很多困难。台军使用的武器装备种类繁多,这些武器装备互不兼容,使台军很难形成协调统一的战斗力,而且还引发不同军兵种、不同武器系统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甚至相同系统中的武器只能发挥60%的作战功效。像崭新的“拉斐特”护卫舰,舰身是法国的,舰上配备的却是台制“雄峰”Ⅱ舰对舰导弹、美制“小懈树”地空导弹、“雷卡尔”导航雷达和美制直升机,安装了这些系统后更容易被雷达发现,降低了其作为隐身舰的价值。

    目前,台湾还没有对其军用系统一体化和信息战能力进行实战能力分析。但最近泄露的对台空防能力的批评可能基于这样的事实:“强网”虽可进行空防协调,但三军的空防系统还未实现战役上的一体化。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认为台军的系统一体化、C I和信息战能力是亚洲一流的。然而,熟知内情的台“国防部”官员却认为台湾这方面的实力被过分地高估了。

    理论上台军能使用其大部分现代化军事装备,可在实际能力上存在严重问题。单就台湾而论,自从1979年美国与之断交以来,它未与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举行过联合军事演习。据说这严重阻碍了台湾军事学说的发展以及作战能力的提高。此外,虽然人们知道台军承认现代战争中联合作战的重要性,可它还未进行过任何联合军种演习。有迹象表明布什政府将加强与台湾在若干领域的合作来解决该问题。

    台军在引进高技术武器装备上遇到了人员和训练方面的挑战。台军非常需要招募和保留技术人员来操纵这些现代化装备。如台湾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的F-16飞行员,许多优秀飞行员离开空军加入获利丰厚的民航。海军也同样缺乏电子战指挥官。

    台军在过去10年间已发生重大变革,除购买了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外,它已开始解决上述的某些问题。台湾防务规划者们正在有针对性地研究诸如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以此来促进台湾的“防御”。

</P>